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搜索文档
高盛:制成品出口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面临新冠疫情、技术变革和中美贸易冲突等挑战,中国制造业全球影响力仍在扩大,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态势良好 [3] - 中国出口成功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包括劳动力、资本、能源、土地等方面,且人民币被低估,政策也提供多方面支持 [3] - 政府和企业持续投资高科技领域,推动技术进步,同时追求关键产品的自给自足,以减少对外国供应的依赖 [46][48] - 尽管面临外部保护主义和内部成本上升等风险,中国制造业战略仍将持续,出口份额有望在多国继续增加,经常账户盈余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兑美元可能升值 [61][69][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制造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和贸易顺差国,在多数贸易伙伴市场份额增加,但在美国除外,且在中高科技领域出口份额上升,低科技领域部分下降 [3][6][9][14] 中国出口成功原因 - 劳动力成本低于发达市场,农村劳动力丰富且农民工提供灵活劳动力 [19] - 定向信贷和隐性担保使目标行业企业借贷成本低,政策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融资 [21] - 煤炭资源和政策推动使能源成本具有竞争力,制造业企业电力成本低 [22] - 独特土地供应系统使工业用地成本远低于住宅用地,间接补贴制造业 [23][26] - 政策提供税收优惠、快速审批和人才支持,地方政府在AI等领域提供数据和算力等支持 [31] - 经合组织研究显示中国企业获得补贴远超其他市场竞争对手,且地方政府支持作用可能被低估 [32] - 人民币被低估,政策有管理货币工具,可通过资本管制调节汇率 [39] 高科技领域投资与创新 - 政府和企业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机器人、商用飞机和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持续投资,取得显著进展 [46][47] - 追求半导体、原油和铁矿石等关键产品的自给自足,减少进口依赖,维持贸易顺差 [48][49] 制造业战略持续原因 - 制造业发展成功,维持或增加制造业就业,应对劳动力市场疲软 [54] - 地缘政治紧张凸显依赖外国供应的风险,以及中国制造业的潜在影响力 [54] - 俄乌战争提醒制造业与国防能力的关系 [54] 潜在风险与应对 - 面临外国保护主义,如美国提高关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通过谈判、加入或创建贸易 bloc和企业“走出去”应对 [56] - 可能面临关键投入短缺或成本上升,如半导体受美国出口管制、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通过支持国内供应链和推进工业自动化应对 [57] 未来影响与预测 - 出口方面,预计在多国出口份额继续增加,2025年实际出口大致持平,对美出口下降,对其他国家出口适度上升 [61][65] - 经常账户方面,预计2025年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升至2.3%,未来几年保持在2%以上 [69] - 汇率方面,预计人民币兑美元适度升值,未来3/6/12个月USDCNY分别为7.20/7.10/7.00 [70]
高盛:石油行业-关税下调为油价预测带来上行风险;官方表态暗示倾向低油价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贸易缓和使2025-2026年布伦特/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TI)油价预测有3-4美元/桶的上行风险 ,但美国页岩油以外的供应增长仍可能使油价大幅下跌 [1][6] - 特朗普总统倾向于相对较低的油价,这支持2025 - 2026年油价可能小幅下跌的观点 [1][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贸易缓和对油价的影响 - 2024年夏天认为特朗普当选会使油价波动有上行风险、价格有下行风险,主要因关税对石油需求有下行风险 [1][5] - 虽仍预计关税会对美国实际收入、全球GDP和全球石油需求造成重大打击,但近期贸易缓和使2025/2026年第四季度到第四季度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分别有0.3百万桶/日和0.1百万桶/日的上行风险,将使需求增长分别升至约0.6百万桶/日和约0.4百万桶/日 [6] - 贸易缓和使2025年剩余时间和2026年布伦特/ WTI油价预测有3 - 4美元/桶的上行风险,基于美国2025年GDP增长展望上调0.5个百分点至1%(第四季度/第四季度)、中国和欧洲GDP增长上调以及关税低于预期对其他地区增长的积极溢出效应 [6] - 衰退风险降低也减少了油价极低的可能性,但美国页岩油以外包括欧佩克+的供应增长在中期仍可能使油价大幅下跌 [1][6] 特朗普总统对油价的观点 能源关注 - 特朗普总统一直关注能源市场、石油和美国能源主导地位,自2009年加入推特以来发布了近900条关于能源市场的帖子,能源市场相关话题约占其帖子的1%多 [8] - 特朗普总统在临近美国大选时倾向于更多地发布关于油价的帖子 [8] 偏好价格约40 - 50美元/桶WTI - 特朗普总统对WTI油价的偏好似乎在40 - 50美元/桶左右,此时他发布关于油价帖子的倾向最低;当WTI > 50美元时,他倾向于呼吁降低油价;当WTI < 30美元时,他呼吁提高油价 [13] - 基于美国平均生产商WTI盈亏平衡价格为51美元/桶的估计以及美国政府扩大能源主导地位和促进石油出口的目标,认为基于社交媒体帖子估计的政府“偏好油价”40 - 50美元的风险略向上倾斜 [15] - 虽关税降低使WTI油价预测有3 - 4美元的上行风险,意味着美国页岩油供应预测有0.1 - 0.2百万桶/日的上行风险,但仍预计2025 - 2026年美国本土48州原油供应将下降 [15] 制裁的价格敏感性 - 特朗普总统发布关于石油制裁帖子的倾向随价格上涨而降低,尤其是WTI在60 - 70美元时,这支持中期内受制裁供应潜在下降对油价的上行风险有限的观点 [22] - 认为伊朗投资不足和俄罗斯的欧佩克+生产配额而非制裁是实际限制产量的因素,所以对伊朗或俄罗斯制裁潜在放松对油价的下行影响有限 [22] 美国总统供应政策对油价的影响 - 美国总统通过供应政策对油价的基本影响不确定且有限,短期内对全球石油生产的影响可能有限 [26][27] - 国内监管放松可能仅在长期显著促进美国私营部门石油生产;国际上,欧佩克+倾向于决定自身产量以实现经济目标和市场稳定 [27] - 认为制裁目前对俄罗斯产量没有显著限制,伊朗供应已超出预期且在政策放松下也不太可能迅速增加 [27]
高盛:中国必需消费品-业绩发布后的三大关键议题;需求通缩压力持续下对利润率及产品周期的关注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研究的中国必需消费品行业中,推荐买入的公司有茅台、蒙牛、青岛啤酒股份、华润啤酒、华润饮料、飞鹤、统一、东鹏饮料、盐津铺子、中国宠物食品、万洲国际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需求逐季企稳,但结构化复苏尚需时日,企业对前景指引谨慎,行业缺乏长期量增且通缩和价值导向趋势持续,2025年剩余时间投资者关注重点为利润率韧性、独特产品周期和股东回报 [1] - 行业覆盖公司当前预期市盈率为20倍,2025 - 2027年预期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13%,平均股息率3.4%,年初至今股价平均上涨3%,各子行业表现分化 [2] 报告各部分总结 关键辩论点 - 价值与成长风格轮动:投资者愿为有长期增长的行业支付溢价,传统品类零售需求复苏缓慢,企业对下半年谨慎,价值股缺乏短期重估或轮动催化剂,股东回报受关注 [8] - 竞争对利润率趋势的影响:消费增长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推出更多高性价比产品,但通过提升效率和成本优势支撑利润率,饮料、啤酒和乳制品企业注重利润率扩张 [9] - 行业整合或分散:龙头企业在业绩期表现出色,市场集中度加速向头部集中,但部分小玩家也能凭借产品周期和本土市场实现销售增长 [9] 业绩观察与展望 - 零售需求复苏缓慢:啤酒和乳制品销量在2025年第一季度趋于正常,但需求仍疲软,4月乳制品表现较弱,消费者倾向选择高性价比本土品牌 [11] - 价值导向和通缩压力持续:经济学家预计2025年CPI同比为0%,各子行业平均销售价格趋势保守,企业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应对 [11] - 独特产品周期支撑增长:宠物食品、饮料和部分零食受益于产品周期,实现销售增长和利润率提升,如东鹏饮料的补水啦、宠物食品自有品牌等 [11][12] - 企业指引谨慎:白酒企业目标放缓,乳制品企业预计销售低个位数增长但盈利能力改善,啤酒企业关注市场份额 [15] - 自由现金流和股东回报受关注:白酒、乳制品和多元化食品饮料企业承诺提升股东回报,股票回购可能成为下一个关注点 [15] 业绩总结 - 超预期表现:宠物食品、饮料和乳制品部分企业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如中国宠物食品、东鹏饮料、伊利 [17] - 未达预期表现:中高端白酒、冷冻食品、部分零食和小调味品企业业绩未达预期,如洋河、酒鬼酒、恰恰食品等 [18] - 符合预期表现:超高端白酒和啤酒企业表现符合预期,如茅台、青岛啤酒 [19][20] 盈利预测调整 - 不同行业和公司的盈利预测调整幅度不同,如五粮液销售和净利润预测上调,洋河股份则下调 [22] 消费情绪观察 - 消费者倾向选择高性价比本土品牌:受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本土品牌,零食、乳制品、啤酒和软饮料等品类需求向国内市场转移 [32] - 消费情绪逐季企稳但通缩压力仍在: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销售和餐饮销售增长改善,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消费意愿指数有所提升,但CPI和PPI仍较弱 [35][37] 二季度展望与观察 - 需求复苏缓慢:二季度基数降低,但需求复苏仍有波动,啤酒和乳制品发货量有望改善,但零售需求仍疲软 [49] - 竞争与利润率:旺季竞争激烈,盈利能力和执行能力强的企业更具优势,企业通过提升效率和成本优势支撑利润率 [49] - 各子行业表现:饮料、啤酒、白酒、零食、宠物、调味品和预制食品等子行业表现各异,部分企业受益于产品周期或市场份额提升 [50][52][53] - 产品周期亮点:饮料、宠物食品和零食行业产品周期上升,推动销售增长,如东鹏饮料的补水啦、宠物食品自有品牌、盐津铺子的魔芋产品等 [63] - 平均销售价格稳定:企业关注平均销售价格稳定,推出大包装产品应对消费价值导向趋势,减少渠道折扣 [70]
高盛:亚洲外汇市场-变化之处、未变之处及未来走向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谈判关税降幅超预期,多数美元/亚洲货币对最初走高,但美元/人民币走低,美元/亚洲货币对中期仍偏下行 [2][3][18] - 美国经济团队上调2025年GDP增长预测、降低衰退几率并推迟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少了美元下行幅度 [3][5] - 三个关键主题不变,即逐步从美国资产多元化、亚洲出口商继续将美元兑换成本币、亚洲经济体与美国贸易谈判时货币难贬值 [3] - 若达成贸易协议,美元/人民币将降至7.0,出口商继续抛售美元,看好韩元、新台币、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 [3][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美贸易谈判结果 - 5月12日周一,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90天,美国关税增幅降至+30pp(此前为+145pp),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报复性关税降至+10pp(此前为+125pp) [2] 变化之处 - 美国经济团队将2025年Q4/Q4增长预测从0.5%上调至1.0%,衰退几率从45%降至35%,并将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至2025年12月、2026年3月和6月 [5] - 中美贸易谈判降低了美国衰退的尾部风险,改善了美国资产前景,可能减少美元整体下行幅度 [5] 不变之处 - 美国资产多元化主题仍将存在,美元相对GS DEER模型仍高估约17%,美国GDP增长仍低于趋势水平,全球10%的互惠关税可能是最佳情况,协议只是90天延迟,不确定性仍高,投资者应从美国资产多元化 [6] - 亚洲出口商抛售美元的趋势将持续,台湾、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外币存款自2015年的3000亿美元增至2025年2月的近6000亿美元,当美元前景或利率下降时,出口商将增加本币兑换 [11] - 若达成美亚贸易协议,美元/亚洲货币对最终将下行,中国出口部门强劲且人民币被低估,多数亚洲经济体对美有贸易顺差,亚洲央行在贸易谈判期间将谨慎购买美元 [15] 对亚洲外汇的影响 - 上周尾段建立的美元/亚洲货币空头头寸,导致部分货币对最初走高,但美元仍被高估,多元化主题仍在,美元/亚洲货币对中期仍偏下行 [18] - 若达成贸易协议,美元/人民币将降至7.0,出口商继续抛售美元,看好韩元、新台币、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 [18] 最佳交易建议 - 包括KRW 2/10Y IRS陡化交易、做多印尼1Y SRBIs、做空泰铢/韩元等多项交易建议,并列出了开仓时间、目标和止损等信息 [22][23]
高盛:中国经济-因关税降幅超预期上调 GDP 预测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中贸易会谈后关税削减幅度超预期,预计2025 - 2026年中国实际出口大致持平,上调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预测至4.6%和3.8%,降低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和财政赤字估计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5月12日美中贸易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同意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并建立经贸对话,美国取消后续报复性关税轮次的关税,暂停34%“对等”关税中的24个百分点90天,中国也将对等暂停关税,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降至约39%,中国对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降至约30% [2] 影响分析 - 关税削减幅度超市场和预期,对中国增长的关税拖累减小,政策宽松需求降低,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美国对中国有效关税增加28个百分点,若维持当前关税水平,2025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将拖累约0.8个百分点 [8] 增长和政策预测变化 - 上调2025年中国出口量增长预测至0%,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预计为+0.1个百分点 [10] - 降低今年剩余时间的宽松假设,预计四季度有“双降”,2026年有两次10个基点政策利率下调,2025和2026年财政赤字预测分别下调至GDP的13.0%和13.5% [10] - 上调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增长预测,2025和2026年全年实际GDP增长预测分别上调至4.6%和3.8%,2025年名义GDP增长预计降至3.8% [10] 风险情况 - 2025 - 2026年GDP预测风险大致平衡,上行风险包括美国进一步降低关税、贸易重新路由、国内政策更激进宽松;下行风险包括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90天谈判窗口后关税增加、政策宽松延迟 [9]
高盛:中国必需消费品-猪肉板块估值诱人,股东回报前景明朗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 WH 集团初始评级为买入,目标价 8.6 港元/股;对双汇初始评级为中性,目标价 25.2 元/股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 WH 集团有吸引力的股东回报、低估值以及近期周期性复苏的推动,预计 2025 年运营利润同比增长 6%,长期防御性盈利前景良好 [2][16] - 双汇是中国最大的加工包装肉类企业,在猪肉周期中具有防御性,现金流强劲,但基于合理估值给予中性评级 [5][12] 公司概况 - WH 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猪肉企业,业务模式垂直整合,业务覆盖中国、美国和欧洲 [1][15] - 双汇是中国最大的加工包装肉类企业,市场份额为 15% [5] 财务与业绩展望 WH 集团 - 预计 2025 年运营利润同比增长 6%,其中中国增长 4%、美国增长 7%、欧洲增长 10% [2][16][24] - 美国业务预计包装肉和鲜肉业务基本稳定,生猪生产从 2024 年亏损 1.5 亿美元转为 2025 年盈利 5000 万美元 [24] - 欧洲业务考虑到近期收购的 Argal 业务,预计增长 10% [24] 双汇 - 预计 2024 - 2027 年包装肉运营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 -3%,鲜肉运营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 3% [23][125] - 预计上游业务从 2024 年亏损 3600 万美元转为盈亏平衡 [23][126] 投资亮点 WH 集团 - 股东回报可观,股息收益率达 6%,潜在股价上涨空间为 26% [2] - 估值有吸引力,EV/EBITDA 为 4 倍,有重新评级机会 [3] - 减少上游产能后,盈利波动性降低,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改善 [18][46] 双汇 - 在猪肉周期中具有防御性,能转嫁通胀并抓住原材料成本顺风,现金流强劲 [5][12] - 有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和从 2C 向 2B 渠道拓展的期权价值 [12] 行业分析 猪肉周期与成本 - 中国和美国生猪价格稳定,饲料成本改善;欧洲生猪价格下降 [17] - 大豆关税可能使生猪价格上涨,但预计通胀水平较为温和 [21][95] 包装肉竞争 - 双汇在中国包装肉市场占据相对主导地位,产品组合全面 [17] - SFD 在美国包装肉市场排名第三,产品具有防御性 [18][46] 运营效率 - 中国、美国和欧洲业务的运营效率均呈改善趋势 [17] 估值分析 WH 集团 - 采用 SOTP 估值法,目标价 8.6 港元/股,考虑了美国业务、中国业务和欧洲业务的估值,并应用 35%的 NAV 折扣 [4][25][153] - 目前股价较子公司加权平均市值有 30%的折价,美国业务隐含价值较 SFD 市值有 50% - 60%的折价 [27] 双汇 - 基于 17 倍 2025 年预期市盈率,目标价 25.2 元/股,与过去 5 年平均水平持平 [12][25][155] 关键催化剂 - 业务单元改革后第二季度包装肉销售及低基数效应 [28] - 基于强劲现金流的股东回报增强的任何更新 [28] - 如有任何价格上调 [28]
高盛:京东&京东物流-2025 年第一季度点评:京东零售表现强劲超预期,京东即时配送业务扩张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京东(JD/9618.HK)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50美元/194港元不变;维持对京东物流(2618.HK)的买入评级,更新后的12个月目标价为17.6港元(此前为17.7港元) [7][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京东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超预期,京东零售全年双位数增长目标上调,但集团取消全年净利润指引,主要因食品配送业务发展快于预期且亏损可能增加 [1] - 京东零售营收加速、利润率扩张以及食品配送业务带来的新用户流量,使股价有积极反应,虽近期食品配送亏损可能增加,但仍看好京东长期发展 [1] - 预计京东零售2025财年收入增长12%,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530亿元;预计京东食品配送2025财年亏损20亿元 [1] - 京东集团2025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下降9%至430亿元,但京东零售利润、京东物流利润增长以及营销预算重新分配将部分支持食品配送业务 [2] - 京东估值具有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因其独特业务模式、供应链能力以及食品配送业务带来的增长潜力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京东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亮点 - 京东零售GMV增长领先,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增速接近行业的3倍 [15] - 京东零售运营利润增长38%,得益于毛利率扩张和支出控制 [15] - 年初至今回购价值1.5亿美元股票(占普通股的2.8%),并在4月完成年度股息支付 [15] 食品配送业务情况 - 进展超预期,运营2.5个月内接近2000万日订单里程碑,有健康的复购率,对流量和用户获取有积极影响,超100万餐饮商家入驻 [9] - 预计短期内亏损可能超预期,补贴正常化后的可持续性有待验证 [9] - 中期目标是行业多平台共存,通过规模经济和交叉销售协同效应提高集团利润效率 [9] 业务增长可持续性 - 第一季度在电子电器和一般商品领域市场份额增加,第二季度至今保持双位数增长趋势,预计全年京东集团实现高个位数增长,京东物流实现低双位数增长 [9] - 电子电器业务下半年面临高基数,但凭借品类领导地位仍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一般商品和超市业务预计持续增长 [9] - 3P市场和广告业务同比增长15%,预计京东零售2025年第二季度/财年收入增长14%/12%,京东物流增长10%/10% [10] 估计变化 - 基于京东零售业务势头、用户趋势和交叉销售增加,上调2025 - 2027财年京东集团收入估计2 - 3% [11] - 因食品配送订单量增长超预期,下调2025财年京东集团调整后净利润13% [11] - 预计2025/2026财年京东集团收入增长12%/8%,调整后净利润增长 - 9%/23% [11] 股东回报 - 持续关注股票回购,第一季度回购1.5亿美元股票,且有持续的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至2027年8月;每年支付1.5亿美元股息 [12] - 短期内优先投资食品配送业务,但长期仍致力于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价值 [12] 食品配送监管环境 - 5月13日,相关部门召集京东等食品配送平台讨论行业发展,要求平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确保公平竞争和各方利益 [12] - 京东认为自身支持优质商家和骑手福利,处于有利地位,已开始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兼职骑手有意外和健康保险 [12] 京东物流情况 - 考虑第一季度业绩和管理层展望,微调2025 - 2027财年收入估计,因规模经济和运营优化,上调2025 - 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1 - 5% [41] - 预计2025财年调整后净利润为84亿元,调整后净利润率为4.2% [41] - 12个月基于EV/EBITDA的目标价为17.6港元(此前为17.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42]
高盛:中国消费品-2025 年第一季度总结 - 延续四季度财报季趋势,复苏进程中波动犹存
高盛· 2025-05-14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季度消费触底但需求未明显反弹,复苏有波动,企业对前景谨慎 [1] - 1季度利润率有喜有忧,积极因素来自原材料价格和成本控制,下行风险来自营销投入和市场份额竞争 [1] - 企业定价策略有纪律性,库存和供需关系较健康,但外卖平台补贴增加,部分品类仍有挑战 [1] - 有独特增长机会的公司表现强劲,但投资者预期提高 [1] - 关税对企业盈利和消费者情绪有影响,企业对2025年下半年前景谨慎,消费者信心受经济增长逆风影响需关注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结果的关键发现 - 国内需求触底但有波动,部分企业利润率有惊喜,需关注竞争趋势 [16] - 1季度NBS零售销售增长4.6%,覆盖公司平均销售增长14% [16] - 管理层对前景谨慎,部分品牌3 - 4月增长减速,部分品类需求仍疲软,但有独特机会的品类/品牌增长强劲 [17] - 利润率有好有坏,部分企业因原材料价格和成本控制有惊喜,部分企业面临逆风,部分品类市场份额竞争或加剧 [18] - 企业定价策略有纪律性,但仍受需求/库存影响,部分品类有折扣压力 [29][30] - 关税不确定性影响海外前景,中美贸易协议缓解部分担忧 [33] - 本土领先品牌总体表现优于跨国公司,产品周期是关键因素 [42] - 1季度有积极和消极惊喜,积极如“新消费”企业、部分企业利润率超预期等,消极如部分行业未达预期 [44][45][46] 2Q25预期与盈利修正周期 - 多数品类增长已触底,但2季度前景谨慎,增长加速可能性不大,预计增长更多集中在下半年 [47] - 必需品中,除宠物食品外挑战仍存,啤酒和乳制品发货量或改善但难大幅反弹,饮料/部分零食受益于产品周期 [48] - 非必需品中,餐厅需求或稳定,部分企业或加速增长;运动服装增长或稳定;多元化零售商增长快;化妆品关注618;家电国内市场增长或回升,海外增长或放缓但份额增长仍有支撑 [50] - 618购物节各行业结果或不一,化妆品关注折扣和费用率,运动服装关注折扣压力 [51] GS行业/股票偏好 - 行业偏好不变,最偏好运动品牌、多元化零售商、乳制品、饮料和餐厅,最不偏好服装/鞋类OEM、家具、投影仪等 [11] - 股票偏好有独特机会的行业/公司,推荐买入安踏、美的、东鹏等 [11] 1Q25宏观数据点稳固,关注关税发展和政策支持 - 1季度海外销售增长总体稳固,但企业对2025年下半年订单前景谨慎,关税不确定性有影响 [33] - 5月12日中美宣布大幅降低关税,缓解部分担忧,GS宏观团队上调中美GDP增长预测 [36] 估值方法和风险 未提及
台湾策略股息ETF再平衡更新
高盛· 2025-05-13 18:50
市场概况 - 股息ETF在台湾市场规模达620亿美元,占台湾除台积电外全流通/自由流通市值的4.0%/5.7%[1] - 12只最大ETF资产管理规模从4亿美元到141亿美元不等,总计管理资产达600亿美元[2][7] 再平衡情况 - 多数股息ETF(总计资产管理规模610亿美元,占台湾除台积电外自由流通市值的5.6%)将在5 - 6月进行投资组合再平衡[3] - 对12只最大ETF的指数方法和再平衡机制进行分析,提供多项细节[7][8] 受益与潜在受损股票 - 列出股息ETF资金受益的前50只股票,设定了筛选标准[3][5] - 指出股息ETF再平衡潜在受损股票,设定了筛选标准[6] 部分ETF详情 - 介绍了如元大台湾高股息低波动ETF等12只最大ETF的基准、资产管理规模、审查日期等信息[10][13][18] - 展示了各ETF符合选股标准的股票与现有投资组合对比情况[54][55][56] 数据说明 - 数据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9日,筛选结果可能与实际再平衡审查结果存在差异[9]
高盛:GOAL Kickstart-追踪资产的关税风险逆转 - 趋于中性
高盛· 2025-05-13 1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3个月和12个月的资产配置建议中,股票、10年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评级多为中性(N),部分债券为超配(OW)或低配(UW),大宗商品短期低配(UW)、长期中性(N),现金超配(OW)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风险逆转持续,风险资产反弹,投资者持仓和情绪有所恢复,对股票和债券3个月观点更趋中性,但仍超配现金、低配大宗商品以降低风险 [1][2][6] 各部分总结 宏观与市场动态 - 上周有多项关税缓和事件,经济学家上调美国宏观基线,德国议会选举产生新总理,罗马尼亚政府危机致货币抛售,RAI转正,VIX降至20以下,美联储维持利率,英国央行意外鹰派 [1] - 关税风险逆转使风险资产反弹,VIX和MOVE指数4周重置幅度为1990年以来最大,美国股市在“神奇七股”带动下回升,美元较2月峰值贬值约5%后有所反弹 [2] 资产配置建议 - 二季度初因市场重新定价滞胀风险采取防御性资产配置,12个月保持中性,建议适度超配现金,考虑到股票回调风险,3个月对股票和债券更趋中性,仍超配现金、低配大宗商品 [3][6] 资产表现与预测 - 美国策略团队将标普500指数3个月和12个月回报预测分别调整为+0%和+9% [6] - 提供了各类资产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预测数据,包括指数水平、收益率、利差、现货价格等及相应的涨跌幅度 [23] 风险偏好指标 - 展示了风险偏好指标水平、动量因素、不同资产类别风险偏好指标及股票风险偏好指标子成分等情况 [31][35][37] 投资组合表现 - 呈现了60/40股票/债券投资组合、风险平价投资组合在不同地区过去12个月的表现,以及加入波动率目标策略和动量策略后的表现 [50][53][54] 估值与风险溢价 - 给出了跨资产估值表,包括股票、政府债券、信贷、外汇的估值指标、当前值、昂贵程度、3个月变化等信息 [70] - 分析了信用利差减去股权风险溢价估计值、股票与信贷相对估值情况 [71][74] 收益率情况 - 展示了各类资产当前收益率、百分位、平均收益率、3个月实际波动率、收益率/波动率比率等数据,以及过去一周和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变化 [75][77][79] 情绪与资金流向 - 呈现了情绪指标百分位、平均百分位、累计资金流向、风险资产与安全资产资金流向等情况 [82][84][87] - 展示了年初至今、过去一周、过去四周的跨资产全球资金流向情况 [90][92][96] 持仓情况 - 展示了股票、商品、货币、美国国债的净多头持仓情况 [99][101][103] 相关性分析 - 分析了股票波动率/信用违约互换、商品价格/信贷与外汇、股票/债券、股票/外汇的3个月滚动相关性,以及跨资产相关矩阵 [106][107][114] 波动率与偏度 - 给出了跨资产波动率当前值、历史百分位、隐含3个月和已实现1个月波动率等数据,以及10年百分位和5年百分位的偏度情况 [117][119][120] - 分析了股票指数的ATM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归一化隐含波动率偏度、CDS与股票波动率水平、3个月ATM隐含利率波动率等情况 [123][124][127] 另类资产与流动性 - 展示了另类资产或策略上周和年初至今的表现 [131][132][135] - 呈现了1年交叉货币基差、账面深度、现金信贷与CDS利差、美国金融机构批发融资成本等流动性指标情况 [140][141][144] 市场定价与衰退风险 - 展示了市场隐含的美国衰退概率、未来1年衰退概率、联邦基金利率路径等情况 [148][150][155] 股票相关分析 - 分析了标普500指数下跌概率、估值范围、风格指数表现、盈利情况等 [157][164][172] 政府债券分析 - 展示了美国、德国、日本的收益率曲线动态、期限斜率、10年实际收益率、通胀互换、盈亏平衡通胀率、名义债券收益率差异等情况 [181][183][188] 大宗商品分析 - 分析了WTI和布伦特原油远期曲线、黄金价格与美国实际收益率、GSCI增强指数的现货、展期和总回报及各板块近期表现 [193][194][198] 外汇分析 - 给出了美元交叉汇率3个月和12个月的预测、近期表现,以及欧元/美元与美德2年利差、美元/日元与美日2年利差的关系 [201][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