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讲堂
icon
搜索文档
2025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定档9月,汇聚全球智慧,共绘医疗科技革新蓝图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1 18:35
医疗机器人产业现状 - 2025年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深水区 产品形态持续演进 临床路径逐步清晰 资本趋于冷静 产业生态日趋复杂 [1] - 行业焦点转向智能手术系统系统化升级 全链条生态构建与全球化路径 [1] - 产业讨论维度超越单一设备性能 延伸至技术路线 供应链变革 医院系统升级等交叉领域 [2][3] 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核心内容 - 会议主题为"MedRobot Next|下一站技术未来" 聚焦下一代医疗系统重构 [1][3] - 活动包含《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报告2025》首发及MedRobot年度颁奖典礼 [6][17] - 设置六大核心议题板块:技术系统与智能演进 商业化与医院系统落地 全球化战略 医工融合 供应链生态 研发者专场 [7][8][9][10][11] 技术发展趋势 - 下一代手术机器人核心架构将围绕AI自主性提升 系统协同效率优化展开 [7] - 术中导航 影像与控制技术呈现"中台化"协作趋势 [7] - 细分领域技术进化路径覆盖神外 泌尿 骨科 胸外 眼科等术种 [12] 商业化与全球化路径 - 探讨手术机器人从设备采购转向系统化评估的医院决策逻辑 [12] - 分析欧美 东南亚 中东等区域市场差异化需求及出海认证策略(FDA/CE/NMPA) [12] - 提出OEM联合推广 国际合作新范式 强调全球品牌影响力构建 [12] 产业链生态建设 - 供应链环节关注减速器 电机 编码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机会与瓶颈 [12] - 生态体系建设涵盖培训系统 维修体系 远程支持等增值服务边界 [12] - 推动技术标准化从产品对接到行业共识形成 [12] 参与企业阵容 - 覆盖医疗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 包括元化智能 天智航 精锋医疗等整机厂商 [19] - 供应链企业包含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2] - 延伸至工业机器人(埃斯顿) 服务机器人(亿嘉和) 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等关联领域 [19][20]
毅达资本领投!柔性智造领军人「增广智能」完成近亿元人民币规模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1 18:35
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完成新一轮近亿元人民币规模融资 由毅达资本领投 启高资本 纳川资本跟投 资金将用于研发投入 人才团队建设 产能扩展 海内外销售网络拓展 [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在电动执行器与精密力控电动执行器市场取得国内领先地位 [1] - 公司获五十余项行业奖项 参与制定T/GDRA 013-2024《工业机器人力控制静态性能的实验方法》 是二十余个行业协会成员 [1] 核心团队与技术实力 - 研发团队涵盖算法 软件 电子 机械 工艺等多领域技术人才 创始人黄安杰获"2022全国十大强国青年创业者"等荣誉称号 [3] - 公司拥有百余项授权专利 自主研发SoftForce 3.0高精度力量控制系统 力控精度达±0.01N(1‰) 处理频率10,000Hz [3] 产品创新与业务突破 - 推出革命性"磁悬浮魔毯"平面磁悬浮智能输送系统 采用模块化设计 融合平面电机控制与磁悬浮技术 实现6D全方位运动控制 [4] - 系统搭载元强化学习多智体协同调度算法 可自主规划最优工艺路径 适用于精密装配 检测等高端产线需求 [4] 行业地位与合作伙伴 - 此前融资获佛山金控 博世 凡卓投资等知名机构支持 [6] - 公司位列核心零部件企业名单 与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等企业同属工业自动化关键供应链环节 [12][13]
具身智能时代,为什么「轮子」比「双腿」更受资本青睐?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0 11:52
行业趋势 - 轮式人形机器人成为行业新趋势,6-7月多家企业密集发布轮式机器人产品,包括珞石机器人Helios、星动纪元星动Q5、千寻智能Moz1、智元机器人灵犀X2-N等[1] - 资本市场对轮式方案高度认可,银河通用6月获11亿元融资,星动纪元获5亿元资金支持[1] 48V Hermes底盘技术突破 - 采用48V高电压平台,额定功率从传统240W跃升至1400W,峰值电流30A,放电倍率1C,机械臂响应速度提升200%[5] - 支持常温空载运行超20小时,80kg满载工况下稳定运行16小时,空载待机功耗仅32W,满载运行功耗62W[7] - 搭载48V/30Ah磷酸铁锂电池组,双机械臂持续作业续航8-12小时,电池循环寿命2000次[7] - 省去升压装置提高能效,可同时驱动双机械臂和多关节模组全负载运行[9] 环境适应能力 - 整合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等十余个感知单元,实现±5cm高精度定位,单次建图面积90000平方米,最大运行范围10万平方米[10] - 具备360°全方位防护能力,10°爬坡能力,防滑轮胎和智能扭矩分配系统适应复杂地形[12] 自主决策系统 - 三层智能决策架构(感知层-认知层-决策层)实现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决策转变[14][15] - 重物抓取响应速度比普通底盘提升300%,电量低于20%时自主规划充电路径,突发障碍响应时间仅200ms[17] 商业化应用创新 - 紧凑机身(465mm×545mm×357mm)实现50kg额定负载和80kg极限负载,0.7-1.5m/s智能调速,2cm垂直/4cm水平越障能力[18] - 智能梯控4.0系统实现96%准确率的跨楼层自主移动,支持全自动呼梯、乘梯和出梯操作[20][22] - 多机协同系统支持局域网和云平台双模式管理,实现智能任务分配与运动协调[23] - 模块化开放架构内置可扩展安卓系统,原生集成工业标准通信接口实现即插即用[25] 全场景适配 - 已在国内多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规模化商用,适配工业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医疗、商业服务等多领域[27][29] - 可支持柔性产线协作机器人、AMR、高危环境巡检设备、药品运输、跨楼层配送等场景[27]
宇树最大竞争对手来了,能下腰,可连续倒地起身,魔法原子推出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0 11:52
核心观点 - 魔法原子发布新款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通过"高性能可靠本体+开放AI生态系统+丰富场景落地应用"三位一体重新定义产品价值 [1] - MagicBot Z1具备五大典型特点:性能强劲灵活迅捷、本体优异结实抗造、配备丰富传感器、开发者平台智能便捷、拟人化情感交互能力 [2][3][5] - 产品提供标准版和开发版两大系列,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8][9] - 公司目标是打造工业、商业与家庭应用场景,让广义机器人服务全球 [11] - 魔法原子是全球领先的具身智能科技公司,拥有全栈自研软硬件技术 [12] 典型能力介绍 - 性能强劲灵活迅捷:拥有24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49),关节最大扭矩130N.m,小跑速度2.5m/s,支持"大扰动冲击恢复"等高爆发运动 [2] - 本体优异结实抗造: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工程塑料,通过拓扑优化设计提升抗摔抗磨损能力,优化散热设计确保长时间稳定性能 [2] - 配备丰富传感器:包括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双目相机等,可实现复杂场景自主移动 [3] - 开发者平台智能便捷:基于模仿&强化学习算法,开发者可在20分钟内掌握全新动作,提供标准控制器适应不同地形 [5] - 拟人化情感交互能力:基于多模态交互构建拟人化系统,支持语音交互和拟人动作 [5] 版本差异 - 标准版:提供基础运动能力,面向机器人爱好者和科技玩家 [9] - 开发版:可选装灵巧手、高性能算力包等,满足开发者研究需求和丰富行业场景应用 [9] 公司背景 - 专注于具身智能和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与产业化 [12] - 核心硬件覆盖全关节模组、灵巧手、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 [12] - 在运动控制、导航、多模态感知等算法领域拥有领先优势 [12] - 核心团队来自行业顶尖企业,产品包括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 [12] 行业应用 - 产品适用于科研教育、商业服务、工业操作、家庭陪伴等场景 [6] - 有望树立人形机器人行业新标杆,提供高价值解决方案 [6]
融资数亿元,加速通用具身智能落地!「跨维智能」完成A1&A2 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0 11:52
融资与战略规划 - 跨维智能完成数亿元A1&A2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成都科创投、洪泰基金、天鹰资本等知名机构,老股东联想创投持续加码 [1] - 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入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包括Engine-driven Sim2Real VLA技术体系和X-Wiz具身大脑迭代升级 [1] - 公司计划基于DexForce W1等人形机器人产品拓展应用场景,目标实现通用具身智能及物理世界通用智能 [1] 技术创新 - 提出Engine-driven Sim2Real VLA创新范式,通过物理引擎构建仿真训练场,将机器人研发周期缩短90% [2] - 虚拟到现实学习算法能实现产品级准确率迁移,使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展现卓越适应性 [2] - X-Wiz具身大脑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实现毫秒级环境感知和人类级双臂协同操作 [3][4] 产品与商业化 - DexForce W1系列是行业首款AI定义的人形机器人,采用国产化具身智能引擎,支持多场景快速落地 [6] - 已在50+细分行业实现通用级别落地,覆盖汽车、新能源、3C电子等领域头部客户,年营收达亿元级 [9][11] - 累计开发上百家客户,落地数十个场景,成为具身智能工业场景落地第一名 [11] 行业地位与投资人评价 - 被成都科创投视为具身智能产业重要布局,以原创性技术引领产业发展 [10] - 洪泰基金认为公司率先完成技术闭环,在智能分拣、装配领域实现突破性落地 [11] - 联想创投评价公司兼具前沿技术探索和产业化能力,ICRA2025大赛冠军 [11] - 天鹰资本认为公司正在重构工业自动化边界,推动国产技术走向全球 [11]
快讯|国产四足机器人“黑豹2.0”破世界纪录,智能手术机器人SRT-H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极智嘉港交所成功上市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0 11:52
国产四足机器人技术突破 - 国产四足机器人"黑豹2 0"以10 3米/秒速度打破世界纪录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应用场景覆盖特种作业 灾难救援 安防 家用等多个领域 [1] - A股近30家上市公司布局四足机器人产业链 涉及硬件供应 技术服务 整机制造等环节 [1] 智能手术机器人进展 - 智能手术机器人SRT-H首次在患者模型上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 成功率100% [2][4][5] - 基于机器学习架构 能实时适应个体解剖结构并优化决策 耗时略长但结果与专业医生相当 [4][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展示 - 湖北22家企业在第三届链博会搭建人形机器人专题展区 展出80多件展品含20个整机人形机器人 [7][9] - 同期举办产业链对接会促进全球企业合作 链博会设六大链条展区并有超100项首发首秀首展 [9] AMR仓储机器人上市 - 极智嘉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 发行价16 80港元 市值超210亿元 [10][12] - 公司2023年总营收超24亿元 是近两年港股机器人板块收入规模最大企业 [12] 开源桌面机器人发布 - Hugging Face推出Reachy Mini桌面机器人 提供无线版(449美元)和精简版(299美元)两个版本 [13][15][16] - 支持Python编程并可接入Hugging Face Hub使用AI模型 旨在打造开源可掌控的硬件生态 [15][16] 机器人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 埃夫特机器人 极智嘉等14家企业 [20][21]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 晶品特装 普渡机器人等7家企业 [21] - 医疗机器人板块列出元化智能 天智航 精锋医疗等12家企业 [21] - 人形机器人企业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 云深处等22家厂商 [22] - 核心零部件企业涉及绿的谐波 因时机器人 思岚科技等25家供应商 [23][24]
13.17秒跑完100米!全球最快四足机器人再进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21:38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浙江大学科创中心研发的黑豹2.2四足机器人在全球首次"人机百米对决"中以压倒性优势胜出,验证了动态平衡控制与运动协调的技术成熟度 [1] - 黑豹2.0版本重量38kg、站立高度0.63米,跑步机测试速度达10米/秒,接近博尔特世界纪录速度(10.44米/秒)[2] - 黑豹2.2通过仿生碳纤维小腿(刚度提升135%)和猎爪式足垫(抓地力提升200%)解决"折腿魔咒",速度从6米/秒提升至10米/秒 [3] - 黑豹2.2采用惠更斯耦合摆原理实现四足协同运动,集成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器,机械设计通过弹簧缓冲膝关节降低能耗 [3] 行业竞争与技术标杆 - 黑豹2.0以10.9米/秒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的8.89米/秒纪录,但未申请吉尼斯认证 [5] - 韩国科学技术院"猎犬"机器人2023年100米成绩19.87秒,远慢于黑豹2.2 [5] - 行业计划2026年开发10米/秒双足机器人,2030年推出个人助理型人形机器人 [6] 市场前景与应用场景 - 2024年AI机器狗市场规模13.18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26.64亿美元,CAGR 7.3% [8] - 技术可延伸至灾害救援、军事侦察、物流配送等领域,例如地震废墟穿梭或战场任务执行 [6] - AI机器狗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实时处理环境数据,具备跨越障碍、安全检测、陪伴等场景潜力 [8] 产业链重点企业 整机与解决方案 - **申昊科技**:警用机器狗具备面部识别、爆闪警示、发射捕捉网功能,已参与大型赛事安保及国家电网巡检 [11] - **景业智能**:核电特种机器狗"狐獴"搭载辐射传感器,2024年完成台州核电巡检任务,降低人员辐射风险 [13][14] - **越疆科技**:六足机器狗负载达自重5倍,适应离散地形,适用于能源巡检、救灾等场景 [15] 核心技术与部件 -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服务国内90%厂商,2025年推出工业巡检四足机器狗"小黑" [17][18] - **安乃达**:研发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四足机器狗可切换轮式/足式移动,适应复杂地形 [19][21] 行业生态 - A股近30家上市公司涉足机器狗产业链 [8] - 产业链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医疗机器人(天智航、精锋医疗)、人形机器人(优必选、云深处)等细分领域 [24][26][27]
智元机器人宣布20亿收购案,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将借壳上市?华为前高管掌舵人终现身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21:38
收购事件 - 智元机器人宣布收购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总价款约20亿人民币,已支付2.3亿保证金 [1]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1] - 公司表示未来12个月内暂无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做出重大改变或调整的计划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联合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凭借华为"天才少年"光环成为公众人物,但华为前副总裁邓泰华实为共同创始人之一 [3] - 2023年3月成立仅一个月即获得高瓴资本天使轮投资 [3] - 2023年8月发布首款产品远征A1智能机器人 [3] - 2024年产品线扩充至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覆盖多场景应用 [4] - 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量产下线 [6] - 2025年3月估值从70亿飙升至150亿人民币,腾讯投资持股2.06% [6] 核心人物 - 邓泰华作为华为前副总裁,一直是公司实际掌舵者,曾斡旋解决战略分歧 [4] - 2025年3月邓泰华正式接任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公司注册资本从7637万增至8046万人民币 [7] 产品与技术 - 2025年7月8日发布哪吒机器人灵犀X2-N [2] - 已形成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场景产品线 [4] 行业影响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2025年3月专题调研公司 [6] - 腾讯投资消息刺激相关概念股如卧龙电驱涨停,蓝思科技、富临精工显著上涨 [6] - 收购案被视为可能深刻影响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格局的重要事件 [8]
黑芝麻智能助力!「深庭纪智能」完成种子+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21:38
公司融资与背景 - 深庭纪智能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黑芝麻智能、软通高科、粒子未来基金等机构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提升自研AI大脑核心能力 完善感知-认知-决策闭环架构 加速新一代家用机器人量产 [1] - 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 专注户外场景AI伴随机器人领域 致力于开发具有情感、认知与行动能力的下一代机器人 [1]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复旦、中科大、帝国理工等名校 以及小鹏、联想、三星、阿里等企业 [1] - 创始人王弢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AI方向毕业生 师从吴恩达 曾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感知与机器人AI大脑负责人 [1] 技术研发与产品 - 采用端侧AI大模型、环境感知、多模态交互技术 开发具备自主前行和主动互动能力的AI伙伴 [3] - 已申报多项原创发明专利 包括家庭人员关系自主学习、大模型智能体记忆优化、情绪输出、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 [3] - 初版原型机已在户外场景测试 能精准分辨复杂地形和路线 实现人机互动如踢足球 [3] - 机器狗产品具备多传感器融合和运动协调控制能力 支持足球等技能升级 可实现拟人化交互如撒娇和自主活动 [3] 行业生态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含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非夕科技等企业 [7]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有亿嘉和、晶品特装、九号机器人等厂商 [7] - 医疗机器人行业涵盖元化智能、天智航、思哲睿智能医疗等公司 [7] - 人形机器人赛道包括优必选科技、宇树、云深处等创新企业 [8][9] - 具身智能领域有跨维智能、银河通用、千寻智能等技术公司 [10] -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包含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坤维科技等专业厂商 [11]
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开启报名通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21:38
大赛概况 - 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聚焦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三大赛道,涵盖9类场景的13个赛项,旨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5][11] - 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5] - 大赛由工信部直属单位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昆山高新集团主办,北航无人系统研究院等机构协办,设置3000平米专业测评环境[1][6][27] 赛道设置 - **机器人赛道**:覆盖工业制造(上下料、车间巡检)、物流仓储(货物运输、库存盘点)、商用(冰箱取物、货物上架)、表演(踢足球、才艺展示)4场景8赛项[11][12] - **智能网联汽车赛道**:包含无人运输、自动泊车、综合场景3赛项[11][12] - **低空飞行器赛道**:设置智慧物流(城市定点投放)、工业巡检(河道巡检)2赛项[11][13] 赛程安排 - 2025年6月30日-7月20日为规则意见征集和报名阶段,7月21-30日资格审查,7月31日-8月1日现场比赛[7][25] - 比赛场地分布在昆山体育中心体育馆、白莲湖试飞基地、玛吉斯测试场[3] 参赛与奖励 - 面向全球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团队开放报名,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请[21][22] - 各赛道前三名分别获得7万、1.7万、0.7万元奖金,优秀团队颁发证书[17][19][20] 行业生态 - 参赛企业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节卡)、服务机器人(普渡、亿嘉和)、医疗机器人(天智航)、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等细分领域[30][32]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思岚科技(激光雷达)、坤维科技(六维力传感器)等[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