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集团(00960)
搜索文档
中国房地产企业监测报告
中指研究院· 2025-10-08 12: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市场需求承压,政策释放积极信号”的态势 [4][16][20] -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降幅显著,房企销售业绩分化,融资规模小幅下降 [4][5][7] - 中央层面持续强调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新一轮支持政策有望开启,重点聚焦城市更新、释放改善性需求等领域 [12][16][20] 全国市场整体情况 市场需求 - 2025年8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为47.03万㎡,同比下降21.16% [4][10] - 二线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为31.38万㎡,同比下降4.51% [4][10] - 三线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积为12.89万㎡,同比下降10.76% [4][10] 供求情况 - 2025年1-8月,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销供比为1.19,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1] - 2025年8月,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销供比为1.14,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1] 政策盘点 - 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 [12][13]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1][24] 重点企业整体情况 重点企业拿地情况 - 2025年8月,重点监测品牌房企累计权益新增土地面积27.3万平方米,权益规划建筑面积66.6万平方米,权益拿地成本135.5亿元 [6][34] - 招商蛇口为本月拿地金额最高企业,拿地2宗,权益拿地金额63.2亿元 [6][34] 重点企业销售情况 - 2025年8月,监测的品牌房企销售额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2.6%,但环比上月上升15.0% [5][35] - 监测的10家房企中,有5家出现同比销售额下降,金地集团同比降幅最大,为-58.9% [5][35] - 中海地产销售额环比增幅最大,达到54.9% [5][35] 重点企业融资情况 - 2025年8月,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总额为553.1亿元,同比下降4.3% [7][39] - 融资结构方面,信用债融资307.8亿元,同比下降18.4%,占比55.6%;ABS融资245.3亿元,同比增长22.0%,占比44.4% [7][39] - 债券融资平均利率为2.51%,同比及环比均略有下降 [7][39] 品牌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 万科 - 2025年8月销售额90.0亿元,同比减少47.7%,环比减少33.1% [45] - 新增土地1宗,权益拿地金额1.56亿元,平均楼面价5294元/平方米 [43][46] - 上海的中興傲舍为热销项目,销售额9.4亿元 [49][52] 保利发展 - 2025年8月销售金额180.0亿元,同比减少18.9% [58] - 新增土地3宗,权益拿地金额16.1亿元,平均楼面价6389元/平方米 [55][56] - 三亚的保利·天珺为热销项目,销售额13.3亿元 [61][64] 中海地产 - 2025年8月销售金额183.5亿元,环比增长55.4%,同比微降0.3% [68] - 本月无新增土地 [67][71] - 广州的亚运城为热销项目,销售额7.48亿元 [74][75] 金地集团 - 2025年8月销售金额22.2亿元,同比减少58.9% [79] - 本月无新增土地 [78][82] - 青岛的平安国际医疗健康城为热销项目,销售额1.93亿元 [85][86] 绿城中国 - 2025年8月销售额195亿元,同比增加7.7% [92] - 新增土地1宗,权益拿地金额12.2亿元,平均楼面价20364元/平方米 [89][90] - 杭州的奥映鸣翠府为热销项目,销售额17.41亿元 [94][97] 华润置地 - 2025年8月销售额189亿元,同比增加24.3% [101] - 新增土地1宗,权益拿地金额38.9亿元,平均楼面价59586元/平方米 [98][99] - 贵阳的贵阳华润国际社区为热销项目,销售额15.93亿元 [104][107] 招商蛇口 - 2025年8月销售额195.3亿元,同比增加38.4% [113] - 新增土地2宗,权益拿地金额63.2亿元,平均楼面价26980元/平方米 [110][114] - 上海的海上·清和玺为热销项目,销售额6.14亿元 [117][120] 龙湖集团 - 2025年8月合同销售额46.2亿元,同比减少29.0% [126] - 新增土地1宗,权益拿地金额3.5亿元,平均楼面价14200元/平方米 [123][124] - 上海的上海奉贤御湖境为热销项目,销售额4.5亿元 [128][131] 建发房产 - 2025年8月合同销售额80.5亿元,同比增加69.1% [135] - 本月无新增土地 [134][138] - 北京的建发·海晏为热销项目,销售额7.7亿元 [141][142] 越秀地产 - 2025年8月销售金额53.0亿元,同比减少47.0% [146] - 本月无新增土地 [145][149] - 上海的翡云悦府为热销项目,销售额12.65亿元 [152][153]
2025年1-8月苏州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
中指研究院· 2025-10-08 1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整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1-8月苏州大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295.15万平米,成交316.69万平米,销售金额达705.87亿元 [3] - 改善型住房为苏州市场成交主力,TOP20项目套均面积128平米,套均总价400万元 [7] 苏州市区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苏州市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172.39万平米,成交204.06万平米,成交金额514.79亿元 [3][28] - 苏州恒泰以44.0亿元销售额和14.6万平米销售面积位居市区全口径双榜榜首 [4][6] - 新鸿基地产以34.4亿元领跑市区权益销售金额榜,木渎集团以6.8万平米位居权益销售面积榜首位 [5][6] - 湖滨四季项目以31.9亿元领跑销售金额榜,恒力健康城以7.4万平米位居销售面积榜首位 [6] 县级市市场表现 - **常熟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24.69万平米,成交31.07万平米,成交金额48.00亿元 [29];恒嘉置业以13.9亿元和6.5万平米位居全口径双榜榜首 [8][10];金茂智慧科学城领跑项目榜单 [12] - **昆山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50.93万平米,成交33.98万平米,成交金额69.40亿元 [32];招商蛇口以10.8亿元位居全口径销售金额榜首,保利置业以4.9万平米位居全口径销售面积榜首 [13][15];江南芝云项目稳居销售金额与面积双榜榜首 [17] - **太仓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19.31万平米,成交21.60万平米,成交金额33.32亿元 [33];太仓集团以5.2亿元和2.7万平米位居全口径双榜榜首 [18][20];向东岛项目稳居销售金额与面积双榜榜首 [22] - **张家港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31.27万平米,成交28.12万平米,成交金额43.66亿元 [36];德港置业以11.5亿元和9.6万平米位居全口径双榜榜首 [23][25];棠湾雅庭项目位列销售金额与面积双榜榜首 [27]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1-8月苏州大市共成交涉宅用地56宗,规划建面267.50万平米,成交楼面均价12206元/平米 [39] - 张家港市成交规划建面占比最大,为20.6% [39]
【真灼机构观点】美股个别发展 恒指企稳10天线续利好
新浪财经· 2025-10-06 13:5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5%,纳斯达克指数先升后回落下跌0.3%,标普500指数表现靠稳 [3] - 反映中概股表现的金龙指数下跌1.2% [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上周恒生指数累计上升1,012点或3.88%,收报27,14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到6.9%,收报6,622点 [4] - 恒生指数企稳于10天线(26,600点)之上,显示走势依然维持 [5] 港股科技股表现 - 科技股主导大市行情,中芯国际(00981.HK)成为表现最佳成份股,一周累计升幅近25% [4] - 多只科技股涨幅超过一成,包括快手(01024.HK)升超过17%,阿里巴巴(09988.HK)上升11.2% [4] 港股其他股份表现 - 翰森制药(03692.HK)一周累升10.68%,药明康德(02359.HK)上升12.4% [4] - 信义光能(00968.HK)上升14.7%,申洲国际(02313.HK)上升11.76% [4] - 泡泡玛特(09992.HK)为表现最差成份股,跌幅超过4%,且其股价自高位已回落超过25% [4] 港股内房股表现 - 内房相关股出现调整,华润万象生活(01209.HK)下跌3.5%,龙湖集团(00960.HK)及华润置地(01109.HK)分别下跌近2.4%及1.8% [4] -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跑赢同业,微升0.5% [4] 新股及指数变动 - 紫金矿业分拆之紫金黄金国际(02259.HK)上市首日表现理想,股价收报120.6元,较招股价劲升近9成 [4] - 紫金黄金国际被恒指服务公司快速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4]
2025年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传播力TOP50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0-06 09:31
金秋造节,不止营销 - 行业处于筑底震荡、去化放缓阶段,房企品牌传播行动精准聚焦“实效”与“温度”双主线 [2] - 保利发展推出“9月焕然新生生活季”提供家装、家电等多重补贴,中海地产为全国教师推出专属购房优惠,越秀地产通过“好房星期四”直播带看送折上折,以真金白银的实惠撬动购房需求 [2] - 招商蛇口举办第二届中秋家节包含市集和晚会,龙湖集团第11届龙民节设置百家宴和观影包场,华发股份超级花粉节举办音乐派对和高奢体验团,通过丰富活动拉近与业主情感距离 [2] 房企社群与产品发布动向 - 联发集团携手华为发布“新青年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并在4城6个项目落地 [3] - 瑞安房地产将“新天地XINTIANDI”升级为社区品牌,越秀地产、保利置业借助发布盛典推出豪宅新品 [3] - 建发房产逆势发布“灯塔战略”,通过产品与文化革新抢占市场关注 [3] 2026届校招提前启动 - 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央国企在“金九”期间率先启动2026届校招,采用开放日、微电影等创新形式吸引人才 [3] - 行业调整期下,国企在校招方面展现出领先的吸引力优势 [3] 9月房企品牌传播力排名 - 9月房企品牌传播力榜单前三名为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和万科地产紧随其后 [3] - 头部企业通过在营销让利与业主回馈上双向发力,共同勾勒出九月楼市既回应市场需求又巩固品牌粘性的鲜明底色 [3]
龙湖集团(0096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6:35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960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1 | ...
港股内房股普跌,远洋集团跌近4%
格隆汇APP· 2025-10-02 10:52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港股内房股普遍下跌,远洋集团跌幅最大,接近4% [1] - 龙湖集团、融创中国、建发国际集团、融信中国、龙光集团、越秀地产均下跌超过2% [1] - 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万科企业等主要内房股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跌幅在1.56%至1.91%之间 [2] 重点公司股价与市值 - 远洋集团股价下跌3.75%至0.154港元,总市值为17.95亿港元 [2] - 龙湖集团股价下跌2.95%至11.53港元,总市值为811.9亿港元 [2] - 融创中国股价下跌2.94%至1.65港元,总市值为189.25亿港元 [2] - 建发国际集团股价下跌2.91%至17.37港元,总市值为389.11亿港元 [2] - 华润置地总市值最高,达2125.02亿港元,股价下跌1.91%至29.8港元 [2]
2025年1-9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0-01 13:13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9月土地市场成交呈现周期性回暖,全国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成交面积6592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0%,同比增加2% [18][19] - 同期土地成交金额1849亿元,环比增加86%,同比增加2%,但整体平均溢价率回落至3.2%,创年内新低 [18][19] - 投资百强房企前9月拿地总货值、金额、建面均同比上升,货值同比增长33.2%,金额同比增长53.3%,建面同比微涨5.4% [23] - 剔除上海徐汇区东安新村旧改“巨无霸”地块的特殊影响,总规模趋势为同比微涨、变化不大 [23] 企业投资门槛与集中度 - 截止9月末,新增土储货值百强门槛值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同比由负转正 [21][22] - 新增总价百强门槛值为17.7亿元,同比提升8%,新增建面百强门槛值为34.8万平方米,同比回升8% [21][22] - 销售百强新增货值集中度保持高位,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的68% [1][24] - 2025年1-9月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为0.31,销售TOP10房企拿地销售比高达0.44,10强中有6家房企拿地销售比超过0.4 [24] 企业投资格局与主体分化 - 前三季度央国企拿地金额占绝对比重,达到67%,较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27][28] - 城投平台公司拿地以托底为主,拿地金额占比仅有16%,民企则表现为弱复苏,数量和金额占比同比双双提升 [28] - 截至9月末仍有近五成销售百强房企尚未拿地,仅16家房企拿地金额超过百亿 [16][29] - 有近六成企业拿地金额较去年同期上涨,主要为央国企和部分仍有连贯投资能力的民企 [29] 头部企业投资表现 - 头部央国企在核心城市积极补仓,销售TOP5(全口径)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绿城中国同比涨幅均超过70% [29] - 民企中,滨江集团保持稳定,前9月拿地金额353亿元,同比增长29% [29] - 新增土地货值TOP3企业分别为中海地产(2017.0亿元)、招商蛇口(1531.8亿元)、绿城中国(1175.0亿元) [3] - 新增土地价值TOP3企业分别为中海地产(24.3亿元)、招商蛇口(941.0亿元)、绿城中国(632.0亿元) [9] 市场情绪与投资展望 - 企业投资仍保持高度谨慎和理性,仅热点城市优质地块能引起众多房企参拍且竞争激烈,普通地块关注度大减 [33] - 销售端9月份呈现一定程度的点状回暖,但传导到投资端需要时间且力度较弱 [17][33] - 当前拿地已过年内可开售时间,企业投资必要性下降,个别城市土拍对整体投资回温的影响有限 [33]
百强房企前三季度卖房总额2.6万亿
第一财经· 2025-10-01 00:06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5年1至9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但降幅较1至8月收窄1.1个百分点 [2] - 2025年9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实现微幅回升 [2] - 2025年9月30个监测城市新房供应环比大增55%至年内次高水平,成交端环比上升18%,同比下降5% [4] 主要房企销售情况 - 前9月销售前五房企为保利发展(2017亿元)、绿城中国(1785亿元)、中海地产(1705亿元)、华润置地(1544亿元)、招商蛇口(1406亿元) [2] - 万科前九月全口径销售额为1002亿元,位居千亿阵营 [2] - 2025年9月有72家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45家企业环比增幅大于30% [4] - TOP10房企中有7家的操盘金额在9月实现环比增长 [4] 市场分化与城市表现 - 房企阵营出现分化,1000亿以上阵营有6家,与去年同期持平,500-1000亿阵营共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 [2] - 北上广深9月新房成交量16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6%,同比上升1%,前三季度成交累计同比增长4% [4] - 北京、上海、深圳得益于8至9月出台的限购松绑等政策,成交稳中有增,效果显著 [4] - 除核心城市市场有所修复外,多数城市楼市表现相对平淡 [4] 政策影响与市场展望 - 三季度楼市新政出台是部分房企9月业绩环比回升的重要原因 [4] - 短期来看后续政策将维持宽松基调,聚焦“止跌回稳”目标,推动已出台政策加快落实 [5] - 核心城市新房供应或迎来温和改善,对市场形成支撑,但更多城市新项目较为有限,市场分化行情将延续 [5]
王健林跌落神坛,人越来越少逛的高档商场,还有没有未来呢?
搜狐财经· 2025-09-30 21:43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首家商业中心于1990年在北京开业,2000年至2010年为行业快速建设期,2011年后进入规模扩张期 [3] - 商业中心数量从2011年的816家激增至2024年的约6700家,商业建筑面积从不足1亿平方米扩张至6.3亿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从0.03平方米增长至0.55平方米 [3] - 2020年后行业呈现严重饱和状态,尤其在四五线城市,商业中心过度密集 [3] 市场驱动因素与竞争格局 - 内地商业地产公司多由房地产公司转型而来,2010年后房地产行业爆发,房企利用卖房利润并出于对地产业下滑的担忧,大量投资开发商业综合体 [5] - 2010年至2020年,中国GDP从6.19万亿美元增长至15万亿美元,为商业中心开发提供了经济基础 [5] - 2010年后大量内地公司涌入商业地产赛道,推高土地成本,例如2017年上海徐家汇地块成本超过200亿,导致项目投资回报率从早期的超过10%下滑至2017年的8%,2020年后进一步降至-10% [5][7][8] 市场现状与运营挑战 - 一线城市核心商业区租金从2015年的每月每平方米1500元以上,下滑至2020年的1000元左右,目前仅为800元左右 [8] - 2024年全国重点27城600多家样本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创近四年新高,二线城市如福州空置率高达15.03%,非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空置率更为严重 [8] - 零售市场结构发生变革,过去10年线上零售年均增速达17.4%,市场份额从10.8%激增至31.8%,而线下零售增速放缓至3.5%,份额从89.2%降至68.2% [11] 线上冲击与业态调整 - 2010年PC电商与移动电商的崛起分流了大量线下零售份额,商场人流量显著下降 [9] - 商场内受线上冲击最严重的业态为一楼的化妆品、黄金及二、三楼的高档服装,这些原本是支撑高租金的主力业态 [11] - 为填补空置率,商场不断增加餐饮娱乐占比,导致业态内卷严重,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11] 未来生存关键与趋势 - 未来能生存的商场需具备四大关键要素:位于城市或板块核心地段、辐射区域人口呈净流入状态、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与服务、拥有特色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 [12] - 行业普遍认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商场不会完全消失,但难以再现往日辉煌 [12]
600960,重组定价!最高溢价超17倍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15:04
交易概述 - 渤海汽车发布重组草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海纳川持有的四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股权,交易总价格为27.28亿元[2] - 本次交易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3.79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汽车保险杠产线设备更新等项目[2] - 交易方案公布后,渤海汽车股价在交易日开盘后迅速涨停[6] 交易标的与估值 - 收购标的包括北汽模塑51%股权、廊坊安道拓51%股权、智联科技100%股权及莱尼线束50%股权[2] - 四家标的公司估值存在显著溢价,除未盈利的智联科技溢价率为48.39%外,其余三家溢价率均翻倍,其中莱尼线束溢价率高达1759.98%[2][9] - 各标的公司具体交易对价为:北汽模塑51%股权16.26亿元、廊坊安道拓51%股权1.29亿元、智联科技100%股权1795万元、莱尼线束50%股权9.55亿元[5][6][9][10]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北汽模塑主营汽车保险杠等塑化装饰件,客户覆盖北京奔驰、沃尔沃及小米、理想等新势力品牌,2025年1-4月营收18.02亿元,净利润1.82亿元[9][10] - 廊坊安道拓主营汽车座椅骨架,客户包括北京奔驰等,2025年1-4月营收1.49亿元,净利润1384.47万元[10] - 莱尼线束主营汽车高低压线束,是北京奔驰、小米汽车主要供应商,2025年1-4月营收13.25亿元,净利润1.29亿元,近两年营收与盈利能力强[10][11] - 智联科技主营汽车电子产品,目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1-4月营收306.33万元,净利润为-1241.67万元[9] 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交易完成后,渤海汽车主营业务将新增汽车外饰件、座椅骨架、汽车电子及线束等产品线,实现产品扩展与技术整合[13] - 渤海汽车近年业绩承压,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3.01亿元,但营收同比下降26.46%[13] - 此次并购旨在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11][13] 业绩承诺安排 - 交易设置了股权类与知识产权类差异化的业绩承诺安排[14] - 股权类业绩承诺资产(北汽模塑、廊坊安道拓、莱尼线束)承诺,若交易于2025年完成,则2025-2027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0.65亿元[14] - 知识产权类业绩承诺针对智联科技的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资产,承诺期内收入分成额逐年设定,例如2025年承诺收入分成额不低于81.94万元[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