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物流(02618)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物流(0261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7 18:37
业绩总结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41,662,646千元,同比增长16.5%[3]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毛利为3,300,429千元,同比增长24.6%[3]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为2.0%,同比增长0.8%[3] 用户数据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96.05亿,占总收入的47.1%;其他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20.57亿,占总收入的52.9%[10]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为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54,212名,2022年同期为62,629名[12] 未来展望 - 公司现金资源总额为人民币369亿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理财产品、以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理财产品及受限制现金[32]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自由现金流入为2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亿元有显著增长,主要由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7亿元减去资本性支出15亿元及租赁相关付款22亿元得出[3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8月,公司为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打造了首个正逆向物流一体仓[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为一家海外电商平台提供以海外仓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合作已拓展至多个国家[5] - 2023年9月,京东航空开通了首条国际货运航线“中国深圳—越南胡志明”[6] - 公司的仓储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县区,总管理面积超过3,200万平方米[7]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9月止三个月,公司的人力资源总支出达到了人民币203亿元[8] - 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利润净额为人民币454.3百万元,而2022年同期的净亏损额为人民币148.7百万元[24]
京东物流(0261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8 17:26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到人民币777.61亿元,同比增长32.6%[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539亿元,同比增长57.7%[8] - 2023年上半年,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单客户平均收入达到人民币24.7万元,同比增长23.8%[10]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度达到人民币389亿元,同比增长10.0%[17]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ARPC达到人民币24.7万元,同比增长23.8%[18] - 其他客户收入在2023年上半年达到人民币389亿元,同比增长89.2%[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77,761,309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2.6%[57]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长2.1%,达到389亿元,主要受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加所带动[60] - 其他客户收入增长89.2%,达到389亿元,主要归因于快递快运服务的业务量增加和合并德邦集团的影响[60] - 營業成本增长32.3%,达到727亿元,与公司收入增长趋势相一致[61]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增加26.1%,达到260亿元,主要归因于运营员工数量增加和合并德邦集团的影响[62] - 外包成本增加32.5%,达到280亿元,主要归因于合并德邦集团的影响[63] - 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72.2%,达到19亿元,主要归因于物流设施及车辆的折旧费用增加和合并德邦集团的影响[65]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虧損為人民幣5.28億元,調整後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盈利為1.14億元[74] - 公司的現金資源總額截至2023年6月30日為人民幣358億元[76]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43億元,自由現金流出為21億元[7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73億元,主要包括存入定期存款、資本性支出等[80]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37億元,主要包括租賃付款、償還借款等[82] - 公司的資本負債比率截至2023年6月30日約為15.8%[84] 物流网络与基础设施 - 公司在全国27个城市运营了37个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37] - 昆山亚一圆区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日均分拣超过450万件包裹[38] - 公司自营运输车队运营超过4万辆运输车辆,分拣中心超过400个[40] - 京东航空已有5架全货机实现常态化运营,覆盖多个核心城市[41] - 公司拥有超过30万名自有配送人员,运营超过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43] - 公司拥有超过200个大件及重货仓库及分拣中心,总管理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45] - 公司运营约100个针对生鲜、冷冻和冷藏食品的温控冷链仓库,超过30个药品和医疗器械专用仓库[47] - 公司拥有接近9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接近90万平方米[48] - 公司已在美国、德国、荷兰、法国、英国、越南、阿联酋、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落地自营海外仓[49] - 公司将继续强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能力,夯实物流基础设施、供应链科技和商流洞察能力,助力企业、行业及社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54] 股权结构 - 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有17,967,186股B類普通股,旨在根據JD.com股權激勵計劃将相关股份转让给计划参与者[104] - 劉強東先生持有京东健康的2,184,655,829股股份,占比68.70%[105] - 京东产发持有的中國物流资产的股份为3,474,283,058股,劉強東先生通过可在股东大会上通过决议案行使的股份拥有约73.9%的表决权[105] - Jingdong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实际持有4,192,271,100股股份,占比63.47%[107] - JD.com持有的股份为4,192,271,100股,占比63.47%[107] 股权激励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上限为609,160,767股股份,不超过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14] - 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规则失效的购股权将不予计算[115]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獎勵計劃可供授出的獎勵股份上限为609,160,767股股份[117] - 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獎勵計划,截至2023年1月1日,562,707,495股獎勵股份可授出[11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獎勵計劃已发行及可能发行的新股总数不超过609,160,767股股份[119] - 截至2023年1月1日,291,460,767股新股可供发行[120]
京东物流(0261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6 17:2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777.61亿元,同比增长32.6%;毛利50.30亿元,同比增长38.4%;除税前亏损3.82亿元,同比收窄71.1%;期间亏损5.29亿元,同比收窄63.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1.14亿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539亿元,同比增长57.7%,占总收入的比例达69.3%[4]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41032908千元,2022年同期为31271702千元[23]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3394186千元,2022年同期为2173228千元[23]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期间盈利507964千元,2022年同期亏损83382千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313亿元增加31.2%至410亿元[24] - 来自京东集团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1.7%降至2023年的30.8%,来自其他收入占比从58.3%升至69.2%[25] - 营业成本从2022年同期的291亿元增加29.3%至2023年的376亿元[26] - 2023年同期毛利34亿元,毛利率8.3%,2022年同期毛利22亿元,毛利率6.9%[28]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2年同期的9.517亿元增加27.3%至2023年的12.116亿元[2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同期的6.944亿元增加32.6%至2023年的9.207亿元[30]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同期的6.619亿元增加18.5%至2023年的7.843亿元[31] - 2023年同期净盈利5.08亿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0.834亿元[32] - 公司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586亿元增加32.6%至2023年同期的778亿元[34] - 营业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550亿元增加32.3%至2023年同期的727亿元[3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0亿元,毛利率为6.5%,2022年同期毛利为36亿元,毛利率为6.2% [38]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9亿元增加23.7%至2023年同期的24亿元[3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4亿元增加26.9%至2023年同期的18亿元[40]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3亿元增加28.5%至2023年同期的17亿元[41] - 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5.289亿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14.335亿元[42] - 2023年第二季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8.25715亿元,2022年同期为2.12912亿元[43] - 2023年上半年亏损5.29亿元,2022年同期亏损14.33亿元;2023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1.14亿元,2022年同期亏损5.85亿元[4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3亿元,2022年同期为41亿元[46][4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亿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7亿元[46][4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亿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7亿元[46][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资源总额为358亿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5.8%[50] - 2023年上半年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为29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36亿元同比增长25.2%[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的受限制现金为2.343亿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借款为75亿元[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77,761,309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8,623,176千元增长32.65%[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5,029,92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634,597千元增长38.4%[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82,21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322,773千元减少71.12%[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528,87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433,499千元减少63.09%[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48,023,895千元,较2022年末的49,093,114千元减少2.18%[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58,770,279千元,较2022年末的57,604,157千元增长2.02%[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54,327,118千元,较2022年末的53,208,561千元增长2.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52,467,056千元,较2022年末的53,488,710千元减少1.91%[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298,913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094,308千元增长5.0%[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38,852,514千元,其他客户收入38,908,795千元,总收入77,761,309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8,623,176千元增长32.65%[6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计146,662千元,其中当期税项203,252千元,递延税项 - 56,590千元;2022年同期总计110,726千元[6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员工薪酬福利开支29,490,847千元、外包费用27,953,693千元等得出[66] - 2023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所有者的期间亏损637,211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0元;2022年同期亏损1,462,059千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25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5,655,105千元,其中应收第三方贸易款项10,942,261千元,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5,270,816千元,信用损失准备557,972千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8,304,582千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8,252,575千元,供应商融资安排下的贸易应付款项52,007千元[70] 一体化供应链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389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150亿元,同比增长10.0%[5] - 2023年上半年,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单客户平均收入达24.7万元,同比增长23.8%[5] - 2023年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389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150亿元,同比增长10.0%[8] - 2023年上半年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ARPC达24.7万元,同比增长23.8%[8]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202亿元增加1.2%至2023年的204亿元,ARPC从113,617元增加31.0%至148,860元,外部客户数量从62,566名降至52,063名[24]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381亿元增加2.1%至2023年同期的389亿元,ARPC同比增长23.8% [34] 其他客户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客户收入达389亿元,同比增长89.2%[10] - 其他客户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111亿元增加85.7%至2023年的206亿元[24] - 其他客户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206亿元增加89.2%至2023年同期的389亿元[34] 公司人员与技术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4600名专业研发人员[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获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许可超3500项,涉及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的专利超2000项[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运营、销售及市场推广、研发、一般行政人员分别为411334人、9836人、4681人、6177人,占比分别为95.2%、2.3%、1.1%、1.4%[51] 公司物流网络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经营着超1600个仓库、超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并雇用了超30万名自营配送人员[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仓储网络覆盖全国几乎所有县区,含1600多个仓库和2000多个云仓,总管理面积超3200万平方米[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27个城市运营37个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13] - 2023年6月昆山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II期投入使用,园区面积超50万平方米,自动分拣中心超80条自动分拣线[13] - 2023年618大促期间,昆山亚一分拣中心日均分拣超450万件包裹[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自营运输车队运营超4万辆运输车辆,在中国运营约400个分拣中心,2023年上半年通过合作模式覆盖铁路路线超500条[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航空有5架全货机常态化运营,2023年上半年通过合作方式覆盖航空货运航线超1000条[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30万名自有配送人员,运营超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覆盖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0多个地级行政区[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200个大件及重货仓库和超200个大件及重货分拣中心,总面积超400万平方米,已使用京东帮旗下约1800个大件物品配送及安装站[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运营约100个温控冷链仓库,面积约50万平方米,运营超30个药品和医疗器械专用仓库,面积超30万平方米[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接近90个保税、直邮和海外仓库,总面积接近90万平方米[18] 公司业务合作与平台相关情况 - 2023年4月,公司联合发布的SCEMP平台吸纳中国超140种道路运输载具碳排放因子[20] - 2023年7月2日公司与京东科技订立保理服务框架协议,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55] 公司业务服务行业情况 - 公司为快速消费品、家电家具等多行业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服务产品[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汽车行业业务取得强劲增长,为多个知名汽车品牌提供服务[9] 公司上市与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5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1] - 审计委员会由顾宜女士、余雅颖女士及赵先德博士组成,顾宜女士担任主席,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合并财务报表[7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该期间公司或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的情况[73] - 截至2023年8月16日,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胡伟先生、非执行董事刘强东先生等[79] 公司资金募集与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229.45亿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中升级及扩展物流网络尚未使用金额为34.85亿元,占比55%[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中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先进技术尚未使用金额为27.26亿元,占比20%[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中扩展解决方案广度与深度等尚未使用金额为16.6亿元,占比15%[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中一般公司用途及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尚未使用金额为6.69亿元,占比10%[75] - 2022年公司配售1.505亿股股份,认购2.614亿股股份,配售及认购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69.24亿元[76][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配售及认购募集资金净额中提高物流网络和解决方案尚未使用金额为58.85亿元,占比85%[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配售及认购募集资金净额中一般公司用途及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已使用10.39亿元,占比15%[77] 公司业绩公告情况 - 公司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
京东物流(02618)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1 17:35
京东物流业务 - 2023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收入达到3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4.3%[2]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长3.1%,达到185亿人民币,ARPC同比增加20.0%[9] - 其他客户收入增长93.4%,达到183亿人民币,主要受快递快运服务业务增加及德邦集团合并的影响[10] 京东集团财务状况 - 2023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收入为36,728,401千元,同比增长34.3%[11] - 京东集团收入占比下降至30.5%,其他收入占比增至69.5%[11] - 京东集团營業成本增长35.5%,达到351亿元,主要受德邦集团合并影响[11]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增长26.5%,达到126亿元,与业务增长趋势一致[12] - 外包成本增长39.2%,达到134亿元,主要因业务增长需求增加外包服务[13] - 租金成本增长20.4%,达到31亿元,主要用于扩大租赁设施支持供应链解决方案[14] - 折旧及摊销费用增长75.2%,达到9亿元,主要由物流设备折旧费用增加引起[15] - 其他營業成本增长58.3%,达到50亿元,主要由燃料费、包装成本等增加引起[1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6亿元,毛利率下降至4.5%[17]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长20.0%,达到1,141.7百万元,主要受德邦集团合并影响[18]
京东物流(0261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6:36
财务表现 - 2022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374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891亿元,占比64.9%[7][15] - 公司自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137,402,008千元,较上一年度增长,毛利为10,099,637千元,研发开支为3,122,863千元,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4,062,150千元[67] - 2022年其他客户收入达600亿元,同比增长78.3%[32]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137,402,008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31.2%,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77,435,959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9.0%[70] - 2022年度虧損为人民幣10.9亿,较2021年度的人民幣1.57亿有显著改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为人民幣8.66亿,较2021年度的人民幣-12.26亿有显著增长[8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幣215亿,较2021年底的人民幣179亿有增长,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幣13.31亿,较2021年的人民幣6.21亿有显著增长[88][89] - 公司2022年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8%[96] 业务拓展 - 京东物流成功打造汽车售后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标杆,拓展至更多产业领域[8] - 公司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和物流科技,拓展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9] - 完成对德邦物流的战略收购,截至2022年末,德邦物流收入贡献达到人民币144亿元[23] - 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局颁发的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京东航空正式投入运营[24] - 公司持续扩大快速消费品、服装、汽车等行业的专属倉庫,提高运营效率和产品竞争力[46] - 在直播电商等平台取得较高业务增长,成为抖音电商平台服务物流企业,已服务超过2万家商家[34] 技术创新 - 公司持续提高自动化应用水平,自主研发倉儲自动化解决方案,提高作业效率和客户满意度[37] - 公司在物流科技方面持续创新,核心技术产品包括自动导引车、高密度存储系统、机器人分拣及智能配送车等[36] 公司治理 - 董事之服务合同初始任期为3年或直至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65]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3年或直至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66]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的董事无与公司成员订立不可免付赔偿的服务合同[1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情况如下:刘强东持有4,291,457,805股股份,占65.05%;余睿持有6,850,000股股份,占0.10%;顾宜、王利明、赵先德、张扬、余雅颖持有的股份比例均为0.00%[178][179]
京东物流(0261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8 17: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35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57亿元增加38.9%[2][7]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26.4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2.7亿元增加108.6%[2]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除税前亏损1.1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64亿元减少89.5%[2]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期间亏损1.4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51亿元减少85.9%[2]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成本33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45亿元增加35.3%[10]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毛利分别为26.49亿元和12.69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4%和4.9%[12]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亏损分别为1.487亿元和10.513亿元[15]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收入分别为357.70506亿元和257.49276亿元[18]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成本分别为331.21499亿元和244.79468亿元[18]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除税前亏损分别为1.11937亿元和10.64202亿元[18] - 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期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亏损)分别为4.46765亿元和 - 5.67106亿元[18] 公司运营及收购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运营超1500个仓库,仓储网络管理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3]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完成对德邦控制性权益的收购,截至9月30日控制德邦已发行股本约72%[3] 德邦集团业务数据关键指标 - 2022年第三季度德邦集团外部收入58亿元,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1.65亿元占2.8%,其他客户收入56.56亿元占97.2%[6][7] - 2022年第三季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包括德邦集团7月26日至9月30日盈利2.563亿元[17] 公司不同客户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三季度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18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71亿元增加6.6%[5][7][8] - 2022年第三季度来自其他客户收入17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6亿元增加102.8%[5][7][8] 公司各项开支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8.126亿元增加20.8%至2022年同期的9.814亿元[13]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7.232亿元增加9.6%至2022年同期的7.925亿元[1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7.452亿元增加18.7%至2022年同期的8.845亿元[14]
京东物流(0261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4 16:32
收入与增长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13亿元,同比增长20.0%[8] - 2022年第二季度,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182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公司总收入的58.3%[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586.23亿元,同比增长20.9%[7]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13亿元,同比增长20.0%[11]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达到人民币202亿元,同比增长10.7%[12]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达到人民币111亿元,同比增长41.6%[14]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散单快遞收入增速超过60%[14] - 2022年第二季度收入为31,271,70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8] -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313亿元,同比增长20.0%[30]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02亿元,同比增长10.7%[30] - 其他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11亿元,同比增长41.6%[31] - 公司总收入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85亿元增加20.9%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586亿元[44]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36亿元增加13.2%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381亿元[44] - 其他客户收入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49亿元增加38.4%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06亿元[45] - 来自京东集团的收入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19.6亿元增加11.3%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44.4亿元[47] - 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65.1亿元增加28.9%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341.8亿元[47] - 公司收入总额为58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140]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380.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140] - 其他客户收入为20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140] 客户与服务 - 2022年第二季度,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到62,566家,同比增长13.2%[9] - 2022年第二季度,外部客户平均收入(ARPC)为人民币113,617元,同比下降2.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服务超过1万家来自某直播电商平台的商家[8]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55,289家增至2022年同期的62,566家[30] - 2022年第二季度ARPC为人民币113,617元,同比下降2.2%[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服务超过1万家来自某直播电商平台的商家[14] 财务表现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36.35亿元,同比增长105.4%[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3.23亿元,同比减少91.3%[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为人民币14.33亿元,同比减少90.6%[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人民币5.85亿元,同比减少61.0%[7]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为2,173,22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8]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291亿元,同比增长18.7%[34]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为人民币107亿元,同比增长23.2%[34] - 外包成本为人民币114亿元,同比增长10.8%[34] - 毛利为人民币22亿元,毛利率为6.9%,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36] - 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为人民币83.4百万元,同比减少98.0%[40] - 营业成本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67亿元增加17.7%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550亿元[48]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72亿元增加20.2%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06亿元[48] - 外包成本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90亿元增加10.8%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211亿元[48] - 毛利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8亿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36亿元,毛利率从3.7%提升至6.2%[50] - 期间亏损从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52亿元减少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4亿元[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14.33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人民币5.85亿元[5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1亿元,主要归因于使用权资产折旧人民币30亿元及物業及設備折舊人民币12亿元[6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32亿元,主要归因于人民币33亿元的定期存款到期[6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7亿元,主要归因于与配售及认购有关的普通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69亿元[6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74亿元[5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85.65亿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79.23亿元[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股份支付为人民币5.68亿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7.28亿元[6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为人民币1.77亿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1.77亿元[5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03亿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9.40亿元[5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配售及认购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69.24亿元[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9%[6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54,988,5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1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3,634,5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4%[1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1,433,49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15,213,960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5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62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2,075,71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资产总额为54,413,3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1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额为86,489,0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1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124,14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1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7,764,87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47,600,06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1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422,58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5,887,70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94,30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39,75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1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31,694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1,142,512千元人民币[1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38,95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0,340,10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发行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为6,924,148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23,049,955千元人民币[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借款所得款项为1,530,000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570,00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偿还借款为730,000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10,000千元人民币[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购回股权为2,888千元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1,906千元人民币[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租赁付款的本金部分为2,836,49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394,11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付利息为389,528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321,69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1] - 政府补助为3.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9%[141] - 财务收入为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6%[142] - 财务成本为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143] - 所得税开支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8%[145]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462,059千元,而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15,360,404千元[14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0.25元,而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3.62元[14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员工薪酬福利开支为人民币23,553,18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9,833,098千元增长18.8%[14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外包费用为人民币21,089,65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9,032,958千元增长10.8%[14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2,989,576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2,554,520千元增长17%[14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物业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1,179,028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911,555千元增长29.3%[14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物業及設備添置为人民币1,953,635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2,477,577千元减少21.2%[149]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使用权资产为人民币2,960,794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4,365,933千元减少32.2%[15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4,020,193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12,164,028千元增长15.2%[158]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理财产品为人民币2,755,303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2,577,978千元增长6.9%[15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中,投资预付款项为728,800千元[16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中,预付开支为1,539,226千元[161]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普通股数目为6,596,381,772股,普通股面值为165千美元[16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股份溢价为66,475,953千元人民币[163] - 公司于2022年4月和5月通过配售和认购协议发行普通股,筹集资金约6,938百万元人民币[165] - 公司于2021年5月通过首次公开发售发行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约28,274百万港元[16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非控制性权益总金额为2,527,533千元人民币[167] - 公司于2022年1月及2月收购中鲸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47.1%的股权,交易对价为36.2百万元人民币[167] - 公司于2022年6月收购跨越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交易详情载于附注27[168] - 公司授予的购股权和限制性股份单位总支出为人民币567,859千元(2022年)和人民币727,751千元(2021年)[17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份单位数量为3,650,240,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18.47美元[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下保留的最大股份总数为598,847,916股[1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下授出的全部购股权可能发行的普通股份总数为609,160,767股[1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下授出的所有相关股份总数不超过609,160,767股[1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
京东物流(0261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7 18:0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27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24亿元增加22.0%[2][4] - 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为273.51474亿元,2021年同期为224.11019亿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25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222亿元增加16.7%[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258.90105亿元,2021年同期为221.80331亿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14.614亿元,毛利率5.3%;2021年同期毛利2.307亿元,毛利率1.0%[7] - 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4.61369亿元,2021年同期为2.30688亿元[16] - 2022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分别为14亿元及110亿元[11] - 2022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13.00277亿元,2021年同期为109.52414亿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0.4984亿元,2021年同期为0.47406亿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为7.97856亿元,2021年同期为13.65931亿元[14]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17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54亿元增加16.2%[4] - 2022年第一季度其他客户收入9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0亿元增加34.8%[4] - 2022年第一季度带来收入贡献的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由49075名增至58818名[4] - 2022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单客户平均收入分别为110762元及106575元[4] 费用类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9.51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664亿元增加42.7%[8]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9.51053亿元,2021年同期为6.66401亿元[16]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7.43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6.798亿元增加9.4%[9]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7.43636亿元,2021年同期为6.79815亿元[16]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8.162亿元减少21.4%至2022年同期的6.416亿元[10] 仓储运营数据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运营约1400个仓库,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3]
京东物流(0261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9 16:4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入为1046.934亿元,同比增长42.7%[5] - 公司2021年毛利为57.84076亿元,同比下降8.1%[5] - 公司2021年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58.4196亿元,同比扩大283.2%[5] - 公司2021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11] - 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人民币591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总收入的56.5%[11] - 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人民币711亿元,同比增长27.8%[13] - 来自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55亿元,同比增长54.7%[14] - 公司2021年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达到人民币336亿元,同比增长89.5%[18] - 公司2021年收入为人民币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33]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长27.8%,外部客户数量从52,666名增至74,602名[33] - 其他客户收入增长89.5%,达到人民币336亿元,主要由于快递快运服务业务量增加及收购跨越速运[33]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989亿元,同比增长47.4%,主要由于业务增长及COVID-19相关政府支持优惠减少[34]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为人民币358亿元,同比增长37.3%,主要由于员工数量增加[34] - 外包成本为人民币404亿元,同比增长54.7%,主要由于外部业务增长及快递快运服务增加[34] - 毛利率从2020年的8.6%降至2021年的5.5%,主要由于政府支持优惠减少及物流网络扩展[3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人民币31亿元,同比增长69.5%,主要由于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增加及品牌推广活动[37]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8亿元,同比增长36.9%,主要由于技术及创新投资增加[38] - 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57亿元,同比增长292.5%,主要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增加及物流网络扩展[42] - 公司2021年年度亏损为人民币156.61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40.37亿元[45] - 公司2021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亏损)╱盈利为人民币12.26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7.95亿元[45]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79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63亿元[46]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2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02亿元[47] - 公司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1.22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87.71亿元[47] - 公司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65.97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37.33亿元[47] - 公司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人民币116.82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23.02亿元[47] - 公司2021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人民币128.44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48.61亿元[48] - 公司2021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55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36亿元[48] - 公司2021年物业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20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5亿元[48]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1亿元,主要由于购买金融资产人民币168亿元、存入定期存款人民币119亿元及资本性支出人民币41亿元,部分被金融资产到期人民币150亿元及定期存款到期人民币68亿元所抵销[49]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66亿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相关的普通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230亿元,部分被租赁付款的本金部分人民币50亿元所抵销[5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313.94201亿元,同比增长22.7%[6] - 公司2021年流动资产为454.00867亿元,同比增长55.8%[6] - 公司2021年非流动负债为118.60354亿元,同比下降62.1%[6] - 公司2021年流动负债为245.45581亿元,同比增长8.4%[6] 客户与市场 - 公司2021年外部客户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首次超过50%[7] - 公司截至2021年底已服务超过300,000家企业客户[7]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到74,602家,同比增长41.7%[11] - 单客户平均收入(ARPC)为人民币341,424元,同比增长9.2%[11] - 年度收入贡献不低于人民币1千万元的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为296家[15] - 公司2021年收入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外部一体化客户数达到20家,覆盖快速消费品、服装、3C、家电家具等多行业[16] - 公司2021年为全國1,000多個農特產地和產業帶提供供應鏈服務,有效推進生產與終端市場的高效對接[16] - 公司2021年为欧洲著名成衣品牌Hunkemöller提供一体化履约服务,覆盖荷兰、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四国的订单履约[17] - 公司主要服务企业客户,2021年五大客户占公司总收入的45.0%,其中最大客户京東集團占43.5%[73] - 2021年五大供应商占公司总采购额少于30%[74] 物流网络与基础设施 - 公司在2021年新建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6个国家的自动化海外仓[7] - 公司经营超过1,300个仓库和7,200个配送站,雇用了超过20万名自营配送人员[12] - 公司在中国覆盖的航空货运航线超过1,000条,其中国内全货机航线达到10条[12] - 公司拥有超过1,300个自营仓库和超过1,700个云仓,总管理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米[22] - 公司在全国33个城市运营43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2021年新增11个[22] - 公司自营运输车队包括超过1.8万辆卡车及其他车辆,运营约210个分拣中心,航空货运航线超过1,000条[23] - 公司拥有超过20万名自有配送人员,运营超过7,200个配送站,覆盖中国31个省和直辖市及444个城市的区[25] - 公司运营超过100个温控冷链仓库,运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并运营28个药品和医疗器械专用仓库[27] - 公司运营近80个保税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2021年在6个国家新建自主运营的海外仓[28] - 公司在全国93%的区县和84%的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双十一期间在全国超300个城市实现分钟达[30] - 公司处理的京东集团线上零售订单中,约90%于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约60%为211限时达[30] - 公司为全国超1,000个农特产地和产业带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促进产销高效对接[31] - 公司通过多式联运业务创新,开通西南海铁联运和北粮南运通道,并与中铁集装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2021年在北京的服装仓库应用了自主研发的“北斗”技术和RFID自动收货与自动盘点,实现全流程高自动化和柔性化[19] - 公司2021年累计部署使用近400辆L4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快递车,在无接触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发挥重要作用[20] - 公司2021年帮助中电港亿安仓升级改造,实现拣选人效提升230%,拣货准确率提升至99.99%[20] - 公司2021年申请的专利和软件许可超过5,500项,其中自动化技术和无人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超过3,000项[20] - 公司2021年开发了包括货到人技术产品,包括机器人硬件和智能调度算法软件等,取得了全面的突破[19] - 公司2021年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 4级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该认证的物流企业[20] 战略合作与行业合作 - 公司在汽车行业与沃尔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全国售後供應鏈一體化項目[15] - 公司2021年为全國1,000多個農特產地和產業帶提供供應鏈服務,有效推進生產與終端市場的高效對接[16] - 公司通过多式联运业务创新,开通西南海铁联运和北粮南运通道,并与中铁集装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包含11名董事,其中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6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57] - 余睿自2020年12月起担任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业务方向[58] - 余睿在京东集团拥有丰富的物流行业运营及管理经验,曾担任京东物流华中区和华东区负责人[58] - 陈岩磊于2021年6月起担任京喜达快递负责人兼京喜事业群负责人[58] - 樊军自2021年4月起担任运力平台部门负责人,此前曾担任京东物流华中区负责人[58] - 刘强东自JD.com创立以来担任董事会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直到2022年4月[60] - 刘强东自2020年6月起担任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董事[60] - 许冉自2020年6月起担任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此前在普华永道工作近20年[60] - 张自2020年12月起担任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致力于领导力培养及组织流程优化[60] - 顾宜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曾为普华永道全球副主席[62] - 李恩祐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14年9月起担任耶鲁北京中心董事总经理[62]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1年5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68]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22,945百万元,计划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79] - 募集资金中约55%将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包括增加智能仓库数量、扩大仓储网络、增强综合运输网络等[79] - 公司计划增加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数量,并向下沉市场扩张[79] - 公司计划通过增加线路数量和购买自有运力来增强综合运输网络,并扩大航空货运网络[79] - 公司计划增加自动分拣中心数量,并升级现有分拣中心以提升效率[79]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约20%用于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80][81]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约15%用于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81]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约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及满足营运资金需求[8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2,945百万元,已使用人民币7,502百万元,尚未使用人民币15,443百万元[83] - 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净额的约55%用于升级及扩展物流网络[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人民币43,661百万元[84] - 公司计划通过添加更多温控仓库和分拣中心,扩大冷链网络储存能力及覆盖范围[80] - 公司计划在北美、欧洲及东南亚增加海外仓库,以便中国商户向海外直销商品[80] - 公司计划提升配送网点自动化水平,并配备更智能化的装备和应用软件[80] - 公司计划投资于自动化科技,包括升级硬件、软件和算法,以赋能自动化设备及器械[80] 关联交易与合同安排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JD.com订立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46,018,313千元[134]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JD.com订立广告及推广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36,541千元[134]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JD.com订立物产租赁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172,412千元[134]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达达集团订立达达配送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879,502千元[134]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京东科技订立支付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10,487千元[134]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JD.com订立共享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276,176千元[134]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与京东科技订立共享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77,954千元[134] - 公司期內授出股份总数为9,663,953股,期內註銷╱失效股份总数为623,420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股份总数为9,040,533股[132] - 公司与其他承授人订立的股份授出协议中,期內授出股份总数为9,598,376股,期內註銷╱失效股份总数为623,420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股份总数为8,974,956股[132] - 公司董事顧宜、李恩祐、王利明各自期內授出股份总数为21,859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股份总数为21,859股[132] - 达达集团每笔订单的平均费用不得超过人民币10元,每笔订单的平均平台费用不得超过人民币0.60元[140] - 达达配送服务框架协议的年度上限预计每年将超过0.1%但低于5%[140] - 支付服务框架协议的初始期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141] - 共享服务框架协议的初始期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
京东物流(02618)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3-10 19:00
目前文档中未包含财报相关的关键信息,无法按照要求进行分组总结。需提供包含财务数据、业务线数据、市场数据、公司战略等内容的财报电话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