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01788)

搜索文档
7月30日港股通净买入117.1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9:29
市场表现 - 7月30日恒生指数下跌1.36%至25176.93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117.14亿港元 全天成交总额达1706.84亿港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沪市港股通成交1083.15亿港元 净买入64.27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623.69亿港元 净买入52.87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沪市) - 腾讯控股成交额36.08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4.36亿港元 [1][2] - 理想汽车-W成交32.83亿港元 获净买入18.06亿港元但股价下跌12.84% [1][2] - 中芯国际成交31.72亿港元 遭净卖出1.65亿港元且股价下跌5.90% [1][2] -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4.85亿港元 股价下跌1.50%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深市) - 理想汽车-W成交24.04亿港元居首 获净买入2.87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成交21.48亿港元 获净买入1.81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98% [2] - 腾讯控股成交19.03亿港元 遭净卖出2.53亿港元且股价下跌1.08% [2]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64亿港元 股价下跌1.50% [2] 重点公司表现 - 巨星传奇股价逆势大涨17.97% 获净买入1.76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2.33% 沪市深市合计获净买入8.73亿港元 [2] - 美团-W获净买入4.47亿港元 股价微跌0.93% [2] - 小米集团-W深市获净买入3.13亿港元 沪市遭净卖出1.64亿港元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9:20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腾讯控股以36.08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达+4.36亿元 [1] - 理想汽车-W以32.83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二,净买入额显著高达+18.06亿元 [1] - 中芯国际以31.72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但净卖出额为-1.65亿元 [1] 深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理想汽车-W以24.04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为+2.87亿元 [1] - 阿里巴巴-W以21.4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额为+1.81亿元 [1] - 腾讯控股以19.03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但净卖出额为-2.53亿元 [1] 重点公司跨市场交易表现 - 理想汽车-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56.87亿元,合计净买入额超20.93亿元 [1] - 腾讯控股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额达55.11亿元,但净买入表现分化(沪市+4.36亿/深市-2.53亿) [1] - 中芯国际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额达49.46亿元,但净卖出总额达-2.05亿元 [1] 生物医药板块交易活跃 - 信达生物在沪港通成交30.80亿元(净卖出-4.85亿),在深港通成交18.63亿元(净买入+3.64亿) [1] - 石药集团在沪港通成交24.43亿元(净买入+5.30亿),在深港通成交13.20亿元(净买入+3.43亿) [1] - 药明生物在深港通成交11.45亿元,净买入+1.72亿元 [1] 科技及消费板块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49.97亿元,合计净买入+3.57亿元 [1] - 小米集团在沪港通成交23.99亿元(净卖出-1.64亿),在深港通成交15.86亿元(净买入+3.13亿) [1] - 美团-W在沪港通成交20.47亿元(净买入+2.75亿),在深港通成交9.35亿元(净买入+1.72亿) [1]
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 理想i8上市后股价重挫 北水逢低抢筹理想(02015)超2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0 19:01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30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4.2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2.87亿港元 [2]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理想汽车-W(02015)、石药集团(01093)、美团-W(03690) [2] - 北水净卖出前三名:中芯国际(00981)、信达生物(01801)、国泰君安国际(01788) [2] 个股资金明细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4.36亿港元,买卖总额36.08亿港元 [3] - 理想汽车-W(02015)获净买入18.06亿港元,买卖总额32.83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1.65亿港元,买卖总额31.72亿港元 [3] - 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4.85亿港元,买卖总额30.80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1.76亿港元,买卖总额28.49亿港元 [3] 港股通(沪)活跃股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3.13亿港元,买卖总额15.86亿港元 [5] - 石药集团(01093)获净买入3.43亿港元,买卖总额13.20亿港元 [5] - 药明生物(02269)获净买入1.72亿港元,买卖总额11.45亿港元 [5]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1.72亿港元,买卖总额9.35亿港元 [5] - 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3084.87万港元,买卖总额9.32亿港元 [5] 行业动态 - 理想汽车-W(02015)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8,售价32.18万元人民币起,花旗预计月销量约6,000辆 [7] - 创新药概念分化,石药集团(01093)和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 [7] - 汇丰研报看好创新药领域,预计2026至2029年将有多款新药推出 [7] - 诺和诺德下调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销售额与利润增速大幅下降 [7] 科技与半导体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2.05亿港元,因IC设计大厂砍单成熟制程投片量2-3成 [8] - 摩根大通表示H20解禁对AI数据中心托管企业利好,但对中芯国际市场情绪构成负面影响 [9] - 药明生物(02269)和小米集团-W(01810)分别获净买入1.71亿和1.48亿港元 [9] 其他个股 - 巨星传奇(06683)获净买入1.75亿港元,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消费级机械人产品 [8]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遭净卖出7355万港元 [9]
国泰君安国际成功发行中资券商首笔公募数码原生债券
快讯· 2025-07-30 18:37
公司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成功发行首笔数码原生债券 采用直发结构并以美元计价 规模不超过3亿美元 期限3年 [1] - 公司同时担任牵头全球协调人及结算交割行 并采用汇丰HSBC Orion1作为数码资产平台 [1] 行业里程碑 - 本次发行为首笔由中资券商发行的公募数码原生债券 标志着中资金融机构在数码资产领域的重大突破 [1]
南向资金7月30日净买入超117亿港元:加仓理想汽车-W20.93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7-30 18:11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7月30日南向资金成交总额1706.84亿港元 净流入117.14亿港元 [1] - 沪港股通净流入64.27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52.87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理想汽车-W(02015.HK)获净买入20.93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买入18.06亿港元 深港股通买入2.87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12.84% [1] - 石药集团(01093.HK)获净买入8.73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买入5.30亿港元 深港股通买入3.43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2.33% [1] - 美团-W(03690.HK)获净买入4.47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买入2.75亿港元 深港股通买入1.72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0.93% [1] - 阿里巴巴-W(09988.HK)获净买入3.57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买入1.76亿港元 深港股通买入1.81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2.98% [1][2] - 腾讯控股(00700.HK)获净买入1.83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买入4.36亿港元 深港股通卖出2.53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1.08% [1][2] - 巨星传奇(06683.HK)获净买入1.76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17.97% [1][2] 个股资金净卖出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HK)遭净卖出2.05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卖出1.65亿港元 深港股通卖出0.40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5.90% [1][2] - 信达生物(01801.HK)遭净卖出1.21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卖出4.85亿港元 深港股通买入3.64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1.50%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遭净卖出0.74亿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4.01% [1][2]
港股异动 | 稳定币概念集体走低 首批稳定币牌照申请时限为9月末 机构称整体推进节奏略慢于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4:31
稳定币概念股市场表现 - 稳定币概念股集体下跌 OSL集团跌8.19%至16.58港元 连连数字跌4.62%至12.38港元 国泰君安国际跌4.15%至6.46港元 耀才证券金融跌3.34%至14.46港元 [1] 香港稳定币监管制度实施安排 - 香港金管局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 要求有意申请机构于8月31日前联系金管局 [1] - 已准备充分的机构可于9月30日前提交申请 预计年底前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有望落地 [1] -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强调稳定币发行人须具备实际应用场景和关键能力 初期阶段预计仅批出数个牌照 [1] 监管机构对市场预期管理 - 金管局指出稳定币推进节奏略慢于预期 反映审慎稳健的监管态度 [1] - 强调需防范市场对稳定币的过度炒作 建议投资者对"利好"消息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 [1] - 指出市场和社会对稳定币的讨论热度及降温力度仍需加强 [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27.20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买入16.59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20:0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1554.92亿港元 其中买入841.06亿港元 卖出713.86亿港元 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71.48亿港元 净买入68.42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983.44亿港元 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83.68亿港元 净买入16.59亿港元 股价下跌2.64% [1][2] - 腾讯控股成交45.43亿港元 净买入8.33亿港元 股价下跌0.09% [1][2] - 阿里巴巴-W净买入7.53亿港元 股价上涨0.08% [1][2] - 泡泡玛特净卖出3.51亿港元 股价上涨5.91% [1][2] - 美团-W净卖出2.88亿港元 股价下跌0.62% [1][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56.02亿港元 [1] 资金连续流向 - 4只个股获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 [2] - 腾讯控股连续4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0.89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连续3天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13.03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3天净买入 [2] - 小米集团-W累计净买入24.46亿港元 [2] 相关金融产品 - 恒生医药ETF(159892)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 [4][5] - 该ETF近五日上涨5.21% [5] - 最新份额51.0亿份 减少50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2632.1万元 [5]
7月29日港股通净买入127.2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9:57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15%,报收25524.45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27.20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554.92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983.44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571.48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58.78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以53.6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国泰君安国际(41.48亿港元)和腾讯控股(30.04亿港元)紧随其后 [1] - 腾讯控股获最大单日净买入10.60亿港元,股价微跌0.09% [1] - 泡泡玛特遭最大净卖出2.72亿港元,但股价逆势上涨5.91%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68.42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以30.0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美团-W(16.85亿港元)和阿里巴巴-W(16.45亿港元)分列二三位 [2] - 小米集团-W获最大净买入6.70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64% [2] - 美团-W遭最大净卖出5.09亿港元,股价下跌0.62% [2] 个股表现 - 石药集团单日涨幅最高达8.46%,获沪市净买入3.88亿港元和深市净买入2.64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获深市最大净买入5.14亿港元,股价上涨6.44% [2] - 中芯国际在沪市和深市分别获净买入2.43亿港元和1.24亿港元,股价上涨0.47% [2] - 南方恒生科技ETF遭沪市净卖出6787.71万港元,价格下跌0.54% [2]
南向资金追踪|净流入逾127亿港元 买入小米集团流出美团和泡泡玛特
新浪财经· 2025-07-29 19:52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南向资金成交额1554.92亿港元 占恒指成交总额58.23% 交投连续收缩后重新放量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127.20亿港元 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58.78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68.42亿港元 [2] - 近一月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1108.10亿港元 沪港股通净流入573.94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534.16亿港元 [6]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6.59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9.89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6.70亿港元 [3][6]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8.33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10.60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2.27亿港元 [3][6]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53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02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5.51亿港元 [3][6]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6.52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3.88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2.64亿港元 [3][6]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5.14亿港元 主要通过深股通买入 [3][6] - 国泰君安国际获净买入4.31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1.69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2.62亿港元 [3][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3.67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43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1.24亿港元 [3][6] 个股资金净流出情况 -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3.51亿港元 沪股通净卖出2.72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0.80亿港元 [3][6][7] - 美团-W遭净卖出2.88亿港元 沪股通净买入2.21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5.09亿港元 [3][6] 个股价格表现与短期资金动向 - 小米集团-W下跌2.64% 前5日减持4233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腾讯控股下跌0.09% 前5日加仓15万股 短线资金趋势不明 [4] - 阿里巴巴-W上涨0.08% 前5日加仓90万股 短线资金小幅回流 [4] - 石药集团上涨8.46% 前5日减持8398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信达生物上涨6.44% 前5日减持617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国泰君安国际上涨0.30% 前5日减持6168万股 短线资金以流出为主 [4] - 中芯国际上涨0.47% 前5日加仓1931万股 短线资金流入趋缓 [4] - 泡泡玛特上涨5.91% 前5日减持367万股 短线资金延续流出趋势 [4] - 美团-W下跌0.62% 前5日减持1128万股 短线资金连续流出 [4]
北水成交净买入127.2亿 北水再度加仓创新药概念 全天买入小米(01810)超16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29 19:07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29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27.2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8.78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8.42亿港元 [2]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为小米集团-W(01810) 腾讯(00700) 阿里巴巴-W(09988) 净卖出最多的为南方恒生科技(03033) [2] 个股资金明细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9.89亿港元 买卖总额53.64亿港元(买入31.76亿/卖出21.87亿) [3]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10.60亿港元 买卖总额30.04亿港元(买入20.32亿/卖出9.72亿) [3]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2.02亿港元 买卖总额22.43亿港元(买入12.23亿/卖出10.21亿) [3]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2.43亿港元 买卖总额21.86亿港元(买入12.14亿/卖出9.71亿) [3] - 国泰君安国际获净买入1.69亿港元 买卖总额41.48亿港元(买入21.58亿/卖出19.90亿) [3] 港股通沪深活跃股 - 港股通深向小米集团-W净买入16.59亿港元 [5] - 港股通沪向中芯国际净买入1.24亿港元 买卖总额11.60亿港元(买入6.42亿/卖出5.18亿) [5]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2.64亿港元 买卖总额9.11亿港元(买入5.88亿/卖出3.24亿) [5]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5.14亿港元 买卖总额8.39亿港元(买入6.77亿/卖出1.62亿) [5] - 快手-W遭净卖出850.31万港元 买卖总额9.33亿港元(买入4.62亿/卖出4.71亿) [5] 公司动态与行业前景 - 小米AI眼镜项目获雷军亲自立项 目标三年内年出货量突破500万台 首款产品上市后迅速售罄 实际销量数倍于内部预期 [5] - 腾讯将于8月13日公布2025年Q2业绩 花旗预计非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升4.9%至601亿元 游戏业务因新游戏贡献及递延收入具上行潜力 [6] - 阿里巴巴发布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技术进展 产品已完成研发预计年内发布 并与渣打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推进金融与AI技术融合 [6] - 汇丰看好创新药领域 预计2026至2029年多款新药推出 下半年临床数据有望推动对外授权合作 [7] - 中芯国际受益于工业及汽车下游补库需求 BCD Analog需求增长 Q2及下半年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提升 先进制程工艺迭代推动AI芯片国产替代 [7][8] - 锦欣生殖受益于《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发放补贴 直接提振母婴消费市场及辅助生殖产业 [8] - 国泰君安国际获净买入4.3亿港元 南方恒生科技遭净卖出6787万港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