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01788)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19:03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01810)以53.64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 净买入额达+9.89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41.48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二 净买入+1.69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30.04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 净买入+10.60亿元为当日最高净流入 [1][2] - 石药集团(01093)净买入+3.88亿元 在沪港通十大活跃股中净流入额排名前列 [2] - 泡泡玛特(09992)出现显著净卖出 沪港通净流出-2.72亿元 [2] 深港通南向交易特征 - 小米集团-W(01810)以30.04亿元成交额同时位居深港通南向首位 净买入+6.70亿元 [1][2] - 美团-W(03690)深港通成交额16.85亿元位列第二 但出现-5.09亿元净卖出 [1][2] - 阿里巴巴-W(09988)深港通成交额16.45亿元排名第三 净买入+5.51亿元 [1][2] - 信达生物(01801)获得+5.14亿元净买入 在深港通十大活跃股中净流入额突出 [2] - 腾讯控股(00700)在深港通呈现净卖出状态 净流出-2.27亿元 [2] 科技与生物医药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中芯国际(00981)双市场活跃 沪港通成交21.86亿元(净买入+2.43亿元) 深港通成交11.60亿元(净买入+1.24亿元) [2] - 生物医药板块石药集团(01093)双市场获资金流入 沪港通净买入+3.88亿元 深港通净买入+2.64亿元 [2]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出现净流出-6787.71万元 反映部分资金对科技板块分歧 [2] 跨市场交易差异 - 腾讯控股(00700)在沪港通获+10.60亿元净买入 而在深港通遭-2.27亿元净卖出 显示资金偏好分化 [2] - 美团-W(03690)在深港通遭-5.09亿元净卖出 与沪港通+2.21亿元净买入形成鲜明对比 [2] - 泡泡玛特(09992)双市场均遭净卖出 沪港通-2.72亿元 深港通-7973.47万元 [2]

A股五张图:方丈都破戒了,你们有什么理由不生!
选股宝· 2025-07-29 18:32
市场行情 - 主要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33% 深成指涨0.64% 创业板指涨1.86% 创业板接近去年10月以来收盘价新高 [4][5] - 超3000只个股下跌 2200余只个股上涨 市场午后情绪回暖 [4] - 创新药板块单边走强 辰欣药业2连板 多只个股涨停或涨超10% [3] - CPO板块全天单边大涨 沃格光电涨停 多只个股涨超10% [3] - 半导体 覆铜板 PCB等板块有局部强势表现 [3] 优化生育政策 -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落地 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 [8] - 板块呈现高开低走走势 开盘涨2% 收盘仅涨0.18% [9][10] - 多只个股大幅回落 贝因美 爱婴室炸板 爱慕股份连续2日跌停 [10] - 国新办将于次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生育支持措施 [10] 雅江水电站概念 - 午后板块迎来资金回流 拉升幅度一度超3% 收盘涨超2% [14][15] - 西宁特钢7天6板 西藏天路涨停 深水规院20%涨停 [15] - 多只基建 水泥相关个股集体大幅拉升 [15] - 板块反弹导致科创板抱团股出现抽血现象 [16] 稳定币概念 - 板块午后局部反弹 恒宝股份 四方精创放量反弹 多只个股翻红 [19][20] - 板块已回调约2周 需要重磅催化激活 [21] - 恒生电子涨停 市场传闻其子公司将与蚂蚁数科合作并在9月召开稳定币大会 [22][23] 国投智能 - 尾盘触及20%涨停 收盘涨超18.5% [25] - 早盘高开冲高源于AI反诈业务传闻 称公司为银行提供反诈服务 年费20-40万/支行 [28] - 午后上涨与网信办专项整治行动相关 重点整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术以假乱真等问题 [26][27] - 市场传闻公司推出安全手机服务 预估覆盖10亿用户可带来超1200亿元市场空间 [28]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27亿港元,加仓小米、腾讯和阿里
格隆汇APP· 2025-07-29 18:04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当日净买入港股127.2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位:小米集团-W(16.59亿)、腾讯控股(8.32亿)、阿里巴巴-W(7.53亿) [1] - 净卖出前两位:泡泡玛特(3.51亿)、美团-W(2.87亿) [1] 连续买入情况 - 腾讯控股连续4日净买入累计20.8902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24.460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12.7269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13.0308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数据 - 小米集团-W成交额53.64亿港元,股价下跌2.6%但获净买入9.89亿 [3] - 腾讯控股成交额30.04亿港元,股价微涨0.1%且获净买入10.60亿 [3] - 美团-W成交额20.67亿港元,股价下跌0.6%且净卖出2.21亿 [3] - 泡泡玛特股价大涨5.9%但遭净卖出2.72亿 [3] - 石药集团股价飙升8.5%并获净买入3.88亿 [3] 市场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个股呈现强势上涨态势 [3]
稳定币概念牛股频现,警惕炒作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7-29 13:33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实施,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暴涨,中国三三传媒(08087 HK)和加幂科技(08172 HK)年内涨幅超1000%,耀才证券(01428 HK)、欧科云链(01499 HK)、云锋金融(00376 HK)、易鑫集团(02858 HK)等年内累计涨幅均超100% [1] - A股市场涌现稳定币概念热潮,东信和平(002017 SZ)、四方精创(300468 SZ)、金证股份(600446 SH)等通过披露相关业务合作或战略布局,股价应声上涨 [1]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后,股价单日暴涨198%,半个月内从3 7港元飙升至7 07港元,累计涨幅达91% [4] 个股案例与涨幅分析 - 中国三三传媒公告申请稳定币牌照筹备工作后,股价从1港元以下飙升至6 4港元/股,年内累计涨幅达1839% [5] - 加幂科技宣布进军稳定币赛道后,股价从3 5港元攀升至4 28港元,区间涨幅22%,年内累计涨幅1612% [5] - 东信和平股价从14 25元飙升至27 26元,涨幅近翻倍,公司计划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行及跨境结算应用 [7][8] - 四方精创股价从45 1元上涨至52元,区间涨幅超15%,其FINNOSafe平台支持稳定币业务发展 [6] 市场炒作与风险警示 - 多数概念股稳定币业务处于早期布局阶段,未产生实际业绩,华峰超纤、四方精创、电科网安等公司澄清相关业务贡献有限或暂无收入 [10]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市场存在过度亢奋情绪,部分公司仅凭概念炒作股价,实际应用场景和可行方案缺乏 [11] - 部分概念股股东逢高减持,如四方精创董事减持0 05%股份,金证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 87%股份 [12][13] 行业监管与牌照动态 - 香港金管局表示初期仅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且牌照对公司短期盈利贡献存在不确定性 [1] - 数十家机构接触香港金管局,部分缺乏实际应用场景或风险管控能力,仅停留在概念阶段 [11]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追踪 微创医疗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7-28 21:17
港股通成交活跃度分析 - 7月28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金额332.01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24.88% 净买入金额32.47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47.61亿港元居首 中芯国际成交39.52亿港元 中国人寿成交38.95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个股为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 均上榜20次 [1] 个股表现及资金动向 - 微创医疗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成交额21.02亿港元 净买入3.07亿港元 收盘价上涨5.85% [1] - 中国人寿获最大净买入11.46亿港元 建设银行净买入7.03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买入5.98亿港元 [1] - 美团-W出现净卖出3.63亿港元 快手-W净卖出0.52亿港元 [1] 股价变动情况 - 国泰君安国际日涨幅9.45%表现最佳 中国平安上涨3.49% 阿里巴巴-W上涨2.20% [1] - 小米集团-W下跌1.05% 美团-W下跌0.54% 多数个股录得正涨幅 [1] - 建设银行收盘价8.34港元 腾讯控股收盘价555.50港元 中芯国际收盘价53.10港元 [1]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十倍概念牛股频现,警惕炒作风险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51
香港《稳定币条例》实施与市场反应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资本市场迅速反应 数字货币概念股迎来集体暴涨 [1]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 HK)和加幂科技(08172 HK)年内涨幅超1000% 耀才证券(01428 HK)、欧科云链(01499 HK)、云锋金融(00376 HK)、易鑫集团(02858 HK)等稳定币概念股今年累计涨幅均超过100% [1] - A股市场涌现稳定币概念热潮 东信和平(002017 SZ)、四方精创(300468 SZ)、金证股份(600446 SH)等上市公司仅通过披露稳定币相关业务合作或战略布局 股价便应声上涨 [1] 稳定币概念股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在香港证监会批准其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后 股价单日暴涨198% 创下港股金融科技板块最大单日涨幅纪录 在短短半个月内(6月25日至7月11日)从3 7港元飙升至7 07港元 累计涨幅达91% [3] - 中国三三传媒公告开展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筹备工作后 股价从长期处于1港元以下的"仙股"状态飙升至6 4港元/股 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839% [4] - 加幂科技公告将进军稳定币赛道后 股价从7月22日的3 5港元快速攀升至28日的4 28港元 区间涨幅达22% 年内累计涨幅更达到1612% [4] 市场炒作与风险 -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指出 市场出现了过度亢奋的情绪 一些上市公司只要宣称有意开拓稳定币业务即"点石成金" 股价即应声上涨 [5] - 绝大多数概念股在稳定币领域尚未形成实质性收入 多家被热炒的上市公司已通过公告紧急"灭火" 明确澄清相关业务贡献微乎其微 [8] - 已有不少概念股股东正在逢高减持 如四方精创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陈荣发累计减持27 63万股 金证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770万股 [9][10] 行业现状与监管态度 - 多数企业的稳定币相关业务仍处于早期布局阶段 并未产生实际业绩 稳定币牌照的申请也并非易事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 [1]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应防范稳定币过度概念化的风险 指出很多机构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方案 [9] - 即使取得牌照 基于监管希望稳步发展的考虑 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对公司短期盈利的贡献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1][9]
港股通(深)净买入29.15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20:32
市场表现 - 7月28日恒生指数上涨0.68%,报收25562.13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92.53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为1334.54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850.75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483.78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情况 - 沪市港股通成交净买入63.38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居首,达33.22亿港元,净买入7971.45万港元,股价上涨2.20% [1][2] - 中国人寿成交额28.78亿港元,净买入10.07亿港元,股价上涨1.76% [1][2] - 腾讯控股成交额25.90亿港元,净买入7.49亿港元,股价上涨0.91% [1][2] - 中国平安净卖出2.14亿港元,股价上涨3.49% [1][2] 深市港股通交易情况 - 深市港股通成交净买入29.15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居首,达16.15亿港元,净买入4532.54万港元,股价上涨0.66% [1][2] - 阿里巴巴-W成交额14.38亿港元,净买入3.58亿港元 [1][2] - 中国平安净买入4.62亿港元,股价上涨3.49% [1][2] - 美团-W净卖出2.81亿港元,股价下跌0.54% [1][2] 个股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涨幅最大,达9.45%,沪市成交25.88亿港元,深市成交9.81亿港元 [2] - 微创医疗股价上涨5.85%,沪市成交13.34亿港元,深市成交7.68亿港元 [2] - 建设银行净买入7.03亿港元,股价上涨0.48% [2]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05%,沪市成交20.26亿港元,深市成交14.16亿港元 [2]
中资美元债周报:一级市场发行回落,二级市场持续小幅上涨-20250728
国元香港· 2025-07-28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中资离岸债一级市场发行回落,二级市场持续小幅上涨,同时呈现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态势,还涉及宏观数据、宏观要闻等多方面情况[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 - 上周中资离岸债一级市场发行回落,共发行12只债券,规模约19.88亿美元,以金融和城投行业为主[1][6] - 蒙牛乳业发行两笔合计35亿人民币可持续发展债券,为上周最大发行规模,最终认购超5倍;达州开盛建设发展集团发行0.7亿美元绿色债券,息票率7%,为上周定价最高的新发债券[1][9] 二级市场 中资美元债指数表现 - 上周中资美元债指数(Bloomberg Barclays)按周上涨0.26%,新兴市场美元债指数上涨0.56%;中资美元债投资级指数最新价报196.273,周涨幅0.26%;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指数最新价报161.38,周涨幅0.23%[8] - 上周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Markit iBoxx)按周上涨0.21%,最新价报245.0406;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回报指数最新价报237.5951,周涨幅0.21%;中资美元债高收益回报指数最新价报240.6378,周涨幅0.23%[14] 中资美元债各行业表现 - 医疗保健、材料板块领涨,地产、通讯板块领跌;医疗保健板块收益率下行515.7bps,材料板块收益率下行35.4bps;地产板块收益率上行1.3Mbps,通讯板块收益率上行6.9bps[19] - 各行业收益率及变动情况:医疗保健收益率无数据,1周变动 -515.7bps,1月变动 -1.6M;必需消费收益率18.09%,1周变动 -1.5bps,1月变动35.5bps等[16] 中资美元债不同评级表现 - 投资级名字均上涨,A等级周收益率下行4.4bps;BBB等级周收益率下行10.4bps;高收益名字多下跌,其中BB等级收益率下行11.8bps;DD + 至NR等级收益率上行约25.7bps;无评级名字收益率上行762.0bps[21] 上周债券市场热点事件 - 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世茂集团境外债务重组生效,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21日[24] -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暂未对公司日常经营及境内债券偿付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5] 上周主体评级调整 - 漳州交通集团长期本外币发行人评级为BBB - ,评级展望STABLE,原因是将持续获得漳州市政府支持[27] - 交银金租长期发行人评级为A,评级展望STABLE,因其是交通银行全资子公司,与母行紧密融合[27] 美国国债报价 - 展示了30只到期年限在6个月以上、按到期收益率由高到低排列的美国国债报价,包括代码、到期日、现价、到期收益率、票息等信息[28] 宏观数据追踪 - 截至7月25日,1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4.0932%,较上周上行2.99bps;2年期3.9232%,较上周上行5.41bps;5年期3.9573%,较上周上行1.08bps;10年期4.3878%,较上周下行2.77bps[33] 宏观要闻 - 美国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9.5,创2024年12月以来新低,但服务业PMI初值为55.2,综合PMI初值为54.6,均创2024年12月以来新高[31]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7万,连续第六周下降,低于市场预期和前值[32] - 美国6月二手房成交量下降2.7%,至折合年率393万套,二手房售价中值同比增长2%,至43.53万美元[33][34] - 日美关税谈判达成协议,美方对日本“对等关税”税率从25%下调至15%,日本增加美国大米进口量等[35] - 特朗普称将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还表示与欧盟谈判相关情况[36] - 美国分别与菲律宾和印尼达成贸易协定,菲律宾商品关税下调,印尼取消99%关税壁垒等[37]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未来十年美国关税收入有望达到2.8万亿美元,力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38] - “大漂亮”法案将让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39] - 特朗普政府发布《AI行动计划》,加速美国人工智能发展[40] - 惠誉将美国2025年25%行业的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41] - 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9.8,创2022年7月以来最高值;服务业PMI意外升至51.2,带动综合PMI至51[42] - 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对总额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措施,若8月7日之前欧美贸易谈判失败将自动生效[43] - 日本40年期国债拍卖需求创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44] -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印度出口英国商品99%将零关税,英国出口印度商品部分关税下调[45] -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制定基于GLP - 1的疗法治疗成人肥胖症新指南,计划9月发布[46] - 韩国政府考虑提高股票交易税,恢复放宽的资本利得税起征点[47] - 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0.4%,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下降0.1%[48]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提高等[49] - 成都出台17条楼市新政,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等[50] - 上半年国内黄金ETF增仓量同比增173.73%,全国黄金产量同比增长0.44%,消费量同比下降3.54%[51]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18.7%,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增长22.7%[5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9:03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33.22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7971.45万元 [1][2] - 中国人寿(02628)以28.7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10.07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25.90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7.49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25.88亿元,但净卖出3790.91万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23.37亿元,净买入1.10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0.26亿元,净买入2.04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8.66亿元,净卖出8192.85万元 [2] - 中国平安(02318)成交额15.34亿元,净卖出2.14亿元 [2] - 建设银行(00939)成交额15.24亿元,净买入7.03亿元 [2] - 微创医疗(00853)成交额13.34亿元,净买入3174.49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16.15亿元成交额位居深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4531.91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以14.3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3.58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以14.16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但净卖出1.87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2.49亿元,净卖出1.52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1.86亿元,净卖出2.81亿元 [2] - 中国人寿(02628)成交额10.17亿元,净买入1.39亿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9.81亿元,净买入9063.07万元 [2] - 中国平安(02318)成交额7.76亿元,净买入4.62亿元 [2] - 微创医疗(00853)成交额7.68亿元,净买入2.75亿元 [2] - 快手-W(01024)成交额7.56亿元,净卖出5238.71万元 [2]
港股收盘 | 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恒瑞医药125亿美元大单引爆医药股
新浪财经· 2025-07-28 16: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8%至25562.13点,早盘冲高至25660.54点后震荡 [2][4] - 恒生科技指数跌0.24%至5664.02点,盘中最高5703.98点 [2][4] - 国企指数涨0.29%至9177.15点 [2] 行业板块表现 保险行业 - 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分别上涨4.96%、3.91%、3.49% [6]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传统险及分红险利率上限或分别降至2.0%、1.75% [7]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盘中创24.45港元、51.45港元新高 [7] 医药行业 - 方达控股、昭衍新药、维亚生物分别上涨10.39%、6.76%、5.45% [8][9]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125亿美元合作,股价涨24.54%至84.75港元 [9] 券商行业 - 国泰君安国际、申万宏源香港、兴证国际分别上涨9.45%、7.32%、5.08% [11][12]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13] 周期行业 - 飞尚无烟煤、南戈壁、蒙古焦煤分别下跌15.28%、7.90%、6.73% [14][15]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跌超10%,焦炭跌近8% [16][17] - 中远海运港口、中远海发、中远海控分别下跌10.99%、4.72%、2.85% [18][19] - 欧线集运主力期货跌1.84% [20] 光伏行业 - 顺风清洁能源、协鑫科技、信义玻璃分别下跌8%、4.88%、4.53% [20][21] - 多晶硅主力合约盘中跌停,收盘报49405元/吨 [22] 个股异动 - 玄武云涨28%至1.92港元,与韩国LG Uplus达成战略合作 [23] - 浙江联合投资涨116.67%至0.039港元,预期年度盈利101万港元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