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02333)

搜索文档
单车收入迅速提升,新能源及海外销售或继续高增
国信证券香港·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1] - 2024年1-3月,公司汽车销量分别为10.4、7.1、10万辆,同比增长69.1%、4.1%、11%[1] - 2024年1-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2.8%[2] - 公司2024年预测业绩PE约7.8倍,PB约1倍,维持买入评级[3] 公司发展趋势 - 长城汽车2013-2023年收入增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39] - 长城汽车2013-2023年净利润增速逐年提升[39] - 长城汽车2013-2023年毛利率走势持续上升[39] - 长城汽车2009年以来年度汽车销量增速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增长趋势[39] - 长城汽车2018年以来月度汽车销量稳步增长[40] - 长城汽车欧拉品牌及新能源车2020年以来月度销量呈现增长态势[40] - 长城汽车坦克品牌2020年以来月度销量持续增长[40] - 长城汽车皮卡车型2019年以来月度销量情况呈现下降趋势[41] - 长城汽车2020年以来月度海外销量呈现稳定状态[4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0年公司的总资产为2020亿元人民币,2021年增长至2790亿元人民币,2022年增长至3527亿元人民币,2023年增长至4268亿元人民币[42] - 预计2020年公司的净利润率为0.5%,2021年增长至0.7%,2022年增长至0.8%,2023年增长至0.9%[42] 公司研究报告 - 长城汽车(02333.HK)公司研究报告中提供了公司评级和行业评级的定义和标准[46][47][57][58] - 报告中明确指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和卖出等不同评级对应的相对表现百分比范围[46][57] - 报告中强调了利益披露声明,确保分析师及其关联者没有与所研究公司的财务利益关系[48][60] - 报告中提醒投资者期货、期权和证券价格波动可能带来损失,需要谨慎买卖[50][51][61][62] - 报告强调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公司不对投资决策负责[54][65] - 报告内容仅限于公司客户,未经公司授权不得传播,且内容可能会随时更改而无需通知[55][66]
PHEVs key to FY24; Earnings likely still resilient
招银国际· 2024-04-03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收为173,212百万元,2024年预计将达到197,174百万元[5]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7,022百万元,2024年预计将增长至7,937百万元[5]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201,270百万元,2024年预计将增至215,657百万元[5] - 2023年公司经营利润为5,378百万元,2024年预计将增至6,429百万元[5] - 2023年公司EBITDA为16,599百万元,2024年预计将增至19,226百万元[5] 产品展望 - PHEV在FY24E中将是电气化的关键,预计总销量将同比增长10%,主要受出口和Tank品牌的推动,预计FY24E的毛利率将上调至18.6%[1] 投资建议 - 保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3港币,上调了FY24E的销售量预期至1.35百万辆,预计净利润将增长13%至79亿人民币[1] 风险提示 - CMBIGM提醒投资者在交易任何证券时存在风险,建议投资者独立评估特定投资和策略[12] - CMBIGM可能会在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的证券上持有头寸或进行交易,投资者应意识到可能存在利益冲突[13]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8 19:01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7,021,559,679.84元,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2,728,780,842.33元[4][153]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4][153]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对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6]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73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06%[19] - 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為53,708,526,174.90元,同比增長26.12%[22] - 2023年公司淨利潤為2,026,701,396.91元,同比增長7.98%[22] - 2023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026,256,853.50元[22] - 2023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624,321,236.34元[22] - 2023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合計為2,187,860,849.73元[23] - 公司營業利潤為720,096.66元,同比下降9.62%[20] - 公司2023年末總股本為849,752.86元,同比下降3.05%[20] - 2023年整车销售收入为1532.79亿元,同比增长25.75%[39] - 2023年毛利为324.39亿元,同比增长21.95%[3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同比下降9.89%[39]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28] - 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倍,累计销售25.64万辆,同比增长113.88%[29] - 公司2023年销售新车达到123万辆,历史累计销量突破1300万辆[86] - 长城汽车海外销量达31.40万辆,同比增长82.37%[49] - 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5.64万辆,同比增长113.88%[4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计划和发展战略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风险[5] - 公司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领域加大投入,新品上市带动营业收入增长[21] - 公司推出新能源出行解决方案—长城Hi4混动技术体系,覆盖全品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用车需求[30] - 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转型初见成效,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49] - 长城汽车在混动领域持续技术创新,研发并量产应用了“Hi4技术体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用车需求[56] - 长城汽车智能化领域具备全面自研能力,推出咖啡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59][60] - 长城汽车未来展望包括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深耕,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全球化发展[64] - 公司始终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策略,通过不断创新提升全栈自研能力,加强智能新能源汽车全面发展,深化生态出海战略,以数字化驱动企业战略转型[139] - 公司2024年将加速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明星车型,强化市场认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持续向用户输出高质量产品与服务[14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为1185.84亿元,较上年增长10.14%[40]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为1108.35亿元,较上年增长15.61%[40] - 公司2023年资本负债比率为193.79%,较上年增长9.57%[41] - 公司主要通过自有现金和银行借款满足日常经营需求[43] - 公司关注外汇风险,持有外币资金约33.36亿元[44] - 公司员工总数为82439人,员工成本占营业总收入的10.60%[45] - 公司汽车制造业务的现有产能利用率为81.02%,其中重庆工厂的产能利用率高达137.00%[12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致力于以诚信促协同、以协同谋发展的特色文化,营造公平、公正、简单、透明的工作环境[88] -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了关联交易和持续关联交易,经独立非执行董事审阅确认符合条件[166][167] - 公司核数师确认持续关联交易程序已执行,交易公平合理符合协议条款[167] - 公司进行了关联交易和持续关联交易,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审核、公告和股东批准[170]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审阅并认可2023年度报告及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189] - 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负责提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建议[190] - 公司设立提名委员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向董事会提出董事会规模和构成的建议[191] - 公司设立战略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根据现实环境向管理层提供建议,负责长期发展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192] - 公司遵守《标准守则》,董事全员遵守操守守则[193] -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外部审计师,未在过去3年更换审计师[194] - 公司根据税务法规缴纳相关税项,并享受可能的税项减免[195] - 公司向H股股东派发股息时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8:53
财务业绩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7,021,559,679.84元,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52,728,780,842.33元[4] - 公司2023年營業總收入为173,212,076.8万元,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15.597万元,同比下降15.06%[16]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5,378.9万元,同比增长44.21%[16]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為53,708,526,174.90元,同比增長26.12%[19] - 公司2023年淨利潤為2,026,701,396.91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98%[18] - 公司2023年總資產為20,127,028.86元,同比增長8.59%[17]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82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89%[18] - 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收益為0.56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29%[18] - 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9,624,321,236.34元[19] - 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總金額為2,187,860,849.73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2.3%[20] 新能源汽车发展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销量1,229,982辆,同比增长15.85%,营业总收入1,732.12亿元,同比增长26.12%[25] - 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翻倍,累计销售25.64万辆,同比增长113.88%[26] - 公司发布新能源出行解决方案,推出长城Hi4混动技术体系,覆盖全品类,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用车需求[27] 技术创新 - 长城汽车新能源战略加速落地,混动领域持续技术创新,Hi4技术體系应用广泛[53] - 长城汽车在纯电领域实现核心价值链布局,自主研发电控、电驱等核心零部件[54] - 长城汽车在氢能领域布局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实现全场景覆盖,氢燃料电池车纯氢续航大于400km[55] 公司治理 - 公司管理层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2] - 公司与关联人进行的持续关联交易经独立非执行董事审阅确认符合条件[163] - 核数师确认持续关联交易符合公司定价政策和协议条款[164] 市场表现 - 公司2023年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6%和12.0%[74]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76] - 公司2023年汽车出口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78]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7 16: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与年初至报告期末对比 - 本报告期营业总收入495.32亿元,同比增长32.6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95.04亿元,同比增长20.13%[3]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34亿元,同比增长41.9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9.95亿元,同比下降38.79%[3]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30.58亿元,同比增长34.0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8.07亿元,同比下降12.27%[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66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18.71亿元,同比下降140.78%[3]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长50.0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59元,同比下降33.71%[3]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67%,增加2.05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54%,减少4.56个百分点[3]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76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87亿元[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资产与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913.5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657.5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增长原因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销量及单车收入增长[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67,678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人[6] - 保定创新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15亿股(A股),持股比例60.20%,质押6.755亿股(A股)[7]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3.02752061亿股(H股),持股比例27.10%[7]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96889089亿股(A股),持股比例2.32%[7]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4491.3977万股(A股),持股比例0.53%[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429.4793万股(A股),持股比例0.52%[7]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持股3700万股(A股),持股比例0.44%[7]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持股3475.14万股(A股),持股比例0.41%[7]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2953.6483万股(A股),持股比例0.35%[7] - 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061.8712万股(A股),持股比例0.12%[7]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持股1011.5087万股(A股),持股比例0.12%[7] 公司公告发布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发布多项公告,包括注销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等[12] - 2023年4月26日发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草案及收到上交所问询函等公告[13] - 2023年4月27日发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行权期符合行权条件公告[13] - 2023年5月8日发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修订稿等公告[14] - 2023年6月2日发布2020年股权及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实施等公告[14] - 2023年6月16日发布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等公告[14] - 2023年6月26日发布公司股票期权限制行权期间提示性公告[15] - 2023年7月4日发布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等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15] - 2023年7月18日发布多项调整激励计划行权价格及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的公告[15] - 2023年1月4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01)[20] - 2023年2月2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09)[20] - 2023年3月2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25)[20] - 2023年3月22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29)[22] - 2023年3月29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31)[22] - 2023年3月30日有多篇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涉及2023 - 042等)[22][23] - 2023年4月3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51)[23] - 2023年5月5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66)[23] - 2023年5月25 - 26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涉及2023 - 076等)[23] - 2023年6月2日公司相关公告发布于上交所、港交所及官网(公告编号:2023 - 078)[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资产对比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10,722,399,667.88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680,723,551.36元[2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80,631,407,553.67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676,576,921.71元[2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91,353,807,221.55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5,357,300,473.07元[2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22,538,121,691.87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773,467,830.28元[2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436,867,190.38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53,553,807.44元[2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5,689,906,568.58元,2022年12月31日为6,611,191,147.15元[2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货为24,918,143,791.13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374,522,377.01元[27]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0,646,727,790.4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85,585,309.98元[2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为28,008,690,153.43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949,019,721.87元[2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为10,714,124,079.07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97,265,268.36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与2022年12月31日负债与权益对比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1005.5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958.02亿元,同比增长4.96%[29]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50.4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3.39亿元,同比增长2.90%[30]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1256.0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01.41亿元,同比增长4.54%[30] - 2023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657.5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2.16亿元,同比增长0.82%[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前三季度与2022年前三季度对比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195.0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994.80亿元,同比增长20.13%[32]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1151.89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925.71亿元,同比增长24.43%[32]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53.55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80.46亿元,同比下降33.45%[33] - 2023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56.02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88.01亿元,同比下降36.35%[33] - 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9.9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81.49亿元,同比下降38.68%[33]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5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81.60亿元,同比下降38.79%[33] - 2023年前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9.92亿元,2022年同期为11.93亿元[34] - 2023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0.05亿元,2022年同期为93.42亿元[34]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9元/股,2022年同期分别为0.89元/股和0.88元/股[34]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77.73亿元,2022年同期为1352.16亿元[35]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96.44亿元,2022年同期为1306.29亿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71亿元,2022年同期为45.87亿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7.85亿元,2022年同期为168.49亿元[36]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86.04亿元,2022年同期为259.87亿元[37] - 2023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2.87亿元,2022年同期为186.68亿元[37] - 2023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9.72亿元,2022年同期为-7.35亿元[38]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9: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为Great Wall Motor Company Limited[1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魏建军[16]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办公地址也在同一地点[16] - 公司网址为www.gwm.com.cn,电子邮箱为zqb@gwm.com.cn[16] - 公司在香港的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上环德辅道中161号香港贸易中心19楼1903至1904室[16] - 公司A股上市日期为2011年9月28日,H股(港币柜台)上市日期为2003年12月15日,H股(人民币柜台)上市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公司已发行的总股数为8,494,899,017股,包括A股6,176,123,017股,H股2,318,776,000股[17]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8]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營業總收入为69,971,117,162.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1%[21] -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为1,361,287,795.7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5.69%[21]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为-2,436,189,836.9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9.84%[21] -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为62,357,014,792.49元,比上年度末减少4.36%[21]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3.77%[22] - 公司稀釋每股收益为0.1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3.33%[22]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0%,比上年同期减少6.33个百分点[22]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比上年同期减少1.94个百分点[22] 业务发展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拥有多个品牌和新能源车型[26] - 公司秉持“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致力于打造用户满意的高品质汽车产品[27] - 公司在研发技术领域方面,注重有效研发,加速新能源领域技术布局[28] - 公司在供应链体系布局方面,秉持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努力构建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29] - 公司在生产布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家生产基地,国内外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30] - 公司海外市场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过700家[32] 市场表现 - 2023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33] - 2023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3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34] - 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36] 技术创新 - 公司全面深化智能新能源战略布局,加速回归主品类航道、主价格航道、主级别航道和主风格航道,以技术创新赋能智能新能源产品煥新[39] - 公司面对用户个性化的消费趋势,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持续变革组织机制、企业文化、营销创新等多方面,企业运行效率与质量快速提升[41] - 公司长期致力于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及生产,大幅提升整车在技术、质量与成本上的竞争力,同时与国际零部件集团保持良好合作,共同打造完善的国际零部件供应体系[42] 财务风险 - 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国际政治与经济风险依然存在,宏观经济动能及消费者信心在国家政策驱动下有望继续提升;随着全球碳中和的进一步推进,新能源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燃油车份额受到挤压,市场将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106]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制定了长期激励计划,旨在吸引和保留优秀人员,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141] - 激励对象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等[142] - 公司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共计17,717.82万份股份,占半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的2.09%[143]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7:51
中期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www.gwm.com.cn及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3][4] 通讯印刷本申请 - 若想收取本次及日后公司通讯印刷本,需填妥申请表格寄回香港证券登记处,地址为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M楼,也可电邮扫描副本至greatwall.ecom@computershare.com.hk[3][4] - 申请表格由公司非登记的H股股份持有人填写,其股份存放于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并已通知公司希望收到通讯[8] - 申请表格若作出超1项选择、未作选择、未签署或填写不正确将作废[8] - 申请表格指示适用于本次及未来所有公司通讯,直至通知公司H股证券登记处另作安排或停止持股[8] - 公司不接受申请表格上的额外指示[8] 公司联系信息 - 公司电话热线为(852)2862 8688,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时至下午6时(公众假期除外)[3][5] - 简便回邮号码为37[8] 公司通讯文件 - 公司备有过去12个月曾寄发股东的公司通讯文件中英文版印刷本,自首次登载日期起5年载于公司网站www.gwm.com.cn[8] 公司股份代号 - 公司股份代号为2333[2][6][7]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0 17:49
中期报告发布信息 - 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www.gwm.com.cn及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3][4] 通讯文件收取方式及语言版本更改 - 股东可随时更改公司通讯文件收取方式和语言版本,费用全免[3][4] - 如欲更改公司通讯语言版本或收取方式,可书面或电邮greatwall.ecom@computershare.com.hk至香港证券登记处[3][4] 另一语言印刷本收取 - 若股东欲收取本次公司通讯文件另一语言印刷本,需填妥申请表寄回香港证券登记处,香港投寄无需贴邮票[3][4] 网上收取无法阅览处理 - 若股东选择网上收取但无法阅览,提出要求后公司将免费寄送印刷版本[3][4] 公司电话热线信息 - 公司电话热线为(852) 2862 8688,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 - 18:00(公众假期除外)[3][4] 公司通讯文件内容 - 公司通讯文件包括董事会报告、年度财报等多种文件[3][4] 通讯文件印刷本查询 - 公司备有过去12个月曾寄发的公司通讯文件中、英文版印刷本,网站自首次登载起5年可查[6] 申请表格有效性 - 申请表格若填写错误或不符合要求将作废[6] - 联名股东申请表格须由股东名册上姓名位列首位的股东签署才有效[6]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7:4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601633,H股港幣櫃檯代號2333、人民幣櫃檯代號82333[1][8]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9]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魏建軍[12] - 董事会秘书是李紅栓(聯席公司秘書),證券事務代表是陳永俊[13]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朝陽南大街2266号,邮编071000[14] - 公司网址是www.gwm.com.cn,电子邮箱是zqb@gwm.com.cn[14] - 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上環德輔道中161號香港貿易中心19樓1903至1904室[14]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15] - 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朝陽南大街2266号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15] - 半年度报告登载网站为www.sse.com.cn、www.hkexnews.hk、www.gwm.com.cn[16] 公司股本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总股数为8,494,899,017股,包括A股6,176,123,017股,H股2,318,776,000股[1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总收入为69,971,117,162.78元,上年同期为62,134,116,007.85元,同比增长12.61%[21]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61,287,795.74元,上年同期为5,600,501,901.48元,同比减少75.69%[21]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749,476,918.41元,上年同期为2,058,740,469.77元,同比减少63.60%[2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 -2,436,189,836.95元,上年同期为8,164,218,672.39元,同比减少129.84%[2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62,357,014,792.49元,上年度末为65,201,257,332.53元,同比减少4.36%[2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84,223,163,413.58元,上年度末为185,357,300,473.07元,同比减少0.61%[2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上年同期为0.61元/股,同比减少73.77%[2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0%,上年同期为8.43%,减少6.33个百分点[22]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上年同期为3.09%,减少1.94个百分点[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11,810,877.33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69,173,198.55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32,420,650.66元等[24] - 2023年1-6月营业总收入699.7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21.34亿元增长12.61%[42] - 2023年1-6月整车销售收入606.6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555.68亿元增长9.17%[42] - 2023年1-6月零部件及其他收入93.0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5.66亿元增长41.76%[42] - 2023年1-6月销售费用32.5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2.16亿元增长46.80%[42] - 2023年1-6月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56.01亿元下降75.69%[4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038.7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76.81亿元有所减少[4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971.7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8.02亿元有所增加[44]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218.64亿元,权益总额623.60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95.42%,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4.22%有所上升[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取得短期借款48.24亿元用于提升日常流动性,取得长期借款219.98亿元用于工厂建设及提升日常流动性[46]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25.5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9亿元;应收账款43.34亿元,2022年为26.14亿元;其他应收款33.27亿元,2022年为50.60亿元;应付账款-17.08亿元,2022年为-32.19亿元;其他应付款-3.31亿元,2022年为-1.48亿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84,938名,2022年6月30日为84,664名;员工成本总额(不含股权激励成本)占2023年营业总收入的10.28%,2022年为10.57%[49] - 2023年6月30日来源于本国的对外交易收入493.04亿元,其他国家为206.67亿元,合计699.71亿元;2022年6月30日本国为528.34亿元,其他国家为93.01亿元,合计621.34亿元[51] - 2023年6月30日本国非流动资产662.24亿元,其他国家为44.16亿元,合计706.39亿元;2022年12月31日本国为637.68亿元,其他国家为44.96亿元,合计682.64亿元[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9,971,117,162.78元,同比增长12.61%;营业成本58,180,357,751.58元,同比增长14.72%[6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3,253,302,670.39元,同比增长46.80%,主要因加大新能源车型投放力度[68]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2,071,045,814.95元,同比下降6.43%[68]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509,415,452.83元,同比增长10.48%[6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36,189,836.95元,同比下降129.84%,主要因票据策略产生资金回流差异[68][69]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7,828,576,459.09元,占总资产15.11%,较上年期末减少22.21%[71]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41,324,428.62元,占总资产0.02%,较上年期末增加213.76%[71]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4,275,846,581.31元,占总资产2.32%,较上年期末增加91.84%[71] - 合同资产本期期末数为301,250,480.00元,占总资产0.16%,较上年期末增加7,296.66%[71] - 衍生金融负债本期期末数为189,129,479.92元,占总资产0.10%,较上年期末增加556.68%[72] - 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期末数为1,159,602,822.74元,占总资产0.63%,较上年期末减少72.45%[7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为6,718,960,549.59元,占总资产3.65%,较上年期末增加37.58%[72] - 公司报告期股权投资额为85,799.36万元,上年同期为152,755.51万元,同比减少43.83%[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本期出售/购买金额为48,125,108,662.02元,价值变动为 -44,594,674,743.31元,期末数为29,210,844,292.98元[75]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1 - 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30] - 2023年1 - 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31] - 2023年1 - 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32] - 2023年1 - 6月皮卡产销分别完成25.3万辆和25.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和0.5%[33] - 2023年1 - 6月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乘用车出口178万辆,同比增长88.4%[3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拥有哈弗、魏牌等品牌,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等品类[27] - 公司海外市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700家[29] - 公司基于“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打造全产业链价值创新技术体系[28]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家整车及KD工厂,国内多地生产基地已投产,海外泰国罗勇工厂已量产部分车型[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 - T、咖啡智能新一代座舱系统Coffee OS 2等前瞻技术[61] -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推出哈弗H5、哈弗猛龙、魏牌高山、坦克400 Hi4 - T等多款新产品[64] - 巴西整车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63] 公司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轿车及其它(主要为新能源车)销量37,467辆,去年同期为54,941辆,同比减少31.81%;另一类销量9,839辆,去年同期为1,406辆,同比增加599.79%;合计销量47,306辆,去年同期为56,347辆,同比减少16.05%;产量47,992辆,去年同期为57,457辆,同比减少16.47%[54] - 2023年皮卡内销81,231辆,同比增加3.75%;出口20,705辆,同比减少2.39%;小计101,936辆,同比增加2.44%;产量96,816辆,同比减少4.17%[54] - 2023年SUV内销276,804辆,同比减少10.97%;出口92,750辆,同比增加102.52%;小计369,554辆,同比增加3.60%;产量380,424辆,同比增加0.30%[54] - 2023年上半年总销量518,796辆,内销395,502辆,同比减少10.95%;出口123,294辆,同比增加80.22%;产量525,232辆,同比减少2.33%;新能源车型销量89,555辆,同比增加49.34%[54][55] - 哈弗品牌1 - 6月销售296,779辆,全球累计销量超800万辆;新能源渠道在一二线核心市场已覆盖400家店面,计划2023年底完成800家店面规划[56] - 长城皮卡1 - 6月销售101,936辆,同比增长2.44%,1 - 6月国内终端市占率超50%[58] 公司子公司经营数据 - 俄罗斯哈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期末金额为22.55亿元[79]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报告期末金额为126.66亿元[79] - 器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报告期收入为6.94亿元[79] - 载紧搜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报告期收入为5.55亿元[79] - 天津长城演误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报告期收入为6.78亿元,利润为5.17亿元[79] - 精诚工科汽车零部件〔重庆〕有限公司报告期收入为2.43亿元,利润为2.07亿元[79] 公司股份回购与股息分配 - 2023年获授权可回购不超已发行H股数目10%(2.51亿股)[82] - 2023年2月回购1.92亿股H股,最高12.42港元/股,最低10.1港元/股,用资21.98亿港元[8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81] - 2023年半年度拟定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8]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3年6月16日,李万军和吴智杰离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范辉和邹兆麟同日获委任[91] - 2023年7月18日,公司完成多项激励计划行权价和回购价调整及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调整[90] - 2023年8月15日,公司完成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的非交易过户[90] - 2023年8月25日,公司召开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第一次持有人会议[90] - 2023年2月8日,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议和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议[
长城汽车(02333)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1 16:42
财务表现 - 长城汽车2023年第1季度營業總收入为290.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63%[5] - 长城汽车2023年第1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34%[5] - 长城汽车2023年第1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04亿元人民币[5] - 长城汽车2023年第1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同比下降88.89%[5] - 长城汽车2023年第1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7%,较上年同期减少2.31个百分点[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为29,038,525,580.90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3,619,299,404.63元有所下降[2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成本为29,378,873,474.07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2,734,450,627.72元有所上升[2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润为-70,656,249.92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340,823,298.96元出现亏损[2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75,642,700.17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631,853,776.37元有所下降[2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375,056,287.36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61,887,893.10元出现亏损[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收益为0.02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0.18元有所下降[2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0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14.72亿人民币有所改善[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8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3.35亿人民币有所下降[2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55亿人民币有所减少[25] 股权结构 - 长城汽车截至2023年3月31日,保定创新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0.27%的股份,为最大股东[7] - 长城汽车2023年第1季度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09万,其中保定创新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0.27%的股份[7] - 保定創新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115,000,000股人民幣普通股[A][8]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公司2,302,743,991股境外上市外資股[H][8] - 公司回購專用賬戶持有40,000,043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報告期末總股數的0.47%[8] - 公司于2023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回购了192,423,000股H股股份,回购价格区间为10.1元/股至12.42元/股,回购总金额为2,197,847,281港元[13] 资产负债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98,709,707,763.27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下降了8,970,015,788.09元[16] - 公司于2023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9,388,448,818.71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增加了1,711,871,897元[17] - 公司流动负债在2023年3月31日为90,644,042,817.2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5,802,048,905.40元有所下降[18] - 公司非流动负债在2023年3月31日为24,117,152,355.9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339,343,452.37元略有下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