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精密(833914)
搜索文档
远航精密(833914)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09 18:33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6月和2025年1 - 6月收入分别为38769.08万元和48609.23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上升[9] 采购情况 - 报告期内向前五供应商采购28716.34万元,占比70.87%,集中度同比降但仍高[7] 股权质押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质押6500000股,占总股本6.50%[12] 风险因素 - 电解镍价格波动、下游景气度、竞争、技术迭代或影响公司[6][9][10][11] 督导与承诺 - 保荐机构负责2025年上半年督导,未发现问题,公司及股东履行承诺[1][3][5]
远航精密(833914) - 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5-08-25 20:0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金泰科获两项发明专利证书[2] - 发明名称为耐火材料坩埚和耐磨钴基合金模具制备方法[2][3] - 专利利于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3]
远航精密(83391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5 19:49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8,609.23万元,同比增25.38%[4] - 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14,338.15万元,同比增61.93%[4] - 归母净利润3,095.82万元,同比增3.49%[4] - 扣非归母净利润2,992.54万元,同比增16.02%[4] - FPCA业务初步实现营收277.60万元[8] 项目进展 - “年产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项目”完工[5] 业务情况 - FPCA领域处于试产送样阶段[8] - 库存受镍价和销售规模影响[7] - 氢能领域新客户及订单量增加[9] - 镍带、箔产品收入稳步增长[4]
华源证券:给予远航精密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5 12:33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86亿元 同比增长25% 归母净利润3096万元 同比增长3% 扣非归母净利润2993万元 同比增长16%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0亿元 同比增长25% 环比增长25% 归母净利润1460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431万元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亿元 1.00亿元和1.25亿元 对应PE分别为44.9倍 36.7倍和29.3倍 [4] 业务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镍带、箔业务实现营收31316万元 同比增长12% 精密结构件业务实现营收14338万元 同比增长62% 柔性印刷电路组件业务实现营收278万元 加工业务实现营收576万元 [2] - 精密结构件收入高增长主要系TCO产品销量增加所致 其终端客户主要为联想和戴尔 通过珠海冠宇、宁德新能源等客户供货 [2] - 2025年上半年内销营收47332万元 同比增长24% 外销营收1277万元 同比增长71% 外销增长主要系TCO产品进料深加工业务量增加 [2] 行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产量986.5GWh 同比增长48.3%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 同比增长68% 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超1400GWh [3] - 公司通过控股孙公司黑悟空能源将产业链延伸至FPCA领域 具备材料、结构、布线自主开发设计能力 与下游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3] - 公司FPCA产品目标客户聚焦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厂商 基于一体化优势在产品质量和快速响应方面具备行业竞争力 [3]
远航精密(833914):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yoy+16%,子公司黑悟空、阿凡达拓宽领域纵深
华源证券· 2025-08-25 11:57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 子公司黑悟空和阿凡达拓宽业务领域纵深[5] - 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 主要因TCO产品销量增加 终端客户为联想和戴尔[8] - 外销收入同比增长71% 因TCO产品深加工业务量增加[8] - 公司通过控股孙公司黑悟空能源延伸至FPCA领域 具备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和一体化优势[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82亿元、1.00亿元和1.25亿元 对应PE为44.9倍、36.7倍和29.3倍[8] 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4.86亿元(同比增长25%) 归母净利润3096万元(同比增长3%) 扣非归母净利润2993万元(同比增长16%)[8] - 2025Q2营收2.70亿元(同比增长25% 环比增长25%)[8] - 2025H1业务收入分布:镍带箔业务31316万元(同比增长12%) 精密结构件业务14338万元(同比增长62%) 柔性印刷电路组件业务278万元 加工业务576万元[8] - 销售区域:内销47332万元(同比增长24%) 外销1277万元(同比增长71%)[8] - 盈利预测:2025E营收1008百万元(同比增长18.33%) 2026E营收1209百万元(同比增长19.88%) 2027E营收1456百万元(同比增长20.41%)[7]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5E 82百万元(同比增长21.17%) 2026E 100百万元(同比增长22.49%) 2027E 125百万元(同比增长25.06%)[7] - ROE预测:2025E 8.40% 2026E 9.58% 2027E 11.02%[7] - 市盈率预测:2025E 44.91倍 2026E 36.66倍 2027E 29.32倍[7]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产量986.5GWh(同比增长48.3%)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 预计全年出货量超1400GWh[8] - 行业需求增长动力: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和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刺激备货需求[8] - 行业逻辑聚焦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增长以及固态电池技术升级[8] 业务进展 - 精密结构件中的TCO产品通过客户珠海冠宇和宁德新能源向终端客户联想和戴尔供货[8] - 黑悟空能源在FPCA领域具备材料、结构和布线的自主开发设计能力 目标客户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厂商[8] - 公司立足镍带箔核心产品并积极拓展下游精密结构件领域以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8]
远航精密(833914):镍带、箔持续稳健增长,精密结构件放量高增,固态有望贡献新增量
东吴证券· 2025-08-22 17: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25.38%,归母净利润3095.82万元,同比增长3.49%,扣非归母净利润2992.54万元,同比增长16.02% [7] - 2025Q2营收2.70亿元,同比增长25.07%,环比增长24.86%,归母净利润1459.77万元,同比下降18.66%,环比下降10.77% [7] - 镍带、箔业务稳健增长,2025H1营收3.13亿元,同比增长12%,出货量约2200吨,其中Q2出货约1200吨,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7%和20%,预计全年维持20%以上增长 [7] - 精密结构件放量高增,2025H1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61.93%,毛利率16.6%,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Q2营收估计0.7-0.8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主要因TCO产品销量增加,预计全年增长50%以上 [7] - 柔性印刷电路组件处于起量阶段,2025H1营收278万元,预计全年实现千万级营收 [7] - 加工收入大幅增长,同比增加571.94万元,增幅15563.12%,主要因客户需求增加 [7] - 与固态头部厂商积极推进合作,5μm产品已送样检测,多个电池厂已对接合作,固态起量有望带动镍铁基产品出货提升和量利双升 [7] - 2025Q2期间费用0.22亿元,期间费率约8.1%,基本稳定,Q2末存货约1.6亿元,较Q1末下降7%,经营性净现金流0.38亿元,同比增长0.7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81/1.05/1.33亿元,同比增长20%/30%/27% [1][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1131.69/1435.84/1899.73百万元,同比增长32.80%/26.88%/32.31%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80.68/104.60/132.89百万元,同比增长19.62%/29.65%/27.05% [1] - 预计2025-2027年EPS 0.81/1.05/1.33元/股 [1] - 预计2025-2027年P/E 45.49/35.09/27.62倍 [1]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14.86%/14.67%/14.57%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率7.13%/7.28%/7.00% [8] - 预计2025-2027年ROE 8.10%/9.48%/10.74% [8] - 预计2025-2027年资产负债率16.92%/26.42%/28.34% [8]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36.70元,一年最低价7.35元,最高价42.58元 [5] - 市净率3.91倍,流通A股市值3670.00百万元,总市值3670.00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9.38元,资产负债率26.72%,总股本100.00百万股,流通A股100.00百万股 [6]
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一):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20250822
华源证券· 2025-08-22 09:32
行业投资评级 -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冲刺量产目标,北交所固态电池产业重点标的梳理 [1] 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升级的方向,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可提升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1]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72亿元 [1] - 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约为0.2%,预测2030年渗透率或将达10% [1] -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7年或将达到18GWh,2028年或将达到30GWh [1] 产业逻辑 - 液态锂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上限、安全风险、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不足等缺陷 [5] -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 [17] - 中国将全固态电池研发上升至国家战略规划层面,2024年6月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固态电池相关要求 [19] 产业进展 -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中,中国参与企业最多,包括传统电池企业、初创企业和整车企业等 [29] - QuantumScape、Solid Power和Toyota等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31] - 各大整车厂加速拥抱固态电池,推进装车验证与产线建设 [32] -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多家车企及电池厂确定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 [35] 技术看点 - 目前半固态电芯单位总成本为0.85元/Wh,中期降至0.50元/Wh,远期全固态电芯或将达到0.78元/Wh [42] - 铁镍集流体能有效"抑制硫化物的形成反应",具备耐腐蚀性,日本东洋钢板公司已开发相关产品 [54] - 复合集流体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快充兼容性和安全性,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 [45] 北交所相关公司 - 纳科诺尔:固态电池关键设备交付头部客户,联营企业清研纳科交付国内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 [64] - 远航精密: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或将受益于铁镍集流体技术路径 [70] - 贝特瑞:发布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等材料 [75] - 灵鸽科技:提供硫化物电解质固相混料系统和氧化物电解质全自动计量配料系统 [80] - 武汉蓝电:研发高精度测试设备,可实现固态电池微小电流下的稳定测试 [88]
远航精密: 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21:13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成就 - 公司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成就 董事会于2025年8月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1] - 行权条件包括公司未发生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未出现违法违规情形 激励对象符合资格要求 [7][8] - 公司2024年净利润达到67,442,783.31元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满足不低于6,680万元的业绩考核目标 [9] 行权安排具体细节 - 第二个行权期时间范围为2025年8月4日至2026年8月3日 自首次授予日2023年8月3日起计算 [6] - 行权价格因2023年和2024年权益分派从5.15元/份调整为4.95元/份 [11][15] - 本次可行权数量为598,000份 占总授予数量1,220,000份的49.02% [13][15] 激励对象行权资格 - 46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均为优秀或良好 可行权比例为100%或80% [9][10] - 原53名激励对象中1名因担任监事失去资格 其余46名均符合行权条件 [9] - 行权方式为集中行权 缴款时间自2025年8月5日起至2026年8月5日止 [15] 资金使用与税务安排 - 行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16] - 激励对象个人所得税由个人自行承担 公司负责代扣代缴 [16] 相关机构核查意见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定行权条件成就 激励对象资格合法有效 [16][18] - 国浩律师事务所认为行权价格调整和行权条件成就符合相关规定 [17][18] - 独立财务顾问上海荣正确认行权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要求 [18]
远航精密(83391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8-21 21:07
股权激励 - 公司应在权益分派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1]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成就[2] - 46名激励对象满足行权条件,行权数量为59.8万份[3]
远航精密(83391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注销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的核查意见
2025-08-21 21:07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1日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注销议案[2] - 因激励对象离职和业绩考核未达100%,合计注销2.95万份已获授但未行权股票期权[2] 合规说明 - 注销事项符合规定,原因及数量合法有效[3] - 注销不影响上市条件和激励计划实施,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3]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注销对应股票期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