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礼制药(01672)

搜索文档
歌礼制药-B:ASC40痤疮适应症III期临床达到所有终点,疗效数据优秀-20250605
东吴证券· 2025-06-05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地尼法司他III期临床达到所有终点,疗效数据优秀,未来有望成为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高、安全性好的BIC痤疮药物;公司差异化布局小分子减重赛道,ASC30和ASC47潜力较大;随着地尼法司他III临床期顺利结束,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提交药监局申报上市,2026年贡献收入,上调目标价至11.88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56.69|1.28|0.00|40.00|100.00| |同比(%)|4.81|(97.74)|(100.00)|/|15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44.72)|(300.94)|(454.44)|(469.72)|(445.21)| |同比(%)|54.04|(107.95)|(51.01)|(3.36)|5.22| |EPS-最新摊薄(元/股)|(0.15)|(0.31)|(0.47)|(0.48)|(0.46)| |P/E(现价&最新摊薄)|(54.06)|(26.00)|(17.22)|(16.66)|(17.57)|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8.07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0.76/9.28港元,市净率3.81倍,港股流通市值7,169.28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94元,资产负债率7.46%,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969.43百万股 [6] 事件 - 6月4日公司宣布FIC每日一次口服小分子FASN抑制剂地尼法司他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所有主要、关键次要及次要终点,经安慰剂校准后的治疗成功率,地尼法司他(18.6%)疗效比FDA批准的沙瑞环素(9.4%)和多西环素(6.7%)分别高98%和178%,与FDA批准的柯拉特龙乳膏(11.6%)相比高60% [7] 目前痤疮疗法情况 - 临床上寻常痤疮治疗以外用制剂为主,全身抗生素、激素药为辅,且大部分药物均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而地尼法司他开创全新痤疮治疗路径,为FIC药物,其治疗机制为通过抑制人皮脂细胞的脂肪酸从头合成,直接抑制面部皮脂生成,以及通过减少细胞因子分泌和Th17分化来抑制炎症,可直接减少皮脂分泌过剩,而其他大多数痤疮治疗药物并不针对痤疮的根本原因 [7] 地尼法司他III期临床情况 - 第12周时,地尼法司他治疗组治疗成功为33.2%,安慰剂组为14.6%;治疗组总皮损计数相对基线下降是57.4%,安慰剂组为35.4%;治疗组炎性皮损计数相对基线下降63.5%,安慰剂组为43.2%;安全性数据同样优秀,地尼法司他和安慰剂在治疗期间发生TEAE的概率相当,任何类别的与试验相关TEAE发生率均不超过10%,所有与地尼法司他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或中度 [7] 小分子减重赛道布局情况 - 小分子药具有使用方便、依从性好、生产成本低、易于保存和运输等优势,海外头部制药企业纷纷布局该赛道;ASC30是目前唯一一款既可每天口服,也可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GLP - 1小分子,满足了不同市场人群的需求,具备稀缺性,肥胖患者接受ASC30口服治疗4周后,体重下降6.3%,其口服片剂有望成为BIC药物;ASC47是靶向脂肪细胞THRβ靶点的小分子药物,每月一次皮下注射,有减脂不减肌潜力,是首个THRβ靶点的小分子减肥药,目前I期SAD研究数据已读出,在美国联合司美格鲁肽临床研究已经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7]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70.78|1,363.68|894.35|449.5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864.33|1,356.31|881.99|428.73| |应收账款及票据(百万元)|0.15|0.00|3.33|11.11| |存货(百万元)|4.37|0.00|1.67|2.33|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1,101.93|7.37|7.37|7.36|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53.79|153.79|153.79|153.79| |固定资产(百万元)|49.25|49.25|49.25|49.25| |商誉及无形资产(百万元)|19.94|19.94|19.94|19.94| |长期投资(百万元)|0.00|0.00|0.00|0.00| |其他长期投资(百万元)|84.39|84.39|84.39|84.39|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0.21|0.21|0.21|0.21| |资产总计(百万元)|2,124.57|1,517.47|1,048.14|603.32| |流动负债(百万元)|153.05|0.00|0.00|0.00|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00|0.00|0.00| |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0.03|0.00|0.00|0.00| |其他(百万元)|153.02|0.00|0.00|0.00|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5.36|5.36|5.36|5.36| |长期借款(百万元)|0.00|0.00|0.00|0.00| |其他(百万元)|5.36|5.36|5.36|5.36| |负债合计(百万元)|158.41|5.36|5.36|5.36| |股本(百万元)|0.69|0.69|0.69|0.69|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966.16|1,512.11|1,042.78|597.97|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2,124.57|1,517.47|1,048.14|603.32| |每股收益(元)|(0.31)|(0.47)|(0.48)|(0.46)| |每股净资产(元)|1.94|1.56|1.08|0.62|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969.43|969.43|969.43|969.43| |ROIC(%)|(13.96)|(26.13)|(36.77)|(54.27)| |ROE(%)|(15.31)|(30.05)|(45.04)|(74.45)| |毛利率(%)|57.29|/|75.00|88.00| |销售净利率(%)|(23,455.65)|/|(1,174.29)|(445.21)| |资产负债率(%)|7.46|0.35|0.51|0.89| |收入增长率(%)|(97.74)|(100.00)|/|150.00| |净利润增长率(%)|(107.95)|(51.01)|(3.36)|5.22| |P/E|(26.00)|(17.22)|(16.66)|(17.57)| |P/B|4.16|5.17|7.50|13.08| |EV/EBITDA|(7.80)|(14.23)|(14.78)|(16.61)|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341.58)|491.60|(474.72)|(453.65)|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78.91|0.00|0.00|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03.51)|0.00|0.00|0.0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534.21|491.99|(474.33)|(453.26)|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20.75|0.00|0.00|0.00| |资本开支(百万元)|(2.15)|0.00|0.00|0.00|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3.79|946.04|(5.00)|(8.44)| [8]
歌礼制药-B(01672):同类首创、每日一次口服FASN抑制剂地尼法司他(ASC40) 痤疮III期试验达到所有终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4 07:15
临床试验结果 - 地尼法司他(ASC40)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所有主要、关键次要及次要终点 [1] - 主要终点治疗成功百分比地尼法司他组为33.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4.6% (p<0.0001) [2] - 总皮损计数相对基线下降57.4%,炎性皮损下降63.5%,非炎性皮损下降51.9%,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001) [2] -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纳入480例患者,按1:1分组接受12周治疗 [1] 药物安全性 - 地尼法司他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3] - 与药物相关的TEAE发生率均不超过10%,仅皮肤干燥(6.3%)和干眼症(5.9%)发生率略高于安慰剂 [3] - 所有不良事件均为轻度或中度,未报告3/4级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 [3] 作用机制 - 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N)直接减少皮脂分泌,同时抑制炎症反应 [3] - 独特机制靶向痤疮根本病因,区别于其他多数治疗药物 [3] - 无抗生素耐药性风险,无四环素类药物的脱靶效应,也无异维A酸的肝毒性等严重副作用 [5] 竞争优势 - 对比常用药物(非头对头),地尼法司他在多项指标上显示更优疗效 [4] - 治疗成功率比沙瑞环素高98%,比多西环素高178%,比柯拉特龙乳膏高60% [4] - 作为每日一次口服药物,预计患者依从性(60-70%)显著优于外用药物(30-40%不遵医嘱) [5]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将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提交新药申请 [4] - 已从Sagimet Biosciences获得大中华区独家授权 [5] - 专家评价认为该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通过抑制FASN治疗痤疮的创新疗法 [6]
速递|每月仅需一次!歌礼制药减肥不减肌新药患者用药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3 15:14
歌礼制药ASC47-103研究进展 - 公司完成ASC47-103研究首批受试者给药 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旨在评估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在非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2] - 研究在美国开展 包含三个剂量递增队列(10mg/30mg/60mg ASC47) 每个队列受试者同时接受4剂司美格鲁肽(0.5mg/周)治疗 [2][4] - ASC4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THRβ选择性激动剂 具有脂肪靶向特性 在Ib期研究中显示40天超长半衰期 [2] ASC47的差异化优势 - 临床前数据显示 在DIO小鼠模型中 ASC47与司美格鲁肽联用较单药治疗减重效果提升56.7% 且能保持肌肉质量 [2] - 药物通过脂肪组织靶向作用实现剂量依赖性高浓度聚集 这种机制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 [2] 研究时间节点 - 顶线数据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公布 [3] 研究设计细节 - 入组标准要求BMI≥30kg/m²的肥胖患者 采用容量匹配安慰剂对照 [4] - 三个队列分别接受10mg/30mg/60mg单剂量ASC47注射 均配合4次司美格鲁肽周制剂治疗 [4] 行业生态建设 - GLP-1俱乐部已建立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的专家库 提供产业链资源对接服务 [10] - 平台拥有3万+粉丝群体 提供学术推广和咨询服务等生态支持 [11]
医药行业周报:关税短期冲击减弱,出海仍是主要趋势
华鑫证券· 2025-05-19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出海仍是主要趋势,关税短期冲击减弱,2025年Q1医药出口额同比增长4.39%,对美出口同比增长9.6%,5月12日后美国订单有望显著恢复,中国创新药研发效率和质量提升,为持续合作创造机遇 [3] - 痛风和降尿酸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全球患者群体数将达14.2亿人,中国将达2.4亿人,现有治疗药物安全性不足,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部分企业新药已进入关键临床阶段 [4] - 口服减重药物头部企业持续加码,中国企业布局早、研发突破迅速,多个企业已启动相关临床 [6] - 通用型CAR - T和自免应用迎来新突破,科济药业和邦耀生物的通用型CAR - T产品初步验证了安全耐受性和有效性,未来低成本更具经济性的通用型CAR - T有望占据主流 [8] - 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给出具体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关注合作出海、仿制药转型、通用型CAR - T技术突破等方向的企业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医药行情跟踪 - 行业一周涨跌幅: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2025/5/10 - 2025/5/16)涨幅为1.27%,跑赢沪深300指数0.1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11位 [23] - 行业月度涨跌幅: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月(2025/4/16 - 2025/5/16)涨幅为3.76%,跑赢沪深300指数0.68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幅排名第15位 [26] - 子行业涨跌幅:最近一周涨幅最大的子板块为中药,涨幅1.73%(相对沪深300:0.61%);涨幅最小的为医药商业,涨幅0.01%(相对沪深300: - 1.11%)。最近一月涨幅最大的子板块为医疗服务,涨幅7.83%(相对沪深300:4.75%);跌幅最大的为生物制品,跌幅 - 0.67%(相对沪深300: - 3.75%) [29] - 医药板块个股周涨跌幅:近一周(2025/5/10 - 2025/5/16),涨幅最大的是永安药业、德琪医药 - B、维亚生物;跌幅最大的是泰格医药、微创医疗、江苏吴中 [30] - 子行业相对估值:最近一年(2024/5/16 - 2025/5/16),化学制药涨幅最大,1年期涨幅10.13% ,PE(TTM)目前为38.31倍;医药商业跌幅最大,1年期跌幅15.51%,PE(TTM)目前为20.03倍。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1年期变动分别为 - 12.66%、 - 10.74%、 - 10.95%、5.94% [33]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 走势: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月(2025/4/16 - 2025/5/16)涨幅为3.76%,跑赢沪深300指数0.68个百分点;最近3个月(2025/2/16 - 2025/5/16)涨幅为0.45%,跑输沪深300指数1.27个百分点;最近6个月(2024/11/16 - 2025/5/16)跌幅为 - 2.72%,跑输沪深300指数 - 2.01个百分点 [39] - 估值:医药生物行业指数当期PE(TTM)为32.65倍,低于近5年历史平均估值32.73倍 [40]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 华鑫医药团队发布了多篇深度报告和点评报告,如《医药行业深度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国药现代(600420):效率继续提升,Q2延续高增长》等 [44]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 近期行业重要政策:2025年5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5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推动医疗机构规范建设老年医学科 [46] - 近期行业要闻梳理:5月有多款药物获批上市或开展临床试验,如轩竹生物的吡洛西利片、北海康成的注射用维拉苷酶β等,还有多家药企达成合作协议 [47] - 周重要上市公司公告一览:多家公司有临床获批、股东减持或增持、权益分配等公告,如智飞生物子公司疫苗获临床试验批准,拓新药业股东减持股份等 [48][49]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走低,歌礼制药(01672.HK)跌超8%,百济神州(06160.HK)跌超7%,石药集团(01093.HK)跌超5%。
快讯· 2025-05-12 09:50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走低 [1] - 歌礼制药股价下跌超过8% [1] - 百济神州股价下跌超过7% [1] - 石药集团股价下跌超过5% [1]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走低,歌礼制药-B跌超8%
快讯· 2025-05-12 09:46
港股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初出现下跌趋势 [1]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超过8% [1] - 百济神州股价下跌超过7% [1] - 石药集团股价下跌超过5% [1] - 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公司股价均出现下挫 [1]
港股概念追踪|传闻世卫组织计划将减肥药纳入基本目录 减肥药研发进展加速(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7 15:16
世卫组织对减肥药的政策动向 - 世卫组织正在制定关于使用GLP-1 RA和GLP-1 RA/GIP双受体激动剂治疗成年肥胖患者的新指南 预计2025年8月或9月出台最终方案 [1] - 该指南旨在明确GLP-1 RAs的临床适应症、应用及规划方面的考量 包括如何将其作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一部分 [1] - 相关药物正由世卫组织基本药物选择与使用专家委员会进行独立评审 评估是否纳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1] - 这些措施标志着全球公共卫生政策在应对肥胖流行方面的重大转变 [1] 减肥药行业发展趋势 - 海外巨头业绩持续超预期 国内研发进展加速 产业趋势有望进一步明确 [2] - 预计海外业绩指引、销售数据超预期 适应症研发成果披露 国内产品审批成功将反复催化板块 [2] - 减肥药板块有望形成跨年度的主题行情 [2] 港股减肥药相关公司动态 - 歌礼制药-B(01672)将在第32届欧洲肥胖症大会上报告肥胖症候选药物ASC47的早期研究 [3] - 来凯医药-B(02105)自主研发的LAE102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64名受试者已完成给药 [3] - 来凯医药与礼来签订临床合作协议 礼来负责LAE102在美国的一期研究并承担费用 [3] 信达生物减肥药研发进展 - 信达生物(01801)的GLP-1/GCG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走在国产GLP-1创新药前列 [4] - 玛仕度肽两项NDA在国内获受理 适应证包括体重管理和二型糖尿病 减重适应证有望明年上半年获批 [4] - 建银国际认为玛仕度肽可能复制礼来在西方国家取得的成功 预计该产品有望在近两年获批上市 [4]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0.51%,恒生科技指数涨1.35%
快讯· 2025-04-30 16:1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 51%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 35% [1] - 港股科技ETF(159751)收盘上涨1 44%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收盘上涨0 58% [1] 个股表现 - 美图公司涨幅超过10% [1] - 周大福涨幅超过8% [1] - 老铺黄金跌幅超过5% [1] - 歌礼制药-B跌幅超过4% [1]
歌礼制药(0167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83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548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735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00936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300936千元人民币[15]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率为23455.7%[15]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30.05分人民币[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为人民币19.808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994亿元[19] - 集团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约人民币2.168亿元增加39.5%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3.024亿元[19] - 集团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1.447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3.009亿元[19] - 公司总收入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56.6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人民币1.3百万元[55]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184.7百万元减少35.1%至2024年的约人民币119.8百万元[5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1.19793亿元,2023年为1.8465亿元[60] - 2024年无销售及分销开支,2023年约为40万元[6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156亿元减少12.0%至2024年约1.017亿元[62]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约2.168亿元增加39.5%至2024年约3.024亿元[65] - 2024年融资成本约为20万元,2023年约为10万元[68]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约210万元增加453.1%至2024年约1180万元[69] - 2023年和2024年均无所得税开支[72] - 存货从2023年约610万元减少至2024年约440万元[74]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约540万元减少至2024年约20万元[76] - 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从2023年约1430万元减少36.2%至2024年约910万元[81] - 非流动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0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5350万元[86] - 流动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80万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740万元[87] - 2024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为10.7443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4326亿元,总计19.38762亿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9.44457亿元、3.30117亿元、22.74574亿元[8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4.9万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3.1万元[89] - 应计开支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3400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6600万元[92]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4090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4570万元[92] - 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0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530万元[93] - 应付工资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610万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1370万元[93]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3.416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9.789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1.035亿元[97] - 资本开支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20万元减少62.4%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00万元[10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人民币0.6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0.2百万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2.9,2023年12月31日为16.6;速动比率为12.8,2023年12月31日为16.5;资产负债比率为7.5%,2023年12月31日为6.0%[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36.1百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44.0百万元[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人民币6.4百万元计入集团综合收益表作为向中国退休金计划供款,2023年约为人民币6.5百万元[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100.0%,2023年为99.4%[1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向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53.0%,2023年为55.4%[172] - 2024年五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35.7%,2023年为32.3%;2024年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11.6%,2023年为11.1%[1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为人民币2935.6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994.6百万元[179] - 报告期内集团无慈善及其他捐款,2023年为人民币449,000元[180] ASC30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日一次服用ASC30口服片治疗肥胖症,28天后患者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最多达6.3%[10][18] - 每月一次或更低频率的皮下注射ASC30治疗肥胖症期中数据预计2025年3月底公布[10][18] - ASC30每日一次口服片Ib期研究中,MAD队列1体重相对基线平均下降4.3%,队列2下降6.3%;经安慰剂校准后,队列1下降4.2%,队列2下降6.2%[26] - ASC30每月一次或更低频率皮下注射Ib期研究包括8个队列,共76名患者[29] - ASC30注射剂在动物模型中半衰期长达40天[29] - 预计2025年在美国开展ASC30的13周IIa期临床研究[28] - 预计2025年公布ASC30在美国开展的Ib期临床研究的顶线结果[32] - 2025年公司将宣布ASC30用于治疗肥胖症在美国开展的Ib期临床研究的顶线结果,开展IIa期临床研究等[52] ASC47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SC47在肥胖症患者体内半衰期长达40天[10][18] - ASC47在肥胖症患者中单次皮下注射90毫克后,经安慰剂校准后第29天平均减重0.2%、第43天1.0%、第50天1.7%[33] - ASC47在LDL - C偏高健康受试者和肥胖症患者中Ib期单次皮下注射研究分别显示长达26天和40天的半衰期[33] - 脂肪靶向低剂量ASC47(等同人体剂量20毫克)与司美格鲁肽联用比单药疗法多减重56.7%且不减肌,半衰期为21天,当前剂量已递增至90毫克,无SAE发生[34] - 预计2025年在美国完成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的临床研究[35] 公司项目终止情况 - 公司决定终止用于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HIV功能性治愈的ASC22项目以及用于RSV的ASC10项目[37][38][39] 疾病市场数据 - 中国GBM占胶质瘤的57%,年发病率约为2.85至4.56例/10万人,每年约有4万至6.4万新发GBM病例;美国GBM占胶质瘤的56.6%,年发病率约为3.21例/10万人[42] - 痤疮影响全球超6.4亿人,约30%至40%的患者无法坚持外用治疗[46] ASC40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预计2025年完成用于中、重度痤疮的ASC40的III期临床研究并寻求商业合作伙伴[47]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31名雇员,229名位于中国,超81.3%雇员持有学士或更高学位[116] - 集团管理雇员4人,占比1.7%;研发雇员161人,占比69.7%;生产雇员27人,占比11.7%;营运雇员39人,占比16.9%[116] - 吴劲梓博士62岁,2014年2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3月30日任董事会主席,2018年4月27日调任执行董事,自2013年4月起任集团行政总裁[123] - 吴劲梓博士积逾27年药物研发经验,2019年2月至2024年6月为Sagimet董事[123] - 何淨島女士51岁,2018年3月30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4月27日调任执行董事,自2014年1月起任集团副总裁,2021年3月1日调任运营高级副总裁[126] - 魏以桢博士50岁,2018年4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积逾22年临床医行业经验[128] - 顾炯先生52岁,2018年4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主席[128] - 吴劲梓自2013年4月至2024年12月为歌礼生物科技董事兼行政总裁[124] - 吴劲梓自2014年9月至2025年1月为歌礼药业董事兼行政总裁[124] - 吴劲梓自2018年4月至2025年1月为歌礼生物制药董事兼行政总裁[124] - 吴劲梓自2019年9月至2025年1月为甘莱制药有限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124] - 何淨島自2014年1月起至2018年7月为歌礼生物科技董事,2024年12月起为董事兼经理[129] - 顾先生于2016年9月至2024年7月担任华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131] - 华女士于2018年4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John P. GARGIULO先生于2022年5月15日获委任为集团首席商务官,在全球制药/生物技术行业拥有逾32年经验[135] - 言女士于2016年11月8日获委任为集团销售总监,于销售管理方面拥有逾19年经验[136] - 钟明辉先生于2022年8月22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在企业秘书等方面拥有逾20年经验[137] - 截至报告期及董事会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吴劲梓博士和何净岛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魏以桢博士、顾炯先生和华林女士[151] - 各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2024年5月24日起生效,任期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协议自2024年4月1日生效,任期三年[152]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遵守中国相关环境及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未发生重大不利影响事件或投诉[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制定合规程序确保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决策程序合法有效,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4] - 集团每月对生产设施进行两次安全检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运营无重大违规[145]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权益情况 - 集团控股股东作出不竞争承诺,报告期内遵守承诺且未发现新业务商机,独立非执行董事认为其已遵守承诺[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其联系人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或拥有权益[158] - 报告期内或期末,无重大且董事或相关实体拥有重大利益的交易、安排或合约生效[1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12,758,000股[164][168] - 2024年12月31日,吴博士在公司股份权益情况:受控公司权益514,393,664股(占比50.79%)、配偶权益84,982,914股(占比8.39%)、实益拥有人2,155,500股(占比0.21%)、其他41,692,000股(占比4.12%)[162] - 2024年12月31日,吴夫人在公司股份权益情况:受控公司权益82,827,414股(占比8.18%)、配偶权益516,549,164股(占比51.00%)、实益拥有人2,155,500股(占比0.21%)、其他41,692,000股(占比4.12%)[162] - 2024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权益情况:JJW11 Limited实益拥有61,326,803股(占比6.06%);JJW12 Limited实益拥有514,393,664股(占比50.79%)、其他41,692,000股(占比4.12%);Lakemont Holding LLC实益拥有82,827,414股(占比8.18%);C - Bridge Capital GP, Ltd.等受控法团权益64,154,727股(占比6.33%);Kang Hua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等受控法团权益105,463,060股(占比10.41%)[167] - 报告期内,公司概无根据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须披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