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讲堂

搜索文档
聚焦落地!真实场景比拼!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报名开启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我国正处于具身智能发展的热潮之中,关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讨论热度持续高涨。 7月26日至28日,以"智 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 线下参观人数突 破30.5万人次,全网流量超23.6亿,100余款具身智能产品亮相,展现了全球对于具身智能发展的广泛关 注。 李强书记在 7月26日出席活动时 指出, 当前,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群体性突破 之势,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效、强智能的方向快速发 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更加明显,已经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济增长的 新引擎,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那么, 随着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技术迭代与应用落地的双重突破, 到底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落场 景,助力人类生产生活? 2025 年下半年,一场在具身智能领域备受瞩目的大赛——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即将拉开 帷幕,让行业更进一步,真刀真枪展示机器人技术实际落地的可能性, 为投资机构提供真实考核样本,为下 游客户提供采购选型参考。 作为本次大赛的主办地,海淀区依托丰 ...
早鸟倒计时3天|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首批嘉宾阵容公布!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大会概况 - 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以"具身智能 产业智变新引擎"为主题,聚焦硬科技产业化落地,提供"需求牵引-技术对接-资本助力-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1] - 大会打造"三库四链"特色服务体系(产业库、项目库、人才库,四链协同打通产业化全路径),重点解决技术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1] - 汇聚500+科学家、创业领袖、产业专家、投资人,覆盖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算力、芯片等前沿议题 [5] 具身智能行业趋势 - 技术临界点显现:AI大脑与物理身体深度耦合,赋予机器人"感知-决策-行动"的类人闭环能力 [3] - 场景革命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汽车制造、医疗康复、家庭娱乐等万亿级产业场景 [3] - 供应链重构:有望形成类似汽车供应链的统一市场,推动上游硬件国产化替代、中游开发平台开放化、下游解决方案定制化 [3] 大会核心活动 - 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星图》,揭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演化逻辑及未来战略制高点 [6] - 七大领域领军企业开放千亿级产业场景验证场,构建"科学家智库×链主刚需×资本杠杆"三位一体闭环 [6] - 展示仿生手、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黑科技,公布《2025具身智能行业十大应用场景》 [7][8] 生态资源整合 - 500+生态伙伴涵盖高端制造、3C、消费服务等头部产业方及国内外顶尖高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 [10] - 80+全球头部媒体深度报道,科技KOL矩阵打造指数级传播 [14] 重磅嘉宾阵容 - 学术专家包括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首席科学家Paolo Dario、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等 [15] - 科技创变者包括知行机器人CEO日国超、享刻智能CEO陈震等 [19][24] - 行业专家包括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汪斌等 [26] 参与企业名录 - 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等)、服务机器人(亿嘉和、普渡等)、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等)、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等)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思岚科技等) [33][34][35][37]
快讯|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在深圳启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腾讯发布具身智能平台Tairos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推出国内首个模块化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支持即插即用接入机器人系统 [1] - Tairos定位为通用技术底座,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及数据服务,明确避开硬件制造领域 [1] - 该平台战略标志着腾讯在机器人领域转向平台化路径,与行业主流硬件投资路线形成差异化 [1] 猎豹移动控股UFACTORY - 猎豹移动拟以9946万元人民币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供应商UFACTORY 60.8%股份,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达80% [4] - UFACTORY专注轻量型协作机器人研发,产品覆盖多自由度并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此次收购,猎豹移动最终经济权益增至75.8%,实现对UFACTORY的控股 [4] 乐聚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 - 乐聚机器人新增茅台金石基金、中信证券等8家投资方,注册资本由190万元增至227万元 [7] - 公司首款5G-A人形机器人KUAVO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此次融资标志着茅台集团首次公开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7] - 融资同期公司高管团队发生部分调整 [7]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启动 - 深圳龙岗开设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融合展示、销售、服务等六大功能 [10] - 目前已有超200家产业链企业表达入驻意向,其中近50家为人形及服务机器人企业 [10] - 该平台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环节 [10] 智元机器人获中国移动订单 - 智元机器人获得中国移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产品订单,被视为商业化重要节点 [13] - 关联公司上纬新材料因此录得"十连板"涨停,市场反应强烈 [13] - 智元机器人作为行业新锐企业,此次合作验证其技术实力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5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晶品特装等8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板块列出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专业企业 [19] - 人形机器人细分市场聚集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2家创新企业 [19] - 具身智能领域涉及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20家技术公司 [20] - 核心零部件环节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5家供应商 [22]
两大区域!三款旗舰产品!云深处携行业解决方案亮相2025 WAIC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9 16:45
7月26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 世博展览馆 开幕,今年的展览 规模首次突破 7万平方 米,参展企业 已突破 800家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展会现场有超过 40余款大模型 集中亮相, 应用场景 从去年较为集中的内容创作、智能客服等领域,拓展到工业制造、医疗健康、金融风控等多个垂直行业 , "技术落地"成为今年WAIC的关键词之一。 作为商业化落地的先行者,云深处在今年 WAIC现场的150平米展区搭建起"微型电站",绝影X30四足机器人 正在做自主巡检 ,精准识别仪表读数、检测设备温度,当电量不足时自主走向充电桩进行回充,全自主方式 完成整套作业流程且无需人工干预。 绝影 Lite3作为产品体验区的焦点,成为现场观众互动交流的热门产品。此次云深处科技联合每日互动展开创 新实践,为观众带来绝影Lite3的全新交互体验。观众不仅可通过AR眼镜沉浸式切换至机器狗的第一视角,更 能彻底摆脱遥控器束缚,依托AR眼镜对手势动作的精准识别实现对绝影Lite3的自然操控,完成流畅的互动交 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与大模型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通向AGI未来世界的雏形。 相关数据显示, 云深处科技的产品与解决方 ...
WAIC现场直击 上千人围观机器人擂台赛是什么感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8 20:36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宇树科技展示 - 宇树科技在WAIC搭建人形机器人擂台赛区域,吸引超上万名观众,成为最受欢迎展台[1] - 展出产品包括格斗家G1人形机器人、工业级四足机器人B2和消费级萌宠Go2[1] 人形机器人G1擂台赛表现 - G1身高1.32米,体重35公斤,配备29个关节,能完成直拳、勾拳、侧踢等高难度动作[2] - 具备智能平衡算法,被击倒后数秒内可恢复战斗姿态[2] - 现场观众反应热烈,展示公司在运动控制和平衡算法上的核心技术实力[4] 工业级四足机器人B2性能 - 整机含电池重60kg,搭载45Ah电池,续航4-6小时[6] - 可跨越0.5-1.2米深堑,爬40cm台阶,在-20℃至55℃环境下工作[8] - 最大负载120kg,配备多种传感器,应用于消防、勘探等领域[8] 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2特点 - 基础版售价9997元,拥有12个伺服电机,可完成后空翻等动作[9][11] - 集成GPT大模型支持语音对话,衍生款Go2-W兼具轮足移动优势[12] 新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发布 - 售价3.99万元,拥有26个关节,能完成倒立走路、跑步等复杂动作[13] - 集成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开发者深度改造硬件和软件[14] 行业前景与公司布局 - 2025-2030年全球机器人行业预计年复合增长率16.5%,中国市场增速15%-20%[15] - 公司构建从工业到消费级的产品矩阵,B2填补高危场景需求,Go2激活开发者生态[15] - 3.99万元R1的发布标志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雏形显现[15]
WAIC观点|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浪潮来袭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8 20:36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与小型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向工业、家庭服务、医疗手术等多元场景渗透,小型化、轻量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1] - 行业厂商如因时机器人、灵心巧手、智元、宇树等已推出更小型化产品,轻量化技术成为竞争焦点[1] - 当前人形机器人普遍处于轻型机器人阶段(约70kg),轻量化与小型化将重塑行业技术生态与市场格局[2] 轻量化与小型化的核心驱动力 - 工业领域需求:传统机械臂因自重过大导致能耗高、响应慢,难以适应柔性制造快速切换需求[3] - 家庭服务场景需求:过重机器人存在安全隐患,轻量化可提升安全性与空间利用率[3] - 技术原理优势:重量降低减少电机负载,提升续航能力;小型化为类人化动作提供物理基础[3] 结构件优化技术路径 - 参数优化:通过调整零部件尺寸、布局与厚度减少冗余材料,已在工业机器人臂展结构中应用[8] - 拓扑优化:通过算法优化材料分布实现极致减重,如天工Ultra机器人通过拓扑重构实现系统性减重[8] - 集成化设计:借鉴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宇树科技采用碳纤维-铝合金复合关节模组,单关节扭矩密度达120N・m/kg[10] 核心部件协同创新 - 关节模组:天链机器人一体化关节较传统结构减重50%,扭矩密度提升至450Nm/kg[12] - 丝杠系统:诺仕机器人RVI反式行星滚珠丝杠具备高强度和无回隙特征[14] - 驱动系统:特斯拉Optimus Gen 3采用电机-减速器-轴承一体化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显著[14] 材料革命与场景适配 - 镁合金应用:当前镁铝价格比0.87,具备减重与成本优势,力劲集团已启动镁合金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17] - 工程塑料:PEEK材料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61亿元,机器人领域占比将从5%提升至15%[19] - 场景分化:工业场景以铝合金/镁合金为主,家庭服务场景倾向尼龙与改性工程塑料[19] 产业链挑战与机遇 - 技术瓶颈:镁合金耐腐蚀性不足,碳纤维横向抗剪切能力弱,需采用混合材料方案[21] - 工艺瓶颈:拓扑优化结构件量产难度大,3D打印成本高,混合制造工艺成为发展方向[22] - 市场前景: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量10万台,单机结构件价值量约5万元,对应50亿元市场规模[24]
快讯|WAIC 2025披露多款机器人场景化应用成果;中法跨洲机器人手术实现远程医疗协作;科技巨头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8 20:36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在北京国家速滑馆举办,由北京市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联合发起 [1] - 赛事涵盖运动能力测试、多机协作智能及场景服务应用三大类目,旨在推动技术实用化进程 [1] - 普通场次门票已通过大麦网、猫眼等平台开放销售,票价区间为120-480元人民币 [1] WAIC 2025机器人场景化应用成果 - 银星智能衣物整理机器人支持5类织物识别与自动折叠 [4] - 云迹科技配送机器人单日运载量达200公斤 [4] - 傅利叶智能"钢铁护工"具备80公斤承重能力,可完成失能老人转运 [4] - 坎德拉环卫机器人清洁效率达8000㎡/小时 [4] - 展会共计有60余款机器人参展,应用领域覆盖生活服务、城市治理等领域 [4] 远程医疗机器人手术突破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团队通过国产"微创图迈"手术系统,成功为80岁肝癌患者实施跨洲远程切除手术 [6] - 手术操作延迟控制在150毫秒内,符合ISO 13482安全标准 [6] - 手术过程获全球近2万名医学专家实时观摩 [6] 建筑机器人技术升级 - Dusty Robotics的FieldPrinter 2施工机器人整合徕卡测量系统AT500高精度激光跟踪仪,将施工布局精度提升至±1.6mm,较传统人工放线误差降低超70% [9] - AT500激光跟踪仪具有±15微米测距精度,可即时修正施工现场设备振动、温度变化导致的轨迹偏差 [9] - 该技术使机电管道与钢结构预埋件的首次安装匹配率达98%,整体工期压缩约30% [9] - 预计到2026年,约35%的大型建筑项目将采用此类集成解决方案 [9]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 - 2025年下半年以来,头部企业对机器人赛道的资本投入显著增加 [11] - 美团近一个月内连续投资它石智航、星海图两家机器人企业 [11] - 京东领投行业头部企业众擎机器人与千寻智能 [11] - 投资案例包括:星海图A+++轮超1亿美元、它石智航天使+轮1.22亿美元、自变量机器人A轮数亿人民币等 [11] - 此轮投资热潮源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扩展的协同作用 [11]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16家企业 [16]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亿嘉和、晶品特装、七腾机器人等8家企业 [16] - 医疗机器人企业: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12家企业 [17]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21家企业 [17] - 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20家企业 [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25家企业 [20] - 教育机器人企业:硅步机器人、史河科教机器人、大然机器人 [20]
人形机器人视觉、触觉、定位传感技术分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8 20:36
人形机器人感知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通过感知层与认知层协同实现环境动态识别、自主学习和交互响应,视觉、触觉、定位传感是类人化交互的核心支撑 [1] 视觉感知技术 - 3D视觉在柔性装配、精准抓取等高精度场景中优势明显,激光雷达则适用于中远距离导航和复杂环境避障 [2] - 2023年2D视觉市场规模161.50亿元(占比87.24%),3D视觉市场23.62亿元(占比12.76%),结构光方案成本适中,dToF方案探测距离更远但成本较高 [2] - 奥比中光在国内公共服务机器人3D视觉传感器市场占据70%以上份额,合作企业超100家 [4] - 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占据2024年1-10月全球激光雷达市场95%份额,车载激光雷达技术可复用于机器人领域 [6] 触觉传感器技术 - MEMS传感器具备高响应速度(毫秒级)和精度,特斯拉Optimus Gen2采用压阻式MEMS实现精细动作 [7] - 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15.3亿美元,MEMS方案因成本优势占据主导 [7] - 电子皮肤可模拟人类皮肤感知,但量产成本为MEMS方案的5-8倍,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90.5亿元(年复合增速64.3%) [9][10] - 未来3-5年MEMS将聚焦工业刚性抓取,电子皮肤渗透服务柔性交互场景 [12] MEMS惯性传感器 - 惯性导航传感器(IMU)是人形机器人稳定行走的核心,硅基MEMS适配小型化和量产化需求 [13] - 2023年全球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99亿美元,惯性传感器占比35%,国产厂商如芯动联科在关键指标上已对标国际产品 [15][19] - 国产MEMS陀螺仪价格仅为海外品牌的70-80%,凭借成本优势加速替代 [17] 行业竞争格局 - 视觉领域头部集中,奥比中光、RealSense分别在公共服务和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优势 [4] - 激光雷达市场由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主导,技术复用降低成本 [6] - 触觉传感器领域MEMS与电子皮肤形成场景分工,MEMS主导工业,电子皮肤潜力在服务领域 [12] - 国产MEMS惯性传感器厂商通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积累量产工艺,成本优势显著 [19] 未来技术方向 - 感知技术围绕精度与落地可行性进化,需依赖头部企业规模效应摊薄研发成本,并提升AI算法对多源数据融合能力 [20] - 电子皮肤耐用性突破、多传感数据融合算法效率提升是未来3-5年关键门槛 [20] 相关企业列表 - 工业机器人企业: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 [22]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亿嘉和、普渡机器人等 [22] - 医疗机器人企业:元化智能、天智航等 [22]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科技、宇树等 [23] - 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银河通用等 [24][25] - 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 [25][26]
数字华夏亮相WAIC 2025,夏澜与Coser唱跳《夜上海》齐出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7 19:06
数字华夏仿生人形机器人产品 - 夏澜机器人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 成为展会流量担当 与真人coser同台表演上海风情歌舞《夜上海》并实现观众互动合影 [1][3] - 技术突破:搭载29个主动自由度精密控制系统 实现面部颈部精准表情 攻克眼球追踪和口型一致技术难题 自研情商模型实现高智商高情商交互 [3] - 材料与定制:采用高强度仿生材料保持结构稳定性与面部触感自然柔软 支持面部形象/表情系统/外观全方位定制 交付周期不超过2个月 [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进展 - 夏澜覆盖五大领域:展馆接待/康养陪护/儿童教育/仿生人偶/政务金融 已服务政务大厅/ICT厂商/头部银行/高校 未来拓展教育机构/家庭场景 [6] - 星行侠为双形态商用机器人:轮式与双足可分离设计 最大移动速度2m/s 支持外观/头部/手部/语音定制 具备电梯联动跨楼作业/自动跟随功能 [8] - 销售渠道:7月28日夏澜与星行侠将在京东上线 同步入驻深圳龙岗机器人6S店 [8] 行业生态格局 - 人形机器人赛道参与者包括优必选/宇树/云深处/傅利叶智能等22家企业 数字华夏位列其中 [12] - 产业链涵盖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思岚科技等)/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等)/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机器人等)三大类别 [11][14][15]
长任务能力有多重要?看跨维W1 Pro 用一杯咖啡告诉你答案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7 19:06
跨维智能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的核心能力 - 机器人展示高精度作业能力,完成制作咖啡的长任务,包括识别咖啡胶囊位置、抓取胶囊、精准放入咖啡机、操作按钮等连贯动作 [1][2] - 长任务能力是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保洁、工厂巡检、老人照顾等场景的核心体现,要求具备环境感知精度、动作控制精度、任务逻辑连贯性三大能力 [2][3] - 机器人需解决动态环境和复杂目标的长期协同问题,平衡高精度与高稳定性,提升实时响应、长时序规划和抗干扰鲁棒性 [3] 硬件与感知系统升级 - 头部集成自研纯视觉双目传感器,帧率提升至60Hz(初代4倍),立体匹配精度达亚像素级(≤0.1像素),三维轮廓还原误差≤1mm [4] - 腕部配备近距离操作相机(7-50cm工作距离),与底盘深度相机协同构建全域感知网络,为纯视觉抓取和动态场景理解提供高精度数据 [6] - 双臂重复定位精度≤0.5mm,可选配6自由度灵巧手,实现亚毫米级操作精度,完成抓取细小胶囊、对准入口放置等精细动作 [7] 软件与决策系统创新 - 自研EmbodiChain具身智能开发平台,通过Sim2Real技术在虚拟环境生成技能数据并迁移至真机,实现虚拟学习-现实应用的闭环 [14] - 引擎能将复杂指令自动分解为子任务,基于强化学习生成海量高质量运动轨迹数据,优化VLA模型训练效率和性能 [16][17] - 决策系统需应对长任务中的不确定性(如物品位置变化、光线变化、新障碍物)和长时序依赖,动态规划路径和动作 [10][11][12] 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 - 产品级机器人技能体系为具身智能在科研教育、家庭服务、商业服务、智能制造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铺设基石 [19] - 硬件性能与软件生态双轮驱动的技术路径已具备实际落地能力,未来将拓展机器人融入多元场景的可能性 [19][20] - 技术架构通过感知-决策-执行-优化的全流程闭环,将物理世界操作转化为可拆解、可执行、可迭代的智能任务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