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01788)
搜索文档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上涨2.05%,报5.48元/股
金融界· 2025-08-14 10:09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上涨2.05%至5.48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01亿港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1.0亿港元 [2] - 2024年净利润3.22亿港元 [2] 业务定位 - 公司为立足香港的中资证券公司 业务覆盖新加坡和越南市场 [1] - 从传统经纪型券商转型为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商 [1] 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含经纪 企业融资 资产管理 贷款及融资 金融产品 做市及投资七大类别 [1] - 业务体系划分为个人金融(财富管理) 机构金融(机构投资者服务与企业融资服务)及投资管理三大维度 [1]
比特币新高,加密货币概念股集体高开,新火科技控股涨超7%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41
港股加密货币概念股表现 - 蓝港互动股价上涨14.49%至0.790港元,总市值2.92亿港元 [2][3] - 新火科技控股股价上涨7.69%至7.000港元,总市值41.02亿港元 [2][3] - 欧科云链股价上涨3.45%至0.600港元,总市值32.22亿港元 [2][3] - 博雅互动股价上涨2.71%至9.100港元,总市值64.7亿港元 [2][3]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微涨0.93%至5.420港元,总市值516.36亿港元 [2][3] - 华兴资本控股股价微涨0.15%至6.510港元,总市值37.32亿港元 [2][3] 比特币市场动态 -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盘中一度升至124474美元,超越7月峰值 [1][2] - 上涨驱动因素包括市场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增强 [1][2] - 美国近期宣布的金融改革政策对加密货币市场形成利好 [1][2]
FIT HON TENG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20:28
港股通成交活跃度分析 - 8月13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484.48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的31.50% [2] - 净卖出金额83.22亿港元 反映整体资金流出态势 [2] - 腾讯控股成交额90.93亿港元居首 阿里巴巴-W以85.97亿港元紧随其后 盈富基金68.62亿港元位列第三 [2] 重点个股表现追踪 - 阿里巴巴-W与腾讯控股近一个月上榜23次 并列活跃度榜首 [2] - FIT HON TENG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当日成交额9.22亿港元且获净买入2.35亿港元 [2][3] - 信达生物获单日最高净买入7.09亿港元 盈富基金遭最大净卖出68.50亿港元 [2] 股价变动与资金流向关联 - FIT HON TENG收盘上涨11.78% 同步获净买入2.35亿港元 [2][3] - 晶泰控股上涨9.80%但遭净卖出0.54亿港元 呈现价量背离 [3] - 阿里巴巴-W上涨6.09%但遭净卖出2.43亿港元 显示获利回吐压力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8月13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20:28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8月13日上涨2.58%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1537.81亿港元 其中买入727.52亿港元 卖出810.29亿港元 净卖出82.77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94.28亿港元 净买入1.82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943.53亿港元 净卖出84.5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腾讯控股成交额90.93亿港元居首 阿里巴巴-W成交85.97亿港元 盈富基金成交68.62亿港元 [1] - 理想汽车-W成交25.14亿港元 小米集团-W成交43.17亿港元 中芯国际成交40.42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成交12.70亿港元且股价上涨8.82% FITHONTENG成交9.22亿港元且股价上涨11.78% [1][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前三位:信达生物净买入7.09亿港元 理想汽车-W净买入3.67亿港元 FITHONTENG净买入2.35亿港元 [1] - 净卖出前三位:盈富基金净卖出68.50亿港元 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23.11亿港元 腾讯控股净卖出2.50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连续5日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33.17亿港元 [2] 股价变动 - 晶泰控股股价上涨9.80%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6.09%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4.74% [2] - 美团-W股价上涨4.10% 快手-W股价上涨4.68%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1.76% [2]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下跌1.47%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9:08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2025年8月13日沪港通南向成交总额前三位为腾讯控股(5184亿元)、阿里巴巴-W(4920亿元)、盈富基金(4654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总额前三位为腾讯控股(3910亿元)、阿里巴巴-W(3678亿元)、盈富基金(2208亿元) [1] - 两大通道南向交易中科技龙头与指数ETF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 沪港通南向活跃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成交5184亿元居首但净流出181亿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4920亿元位列第二且净流出525亿元 [1] - 盈富基金成交4654亿元但遭遇巨额净赎回4646亿元 [1]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7850万元而小米集团净流出7428万元 [1] - 理想汽车逆势获净买入112亿元 [1] 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特征 - 阿里巴巴-W实现净流入282亿元而腾讯控股净流出6970万元 [1] - 盈富基金净流出2204亿元与成交额2208亿元基本匹配 [1] - 小米集团获净流入250亿元且理想汽车净流入255亿元 [1] - 信达生物获得709亿元大幅净买入 [1] - FIT HON TENG单日净买入235亿元 [1] 行业资金偏好分析 - 科技板块出现分化:腾讯两大通道均遭净卖出而阿里深港通获净买入 [1] - 半导体行业中芯国际沪港通获净买入但深港通遭净流出 [1] - 新能源汽车板块理想汽车在两大通道均获超亿元净买入 [1] - 生物医药企业信达生物获得709亿元显著净流入 [1] - 指数产品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ETF均遭遇大幅净流出 [1]
南向资金8月13日净买出超-82亿港元:加仓信达生物7.09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8-13 18:08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8月13日南向资金总成交额1537.81亿港元 净流出82.77亿港元[1] - 沪港股通净流出84.59亿港元 深港股通净流入1.82亿港元[1] 重点买入标的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7.09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8.82%[1] - 理想汽车-W获净买入3.67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3.30%[1] - FIT HON TENG获净买入2.35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11.78%[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76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3.00%[1][2] - 国泰君安国际获净买入5618.78万港元 当日股价下跌1.47%[1][3] - 快手-W获净买入1929.62万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4.68%[1][4] 重点卖出标的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68.50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2.35%[1][5] - 恒生中国企业遭净卖出23.11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2.76%[1][6]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2.50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4.74%[1][7]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2.43亿港元 当日股价上涨6.09%[1][8] 资金流向特征 - 南向资金呈现整体净流出态势 主要通过沪港股通渠道流出[1] - 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板块获得资金青睐 信达生物和理想汽车位列买入前两位[1] - 指数ETF遭遇大幅减持 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额居前[1][6] - 科技巨头出现分化 小米获净买入而腾讯和阿里遭净卖出[1][2][7][8]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下跌2.2%,报5.33元/股
金融界· 2025-08-13 10:12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下跌2.2%至5.33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3.03亿港元 [1] 公司业务定位 - 立足香港并通过新加坡和越南推动东南亚发展的中资证券公司 [1] - 从传统经纪型券商转型为多元化业务主导的综合金融服务商 [1] - 业务覆盖个人金融、机构金融与投资管理三大维度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七大业务类别包括经纪、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贷款及融资、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41.0亿港元 [2] - 2024年净利润为3.22亿港元 [2]
香港稳定币发令枪响!8月生效10月发牌,热潮下仍需冷思考
搜狐财经· 2025-08-13 01:06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牌照发放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 近50家企业及金融机构计划申请牌照 包括蚂蚁和京东等科技巨头 [2] - 监管机构计划在2025年10月底前发放第一批牌照 首批牌照数量预计不超过10家 [2][3] - 牌照审批门槛较高 要求申请机构具备金融 IT 市场营销等综合能力 并需承担每年数千万元的固定运营成本 [3][4] 潜在牌照申请人及业务模式 - 稳定币沙盒参与人包括京东Coinlink 渣打 安拟集团 香港电讯等 发行与港元或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3] - 潜在发行人包括蚂蚁国际 蚂蚁数字科技 域塔物流科技等 计划申请香港及新加坡牌照 [3] - 申请机构类型多元 涵盖科技公司 金融机构 供应链企业 跨境贸易公司 保险公司和银行等 [4] 牌照申请难点与监管重点 - 申请需提交三年商业计划 公司股权结构 实控人经审计财务报表等材料 [4] - 监管重点关注应用场景的真实性 业务需求规模及反洗钱措施 特别是跨境使用场景 [5] - 跨境支付领域竞争激烈 首批牌照优先发放给技术成熟 实力雄厚的公司 [5] 稳定币生态链受益方 - 券商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多家香港券商已完成牌照升级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单日上涨近200% [8] - 券商可通过虚拟资产托管 冷钱包服务及未来理财产品(如加密货币ETN)增加收入 [10] - 银行可能成为稳定币发行商或第三方托管行 以应对传统转账手续费收入下降的风险 [11][12] 香港稳定币市场局限性 - 香港市场规模有限 稳定币应用需依赖内地市场 但内地监管政策严格 推广受限 [13][14] -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短期内难以推出 因人民币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15] - 香港稳定币法规仅限本地 需与友好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拓展应用场景 [20] 行业龙头发展前景 - 香港可能出现类似美国Circle的行业龙头 但需至少三年运营周期才能达到上市标准 [18][19] - Circle的成功得益于与Coinbase合作 香港需加强推广和结算效率以争夺市场主导地位 [19] RWA产品现状与风险 - 大部分RWA产品仅为营销噱头 缺乏真实价值 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和国债更具市场潜力 [21][22] - 实物类RWA存在双重抵押和真实性风险 代币化成本高昂且未解决实际融资问题 [23]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12日
智通财经· 2025-08-12 19:17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中芯国际(00981)以35.61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 净买入1.62亿元 [1] - 快手-W(01024)以35.32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二 净卖出13.23亿元 [1]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26.64亿元 净买入26.60亿元接近全额买入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26.64亿元 净买入1.34亿元 [1]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成交21.44亿元 获18.73亿元净买入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19.63亿元 净买入4.18亿元 [1] - 晶泰控股(02228)成交19.35亿元 净买入1.14亿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19.15亿元 净买入3.89亿元 [1] - 华虹半导体(01347)成交15.25亿元 净卖出2.41亿元 [1] 深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快手-W(01024)以25.13亿元成交居首 净卖出10.52亿元 [1]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20.25亿元 净买入1.44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18.27亿元 净买入2.50亿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17.48亿元 净买入2.59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16.86亿元 净买入4.80亿元 [1]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15.11亿元 净买入15.00亿元 [1] - 晶泰控股(02228)成交10.32亿元 净卖出1217.96万元 [1] - 美团-W(03690)成交9.84亿元 净买入3132.11万元 [1]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8.67亿元 净买入9124.57万元 [1] - 美图公司(01357)成交8.58亿元 净卖出2.00亿元 [1] 南北向综合交易特征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5.86亿元 总净买入3.06亿元 [1] - 快手-W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60.45亿元 总净卖出23.75亿元 [1] - 盈富基金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41.75亿元 总净买入41.60亿元 [1] - 科技板块(腾讯、阿里、小米、美团)整体呈现净买入态势 [1] - 半导体板块(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出现分化 中芯获买入而华虹遭卖出 [1]
港股异动|国泰君安国际(01788)尾盘涨超10% 上半年纯利预增最多2倍 虚拟资产业务有望继续延展
金融界· 2025-08-12 16:20
股价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尾盘涨超10% 截至发稿涨7.33%至5.42港元 成交额达19.16亿港元 [1]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15亿至5.95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1.97亿港元大幅增长161%至202%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财富管理、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及交易投资等核心业务收入大幅上升 [1] 业务拓展 - 公司通过升级香港1号牌照为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客户可直接交易加密货币及稳定币 [1] - 申万宏源指出9号牌照也可升级纳入虚拟资产投资范围 预期中资券商在港虚拟资产业务将从代客交易延伸至资管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