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航(00670)

搜索文档
航空机场6月数据点评:航司运力投放较为克制,东航客座率逆势抬升
东兴证券· 2025-07-17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航线重塑供需平衡进程稳步推进,客座率持续提升,进入旺季票价端弹性有望显现,航司旺季盈利弹性值得关注 [3] - 国际航线今年供需关系整体承压,若北美航线无明显修复,供大于求现状短期难改变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总览 - 6月为行业淡季,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1.1%、环比降2.9%,客座率环比降0.4pct、同比升1.7pct,东航客座率逆势抬升;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升17.4%、环比降1.5%,客座率环比升0.9pct、同比升1.0pct,主要上市机场近两月国际旅客吞吐量增速放缓 [10][13] - 随着暑运旺季到来,行业经营压力有望改善,建议关注今年旺季国内航线价格弹性 [10][11] 国内航线运力投放 - 6月上市公司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1.1%,环比下降约2.9%,行业淡季需求端走弱,航司运力投放克制 [14] - 大航中,东航与国航运力投放环比分别收缩5.1%和4.3%,南航与海航环比变化不大;中型航司春秋与吉祥运力投放环比分别下降4.4%与2.8% [16] - 预计今年全年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增速维持低增长,以缓解经营压力 [18] 国内航线客座率 - 6月上市公司整体客座率环比下降0.4pct,较去年同期提升约1.7pct,东航客座率逆势抬升 [30] - 行业淡旺季需求端差异大,淡季承压严重,旺季到来经营压力有望改善 [38] - 大航客座率水平趋同,航司销售策略稳定有助于机票价格企稳 [49] 国际航线 - 6月上市航司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17.4%、环比降1.5%,需求增长趋缓;客座率环比升0.9pct、同比升1.0pct,航司通过供给约束实现客座率小幅提升 [55] - 预计今年国际航线承受供给端压力,若北美航线无明显修复,供大于求现状短期难改变 [59] 机场吞吐量 - 6月上海、首都、白云和深圳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7%、16%、19%和19%,广深两场连续2个月国际旅客量环比下降,国际线需求端承压 [68] 未来3 - 6个月行业大事 - 2025年8月10日民航局公布2024年7月民航运行数据 [6] - 2025年8月15日起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7月运行数据 [6]
22家港股公司回购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726.31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09:40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7月16日共有2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520.22万股,总金额3266.20万港元 [1]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726.31万港元成为当日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其次是中集集团642.45万港元和中国旭阳集团348.59万港元 [1][2] - 从回购数量看,中电光谷以400.80万股居首,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50.00万股和捷利交易宝200.0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当日回购250.00万股,金额726.31万港元,价格区间2.890-2.9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5.64亿港元 [1][2] - 中集集团回购94.74万股,金额642.45万港元,价格区间6.580-6.8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281.44万港元 [1][2] - 中国旭阳集团回购138.00万股,金额348.59万港元,价格区间2.500-2.54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8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回购20.00万股,金额334.32万港元,价格区间16.600-16.8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21亿港元 [2] - 名创优品回购5.68万股,金额199.92万港元,价格区间34.900-35.9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00亿港元 [2] - 信利国际回购156.20万股,金额187.44万港元,价格1.2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9227.48万港元 [2]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09:14
公司回购动态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单日回购250万股,金额726.31万元,年累计回购9225.8万股占总股本1.782% [1][2] - 中集集团(02039)单日回购94.74万股耗资642.45万元,年累计回购669.18万股占比0.220%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单日回购138万股金额348.58万元,年累计回购4092.4万股占总股本0.947% [1][2] 大额回购案例 - 蒙牛乳业(02319)单日回购20万股支出334.32万元,年累计回购435万股占比0.111% [1][2] - 捷利交易宝(08017)单日回购200万股耗资220.73万元,年累计回购3798.8万股占总股本6.330% [1][2] - 名创优品(09896)单日回购5.68万股金额199.92万元,年累计回购249.99万股占比0.201% [1][2] 中等规模回购 - 信利国际(00732)单日回购156.2万股支出187.44万元,年累计回购4153.2万股占比1.314% [1][2] - IGG(00799)单日回购39.5万股耗资170.27万元,年累计回购621.9万股占总股本0.533% [1][2] - 中电光谷(00798)单日回购400.8万股金额102.2万元,年累计回购5600万股占比0.745% [1][2] 小额回购情况 - 归创通桥-B(02190)单日回购5万股支出101.86万元,年累计回购143.25万股占比0.438% [1][2] - 康臣药业(01681)单日回购5万股耗资58.5万元,年累计回购509.5万股占总股本5.985% [1][2] - 枫叶教育(01317)单日回购119.8万股金额41.93万元,年累计回购4212.6万股占比1.418% [1][2] 微型回购记录 - 现代牙科(03600)单日回购10万股支出41.6万元,年累计回购330万股占比0.351% [1][2] - 希玛眼科(03309)单日回购18万股耗资31.98万元,年累计回购18万股占总股本0.014% [1][2] - 骏杰集团控股(08188)单日回购10万股金额9.2万元,年累计回购252万股占比0.524% [1][2]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7-16 19:30
股份数据 - 2025年7月9日和16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5,176,777,777,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22,291,296,570普通股,包括17,114,518,793股A股及5,176,777,777股H股[8] 股份回购 - 2025年1 - 7月多次购回股份拟注销但尚未注销,各次数量、占比及每股价格不同[4][5][6][7][38][39][40][41][42][43][45][47] - 2025年7月16日回购股份数目为250万股,付出价格总额为7263060港元[16] - 合共回购股份总数为250万股,回购股份(拟注销)数目为250万股,回购股份(拟持作库存股份)数目为0[16] 购回授权 - 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日期为2024年11月8日[16] - 公司可根据购回授权回购股份的总数为517677777股[16] - 根据购回授权在交易所或其他证券交易所回购股份的数目为92258000股[16] - 已回购股份占购回授权的决议获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的百分比为1.7822%[16] 其他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或库存股份再出售或转让的暂停期截至2025年8月15日[16]
盯着风雨“排兵布阵” 东航运控团队迎战极端天气护航暑运
中国民航网· 2025-07-16 19:13
暑运期间航空公司的运营挑战与应对 - 暑运旺季高温和雷电交错天气对航班运行决策调度带来考验,东航运控团队通过气象监测、签派沟通和决策区协作应对复杂情况 [1] - 气象席位24小时轮班监测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每24小时发布24份天气快报,精确到半小时云系移动趋势 [6][7] - 飞行签派员每日处理20余个航班改航备降申请,单日接打60余个电话协调安全与运行效率 [8] 气象监测与预警机制 - 气象专家通过实时分析雷达回波(如每小时40公里移动速度的云团)发布强对流预警,例如提前1小时建议MU6474航班推迟起飞避开雷雨核心区 [7] - 合肥机场雷雨预警案例显示,气象团队需同步更新风速、降水强度、云顶高度等数据,并通过系统加粗提示快速传递至签派和机组 [7] 签派放行与应急决策流程 - 签派员在台风影响下协调备降方案(如MU5247航班备降福州),需评估备降油量、联络非计划备降机场保障,并实时监控等待时间 [8] - 决策区指挥长每日协调技术、地服等多部门召开SPT会议,处理机组超时风险、宵禁影响等突发情况,单日指挥数千航班有序运行 [9] 多岗位协同运行体系 - 运控中心通过气象、签派、决策区三环节联动:气象预警触发签派调整,决策区统筹全局资源(如福州机场临时保障)形成闭环 [7][8][9] - 指挥长角色强调"司令部"功能,需同时处理电话沟通、会议决策和实时指令下达,确保各岗位分工合力应对天气不确定性 [9]
每周三班 东航“西安—塔什干”直飞航线正式开通
中国民航网· 2025-07-16 16:27
航线开通概况 - 东航MU855航班于7月16日12:45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搭载137名旅客和107件行李,标志着"西安—塔什干"国际直飞航线正式开通 [1] - 新航线航班号为MU855/6,班期为每周三、五、日,西安起飞时间12:15(当地时间14:50抵达塔什干),回程塔什干起飞时间16:10(北京时间次日00:05抵达西安) [2] 战略意义 - 该航线连接古代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与中亚交通枢纽塔什干,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2] - 2025年6月1日中乌互免签证协定生效后,航线将进一步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便利性 [2] - 航线开通后东航在西安的国际地区通航点增至17个,年内累计新增5条西安始发国际航线(含吉隆坡、悉尼、墨尔本、伊斯坦布尔) [3] 运营举措 - 首航日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向旅客赠送定制纪念礼品,并在航班上举办丝路文化主题庆祝活动 [2] - 暑运期间加密西安至新加坡航线,新增西宁—西安—香港航线以应对旅游旺季需求 [3] - 公司计划依托西安枢纽持续优化航线网络,提升服务质量以支持"一带一路"经贸文化交流 [3] 市场影响 - 航线网络扩展为西安及周边地区旅客提供多元化出行选择,并增强中转衔接便利性 [3] - 新航线助力西安咸阳机场构建具有区位优势的国际航线网络,提升门户复合型功能 [3]
东航载重平衡员叶巧玲:绘梦蓝天的安全守护者
中国民航网· 2025-07-16 15:51
行业运营情况 - 暑运期间东航江苏公司南京主基地日均航班量突破100班 出港旅客超1.35万人次[1] - 航班 旅客和货量激增对载重平衡岗位提出更高要求[3] 公司业务动态 - 东航江苏公司首次正式保障波音777宽体机型 载重平衡团队提前一个月进行专项培训[7][8] - 南京—巴黎首航面临行李预估经验不足 数据更新频繁 天气影响等多重挑战 团队最终实现圆满保障[8] 员工专业能力 - 载重平衡员需整合值机 货运 机务等数据精确计算飞机重心 同时考虑外场装卸作业难度[3] - 员工叶巧玲成功处理MU2839航班系统报错故障 推动编制《平衡速查指南》提升团队效率[5] - 该员工在2024年东航地服系统技能竞赛中先后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8] 企业文化建设 - 员工通过漫画形式参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征文 展现载重平衡安全内涵[10] - 在公司文创设计大赛中融合金陵风物与东航元素 体现文化创新能力[10]
三大航日亏数百万元 暑运票价不涨反跌难逆全年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3:03
三大航司业绩表现 - 国航、东航、南航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亏损16亿元至2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但与美国达美航空同期157亿元净利相比差距明显 [1] - 国航预计净亏损17亿元至22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8亿元至2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27.82亿元显著改善 [2] - 东航预计净亏损12亿元至1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6亿元至21亿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27.68亿元大幅减亏 [2] - 南航预计净亏损13.38亿元至17.56亿元,扣非后净亏损17.54亿元至23.80亿元,扣非亏损较上年同期的34.64亿元大幅收窄 [2] 海航控股表现亮眼 - 海航控股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展现出灵活调整运力和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3] 行业复苏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达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增长15.4%,其中国内增长16.8%、国际增长28.4% [4] - 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31日)预计旅客运输量1.5亿人次,同比增长5.4%,执飞客运航班106.1万架次,同比增长3.9% [4] - 航油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10%,显著减轻航司成本压力 [4] - 7月1日-7月14日境内航线平均票价959元,同比降低7.1%,座收同比降低6.6%,呈现"旺丁不旺财"现象 [5] - 同期境外航线客运起降3.3万架次,同比增长12.8%,旅客吞吐量5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 [5] 三大航减亏措施 - 国航通过提升飞机利用率、实施"保价争量"营销策略和强化成本管控改善经营效益 [2] - 东航聚焦上海枢纽建设,新开和加密国际航线,推行"航空+文旅商展"立体营销,深化数字化转型和成本管理 [2] - 南航精准投放运力,强化客货销售,力求提质增效 [2] 行业专家观点 - 高铁对短途航线的冲击和票价收益不足是三大航亏损主因,客运量恢复但平均票价低迷 [3] - 航司全年扭亏需关注暑运表现、消费者出行意愿、天气因素及票价水平提升 [6] - 高铁网络挤压、地缘政治、全球经济不均衡、汇率波动和供应链中断为行业复苏带来挑战 [6]
为什么那些“停航中国”的外航不回来了?
虎嗅APP· 2025-07-15 22:45
外航暂停中国航线现状 - 英国航空高管公开呼吁将英国纳入中国30天免签政策名单以提振中英航线需求[3][4] - 英国航空自2023年10月起暂停北京—伦敦航线但保留上海/香港航班并强调为"临时性暂停"[6][7][8] - 2023年多家外航采取类似策略:澳航暂停上海—悉尼航线、北欧航空停飞哥本哈根—上海航线、维珍航空取消上海—伦敦航线[13][14][15] 外航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 - 行业退出需向中国民航总局申请否则影响未来重返机会但实际决策取决于市场需求恢复程度[19][20][25] - 中国出入境客流恢复缓慢:2024年6月美/德/英/法入境恢复率仅45%-58%上海1-5月欧美客流恢复率为2019年的20%-36%[31][32] - 地缘政治加剧成本压力:俄乌战争导致绕飞俄罗斯空域中国航司因可经俄领空获得成本优势[35][36] 中国航司的替代性扩张 - 2023年11月外航撤离后国航/东航/海航欧洲航线座位数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4%/52%/89%[41] - 东航2024年密集开通上海至日内瓦、米兰、哥本哈根等新航线每周三班[43][44] - 扩张伴随亏损:2025年Q1国航/东航/南航净亏损分别达20.44亿/9.95亿/7.47亿元[4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外航指责中国航司受益于补贴政策导致票价不公平竞争如汉莎航空称面临更高税费和监管成本[51][52] - 中国航司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但长期盈利能力存疑可能引发行业内部过度竞争[53]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 - 内幕消息海外监管公告2025年6月运营数据公告


2025-07-15 22:0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 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 何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00670) 內幕消息 海外監管公告 2025 年 6 月運營數據公告 2025年6月,本公司引進4架客機,包括3架A320系列、1架C919客機,退出2架A320系 列客機。截至2025年6月末,本公司合計運營816架飛機。飛機機隊具體情況如下: 單位:架 | 序號 | 機型 | 廠商 | 自有 | 融資租賃 | 經營租賃 | 小計 | | --- | --- | --- | --- | --- | --- | --- | | | 寬體客機 | | 58 | 46 | 5 | 109 | | 1 | B777-300ER | 波音 | 12 | 8 | 0 | 20 | | 2 | B787系列 | 波音 | 3 | 10 | 0 | 13 | | 3 | A350-900 | 空客 | 7 | 13 | 0 | 20 | | 4 | A330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