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大脑
icon
搜索文档
大牛扎堆进入具身智能,智驾不香了吗?
虎嗅APP· 2025-07-21 21:09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自动驾驶人才正在密集转向具身智能领域。 近期,前华为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负责人李震宇联合创立的"它石智航", 完成 1.2 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最大天使轮纪录。同期,地平线创始成员余轶 南、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刘方等人也都入局具身智能创业。 这几乎是近 10 年科技领域最大的一次人才迁徙。 据虎嗅汽车了解,目前中国具身智能领域创业公司 超过 300 家,创始团队多为企业的AI、自动驾驶技术高管。 本期车圈脉动将聚焦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这场人才迁徙。它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自动驾驶还没 做出来,他们就跑去做机器人了? 进入具身智能赛道的智驾大牛们 以下是虎嗅的不完全整理: 为什么扎堆进入具身智能赛道?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 目前机器人大脑模型的主流技术路线 VLA 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成效。如星海图的 赵行,一直都为理想汽车提供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支持,现在他也用自动驾驶的技术经验做机器人大 脑开发。 3. 需求大:机器人人才稀缺,反向挖角 • 缺口:2025 年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岗位需求同比激增 409%,5 年以上经验者月薪 5 ...
先进制程末日预言:智驾+百亿机器人月吞165万片晶圆!= 3.25个台积电!
材料汇· 2025-07-15 21:31
AI算力与先进制程需求 - AI大模型技术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发,NVIDIA成为全球首个市值突破4万亿美金的上市公司 [1] - 先进制程是AI算力的基础,台积电HPC业务营收已超过智能手机业务 [10] - AIGPU晶圆制造价值占比仅2.25%,先进封装占比5.5%,需求传导至晶圆厂作用较弱 [10][11] 智驾芯片与AIGPU对比 - 主流智驾SoC Die size为400-600mm²,接近AIGPU的600-800mm² [2][28] - 全球汽车年销量达9000万辆,远超AIGPU年销量500万颗,远期预期1500万颗 [2][28] - 远期全球智驾需消耗13.62万片/月先进制程产能,AIGPU仅需3.97万片/月 [2][61] 智驾与具身智能的协同效应 - 智驾车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具身智能是"有足无轮的车",芯片架构高度相似 [3][64] - Tesla FSD芯片、小鹏图灵芯片、Nvidia Orin系列均实现车机通用 [65][74][81] - 机器人大脑SoC与智驾SoC在感知决策流程上高度一致,可视为同类需求 [64][87] 产能需求测算 - 远期年产10亿台机器人将带来20亿颗SoC需求,需151.36万片/月先进制程产能 [88] - 智驾+机器人总需求达165万片/月,相当于3.25个台积电现有先进制程产能 [5][88] - 大陆14nm及以下月产能仅4.47万片,需扩产37倍才能满足远期需求 [5][88] 产业格局影响 - 摩尔定律放缓使算力提升依赖产能扩张,"以量换性能"成为趋势 [6][91] - 智驾与机器人将颠覆晶圆厂下游结构,取代手机成为最大需求来源 [4][91] - 先进制程高门槛限制新进入者,现有龙头厂商将主导产能扩张 [6][88]
对先进制程未来需求的思考:从智驾到具身智能,世界还需几个台积和中芯?
东北证券· 2025-07-15 14: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 GPU火爆需求非先进制程未来主要增长方向,智驾和具身智能对先进制程未来需求远超AI GPU [2] - 以晶圆产能视角,智驾Die size近GPU但终端量数倍之,对先进制程产能消耗远超AI GPU [2] - 以应用场景视角,智驾芯片即为机器人大脑芯片 [2][3] - 智驾与具身智能起量将颠覆先进制程下游结构,成为晶圆厂最主要下游应用 [3] - 智驾和具身智能起量将大幅提升对先进制程晶圆产能消耗,先进制程晶圆厂将成确定性最高环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观点一:以晶圆产能为视角,智驾Die size近GPU,但终端量数倍之 - AI GPU价值拆分,先进封装比先进制程价值量高,GPU需求对先进制程产能拉动弱,晶圆制造在AI GPU价值占比2.25%,先进封装占比5.5% [15] - 智驾芯片与AI GPU在制程、架构上关联度高,架构同源,核心AI神经网络单元本质相同 [22][23] - 智驾芯片与AI GPU Die size接近,主流智驾SoC Die size在400 - 600mm²,AI GPU在600 - 800+mm²,但远期智驾终端需求量十倍于AI GPU [32] - 全球智驾芯片与AI GPU晶圆产能消耗探讨,智驾远超AI GPU。智驾芯片Die size相近每片晶圆可切芯片数接近AI GPU;晶圆良率与芯片Die Size负相关;“一车多芯”是智驾趋势;测算显示远期全球智驾需每月13.62万片先进制程产能,AI GPU仅需3.97万片 [36][41][46][59] 观点二:以应用场景为视角,智驾芯片即为机器人大脑芯片 - 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大脑思维方式相似,感知到思维决策过程几乎一样,可认为智驾芯片即具身智能大脑芯片 [61] - Tesla一套AI Chip通吃车与机器人,车和机器人方案用同一颗FSD芯片,仅芯片数量有差异 [62][67] - 小鹏汽车图灵芯片为AI大模型定制,适用于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场景 [69][72] - Nvidia Orin系列芯片广泛应用于车厂智驾方案和各类机器人的大脑方案中 [75] 观点三:智驾与具身智能起量,颠覆先进制程下游结构 - 若全球年产10亿台机器人,其大脑SoC对先进制程产能需求为151.36万片/月,全球智驾需求为13.6万片/月,世界需新增2个台积电,大陆先进制程需扩产17倍 [82] - 终端数量与芯片Die size共同决定晶圆产能消耗量级,当前先进制程产能最大需求端为手机,远期智驾和具身智能将颠覆先进制程下游结构,智驾和机器人芯片大Die size及庞大终端数量将使智驾SoC和机器人大脑SoC成为晶圆厂先进制程最大客户 [83][84] 投资要点与受益环节 - 智驾和具身智能起量对先进制程晶圆产能消耗拉动大,全球智驾和具身智能合计需求约165万片/月,约为台积电当前产能3.25倍、大陆产能37倍,先进制程将迎来扩产潮,投资优先级为先进晶圆厂、半导体设备、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封测等 [85][86] - 先进制程逼近极限,摩尔定律趋于失效,晶体管密度增速降低、成本飙升;摩尔定律放缓使单个芯片算力达天花板,AI算力进入“以量换性能”时代,晶圆代工行业将迎来持续增长 [87][92][94]
具身智能行业研究:智元拟收购上纬新材 63.62%股份,比亚迪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
国金证券· 2025-07-13 1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智能驾驶景气度加速向上,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 L4 级智能泊车,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租车产品上线 [1] - 机器人景气度保持稳健向上,供应链节奏波动不改下半年国产机器人中小批量量产趋势 [2] - 奥比中光 3D 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投产 [3] - ROBO+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智能驾驶和机器人赛道有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驾驶 - 比亚迪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率先实现媲美 L4 级智能泊车,并承诺为安全兜底 [1][9] - 2025 年 7 月 8 日,神州租车与百度 Apollo 推出全球首个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租车产品 [1][10] - 7 月 8 日晚,奇瑞风云 A9L 上市,与 Momenta 共创 "猎鹰" 飞轮大模型驾辅方案 [11] - 知行科技 30 天斩获 14 款车型定点,技术实力和量产能力获市场肯定 [12] - 7 月 10 日,零跑全新 C11 上市,4 个版本车型搭载禾赛激光雷达 [13] - 7 月 9 日,极氪 9X 搭载 RoboSense 520 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并启动先享计划 [14] - 7 月 4 日,领克首款中大型混动轿车 10 EM - P 全系标配 RoboSense 激光雷达 [15][16] 机器人 行业动态 - 7 月 10 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启动"科技资本共融计划" [17][18] - 7 月 11 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大会举行 [17][18] - 7 月 15 - 20 日,RoboCup 在巴西萨尔瓦多举办,"中国科技战队"参赛 [17][18] - 8 月 8 - 12 日,2025 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将在北京举办 [17][18] 本体 - 港仔机器人附属公司与通宏护卫签订 3 亿元具身智能安保机器人采购协议 [20][21] - 7 月 7 日,比亚迪与港科大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20] - 7 月 7 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开源运动控制框架 Tien Kung - Lab [20] - 7 月 7 日,星动纪元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 [20][21] - 7 月 7 日,云深处科技完成近 5 亿元 C 轮融资 [20] - 7 月 8 日,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不低于 63.62%股份,中标 7800 万订单 [20][24][25] - 深慧视研发出工业级具身智能机器人,签订近 1 亿元采购框架协议 [20][22] - 7 月 8 日,深庭纪智能科技完成数千万元种子 + 轮融资 [20] - 7 月 9 日,极智嘉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20][22] - 7 月 9 日,智元机器人展示自研 A2 - W 通用具身机器人作业表现 [20][24] - 7 月 9 日,越疆机器人发布六足仿生机器狗 [20][26] - 星海图完成 A4 轮及 A5 轮战略融资,合计超 1 亿美元 [20][22] - 中科新松推出睿可系列 MR73A 轮式人形和 MR73B 升降人形机器人 [20][28] - 博思特年产 5000 套智能人机协作机器人项目竣备完成 [20][22] - 开普勒完成 A + 轮融资,计划全球化商业布局 [20][23] - 7 月 11 日,魔法原子完成数亿元新一轮战略融资 [20] - 宇树机器人中标 4605 万(含税)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23] 大小脑 - 7 月 8 日,它石智航完成 1.22 亿美元天使 + 轮融资,团队核心成员多来自华为 [32] - 7 月 8 日,小雨智造完成亿元级 A + 轮融资,已研发"Xiaoyu Brain"机器人大脑 [33] 核心零部件 - 7 月 7 日,中欣氟材拟募资不超 2.26 亿元扩产高分子材料项目 [35][36][39] - 柯力传感战略投资触觉传感器领军企业他山科技 [35] - 7 月 7 日,朗特智能子公司拟出资 1500 万元参与设立苏州趋势二期创业投资基金 [35] - 7 月 9 日,奥比中光 3D 视觉感知产业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投产 [3][35][38] - 7 月 10 日,双环传动发布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 [35] - 7 月 10 日,秦安股份拟购买亦高光电 9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35] - 7 月 10 日,福莱新材发布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35] 投资建议 - 智能驾驶高阶智驾 1 - N,robotaxi 0 - 1,供应链芯片、激光雷达等赛道将爆发式增长,关注相关龙头公司和整车厂商 [4][40][42] - 机器人紧抓 THB 主线,关注低估值龙头,推荐高确定性和基本面扎实的公司 [4][43][45]
“小米系”具身智能大模型创企,完成新一轮亿级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09 23:05
至此,公司以累计完成4轮融资,于2023年3月和6月、2024年11月先后完成种子轮 、天使轮轮、A轮三轮各亿级 融资;种子和天使轮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雅瑞资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树海投资、北航机器人研究所 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和是最早和 "小米七剑客"之一 黎万强 ;A轮融资由北京国管和 科大讯飞联合投资 ;最新一 轮融资前,据企查查显示 ,北京国管是 小雨智造团队以外的第一大股东,持股9.8684%%;小米集团持股 0.7849%。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6月最新原创报告(共235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微 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正文: "小米系"国内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企业【小雨智造】完成约亿元新一轮融资! 2025年7月8日,通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商 【 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小雨智造")宣布完成 约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滴滴领投、北京信产基金追加投资。 最新一轮融资,最值得关注点是[滴滴]领投,这也 ...
有鹿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陈俊波:具身智能是中国产业革命的机遇
36氪· 2025-06-24 14:48
中国创投新纪元 - 中国创投市场处于周期筑底转折点与结构性转型深化期,政策主导、国资与资本高度集中的新生态下需顺应趋势捕捉确定性机遇[1] - 36氪WAVES新浪潮2025大会聚焦AI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与价值重估等前沿议题,汇聚创投领域顶级投资人及科技商业领袖[1] 具身智能的战略意义 - 具身智能被视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国运级技术",可解决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体量但长期处于低端环节的痛点[4] - 案例显示通过具身智能改造的传统清洁设备价值提升7倍(从4万人民币升至4万美金),ROI优势显著(欧美人力成本超5万美金/年,机器人寿命6年)[6] 技术架构与商业化路径 - 有鹿智能采用"一脑多型"策略,开发左右脑融合通用模型:左脑基于通义千问实现语言交互与推理,右脑专注空间智能(三维世界编码)与决策智能(行为序列预测)[7][10] - 技术成果包括10项全球算法冠军(对标英伟达、谷歌等巨头),产品分为两类:Tier1供应商模式(赋能传统设备商)和家庭场景机器人矩阵(清洁/物流/服务)[17] 市场进展与产品规划 - 清洁机器人上市9个月获4亿人民币订单,成为行业销售冠军[17] - 开发端到端配送机器人(覆盖取货、电梯操作、开放道路行驶等全流程),适配美团、盒马等多场景需求[20] - 人形机器人领域采用差异化路径,通过通用底层模型同时服务轮式/人形机器人,利用scaling law加速智能进化[21] 行业前景展望 - 提出"机器人物种数量将超过生物物种"的愿景,认为不同任务场景将催生多样化机器人形态,但需统一通用大脑支撑[24]
天准科技20250529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天准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布局与进展** - 2018 年开始无人物流车控制器业务,2022 年进入乘用车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业务,2024 年 10 月推出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并年底小批量销售,2025 年 4 月获超 1000 万元量产订单,多家客户测试评估并有批量订单意向 [3] - 最早服务菜鸟、京东、美团等,近年新增 90、新石器等客户,2024 下半年无人物流车行业快速发展,2025 年有大客户提大订单,预计业务加速 [2][5] 2. **市场份额与竞争** - 无人物流车领域市场份额超 50%,典型竞争对手有小马智行等,数量较少 [2][6] - 物流小车和低速无人车领域客户超一半,占 60%-70%市场份额,新玩家如德赛参与度有限 [14] 3. **产品方案与成本** - 提供基于 Jetson Orin 和地平线平台的定制化方案,推进地平线平台应用以降成本 [2][7] - 无人车售价 19800 元,每月 1800 元 FBD 费用,控制器成本占整车 10%-20%,自动驾驶控制器主要定制品销售,未来考虑通用平台 [2] 4.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布局** - 业务始于机器视觉工业应用,积累完备工具链生态,通用技术可复用,聚焦控制器开发,调整重心适应行业变化 [10][11] - 跟进高算力芯片研发,与头部客户共研千 TOPS 算力控制器,为工业和人形机器人提供定制化方案 [9][12] 5. **营收与业绩** - 预计 2025 年机器人业务营收超 5000 万元,无人物流业务营收待定 [3][25] - 2024 年智能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英伟达 7000 万元和地平线 3000 万元平台 [3][26] - 一季度亏损因行业特性收入确认集中下半年,今年除光伏外各业务增长,有信心整体业绩增长 [28] 6. **行业差异与趋势** - 乘用车自动驾驶倾向辅助驾驶,配置标准化,技术方案大同小异;商用车特别是低速无人车接近 L4 级别,技术栈和场景规则复杂,市场碎片化 [16] - 物流小车技术进展比乘用车落后两到三年,未来算力需从百 TOPS 升级到几百甚至上千 TOPS [21][22] - 无人物流车毛利率高于乘用车域控,因单一客户体量小,业务难标准化覆盖 [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邮政推进力度大,与顺丰在低速配送市场活跃,邮政关注县城及县到乡镇配送,可能集中采购部署车辆 [24] 2. 新业务投入对短期利润无显著压力,研发投入围绕擅长领域,部分技术开发收费,投入可控 [27] 3. 机器人与无人物流车新项目预计第三或四季度快速上量,机器人订单价值量可能更高,但不确定 [30] 4. 控制器成本占小车 15%-20%,室外低速场景小车域控成本占比超 10%且可能随算法提升增加 [31][32] 5. 配置重的场景单车价值量超万元,未来两到三年主流小车采购控制器每辆贡献约一万多元,轻量级配置单车价值量可能降至几千元 [33] 6. 市场低价抢订单模式对公司有利,价格降低采购量增加,提高出货量 [34]
人形机器人潜力大 超百家A股公司竞逐“钢铁侠”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5-29 00:48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在杭州举办,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入公众视野并站到全球科技舞台中央 [1] - 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有109家,市值合计4.69万亿元 [1] - 人形机器人有望通过多模态交互和场景适配能力渗透到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基金 - 工信部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 - 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推出支持政策,10多个地方政府成立产业基金,规模从2亿元至100亿元不等 [2][3] - 深圳市发布两只产业基金,规模分别为20亿元和50亿元,重点投向机器人本体、产业链零部件等领域 [3] 上市公司布局与技术突破 - 宇树科技、众擎科技等公司崭露头角,部分实现量产,腾讯、华为等大厂聚焦技术研发与多场景应用 [4]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实现部分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 [4] - 天准科技推出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累计订单金额1000多万元 [4] - 机械设备行业公司最多(46家),其次是汽车(16家)和电力设备行业(14家) [5] 技术挑战与商业化进展 - 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23.03% [6] - 全球人形机器人发展处于技术验证与商业化探索阶段,全能型人形机器人预计2028年前处于Lv1等级 [6] - 技术挑战包括运动控制、感知能力、研发成本、安全性及能源管理系统 [6] 长期发展潜力与市场预测 - 2040年到2045年人形机器人整机市场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至1万亿元,2045年后可达10万亿元级别 [7] - 短期将在工业制造和服务业率先落地,长期向家庭场景渗透 [7] - 中国企业凭借"硬科技突破+软生态协同"重塑全球产业格局,预计2035年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之一 [7]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Figure机器人实现20小时轮班,“擎天柱”展现家政能力
国元证券· 2025-05-26 1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igure产业链值得关注 建议关注银轮股份、领益智造、长盈精密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行情回顾(2025.5.18 - 2025.5.23) - 2025年5月18日至5月23日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4.01% 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输3.84pct [2][12] - 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来看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34.03% 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32.41pct [2][12] - 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相关个股中 中航泰达周涨幅最大(+23.07%) 兆丰股份周跌幅最大(-15.12%) [2][18] 周度热点回顾 行业重要新闻 - 政策端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 [21] - 上海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消费领域深化应用 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 开展具身智能场景对接等 [22] - 深圳市龙岗区揭牌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 发布相关行动计划和方案 [23] - 浙江省将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产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支持具身智能应用 [23] 行业重要新闻 - 产品技术迭代 - 广东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由格斗赛 [24] - 宇树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于5月25日举行 [24] - 华为、智元机器人、中坚科技将合作康养人形机器人 [25] - Figure旗下机器人在宝马X3生产线上完成连续20小时轮班 [25] - “擎天柱”机器人解锁家政技能 [25]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内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26] 行业重要新闻 - 投融资 - 中科慧灵等在烟台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26] - 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投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 [27] 重点公司公告 - 宝钢股份首发4款无取向硅钢产品 其中一款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等产业的关键材料 [4][27] - 长华集团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样品 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4][28] - 天准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累计订单金额超1000万元 [4][28]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实现智能机器人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 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 [4][30]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Figure机器人实现20小时轮班,“擎天柱”展现家政能力-20250526
国元证券· 2025-05-26 12: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igure产业链值得关注,建议关注银轮股份、领益智造、长盈精密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行情回顾(2025.5.18 - 2025.5.23) - 2025年5月18日至5月23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4.01%,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输3.84pct;年初至今,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34.03%,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32.41pct [2][12] - 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相关个股中,中航泰达周涨幅最大(+23.07%),兆丰股份周跌幅最大(-15.12%) [2][18] 周度热点回顾 行业重要新闻 - 政策端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 [21] - 上海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前沿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 [22] - 深圳市龙岗区揭牌全国首个人工智能领域政府直属机构,发布相关行动计划和方案 [23] - 浙江省将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支持具身智能应用 [23] 行业重要新闻 - 产品技术迭代 - 广东将举办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由格斗赛 [24] - 宇树科技参加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展示机器人格斗技术 [24] - 华为、智元机器人、中坚科技将合作开发康养人形机器人 [25] - Figure机器人在宝马生产线上实现20小时轮班 [25] - 特斯拉发布“擎天柱”机器人完成家政任务的视频 [25]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26] 行业重要新闻 - 投融资 - 中科慧灵等在烟台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26] - 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融资 [27] 重点公司公告 - 宝钢股份首发4款无取向硅钢产品,一款产品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等产业的关键材料 [4][27] - 长华集团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用行星滚柱丝杠样品,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4][28] - 天准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累计订单金额超1000万元 [4][28] - 广汽集团计划2025年实现智能机器人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