机器人大讲堂

搜索文档
快讯|上海电气推出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英伟达即将发布机器人“新大脑”技术,深圳坂田街道“机器人城管”柔性劝导摊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5 20:10
上海电气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 - 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 身高167厘米 体重50千克 具备38个关节自由度 行走速度达5千米/小时 能精准搬运箱体 [1][3] - 四大亮点包括核心技术自研 高度拟人化 全身智控和高算力 [3] - 内部开放30余个场景供训练学习 包括物料分拣和装配等 凭借丰富智能制造场景研发人形机器人"工具链" 打造原子技能库 为工业场景提供共性技术和标准 助力大规模量化商用 [3]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布局 - 预告2025年8月25日发布新动态 配图为带黄仁勋签名贺卡 此前预告视频中黄仁勋为机器人写下"好好享受新大脑" [7] - 发布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可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推理" [7] - 持续深化机器人技术布局 黄仁勋表示AI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 预测人形机器人将如汽车般普及 是公司最大潜在增长市场 [7] 玄创机器人融资与业务 - 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为东方富海 云悦资本任财务顾问 资金用于研发和市场拓展 [8][10] - 专注特种具身智能机器人 产品分运维和复合作业两类 覆盖多特种工业场景 客户含万华化学等 [10] - 核心团队来自哈工大 技术成果源于机器人研究所 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长稳定 公司业绩翻倍增长且已盈利 [10] 5G远程机器人手术应用 - 安徽医大一附院完成安徽省5G远程机器人手术第四站(马鞍山站)手术 学科带头人梁朝朝在合肥操控机械臂 为160余公里外患者实施前列腺癌根治术 [11][13] - 依托"5G+固网专线" 画面清晰 近乎零延时 此前技术已在三处开展 此次突破标志新进展 [13] - 医院获批科研重大项目 将推进更多地区布局 逐步覆盖省内外医院 打破医疗资源地域壁垒 [13] 智能机器人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 深圳坂田街道引入机器人"城城""管管" 劝导语音生动 手势清晰 能展示表情包 有效缓解紧张氛围 首次直面摊贩即获主动配合 成功劝离流动摊贩 [14][16] - 引入本土企业机器人产品 探索智能机器人劝导这一接地气宣传方式 [16] - 深圳多区推出创新探索 如试点摊贩经营场所规范化管理 建立市容秩序管理新机制 坂田街道以科技赋能柔性治理 为城市治理注入新活力 [16] 机器人行业企业生态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等15家 [21]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七腾机器人等8家 [21]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 [21]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24家 [22]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 千寻智能等21家 [23]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等27家 [24] -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括硅步机器人 史河科教机器人 大然机器人3家 [24]
震撼!不用电机的手术机器人诞生,灵感来自水蛭,已能精准切除肠道肿瘤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5 20:10
技术突破 - 开发出全新软体机器人手术系统 完全不需要电机驱动 仅靠液压传动实现精准内窥镜手术操作 [1] - 从水蛭获得灵感设计三爪抓持器 能够像水蛭吸盘一样牢牢抓住组织 [1] - 在离体猪肠实验中成功完成病变组织的抓取 提升和电切除全过程 [1] 行业痛点 - 现有ESD机器人系统采用钢缆驱动机制 在狭窄弯曲肠道内操作时产生严重摩擦力损失和控制滞后 [4] - 传统系统依赖微控制器 直流电机和泵等复杂组件 使设备体积庞大 价格昂贵 [4] - 现有系统多采用双爪抓持器 抓取圆形或不规则组织需要频繁调整旋转角度 增加医源性损伤风险 [5] 仿生设计创新 - 基于水蛭口器结构设计三爪抓持器 三个爪子呈120度均匀分布在圆形结构上 [6] - 抓持器直径仅4毫米 长度8.5毫米 开口面积可从12.5平方毫米扩展到31.2平方毫米 扩展系数达2.5倍 [8] - 建立精确数学模型描述运动特性 压力与位移关系二次方程的R²值达0.998 [8] 控制系统优势 - 开发纯机械主从操作机制 完全不依赖电子控制 [9] - 采用三个注射器作为液压源 通过机械结构实现1.45的力放大比 [11] - 液压传动能量损失几乎可忽略 高弯曲角度下仍保持稳定力传递和精确控制 [11] 性能表现 - 软体机械臂可伸长70毫米 实现100%伸长率 完成40毫米直径旋转轨迹 [12] - 产生最大3.88牛顿力 远超过ESD手术所需的2.26牛顿阈值 [12] - 平均跟踪误差仅0.2毫米 响应延迟仅0.0895秒 远低于150毫秒安全期限 [12] 实验验证 - 在硅胶结肠模型中成功完成肿瘤抓取和提升操作 [15] - 在离体猪大肠实验中验证与电切装置协同工作能力 [16] - 系统在0.2赫兹频率下连续工作超40分钟 Y轴位移偏移仅0.9% [18] 竞争优势 - 提升力3.88牛顿超过FPCW的1.54牛顿 STRAS的0.9牛顿和其他系统的0.47牛顿 [19] - 保持5.5毫米紧凑直径同时能覆盖整个结肠范围 包括盲肠和回盲瓣等传统系统难以到达区域 [19] 应用前景 - 设计理念有望应用于其他自然腔道内窥镜手术领域 如经鼻内窥镜手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20] - 未来将改进触觉反馈功能并集成图像处理技术 [20]
波士顿动力x TRI联手!使用大型行为模型(LBM)训练Atlas!目标“AI通才机器人”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5 20:10
大型行为模型(LBM)技术突破 - 大型行为模型是人形机器人实现多任务操作、全身协调和应对意外情况的核心技术方向 [1] - 波士顿动力与丰田研究院合作开发端到端语言调节策略 使Atlas能够完成长远操控任务 [2] - 策略训练采用4.5亿参数扩散变压器架构 以30Hz图像输入和语言提示为条件 预测1.6秒动作块 [11] 通用化策略体系构建 - 策略开发遵循四流程: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神经网络训练和策略评估 [3] - 通过真实机器人和模拟环境远程操作收集行为数据 并纳入机器学习管道 [3] - 评估结果指导后续数据收集方向和网络架构优化 [3] 核心设计原则 - 搭建远程操作系统结合模型预测控制器与VR界面 覆盖从手指到全身的运动任务 [5] - 采用多任务语言调节策略 整合Atlas预训练数据、上身操控测试台数据和TRI Ramen数据 [5] - 构建支持快速迭代的基础设施 结合模拟和硬件测试持续提升性能 [5] 硬件配置与系统升级 - Atlas拥有78个自由度 Atlas MTS拥有29个自由度 二者共享硬件与软件 [9] - 每个夹爪含7个自由度 支持强力抓取和捏合抓取等多种策略 [9] - 新增足部追踪器实现足部一对一追踪 扩展远程操作控制逻辑 [10] - VR系统提供实时反馈包括机器人状态、控制目标和传感器读数 [10] 模拟技术应用 - 模拟堆栈忠实还原硬件与软件堆栈 支持快速迭代和高效培训 [11] - 作为联合训练数据源 为多任务多体现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11] - 模拟与硬件平台共享数据管道、可视化工具和训练代码 [11] 操控能力突破 - Atlas能完成三项连贯子任务 实现迈步调整、蹲伏降低重心和手指精确捏合 [14] - 可操控22磅(9.9公斤)汽车轮胎 处理几何形状可变形和操作序列复杂任务 [16] - 策略推理速度可提升1.5-2倍 部分场景速度超越人类远程操作极限 [18] 技术通用性与未来规划 - 数据驱动方法具有通用性 适用于任何可通过远程操作演示的下游任务 [19] - 计划扩展数据飞轮 提高吞吐量、质量、任务多样性和难度 [19] - 探索新算法理念 在既定任务和性能基准基础上持续改进 [19]
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合肥开幕,五大赛项实战检验工业家庭真场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4 21:15
赛事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于8月24日在合肥瑶海启幕 吸引全国近400所高校的6000余名学生参与 经过校赛、省赛、半决赛三轮角逐后 100多所高校的200余支队伍携带320多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全国决赛 [1] - 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吸引全国超1000所高校、46万余人次参与 首次提出国产化小型仿人机器人比赛项目 最早引入大尺寸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 率先新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 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关键技术突破走向规模化产业应用 [2] - 本届大赛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 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合肥瑶海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承办 [2] 技术框架与赛项设置 - 专项赛以"技术赋能产业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 设立五项创新赛项 涵盖Kuavo(高166cm)、Roban(高68.68cm)、Aelos(高34.6cm)等大、中、小三类双足人形机器人平台 综合考察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真实环境中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任务执行与多机协同能力 [3] - 赛事技术框架突出前沿融合与系统集成特点 重点引入具身智能、开源鸿蒙等热点方向 推动机器人软硬件协同创新 [3] - 人形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中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需在模拟新能源汽车产线场景中完成"智越征途"、"王者之路"及"智能搬运"等任务 全面检验复杂地形通行、动态避障与精细操作能力 [4] - Roban机器人挑战赛以中型人形机器人为平台 通过定点检查、弯道巡检与搬运等项目 系统评估其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导航与作业稳定性 为工业仓储自动化提供技术参照 [7] - Aelos机器人挑战赛(开源鸿蒙版本)依托鸿蒙系统实现多设备协同 要求机器人在家庭场景中完成NFC识别、鱼缸控温、人脸识别与配送等任务 推动开放生态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实践 [10] - Aelos跨平台具身智能创意挑战赛以"智家未来"为主题 结合TongVerse虚拟仿真系统与Aelos实体机器人 构建虚实融合的智能任务执行环境 推进具身智能系统在家居领域的验证与迭代 [11] - Aelos机器人挑战赛(树莓派版本)以对抗竞技形式 重点考核机器人在嵌入式AI系统中的运动控制、图像识别与实时决策开发能力 [13] 产业生态与区域发展 - 赛事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数十家科研机构与领军企业支持 共同搭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协作平台 [15] - 合肥作为承办地正积极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 依托新能源汽车领域积累的高端制造与产业链优势 为技术落地提供从零部件到整机、从算法到集成的全面支撑 [15] - 大赛紧密结合区域产业战略 以竞赛为纽带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与市场深度对接 加速一批高水平机器人成果走向产业化 [15] - 大赛同期举办主论坛、分论坛及"创投城市计划"机器人新质生产力路演 邀请院士、学术领袖与产业专家围绕具身智能、操作系统、产教融合等关键议题展开研讨 [15] 行业参与企业 - 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法奥机器人、越疆机器人等14家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史河机器人、九号机器人等8家 [18] -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精锋医疗、佗道医疗等12家 [18]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星动纪元、伟景机器人等24家 [20]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灵心巧手、睿尔曼智能等22家 [21]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脉塔智能、青瞳视觉等27家 [22] - 教育机器人企业包括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大然机器人3家 [22]
拟投14亿,年产将达32万套,这家人形机器人精密减速机公司先行一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4 21:15
项目投资与产能布局 - 环动科技机器人精密传动研发中心与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玉环市开工,占地88.48亩,总投资近14亿元,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研发中心与国家级智能制造基地 [1] - 基地建成后将巩固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军地位,推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技术迭代与竞争力提升 [1] - 公司IPO拟使用募集资金14.08亿元,其中13.19亿元用于机器人精密减速机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2万套RV减速器的生产能力 [3] - 智能制造基地达产后,公司产能有望持续满足市场需求,规模效应释放后毛利率有望快速提升 [4] 行业地位与市场竞争力 - 环动科技RV减速器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10.11%提升至2024年的24.98%,稳居行业第二,仅次于全球龙头纳博特斯克 [8] - 公司产品覆盖3-1000KG负载机器人所需的高精密减速器方案,SHPR-H系列产品刚性较进口产品提升,传动误差控制在更小范围内 [8] - 埃斯顿、埃夫特等国产机器人领头企业采用环动科技减速机,并占据90%产能 [8] - 2024年中国精密减速器市场规模达91亿元,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6]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 - 公司攻克了我国在精密传动领域的卡脖子核心技术,打破技术垄断,加速国产替代 [8] - RV减速器凭借高负载、精密控制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技术壁垒高企 [6] - 国产精密减速机在性能、可靠性和性价比上获得实质性突破,赢得工业界信任 [8] - 精密减速器成本占机器人总成本的35%,技术门槛决定其在产业链的溢价能力远高于通用零部件 [9] 战略发展与产业影响 - 环动科技聚焦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一体化关节模组及新型精密传动产品,组建顶尖科研团队,实现从工业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突破 [6] - 公司发展带动上游机床制造、高性能特种钢材、精密轴承等关键材料的本土化研发与生产,显著降低产业链整体成本 [12] - 产学研融合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如与浙江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缓解高端人才短缺问题 [14] - 公司上市有望重塑全球精密传动产业格局,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替代进口到定义标准的关键跨越 [11] 未来增长动能 - 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爆发将打开RV减速器、摆线减速机需求天花板,市场未来增长动能充沛 [4] - 规模化生产摊薄固定成本,公司盈利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4] -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性价比优势到技术定义权的跨越,核心零部件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人机协同等领域从0到1的创新 [6] - 环动科技的技术积淀与战略定力为长期价值奠定基石,未来或代表中国精密传动技术走向全球 [14]
全球首个1:1柔顺机械手设计!韩国WIRobotics重磅发布ALLEX人形机器人上半身!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4 21:15
公司产品发布与技术突破 - 韩国WIRobotics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ALLEX上半身 具备15个关节和0.3毫米重复定位精度 实现力感知与物理交互的类人反应 [1][4][6] - ALLEX突破传统机器人局限 无需力传感器即可检测100克外力 手臂摩擦与转动惯量较传统协作机器人降低10倍以上 [4][6][8] - 公司以ALLEX为基础构建模块化通用人形平台 计划提供手臂、手部、身体及主导系统的单独或组合方案 [10] 公司背景与主营业务 - WIRobotics成立于2021年 主营产品包括超轻型可穿戴机器人WIM(重1.4千克)和无动力背部支撑机器人WIBS [10][12] - WIM助行机器人支持多模式功能 2024年4月在韩国上市后8个月内销量达500台 [12] 融资与合作伙伴 - 2024年3月完成130亿韩元(约950万美元)A轮融资 由Intervest领投 累计通过4轮融资筹集311万美元 [14] - 与RLWRLD、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建立技术合作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10] 韩国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 - NAVER的AMBIDEX机器人应用于星巴克门店 在10余家旗舰店完成原料配给与辅助操作 [17] - 三星Rainbow Robotics的RB-Y1实现工业规模化应用 日处理800个装配工位 操作精度达0.1毫米 [17][19] - 波士顿动力Atlas在现代汽车工厂进行焊接辅助与零部件搬运实训 通过多模态传感器适应复杂环境 [19][21][22] 行业生态与产业链 - 中国机器人产业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25][26][27][28] - 教育机器人领域包括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等企业 [28]
重磅!浙大最新综述,解码40+年足式机器人技术演进与未来挑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4 21:15
单腿机器人研究综述核心观点 - 单腿机器人作为多足机器人的基本单元 通过简化系统复杂度聚焦腿足运动本质 为波士顿动力Spot和云深处绝影等商业化四足机器人奠定理论基础[1] - 研究团队系统梳理四十多年来从简单伸缩结构到复杂关节系统的演化历程 揭示实现仿生运动的关键路径[1] 单腿机器人的研究价值 - 相比轮式或履带式机器人 腿足机器人在不规则地面和大起伏地形中具备卓越机动能力 能完成传统移动方式难以胜任的任务[4] - 单腿构型采用跳跃这一种动态步态 完整体现足部从支撑发力到腾空落地的全过程 可作为多足机器人单条腿运动的抽象表达[4] - 作为理想基础研究平台 使研究人员能聚焦结构设计、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为多足机器人提供算法原型[4] 结构构型分类 - 伸缩式单腿机器人具有垂直方向伸缩自由度 采用气动缸/液压装置或弹簧电机系统 结构简单运动路径明确[5] - 早期MIT Raibert教授开发二维跳跃机器人实现0.65米跳跃高度[6] - Gregorio开发首款电驱单腿机器人ARL Monopod I重15公斤 平均功耗125瓦[6] - Martin推出ARL Monopod II将功耗降至48瓦 跳跃高度提升至0.75米 最高速度1.25米/秒[6] - 微型化方向Wei构建体积小于5立方厘米重30克机器人 速度达7.75厘米/秒[7] - PogoDrone集成四旋翼和被动跳跃机构重31克 实现0.7倍体长跳跃高度[7] - 关节式单腿机器人由多个旋转关节连接构成 更贴近生物运动方式[9] 关节式机器人驱动类型 - 刚性驱动关节腿机器人采用完全刚性执行器 如Wu设计0.87公斤机器人实现0.2米前向跳跃[13] - 并联弹性驱动关节腿机器人(PEALR)使用并联弹性执行器降低峰值负载 Liu的SPEAR机器人实现0.64米跳跃高度和0.54米/秒速度[13] - 串联弹性驱动关节腿机器人(SEALR)采用串联弹性执行器 ETH的ScarlETH重6.2公斤实现0.37米跳跃高度和0.25米前向跳跃[13] - 变刚度弹性驱动关节腿机器人(VSELR)可调节关节刚度 Kim设计的浮动弹簧执行器能在负载27公斤下完成深蹲-起立任务[14] - 人工肌肉驱动系统如Buchner的PELE机器人重0.23公斤 能耗仅传统系统1.2% 实现超过5Hz步态循环和128毫米跳跃高度[15] 建模方法 - 弹簧负载倒立摆模型(SLIP)将腿部结构类比无质量弹簧系统 有效描述支撑相与腾空相能量转换[17] - 衍生模型包括非对称弹簧加载倒立摆模型(A-SLIP) 耗散型SLIP模型(D-SLIP) 水下环境U-SLIP模型和圆形足端R-SLIP模型[17] - 关节模型显式考虑刚体连接结构和关节自由度 如Berkemeier将质量集中于关节处 Roozing引入阻尼元件 Ankle-Knee-Hip模型集成多关节协调[18] 控制策略 - 基于模型控制包括Raibert三部分控制 Han混合反馈控制(HFC)提升能量响应速度[22] - 零力矩点(ZMP)控制确保动态平衡 Ugurlu实现高效稳定跳跃 Tian使机器人实现16.4厘米跳跃[22] - 虚拟模型控制(VMC)通过虚拟力计算实现运动特性 He保持柔顺性与稳定性 Sun构建自我训练智能控制系统[23] - 基于逆动力学(IKC)控制直接生成关节力矩 Zhang针对闭链液压结构设计虚拟解耦控制框架[24] - 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实时环境适应 Albracht构建混合整数MPC规划器实现障碍跨越 Cho提出液压节能策略控制热耗散[24] - 无模型控制包括中枢模式发生器(CPG)通过神经网络生成周期信号[25] - 强化学习(RL)展现强大自适应能力 Soni端到端RL仅输入期望高度即自动计算关节参数 Moslemi实现深蹲跳等复杂动作 Choe实现稳定跳跃和空中翻滚[25][27] 未来研究方向 - 生物启发设计需在生物还原度与工程可实现性间寻找平衡[29] - 轻量化制造需解决动态载荷下结构强度保障及多目标权衡问题[29] - 辅助结构集成面临机构布局冲突布线复杂化和散热管理难题[29] - 未来材料应用需克服制造复杂性和长期耐久性瓶颈[30] - 智能控制需解决计算资源限制和仿真到现实的转移差距[30] - 人机交互需建立可信任的共融机制并开展伦理安全性研究[30]
2个月造出世界级机器人,正面硬刚百亿独角兽,这个90后团队如何做到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3 12:07
公司背景与成就 - 成立仅2个月的公司大咖机器人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280支顶尖队伍中斩获三甲 [1] - 公司名称为大咖机器人(DAX Robotics) [3] - 团队由来自京东、腾讯、达闼等顶尖企业及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院校的成员组成 [6] - 团队成员在过去10多年深耕机器人领域 完成过多款机器人量产 创造近10亿元销售额 [6] 产品研发与技术优势 - 用1个月完成第一代原型机 再用1个月打造完整参赛产品 大赛前七八天才完成组装 [5] - 技术路线选择端侧部署 AI模型全部部署在机器人本地 包括自主研发X Brain 1.0商用模型 [11] - 实现全场唯一拿筐抓药真实场景还原 技术难度几何级增长 [7][9] - 完全不依赖网络 现场网络不佳时表现流畅稳定 [11] - 超负载技术路线全球独创 四足机器人负载能力达1吨级 是行业最强产品的20-30倍 [16] - 机器人最大关节力量需达2000 NM 现有行业瓶颈为500 NM [18] 商业化策略与市场表现 - 9月初预售X7商业人形机器人 售价仅几万元 相当于同类产品1/5 [12] - 已获超1000台意向订单 主要集中在零售和药店场景 年底集中交付 [12] - 推出EDU版和商用版两个版本 EDU版支持二次开发和商业部署 [12] - 选择在存量超市、药店部署机器人 实现人机协作 而非完全无人店模式 [15] - 认为完全无人店是伪需求 目标是为用户补充劳动力提升效率 [1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正面PK估值百亿的行业独角兽银河通用 [1] - 与银河通用自营无人店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坚持在现有商业场景部署 [14][15] - 三大颠覆性优势包括极致性价比(价格行业1/4到1/5)、轻量化可端到端部署模型、全身控制操作又快又稳 [16][17] 行业趋势判断 - 2-3年内双足机器人因安全问题难大规模商用 人形轮式机器人将率先商业化 [18] - 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将有较大规模人形机器人进入市场 [18] - 行业胜负关键在于可规模复制的效率优势而非Demo炫目 [18]
全球三大机器人展: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展(automatica)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RS)日本东京机器人展(iREX)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3 12:07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概况 -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自1999年创办,是获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大型展会,兼具展示、交易、论坛和评奖功能[2] - 2025年机器人展主题为"具身工业 智领未来",展示规模达56000平方米,汇聚全球超350家知名企业,于9月23日-2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4][12] 全球三大机器人盛会对比 - 慕尼黑automatica展:2025年6月举办,汇集40个国家近800家参展企业(含170家中国企业),吸引49300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占比38%[7] - 东京iREX展:2025年12月举办,2023年已吸引654家展商和148125名观众,2025年规模预计创新高,聚焦节能减排型机器人和远程控制技术[23][24] -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盛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11][24] 展会核心特色 - 全产业链覆盖:展品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移动物流解决方案六大板块[13] - 国际化程度高:参展企业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资品牌参展面积超40%[12] - 企业质量优异:包括136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小巨人企业、7家独角兽企业、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33家瞪羚企业[12] 技术发展重点 - 聚焦具身工业:通过赋予机器人类人类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突破传统工业边界,代表性产品包括新松多可机器人、埃斯顿Codroid 02人形机器人、节卡Lumi具身智能平台[13] - AI驱动创新:展会以"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探讨行业趋势[14] - 应用场景丰富:设置汽车制造柔性焊接工作站、生物医药无菌操作机器人、物流智能仓储分拣系统等垂直领域展区[1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成为连接全球机器人技术与中国市场的核心枢纽,展示中国智能制造转型路径[19] - 从"展中展"发展为国际顶尖平台,定义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为全球机器人科技进步注入中国动能[24] - 汇聚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包括工业机器人领域的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四大家族,以及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2][33][35][36][37][38][39]
具身智能行业关键话题,来2025百度云智大会全部解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3 12:07
论坛基本信息 - 论坛主题为共迎人机共生时代 加速具身智能新物种进化 聚焦AI+机器人领域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9:00-11:50 地点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2F-254 [3][5] - 由百度智能云 硅星人Pro 机器人大讲堂联合主办 BV百度风投 一苇资本 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共同支持 [1] 参与机构与代表 - 汇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智源研究院 维他动力 千寻智能 简智新创 智平方 北京大学 英伟达等行业技术先锋与企业代表 [1] - 覆盖工业机器人企业包括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非夕科技 法奥机器人等14家 [14] - 涵盖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包括亿嘉和 晶品特装 七腾机器人等8家 医疗机器人企业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思哲睿等12家 [14]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 星动纪元等24家 [15] - 具身智能企业包括跨维智能 银河通用 千寻智能 灵心巧手等21家 [16]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坤维科技等27家 [17] 活动内容与议程 - 设立超万平科技展区 包含应用花园 技术热岛 创新引力场等七大互动版块 展示数百个AI落地案例 [1] - 论坛议题涵盖具身模型 数据 人机交互 落地应用 产品出海等关键领域 [1] - 具体议程包括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发展现状与挑战 具身智能技术及产品研发助力场景应用落地 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 具身智能新开发范式赋能AI智能体应用等10个专题演讲 [6][7] - 设置AI开放麦圆桌讨论 主题为造人还是造生产力 由硅星人创始人&CEO主持 邀请BV百度风投 智平方 阿米奥机器人等6家机构代表参与 [7] 行业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迎来产业爆发期 具身智能行业进入智变时刻 [1] - 智能革命正落地生根 体现在具身智能机器人 工厂机械臂 农田传感器 会议室决策等多模态数据智能涌现 [4] - 论坛旨在推动智能融入千行百业 重启生成式AI无限可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