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1157)
icon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午后一度涨近7%创四年新高,德国工厂首台折臂吊下线交付,国际化战略效果显著
智通财经· 2025-09-17 15:24
公司海外业务发展 - 中联重科德国子公司威尔伯特工厂首台折臂式随车起重机成功下线并交付斯洛伐克客户[3] - 公司今年新建匈牙利高机工厂和德国二期工厂 加速完善欧洲高端装备制造网络以提升本地化供应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3] - 2025年中报显示海外收入达138.1亿元 同比增长14.78% 海外收入占比创历史新高至55.6%[3] 海外战略体系 - 公司持续完善"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海外业务体系 通过直销模式拓宽业务版图[3] - 依托大数据平台提升运营效能 借助航空港资源赋能销售增长[3] - 在新兴市场通过多品类布局推动储蓄收入增长[3]
“赛博师傅”默契协同 智能决策推动提质增效 “中国制造”迈入全要素协同智能化新阶段
央视网· 2025-09-17 14:43
智能工厂层级与标准 - 智能工厂分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 其中卓越级代表智能制造最高标准 [1] 中联重科智能工厂实践 - 工厂使用近1000个工业机器人分布在60条高度柔性化智能产线 覆盖钢板下料、焊接、机加、涂装、装配、调试六大核心生产环节 [4] - 机器人可实现毫米级精度加工 支持24小时无人化黑灯工厂作业 并配备智能仓储和空中物流系统 [4]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协调机器人协同作业 实现全流程无人化生产体系 [6][7] - 上下车身合体工序通过智能装置实现无人化操作 从原需5名员工减少至仅需1人监督 [2] - 工厂引入人形机器人担任分拣、拧螺丝、取放高温板材、焊接调节等工种 目前已有十多位上岗 [8][9][10] - 建设具身智能平台和近百工位训练场 通过云端超脑和算法模型实现机器人互联互通与自主进化 [12] - 目标从多品种小批量敏捷制造进化至单件个性化定制 打造自感知、自适应的新型智能工厂 [14] 高铁制造智能工厂应用 - 车轮生产线每日可生产5列高铁加4列地铁车轮 单个车轮重达800斤且需满足120万公里质量要求 [15] - 数据驱动系统实时监控每个操作细节 从原材料检测到成品核验全程数据记录与校验 [19] - 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显示人机互动状态并直接指挥调度 [20] - 智能算法解决车轮与轮轴压装精密难题 自动匹配零件尺寸并计算黄金比例 确保结合牢固度一致 [22] - 实现全流程智能化闭环 数据贯穿工艺、制造、执行及反馈环节 [24] - 工厂生产效率提升20% 人员投入减少30% 制造周期平均压缩5天 [26] - 工厂生产全国43%高速动车组、90%城际动车组和30%地铁车辆 [26] 卓越级智能工厂行业影响 - 全国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31个省区市 涵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 [27][29] - 工厂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各环节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 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环节智能管控 [29] -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全业务流程 包括智能研发设计、排产调度、经营决策和供应链优化 [29]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31] - 卓越级智能工厂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 碳排放平均减少20.4% [32]
港股异动 | 中联重科(01157)午后涨近7% 德国工厂首台折臂吊下线交付 国际化战略效果显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4:33
股价表现 - 中联重科午后股价涨近7%至6.93港元 创四年新高[1] - 成交额达1.45亿港元[1] 海外业务拓展 - 德国子公司首台折臂式随车起重机下线并交付斯洛伐克客户[1] - 新建匈牙利高机工厂及德国二期工厂 加速完善欧洲高端装备制造网络[1] - 通过本地化供应提升欧洲市场响应效率[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海外收入138.1亿元 同比增长14.78%[1] - 海外收入占比达55.6% 创历史新高[1] 战略布局 - 构建"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海外业务体系[1] - 通过直销模式拓宽业务版图 依托大数据平台提升运营效能[1] - 利用航空港资源赋能全球销售增长[1]
长沙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再提速
长沙晚报· 2025-09-16 21:12
行业技术发展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从概念验证到应用落地的技术拐点 核心硬件和智能软件均呈现强劲发展势头[1] - 行业面临数据获取难 开发门槛高 训练效率低等问题 限制技术迭代和实际运用[3] - AI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趋势下 发展工业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并扩大生产应用广受关注[3]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发布云谷具身智能大模型和工具链 突破多模态数据处理 GPU算力调度 分布式训练等关键技术[3] - 平台集成数据采集 模型训练 仿真评测 OTA部署四大核心模块 覆盖具身智能算法开发全流程需求[3] - 通过真实数据与海量工业操作视频数据相结合 训练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 赋能轮式等多款机器人[5] 应用场景落地 - 建设拥有上百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大规模采集沉淀真实数据 在机加 上料等场景开展试点应用[5] - 展示五款人形机器人 在迎宾 行走表演 物流分拣 装配 生活五大模拟场景应用[8] - 新一代双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平稳行走 轮式机器人可完成物流分拣 礼品选取运送 双臂协同粘贴标签等精细动作[8] 技术自主可控 - 所有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均自主研发 包括行星关节模组 摆线关节模组 线性关节模组 关键控制器等[8] - 实现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 所有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均已接入具身智能平台[5][8] - 形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OTA部署→线上验证的闭环链路 保障机器人自进化和闭环迭代[5] 产业升级战略 - 人形机器人进工厂需协同考虑重新审视制造工艺和管理体系 在先进工艺基础上做自动化[9] - 在精益基础上做数字化 在数据治理基础上做智能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加机器人技术将重塑制造业[9] - 公司将致力于用新一代IT和机器人技术 结合对先进工艺和数字化管理的深度理解打造未来工厂[9]
中联重科: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2119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6 20:07
股东信息 - 公司根据监管规定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报告期末股东户数 [1]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2,119户 [1]
中联重科:公司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的智能排产,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6 20:07
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与功能 - 采用全球多云多中心混合云架构连接全球不同生产基地 [1] - 合规高效实现全球工厂实时调度 [1] 生产效率提升 - 通过智能排产提高公司整体生产效率 [1] 产业链协同优化 -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链驱动高效协同与敏捷供应 [1] - 横向拉通研产供销服五大环节 [1] - 纵向贯通设备/产线/车间/管理/决策实现柔性生产 [1] 营销与服务优化 - 实现公司与市场端对端连接减少中间环节 [1] - 降低营销成本并提高服务质量 [1] 全球化市场拓展 -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拓展全球多元市场 [1] - 支撑海外业绩稳健增长 [1]
中联重科发布具身智能大模型 人形机器人落地再提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8:19
公司技术发布 - 公司在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发布云谷具身智能大模型和工具链 旨在降低工业机器人开发门槛和成本 提升智能进化速度 [1] - 技术平台突破多模态数据处理 GPU算力调度 分布式训练等关键技术 集成数据采集 模型训练 仿真评测 OTA部署四大核心模块 [2] - 公司建设拥有上百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大规模采集真实数据 结合海量工业操作视频数据训练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 [2] 机器人应用展示 - 公司展示五款人形机器人 在迎宾 行走表演 物流分拣 装配 生活五大模拟场景实现应用 [2] - 新一代双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平稳行走 轮式机器人可完成订单分拣 礼品运送 双臂协同粘贴标签 VR远程精准夹取等任务 [3] - 所有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 包括行星关节模组 摆线关节模组 线性关节模组 关键控制器等 [3] 技术整合战略 - 公司通过具身智能平台实现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 模型训练 OTA部署 线上验证的闭环链路 [2] - 致力于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先进工艺和数字化管理 重塑制造业并打造未来工厂 [3] - 将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系统融合 拓展智能制造应用深度与广度 [4]
中联重科: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3.71亿,其中汇兑净收益为4.40亿,主要是欧元等升值所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19
财务费用与汇兑收益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71亿元[1] - 汇兑净收益达4.40亿元[1] - 收益主要源于欧元和巴西雷亚尔对人民币升值[1] 汇率变动影响 - 投资者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背景下汇兑收益对利润的影响[3] - 投资者询问境外收入中以人民币计价的比例[3] - 投资者询问以美元计价的负债规模[3]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新应用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1:11
人形机器人技术展示 -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完全由人形机器人组建的"超人乐队" 涵盖钢琴演奏机器人 吉他演奏机器人 架子鼓演奏机器人及主控制器模块 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孤勇者》《童年》等曲目[1] - "超人乐队"依托自研全链条人工智能技术中台及虚实融合异构机器人集群操作系统 融合多项前沿技术 实现精准节奏控制 细腻音色处理与高度协同的多乐器配合[3] - 中联重科展示系列化双足人形机器人和两款轮式人形机器人 已有数十台投入工厂作业 在物料分拣 零部件装配 物流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3] - 湘江实验室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拳击人形机器人 能表演直拳 勾拳 扫腿等动作 体现复杂动作执行和环境适应方面的技术突破[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前景 - "超人乐队"具备广泛落地应用潜力 可入驻博物馆 科技馆 文化礼堂 景区舞台 为商圈 音乐厅 学校提供互动演出与音乐教学支持 参与城市庆典 文化节 乡村文旅活动[3] - 中联重科人形机器人可24小时作业 代替人工从事辛苦枯燥工作 在各类真实场景应用成熟后会向客户推广[3] - 湖南比邻星科技轮式人形机器人加入大模型 可理解语音指令生成代码进行决策 已应用到教育 科研 商业服务领域 未来计划进军家居养老[5] -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预计 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1亿台 整机市场规模达约10万亿元人民币级别[5]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用还需一定时间 关键需解决"大脑"与"小脑"协同发展问题[5] - 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中的泛化能力不足 需通过加强训练适应各种场景[5]
中联重科(01157)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9-15 16:30
业绩说明会 - 公司将参加2025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6] - 活动于2025年9月19日14:00 - 17:00网络远程举行[6]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等参与[6] - 公司高管将在线就2024 - 2025年半年度业绩与投资者交流[6] 公告信息 - 公告于2025年9月15日发布,执行董事为詹纯新博士[3] - 非执行董事为贺柳先生及王贤平先生[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成虎先生等[3] - 公告根据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13.10B条做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