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搜索文档
高盛:美国关税影响追踪-在等待中国推动之际,高频趋势在过渡期间相对平稳
高盛·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C.H. Robinson Worldwide Inc.评级为中性,目标价96.52美元;Expeditors Int'l of Washington评级为卖出,目标价113.69美元;FedEx Corp.、J.B. Hunt Transport Services Inc.、Union Pacific Corp.和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评级为买入,目标价分别为218.81美元、139.03美元、222.87美元和96.97美元 [8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数据面相对平静,从中国贸易大幅减少到90天暂停期宣布后可能出现的活动激增的过渡阶段尚未到来,可能会先出现“真空期” [1] - 关税的存在以及90天暂停期后的情况使整体贸易不确定性居高不下,影响通胀、消费者支出和全球货运流量 [2] - 2025年有两种发展情况,一是中国在90天关税暂停前出现提前采购激增,二是客户因不确定性而保持活动/订单放缓 [9] - 短期内预计出现第一种情况,但预测运输业的货运量和收益仍有困难,30%的关税仍可能影响需求,电商还需应对免税额取消的问题,二季度的“真空期”可能仍存在 [10][11] - 可能出现三种情景,一是中国大量提前采购,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库存增加,若下半年消费者支出下降,货运需求可能大幅下降;二是提前采购不如预期强劲;若第二种情景出现,下半年可能出现两种子情景,经济不衰退或关税问题缓解,零售商库存短缺,订单激增,运输业受益;经济衰退,订单不振,运输业业绩不佳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观察 - 截至5月22日当周,中国货运流量呈负面趋势,中国到美国的船只数量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31%,标准箱数量变化与船只数量基本一致;洛杉矶港预计未来两周船只数量增加7%,标准箱数量增加48%,但下周船只数量可能下降29%;最近一周铁路联运量同比下降1%;中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7% [5] - 集装箱费率环比上涨13.5%,可能预示中国货运量即将增加 [6] 高频周度数据 - 5月16 - 22日,从中国到美国的满载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平均下降31%,较前一周的-4.9%有所下降,环比下降18% [15] - 若消费者需求在可能的提前采购后没有提升货运量,2025年下半年的波动和“真空期”可能对所有运输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16] - 短期内,货运代理EXPD和CHRW可能受益于市场波动和中国90天暂停期带来的提前采购激增,但海运费率同比比较仍有挑战;包裹运输企业UPS和FDX(均为买入评级)凭借快速物流、航空货运和全球布局,可能受益于美国货物需求激增;若进口主要集中在西海岸,西海岸多式联运企业UNP和JBHT可能受益,但下半年货运量可能因提前采购而低于季节性水平 [16] - 5月16 - 22日,从中国到美国的标准箱数量同比平均下降23%,较前一周的+13.6%有所下降 [23] - 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除中国)到美国的满载船只和标准箱增长情况显示,亚洲其他地区也开始下降,但幅度不同 [31] - 上周中国主要港口周吞吐量环比增长2%,此前一周环比下降6%,同比增长7%,高于前一周的3% [36] - 从中国/东亚到美国西海岸的海运集装箱费率环比上涨13.5%,同比下降43% [40] - 最近一周计划进入洛杉矶港的标准箱数量同比增长56%,前一周同比下降14%;1周后预测同比下降30%,2周后预测同比下降7%,但环比大幅增长 [43] - 上周WorldACD亚太到北美每周货运趋势的重量和费率两周环比分别下降5%和4%,前一周分别下降13%和4%;中国大陆和香港到美国的货运量环比反弹19% [45] - 第20周西海岸(UNP/BNSF)的多式联运量平均下降1%,第19周增长4% [50] - 西海岸卡车现货费率(不含燃料)环比上涨5.7%,同比上涨2.2%;卡车装载可用性指数环比上涨45%,同比下降15.5% [52] - 供应链拥堵跟踪指数维持在2,环比下降1% [55] 滞后月度数据 - 4月,洛杉矶港、长滩港和奥克兰港三大港口的货运量同比增长9.5%,环比3月增长10%,低于典型季节性的12%,可能表明4月提前采购较少 [58] - 三大港口同比数据与彭博社报道的中国、亚洲和亚洲其他地区(除中国)到美国的标准箱月度同比增长数据有很强的相关性,预示5月数据较弱 [60] - 4月,物流经理指数上游(B2B)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58.9降至57.6,下游(B2C)库存扩张速度从3月的66.7降至54 [64] - 3月,零售商(除汽车)、制造商和批发商的库存销售比分别为1.14、1.45和1.30,2月分别为1.13、1.45和1.30 [70] - 4月,物流经理指数库存成本指数从3月的70.6升至75.6,反映库存成本和存储成本上升 [71]
高盛:龙旗科技-TechNet China 2025_人工智能终端与智能驾驶舱带来潜在上行空间
高盛· 2025-05-28 13: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华勤技术评级为买入,目标价66.75元人民币;上海龙旗科技未给出具体评级,价格为38.23元人民币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龙旗科技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增长持积极态度,受益于PC市场份额扩大、AI眼镜和智能座舱新市场机会 [1] - 看好华勤技术,因其数据中心业务受益于中国AI基础设施云资本支出和推理AI时代,消费电子业务在ODM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新业务支持长期增长动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龙旗科技2002年在中国成立,是消费电子ODM全球市场领导者之一,产品线包括智能手机、PC、平板、智能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客户基础广泛 [3] 智能手机ODM业务展望 - 2024年智能手机ODM业务全球市场份额达33%,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但因屏幕、摄像头模块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率受拖累 [4] - 预计2025年利润率将恢复,因原材料价格回归正常水平;认为智能手机市场饱和,但AI应用未来可能支持市场增长,且智能手机ODM渗透率提升将支撑公司业务 [4] 新业务发展 - 对2025年AI眼镜业务持积极态度,主要客户产品市场需求受新基础模型支撑 [8] - 认为AI PC渗透率将持续提高,推动产品替换周期 [8] - 汽车电子方面,智能座舱产品2024年处于测试阶段,2025年已成功进入多家本地汽车OEM,支持公司未来增长 [8]
年中欧洲零售展望与策略:将欧洲消费者家庭可支配现金流增长率降至约+2%后,我们关注2025年的四个主题
高盛· 2025-05-28 13:15
行业展望 - 2025年欧洲消费者HAC降至约+2%,德国、英国、法国HAC预测分别为+2.3%、+1.7%、+1.2%[1] - 2025年第一季度德国在线销售同比增长11.4%,西班牙同比增长10.3%[4] - 2025年4月中国服装和鞋类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9.7%,对德、法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9.2%、28.7%[4] 企业动态 - Ahold一季度美国LFL增长2.6%,欧洲LFL增长4.8%,EBIT同比增长20%[15] - M&S 2025财年第四季度食品LFL增长10.6%,时尚、家居和美容LFL增长5.9%[16] - Zalando 2025财年一季度收入增长7.9%,ZMS收入同比增长超50%[20] 竞争态势 - Asda价格战使英国食品定价稳定,其价格指数从2024年的101.5降至100[3] - TikTok Shop在多国迅速扩张,可能加剧欧洲电商竞争[125] - 中国聚合商增加在欧洲营销投入,亚马逊Haul在英国推出带来竞争威胁[131] 投资建议 - 给予Ahold、M&S、Next、Sainsbury's、Tesco、Zalando买入评级[15][16][17][18][19][20] - 关注忠诚度计划、电商表现、COGS成本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3][4][111] - 考虑企业估值、风险因素进行投资决策[174][176][178][180][182][184]
英国零售业:截至4月27日的12周英敏特数据显示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1.4%;玛莎增长11.5%,Primark增长3.1%,Next增长2%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4月27日的12周内,英国服装市场同比增长1.4%,高于截至3月30日12周的0.9% [1] - 英国上市零售商中,玛莎百货(M&S)销售额同比增长11.5%,Primark增长3.1%,Next增长2%;H&M同期销售额同比增长8.9%,Zara同比增长16.1% [1] 各公司情况总结 Primark UK - 截至4月27日的12周内同比增长3.1%,较截至3月30日的12周(-0.2%)有所增长 [4] - 截至3月1日的24周内,按固定汇率计算收入增长1%,英国市场下降4%,预计2025年下半年/2025财年同店销售增长为0%/-1% [4] - 英国市场份额同比增加11个基点至6.7% [4] M&S UK - 截至4月27日的12周内,服装和家居(C&H)销售额同比增长11.5%,高于上一时期约8.8%的同比增速 [4] - 截至3月29日的第四季度,英国同店C&H销售额增长5.9% [4] - 市场份额同比增加99个基点至11% [4] Next - Kantar报告显示,截至4月27日的12周内销售额同比增长2% [4] - Next品牌英国2025年第一季度(截至4月26日的13周)全价销售额约增长5% [4] - 市场份额同比增加6个基点至9.3% [4] Inditex和H&M - Zara在英国12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6.1%(与疫情前相比增长78.9%),H&M同比增长8.9%(与疫情前相比增长4.4%) [1][4] - 预计Inditex 2026年第一季度按固定汇率计算销售额约增长5.1%,H&M 2025年第二季度按固定汇率计算销售额同比增长1% [4] ASOS和boohoo - ASOS销售额同比增速转正至约11.7%,而boohoo同比仍为负增长,达-12.2% [7]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nc.:洲际交易所(ICE):能源业务的结构性支撑以及抵押贷款业务的增长改善使我们持乐观态度-20250528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洲际交易所公司股票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洲际交易所公司三个业务板块均有良好发展势头,有望支持股票实现超过10%的每股收益持久增长轨迹 [1] 各业务板块总结 能源业务 - 能源业务是公司强大的增长引擎,年营收超20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超20%和营业利润超25%,今年有望再创纪录,年初至今同比增长超20% [2] - 天然气方面,全球液化天然气增长将使公司受益,荷兰TTF基准交易量年初至今同比增长约30%,亚洲JKM基准交易量同比增长37% [4] - 石油方面,布伦特原油年初至今同比增长超20%,WTI合约交易量年初至今同比增长超30%,市场份额从几年前的10%升至27% [15] - 其他原油方面,“其他原油”合约未平仓合约同比增长15%,交易量年初至今增长30%,占公司总石油交易量的15% [15] - 定价方面,公司对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基准价格进行了上调,数据方面过去两年有适度增长 [22] 抵押贷款技术业务 - 增长前景上,公司抵押贷款业务进行了重大转型,目前已实现约50%的客户市场份额,触及80%-85%的市场,预计2025年实现3%-5%的收入增长 [24] - 发起业务上,发起量仍较弱,但有复苏迹象,若抵押贷款发起量达到700-1000万,将带来1-5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24] - 服务业务上,公司不断赢得大型机构客户,已实现BKI收购1.25亿美元收入协同目标的约50% [24] 固定收益与数据业务 - 固定收益数据与分析方面,因独特定价内容需求增长,指数业务管理资产规模达680亿美元,贡献超1亿美元收入,未来数据增长有望超5% [31] - 信用交易方面,公司认为该业务在财富/零售渠道有独特定位,固定收益定价融入执行工作流程可提升交易效率 [31] 其他方面 - 并购方面,公司并购注重模拟到数字转换和网络效应,目前倾向股票回购,未来并购可能是“附加式” [30] - 数据中心方面,公司采用独特的私有云运营方式,正在扩建数据中心,投资将支持未来连接收入增长 [32] 财务预测 - 12个月目标价为191美元,基于26倍Q5-Q8市盈率,当前股价176.12美元,潜在涨幅8.4% [33] - 预计2024-2027年营收分别为92.79亿、99.40亿、105.40亿和112.54亿美元,息税前利润分别为54.69亿、60.18亿、64.42亿和69.78亿美元 [33]
新洁能:2025年中国TechNetNCE Power(605111.SS)功率半导体需求复苏,竞争仍是主要阻力-20250528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斯达半导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80.89元人民币 [2][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洁能多数终端市场需求增加,功率半导体需求呈复苏态势,但国内外同行竞争激烈且关税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拓展高端应用领域 [1] - 新洁能对需求复苏的积极态度与对斯达半导的预期一致,斯达半导2025年营收有望在2024年低谷后稳健复苏,但短期内运营面临定价压力、竞争以及研发和折旧高支出等挑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新洁能是功率半导体供应商,提供IGBT、沟槽功率MOSFET等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3] 关键要点 - 功率半导体需求复苏,自去年起呈恢复趋势,库存改善,代工厂利用率回升,新洁能管理层对2025年销售增长持乐观态度,尤其看好SGT - MOSFET、IGBT和沟槽MOSFET产品,但面临竞争和关税风险 [4][6] - 为应对竞争,新洁能拓展高端市场并渗透更多客户,未来几年重点关注汽车领域,加速产品在800V / 48V电动汽车平台的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看好无人机、eVTOL和机器人应用的增长潜力,在人工智能计算/通信领域围绕AI服务器用例开发更多产品 [7]
TechNet中国2025:商汤科技(0020.HK)推出基础模型;拓展AI驱动的用户案例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AMEC、Cambricon、Huaqin Technology、SMIC(A)、SMIC(H)和VeriSilicon的评级为Buy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管理层对中国生成式AI趋势持积极态度,推出的SenseNova V6基础模型功能升级且成本有竞争力,还与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签署谅解备忘录探索AI应用案例 [1] - 公司管理层对生成式AI的积极态度与报告对中国AI供应链的积极看法相呼应,预计中国即将到来的推理趋势将使AI供应链受益 [2] 公司概况 - SenseTime是领先的AI软件公司,提供通用多模态和多任务模型的AI能力,涵盖感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领域,其SenseCore整合计算能力、算法和平台,生成“SenseNova”基础模型集和研发系统 [3] 关键要点 AI应用案例拓展 - SenseTime与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签署谅解备忘录,通过AI增强法律信息可及性,推动香港法律信息提供和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4][6] 基础模型SenseNova V6 - 公司4月推出的SenseNova V6具有多模态推理能力,在训练和推理方面具有成本效益,具备长思维链、有竞争力的多模态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性能,能实现长视频理解,支持10分钟长度内容的理解和深度推理,应用场景包括角色扮演、翻译阅读等 [7]
FLSmidth & Co. (FLS.CO) 利润率提升推动重新评级;上调至买入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FLSmidth的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FLSmidth通过自助措施到2027年利润率提高320个基点至14.2%,推动调整后EBITA估计比Visible Alpha共识高约2% [1] - 公司当前12个月远期EV/EBIT倍数低于10年中值,利润率改善应缩小与同行差距,有重新评级空间 [1] - 公司正在独家谈判剥离水泥业务,若成功将转变为纯矿业业务,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 [1][53] - 预计项目研究从2026财年起转化为订单,预测2025/26/27财年集团订单比共识高0.3%/0.7%/1.8% [1] - 公司当前杠杆率低,若水泥业务剥离有现金流入,有增加有机和无机增长投资的空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键数据 - 市值209亿丹麦克朗/32亿美元,企业价值228亿丹麦克朗/35亿美元,3个月平均日交易量3870万丹麦克朗/570万美元 [2] - 给出2024 - 2027财年营收、EBIT、EPS、P/E、股息收益率等多项财务指标预测 [2][7] 公司概况 - 是水泥和矿业市场领导者,提供设备、系统和服务,业务涵盖整个价值链 [13] - 2024年服务收入占比66%,主要终端市场包括铜、金、煤炭等 [13] 图表分析 - 预计未来三年矿业利润率提高320个基点,缩小与同行差距 [14][19] - 认为目标SG&A节省对未来利润率发展关键,预计服务增长将持续 [21][33] - 预计OE订单短期内疲软,AM更具韧性,盈利能力改善将支持ROIC [27][29] - 预计较高净营运资本强度将被盈利能力和准备金减少抵消以支持现金生成 [31] - 预计到2027年达到净现金状态,有PCV并购空间,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39][43][41] - 当前交易估值有折扣,预计利润率扩张应带来更高倍数 [45][42] 基本面改善路径 - 因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超预期,上调2025/26年盈利预测约9%,预计2024 - 2027财年利润率扩张320个基点 [50] - 公司从工程和项目公司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的产品技术公司,服务销售增长将推动利润率提升 [52] - 潜在水泥业务剥离是向纯矿业业务过渡的最后阶段,若完成将带来重新评级机会 [53] - 公司资产负债表改善,预计2027年达到净现金状态,战略转向并购,PCV产品领域是重点 [56] 矿业项目进展 - 近期多个大型矿业项目获批,包括阿根廷锂矿、智利铜矿等,为矿业设备供应商带来机遇 [57] PCV业务增长 - 矿业脱水趋势推动FLSmidth在PCV业务的增长,公司投资重点包括泵、旋风分离器和阀门等领域 [62][63] - 目标2023 - 2026年PCV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15%,成为泵市场第二 [63] 与同行对比 - 预计公司有机销售增长低于行业中位数,但EPS复合年增长率、股东回报、FCF收益率高于行业中位数 [69][71][73] - 预计利润率改善支持回报与行业一致,PEG比率低于中位数 [75][77] 新旧预测对比 - 预计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大型OE矿业订单延迟,但服务组合改善和SG&A效率提升将支持利润率,2026年扩张270个基点,未来三年EPS上调约9% [81] 与共识对比 - 对近期订单发展保持谨慎,预计自助措施支持利润,新估计处于2025财年利润率指引高端,调整后EBITA比共识高9.5%/IL [82] 估值分析 - 将12个月目标价从340丹麦克朗上调至430丹麦克朗,新目标价意味着12个月远期EV/EBIT为11.5倍,暗示约20%的上涨空间 [83][85]
Acciona Energia:阿西奥纳能源(ANE.MC):2025-2026年市场共识盈利预期将进一步下调;维持卖出评级-20250528
高盛· 2025-05-28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Acciona Energia维持卖出评级,12个月目标价降至18欧元 [1][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共识持续高估Acciona Energia未来利润,未充分反映定向处置对盈利的影响 [1][18] - 预计2025年底装机容量小于2024年底,叠加电价适度下调,将导致2025和2026年EBITDA同比下降 [1][18] - 2026年基础净利润预期比彭博共识低约35%,预计市场共识将下调盈利预测,对股价产生压力 [1][18] 各部分总结 运营资产 - 2025年计划有机新增600MW,但已宣布出售国内约600MW水电资产,装机容量无增长 [2][19] - 公司宣布有意进行15 - 17亿欧元的增量剥离,按先例交易倍数,意味着至少减少1GW装机容量 [2][19] EBITDA - 2025年装机容量缩减、2026年新增有限以及电价略有下降,将导致2025和2026年EBITDA同比下降,而彭博共识预计2026年增长5% - 10% [3][23] 净利润 - 认为市场对净利润的预期过于乐观,预计2025 - 2026年净利润(税前资本利得)为1.35 - 1.45亿欧元,彭博共识为1.8 - 2.2亿欧元,存在20% - 40%的下行风险 [4][26] 财务数据调整 - 考虑公司特定因素和宏观驱动趋势,2025年EBITDA估计增加约2.5%,2026 - 2028年平均降低约7%,同期每股收益平均下降约10% [33] 财务展望 - 预计2025 - 2028年EBITDA(不含利得)复合年增长率为5%,主要由新增装机容量驱动;清洁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9% [34] - 由于高投资,预计公司到2026年现金流为负,2027 - 2028年大致保持现金流中性 [35] 估值 - 12个月目标价降至18欧元,基于2025年分部加总估值法(SOTP)的19.2欧元/股(占50%)和现有资产估值(EV/IC)的17.3欧元/股(占50%) [37] - 目标价意味着2.7%的下行空间,而其同行平均隐含17%的上行空间,覆盖公司平均隐含9%的上行空间 [38] 上行风险 - 电价高于预期,特别是在伊比利亚地区,电价每上涨10欧元/MWh,EBITDA将增加超1亿欧元 [41] - 利率降低,公司业务资本密集,利率下降有利 [41] - 装机容量增加执行速度加快,每增加10亿欧元投资(内部收益率8%),EBITDA可增加超1亿欧元 [43] - 装机容量新增回报率提高,未来五年新增项目内部收益率提高100个基点,可创造超10亿欧元的增量股权价值,即超3欧元/股 [44]
Telstra Group (TLS.AX): 将互联未来货币化;股息每年增长1澳分,回购能力达70-80亿澳元
高盛· 2025-05-28 13: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Telstra Group的评级为买入 [1][8][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Telstra专注于实现稳定可预测的盈利增长,通过简化业务、利用卓越连接的核心价值以及严格控制成本来达成目标;同时公司将最大化股东回报,到2030财年有超200亿澳元的财务能力,可支持每年1澳分的股息增长和70 - 80亿澳元的股票回购或特别股息 [1] - 看好其低风险增长策略,若成功执行,能为股东带来有吸引力且可持续的回报 [1] - 认为Telstra在2022 - 2025财年通过移动业务实现的低风险盈利和股息增长策略具有吸引力;公司有机会通过货币化InfraCo Fixed资产实现价值,该资产估值在220 - 330亿澳元;货币化NBN定期付款流有充分理由,其价值在145 - 179亿澳元且不损失战略利益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亮点 - 对移动业务充满信心,近期提价和后付费用户趋势良好,服务收入前景至少有中个位数增长 [2] - 10%的投资资本回报率目标虽较当前8%有所提升,但相对2022年超10%的目标偏保守,部分受折旧和摊销增加影响 [2] - 除城际光纤外未宣布额外数字基础设施项目,无国际或边缘数据中心计划,已量化160兆瓦边缘容量 [2] - 企业重置按计划推进,NAS产品简化完成50%,正考虑重大资产剥离 [2]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 盈利变化不大,主要反映资本支出、频谱支付和股票回购完成情况,2025 - 2027财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增长0.3%、0.12% [3] - 12个月目标价维持在4.90澳元 [3] 关键数据 - 市值549亿澳元(355亿美元),企业价值704亿澳元(456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1.441亿澳元(9110万美元) [4] - 给出了2024 - 2027财年的营收、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市净率、股息收益率等一系列财务指标预测 [4][8][9] 价格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7日收盘,Telstra股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绝对涨幅分别为15.6%、20.3%、34.6%,相对标准普尔/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200指数的涨幅分别为13.7%、20.2%、24.6% [10] 财务报表预测 - 给出了2024 - 2027财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预测数据 [11] 投资论点 - Telstra是澳大利亚的老牌电信运营商,其盈利和股息增长策略有吸引力,且有机会通过货币化资产实现价值 [17] 评级相关说明 - 分析师根据股票总回报潜力与覆盖范围的比较,推荐股票为买入或卖出;未被指定为买入或卖出的股票为中性 [41] 覆盖范围 - 列出了Telstra所在的覆盖范围中的其他公司 [28] 公司与高盛关系披露 - 高盛在过去12个月从Telstra获得投资银行服务、非投资银行服务等多项补偿,未来3个月有望或有意从Telstra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且高盛为Telstra的证券或衍生品做市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