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2024年半年报点评:驱控业务快速增长,人形机器人布局加速
西南证券· 2024-08-28 1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持有"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54.3%;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77.2% [2] - 2024Q2公司实现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54.9%;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88.7% [2] -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快速提升,费用率管控优异 [2] 主营业务表现 - 伺服和控制系统业务稳中有升,PLC产品快速放量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加快,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7.9亿元、22.2亿元、26.4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6.2%/29.5%/22.8% [4] 分类总结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H1和2024Q2业绩均实现较快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提升,费用率管控优异 [2] 主营业务表现 - 伺服和控制系统业务保持稳健增长,PLC产品快速放量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加快,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未来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较快增长 [4]
钧达股份:布局海外高盈利市场,业绩有望率先反转
西南证券· 2024-08-28 11: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钧达股份“买入”评级,目标价 53.25 元(6 个月)[1][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由于供需错配,电池片盈利承压,行业拉开兼并重组序幕,预计 24Q4 - 25Q1 需求淡季行业将加速出清,电池片环节有望率先迎来供需拐点[1] - 钧达股份 TOPCon 技术、效率、成本领先,掌握边缘钝化技术,聚焦 PolyFinger 技术,布局 TBC、钙钛矿叠层等前沿技术,在技术迭代中有望保持领先优势[1]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在阿曼建设 5GW 产能预计 2025 年投产,有望以低成本进入高盈利美国市场,凭借海外市场高盈利,业绩有望率先反转[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TOPCon 电池龙头,技术红利推动业绩跨越式增长 1.1 收购捷泰科技转型光伏,率先量产 N 型电池奠定龙头地位 - 钧达股份 2021 年收购捷泰科技 51%股权进军光伏,2022 年置出汽车饰件业务并完成对捷泰科技剩余 49%股权收购,全面转型光伏电池制造[15] - 捷泰科技早期选择 N 型电池发展方向,2021 年底完成 N 型 TOPCon 电池生产技术研发,2022 年大规模量产,2023 年推出“MoNo”系列产品,年底 N 型电池产能突破 40GW,出货量达 20.58GW 位居全球榜首[17] 1.2 专业团队掌舵助力成功转型,四期股权激励凝心聚力 - 钧达股份大股东为锦迪科技,实际控制人为杨氏家族,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充当财务投资人角色,公司由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决策[20] - 2022 年公司完成董事成员和高管团队部分调整,引入光伏业务管理团队和专家,形成专业管理团队,经营管理效果良好[20] - 2021 年以来公司先后推出四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范围扩大,业绩考核方式灵活,实现职业经理人团队持股,绑定核心员工利益[22] 1.3 N 型电池出货领跑,全额计提 PERC 减值轻装上阵 - 公司精准把握电池技术转换窗口期,N 型电池出货量领跑,2024 年上半年电池产品出货 19.2GW,N 型出货 16.4GW 占比 85.5%,排名全球第二[23] - 公司享受 N 型 TOPCon 电池量产技术红利,业绩增长,2023 年对 P 型 PERC 电池相关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8.9 亿元,优化产能及资产结构[25] 2 TOPCon 已成为行业主流,供给端有望加速出清 2.1 渗透率加速提升,TOPCon 已成为行业主流量产技术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快速增长,2020 - 2023 年中国 CAGR 为 63.8%,全球 CAGR 为 39.3%,预计 2024 年全球新增装机量 585GW,2024 - 2030 年 CAGR 为 9.5%[28] - N 型 TOPCon 电池相较 PERC 优势明显,有助于行业降本增效,P 型向 N 型技术升级加速,TOPCon 将成为量产主流技术,预计 2024 年市场占比提升至 70%[31][33] - 2024 年 7 月国内 N 型电池产量占比 80.7%,预计 2026 年 TOPCon 电池片需求增长至 674GW,2024 - 2026 年 CAGR 为 65.8%[34][36] 2.2 融资受限、盈利承压正加速行业出清 - TOPCon 产能在 2023、2024 年迎来投产高峰,2025 年新增产能将大幅放缓,截至 2023 年底产能达 589.9GW,预计 2024 年新增 329GW[38] - 组件排产下行,电池新产能投放,TOPCon 盈利承压,行业进入洗牌阶段,部分电池企业延期、终止 TOPCon 项目[41][42] - 工信部提高 N 型电池新项目建设标准,企业融资缩紧,TOPCon 产能投产减缓,后续行业供需有望改善[44] 3 TOPCon 仍有多种提效路线,技术迭代引领行业发展 3.1 TOPCon 理论效率高达 28.7%,未来仍有多种提效路线 - TOPCon 电池效率仍有提升空间,理论转换效率可达 28.7%,未来每年保持 0.3 - 0.4pp 效率提升空间[46] - 激光掺杂 SE、LECO 技术已成为行业标配,未来可通过 PET、双面 Poly、叠加 BC 结构、钙钛矿叠层、0BB 等技术进一步提效降本[47] 3.2 技术迭代引领行业发展,差异化优势构建核心壁垒 - 捷泰科技 2023 年底推出“MoNo 1”产品,效率提升至 26%,在转换效率和衰减指标上领先,能为客户降低成本[56] - 2024 年 6 月发布“MoNo 2”系列新品,叠加 J - HEP 以及 J - WBSF 技术,组件功率提升 6W +,双面率达 90%[60] - 捷泰科技未来研发聚焦 Ag 栅线形貌优化和 P++区域钝化接触,布局 TBC、钙钛矿叠层等前沿技术,BC 电池中试阶段转换效率达 26.5%以上,钙钛矿/TOPCon 叠层电池实现 29.03%转换效率[61][62] 4 海外电池片存供应缺口,率先出海盈利有望反转 4.1 为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多国出台制造业回流政策 - 过去全球光伏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2023 年国内企业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核心环节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91.6%、98.1%、91.9%、84.6%[65] - 美国、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推出贸易壁垒、补贴政策,扶持本土光伏制造业发展[65]
欧福蛋业:2024年中报点评:24H1净利润yoy+41.8%,看好预制品及饮料类发力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欧福蛋业"买入"评级(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8.8%;归母净利润4268.8万元,同比增长41.8% [2]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16.6%;归母净利润2338.7万元,同比增长31.5% [2] 毛利率大幅提升 - 原材料价格下降及产品结构改善,公司综合毛利率大幅提升7.5个百分点至22.7% [3] - 蛋液、蛋粉、预制品类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2.0%、21.3%、35.3%,同比分别提升8.0、4.5、10.3个百分点 [3] - 公司新推出的蛋白饮料产品毛利率达29.0% [3] 重点项目推进 - 欧福蛋业(雁江)生产基地项目如期开工,预计2025年底竣工投产 [4] - 公司全资子公司拟与瑞士FORDRAS SA合作投资建设食品级溶菌酶生产线项目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9/66.0/71.8百万元,CAGR为18.5% [5] - 对应PE为15/13/12倍 [5]
海油发展:2024年半年报点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4H1业绩符合预期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良好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0.9% [2] -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11.7%;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0.7% [2] - 利润端增长显著 [2] 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 能源技术服务产业营收77.8亿,同比增长20.1% [3]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服务产业营收34.8亿,同比增长2.9% [3] - 能源物流服务产业营收110.7亿,同比下降4.4% [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4H1毛利率14.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净利率7.8%,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 [4] - 2024Q2毛利率15.8%,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净利率9.2%,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 [4] - 公司深入开展提质降本增效行动,费用管控能力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4]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 重点投资类工程项目累计提前445天 [5] - "海洋石油115"FPSO坞修项目提前投运,LNG运输船项目(一期)首制船"绿能瀛"完工交付 [5] - 承揽东海地区首个EPC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新增"低品位油田综合开发"和"水下生产系统"项目 [5]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41.0、45.0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13.5% [6] - 维持"买入"评级,受益于国内"增储上产"带来的工作量增长,公司三大业务板块有望齐头并进 [6]
陕鼓动力:2024年半年报点评:24H1业绩承压,设备订货同比增长26.8%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承压,但订货同比增长 - 2024年上半年(24H1)公司实现营收50.0亿元,同比下降3.5%;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13.3%[2] - 但24H1公司设备销售订货同比增长26.8%,有力支撑未来业绩[2] 气体业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优秀 - 24H1公司气体运营业务创同期业绩之最,气体业务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17.7%[2]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4%,净利率为10.4%,保持优秀的盈利能力[2] 装备技术国际领先,压缩空气储能业务拓展顺利 - 公司压缩机、硝酸机组等装备技术国际领先,成功打破国外在海洋平台离心压缩机组市场的垄断[2] - 公司已具备10MW-4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机组解决方案,为世界首台3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提供的压缩机组全部一次试车成功[2]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和利润情况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12.6、14.3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2%[2][3] 盈利能力 - 公司综合毛利率、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23.4%和10.4%[2] - 净资产收益率(ROE)在11.77%-12.26%之间[3]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9倍,处于合理区间[2]
紫燕食品:中期分红积极,成本逐渐改善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出公司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下滑4.6%;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0.3% [2] - 公司分品类看,鲜货产品收入13.9亿元(-6.5%),预包装及其他产品收入1.8亿元(+4.1%) [3] - 公司分渠道看,经销收入13.9亿元(-8.4%),直营收入0.3亿元(+3.6%) [3] - 公司2024H1毛利率24.8%,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较低 [4] - 公司2024H1净利率1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恢复至较高水平 [4] - 公司已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授予登记,向173位员工授予226.05万股,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5][4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为1989年创办的"钟记油烫鸭",1996年紫燕品牌在南京创立,2000年进入上海市场 [13][18][32][36] - 2001年公司门店数量突破500家,2024H1末国内门店6308家,已成为餐桌卤味行业代表企业 [19][44][46] - 2024年公司海外首店在澳洲墨尔本开业,开启出海进程 [39] 收入情况 - 2024H1公司分别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6.6亿元(-4.6%)、2亿元(+10.3%) [2] - 2024Q2公司分别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9.7亿元(-2%)、1.4亿元(+6.8%) [2] - 公司经销收入占比84.7%,直营收入占比2%,其他渠道收入占比13.3% [107][108] 盈利能力 - 2024H1公司毛利率24.8%,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较低 [4][94] - 2024H1公司净利率12%,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恢复至较高水平 [4][94] - 公司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5.1%,管理费用率5.3%,研发费用率0.4%,财务费用率0.1% [94][100] 门店拓展 - 截至2024H1末,公司国内门店6308家,较年初增加103家,2023年下半年以来整体需求偏弱,开店速度放缓 [110][111] - 2024H1公司经销门店平均贡献收入22万元(-11%),直营门店平均贡献收入110万元(+14.4%) [110][114][116] 产品和研发 - 公司产品以乐山风味凉拌菜为特色,品类丰富,包括牛肉类、猪肉类、鸡肉类等 [101][102] - 公司设立连云港食品研究院,由创始人钟怀军先生担任院长,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创新 [102] 销售渠道 - 公司以经销模式为主,同时构建了直营、电商、商超、团购等渠道 [104][107][108] - 经销模式占比84.7%,直营占比2%,其他渠道占比13.3% [107][108] 未来发展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8亿元(+0.9%)、39.3亿元(+9.6%)、42.6亿元(+8.5%) [12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13.9%)、4.2亿元(+10.6%)、4.6亿元(+9.0%) [12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91元、1.01元、1.10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16倍、14倍、13倍 [125]
威迈斯:2024半年报点评:收入稳健增长,研发费用导致净利率下降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车载电源收入稳健提升,盈利水平保持稳定,第四代产品性能与成本优势强化 [2] - 公司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快速放量,在集成化技术方案的推动与新能源汽车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实现快速增长 [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出口业务未来可期 [2] - 公司研发投入加大,导致短期费用率较高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4.4/79.6/9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1/8.3亿元 [14] 分业务总结 车载电源业务 - 公司车载电源产品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保持稳定,整体综合毛利率为20.63% [2] - 公司800V车载集成电源产品已实现量产发货,第四代产品的体积功率密度继续提高,成本进一步降低 [2] 电驱业务 - 公司电驱系统已取得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奇瑞等多家知名企业的定点,实现电机控制器、电驱三合一总成产品和"电源+电驱"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的量产出货 [2] - 2024H1公司电驱多合一总成产品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368.24% [2] 其他业务 - 公司其他业务包括电动汽车通信控制器以及液冷充电桩模块等,EVCC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10][11]
景津装备:2024年半年报点评:营收稳健增长,下游结构持续优化
西南证券· 2024-08-27 2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景津装备"买入"评级(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稳健增长,下游结构持续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2.3% [2] - 归母净利润为4.6亿元,同比下降4.3% [2] - 内销平稳增长,新能源、化工领域比重下降 [3] - 环保、矿物加工、医药食品行业占比提升,整体下游结构持续优化 [3] 受部分产品降价影响,毛利率有所回落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9.4%,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4] - 期间费用率为8.8%,同比减少1.4个百分点 [4] - 净利率14.7%,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4] 国内更新需求提供增量,海外市场带来业绩弹性 - 下游客户加速设备升级,公司有望从中获得增量业绩 [5] - 公司重点拓展海外市场,预计海外市场规模是国内的2-3倍 [5] - 设备更新+出口双轮驱动下,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2.3亿元、13.8亿元 [6] - 对应EPS分别为1.88、2.13、2.40元 [6] - 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1.1%的复合增长率 [6] - 维持"买入"评级 [6]
中国重汽:2024年半年报点评:把握重卡结构性机遇,收入利润双增长
西南证券· 2024-08-27 15: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中国重汽的"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燃气重卡高增助力龙头地位巩固 - 公司抢抓燃气车机遇,第一商用车网统计,24H1集团天然气重卡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273%,市占率达25.6%,同比+11.6个百分点 [3] - 在15L燃气牵引车市场,集团市占率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至29.6%,位居行业第一 [3] - 集团相关产品在AMT车型市占率为40.2%、高端专用车市占率为42.0%,均位居行业第一 [3] - 24H1集团重卡销量共计12.5万辆,同比+14.8%,对应市场占有率为24.8%,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行业领先地位再度巩固 [3] 出口高端化趋势利好利润增长 - 24H1集团实现重卡出口6.8万辆,出口份额超过40%,出口表现再创新高 [4] - 24年2月中国重汽单月重卡出口达1.4万辆,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国内重卡企业出口的单月最高纪录 [4] - 24年5月13日,中国重汽450辆国产高端重卡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利装船,出口到中东国家,此次发运创下日照港最大规模机械设备出口纪录 [4] - 预计出口份额持续提升叠加出口产品高端化将进一步利好公司利润增长 [4] 发力新能源,竞争优势明显提升 - 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309%,市占率同比+5.6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轻卡销量同比增长186.1%,市占率同比+0.1个百分点 [5] - 新推出的612kWh渣土车在真实道路场景中续航里程突破了400公里,极大提升了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5] - 依托重汽强有力的产品竞争力以及渠道能力,公司有望在新能源市场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71.9、82.0亿元,对应PE为8、7、6倍 [6] - 维持"买入"评级 [1]
恒立液压:2024年半年报点评:多元化布局稳步推进,24Q2业绩超预期
西南证券· 2024-08-27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多元化布局稳步推进,24Q2 业绩超预期 - 公司 24H1 实现营收 48.3 亿元,同比增长 8.6%;归母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增长 0.7% [2] - 单 24Q2 实现营收 24.7 亿元,同比增长 22.1%,环比增长 4.7%;归母净利润 6.9 亿元,同比增长 5.0%,环比增长 14.0% [2] - 受汇兑收益波动影响,公司净利率小幅下滑 [2] 多元化战略成效显现,非挖及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 24H1 公司实现销售重型装备用非标准油缸 13.89 万只,同比增长 21.5% [2] - 非挖泵阀实现快速增长,营收同比增长 24.3% [2] - 公司多产品表现优秀,紧凑液压产品、径向柱塞马达、新能源及工业真空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2] - 24H1 公司海外营收同比增长 15.3%,墨西哥工厂建设已进入尾声 [2] 前瞻性布局工业自动化和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 - 公司持续深耕"电动化"战略,前瞻性布局工业自动化和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 [2] - 线性驱动器、电动缸、滚珠丝杠等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4、32.2、38.3 亿元 [3] - 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23、19、16 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 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