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险资出手举牌保险股!什么信号?
中国证券报· 2025-08-16 22:38
中国平安举牌保险股事件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8月12日分别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 触发举牌后持股比例分别达5.04%和5.10% [1][3] - 对中国太保H股累计增持540.34万股 持股数增至1.40亿股 对中国人寿H股增持950万股 持股数达3.75亿股 [3] - 公司回应称属于财务性投资 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3] 保险行业基本面分析 - 保险股估值已充分反映资产负债两端压力 行业基本面呈现筑底向好趋势 [1][6] - 中国太保2025年前7月保费数据显示 寿险业务同比增长9%至1859.62亿元 产险业务增长0.8%至1286.28亿元 [4] -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有望缓解利差损压力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将改善险企投资收益率 [7][8] 保险股投资逻辑 - 保险股被重新定义为"另类红利资产" 中国太保H股股息率3.22% 中国人寿H股股息率2.92% 显著高于长债收益 [6] - 险资举牌反映高股息策略增强 保险股具备中长期估值修复空间 [6] - 新会计准则下 资产负债联动效率持续提升 推动险资配置高股息标的 [6] 市场反应与历史对比 - 中国太保H股两日累计上涨超6% A股上涨超5% [4] - 上次险资举牌保险股发生在2019年 中国人寿曾买入中国太保H股2000万股 [3]
入市加速!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增至7家
券商中国· 2025-08-16 18:29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设立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两批获批试点的保险机构均已成立私募基金公司,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总数增至7家 [1][4] - 前两批试点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管公司,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 [2][9] - 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逐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 [3] 试点机构及基金运作情况 - 第一批试点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公司制基金,已悉数投资落地 [2] - 第二批试点中,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获批规模100亿元 [3] - 已有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包括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基金系列、泰康稳行一期基金和太保致远1号 [6][7][8] - 鸿鹄志远一期500亿元总规模已全部落地,二期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三期1号规模225亿元由两家公司各出资112.5亿元 [6] 险资系私募基金公司名单 - 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资产、新华资产) [5] - 泰康稳行(武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 [5] - 太保致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保资产) [5] - 恒毅持盈(深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资管) [5] - 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资产) [5] - 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资产) [5] - 人保启元惠众(北京)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人保资产) [5] 试点意义与特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有利于增加符合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9] - 私募基金公司将运用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的属性优势,秉持长期主义、耐心资本经营理念,打造以资负匹配为基点、动态平衡为手段、绝对收益为指引的投资方法论 [3]
险企举牌险企H股!中国平安,连续出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12:29
中国平安举牌同业险企事件 - 中国平安近期增持中国人寿H股约950万股,每股作价22.4072港元,总金额约2.13亿港元,持股比例达5.04%触发举牌条件[2] - 此前中国平安已举牌中国太保H股,形成"同业举牌"罕见现象[2] - 香港交易所披露数据显示,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中国人寿H股3.72761亿股(5%),中国平安集团持有3.75151亿股(5.04%)[3] 同业举牌行为的三重信号 - 反映险企对保险行业基本面好转的认可,行业估值有望修复[4] - 显示险资对优质权益资产的强烈需求,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加大权益投资成为最优解[4] - 表明险资投资策略从银行价值股转向保险等兼具价值成长的资产,配置策略更趋积极[4] 保险行业基本面分析 - 监管部门引导降低负债成本、促进浮动收益产品,优化了上市险企负债结构,"利差损"风险减少[4] - 资本市场回暖使险企投资回报提升,资负两端向好支撑上半年业绩[6] - 2025年第三季度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进一步压降新单负债成本,缓解利差损担忧[6] 机构观点汇总 - 中泰证券认为保险股属于"红利"范畴,当前估值已充分反映压力,举牌显示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5] - 华西证券看好分红险产品竞争优势提升,推动险企向分红险转型,提升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水平[6] - 西部证券认为保险是金融业最具成长性方向,头部险企凭借规模效应和投资能力更具优势[6]
“平安系”接连举牌中国人寿、中国太保H股;5款CAR-T疗法入围商保创新药初审目录;2险企董事长获批|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8-16 11:05
监管动态 - 九部门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1个百分点财政贴息,单户最高贴息100万 [6] - 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1个百分点财政贴息,单笔5万元以下全额贴息 [7] - 7月末M2余额329.94万亿同比增长8.8%,前7月社融增量23.99万亿同比多增5.12万亿 [8] - 医保药品目录初审超650药品入围,首次实施基本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双轨制"机制 [9] - 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7万亿同比增长5.1%,保险公司总资产39.2万亿较年初增长9.2% [10] - 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04.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47.8% [11] - 广州鼓励险资在南沙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险资入穗" [17] - 香港保监局《保险业(公众披露)规则》目标2026年生效 [20] 公司动态 - 中国平安连续举牌中国人寿H股和中国太保H股,持股比例均超5% [22][23] - 民生人寿举牌浙商银行H股持股达5%,称此举可兼顾长期收益与当期利润波动 [25] - 平安人寿增持邮储银行1414.1万股耗资8036.33万港元,持股比例升至15.05% [26] - 国寿投资联合联想创投等机构3亿参投智冉医疗A轮融资 [28] - 中国太保前7月累计保费收入3145.9亿,其中寿险保费1859.62亿同比增长9% [34] - 众安在线1-7月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99.17亿 [35] - 中国太保撤销监事会并调整审计条线,开启治理架构重大改革 [36] 行业数据 - 年内险资举牌达29次,涉及22家上市公司中银行占14次 [45] - 上半年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最高4.67%,近九成不足3% [46] - 57家财险公司车均保费均值1979元,现代财险最高5700元都邦最低900元 [52] - 险资ABS规模显著增长,年内登记50只合计超2000亿 [50] - 6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获批,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 [51] 产品创新 - "车险好投保"平台承保88万辆新能源车,提供保障8889.5亿 [56] - 比亚迪财险上半年实现盈利,综合成本率从308.81%降至101.23% [57] - 新华保险合作康养社区新增5家至40家 [61] - AXA安盛在香港推出八号风球自动赔付险和跨境旅游险 [62] - 全国首单工业软件产业链保险"软链保"落地南京提供7亿保障 [64] 资本市场 - 保险板块8月14日大涨,中国太保A股领涨4.87% [47] - 巴菲特二季度建仓联合健康集团,该股盘前大涨12% [58] - 赣粤高速上半年净利润7.64亿同比增长21.8%,获多家险资加仓 [49]
罕见!保险巨头猛加仓、两次举牌“同行”!啥情况?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0:56
中国平安举牌保险股事件分析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连续举牌中国人寿H股和中国太保H股 持股比例均超5% 触发举牌线 为六年来首次出现险企举牌同行案例 [1][3][5][6] - 举牌行为反映对保险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的认同 同时基于财务投资逻辑 包括高股息、低估值及会计准则平滑业绩的考量 [4][7][9] - 被举牌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H股年内股价涨幅显著 分别达70 4%和51 76% 股息率分别为2 92%和3 22% [10] 举牌交易细节 - **中国人寿H股**:8月12日以每股22 4072港元增持950万股 耗资2 13亿港元 总持股达3 75亿股(5 04%) [3][4] - **中国太保H股**:8月11日以每股32 0655港元买入174 14万股(耗资5583 89万港元) 次日再以33 2932港元增持366 2万股 持股比例从5 04%升至5 10% [5][6] 行业背景与动机 - 保险股当前估值深度折价内含价值 险资作为长期资金认可其"类红利"属性 [4][7] - 2024年中国太保业绩表现强劲:营收4040 89亿元(+24 7%) 归母净利润449 6亿元(+64 9%) [9] - 年内险资举牌超20次 主要标的为高股息、低估值资产 如银行股及公用事业股 [9] 市场反应与数据 - 中国人寿H股年初至今上涨70 4% 中国太保H股涨51 76% 两者股息率分别为2 92%和3 22% [10] - 平安系年内已举牌招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等多只金融股 [9]
罕见!保险巨头猛加仓、两次举牌“同行”!啥情况?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10:45
中国平安举牌保险股事件 - 中国平安于8月12日增持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每股均价22.4072港元,耗资2.13亿港元,持股比例升至5.04%触发举牌[4] - 此前8月11日公司以每股32.0655港元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耗资5583.89万港元,持股比例达5.04%[7] - 8月12日继续增持中国太保366.2万股,每股33.2932港元,持股比例扩大至5.10%[7] 举牌行为市场解读 - 这是六年来首次出现险企举牌同行案例,反映对保险行业基本面的看好[2][9] - 被举牌公司中国人寿H股年内涨幅达70.40%,中国太保H股涨幅51.76%,显示市场对保险板块的认可[12][14] - 中国太保2024年营收4040.89亿元(+24.7%),净利润449.6亿元(+64.9%)的业绩支撑估值[12] 险资举牌行业背景 - 2024年保险机构举牌次数已超20次,显著超过去年全年水平[11]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中国太保TTM股息率3.22%、中国人寿2.92%)、低估值保险股成为"类固收"配置选择[11][12][14] - 新会计准则(FVOCI)下权益资产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有限,有助于平滑险企业绩[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中国太保366.2万股 每股作价约33.2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19:25
交易详情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2日增持中国太保366.2万股[1] - 每股作价33.2932港元 总金额约1.22亿港元[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1.42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5.1%[1] 股权变动 - 本次增持后持股比例较此前提升 达到港交所披露门槛[1] - 持股比例变动反映机构投资者对标的公司的配置调整[1] 市场动态 - 保险行业头部企业出现同业战略持股现象[1] - 单笔交易规模超1亿港元 属大宗交易范畴[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中国太保(02601)366.2万股 每股作价约33.29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5 19:14
交易概览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12日增持中国太保366.2万股 [1] - 每股作价33.2932港元 总金额达1.22亿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升至约1.42亿股 持股比例达5.1% [1] 股权变动 - 本次增持后中国平安人寿对中国太保持股比例突破5%的重要门槛 [1] - 持股数量从增持前的约1.38亿股增加至1.42亿股 [1] - 此次增持显示保险行业内部资本运作活跃 [1] 市场动向 - 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保险行业龙头公司存在交叉持股现象 [1] - 单笔交易金额超1亿港元表明大型机构投资者持续布局保险板块 [1] - 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港股市场进行战略性股权投资 [1]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人寿H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8:15
交易事件 - 中国平安系资金于8月12日买入950万股中国人寿H股[1] - 对中国人寿H股持股数量达到3.75亿股[1] - 平安人寿持有3.72亿股 平安养老持有352.2万股[1] 持股比例 - 合计持股占中国人寿H股股份比例突破5%至5.04%[1] 关联交易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举牌中国太保H股[1]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6:47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共有133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瑞港建设(06816)以94.74%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370港元 [1] - 力劲科技(00558)创高率达60.74%,收盘价6.790港元,最高价7.860港元 [1]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创高率为39.18%,收盘价32.000港元,最高价34.100港元 [1] 各行业创新高股票分布 - 生物医药行业多只股票表现突出,包括百心安-B(25.60%)、基石药业-B(18.13%)、歌礼制药-B(13.79%) [1] - 科技板块中FIT HON TENG创高率26.04%,京东健康及京东健康-R分别达12.08%和11.03% [1] - 工业制造领域力劲科技(60.74%)、建滔积层板(24.43%)、中国铝业(4.93%)表现亮眼 [1][2] - 金融板块中国银河(7.53%)、中信证券(4.13%)、华润置地(3.14%)均创新高 [1][2] 创新高股票价格区间 - 高价股群体包括科伦博泰生物-B(434.000港元)、百济神州(191.500港元)、翰森制药(37.300港元) [3][4] - 中价股以京东健康(61.250港元)、石药集团(10.960港元)、华虹半导体(51.300港元)为代表 [1][2] - 低价股中瑞港建设(0.260港元)、远大中国(0.153港元)、久久王(0.186港元)涨幅显著 [1]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今海医疗科技(02225)创低率-49.45%,收盘价0.890港元,最低价0.550港元 [4] - 恒泰裕集团(08081)创低率-12.50%,收盘价0.014港元 [4] - 欢喜传媒(01003)创低率-7.91%,收盘价0.236港元,最低价0.198港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