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产业研究院

搜索文档
薯条专门店发展报告2025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3-04 15:35
报告核心观点 - 综合多方面资料剖析薯条专门店赛道发展现状,其热度升温、门店增多、市场规模增长,发展受政策、市场、自身优势等因素助推,虽有亮点但也存在痛点,建议加强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提升产品价值感 [3] 赛道概况 - 全球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全球马铃薯产量超3.6亿吨,全球薯条市场规模超270亿美元且未来将以6.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8] - 薯条在我国发展近四十载,从西式快餐配餐升级为独立专门店,经历产品引入、市场培育、本土化生产、多元化发展阶段 [9] - 2024年1 - 12月全国薯条相关企业注册量250余家,同比增长88.1%,截至2025年2月存量超1300家,社交媒体上薯条相关话题声量高 [14] - 政策利好薯条产业发展,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千公顷左右,2024年产量预估超1900万吨,冷冻薯条年产量达50万吨左右 [18] - 众多薯条供应链企业在马铃薯主产区布局,如麦肯、蓝威斯顿等 [21] - 薯条市场认知度高、受众广、消费场景多元化,是多个餐饮领域重要小吃搭配 [24] - 薯条专门店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制作工序简单、油炸易“上瘾”、毛利高 [25] - 截至2025年2月全国薯条专门店超2000家,比2023年底增长45.1%,2025年薯条(不包含流通端)市场规模预计近200亿元 [30] - 华东地区薯条专门店数量最多,浙江、山东、河南门店数居前 [33] - 二线及以上城市薯条专门店数量占比超五成,上海、深圳、广州、北京门店数占前四 [36] - 多数薯条专门店品牌2022年以后创立,96.3%品牌门店数在10家及以下 [39] - 近八成薯条专门店人均消费在10 - 30元区间,各价格区间有代表品牌 [43] 发展亮点 - 品牌从口味、形状、配菜、食材全方位创新,如推出多种风味、形状薯条及搭配特色配菜、升级食材等 [52] - 品牌积极扩充“小吃小喝”产品线,以薯条为主打,搭配多样化小吃和饮品 [59] - 薯条专门店以档口模式为主,门店面积10 - 20平米,选址青睐购物中心等流量大的地段,多数品牌购物中心店占比超九成 [62] - 门店装修以鲜亮色彩为主调,契合年轻人审美,适合拍照打卡 [66] - 品牌通过多渠道传播提升影响力,线上利用短视频,线下开展联名、一日店长等活动 [73] - 薯条供应链成熟,冷冻薯条生产本土化,调味料企业助力口味创新 [77] 展望与建议 展望 - 薯条将跨越西式快餐界限,成长为兼容并济的大赛道,已广泛渗透多个餐饮领域 [81] 赛道痛点 - 产品趋于同质化,主打口味趋同 [84] - 价值感有待提升,单价偏高、性价比不高、复购有挑战 [84] - 品牌力有待加强,本土品牌多为网红品牌,缺乏深度品牌建设 [84]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与多赛道品牌争夺消费者 [84] 经营建议 - 加强产品创新,探索新口味、形状、烹饪方式和食材搭配,拓宽消费场景 [87] - 加强品牌建设,明确定位和核心价值,多渠道宣传提升曝光度 [87] - 提升产品价值感,从多方面优化消费者体验 [87]
正餐消费决策链研究报告2025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2-07 14: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核心观点 - 消费者决策路径有需求触发前的备选集、需求触发后的预决策、现场的终决策三大关键节点,餐饮企业关键动作在备选集、预决策、终决策三大战场[6][12] - 备选集战场重要性最高,超7成最终决策品牌来自备选集,品牌广告、消费体验和口碑决定品牌能否进入[6][25] - 预决策战场,86.9%消费者决定目标餐厅,线上平台是主战场,提升平台曝光率和曝光效果及采用合适触发因素可提升被选中概率[6][10] - 终决策战场约10%消费者临场转换餐厅,核心是避免消费者流失并吸引流入,需克服排队、停车、卫生问题并增加现场元素[6][10] - 以品牌CF为例,其在三大战场处于劣势,需在各战场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竞争力[6][51] 各部分总结 消费决策链研究体系 - 餐饮消费决策路径有需求触发前备选集、需求触发后预决策、现场终决策三大关键节点,对应备选集、预决策、终决策三大战场[12] - 红餐三大战场OPF模型从消费者决策导向企业落地策略,评估企业在三大战场表现,识别优势和问题以优化[15] - 本次报告研究亲友聚会场景下正餐消费路径,该场景下三大战场重要性比重约为7:2:1[19][25] 备选集战场 - 备选集是需求触发前消费者心智中的备选品牌,是餐饮竞争第一战场,由品牌广告、消费体验和口碑共同作用[29][30] - 亲友聚会场景下正餐消费者分探索者、照顾者、坚守者三类人群,探索者占比最高,尝鲜意愿探索者>照顾者>坚守者[32][35] - 消费者心智中平均有9.1个正餐品牌,探索者备选集品牌数最多达12.1个,坚守者最少为4.7个[38] - 进入备选集需品牌广告和消费体验并重,尝鲜清单要配合特色内容曝光种草,体验清单要口味出色、环境服务好、菜品多样并配合折扣优惠[41] - 私域可对自身消费体验不错的消费者持续提醒、传播优惠活动触发复购,传播者利用他人体验传播运营效果更好[45] - 品牌CF进集率靠后,认知度低,品牌总体评价略低于平均线,品牌传播弱,拉新能力偏弱,需增设特色菜、扩大种草内容输出、提升运营能力[54][60][61] 预决策战场 - 亲友小聚餐饮需求触发因素分场景需求和品牌动作,场景需求触发因素更重要[68] - 需求触发后做扩展决策的消费者居多,但人群差异大,探索者搜寻集外品牌倾向高,照顾者注重满足全员需求,坚守者多在备选集内选择[71] - 美团、大众点评、小红书是最重要信息搜索渠道,探索者看小红书/大众点评,照顾者关注美团和大众点评团购等信息,坚守者看重美团和抖音团购及公众号/社群活动[74] - 预决策影响因素分菜品、环境服务、价格、知名度与美誉度相关四类,菜品相关因素最关键,不同人群看重因素有差异[78] - 86.9%消费者在预决策时决定目标餐厅,13.1%消费者去到现场再决策[88] - 品牌CF集内与集外品牌预选率排名靠后,预决策战场处于劣势,原因是效果广告不足、曝光率低,但在菜品品质、口味、停车和团购折扣方面有优势,可增加平台曝光度和曝光效率,增设团购套餐[89][95][99] 终决策战场 - 约10%消费者临场转换餐厅,探索者切换可能性高,照顾者除非排队时间长否则一般不换,坚守者最不愿意换餐厅[103][106] - 消费者现场切换餐厅主因是没位置排队、停车问题和卫生问题,竞品吸引点在于主打菜品、特价菜和团购优惠券[107][108] - 品牌CF流出率较高,流出客户以照顾者居多,应增加特价菜吸引流入,改善卫生和排队流程减少流出[111][117] 案例总结 - 品牌CF在备选集战场缺乏特色菜、知名度不高,预决策战场平台曝光率低、缺少特价菜和儿童餐,终决策战场高流出率、缺少特价菜、卫生一般和排队等位问题突出[121] - 提升计划为在备选集战场推出特色菜和特价菜并持续种草,预决策战场增加团购套餐和平台曝光,终决策战场补充海报、改善卫生和排队流程[121] 更多研究 - 三大战场OPF模型适用于区域战场优化、绩差门店提升、消费者决策洞察、用户运营研究等多种研究咨询需求场景[123][124]
2024年餐饮热门赛道洞察报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1-24 19: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我国餐饮市场稳步增长,收入超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但9月出现慢增长“危机”,入局者新增数量增速放缓 [3][9] - 餐饮行业转机显现,网红流量泡沫被戳破,“追逐品质”有望成“破局点”,企业竞争更多元 [15] - 行业出现新趋势新需求,地域风味崛起、产品品质升级,品牌出海和数智化建设加速,小店模型走红,消费者注重性价比、质价比、心价比及就餐的烟火气等 [17] - 热门赛道诞生或崛起方式有传统赛道“翻红”、小众赛道被“挖掘”、新锐赛道“诞生”,驱动因素包括品牌差异化打法、市场需求多元化、社交媒体推动和供应链完善 [19][21] 各部分总结 发展背景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超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近两年收入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零售增速,但9月增速低于二者,慢增长“危机”显露 [3][9] - 2024年餐饮企业存量超1600万家,同比增长7.8%,但注册量为357.4万家,同比下滑13.7%,近五年注册量增速首现负增长,投资人和入局者更谨慎 [10] 整体概况 - 热门赛道诞生或崛起方式有传统赛道“翻红”(如黑糖珍珠奶茶、湘式小炒)、小众赛道被“挖掘”(如云贵风味酸汤火锅、江西小炒)、新锐赛道“诞生”(如中式汉堡、现制养生茶饮) [19][20] - 热门赛道爆火驱动因素有品牌探索差异化打法、市场需求多元化、社交媒体平台推动、供应链上游完善 [21][22] 热门赛道回顾 - 近年餐饮市场有不少热门赛道,2024年超23条,如薯条专门店、小火锅等,抖音平台超15个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破亿,“薯条”等超10亿次 [24][26] 热门赛道解读 地方小炒 - 粤式、川式、陕西、贵州、云南小炒热度渐升,跑出常来小娶等品牌,江西小炒和湘式小炒影响力扩大 [32] - 江西小炒以鲜辣、咸辣为主,现点现炒、性价比高,全国门店数超1.2万家,较2023年底增长450%,跑出辣小鲜等连锁品牌 [33][34] - 湘式小炒以香辣等味著称,辣椒炒肉是“流量密码”,全国湘菜门店数近12万家,占中式正餐门店总数8.8%,兰湘子等品牌发展好且扩张快 [37] 砂锅菜 - 近两年砂锅菜风头正盛,中式正餐等赛道中细分赛道崛起,涌现陶德砂锅等代表品牌,一些非砂锅菜品牌也布局相关产品 [41] 火锅 - 火锅赛道热度高,酸汤火锅迎来“黄金期”,贵州、云南、海南等酸汤火锅细分赛道跑出多个品牌,部分上游供应商布局酸汤汤底 [45] - 鲜切牛肉火锅结合“新鲜现切”与自助模式,成为热门赛道,多地出现相关火锅店,海底捞等品牌入局 [48] - 山野火锅受市场追捧,运用多种山野食材,推出特色山茶,三出山等品牌发展好 [51][53] - 小火锅发展火热,以呷哺呷哺等为代表,人均消费低、性价比高,自助模式是主流,部分品牌探索“快餐化” [53] 现制养生茶饮 - 现制养生茶饮赛道成长,全国门店数超6000家,暖燕·姨妈热饮等品牌推出含养生食材产品,强调多种功能 [55][57] 手作珍珠奶茶 - 珍珠奶茶凭“手作黑糖/红糖”卖点迎来新机遇,煲金珠等品牌引领发展,新茶饮品牌加码相关产品 [63] 新中式风 - 中式汉堡赛道中,塔斯汀是“领头羊”,品牌在堡胚、馅料体现中式特色;中式炸鸡有多个流派,临榆炸鸡腿等品牌发展好 [66] 薯条专门店 - 薯条“大单品”特征放大,一批专门店在一线城市冒头,如Potato Corner全国门店数超100家,SH4KE覆盖多地 [69] 其他 - 生烫牛肉粉成为“风口”,拓店快,以吊龙和高性价比为卖点,乔杉杉等品牌发展好 [74] - 鲜烧牛肉成长为独立赛道,牟子胡胖等品牌门店数朝着100家迈进 [74] - 朝鲜族拌饭、齐齐哈尔烤肉、Jellycat蛋糕也是2024年热度较高赛道,各有代表品牌发展 [77] 思考与展望 发展痛点 - 传统赛道“翻红”面临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问题,需适应新消费趋势 [80] - 小众赛道被“挖掘”后存在认知度低、受众面窄、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限制规模化扩张 [80] - 新锐赛道“诞生”后缺乏市场验证和消费者基础,运营管理不成熟,易昙花一现 [80] 未来机遇 - 牛羊肉餐饮有望“大爆发”,因牛羊肉营养丰富、价格下跌、供应链完善 [81] - 健康化、烟火气的餐饮赛道潜力大,如果蔬茶等健康赛道和麻辣烫等烟火气赛道 [81] - 地方特色美食值得挖掘发扬,如云贵川小吃等 [81]
现制饮品新品趋势观察报告2024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1-22 10:2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4年现制饮品品牌新品达2,681款,茶饮品牌新品占比70.7%,咖饮品牌新品占比29.3% [4][11][12] - 茶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157.9款,咖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65.5款,咖饮品牌上新频次高于茶饮品牌 [4][20][21] - 2024年茶饮市场规模达到1,757亿元,增速为8.2%,预计2025年增速为7.8%;咖饮市场规模达到1,177亿元,增速为15.4%,预计2025年增速为12.1% [9][10] - 消费者对茶饮新品的价格、卫生、营养和健康性关注度较高,咖饮消费者对价格和外观出品较为敏感 [4][27][33] - 现制饮品品牌在2024年主要聚焦产品基底、产品配料、产品风味、品牌营销四个维度进行新品研发与上市营销 [4][46][47] 整体上新概况 - 2024年现制饮品品牌新品达2,681款,茶饮品牌新品占比70.7%,咖饮品牌新品占比29.3% [11][12][13] - 茶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157.9款,咖饮品牌月均上新数量为65.5款,咖饮品牌上新频次高于茶饮品牌 [20][21][22] - 茶饮品牌在入夏、深秋、入冬季节的新品数量较多,咖饮品牌则集中在盛夏和冬季发力 [4][22] 细分种类表现 - 茶饮品牌新品中,水果茶占比35.6%,经典奶茶占比30.2%,鲜奶茶占比10.8% [14][15][16] - 咖饮品牌新品中,拿铁占比36.6%,非咖啡饮品占比25.5%,美式/冰美式/意式浓缩占比18.4% [17][18][19] 消费者偏好 - 茶饮消费者更关注价格、卫生、营养和健康性,咖饮消费者对价格和外观出品较为敏感 [4][27][33] - 茶饮消费者偏好水果茶、轻乳茶和经典奶茶,咖饮消费者偏好拿铁、美式/冰美式/意式浓缩 [29][31][33] 新品发力点 - 现制饮品品牌在2024年主要聚焦产品基底、产品配料、产品风味、品牌营销四个维度进行新品研发与上市营销 [4][46][47] - 奶基底中,生乳及乳制品使用占比75.6%,植物基底乳占比23.9% [48][49][50] - 茶基底中,绿茶占比54.5%,乌龙茶占比31.6%,红茶占比11.7% [60][61][62] - 产品配料中,水果、谷物及薯类、香料及调味料是品牌新品中添加种类最多的元素 [71][72][73] 新品趋势展望 - 奶基底和茶基底的"升级战"将继续,品牌将更加注重原材料选择和供应链透明度 [93][94] - 现制饮品品牌将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食材和文化元素,地方品牌将迎来发展红利 [95] - 养生食材、小众食材、高端食材将被进一步挖掘,食材的天然风味和健康功效将更受重视 [96][97]
餐饮行业:中国高校餐饮研究报告2025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1-17 1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下餐饮行业竞争加剧,高校餐饮市场潜力大且日益增长,社会餐饮品牌积极开拓高校点位,但校内社会餐饮品牌竞争力有待提升,未来高校餐饮市场或将快速增长,团餐和社会餐饮边界将逐步模糊 [3][18][10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发展背景: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品牌积极开拓新点位,高校餐饮受关注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放缓,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一线城市餐饮市场增长普遍放缓,1 - 11月全国餐饮收入50,169亿元,同比增长5.7% [6][8] - 餐饮服务供给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12月,全国餐饮门店达785万家,同比增长10.4%,但消费者信心指数低,餐饮消费趋于谨慎 [10][11] - 年轻消费群体餐饮消费潜力大,26 - 30岁消费者月均餐饮消费支出最高为1,271元,18 - 25岁为1,075元,高校学生是潜在消费者 [13][14] - 为在年轻群体建立品牌心智,海底捞、老乡鸡等知名品牌纷纷抢滩高校市场 [17] 发展概况:高校餐饮市场日益增长,社会餐饮品牌门店布局从校外延伸至校内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有高等学校3,117所,高校商圈汇聚庞大年轻消费群体,餐饮市场潜力大 [19][21] - 2023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达4,163.3万人,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招生人数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3%和9.2%,高校餐饮消费群体持续扩容 [22][26] - 高校餐饮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3,67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6%,预计2024年达5,440亿元,2025年突破6,00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高校商圈内社会餐饮门店增至62万家 [27][29] - 高校商圈餐饮品类多样,小吃快餐门店数占比53.6%,粉面和米饭快餐占主导,现制饮品和中式正餐门店数占比超10% [30][32] - 校外餐饮品类丰富度更高,校内聚焦现制饮品和小吃快餐,二者占比超八成 [33][36] - 高校商圈中连锁餐饮品牌占比35.1%,蜜雪冰城、瑞幸咖啡进驻商圈数和门店密度较高 [37][40] - 校内社会餐饮连锁品牌占比58.9%高于校外,校内门店数TOP10以现制饮品为主,校外小吃快餐和现制饮品品牌各占4席和6席 [41][45] 社会餐饮品牌校内竞争环境分析:高校团餐仍占据半壁江山,校内餐饮经营食材成本占比更高 - 高校团餐占市场份额55.5%,校内社会餐饮占11.7%,食堂是社会餐饮首要选址点位,正餐品牌进校倾向降价,快餐和现制饮品品牌倾向保持价格一致 [48][52] - 现制饮品和小吃快餐连锁品牌加速布局高校校内,瑞幸、库迪咖啡校内门店超200家,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也加速布局 [53][55] - 超七成校内社会餐饮门店位于食堂区域,火锅、现制饮品青睐食堂,宿舍适合烧烤等多元就餐需求,图书馆适合现制饮品和烘焙甜品 [56][59] - 校内餐饮门店食材成本占总营收52%,房租加提点成本约两成,人工成本约17%,净利润约7%,低于普通餐饮门店 [63][65] - 高校餐饮经营成本受租赁模式影响大,初创和季节性波动大品牌适合保底流水扣点模式,成熟品牌适合固定租金模式 [66][67] - 社会餐饮品牌进校后聚焦学生需求,精简产品SKU,如瑞幸、蜜雪冰城减少非核心产品,麦当劳等减少套餐组合 [68][70] 消费者洞察:超八成高校学生支持社会餐饮品牌进校开设店 - 高校学生消费观趋于理性,关注性价比和实用性,消费前会搜集信息对比,也愿为悦己和高品质产品买单 [72][74] - 高校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或家人,月均可支配收入约2,000元 [75][77] - 餐饮是高校学生消费核心项目,95.8%学生认为是主要消费项目,36.1%学生餐饮支出占月消费三至五成 [78][80] - 高校学生高频消费粉面、米饭快餐等品类,茶饮消费频次高于咖饮 [81][83] - 高校学生主餐用餐时段集中,早餐偏好包点等,午餐和晚餐聚焦粉面等,辅餐时间分散 [84][86] - 学校食堂团餐在学生就餐习惯中占主导,校内社会餐饮品牌竞争力有待提升 [87][90] - 高校学生在校内社会餐饮品牌门店就餐场景多样,日常就餐占34.7%,口味、价格和优惠是关键考虑因素 [91][94] - 超八成高校学生支持社会餐饮品牌进校,超半数学生认为就餐便利性和多样性提升,部分学生餐饮支出增加,食堂服务质量改善 [95][99] 总结与展望:高校餐饮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增长,团餐和社会餐饮的边界将会逐步模糊 - 高校餐饮消费有周期性,学生在校约9个月,且面临学生价格敏感度高、校方管理限制多、就餐高峰期压力大等经营痛点 [101][102] - 现已进校的社会餐饮品牌未完全满足学生需求,如价格高、环境和菜品不足等,校内餐饮市场仍有机会 [103][106] - 品牌可从优化价格体系、调整菜单、引入智能点餐系统、加强品牌宣传等方面优化策略 [107] - 高校食堂将向综合功能型餐饮空间转型,提升学生用餐体验,提供新盈利模式 [108][110] - 高校餐饮市场中社会餐饮和传统团餐界限将逐渐模糊,双方跨界合作增加,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111] - 高校餐饮市场化发展加速,社会餐饮品牌渗透度将提高,推动行业创新和提升,管理也将更专业规范 [112][113]
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餐饮冷链物流及设计咨询篇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1-03 14: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餐饮保鲜制冷需求增加,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未来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餐饮品牌连锁化趋势加强,设计与咨询需求增加,相关企业提供的服务走向多元化,为餐企多元化、精细化发展赋能,未来相关配套服务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7][15][50][9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餐饮冷链物流篇 技术、政策、需求多方助力,冷链物流市场持续扩容 - 近五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达5170亿元,同比增长5.2%,2019 - 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1.1%,2024年前三季度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 [7][8] - 冷链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技术实现显著突破与升级,新能源车运用推动绿色发展,企业重视软件数字化系统迭代 [8][10] - 政策端利好信号不断释放,国家出台多个冷链物流相关政策,计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 [10][11] - 餐饮保鲜制冷需求增加加速冷链物流发展 [14] 餐饮供应链的革命,冷链物流从仓储到配送的大升级 - 餐饮冷链物流企业分为仓储型、配送型、综合型和平台型四类 [18] - 配送型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全程冷链配送服务,代表企业有荣庆物流、顺丰冷运等 [19] - 综合型冷链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广泛,可分为供应链型、电商型和其他类型,代表企业有华鼎冷链、京东冷链等 [22][23] - 仓储型冷链物流企业以低温仓储业务为主,代表企业有美库、亚冷等 [31] - 平台型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建立网络货运平台整合资源,代表企业有运荔枝、运满满冷运等 [35] - 随着餐饮业连锁化进程推进,冷链物流作用将增大,餐企选择冷链物流服务时会更关注综合实力、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38] 餐饮冷链物流企业黄页 - 报告列出了深圳市餐北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传胜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餐饮冷链物流企业的简称、主营业务、联系方式、总部地址和成立时间 [42][45] 设计咨询篇 餐饮品牌连锁化趋势加强,设计与咨询需求增加 - 餐饮设计和咨询服务包括空间设计、VI设计等,随着餐饮品牌连锁化进程加速,全案服务和专项服务企业均获发展 [50] 从全案到咨询战略,赋能餐企多元化、精细化发展 - 全案服务为餐企提供涵盖餐厅设计、装修等全方位服务,代表企业有合众合、华与华等 [54] - 餐饮设计服务包括空间设计、VI设计、菜单设计、品牌设计等,各方面均有优秀代表企业 [60] - 咨询服务专业化与精细化发展,品牌咨询代表企业有小马宋、叶茂中冲突营销等,战略咨询代表企业有特劳特、双子餐饮定位等 [77][79][83] - 法律、人资、食安等机构为餐企发展保驾护航,代表企业有微海咨询、星贝集团等 [87] 餐饮设计与咨询企业黄页 - 报告列出了北京艾乐谋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安安合食商务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等多家餐饮设计与咨询企业的简称、主营业务、联系方式、总部地址和成立时间 [94][106]
小吃快餐品类发展报告2024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1-02 21:0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小吃快餐行业持续扩容 2024年新开门店超160万家 同比增长26.4% 总门店数超357万家 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元 [6][8][16][18][82] - 行业呈现六大发展动向:外卖市场增长、现炒模式受关注、品类融合加深、全时段经营盛行、品牌出海加速、数智化程度提升 [31][32][51][77][108] - 刚需品类占主导 米饭快餐(26.3%)、面馆(18.6%)、米粉(9.3%)为门店数前三细分赛道 [3][124][125] - 西北地区门店增长最快达12.5% 华东地区门店数最多占比34.3% [10][20][43][83]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 2024年预计达27% 但50家以下门店品牌仍占超70% [13][25][47] 品类概况 - 2024年1-11月新开小吃快餐门店160万家 同比增长26.4% [6][8] - 企业注册量30.4万家 相关企业存量超340万家 [6][80] -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从2019年5,072亿元增至2024年预计10,214亿元 [7][18] -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超60% 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开店活跃 [12][22][46] 区域分布 - 华东地区门店数占比最高达34.3% 华中13.6% 华南15.5% 华北11.4% 西南11.9% 东北6.8% 西北6.5% [10][83] - 西北地区增长最快达12.5% 华中11.5% 西南8.5% 东北8.6% 华南7.6% 华东11.9% 华北4.9% [10][83] - 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门店密度高 西藏、新疆、河北等地区密度低但增长快 [21][44] 细分赛道表现 - 米饭快餐门店数超94万家 预计市场规模3,050亿元 石锅拌饭、砂锅菜、煲仔饭等细分赛道热度上升 [113][115][150] - 西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2,983亿元 同比增长11.3% 中式汉堡品牌塔斯汀门店数超8,800家 [140][158] - 面馆门店数超66万家 市场规模预计1,548亿元 地方特色面馆加速全国化布局 [147][164][183] - 米粉门店数超33万家 市场规模预计804亿元 同比增长12.4% 生烫牛肉粉等细分品类热度提升 [171][188][190] 品牌发展动向 - 万店品牌达4个(华莱士、绝味鸭脖、正新鸡排、肯德基) 中腰部品牌加速向万店冲刺 [26][48] - 人均消费集中在10-30元区间占比超70% 其中10-20元占比最高达46.8% [28][29] - 外卖交易额超4,700亿元 占市场规模46.5% 品牌通过卫星店等模式拓展外卖业务 [32][54][36] - 现炒模式兴起 乡村基、霸碗盖码饭等品牌通过明档现炒提升产品价值感 [37][67][68] - 超30个品牌出海 覆盖麻辣烫、米饭快餐、卤味等细分赛道 杨国福等品牌海外门店超百家 [32][66][77] 产品与运营创新 - 全时段经营成为趋势 老乡鸡、南城香等品牌覆盖早餐、下午茶、夜宵等多时段 [64][73][151] - 品类融合加深 鱼你在一起、米村拌饭等品牌探索"轻正餐"模式 [41][42][71] - 数智化应用加速 老乡鸡、夸父炸串等品牌通过数字化系统和智能设备提升运营效率 [108][121] - 上游企业如仟味高汤通过标准化高汤解决方案助力品牌降本增效 [136][155][170]
火锅创新发展报告2024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4-12-18 15:57
火锅赛道投资评级 - 火锅赛道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亿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火锅赛道在2024年通过产品创新、点位创新、场景创新、模式创新、体验创新等方式,保持了稳步增长 [2] - 供应链在火锅品牌创新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支持者向共创者和驱动者转变 [2][84] 火锅赛道发展概况 - 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0亿元,企业数量在40万家左右,较2023年有所下降 [5][6] -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火锅门店数占比提升,云南和贵州的火锅门店数占比提升明显 [8] - 海底捞、许府牛等品牌稳步增长,许府牛门店数增长超过1倍,达到1,200家 [10] - 全国火锅门店数同比增长13.6%,市场竞争加剧,同质化严重 [14][16] - 火锅整体人均消费持续下行,从2023年的90元左右下降至60~65元 [18][20] 火锅消费端创新发展态势 - 2024年火锅品牌创新方向分为五类:产品创新、点位创新、场景创新、模式创新、体验创新 [2][26] - 产品创新主要方向包括口味创新、食材创新和"火锅+",其中口味创新以地域风味为主,食材创新以地域食材和非遗食材为主 [30][31] - 口味创新中,"酸"味火锅最为火热,如贵州酸汤火锅 [33][34] - 食材创新中,内蒙牛羊肉和山野食材较为热门,山野火锅品牌处于初始增长阶段 [36][37][38] - 非遗食材因其独特性和文化性,成为品牌提升形象的重要手段 [39][40] - 小众食材如香菜、折耳根等频频出圈,品牌跟进推出相关产品 [43][44] - "火锅+"通过品类融合覆盖更多人群,提高坪效,饮品、甜品、小吃成为主要扩展方向 [45][46][48] 火锅产业端的变化与创新 - 火锅产业倚重上游供应链,供应链在菜品设计、新品研发、标准化、采购和仓储物流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2][71] - 供应链企业从支持者向共创者和驱动者转变,与品牌方一起共创和定制,助力品牌打造差异化 [75][76][78] - 蜀海供应链提供全链条服务,涵盖产品研发、商品采购、生产加工与仓配物流,赋能火锅企业创新 [84][85] 火锅赛道未来展望 - 供应链在创新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供应链企业与火锅品牌共创,形成有辨识度的新品,帮助品牌实现差异化 [93][96] - 创新频率加快,需要供应链企业在食材管理、研发安排、仓储物流上做整体规划 [96] - 产品更替需要基于销量、毛利等数据的算法机制,供应链企业需深度挖掘底层数据 [96]
中国餐饮供应链指南2024(半成品预制菜篇)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4-12-06 10:4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制菜产业受多方势力加码,市场竞争加剧,多地出台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食材多元化,产品细分,技术革新成为行业热点 [6][7][10][13][16][20][24][28][32][36] 目录总结 01 预制菜产业受关注,健康、营养成预制菜企业研发热点 - 多方势力加码,预制菜市场竞争加剧,新老玩家纷纷调整产品线,扩充产能,完善供应链布局 [7][8][9][14] - 多地出台预制菜政策,食品安全及知情权成为关注焦点,地方层面发布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规范市场准入条件 [20][21][22][23] - 食材走向多元化,产品进一步细分,药膳、低卡成为预制菜研发热点,企业围绕健康发力,打破消费端对预制菜的负面印象 [28][29][30][31] - 针对消费痛点,探索技术革新,改善产品口感,提升还原度 [36][37][38] 02 多地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助推产业集群发展 - 广东打造水产预制菜集群,内销、出口两旺,依托渔业资源和餐饮文化基础,形成特色预制菜产业链 [44][45][46][48] - 山东肉禽调理品、海鲜预制菜、速冻蔬菜多点开花,依托农产品加工大省和临海地理优势,构建特色预制菜产业链条 [54][55][56][59] - 河南冷链物流优势明显,肉禽及地域美食成为预制菜研发方向,依托农业资源和冷链物流基础,发展预制菜产业 [61][62][64][68] - 四川川调企业助力预制菜味型研发,着力打造川味小吃、川菜等预制菜产业链,依托川菜知名度和调味料企业,发展预制菜业务 [69][70][71][73] - 湖南湘菜火热带动上游产业链,外婆菜、糯米笋、香芋成为热门单品,依托蔬菜、水产、畜禽资源,发展特色预制菜产业 [77][78][80][81] - 福建发展特色闽菜预制菜,形成佛跳墙、大黄鱼、鲍鱼预制菜产业群,依托水产资源和地域小吃,培育预制菜企业 [85][86][89][90] - 江浙沪培育一批C端预制菜品牌,莲藕、河豚等特色水产品预制菜产业发达,依托水产资源和电商产业,发展预制菜业务 [94][95][96][101] 03 产品细分口味创新,行业涌现更多大单品 - 水产预制菜领域涌现出虾滑、小龙虾、牛蛙、酸菜鱼、鳗鱼、烤鱼等大单品,企业围绕原料、形态、应用场景进行创新 [108][114][121][125][131][138] - 畜禽预制菜领域涌现出鸡肉、猪肉、牛肉等大单品,企业围绕原料、形态、应用场景进行创新 [121][125][131][138] - 其他预制菜领域涌现出药膳、低卡、地域特色等大单品,企业围绕健康、营养、地域特色进行创新 [28][29][30][31] 04 半成品预制菜企业黄页 - 报告未详细展开企业黄页内容 [46]
餐饮行业月度观察报告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4-10-15 2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年1-8月,我国餐饮行业整体表现呈现出复杂性与韧性并存的态势,全国餐饮收入达到34,998亿元,同比增长6.6%,餐饮消费大盘保持稳定。[5][6] 2. 截至2024年8月,全国餐饮景气指数攀升至119.7,较前一期的117.4有所提升,标志着餐饮行业整体上处于扩张之中。[6] 3. 2024年8月,我国餐饮行业呈现区域分化趋势,四川与上海的餐饮行业景气指数持续上扬,但增速有所减缓;相比之下,广东与北京的景气指数则呈现下滑态势。[9] 4. 2024年8月,中式正餐、火锅与小吃快餐三大餐饮赛道的景气指数持续攀升,但增速有所放缓;相比之下,烤串品类在经历7月的小高峰后,景气指数开始呈现下滑态势。[13] 报告内容总结 行业整体情况 1. 2024年1-8月,我国餐饮行业整体表现呈现出复杂性与韧性并存的态势,全国餐饮收入达到34,998亿元,同比增长6.6%,餐饮消费大盘保持稳定。[5][6] 2. 截至2024年8月,全国餐饮景气指数攀升至119.7,较前一期的117.4有所提升,标志着餐饮行业整体上处于扩张之中。[6] 区域分化情况 1. 2024年8月,我国餐饮行业呈现区域分化趋势,四川与上海的餐饮行业景气指数持续上扬,但增速有所减缓;相比之下,广东与北京的景气指数则呈现下滑态势。[9] 品类表现 1. 2024年8月,中式正餐、火锅与小吃快餐三大餐饮赛道的景气指数持续攀升,但增速有所放缓;相比之下,烤串品类在经历7月的小高峰后,景气指数开始呈现下滑态势。[13] 产品上新情况 1. 2024年9月,茶饮新品数量增速加快,花果融合成为上新新趋势。[17] 2. 2024年9月,咖饮品牌上新速度趋缓,新品聚焦时令元素。[20] 3. 2024年9月,面包烘焙上新数量与8月持平,中秋节后中式糕点热度有所下降。[23] 4. 2024年9月,火锅产品上新速度企稳,新品聚焦火锅配菜、锅底、特色小吃三大类。[27] 开店情况 1. 2024年9月,国内餐饮品牌扩张势头不减,海外品牌持续入驻中国市场。[30][31] 融资上市情况 1. 2024年9月,餐饮领域融资事件数增加,但IPO新动向较少。[35][36] 行业大事件 1. 2024年9月,餐企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均有较大动作。[39][40][4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