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01880)

搜索文档
中国中免(01880):“冷热效应”下,短期业绩承压、长期价值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10:39
政策利好与股价表现 - 国家税务总局推广"即买即退"退税政策至全国,简化退税环节并刺激入境游消费,推动中国中免H股暴涨23.66%至56.7港元,A股涨停报66.97元 [1] - 政策配合免签放开加速外循环,为线下零售贡献边际增量 [1] - 申万宏源指出"即买即退"政策使63%退税款直接用于再消费,试点数据验证其对入境消费的拉动作用 [7] 业绩与估值现状 - 2024年公司营收564.74亿元同比下滑16.38%,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同比下滑36.44%,扣非净利下滑37.70% [3] - 免税商品销售收入386.66亿元同比减少12.58%,有税商品收入170.95亿元同比减少23.49% [3] - 市盈率TTM为23.20倍处于历史低位 [1] 海南市场与竞争格局 - 海南地区营收288.92亿元同比下滑27.13%,远超整体营收降幅,成为业绩拖累主因 [3]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同比下滑29.3%,购物人次568.3万同比减少15.9% [4] - 免税经营主体增至6家,门店达12家,跨境电商(如天猫国际)和会员店(如山姆)分流客群 [4] 利润端压力 - 离岛免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2.03个百分点至23.73%,四季度净利暴跌76.9%至3.48亿元 [5] - 机场渠道租金上升叠加存货跌价损失7.4亿元,压缩利润空间 [5] - 整体毛利率微增0.2%至32.0%,但折扣力度加大导致实际利润承压 [5]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 - 市内免税店政策落地(2024年10月施行)提升商品丰富度与购物便利性,公司市占率81.74%凸显渠道价值 [8] - 3Q24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48.8%,免签占比60%,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入境游恢复至2019年80%以上 [9] - 科尔尼预测2022-2026年中国免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54%,旅游零售市场增速超40% [9] - 海南封关在即(预计2025年底),自贸港政策维持免税渠道价格优势 [10]
中国中免(018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16:33
公司业务拓展 - 2024年公司结合文旅等开展联合营销超30场[10] - 2024年公司引进超2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推出19个系列500余款中免独家及全球限量款商品[10] - 2024年公司中标10个机场及口岸免税项目经营权[11] - 2024年公司中标深圳、广州等6家新增城市市内免税店项目[11] - 2024年公司成功中标10个机场及口岸免税项目经营权,完成6家市内免税店经营协议签署并实现大连市内免税店开业,中标6家新增城市市内免税店经营权[26] - 2024年公司引进超2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其中中免独家品牌20余个,海南各店全年引进超150个新品牌[29] 会员情况 - 中免会员人数已突破3800万人[10] - 中免会员人数已突破3800万人[29] 公司评级 - 2024年公司获得“双百行动”专项考核良好评级[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64.74亿元,较2023年的675.40亿元减少110.66亿元[1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73.47亿元,较2023年的208.53亿元减少35.06亿元[1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3.24亿元,较2023年的67.90亿元减少24.66亿元[1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0.72%,较2023年减少0.16个百分点;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率为7.66%,较2023年减少2.39个百分点[16]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2.0899元,较2023年减少1.1921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61.08亿元,较2023年减少25.54亿元;总负债为153.12亿元,较2023年减少43.76亿元[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549.66亿元,较2023年增加13.20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7.73亿元,较2023年增加30.21亿元[16] - 2024年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25.19%,较2023年减少8.19个百分点[16]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564.74亿元,较2023年的675.40亿元同比减少16.38%[46]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91.27亿元,较2023年的466.87亿元减少16.19%[50] - 2024年毛利为173.47亿元,较2023年的208.53亿元减少16.81%[51] - 2024年经营所得利润为643.33亿元,较2023年的894.97亿元减少28.12%[59] - 2024年年内利润为49.18亿元,较2023年的73.48亿元减少33.07%[60] - 2024年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549.66亿元,较2023年的536.46亿元增加2.46%[61]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2.55亿元,较2023年的60.37亿元减少29.52%[6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84.15亿元,较2023年的122.99亿元减少31.58%[64] - 2024年末总债务53.12亿元,权益总额607.9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8.74%,较2023年的9.38%有所下降[69]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在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权益余额为36.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70亿元,增长66.82%[71]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免税商品销售收入386.66亿元,较2023年的442.31亿元同比减少12.58%;有税商品销售收入170.95亿元,较2023年的223.44亿元同比减少23.49%[4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4.96亿元,较2023年的14.93亿元增加0.20%[49] 市场数据 - 2024年国际旅客数量达14.4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际旅游收入达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球人均旅游消费达1100美元[32]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33] - 2024年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市场预计销售额737.3亿美元,美元口径同比增长2.5%,亚太市场销售额323.1亿美元,美元口径同比增长0.8%,占全球比重43.8%[34] - 2024年机场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5%,其他渠道同比下降0.3%,渡轮渠道同比增长2.7%,机上渠道同比增长7.4%[34] - 2024年香水和化妆品同比下降0.3%,酒水同比增长5.6%,时尚和配饰同比增长1.3%,烟草制品同比增长7.5%,手表、首饰和书写工具同比增长1.9%,电子产品、礼品和其它同比增长4.4%,食品同比增长4.9%[34]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额470.3亿元人民币,购物金额30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3%,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同比下降15.9%,购物件数3308.2万件,同比下降35.5%[41] - 欧洲2024年免税及旅游零售销售额225.592亿美元,同比增长4.6%;美洲销售额114.8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中东销售额65.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5%;非洲销售额8.407亿美元,同比增长7.6%[36] - 2024年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市场中,机场渠道销售额405.174亿美元,占比55.0%;其它渠道销售额296.255亿美元,占比40.2%;渡轮渠道销售额18.628亿美元,占比2.5%;机上渠道销售额17.282亿美元,占比2.3%[38] - 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贝恩公司预计2025全年表现与2024年持平[74] -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75] 公司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稳固,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23]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旅游零售业务,以免税业务为核心提升价值链,以旅游零售为延伸升级产业链[76] - 2025年公司将深化海南市场布局,完善境内口岸及市内店布局,扩大境外业务版图,推动线上业务健康发展,做好重点项目建设[78][79][80] - 2025年公司将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81] - 随着免税经营资质放开,中国免税行业进入有序竞争阶段,公司将围绕免税主业提升核心业务能力[82]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战略项目投资未达预期的风险,将加强投资管理[83] - 因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波动,公司存在汇兑损失风险,将加强汇率管理[84]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将深化优势、开拓新线、加强合作[85] - 重大工程项目存在管理风险,公司将从源头加强管理[8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范雲軍52歲,現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曾擔任多個通信公司職務[88] - 劉昆55歲,現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曾在多家公司任職[89] - 常築軍51歲,現任執行董事、公司總經理等職,2024年4月起任總經理[90] - 王月浩50歲,現任執行董事及公司副總經理,曾在國家旅遊局等單位任職[91] - 王軒56歲,現任執行董事,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任總經理[92] - 葛明73歲,現任獨立非執行董事,曾在安永華明等公司任職[93] - 王瑛女士51岁,自2021年5月起担任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分别于2000年、2005年、2009年获得法学学士、经济法法学硕士、国际法法学博士学位[94] - 王强先生52岁,自2002年7月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998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95] - 刘德福先生55岁,现任监事会主席,自2017年12月起至2024年12月担任中国旅游集团监事,1994年取得经济信息管理学士学位,1997年取得信息经济硕士学位[96] - 李辉女士50岁,自2019年8月起担任监事,2019年9月起担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2019年9月取得零售管理硕士学位[97][98] - 钭晓琼女士50岁,自2019年9月起担任审计部总经理,2020年5月起担任监事,1997年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2006年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8] - 赵凤女士54岁,自2019年8月起任副总经理,2023年4月起兼任中免国际董事、总经理,1994年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取得法律硕士学位,2006年取得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0] - 王延光先生56岁,自2019年8月起任副总经理,1989年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取得经济师资格[101] - 高绪江先生44岁,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担任总经理助理,2021年4月起担任副总经理,2002年取得指挥专业大专文凭,2015年取得工程硕士学位[102] - 周领军自2023年1月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曾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任中国旅游集团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8月起任总经理[103] - 周领军2001年7月获安庆师范学院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7月获安徽大学法律硕士学位[104]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根据香港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守则条文采纳企业管治常规,报告期内除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遵守其他守则条文并达多数建议最佳常规条文要求[110][116] - 公司采纳香港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监事买卖公司证券行为守则,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及监事严格遵守标准守则[114][115] - 2023年10月19日至2024年4月2日王轩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总经理,2024年4月2日常筑军获聘任为总经理,此后满足《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要求[116]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非执行董事、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董事彼此之间并无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相关关系[120] - 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参加3次专题汇报会、3次审计沟通会、3次现场实地调研[121] - 董事会遵守香港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董事,且成员人数最少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其中一名须具备合适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24] - 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每届任期三年,董事会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其中独立董事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六年[125] - 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均参加有关董事责任的培训课程,公司还向董事提供相关阅读材料[127] - 截至本年度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130] - 董事会成员在专业背景方面,在旅游零售、免税业务等多方面具备较强专业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130] - 董事会成员教育背景方面,3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拥有硕士学位、1人拥有学士学位[130] - 董事会成员性别方面,男性6人、女性2人[130] - 董事会成员年龄方面,60岁及以上的董事有1人、60岁以下的董事有7人[130] - 董事会及任何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均有权提名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独立董事候选人[131]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期内举行6次会议,审议17项议案[13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告期内举行4次会议,审议通过4项议案[141] - 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举行5次会议,审议通过8项议案[147] - 董事会已成立审计与风险管理、薪酬与考核、提名、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四个委员会[132]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位独立董事组成,葛明为主席[13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董事组成,王瑛为主席[138] - 提名委员会由五位董事组成,王强为主席[144] -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五位董事组成,范云军为主席[149] - 各董事会委员会职权范围不逊于《企业管治守则》条款,符合中国法律法规[134][139][145] - 报告期内,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审议通过5项议案[152] - 范云军先生、刘昆女士、王月浩先生于2024年10月17日分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58] - 陈国強先生于2024年9月19日辞任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职务[158] - 常筑军先生于2024年5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职务[157] - 董事会主席在报告期内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58] - 王轩先生于2024年10月17日辞任董事会主席、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职务[158] - 报告期内,部分董事出席董事会、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情况:范云军先生董事会4/4、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1;刘昆女士董事会4/4、战略与
关税风暴下,哪些行业将受到冲击?
虎嗅APP· 2025-04-10 08:49
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升级贸易战,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征关税,中国迅速展开反制,本质上是全球最大消费国与最大制造国之间的博弈 [3] - 关税摩擦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A股市场受冲击,上证指数重挫7.34%,近3000只个股跌停 [4] - 贸易战背景下,部分行业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政策支持,如半导体、农林牧渔、血制品、免税业等,而消费电子、医用低值耗材、航运等行业面临利空 [4][6][7][9][11][12][15][17][19] 利好行业 半导体 - 加征关税促使美国成熟制程芯片进口成本提高,国产成熟制程芯片迎来替代机遇,如模拟芯片 [6][7] - 半导体设备、EDA等"卡脖子"环节加速发展,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国产设备企业受益 [7] - 半导体设备对美出口占比小,基本不受关税影响 [8] 农林牧渔 -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农产品加征10%-15%关税,大豆及豆粕价格受支撑,可能带动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联动上涨 [9] - 种业自主创新受政策推动,但转基因商业化仍处预期阶段,短期内缺乏业绩兑现基础 [9] - 生猪养殖板块因饲料成本上涨预期逆势大涨,但猪周期尚未到来,去化进程仍需观察 [10] 血制品行业 - 中国对美进口血制品加征34%关税,削弱进口产品价格优势,国产人血白蛋白企业受益 [11] - 美国血浆供应占全球70%,中国人血白蛋白60%依赖进口,其中40%来自美国,关税可能推动国产产品价格上涨 [11] 免税业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推广至全国,海南离岛免税2025年Q1销售额同比增长37% [12][14] - 免税行业具备"零关税+高品质"双重属性,成为政策托底消费的核心抓手 [12] - 清明节假期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39.5%,入境旅游消费潜力释放利好免税业 [14] 利空行业 消费电子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苹果等品牌生产成本上升,iPhone价格可能上涨,销量或下滑 [15][16] - 国内消费电子企业主要绑定苹果大客户,业绩面临下滑风险 [16] 医用低值耗材 - 美国80%的针头和注射器来自中国,加征34%关税削弱价格竞争力,印度等国家产品可能抢占市场份额 [17][18] - 注射器售价从1美元/支涨至1.34美元/支,出口依赖型企业业绩承压 [18] 航运和有色金属 - 全球贸易量下滑冲击集装箱运输和干散货运输,油轮运输走势复杂 [19] - 铜、铝等工业金属需求受压制,黄金避险属性凸显但短期可能受流动性冲击 [19] - 白银工业需求占比超50%,表现不及黄金 [20] 双刃剑行业 银行业 - 高关税抑制制造业出口,增加制造业贷款不良比例,信贷需求减弱导致净息差下行压力 [21] - 银行业高股息率可能成为资金避险选择 [21] 保险业 - 贸易战冲击投资端,但储蓄类保险需求可能增长 [22] - 增额寿、年金险等刚性兑付产品受益于避险需求 [22] 家电 - 对美出口占比高的家电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价格竞争力下降 [23] - 国内家电龙头全球化布局降低关税影响,如海尔智家美国市场60%产品由本土工厂供应 [24] - 国内促进消费政策提振家电业,以旧换新带动销售1247.4亿元 [24]
踢到铁板了
猫笔刀· 2025-04-09 22:20
美股市场动态 - 纳斯达克100指数ETF均价从429 570下跌至416 060 单日跌幅达3 44% 呈现高开低走态势 [1][2] - 市场采用双维度加仓策略 价格每下跌1 15%或时间推移均进行分批建仓 以应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对海外投资的潜在影响 [2] - 中美贸易战升级 双方在48小时内互相追加50%惩罚性关税 使总关税税率达到104% 创历史纪录 核心分歧在于贸易平衡认知差异 [2] A股市场表现 - 单日成交额达1 7万亿元 中位数涨幅2 09% 早盘快速拉升后走出独立行情 IC2506合约在5000点以下出现抄底机会 [2] - 监管层启动全方位救市:国家队增持ETF 银行系统提供再贷款流动性 120余家上市公司(含央企/民企)密集发布增持回购公告 [2] - 政策面赋予3000点强支撑位政治意义 通过体制内外部协同维稳 避免在中美对抗关键期出现资本市场信心危机 [2] 行业及公司事件 - 免税行业受益新政:中国中免A股涨停+H股涨23% 即买即退政策提升境外旅客消费转化率 上海机场/王府井同步上涨 [4] - 传媒行业整合加速:分众传媒拟83亿元全资收购新潮传媒 终结电梯广告领域多年竞争格局 [4] - 旅游行业风险预警:文旅部门提示赴美旅游风险 或预示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 [4] - 日本经济刺激方案:拟向国民发放4-5万日元(约2000-2500元)现金补贴 但未采用消费券等杠杆化措施 [4]
港A奇迹日全面大反攻,盘后大利好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4-09 18:22
市场表现 - 港股和A股全面反攻领涨全球 沪深两市成交近1 7万亿 上涨家数超4200家 涨停超110家 市场人气高涨 [1]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超355亿创历史新高 恒生指数涨0 68%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6% [1] - 军工板块表现强势 共21股涨停 行业涨幅第一 北方长龙 爱乐达等快速涨停 [4] - 自主可控概念表现强势 中国长城2天2板 其他近10余股涨停 [4] - 机器人概念走强 共12股涨停 万马股份首板涨停 亿嘉和回封 [4] - 免税/离境退税方向共14股涨停 国芳集团一字四连板 中国中免涨停 港股中免大涨23 66% [4] 资金动向 - 大资金不仅拉沪深300等大蓝筹 中证500 中证1000 科创 南向港股等均有明显资金介入 [3] - 国家队 产业资本 机构 游资量化和散户均有参与机会 市场赚钱效应改善 [3] 政策动态 - 盘后发布重磅白皮书 中方始终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5] - 商务部表示中国将打造世界共享大市场 表现更加积极主动 [6] 行业轮动 - 军工 自主可控 机器人 免税/离境退税等题材多面开花 [4] - 三胎 农业 跨境支付 港口航运 一带一路 算力概念等多题材盘中轮动 [4] - 连续强势的农业稍有回调 后续可关注农业振兴和农业科技方向 [4]
中国中免:免税躺平没起色,何时才有翻身日
海豚投研· 2025-03-28 23:53
核心观点 - 中国中免2024年业绩持续下滑,营收565亿同比下滑16%,归母净利润42.7亿同比下滑36% [1] - 有税业务成为拖累业绩的主因,其收入降幅(-26%)大于免税业务(-16%),且毛利率从17.4%腰斩至8.9% [2][20] - 免税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9.5%,但离岛免税市场整体萎缩导致营收持续下滑 [20] - 公司当前30x PE估值接近历史均值,市场预期2025年利润60亿,后续走势取决于实际业绩与预期的差距 [7][8] 季度业绩表现 - 4Q24营收135亿同比下滑19.5%,跌幅介于2Q/3Q之间,未见明显改善迹象 [1][11] - 4Q24毛利率28.5%,季度三连跌且跌幅扩大(上季32%),主要受有税业务拖累 [3][18] - 4Q24归母净利润仅3.5亿(剔除少数股东权益后),对应单季利润率2.6% [5][31] 业务结构分析 - 有税业务占比32%,其持续下滑(-26%)拖累整体营收,且毛利率腰斩至8.9% [2][20] - 免税业务跌幅(-16%)优于海南离岛免税整体(-28.5%),主要得益于机场渠道复苏(北京+115%,上海+32%) [2][16] - 离岛免税人均消费金额跌幅缩窄至-3%,但购买件数下降导致销售额仍疲软 [13] 成本费用控制 - 销售费用稳定在21.6-24亿/季,4Q费率因营收增长被动降至16.9% [3][22] - 管理费用年终结算增至5.9亿,同比降幅不及营收萎缩,费率反升至4.4% [4][27] - 机场渠道分佣条款优化,租赁费用从94.2亿降至90.6亿 [4][26] 市场与估值 - 当前A股市值1270亿对应30x PE(港股约22x),接近历史均值 [7] - 市场预期2025年利润60亿,估值隐含业绩反弹预期 [8] - 离岛免税受出境分流(国际航班恢复80%)和国货崛起影响,复苏存不确定性 [8]
中国中免(0188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8:51
公司业绩发布 - 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年度业绩[3] 公司荣誉与评级 - 三亚国际免税城被评为“放心消费在海南”五星门店[10] - 公司获得“双百行动”专项考核良好评级[12] 公司业务拓展与营销 - 结合文旅等开展联合营销超30场[10] - 年内引进超2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10] - 年内中标10个机场及口岸免税项目经营权[11] - 新增深圳、广州等6家城市市内免税店项目[11] - 2024年公司推进三亚国际免税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有税业务发展模式[23] - 2024年公司引进超200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其中中免独家品牌20余个,海南各店全年引进超150个新品牌[24] 公司会员情况 - 中免会员人数已突破3800万人[10] - 中免会员人数已突破3800万人[2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564.74亿元,较2023年的675.40亿元减少110.66亿元[14] - 2024年公司毛利173.47亿元,较2023年的208.53亿元减少35.06亿元[14]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43.24亿元,较2023年的67.90亿元减少24.66亿元[1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30.72%,较2023年减少0.16个百分点;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率7.66%,较2023年减少2.39个百分点[14]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2.0899元,较2023年的3.2820元减少1.1921元[1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761.08亿元,较2023年的786.62亿元减少25.54亿元;总负债153.12亿元,较2023年的196.88亿元减少43.76亿元[14] - 2024年公司权益负债比率25.19%,较2023年减少8.19个百分点[1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675.40亿元同比减少16.38%至2024年的564.74亿元[38] - 免税商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442.31亿元减少12.58%至2024年的386.66亿元,有税商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223.44亿元减少23.49%至2024年的170.95亿元[3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4.93亿元增加0.20%至2024年的14.96亿元[40]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466.87亿元减少16.19%至2024年的391.27亿元[41] - 毛利从2023年的208.53亿元减少16.81%至2024年的173.47亿元[42] - 经营所得利润从2023年的894.97亿元减少28.12%至2024年的643.33亿元[49]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的73.48亿元减少33.07%至2024年的49.18亿元[50] - 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从2023年的536.46亿元增加2.46%至2024年的549.66亿元[5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60.37亿元减少29.52%至2024年的42.55亿元[5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122.99亿元减少31.58%至2024年的84.15亿元[53] - 2024年末总债务53.12亿元,权益总额607.96亿元,资本负债比率8.74%,较2023年的9.38%有所下降[57] - 截至2024年末,集团在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权益余额为36.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70亿元,增长66.82%[59]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国际旅客数量达14.4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际旅游收入达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球人均旅游消费达1100美元[26]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27] - 2024年全球免税及旅游零售市场预计销售额737.3亿美元,美元口径同比增长2.5%,亚太市场销售额323.1亿美元,美元口径同比增长0.8%,占全球比重43.8%[28] - 2024年机场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5%,其他渠道同比下降0.3%,渡轮渠道同比增长2.7%,机上渠道同比增长7.4%[28] - 2024年香水和化妆品同比下降0.3%,酒水同比增长5.6%,时尚和配饰同比增长1.3%,烟草制品同比增长7.5%,手表等同比增长1.9%,电子产品等同比增长4.4%,食品同比增长4.9%[28]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销售额470.3亿元,购物金额309.4亿元,同比下降29.3%,购物人数568.3万人次,同比下降15.9%,购物件数3308.2万件,同比下降35.5%[35] - 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贝恩公司预计2025全年表现与2024年持平[62] -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63] 公司业务线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稳固,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近2个百分点[21]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2025年公司将聚焦旅游零售业务,以免税业务为核心提升价值链,以旅游零售为延伸升级产业链[64] - 2025年公司将深化海南市场布局,完善境内口岸及市内店布局,扩大境外业务版图,推动线上业务健康发展,做好重点项目建设[66][67][68] - 2025年公司将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69] - 随着免税经营资质放开,中国免税行业进入有序竞争阶段,公司将围绕免税主业提升核心业务能力[70]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战略项目投资未达预期的风险,将加强投资管理[71] - 因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波动,公司存在汇兑损失的财务风险,将加强汇率管理[72]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将深化优势、推进集中采购等提升竞争力[73] - 重大工程项目存在管理风险,公司将从源头管理项目[74] 公司人员信息 - 范雲軍52歲,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曾在多個通信企業任職[75] - 劉昆55歲,任非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有通用技術集團相關職務經歷[76] - 常築軍51歲,2024年4月起任總經理,2024年5月起任執行董事,工作經歷豐富[77] - 王月浩50歲,任執行董事及副總經理,有國家旅遊局等工作經歷[78] - 王軒56歲,曾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任董事會主席,工作經歷長[79] - 葛明73歲,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在多個公司任職過[80] - 王瑛女士51岁,自2021年5月起担任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81] - 王强先生52岁,自2002年7月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现任副教授[82] - 刘德福先生55岁,自2017年12月起至2024年12月担任中国旅游集团监事[83] - 李辉女士50岁,自2019年8月起担任公司监事,自2019年9月起担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84] - 钭晓琼女士50岁,自2019年9月起担任审计部总经理,自2020年5月起担任监事[85] - 赵凤女士54岁,自2019年8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自2023年4月起兼任中免国际董事、总经理[87] - 王延光先生56岁,自2019年8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88] - 高绪江先生44岁,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担任总经理助理,自2021年4月起担任副总经理[89] - 周領軍自2023年1月任公司副總經理,2022年8月起任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總經理[90] 公司人员学历信息 - 王瑛女士于2000年7月和2005年7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及经济法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取得国际法博士学位[81] - 王强先生于1998年6月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82] - 周領軍2001年7月獲安慶師範學院文學學士學位,2004年7月獲安徽大學法律碩士學位[91]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根據香港上市規則附錄C1《企業管治守則》採納企業管治常規,報告期內偏離守則條文第C.2.1條[97] - 公司採納香港上市規則附錄C3標準守則作為董事及監事買賣公司證券行為守則[101] - 全體董事及監事報告期內嚴格遵守標準守則所載標準[102] - 公司由有效的董事會領導,董事會發揮「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作用[104] - 截至本年度報告日期,董事會由八名董事組成,包括兩名非執行董事、三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06] - 董事彼此之間無財務、業務、家庭或其他重大╱相關關係[107] - 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参加3次专题汇报会、3次审计沟通会、3次现场实地调研[108] - 董事会遵守香港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董事,且成员人数最少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其中一名须具备合适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11] - 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每届任期三年,董事会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其中独立董事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六年[112] - 报告期内,公司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安排了责任保险[113] - 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均参加有关董事责任的培训课程,公司还向董事提供相关阅读材料[114] - 截至本年度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117] - 董事会成员在专业背景方面,在旅游零售、免税业务等多方面具备较强专业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117] - 董事会成员在教育背景方面,3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拥有硕士学位、1人拥有学士学位[117] - 董事会成员在性别方面,男性6人、女性2人;在年龄方面,60岁及以上的董事有1人、60岁以下的董事有7人[117] - 董事会及任何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均有权提名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独立董事候选人[118]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已成立审计与风险管理、薪酬与考核、提名、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四个委员会[119]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位独立董事组成,葛明为主席[120]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期内举行6次会议,审议17项议案[12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董事组成,王瑛为主席[12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告期内举行4次会议,审议通过4项议案[128] - 提名委员会由五位董事组成,王强为主席[131] - 提名委员会报告期内举行5次会议,审议通过8项议案[134] - 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五位董事组成,范云军为主席[136] - 报告期内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审议通过5项议案[139] - 各董事会委员会职权范围不逊于《企业管治守则》条款,符合中国法律法规[121][126][132] 公司人员职务变动 - 范云军先生、刘昆女士、王月浩先生于2024年10月17日获委任新职务,王轩先生同日辞任相关职务[144] - 陈国強先生于2024年9月19日辞任董事会副主席等职务[144] - 常筑军先生于2024年5月23日获委任执行董事等职务[143] - 2024年4月2日,王轩辞任总经理,常筑军辞任常务副总经理,常筑军获聘任为总经理[197] - 2024年10月17日王轩先生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等职务[200] - 2024年10月17日范云军先生及刘昆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王月浩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 - 2024年10月17日范云军先生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等职务,刘昆女士获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等职务,王月浩先生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200] - 2024年11月26日于晖先生因工作调动辞任公司总会计师[200] - 2025年2月26日杨洪义先生获聘任为公司总会计师[200]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按年度开展重大风险评估,对排名前10的风险制定应对方案并按季度跟踪[146] - 公司建立健全评估报告机制,要求重点子企业编制风险管理报告[147] - 公司本年度组织开展全面风险隐患排查工作[148] - 公司按季度面向全体员工开展风险合规专题培训[149] - 公司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和《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管理规定》[145]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58%的全职雇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是女性[158] 公司审计费用 - 2024年境内及境外外聘审计师提供审计服务费用为6930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0076千元人民币,总计17006千元人民币[162] 公司人员培训 - 报告期内,常筑军先生及张潇女士均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63] 公司内部控制 - 公司每年对报告期内
中国中免(01880)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0 16:30
营业收入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7.56亿元,同比减少21.52%;年初至本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30.21亿元,同比减少15.38%[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3,020,585,432.70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50,837,011,108.69元有所下降[15] 净利润相关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减少52.53%;年初至本报告期末为39.19亿元,同比减少24.72%[3] - 本报告期扣非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减少52.49%;年初至本报告期末为38.73亿元,同比减少25.40%[3]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311,124,493.65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5,423,157,058.16元有所下降[16]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19,296,160.74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5,206,229,345.02元有所下降[17] - 2024年前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为391,828,332.91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216,927,713.14元有所增加[17] 每股收益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3076元,同比减少52.53%;年初至本报告期末为1.8944元,同比减少24.72%[3]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8944元/股,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2.5165元/股有所下降[18] - 2024年前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1.8944元/股,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2.5165元/股有所下降[18] 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较上年减少1.40个百分点;年初至本报告期末为7.23%,较上年减少3.00个百分点[3] 资产与权益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55.8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42.3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74%[3]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51.85万元;年初至本报告期末为46548.07万元[4] 股东情况 -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309,526户[6] - 截至本报告期末,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41亿股,持股比例50.30%为第一大股东[6] -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040,642,690股[7] - 本报告期初,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1,660,138股,比例0.56%;期末持股18,574,238股,比例0.90%[9] 资产项目金额变化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32,020,742,891.01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838,425,096.10元[10]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91,703,819.63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840,219.02元[10] - 2024年9月30日预付款项为847,377,755.67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1,922,445.17元[10] - 2024年9月30日存货为18,686,853,604.34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056,914,824.36元[10] - 2024年9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3,634,261,318.47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99,942,772.51元[11] - 2024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6,159,212,741.38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92,102,483.07元[11] 负债项目金额变化 - 2024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226,498,534.99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9,428,534.66元[12] - 2024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4,848,686,107.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66,243,093.51元[12] - 2024年9月30日长期借款为2,645,134,881.4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22,280,291.36元有所增加[14] 营业成本变化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7,307,165,216.62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43,862,113,989.89元有所下降[15] 其他综合收益与综合收益总额变化 - 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101,088,006.69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485,588,866.21元有所下降[17] - 2024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210,036,486.96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5,908,745,924.37元有所下降[1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变化 -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04亿元,同比减少62.03%[3]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8.48亿元,2023年同期为526.76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5.98亿元,2023年同期为5.11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67.30亿元,2023年同期为551.67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04亿元,2023年同期为134.43亿元[1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变化 - 2024年前三季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2525.52万元,2023年同期为210万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1.78亿元,2023年同期为236.78万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09亿元,2023年同期为 -20.94亿元[20]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变化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7亿元,2023年同期为1.60亿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1.32亿元,2023年同期为 -36.59亿元[2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化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3亿元,2023年同期为80.92亿元[21]
中国中免(0188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5 12:08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優勢地位進一步穩固,市場份額穩步提升[12] - 公司成功中標多個機場和港口的出境免稅店經營權,拓展口岸渠道增量[13] - 公司境內出入境免稅門店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0%,盈利能力持續改善[13] - 公司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有序推進海外業務佈局,實現多家海外免稅店開業[13] - 公司優化商品銷售結構,提升高毛利產品佔比,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2.62個百分點至32.94%[14] - 公司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提高運營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14] - 公司優化線上線下協同,提升會員轉化率和復購率[14] - 公司優化門店分級分類管理體系,新增11家「S店」,持續提升門店精細化運營水平[14] - 公司紧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打造特色旅游零售综合体,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15] - 公司打造龙年营销IP「C-LOONG」,开展营销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者免税购物热情,中免会员人数已突破3,500万人[16] - 公司深度参与行业活动,举办订货会及研讨会,中免「秘境」系列品牌形象广告获奖,品牌形象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16] - 公司整合中免数据中心,实现统一数据管理,支撑公司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推进星云项目建设,探索智能算法推荐应用[16] 行业及市场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27.25亿,同比增长1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17] - 2024年1-6月,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87亿人次,同比增长70.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3%[17] - 2024年1-6月海南省港口和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568.45万人次,同比增长9.1%,其中离港旅客为1,861.1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18] - 2024年1-6月,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84.6亿元,同比下降29.9%;免税购物人数336.1万人次,同比下降10%[18] 财务数据 - 公司收入由2023年同期358.58亿元减少12.81%至312.65亿元,主要由于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0]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同期107.54亿元减少4.75%至102.43亿元,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1]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回由人民幣376.00萬元減少40.27%至人民幣224.60萬元[22] - 經營所得利潤由人民幣51.32億元減少9.43%至人民幣46.48億元[22] - 利潤由人民幣41.37億元減少11.36%至人民幣36.67億元[22] - 權益股東應佔權益總額由人民幣536.46億元增加0.04%至人民幣536.65億元[22]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由人民幣60.37億元減少26.78%至人民幣44.20億元[22] -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由人民幣122.99億元減少25.77%至人民幣91.29億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321.45億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借款為人民幣31.12億元[24] - 資本負債比率為9.23%[25] - 於聯營及合營企業的權益餘額為人民幣33.88億元,增長54.00%[26]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充分深化现有优势,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竞争优势[28] - 公司将按照有关工程项目的管理规定,从项目源头进行管理,做好立项审批、招投标管理[28] - 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跨行業合作縱深佈局,開放互助、合作互利[28] - 公司將嚴格控制建設預算,做好工程決算管理,保證工程安全、可靠交付使用[28] - 公司將利用品牌優勢,發揮落地服務專長,增強市場競爭力[28]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已滿足《企業管治守則》第二部分守則條文第C.2.1條之要求[2] - 本公司已向全體董事及監事作出具體查詢,全體董事及監事確認,彼等於報告期內,均已嚴格遵守標準守則所載標準[3] - 審計與風險管理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中期報告[4] - 常築軍先生獲聘任為本公司總經理[5] 人力资源 - 本集團有16,037名全職僱員[6] - 本集團培訓工作以戰略發展為核心,致力於建立完善的人才發展與培養機制[7] - 本集團持續開展內部講師人才隊伍建設[8] - 本集團充分運用面向全體員工的在線培訓平台「中國免稅學堂」[9] 其他 - 於報告期後及直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並無發生對本集團有重大影響的事件[10] - 本公司於香港聯交所上市發行H股的所得款項淨額總額為18,012.01百萬港元[1] - 中国旅遊集團持有公司53.30%的A股[30]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公司10.84%的H股[30] - 公司擬按招股章程所述的相同方式及比例使用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34] - 公司計劃於2027年底前使用完畢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35][36]
中国中免(0188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9: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9年10月15日完成首次公开发售A股并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为601888[9] - 公司于2022年8月25日完成其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的公开发售及上市,股份代號为1880[9] - 公司主要从事以免税为主的旅游零售业务及商业综合体投资开发业务[9] - 公司A股自2009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H股于2022年8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51] - 招股章程刊發日期为2022年8月15日[118] 公司业绩审核与报告相关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审阅[1] - 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于2024年8月30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116] - 截至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批准日期,无报告期后事项须披露[116]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4年8月30日[11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118] - 2024中期报告指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118] 公司人员变动 - 常筑军先生于2024年5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3] - 2024年4月2日王轩先生辞去总经理职务,常筑军先生获聘任为总经理[35] 业务拓展与运营 - 2024年上半年海南区域新引进约50个新品牌[10] - 公司境内出入境免税门店收入同比增长超100%[11] - 公司成功中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出境免税店等多个口岸出境免税店经营权[11] - 公司实现爱达·魔都号邮轮免税店、新加坡樟宜机场Qeelin精品店开业[11] - 公司中标新加坡樟宜机场MCM精品店、香港国际机场麒麟精品店经营权[11] - 公司新增打造11家「S店」,提升门店精细化运营水平[12] - 截至目前,中免会员人数已突破3500万人[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集团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358.58亿元同比减少12.81%至2024年上半年的312.65亿元[18] - 本集团其他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6.37亿元同比增加16.95%至2024年上半年的7.45亿元[1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2.94%,同比提升2.62个百分点[12]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251.04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210.22亿元,同比减少16.26%[19]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107.54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102.43亿元,同比减少4.75%[19] - 销售及推广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50.45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52.17亿元,同比增加3.41%[19] - 经营所得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51.32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46.48亿元,同比减少9.43%[20] - 报告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41.37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36.67亿元,同比减少11.36%[20] - 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从2023年末536.46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536.65亿元,同比增加0.04%[2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1.45亿元,借款为31.12亿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签约未发生资本开支总额为16.46亿元,较2023年末11.75亿元有所增加[22] - 2024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9.23%,较2023年末9.38%略有下降[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联营及合营企业权益余额为33.8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4.00%[2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1,264,998千元,2023年同期为35,858,486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1,022,320千元,2023年同期为25,104,108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242,678千元,2023年同期为10,754,378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利润为4,647,975千元,2023年同期为5,131,975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4,572,924千元,2023年同期为4,996,407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666,551千元,2023年同期为4,136,512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3,800,544千元,2023年同期为4,713,735千元[44]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5978元,2023年同期为1.8887元[4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04.9981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2.06472亿元,同比增长1.45%[4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551.4976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4.55841亿元,同比下降5.65%[4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17.6171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28501亿元,同比下降23.27%[4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33.8804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1.2734亿元,同比增长0.60%[45]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38.8785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3.33812亿元,同比增长0.87%[45] - 2024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负债为45.4879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59269亿元,同比增长4.35%[4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93.3906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89.74543亿元,同比增长0.62%[46]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33.05551亿元,非控股权益利润为3.61亿元,综合收益总额为38.00544亿元[4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为1.33976亿元,非控股权益其他综合收益为0.0017亿元[48]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536.645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6.4647亿元,同比增长0.03%[4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4572924千元,2023年同期为4996407千元[4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5053780千元,2023年同期为9281610千元[4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4309150千元,2023年同期为8573228千元[4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100148千元,2023年同期为1211223千元[4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3649622千元,2023年同期为1368701千元[50]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559380千元,2023年同期为5993304千元[50] - 2024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1752192千元,2023年同期为25762143千元[50]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2144851千元,2023年同期为32225653千元[50] - 2024年上半年零售外部客户收入311.36亿元,物业为1.29亿元,总计312.65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可呈報分部收入311.36亿元,物业为8.11亿元,总计319.47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联營企业及合營企业应佔利润及虧損淨额2534.2万元,物业为 - 248.9万元,总计2285.3万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存货撇减2.42亿元,总计2.42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回224.6万元,总计224.6万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折旧及摊销9.45亿元,物业为1574.61万元,总计11.02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除税前可呈報分部利润40.07亿元,物业为3.23亿元,总计43.29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所得税8.24亿元,物业为693.06万元,总计8.93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零售可呈報分部净利润31.82亿元,物业为2534.77万元,总计34.36亿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外部客户收入312.65亿元,2023年同期为358.58亿元[61] - 2024年上半年免税商品销售216.70亿元,2023年同期为239.57亿元;有税商品销售91.58亿元,2023年同期为116.78亿元[64] - 2024年上半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5.67亿元,2023年同期为3.66亿元[65]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0.81亿元,2023年同期为2.54亿元[65] - 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0.74亿元,2023年同期为0.10亿元[65] - 2024年上半年计息借款利息开支4239.4万元,2023年同期为1.03亿元[67] - 2024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5551万元,2023年同期为5795.9万元[67]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209.29亿元,2023年同期为250.56亿元[67] - 2024年上半年总税费为906,373千元,2023年同期为859,895千元[68]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3,305,551千元,2023年同期为3,907,380千元[7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978元,2023年同期为1.8887元[72]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成本为1,796,392千元,1月1日为1,758,762千元[73]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1,571,885千元,1月1日为1,574,751千元[73]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成本总计为6,863,914千元,1月1日为6,997,085千元[74]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总计为3,831,425千元,1月1日为3,844,766千元[74]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总计406091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70664千元[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支出总计250576千元,2023年同期为309779千元[76] - 2024年6月30日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11751014千元,2024年1月1日为11391534千元[79] - 2024年6月30日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累计折旧总计3277686千元,2024年1月1日为2958506千元[79] - 2024年6月30日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总计8473254千元,2024年1月1日为8432954千元[7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正就账面价值1553643000元的楼宇取得所有权证,2023年12月31日为1574517000元[80]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总计1901452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056915千元[8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44203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36978千元[8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8922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1732千元[82] - 2024年6月30日购买商品的预付款项为79781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0165千元[82] - 定期存款按固定年利率1.8%(2023年12月31日:年利率1.8%或5.6%)计息[84] - 2024年6月30日股权基金预付款项为0,2023年12月31日为859,555千元;持作出售已竣工物业均为532,197千元[8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定期存款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