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

搜索文档
亚翔集成:海内外双轮驱动促业绩高增,低估值、高分红显投资价值-20250227
兴业证券· 2025-02-27 15: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亚翔集成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翔集成作为洁净室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台资背景、技术优势和优质客户资源,在大陆和新加坡市场双轮驱动下业绩高速增长 [3][7] - 行业预计延续高景气度,国内半导体需求增长、芯片国产替代加速,海外半导体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新加坡半导体行业稳健发展,将带动洁净室市场规模增长 [3] - 公司技术领先、客户优质、现金流改善明显、高分红回报股东,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6 亿元/6.95 亿元/7.59 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3][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洁净室行业领军企业,大陆新加坡双轮驱动 - 台资背景助力发展,业绩高速增长:亚翔集成是洁净室系统集成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台资背景,技术及品牌优势明显,2024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 143.31%、92.12% [7][9] - 电子洁净室工程为主,新加坡市场开拓成果显著:工程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H1 占比 98.18%,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行业洁净室建设,电子行业收入占比上升,2024 年上半年达 99.40%,收入以国内为主,海外业务中新加坡市场开拓成果显著,2024H1 新加坡地区收入占比 41.82% [15][17][19] 行业:半导体行业迎来新机遇,洁净室发展空间广阔 - 国内:半导体需求增长,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国内洁净室集中度低,中高端市场呈寡头格局,2024 年中国半导体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 19.83%,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大,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预计未来洁净室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 [23][25][27] - 海外:产业链东南亚转移,新加坡布局优势明显:半导体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新加坡成为半导体制造重要地区,2023 年产值超 1330 亿新元,对 GDP 贡献约 7%,亚翔新加坡分公司中标 6.3 亿元 MEP 工程项目,有助于提高海外业务承接能力 [33][35] 优质客户资源与技术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 - 凭借台资背景加速出海,订单增长保障业绩:依托中国台湾亚翔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优势,完成多个海外重大晶圆厂建设项目,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3 年新签订单金额达 71.59 亿元,在手订单金额达 56.07 亿元 [38] - 行业壁垒高,公司龙头地位稳固:专注于电子行业洁净室工程项目,技术水平高,截至 2024H1 拥有有效专利 90 项,建立工程数据库,研发费用呈现增长趋势,2024Q3 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 39.43% [40][41] - 现金流改善明显,高分红保障投资性价比:2019 年以来现金回款情况持续改善,2024Q3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53.39%,历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较高,2023 年达 74.37%,截至 2025 年 2 月 24 日,股息率(TTM)为 2.99%,投资性价比凸显 [44] 公司多因素催化下,投资性价比显现 - 公司股价上涨主要源于半导体行业发展及大额订单获取,目前估值 PE 仍处 15%以内分位数,经营稳健,业绩持续释放,分红有保障,未来股息率有望伴随业绩增长大幅提升,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54]
AI医疗新时代:市场腾飞与规模商业化
兴业证券· 2025-02-27 15: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AI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AI医疗市场规模约为973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1500亿元,2022 - 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10.5% [3][4] - AI医疗商业化落地加速,在降本增效、互联网医疗、医疗软件等场景有广泛应用 [14][19][24] - 电商侧AI赋能智能供应链管理,软件侧AI打击新药研发痛点,建议关注相关港股和美股公司 [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规模:AI医疗将呈现指数级跃迁 -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AI技术应用为缓解医疗资源压力提供方案,未来市场空间大 [4] - 技术突破与应用扩展,AI在六大医疗环节应用成熟,推动行业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企业有多种变现方式 [6] - 医疗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工具普及使数据高效采集整合,数据共享标准化提升诊断预测准确性与效率 [9] - 政策与资本推动,2023年全球AI医疗市场融资额达109亿美元,我国AI医疗板块融资笔数和金额大幅增长,推动算力提升和算法优化 [11] 商业化落地加速催生全应用场景 降本增效重塑业务链条 - 商业模式转向价值创造,AI辅助诊断、CRO、患者管理等场景可降本增效,企业可采用软件订阅或SaaS服务模式 [14] - 医疗垂类模型构建数据飞轮,通过临床应用数据反哺模型迭代,医疗具身智能发展扩展应用场景 [17] 核心场景之一:互联网医疗 - AI加持下互联网医疗应用场景延伸,2024年我国网上药店销售额达758亿元,同比增长14.4%,推动规模效应 [19] - 在线问诊与远程医疗打破时空限制,国家助力医保支付改革,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20] - AI加速慢病健康普惠,我国心血管慢性病患者超3亿人,AI结合物联网开创慢病管理新业态,企业可采取B2B2C模式 [21] - 医药电商解锁新格局,处方外流政策推动线上购药合规化,AI提升运营效率,商业模式向O2O和“医 + 药”服务闭环转型 [23] 核心场景之二:医疗软件 - 医疗软件支撑数字化转型,我国医疗软件市场2023 - 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1.7%,2028年规模将达357.5亿元,软件提供商构建生态闭环 [24] - 政策驱动市场扩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催生百亿级改造需求,推动相关系统需求扩张 [25] - AI制药具颠覆性潜力,可降低生物信息读取成本、药物开发成本,提高研发投入回报,解决新药研发困境 [27] - 技术创新数据革命,CDSS成为医疗信息化转型关键应用,AI提升其性能,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刚需 [29] 投资建议 - 电商侧关注全链条整合能力,软件侧关注AI打击新药研发痛点能力,港股关注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美股关注Tempus AI、Doximity、Teladoc等 [32]
AI专题系列1:AI+消费:风口已至,内外兼修
兴业证券· 2025-02-27 15: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社会服务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模型性能提升且成本下降,叠加AI Agent技术进展,驱动B端应用和C端硬件市场发展,DeepSeek受关注,多家消费公司接入,AI+消费落地场景可期 [4][20] - AI可对内赋能消费行业提质增效,对外输出服务产品,终端变现前景好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DeepSeek - R1发布,标志开源推理模型迈入新阶段 - DeepSeek由幻方量化创立,2025年1月发布的DeepSeek - R1是全球首个匹配OpenAI o1性能的开源推理大模型,在多任务上性能对齐,且由团队独立研究得出,上线21天在全球AI产品榜单排名靠前,7天完成超1亿用户增长 [12][15] - DeepSeek受关注一是性能优越,二是成本低,其每百万个输出Token成本为2.19美元,输出API价格仅为OpenAI o1的3%左右,推动LLM向垂直领域渗透,海外云厂商、芯片厂商及下游消费公司纷纷接入 [4][20] AI如何赋能消费行业 教育 - 技术变革推动全球AI+教育发展,教育领域有良好商业化土壤,推动AI快速落地,校内考试测评应用成熟度最高,校外居家学习达高成熟度,语言学习应用整体成熟度也较高 [27] - 海外AI+教育公司加成效果显著,如OpenAI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合作,Duolingo推出AI增强型高级订阅服务,验证生成式AI在教育场景付费模式,推动活跃用户规模增长 [32][33] - 校内场景主要服务模式有软硬件一体装配等,典型玩家多为原教育信息化厂商,科技厂商从新兴场景切入,涉及自动评阅、听说考试等多个应用场景 [36] - 校外场景AI+教育应用多嵌入学习工具APP及智能硬件,硬件通过整机销售获利,APP盈利模式多样,包括精准学习、口语学习等应用场景 [38] - 关注“教育+AI”公司,B端市场有国新文化等,智能硬件有道等,在线教育有豆神教育等 [28] 人服 - AI技术赋能人力资源数字化,出现AI面试和AI培训等创新型落地场景,行业内龙头公司积极拥抱AI重塑管理模式,如LinkedIn、Workday等 [40][41] - AI技术推动人服企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大模型提高人岗匹配效率,有望实现数据驱动的战略决策,相关标的有科锐国际等 [46] 电商 - AI在电商领域应用广泛,集中在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助力电商增长,但复杂情景问题解决能力需改善,相关标的有小商品城等 [50][51] AI终端百花齐放,看好变现前景 AI眼镜 - 大模型发展使AI眼镜前景广阔,其强调轻量化和便捷性,成本有优势,结合低频硬件销售和高频服务消费优势,客单价亲民,渗透率低、成长空间大,相关标的有米奥会展等 [54][56] AI+体育 - AI技术进步等驱动体育行业智能化,国内健身市场有多重增长动力源,核心是政策带动健身意识强化和人均健身支出提升,相关标的有舒华体育等 [60][61]
AIoT行业系列深度(一):WiFi芯片模组-万物智联“卖铲人”
兴业证券· 2025-02-27 15: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与AIoT结合,2033年AIoT市场规模将达400亿,年复合增长率9.6%,Wi-Fi芯片模组是万物智联关键 [2] - AIoT在库存出清、需求复苏及端侧AI发展推动下迎来新拐点,Wi-Fi等短距连接是优选方案 [5][11][18] - Wi-Fi芯片向更高速率和互联互通发展,Matter打造统一标准促进其成长 [20][29] - Wi-Fi MCU在长尾市场有开发者生态优势,乐鑫科技是领军者,业绩恢复高增长,核心竞争力强 [39][46][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景气度提升&端侧AI双重催化,AIoT迎新拐点 - **库存出清&需求复苏,AIoT进入向上通道**:AIoT的MCU市场在2020 - 2021年增长5% - 15%,部分产品达50%,2023H2起AIoT市场好转,2024Q3相关公司营收81.6亿,同比增长34%,IoT业务增长显著 [5] -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端侧AI大有可为**:2018 - 2025年AI在AIoT市场规模从16.14亿增至260亿,2030年含AI的AIoT设备占比将达25%,2023 - 2033年AIoT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9.6% [11][13][15] - **Wi-Fi等短距连接是AIoT的优选方案之一**:IoT中WiFi占比70%,Wi-Fi、Thread、ZigBee等是AIoT常用连接方式 [18][19] Wi-Fi芯片:更高速率&互联互通是AIoT未来发展趋势 - **Wi-Fi芯片:产业链核心环节**:Wi-Fi芯片分STA和AP,在IoT应用广泛,2019 - 2022年手机等设备逐步采用WiFi6、6E、7技术,2021年Wi-Fi市场CR3达76% [20][22][23] - **产品形态:Wi-Fi MCU vs外挂Wi-Fi芯片**:Wi-Fi MCU集成MCU和Wi-Fi功能,成本低、体积小,适用于AIoT,如ESP32 - S3 [24][26] - **Wi-Fi技术:向更高带宽和更低时延迭代**:Wi-Fi技术从4 - 6发展到7,Wi-Fi 7有320MHz带宽、4096 - QAM调制和Multi - RU等优势,2024年Wi-Fi 7占比2.33%,预计2028年达21% [26][29] - **Matter:打造行业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趋势催化高成长**:Matter由ZigBee等协议发展而来,2022 - 2024年不断更新版本,支持Wi-Fi、Thread等连接,促进设备互联互通 [29][30][32] Wi-Fi MCU:长尾市场下的开发者生态优势 - **乐鑫科技:Wi-Fi MCU赛道领军者**:乐鑫科技2008年成立,专注Wi-Fi MCU,产品如ESP8266、ESP32等在AIoT应用广泛,有丰富开发者生态 [39][44] - **公司业绩恢复高增长,高研发投入助力长期成长**:2016 - 202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2.03%,2024年Q1 - Q3营收增长39% - 41%,净利润增长120% - 150% [46] - **开发者生态&核心自研IP构筑核心竞争力**:Wi-Fi MCU市场竞争激烈,乐鑫科技通过开发者生态和自研IP获优势,2024 - 2029年Wi-Fi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11.2% [55][59] 投资建议 - 看好AI与AIoT结合带来的投资机会,关注Wi-Fi MCU相关企业 [62]
有色金属:刚果(金)钴出口暂停,全球钴价中枢或将上移
兴业证券· 2025-02-26 2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政策将显著改善全球钴行业供需格局,钴价中枢或将震荡上移,但长期来看钴行业供需压力仍存,受此影响近期全球钴价有望震荡上涨,在印尼等其他主流产地拥有钴产能的企业或将充分受益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月24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发布声明,刚果总理和矿业部长签署法令,允许监管机构采取包括禁止出口的临时措施以防影响市场稳定,措施自2月22日生效,将在三个月后评估,届时可能调整或解除 [3] 市场价格 - 2022年以来全球钴供给持续过剩,钴价持续下滑,截至2025年2月24日,MB钴价跌至9.95美元/磅,较2022年高点下滑75.20%,国内钴市场价为16.06万元/吨,较2022年高点下滑72.08%,当前钴价处于历史底部位置 [3] 供需情况 - 2024年全球钴产量约29万吨,刚果(金)为全球最大钴产地,产量22万吨(占比约76%),印尼产量位居第二,为2.8万吨(占比约10%),假设2025年刚果(金)钴产量环比持平,暂停4个月出口将影响2025年全球钴供给量约7.33万吨,在下游需求稳定情况下,全球钴行业过剩情况预计将显著缓解 [3] 事件分析 - 刚果(金)暂停出口政策将改善全球钴行业供需格局,钴价中枢或将震荡上移,但政府将在三个月后评估并可能调整或解除措施,长期停止出口影响当地税收,预计后续将逐步放开限制,长期来看钴行业供需压力仍存 [3] 投资要点 - 受刚果(金)政府暂停钴出口影响,近期全球钴价有望震荡上涨,重点关注在印尼拥有湿法镍(伴生钴)产能的标的,如华友钴业等 [3]
建筑材料行业周报:把握淡季布局契机,静候政策落实发力
兴业证券· 2025-02-26 09: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地产贝塔因素更为积极,应积极布局零售建材先手 [6] - 关注水泥行业底部改善,淡季提价稳利润,底部信号出现 [8] - 建议关注高股息品种的配置价值 [9] - 2025 年度策略为盈利底部,供需拐点将至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期市场表现(250217 - 250221) - 暂无具体内容总结 本期建材价格变化 水泥(250217 - 250221) - 暂无具体内容总结 浮法 + 光伏玻璃(250217 - 250221) - 华北市场整体下行,需求偏弱,业者采购积极性低,沙河市场经销商、期现商销售存货,工厂库存增长,价格下行,京津唐企业出货减缓,部分厂家价格下调 [26] 玻纤(250217 - 250221) - 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稳中有涨,部分厂报价小幅上调。截至 2 月 20 日,2400tex 无碱缠绕直接纱市场主流成交价 3600 - 3700 元/吨,全国企业报价均价 3759.67 元/吨,较上一周均价上涨 0.80%,同比上涨 22.11%,较上周同比涨幅扩大 0.96 个百分点 [33] 能源和原材料(250217 - 250221) - 暂无具体内容总结 重点公司跟踪及行业要闻 重点公司跟踪 - 中国巨石:2 月 17 日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实施完毕,累计增持 89,913,017 股,占总股本 2.25%,增持金额 99,999.60 万元;2 月 21 日股东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持股比例从 15.9299%增至 17.0189% [48][49] - 万年青:2 月 17 日、18 日、19 日多次发布“万青转债”回售提示性公告,因股票连续三十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 8.67 元/股的 70%(即 6.07 元/股),且“万青转债”处于最后两个计息年度,有条件回售条款生效 [48][49] - 悦心健康:2 月 18 日控股股东部分股份办理质押业务,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占其持股总数的比例为 41.79%,质押股份整体风险可控 [48] - 长海股份:2 月 19 日“长海转债”有条件回售条款生效,因股票自 2024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连续三十个交易日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15.64 元/股)的 70%(即 10.95 元/股),且“长海转债”处于最后两个计息年度,本次回售价格为 100.311 元/张(含息、税) [48] - 南玻 A:2 月 20 日公告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48] - 正威新材:2 月 21 日变更公司名称,中文名称由“江苏正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证券简称相应变更,2 月 24 日启用,证券代码“002201”不变 [49] - 坚朗五金:2 月 21 日股份回购事项实施完成,累计回购 4,413,388 股,占总股本 1.25%,最高成交价 22.90 元/股,最低成交价 22.05 元/股,成交总金额 100,023,677 元(不含交易费用) [49] 行业要闻 - 全国公积金优化政策:2024 年全年超 430 条,2025 年以来超 20 条,优化方向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等 [51] - 广州规范商品房销售:广州市住建局 18 日发布通知,多处内容更新,明确提示配套教育设施开办及相关政策以所在区教育局公布为准,2 月 28 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51] - 住建部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18 日在青岛召开现场会,指出要加快推进轮候库建设,加大建设和供给,发挥其对惠民生、促转型、稳经济的作用 [51] - 房地产市场信心提振:政策“组合拳”见效,1 月 70 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房价环比继续上涨,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首次上涨 [51] - 国内首个工业 AEO 制度试点:上海市发布试点实施方案,在工业领域以“免申即享”方式推行经认定的经营者(AEO)分级行政检查制度 [51] - 生态环境部启动 2025 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征集园区、企业、社区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及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案例 [51] - 工信部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将落实开放举措,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促进其在华更好发展 [51]
消费电子创新跟踪系列一:3D打印,消费电子应用元年有望开启
兴业证券· 2025-02-26 09: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D打印也称增材制造,适合复杂结构、一体化、轻量化零部件制造,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国内超300亿元且保持快速增长,下游以航天航空、汽车、医疗为主,未来消费电子应用潜力大 [3] - 3D打印产业链上游包括工业软件、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中游以设备厂商为主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厂商扩大份额并推动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 [4] - 消费电子零部件设计复杂,有减重、减薄及ESG和成本优化诉求,3D打印匹配度高,随着荣耀、OPPO折叠机铰链应用及苹果加大投入,3D打印将在消费电子领域加速渗透,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4] - 建议关注3D设备厂商华曙高科、铂力特、大族激光;制造服务环节的立讯精密、工业富联、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等;上游激光器和振镜环节的锐科激光、杰普特、金橙子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什么是3D打印 - 3D打印基于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材料逐层堆积制造三维物理实体,适用于复杂结构等零部件制造,材料利用率高,分为金属和高分子两类,以SLM和SLS为主要技术路线 [3] - 3D打印步骤包括三维模型设计、模型切片、打印过程及后处理,打印过程是将特殊材料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形 [9][11][12] - 3D打印技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发展进入越来越多领域,如汽车、国际空间站等 [13] - 3D打印按原材料分为金属和高分子增材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将增材制造工艺分为七类,各工艺有独特特点、优劣势和适用场景 [14][15] - 202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2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6.8%,预计2024年达248亿美元,2030年达883亿美元,2024 - 2030年复合增长率23.57%,下游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 [16] - 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2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67亿元,年复合增速24.64%,预计2024年达415亿元,主要应用领域为航空航天、医疗和汽车 [23] 核心零部件加速替代,产业链逐渐完善 - 3D打印产业链上游涵盖三维扫描设备等企业,中游以设备生产厂商为主并占据主导地位,下游应用覆盖多个行业,2021年全球3D打印制造相关服务市场产值占比约59%,产品产值占比约41% [31] - 3D打印设备处于产业链核心,欧美玩家市占率较高,国内铂力特和华曙高科迎头赶上,金属领域主要技术路线是SLM,高分子领域是SLS,惠普采用MJF技术 [34] - 金属3D打印市场2022年创造超28亿美元收入,预计到2032年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400亿美元以上,国内玩家扩大市场份额 [36] - 3D打印设备涵盖多种功能模块,硬件成本中光学热学类为主,核心零部件有激光器和振镜,激光器在设备平均成本中占比约19%,振镜占比约6% [38] - 高端激光器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有,近年来锐科激光等国内企业份额快速提升;高端扫描振镜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有,国内金橙子等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42] 3C应用元年有望开启,千亿市场蓄势待发 - 相比传统精密加工,金属3D打印具备缩短研发周期等优势,但在可加工材料选择等方面存在劣势,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有望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青睐 [51][54] - 2023年苹果探索3D打印Apple Watch Ultra的钛合金中框,近期频繁发布3D打印领域招聘信息,提出“Apple 2030”碳中和计划 [55] - 荣耀Magic V2首次采用钛合金3D打印,带动折叠屏厚度和重量下降,销售超百万台,Magic Vs3继续使用该技术;OPPO Find N5零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与铂力特联合研发攻克多项劣势 [56][59] - 苹果主要金属加工厂商营收显示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假设苹果部分产品采用3D打印,测算制造服务规模400 - 500亿,打印设备台数1.7万台左右,设备投资规模300 - 400亿,考虑安卓需求,3C领域3D打印制造服务 + 设备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60][63] 投资建议 - 随着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快速渗透,建议关注3D设备厂商华曙高科、铂力特、大族激光;制造服务环节的立讯精密、工业富联、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等;上游激光器和振镜环节的锐科激光、杰普特、金橙子等 [4][67]
九华旅游:低基数下业绩增长可期,需求稳健韧性强-20250226
兴业证券· 2025-02-26 08: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背靠四大佛教名山,基础扎实,景气度位居行业前列,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强,受消费支出影响弱,未来积极布局新的发展点;安徽省大力推动“大黄山战略”,公司作为大黄山核心旅游资源将受益;公司经营效率高,治理结构完善,优于同行;预计24 - 26年公司EPS分别为1.68/1.90/2.13元/股,2月24日收盘价对应的估值分别为19.7/17.3/15.5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02月24日收盘价32.96元,总市值36.48亿元,总股本1.11亿股 [2] 主要财务指标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724|756|814|872| |同比增长|117.9%|4.5%|7.7%|7.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5|186|211|236| |同比增长|1374.9%|6.3%|13.5%|12.0%| |毛利率|49.6%|50.5%|51.8%|52.9%| |ROE|12.3%|12.3%|13.0%|13.6%| |每股收益(元)|1.58|1.68|1.90|2.13| |市盈率|20.9|19.7|17.3|15.5| [5] 业绩增长原因 - 公司客流增速领跑,景气度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扎实客群基础,佛山名山客流景气度领先,核心业务与客流强相关,受价格因素影响极低 [5] - 24Q1低基数叠加池黄高铁通车影响,25Q1增速可期,24Q1春节较晚且受大雪封山影响收入和利润下滑,25年春节提前12天且无封山影响,池黄高铁通车带来高铁基数影响,春节数据在多数景区基本持平或下滑背景下公司仍保持增长 [5] - 新停车场投入运营拉动客运业务较快增长,酒店改造升级及新酒店爬坡贡献业绩,24年山下新停车场投入运营带动客运业务增长,24H1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8%,同期索道收入同比下降6%;23年新投入文宗古村酒店开业仍在爬坡期,近两年来陆续对原有酒店进行改造升级,25年酒店业务预计将带来一定增量 [5] - 缆车改造及新索道和外延布局将带来新的业务增量,山上缆车未来将改造扩容,新投入狮子峰景区索道客运项目预计27年投入运营;九华山作为“大黄山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未来在区域资源整合以及外延拓展方面均存在较大空间 [5] 财务报表数据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流动资产|436|360|411|464| |货币资金|179|152|232|315|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3|3|3|3| |预付款项|5|5|5|6| |存货|8|8|8|9| |其他|242|192|162|133| |非流动资产|1375|1511|1578|1655| |长期股权投资|68|71|73|74| |固定资产|716|888|925|982| |在建工程|190|141|171|196| |无形资产|217|215|211|205| |其他|184|197|197|197| |资产总计|1812|1871|1989|2119| |流动负债|381|347|359|372| |非流动负债|13|15|15|15| |负债合计|393|362|375|387| |股本|111|111|111|111| |未分配利润|877|942|1016|1098| |少数股东权益|0|0|0|0| |股东权益合计|1418|1509|1614|1732| |负债及权益合计|1812|1871|1989|2119| [7]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724|756|814|872| |营业成本|365|375|392|410| |税金及附加|8|16|16|17| |销售费用|39|39|41|43| |管理费用|94|97|104|111| |财务费用|-1|-5|-5|-7| |投资收益|12|12|15|17| |营业利润|234|251|284|318| |营业外收支|-2|-2|-2|-2| |利润总额|232|249|283|317| |所得税|58|64|72|81| |净利润|175|186|211|236| |少数股东损益|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5|186|211|236| |EPS(元)|1.58|1.68|1.90|2.13| [7]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归母净利润|175|186|211|236| |折旧和摊销|77|110|125|143| |营运资金的变动|82|16|42|42|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320|301|364|405| |资本支出|-186|-232|-191|-221| |长期投资|-50|-3|-2|-1|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233|-236|-179|-205| |债权融资|0|0|0|0| |股权融资|0|0|0|0|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0|-92|-105|-118| |现金净变动|80|87|-26|/| [7]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3A|2024E|2025E|2026E| |----|----|----|----|----| |成长性| | | | | |营业总收入增长率|117.9%|4.5%|7.7%|7.1%| |营业利润增长率|1957.7%|7.1%|13.4%|12.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374.9%|6.3%|13.5%|12.0%|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49.6%|50.5%|51.8%|52.9%| |归母净利率|24.1%|24.6%|25.9%|27.1%| |ROE|12.3%|12.3%|13.0%|13.6%| |偿债能力| | | | | |资产负债率|21.7%|19.4%|18.8%|18.3%| |流动比率|1.15|1.04|1.15|1.25| |速动比率|0.48|0.45|0.66|0.86| |营运能力| | | | | |资产周转率|44.0%|41.0%|42.2%|42.4%| |每股资料(元)| | | | | |每股收益|1.58|1.68|1.90|2.13| |每股经营现金|2.89|2.72|3.29|3.66| |估值比率(倍)| | | | | |PE|20.9|19.7|17.3|15.5| |PB|2.6|2.4|2.3|2.1| [7]
医药行业周报:政策持续支持创新药发展,看好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AI医疗三大方向
兴业证券· 2025-02-26 08: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月17 - 21日医药生物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AI医疗成重要投资方向,建议关注相关领域企业,板块当前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具备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医药板块行情 - 2025年2月17 - 21日医药生物板块全周涨1.93%,跑赢沪深300指数(全周涨1.00%),2024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下跌9.41%,跑输沪深300指数25.37个百分点,列30个一级子行业第28位 [6] - 截至2025年2月17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6.21,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15.29%,对剔除银行后的全部A股溢价率为27.17%,近期相对沪深300溢价率呈上升趋势 [8] - 2025年2月17 - 21日医药板块246只个股上涨,安必平、迈威生物等涨幅居前;246只个股下跌,锦好医疗、双成药业等跌幅居前 [10] 一周行业事件/政策综述 - 2月20日财政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将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 [14] - 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有释放开放信号、加大政策支持、开展投资促进、解决企业关切等特点,涉及医疗等领域 [14] 行业投资策略 - 国内对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利好差异化创新品种,创新药及产业链是核心主线,2025Q1创新药有望延续好业绩,产业链部分公司2025年有望业绩复苏 [15][17] - AI医疗成2025年医药板块重要投资方向,AI基因检测领域有可行商业模式,数据是关键要素,建议关注把握优质数据入口与广泛用户基础的企业 [18][19][21] - 2024年医药板块下行,2025年部分细分领域基本面和景气度有望环比、同比改善,建议关注创新药、创新药产业链、医疗器械、中药、消费医疗等领域 [23][24] 推荐组合 - 2月稳健组合推荐爱尔眼科、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等;积极进取组合推荐联影医疗、爱博医疗、恩华药业等,并给出推荐理由、股价催化剂和风险因素 [38] 2025年2月17日 - 2月21日报告统计 - 该时间段共撰写报告1篇,标题为【兴证医药】从TEMPUS出发,看AI赋能基因检测领域——医药行业周报(2025.2.10 - 2025.2.14) [40] 股东大会及新股提示 - 列出2025年2月部分医药公司股东大会汇总信息 [40] - 列出医药板块2023年至今上市新股信息 [42] 相关企业盈利预测及评级 - 给出众多关注的A股上市公司的子行业、价格、市值、归母净利润预测、PE及评级等信息 [45][47][49]
工业:光伏供给侧有望出清,行业拐点可期
兴业证券· 2025-02-25 16: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光伏主链各环节产能过剩幅度大,仅依靠需求增长难以消化,关键在于供给侧出清;党和政府重视新能源产业有序发展,工信部、CPIA等已有促进动作;潜在出清路径下龙头公司均将凭借优势继续占优,若有严格标准使落后产能加速出清,龙头公司将更受益;当前行业处于周期底部,若后续政策推动产能出清,龙头公司盈利和估值弹性较大;个股推荐硅料龙头协鑫科技、大全新能源,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玻璃、信义光能,以及组件龙头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阳能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光伏主链产能现状 - 截至2025年1月末,全球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各为1448GW(折合311.3万吨)、1154GW、1089GW、1325GW,2025年1月开工率依次为40%、47%、50%、37%;CPIA2024年12月预测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430GW - 470GW;目前光伏主链各环节产能过剩幅度大,仅靠下游装机增长难以完全消化,需供给侧出清以实现供需平衡 [3] 政策动态 - 党和政府强调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推动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 - 2024年11月,工信部发布相关文件,对光伏制造行业的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等作出规定,如要求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要求多晶硅现有项目综合电耗小于60KWh/kg、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小于53KWh/kg等,引导光伏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 [3] - 2024年10月CPIA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2024年12月动员多家头部光伏企业参与行业自律,自觉限产限价,同月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公告宣布有序减产控产 [3] 供给侧出清路径及龙头公司优势 - 路径一:依靠价格竞争 + 技术迭代的市场机制逐步出清;2024Q2以来,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持续超低价,业内公司连续亏损,已有公司减停产,随着部分公司现金流枯竭,产能或逐步出清;同时,随着N型技术及产品迭代升级,落后技术产能被动淘汰;在没有政策干预情况下,由于存量产能多,预计这一出清过程耗时较长,期间龙头公司业绩将继续承压 [3] - 路径二:制定严格的技术、能耗等标准使行业加速出清;若政策给定更严格的硬性标准,如对存量硅料产能的单位综合电耗给予更严格标准,或可实现行业产能快速去化、盈利明显改善;且龙头公司技术、能耗指标领先,实际市占率据此提升,受益大 [3] - 路径三:给定公司生产配额或产能利用率,使行业利润率回归正常水平;若政策根据各企业存量产能、历史出货量等按一定计算公式确定生产配额或产能利用率上限,可在较短时间让供需大致平衡、价格回到相对合理水平,届时龙头公司恢复盈利;但配额制度之下,生产指标珍贵、中小产能单位亏损减少,行业的名义产能或长期维持在相对高位;上述三种路径之下,龙头公司均将凭借体量、技术及成本优势继续占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