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连数字(02598)
icon
搜索文档
连连数字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连连数字、联通公司、中原海运物流公司、杭州普泰、美国运通、新东方、蚂蚁金服、怡安保险、博裕、红杉、中金资本、光大集团、泰康、阿里巴巴、Visa、Mastercard、拉卡拉、新国都、乒乓、潘安营、财达证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连连数字从事跨境电商支付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客户主要是中小微商户和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65张全球支付牌照,支持130多种货币在100多个电商平台交易[2][3]。 2. **发展历程**:2004年成立,最初做手机充值业务,2011年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为国内互联网平台提供支付服务,2016年开始全球布局跨境及全球数字支付业务,目前在多地有牌照[4][5]。 3. **核心竞争力**:全球化布局和合规框架,强大的贸易合规性和风控能力,美国50个州支付牌照,自有技术平台支持跨境贸易流程合规、风控和数据处理[2][6]。 4. **行业发展机遇**:贸易线上化,中美供需连接;产业数字化升级,人工智能、区块链、Web3技术应用[7]。 5. **资金流转及物流服务**:资金流转通过虚拟账户转花旗银行主账户换汇支付;物流与中原海运物流等合作,提供跨境电商物流服务[2][8][9]。 6. **管理层背景**:创始人张真有20多年科技金融企业管理经验,创立两家上市公司;现任CEO金杰、COO严浩;CFO魏萍有超20年上市公司管理经验,曾是新东方创始团队之一;首席技术官王瑜曾在蚂蚁金服等公司任职[10][11]。 7. **未来发展战略**:拓展全球业务,聚焦中东和拉美地区,2025年有望获中东支付牌照;激活现有牌照本地化运营应对风险;探索AI、Web3等技术在支付中应用[2][12]。 8. **2024年业绩表现**:TPV同比增长64.7%,收入同比增长27.9%至13.15亿元,全球支付收入占比61.4%,毛利率72%,集团整体毛利率51.9%[2][13]。 9. **合资公司情况**:与美国运通合资联通公司从事信用卡清算业务,过去亏损,2024年12月调整股权,未来报表不受其亏损影响[14]。 10. **跨境支付难点和竞争壁垒**:合规要求高,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市场格局“三大两小”,五家占80%市场份额,主要壁垒是牌照和合规要求[15][16][17]。 11. **牌照申请情况**:美国各州牌照申请需三到五年,全球各持有牌照国家设合规团队;东南亚、中东及拉美地区申请时间缩短,2025年有望获中东牌照[18][19]。 12. **获客情况**:客户主要是国内中小微企业,集中在跨境产业带,通过一站式服务能力、与商务部投资促进委员会合作及口碑传播获客[20][21]。 13. **与其他公司对比优势**:与阿里巴巴、Visa、Mastercard、银行、拉卡拉、新国都业务性质不同,有自身专注领域和服务群体优势[20][22][23][24][25]。 14. **政策影响**:上海市政府金融便利化行动方案是行业利好,提升牌照获取和非美国地区展业效率,预计CIPS体系使用占比增加[26]。 15. **Web3技术探索**: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计划将Web3支付嵌入合规贸易法币支付流程,2025年9月前探索基于真实场景的Web3支付能力建设[27]。 16. **清算体系情况**:目前交易币种基本通过Swift体系清算,未来CIPS体系占比可能提高[28]。 17. **费率情况**:费率约千分之三,与行业主要玩家相差不大,行业更重抢新客,公司靠一站式服务吸引客户[29]。 18. **市场竞争格局**:最大竞争对手是乒乓和潘安营,市场竞争取决于一站式服务能力,潘安营市场份额下降[30][31]。 19. **投资者关注指标**:除TPV和费率,还应关注收入增长,2025年跨境支付TPV增长超60%,2026年增速预计放缓至30% - 40%[32]。 20. **股价影响因素及稳股价措施**:股价波动因大股东解禁,流通盘少;关税影响小;采取产能转移策略;与老股东沟通,申请内资股全流通,预计630前进入港股通[33]。 21. **蚂蚁收购影响**:蚂蚁集团跨境支付业务与连连数字竞争模式和商业模式不同,影响不显著[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连连支付合规团队规模通常每个地区3 - 10人,合规成本主要是人员成本[19]。 2. 美国各州牌照由美联储按州颁发,部分州可邮件申请[18]。 3. 2024年5月连连取得卢森堡牌照覆盖欧洲业务[19]。
连连数字20250423
2025-04-24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跨境支付行业、跨境电商行业、服务贸易行业、境内支付行业 - **公司**:连连数字、PingPong、Payoneer、Airwallex、Worldfirst、美国运通、中远海运、中普联、施印、中国移动、娃哈哈、满邦、滴滴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连连数字业务情况 - **跨境支付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占比约 70%,2024 年处理交易额 2,815 亿人民币,对应约 5,600 亿人民币贸易规模,服务中国出口消费品跨境电商市场约四分之一份额,为中国小微企业提供多币种支付账户,实现贸易资金全球归集和国内分发 [1][2][3] - **国内第三方网络支付业务**:年交易量达 3 万亿人民币,贡献 30%收入,与独立第三方 ToB 公司合作,为国内 3,000 家大中型企业提供差异化支付解决方案 [2] 跨境支付行业特点 - **需全球支付牌照**:服务全球主要贸易对象,需在各终端销售地持有支付牌照,中国由央行颁发,美国按州颁发,欧盟一张牌照覆盖全区 [4] - **需全链路合规支付系统**:包括 KYC、反洗钱和贸易真实性核查,确保资金有效归集入境并享受政策优惠 [4] - **需强大服务能力**:提高客户体验、安全性和效率,涵盖收款、转移、付款及境内分发等环节 [4] 连连数字在跨境支付领域优势 - **牌照优势**:是唯一在美国获全境 50 州支付牌照的外国企业,也是中美监管框架下均获认可的持牌企业,承接中美合作银行卡清算牌照项目,与美国运通组建合资公司 [1][5] - **合作优势**:与花旗银行、JP Morgan 等全球主结算银行合作,实现高效安全闪付服务 [5] - **服务优势**: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匹配多国银行账户、覆盖多币种支付、对接全球平台开店等,还与合作伙伴提供物流、数字化营销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1][11] 跨境支付行业竞争格局 - **呈现“三大两小”格局**:连连数字、PingPong 和 Payoneer 各占约 20%市场份额,Airwallex 和 Worldfirst 各占约 10%,Airwallex 主营业务并非跨境贸易支付 [1][7] 中国出口及跨境电商情况 - **出口规模**:约 24 万亿人民币,消费品占比 50%,即 12 万亿人民币 [8] - **跨境电商比例**:跨境电商形式的消费品出口约占消费品出口总量 20%,即 2.4 万亿人民币,连连数字服务约 5,600 亿人民币 [8] 连连支付监管合规优势 - **中美均持牌**:是国内最早获第三方网络支付牌照的公司,完成所有监管要求并通过央行验证,持有美国及全球最多跨境支付牌照 [9][10] 跨境电商行业竞争特点 - **新客获取是关键**:客户更换支付机构困难,构成行业壁垒,新企业需获牌照并获取新客构建业务基础,行业具有高集中度、寡头特征和高毛利率 [12] 连连支付国内业务表现 - **交易量和收入增长**:2024 年全球交易量增长 63%,收入增长 23%,境内交易量增长 65%,收入增长 57% [14] 美国运通合作项目影响 - **历史亏损原因**:合作建设清算公司过去几年花费大量资金,造成历史亏损 [15] - **未来盈利预期**:美国运通增资约 30 亿人民币,未来将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连连数字回收约 16 亿人民币资金并享受投资收益 [15] 近期股价波动原因及应对 - **波动原因**:宏观因素如中美竞争,以及老股东减持造成抛压 [16] - **应对措施**:公司公布回购计划,必要时回购股份用于人才引入及股份激励 [16] 中美贸易战应对措施 - **扎根真实贸易**:获取多国牌照,支持中国商品和产能全球布局,帮助客户迁移终端销售和组装能力 [17] - **支持新业态发展**:是唯一在香港获虚拟资产支付牌照的公司,嵌入 Web 3 技术,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应用于传统 Web 2 场景 [18] - **推动线下贸易转型**:与商务部合作,通过 SaaS 化一站式平台帮助传统线下贸易数字化并全球布局 [18] 新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影响有限**:美国相关收入占比不到 1/4,全球化布局及庞大客户基础使影响相对有限 [18] - **应对策略**:保持观察,促使中国商品全球产业链布局,具备全球布局能力并确保合规 [18][19] 跨境支付体系对比 - **Swift 系统**:国际广泛使用,历史长、覆盖面广,但操作复杂、成本高 [19] - **CIPS 系统**:专为人民币跨境交易设计,操作简便、成本低,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19] 跨境支付中 Swift 和 CIPS 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 **使用情况**:目前 Swift 占比最高,跨境电商通过 Swift 处理相对顺畅 [19] - **发展趋势**:未来 CIPS 影响力预计提升,Web3 嵌入贸易支付循环提供新机会 [20] 公司跨境支付业务增长情况 - **增长率**:TPV 增长率约为 60%,一半来自行业增长,一半来自自身优势 [21] - **竞争优势**:一站式服务能力和与商务部及跨境电商综试区合作,是唯一全面合规持牌企业 [22] 费率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 - **费率变化原因**:大客户交易量增长快于收入增长,小客户未成长为中等规模客户,B2B 和服务贸易收费低 [23][24] - **未来趋势**:交易量增速和收入增速差额将变小,重要客户增长受限,小客和中客成长为中客,收费费率占比提高 [23] 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定位 - **谨慎介入**:采取中性偏谨慎态度,处理可核查业务,如 OTA 和留学,对游戏、直播、阅读等领域合作谨慎 [25] - **增长预期**:行业增长迅速,合规能力有重要价值,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25] 境内支付业务布局及优势 - **业务布局**:与独立第三方 ToB 公司合作,为国内 3,000 家大中型企业提供线上网络支付差异化解决方案 [26] - **竞争优势**:全球化能力使国际国内业务统一规划,早期进入市场积累行业理解和差异化方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长约并深度耦合系统 [27] 2024 年境内 GDP 增速快原因 - **大客户放量**:2023 年开发的大客户如中国移动等运作顺畅后开始放量,现有大客户交易量自然增长 [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连连数字与中远海运成立合资公司中普联,协调海运物流资源 [1][11] - 跨境支付中,通过 Ripple 公司的 XRP 作为桥梁币可提高小币种支付结算效率 [20] - 连连数字 TPV 增长对应收入增速略弱于 TPV 增长,即费率有所下行 [22] - 连连数字线下收单业务缺失,不挣套码套现的钱,费率较低 [27]
连连数字(025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19:05
2024 年度報告 目錄 黃志堅先生 (主席) Chun Chang先生 林蘭芬女士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釋義 | 4 | | 財務摘要 | 7 | | 董事長致辭 | 8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11 | | 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層 | 27 | | 董事會報告 | 36 | | 監事會報告 | 63 | | 企業管治報告 | 65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88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126 | | 綜合全面虧損表 | 132 | | 綜合資產負債表 | 133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135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136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137 | 公司資料 董事 執行董事 章徵宇先生 (董事長) 辛潔先生 (首席執行官) 魏萍女士 (財務總監) (自2024年6月7日起獲委任為董事) 朱曉松先生 王愚先生 (首席技術官) 薛強軍先生 (自2024年6月7日起辭任董事職位) 獨立非執行董事 Chun Chang先生 黃志堅先生 林蘭芬女士 監事 吳偉先生 宋靜芳女士 洪曉雪女士 審核委員會 章徵宇先生 (主席) 辛潔先生 ...
连连数字20250319
2025-03-19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业绩表现** - 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跨境支付第一股,体现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对公司长期价值和合规性的认可[3] - 全球牌照数量增加,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65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持有香港SFC颁发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和卢森堡EMI牌照,加强欧洲市场覆盖[3] - 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TPV)同比增长64.7%,达3.30万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9%,达13.1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从亏损4.03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至盈利7,870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3] - 全球支付业务TPV同比增长63.1%至2,815亿元人民币,境内支付TPV同比增长64.9%至3万亿元人民币[3] - 全球支付业务收入为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境内支付收入达3.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增值服务业务收入为1.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3] 2. **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举措** - 以全球持牌战略为核心,持续深化全球布局,赋能跨境生态,截至2024年底拥有65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5] - 拓展全球支付产品,优化专有技术平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专注服务贸易和B2B领域,提供针对性跨境支付解决方案[5] - 积极部署AI和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打造全新智能支付体验,通过web 3和数字资产交易所布局提升支付和结算效率,降低客户资金在途时间及成本[5] 3. **财务数据亮点** - 2024年全年数字支付业务总收入为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6%[6] - 全年毛利为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2%[6] - 除去IPO上市相关一次性支出以及非现金股份支出费用外,三大费用总体占比稳中有降,销售及营销费用为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9.4%[6] 4. **2025年发展计划** - 深化全球化布局,为海外地区中国产能和企业提供全闭环支付及增值服务,加强全球牌照布局与海外本地服务能力建设[7] -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AI技术在合规与风控中的应用并对外输出服务,创造新收入来源[7] - 通过web 3与数字资产交易所布局拓展web 3支付,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7] - 探索行业并购整合机会,加速拓展业务范围[7] 5. **各业务发展情况及趋势** - 全球支付业务在B2C电商贸易领域巩固领先优势,拓展进入B2B及服务贸易领域,服务贸易和B2B的TPV接近翻倍增长,整体TPV全年增长65%,跨境支付整体take rate下降但总体毛利率略有上升[13] - 境内支付与国际业务内外联动,服务几千家大中型企业,增强跨境与国内市场竞争力,国内支付毛利率在行业中不低,增值业务长远目标毛利率约50%,目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15] - 2024年主要投入企业电子钱包领域,导致国内增值业务收入增速慢,拖累整体增值业务毛利率,预计2025年企业钱包对收入增速有显著贡献[16] 6. **税务相关情况** - 2025年出售联通投资部分股权预计产生4亿元人民币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变现[3] - 未来会有更多递延税资产,可优化公司税务负担,整体税负水平预计仍然较低[20] 7. **未来增长规划** - 认为AI和区块链对商业世界影响大,尤其是区块链对主业影响更直接,计划2025年扩展数字货币与法币及全球支付体系融合,与跨境贸易合规监管融合,预计2026年AI布局显现效果[21] 8. **业务壁垒** - 获得大量牌照,包括支付类、金融类账号及虚拟资产牌照等,牌照具有短中期壁垒价值、排他性和集合价值,行业监管加强有助于建立新壁垒[22] - 具备组织资本市场资产交易能力,可延伸到新领域,成为全球支付体系中枢[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费用变化情况**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8,041万元,增幅16.7%,经调整后为3.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8,703万元,增幅29.6%,包含一次性上市相关开支和对香港数字资产交易所的投入[8][9] - 研发费用投入约为3.1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5,089万元,增幅19%,经调整后为2.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4,159万元,增幅18.2%,主要因技术创新持续投入[9] 2. **其他收入净额和亏损情况**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为2.1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1.04亿元,增幅达95.8%,主要因TPV增长使客户资金余额增加,利息收入大幅增加[10] - 其他亏损为2,83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受估值变动和汇率变动造成公允价值损失[10] 3. **联通投资股权出售情况** - 2024年按权益法核算应占联营公司净亏损为2.9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3.73亿元,减幅达56%,对联通投资账面余额减为零[11] - 2024年12月底以16亿元人民币出售联通公司部分股权,持股比例降至17.63%,带来充足资金,加强营运资金,实现部分投资回报,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11] 4. **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情况** - 在IFRS口径下,2024年全年净亏损为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收窄74.5%,经调整利润为7,87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亏损4.03亿元人民币[12] - 截至2024年12月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亿人民币,上半年通过ITC募集港币5.48亿净资金,加大业务投入,全年经营活动用掉现金1.1亿人民币,营运资金使用1.36亿人民币,主要因拓展业务使贸易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增加[12] 5. **2025年业务展望及影响** - 对美国市场采取谨慎态度,美国市场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例降至约20%,预计公司整体支付业务增速相比2024年有所放缓,但全年仍有信心实现20%以上的收入增长[17] -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业务表现出稳定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TPV增速与收入增速基本持平,约20%,看好今年增值服务领域发力和快速增长[23] 6. **国际贸易形势影响** - 未来国际贸易将从“Made in China”转变为“Made by Chinese”,中国企业将部分供应链转移至海外,连连数字现有内外协同布局具有优势,服务大中型企业应对贸易摩擦[24] 7. **牌照覆盖情况** - 持有65张支付牌照,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30个币种,在新加坡直接持有当地牌照,在日本通过合资公司持有牌照,可在两地开展业务并接入本地商户[25]
连连数字(025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21: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1495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28256千元人民币增长27.9%[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68252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77532千元人民币增长18.2%[2]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7200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51756千元人民币减少12.2%[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16653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54215千元人民币减少74.5%[2] - 2024年公司年内综合亏损总额为1585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58811千元人民币减少75.9%[2] - 2024年公司EBITDA为 - 52548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 - 610156千元人民币减少13.9%[2] - 2024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 - 28025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 - 359188千元人民币减少22.0%[2]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年内利润为786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403247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453881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46749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2]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330331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87385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2] - 2023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060455千元,2024年为1235507千元[10] - 2023年公司综合亏损总额为658811千元,2024年综合亏损为158578千元[1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14959千元,2023年为1028256千元[20]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1314959千元,2023年为1028256千元,同比增长27.9%[22]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166538千元,2023年亏损654215千元,亏损幅度收窄74.5%[22]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168,219千元,2023年为656,064千元;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16元,2023年为0.65元[28] - 2024年公司总收入1,315.0百万元,同比增长27.9%,毛利率51.9% [50] - 2024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利润为78.7百万元[5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3.15亿元,较去年增长27.9%,主要因数字支付业务收入增长2.764亿元和增值服务收入增长1260万元,部分被其他收入减少240万元抵销[61] - 2024年成本为6.324亿元,较去年增加1.815亿元,增幅40.3%[68] - 2024年毛利为6.8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2%;毛利率为51.9%,较去年降低4.2%[69] - 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为2.483亿元,较去年增加0.565亿元,增长29.4%;经调整后为2.337亿元,较去年增加0.544亿元,增幅30.3%[70][71]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09亿元,较去年增加0.804亿元,增幅16.7%;经调整后为3.809亿元,较去年增加0.87亿元,增幅29.6%[72][73] - 2024年研发费用为3.191亿元,较去年增加0.509亿元,增幅19.0%;经调整后为2.67亿元,较去年增加0.416亿元,增幅18.2%[74][7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39亿元,增幅95.8%[76] - 2024年其他亏损为0.283亿元,去年其他收益为2.798亿元[77]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0.062亿元,较去年增加0.045亿元[78] - 2024年按权益法核算的应占联营公司净亏损为2.925亿元,较去年减少3.727亿元,减幅56.0%[80]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665亿元,较去年减少亏损4.877亿元,亏损收窄74.5%,经调整年内利润为7870万元[83][85] - 2024年EBITDA为 - 5.25488亿元,2023年为 - 6.10156亿元;经调整EBITDA 2024年为 - 2.80257亿元,2023年为 - 3.59188亿元[8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5.72亿元,主要非现金项目包括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亏损2.925亿元、股份薪酬开支2.374亿元等[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8.8%[100] - 报告期内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8.16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6.709亿元[11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为1150632千元,2023年为874212千元[20] - 2024年全球支付收入807772千元,2023年为655962千元,同比增长23.1%[22] - 2024年数字支付服务TPV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累计服务客户590万家[50] - 2024年度公司数字支付业务TPV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全年总收入为13.15亿元,同比增长27.9%;累计服务客户数达590万家[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支付业务TPV达2815亿元,同比增长63.1%,业务总收入8.078亿元,同比增长23.1%[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境内支付业务TPV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64.9%,业务总收入3.429亿元,同比增长57.1%[58] - 2024年度增值服务总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9.5%[58] - 2024年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为11.506亿元,同比增长2.764亿元,增幅31.6%[62] - 2024年全球支付收入增长1.518亿元,较去年增长23.1%,由全球支付服务TPV持续稳定增长带动[65] - 2024年境内支付收入增长1.246亿元,增幅57.1%,主要因境内支付服务TPV较去年增长64.9%[65] - 2024年增值服务收入为1.462亿元,增幅9.5%[66] 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1058千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94649千元[11]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1028千元,2023年为201799千元[11]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9131千元,2023年为149177千元[1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27045千元,2023年为42027千元[1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11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1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91亿元[8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27045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225亿元[8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主要用于购买保本财资投资等金融投资产品1.101亿元和购建长期资产2130万元[8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主要来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5.601亿元和借款所得款项净额2290万元[88] 公司股权及投资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公司向联营公司连通额外注资74600千元,权益由50.0%减至45.2%,确认摊薄收益244470千元[25] - 2024年末连通投资账面价值为0千元,2023年末为291,157千元;公司持有连通股权比例均为45.2%[32] - 2024年12月公司与美国运通交易,运通以1,601.5百万元购连通14.56%股权,还将增资2,330.2百万元;完成后公司权益摊薄至17.63%,运通增至82.37% [46] - 出售连通股权及增资完成后,公司对连通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7.63%,该出售于2025年2月完成[102][105][106] - 买方Amex TRS以15.69430688亿元购买连通14.27%股权,买方AEMD以3202.9312万元购买连通0.29%股权[105] - 连通拟增加注册资本23.30181818亿元至80.90181818亿元,Amex TRS及AEMD分别认购22.83578019亿元及4660.3799万元[106] - 出售及增资完成后,连通由Amex TRS、公司及AEMD分别持有80.72%、17.63%及1.65%[106] 公司资产及负债项目变化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03,149千元,减值准备10,111千元,账面价值93,038千元;2023年分别为72,154千元、4,602千元、67,552千元[3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2,250千元,2023年为189,840千元;2024年客户资金及受限制现金为12,606,903千元,2023年为9,183,911千元[3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74,710千元,2023年为76,006千元[39] - 2024年应付商户及其他客户款项为12,466,651千元,2023年为9,082,463千元[41] - 2024年员工成本及应计福利为130,791千元,2023年为100,919千元[41] - 2024年应付增值税及其他应付税项为7,483千元,2023年为19,581千元[41] - 2024年收购长期资产应付款项为435千元,2023年为387千元[41]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为315千元,2023年为444千元[41] - 2024年12月31日计入非流动负债的质押银行借款为136,850千元,2023年为147,900千元;计入流动负债的无抵押银行借款为331,232千元,2023年为278,401千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148,081,000元由集团投资物业等质押,203年为159,144,000元;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长期借款利率为4.0% [42]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年利率介于3.15%至4.05%,2023年为3.80%至4.65% [42]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1年内未开始租赁或短期租赁的租赁承诺分别为1,618千元和2,179千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4.793亿元,长期银行借款总额为1.368亿元,利率4.0%;短期银行借款总额为3.425亿元,年利率3.15% - 4.05%[88] - 2024年12月31日,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约为7.806亿元[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客户资金及受限制现金为126.069亿元,较2023年增长34.23亿元[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26.915亿元,较2023年增长33.796亿元,其中98.2%为应付商户及其他客户款项[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1.61亿元的投资物业、1.009亿元的楼宇及27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换取1.481亿元银行借款[97] 公司牌照及业务布局情况 - 2024年3月28日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2024年5月获卢森堡EMI牌照,全球支付牌照及资质增至65项;12月全资附属公司获香港VATP牌照[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建立由65项支付牌照及相关资质组成的全球支付牌照布局,在超100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支持超130种货币交易[55] - 2025年公司将巩固跨境支付等优势,拓展新兴市场,加强全球牌照布局,构建新支付网络,拥抱人工智能[51] - 公司未来将夯实全球化牌照布局,拓展业务区域,扩大跨境电商平台覆盖范围,引入新技术提升竞争力[60]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103名雇员,其中91.30%位于中国,8.70%位于海外[108] - 公司研发、销售及营销、一般及行政人员分别为385人(34.90%)、364人(33.00%)、354人(32.09%)[109] 公司全球发售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全球发售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为563009千元[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