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

搜索文档
中矿资源:业绩短期承压,锂盐成本有望持续降低
华安证券· 2024-11-08 13:54
报告投资评级 - 中矿资源(002738)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锂盐成本有望持续降低[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中矿资源实现营业收入35.69亿元,同比下降28.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亿元,同比下降73.64%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1.48亿元,同比下降18.25%,环比下降11.39%,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276.25万元,同比下降87.18%,环比下降66.45%[2] - 预计24 - 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97/10.38/14.17亿元,对应PE 31、24、17倍[2] 锂盐板块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中矿资源自有矿产销量大幅提高,自有矿共实现锂盐销量1.11万吨,前三季度自有矿销量合计达到约2.8万吨[2] - 所属Bikita矿山回收率持续提高,生产成本持续下降,所生产的锂辉石精矿可以满足公司6.6万吨/年电池级锂盐的原料需求,计划在津巴布韦投资建设硫酸锂工厂,将有望进一步降低锂盐生产成本[2] 铯铷盐板块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中矿资源铯铷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实现毛利1.86亿元,毛利同比上升10.63%2024年前三季度铯铷盐板块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累计实现毛利5.26亿元,毛利同比持平,毛利率同比上涨8个百分点[2] - 随着全球绿色经济转型达成共识,铯铷盐下游应用领域加速扩展,公司在铯铷盐行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2] 财务指标情况 - 2023 - 2026年中矿资源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013、4904、5450、5973(单位未明确),收入同比分别为-25.2%、-18.4%、11.1%、9.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208、797、1038、1417,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3.0%、-63.9%、30.3%、36.6%,毛利率分别为54.8%、34.7%、33.4%、34.6%,ROE分别为18.1%、6.6%、7.9%、9.8%,每股收益分别为3.15、1.10、1.44、1.96,P/E分别为11.84、31.09、23.87、17.48,P/B分别为2.23、2.05、1.89、1.70,EV/EBITDA分别为8.66、21.85、16.69、12.59[3][5] - 2023 - 2026年中矿资源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0%、25.9%、26.1%、25.9%,净负债比率分别为30.0%、34.9%、35.3%、35.0%,流动比率分别为3.52、2.65、2.23、2.03,速动比率分别为2.64、1.69、1.33、1.20,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4、0.30、0.32、0.3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36、13.85、15.90、16.12,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2.83、14.42、13.87、13.96,每股经营现金流(薄)分别为4.16、1.16、1.71、2.34,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6.72、16.73、18.17、20.14[5]
三一重工: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周期与成长共振
华安证券· 2024-11-08 13:54
投资评级 - 三一重工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三一重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包含利息收入)583.61亿元同比增长3.92%归母净利润48.68亿元同比增长19.6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75亿元同比增长151.74%费用控制较好2024年Q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 - 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显著电动化战略助力高成长其挖掘机销量连续13年稳居国内榜首混凝土机械全球领先履带起重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在大中型产品市场中位居国内首位且2024年上半年电动工程机械业务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全球竞争中通过电动化技术实现弯道超车[4] - 看好三一重工长期发展维持之前盈利预测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786.98/870.56/983.56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8.33/81.38/100.11亿元以当前总股本84.75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0.69/0.96/1.18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为27/20/16倍[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0.19亿元、786.98亿元、870.56亿元、983.56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 - 8.4%、6.3%、10.6%、13.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5.27亿元、58.33亿元、81.38亿元、100.11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6.0%、28.8%、39.5%、23.0%毛利率分别为28.5%、29.2%、29.8%、30.5%ROE分别为6.8%、8.3%、10.8%、12.1%每股收益分别为0.53元、0.69元、0.96元、1.18元P/E分别为35.27、27.37、19.62、15.95P/B分别为2.35、2.20、2.03、1.85EV/EBITDA分别为22.84、21.44、16.55、13.94[5] - 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7.08亿元、123.93亿元、103.98亿元、95.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6.06亿元、60.13亿元、82.80亿元、10.32亿元折旧摊销分别为24.04亿元、13.28亿元、15.13亿元、17.22亿元财务费用分别为 - 4.63亿元、0.24亿元、0.18亿元、1.05亿元投资损失分别为1.77亿元、1.42亿元、1.27亿元、1.40亿元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 - 97.59亿元、48.87亿元、4.60亿元、 - 26.92亿元其他经营现金流分别为87.43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6.94亿元、 - 82.97亿元、 - 94.00亿元、 - 106.62亿元资本支出分别为 - 39.82亿元、 - 69.20亿元、 - 79.19亿元、 - 90.40亿元长期投资分别为35.22亿元、 - 13.77亿元、 - 14.80亿元、 - 16.22亿元其他投资现金流分别为 - 22.33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5.30亿元、 - 29.53亿元、10.42亿元、38.27亿元短期借款分别为 - 6.95亿元、 - 14.99亿元、29.02亿元、65.01亿元长期借款分别为19.31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普通股增加为0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资本公积增加为0亿元、0亿元、0亿元、0亿元其他筹资现金流分别为 - 87.66亿元、 - 14.53亿元、 - 18.60亿元、 - 26.75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45.15亿元、11.43亿元、20.40亿元、27.59亿元[7]
盛美上海:设备国产化需求旺盛,Q3收入创历史新高!"#$%
华安证券· 2024-11-08 01:28
报告投资评级 - 盛美上海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受益于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需求旺盛以及新客户和市场的拓展新产品逐步获认可,盛美上海24Q3单季收入达16亿元创历史新高[2] - 公司不断将产品从清洗延伸到PECVD等领域完善产品布局,如2024年3月交付湿法设备4,000腔5月推出用于先进封装的带框晶圆清洗设备9月推出新型Ultra C bev - p面板边缘刻蚀设备[2] - 预计2024 - 2026年盛美上海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4、15.44、19.7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2.78、3.54、4.53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0x、32x、25x[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状况 - 2024年前三季度盛美上海实现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13%扣非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6%,24Q3实现收入16亿元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3亿元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35%扣非净利润3亿元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31%[2] - 2023 - 2026年主要财务指标预计情况营业收入分别为3888、5545、7088、8859百万元,收入同比分别为35.3%、42.6%、27.8%、25.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11、1214、1544、1977百万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6.2%、33.3%、27.2%、28.1%毛利率分别为52.0%、50.8%、51.0%、50.1%ROE分别为14.1%、15.4%、16.3%、17.3%每股收益分别为2.09、2.78、3.54、4.53元P/E分别为49.96、40.46、31.80、24.84等[3][5][6]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6年各年度净利润、折旧摊销、财务费用、投资损失、营运资金变动等各项指标均有相应数据呈现[4]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6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各项指标以及相关比率如资产负债率、净负债比率等均有数据体现[5][6]
凌云股份:Q3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同比改善
华安证券· 2024-11-07 23:14
报告投资评级 - 凌云股份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4Q3业绩短期承压,汇兑损失导致净利润环比下滑,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3.48亿元,同比 -0.42%,其中Q3实现营收44.10亿元,同比 -7.16%,环比 -4.92%;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 +13.2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3.31%。其中Q3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 -15.01%,环比 -42.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 -28.92%,环比 -46.91%[1] - 毛利率同比改善,费用率有所提升。公司24年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17.44%,同比 +1.28pct;实现归母净利率5.23%,同比 +0.66pct。其中Q3实现毛利率17.08%,同比 +0.48pct,环比 -0.20pct;实现归母净利率3.90%,同比 +0.14pct,环比 -1.69pct。公司费用管理水平较好,24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7%/5.16%/4.12%/0.85%,同比分别 -0.27/+0.65/+0.26/+0.56pct;其中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9%/5.26%/4.44%/1.34%,同比分别 -0.23/+0.41/+0.18/+0.54pct[1] - 机器人业务持续推进,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公司牵头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创业中心组成工作团队,在技术、市场推广、工艺及综合协调方面成立专项组。此外,公司与市场上机器人关节公司有交流并提供样件,目前已做好路线图和时间节点,争取年底出一个六维力传感器样件,预计年底形成年产3000个机器人压力传感器的小生产线[1] - 凌云股份有新能源汽车热成型、电池壳双引擎驱动。公司机器人业务加速推进,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预计24/25/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7.70/9.61亿元(原值7.63/8.96/10.4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12/10倍[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7.02亿元、185.99亿元、195.58亿元、206.00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12.1%、 -0.5%、5.2%、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32亿元、6.52亿元、7.70亿元、9.61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85.4%、3.2%、18.1%、24.9%;毛利率分别为16.3%、17.4%、17.6%、17.7%;ROE分别为9.0%、8.5%、9.1%、10.2%;每股收益分别为0.69元、0.69元、0.82元、1.02元;P/E分别为13.20、14.57、12.33、9.88;P/B分别为1.22、1.24、1.12、1.01;EV/EBITDA分别为4.06、3.67、3.04、2.30[2] - 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4%、51.2%、49.3%、47.3%;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10.1%、104.9%、97.3%、89.8%;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01、0.94、0.93、0.9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95、4.34、4.47、4.49;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53、4.24、4.39、4.39;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44、2.16、2.30、2.47;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45、8.16、8.98、10.00[5] 现金流 - 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57亿元、20.33亿元、21.67亿元、23.2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5.59亿元、 -9.69亿元、 -10.59亿元、 -10.5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10.62亿元、5.20亿元、 -1.61亿元、 -1.58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2.47亿元、15.89亿元、9.47亿元、11.04亿元[4] 人员简介 - 分析师张志邦为华安证券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卖方行业研究经验;分析师姜肖伟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应用物理学/经济学复合背景,8年电子行业从业经验;分析师刘千琳为华安证券电新行业分析师,凯斯西储大学金融学硕士,8年行业研究经验[6]
富创精密:Q3毛利率大幅改善,持续受益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
华安证券· 2024-11-07 18:41
报告投资评级 - 富创精密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富创精密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3亿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2亿同比增长44%扣非净利润2亿同比增长371%毛利率29%同比提升2pct24Q3实现收入8亿环比持平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1亿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87%扣非净利润1亿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424%毛利率33%环比提升6pct同比提升7pct [2] - 受益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和自身服务客户能力提升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稳健增长规模效应带动毛利提升Q3单季毛利率33%同环比均有高个位数提升 [2] - 在晶圆制造国产化推动下2026年中国大陆12寸晶圆产能占全球比例将达25%跃居全球第一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率将提升至27%但仍存在千亿美金缺口半导体设备是关键精密零部件是基础随着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受益富创精密作为少数能量产7nm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公司在国内外积极布局产能 [2]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4.24、6.0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2、1.38、1.96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79x、52x、37x维持增持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66、3195、4428、5837(单位:百万元)收入同比分别为33.8%、54.7%、38.6%、31.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9、282、424、603(单位:百万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 - 31.3%、67.3%、50.3%、42.1%毛利率分别为25.2%、29.5%、30.1%、30.8%ROE分别为3.7%、5.9%、8.1%、10.3%每股收益分别为0.81、0.92、1.38、1.96元P/E分别为96.68、78.57、52.26、36.78 [3][7] - 2023 - 2026年(预计)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如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各有不同表现且各项目下包含多个子项数据(单位:百万元)[5] - 2023 - 2026年(预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各项数据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以及各项周转率、比率等数据(单位:百万元)[6][7]
昊华科技:中化蓝天并表,氟化工产业链补强
华安证券· 2024-11-07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化蓝天并入后,昊华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2.07亿元,归母净利润8.5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78亿元;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36.70亿元,归母净利3.15亿元,扣非净利润2.09亿元 [1] - 氟材料电子化学品承压,高端制造化工材料抵御周期波动能力强,各产品价格变化有所分化,产销量环比基本实现增长,费用端各费用率环比有不同变化 [1] - 中化蓝天并表显著提升公司盈利,优化氟化工板块业务结构,其业务优势明显,与公司一体化整合进展顺利且优势显著 [1][2] - 公司研发底蕴深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周期性减弱,积极扩展产能布局,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3]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12.35、17.52、18.25亿元,EPS 1.11/1.58/1.65元,对应PE为31.03X/21.87X/20.99X,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2.07亿元(中化蓝天49.46亿元),同比 -11.61%;归母净利润8.51亿元(中化蓝天3.28亿元),同比 -18.60%;扣非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 -14.60%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36.70亿元(中化蓝天18.14亿元),同比 -2.02%,环比 +98.79%;归母净利3.15亿元(中化蓝天1.63亿元),同比 +53.40%,环比 +35.05%;扣非净利润2.09亿元,同比 +17.39%,环比 -10.10% [1] - 三季度单季度销售毛利率20.30%,同比 -5.76pct,环比 -7.74pct;净利率7.71%,同比 -1.64pct,环比 -4.95pct;中化蓝天并入后,综合毛利率同比 +1.06pct [1]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635、17557、20830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60.9%、39.0%、18.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35、1752、1825亿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7.2%、41.9%、4.2% [4] - 预计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4.7%、24.4%、22.9%;ROE分别为7.4%、9.5%、9.0%;每股收益分别为1.11、1.58、1.65元;P/E分别为31.03X、21.87X、20.99X;P/B分别为2.29、2.08、1.89;EV/EBITDA分别为18.47、13.44、13.39 [4] 产品情况 - 高端氟材料板块受行业周期性下行影响,含氟聚合物产品下跌原料上涨,产品盈利能力下降,但产销实现增长,以量补价取得一定成效 [1] - 电子化学品板块销量、市场份额增长,但受含氟电子气体价格下滑等影响导致利润下滑 [1] - 高端制造化工材料板块抵御行业周期波动能力较强,产品种类多小批量,下游应用广泛,特种涂料表现亮眼 [1] - 24Q3含氟气体/橡胶密封制品/特种轮胎/聚氨酯新材料/特种涂料价格环比 +19.78%/+153.84%/-47.26%/+263.15%/-9.44% [1] - 24Q3含氟气体销量同比/环比分别 +85.94%/+61.74%;橡胶密封型材销量同比/环比 -47.14%/+19.59%;特种轮胎销量同比/环比 +12.20%/+13.37%;聚氨酯新材料销量同比/环比 -16.98%/-5.47%;特种涂料销量同比/环比 +23.53%/-6.68% [1] 中化蓝天情况 - 中化蓝天100%股权已过户登记至公司名下,2024年7月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其并入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和抗风险能力 [1][2]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较并入前提升93.96%、62.82%;单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提升95.32%、105.31% [2] - 中化蓝天业务主要分为氟碳、氟精细、锂电材料、氟聚合物板块,今年以来经营状况良好,效益显著提升,得益于制冷剂受配额政策促产销、PVDF差异化竞争、电解液强化技术营销 [2] 公司发展情况 - 公司研发底蕴深厚,成为研发创新驱动的平台型材料公司,聚焦高端化、差异化,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周期性减弱,六项科技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昊华气体西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已开工建设;曙光院10万条/年民航轮胎项目、西南院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试生产;中化蓝天电子材料(郴州)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全氟烯烃项目开展土建及安装施工;晨光院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黎明院46600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和相关原材料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开展土建等工作 [3]
景津装备:利润短期承压,看好成套设备未来发展
华安证券· 2024-11-07 18:19
报告投资评级 - 景津装备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景津装备实现营收47.04亿元(+1.20%),归母净利润6.65亿元(-10.09%),扣非归母净利润6.50亿元(-10.8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9亿元(+492.6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3%,同比减少2.47pct单季度来看三季度营收15.77亿元(-0.98%),归母净利润2.06亿元(-20.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5亿元(-19.53%)[3] - 2024年Q1 - Q3销售毛利率为29.06%,同比降低3.67pct销售净利率为14.14%,同比下降1.77pct费用率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7%/2.46%/2.44%,同比分别下降3.32%/7.22%/25.82%,公司费用管控能力持续增强[3] - 景津装备过滤成套装备下游行业需求广泛,2024年上半年矿物及加工领域营收占比最高,达29.02%,其次为环保和新能源(26.18%/22.46%),其他行业营收占比均低于10%,过滤装备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2024年H1海外共实现营收1.51亿元,占比4.84%,随着产品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3] - 根据三季报信息,调整景津装备2024 - 2026年营收预测为63.47/69.15/74.83亿元(前值为65.48/70.65/76.41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87/9.86/11.02亿元(前值为10.12/11.22/12.45亿元),以当前总股本5.76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54/1.71/1.91元(前值为1.76/1.95/2.1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为12/11/10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7.04亿元(+1.20%),归母净利润6.65亿元(-10.09%),扣非归母净利润6.50亿元(-10.8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9亿元(+492.6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3%,同比减少2.47pct单季度来看三季度营收15.77亿元(-0.98%),归母净利润2.06亿元(-20.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5亿元(-19.53%)[3] - 2024年Q1 - Q3销售毛利率为29.06%,同比降低3.67pct销售净利率为14.14%,同比下降1.77pct费用率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7%/2.46%/2.44%,同比分别下降3.32%/7.22%/25.82%[3] - 预测2024 - 2026年营收为63.47/69.15/74.83亿元(前值为65.48/70.65/76.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7/9.86/11.02亿元(前值为10.12/11.22/12.45亿元),以当前总股本5.76亿股计算的摊薄EPS为1.54/1.71/1.91元(前值为1.76/1.95/2.1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倍数为12/11/10倍[3] - 2023A - 2026E的各项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毛利率、ROE、每股收益、P/E、P/B、EV/EBITDA等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4][5][6] 行业与市场方面 - 景津装备过滤成套装备下游行业需求广泛,2024年上半年矿物及加工领域营收占比最高,达29.02%,其次为环保和新能源(26.18%/22.46%),其他行业营收占比均低于10%,过滤装备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新能源领域[3]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2024年H1海外共实现营收1.51亿元,占比4.84%,随着产品提升和销售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3]
恒立液压:利润短期承压,三大战略助力高成长
华安证券· 2024-11-07 18: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9.36亿元(+9.32%),归母净利润17.91亿元(+2.16%),单三季度营收21.03亿元(+11.12%),归母净利润5.04亿元(+6.07%)[3] - 2024年Q1 - Q3销售毛利率41.46%,净利率25.87%,单三季度毛利率41.03%、净利率23.99%均同比环比下降,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8%/5.46%/7.71%,较去年均增长[4] - 公司推进国际化、电动化、多元化战略,2024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15.29%,墨西哥工厂建设尾声,线性驱动器项目推进,滚珠丝杠产品送样和小批量供货,非挖板块拓展至多行业[4] -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修改盈利预测,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96.4/111.2/129.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0/30.1/35.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89.85/96.42/111.19/129.63亿元,同比分别为9.6%/7.3%/15.3%/16.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99/25.95/30.09/35.60亿元,同比分别为6.7%/3.9%/15.9%/18.3% [6] - 2023 - 2026E毛利率分别为41.9%/41.4%/42.0%/42.4%,ROE分别为18.5%/17.0%/17.6%/18.3%,每股收益分别为1.86/1.94/2.24/2.65元 [6]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6E流动资产分别为129.94/151.65/172.70/204.07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9.01/51.55/54.30/57.2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178.96/203.20/227.00/261.35亿元 [7] - 2023 - 2026E流动负债分别为30.99/38.08/40.93/50.27亿元,非流动负债均为3.53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34.53/41.61/44.47/53.81亿元 [7] 利润表 - 2023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89.85/96.42/111.19/129.63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52.20/56.52/64.52/74.62亿元,营业利润分别为28.15/29.41/34.08/40.34亿元 [7] - 2023 - 2026E利润总额分别为28.30/29.41/34.08/40.34亿元,所得税分别为3.26/3.39/3.93/4.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04/26.02/30.15/35.69亿元 [7]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6.77/24.54/25.23/31.7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30.51/ - 6.08/ - 6.50/ - 6.9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8.80/ - 4.53/ - 4.63/ - 5.78亿元 [8]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6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9.61%/7.32%/15.32%/16.59%,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为7.52%/4.49%/15.88%/18.3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为6.66%/3.87%/15.95%/18.30% [8] - 2023 - 2026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41.90%/41.38%/41.97%/42.44%,净利率分别为27.81%/26.92%/27.07%/27.46%,ROE分别为18.49%/17.02%/17.55%/18.32% [8] - 2023 - 2026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29%/20.48%/19.59%/20.59%,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54.84%/ - 57.45%/ - 58.39%/ - 60.32%,流动比率分别为4.19/3.98/4.22/4.06 [8] - 2023 - 2026E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3/0.50/0.52/0.53,应收账款周转率均约为5.26,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16/2.91/2.80/2.80 [8] - 2023 - 2026E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86/1.94/2.24/2.6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00/1.83/1.88/2.37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0.73/12.01/13.57/15.42元 [8] - 2023 - 2026E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29.7/28.6/24.7/20.9,P/B分别为5.2/4.6/4.1/3.6,EV/EBITDA分别为25.13/21.80/18.74/15.70 [8]
鼎龙科技: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新产能落地有序推进
华安证券· 2024-11-07 18:19
报告投资评级 - 鼎龙科技(60304)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10月30日晚鼎龙科技发布2024年三季报,Q3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0.76%环比下降4.36%,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8.01%环比增长23.98%,销售毛利率40.57%环比变化+7.92pct [1] - Q3植保材料量价齐升,销量达到108吨环比增长139.9%,均价达到31万元/吨环比增长45.9%染发剂原料量价走弱,销量达到414吨环比下降2.4%,均价达到26万元/吨环比下降10.9%,产品结构改善使公司三季度毛利率有所改善[1] - 染发剂原料下游客户整体处于去库阶段,目前处于末期预计明年结束,未来染发剂原料库存有望进入新一轮景气补库阶段,公司实现对内蒙鼎利的完全持股,募投项目中两个车间555吨产能于6月中旬开始试产,第三个车间305吨产能将于年末开始试生产[1] - 下调鼎龙科技2024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2.13、2.66亿元(2024 - 2026前值分别为2.22、2.74、3.19亿元),同比增速为 - 8.0%、32.8%、25.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21、17倍[1] 财务相关总结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2、682、889、1091百万元,收入同比分别为 - 10.7%、 - 8.0%、30.4%、22.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4、160、213、266百万元,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5.5%、 - 8.0%、32.8%、25.2%,毛利率分别为40.3%、39.2%、40.4%、41.3%,ROE分别为9.2%、8.0%、9.7%、10.8%,每股收益分别为0.99、0.68、0.90、1.13元,P/E分别为36.36、28.09、21.15、16.89,P/B分别为4.47、2.26、2.04、1.82,EV/EBITDA分别为30.40、16.64、12.26、9.49 [3][5][6] - 2023 - 2026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未提及、200、239、178、251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74、161、213、267百万元,折旧摊销分别为37、35、37、39百万元,财务费用分别为0、3、4、4百万元,投资损失分别为2、1、2、2百万元,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 - 18、47、 - 74、 - 58百万元,其他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96、107、284、322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19、 - 292、 - 90、 - 88百万元,资本支出分别为 - 118、 - 82、 - 89、 - 86百万元,长期投资分别为 - 1、0、0、0百万元,其他投资现金流分别为0、 - 210、 - 2、 - 2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66、 - 54、11、 - 4百万元,短期借款分别为 - 47、5、5、0百万元,长期借款分别为52、10、10、0百万元,普通股增加分别为59、0、0、0百万元,资本公积增加分别为812、 - 15、0、0百万元,其他筹资现金流分别为 - 11、 - 54、 - 4、 - 4百万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939、 - 109、99、158百万元[4] - 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分别为1601、1437、1647、1899百万元,现金分别为1195、1086、1185、1343百万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31、120、156、191百万元,其他应收款分别为8、7、9、11百万元,预付账款分别为2、2、3、3百万元,存货分别为251、209、278、332百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14、13、15、17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29、792、848、899百万元,长期投资分别为0、0、0、0百万元,固定资产分别为264、281、282、286百万元,无形资产分别为69、68、66、65百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95、443、499、548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2130、2230、2494、2798百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159、157、199、235百万元,短期借款分别为7、12、17、17百万元,应付账款分别为90、79、103、123百万元,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63、66、79、94百万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60、70、80、80百万元,长期借款分别为52、62、72、72百万元,其他非流动负债分别为8、8、8、8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20、227、279、315百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13、14、14、15百万元,股本分别为236、236、236、236百万元,资本公积分别为1233、1218、1218、1218百万元,留存收益分别为428、535、748、1014百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897、1989、2201、2468百万元,负债和股东权益分别为2130、2230、2494、2798百万元[5]
腾远钴业:Q3业绩符合预期,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
华安证券· 2024-11-07 18:18
报告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业绩符合预期,前三季度营收实现48.89亿元,同比增长23.11%;归母净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156.09%;基本每股收益2.1元,同比增长183.78%;截至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85亿元,同比减少82.56%;财务费用同比上升67.86%,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78.49%;第三季度营收16.87亿元,同比增长10.97%,环比减少0.05%;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增长19.02%,环比减少32.49%[2] - 加快新技术开发,一体化布局持续推进,专注于腾远钴业与腾驰新能源的产线衔接,腾驰新能源已具备20,000吨三元前驱体和5,000吨四氧化三钴的产能,实现多种溶液稳定供应,开发多种离子深度净化技术,产业链一体化稳步推进,生产技术优势进一步显现[3] - 考虑到公司产能持续扩张,出货量稳步增长,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0/10.92/14.27亿元,对应PE 18、14、11倍,维持买入评级[3] 财务数据相关总结 - 报告期内总市值160亿元,流通市值91亿元,总股本295百万股,流通股本168百万股,流通股比例56.96%,收盘价54.28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为62.98/27.60元[1] - 主要财务指标方面,20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543、7310、8560、8948,收入同比分别为15.5%、31.9%、17.1%、4.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78、850、1092、1427,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7.7%、124.9%、28.5%、30.6%;毛利率分别为18.8%、19.9%、25.4%、28.4%;ROE分别为4.4%、9.1%、10.4%、12.0%;每股收益分别为1.28、2.88、3.71、4.84;P/E分别为30.76、18.11、14.10、10.79;P/B分别为1.36、1.64、1.47、1.29;EV/EBITDA分别为13.91、9.36、6.72、4.36[5][7]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6年流动资产分别为6389、7842、9340、11083;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443、3308、3147、2960;资产总计分别为9831、11150、12487、14043;流动负债分别为1106、1507、1682、1741;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06、258、310、362;负债合计分别为1312、1764、1991、2103;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0、2、4、7;股本均为295;资本公积均为5996;留存收益分别为2228、3094、4201、5643;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8519、9384、10492、11934[6]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89、1307、1047、1584;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63、-69、-62、-65;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98、145、91、87;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678、1398、1091、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