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物流(02618)
icon
搜索文档
极兔市值赶超京东物流,满帮挺进前三,闪送缩水超60%,物流科技重构资本叙事 | 2025物流市值排位赛倒计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8:57
物流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物流资本市场经历9个月恢复后迎来曙光 25家快递物流公司中近八成企业市值获得巨大修复[1] - 物流科技公司市值涨幅显著 11家物流科技公司总市值上涨64.33% 从1月365.24亿元增至600.2亿元[8] - 行业呈现"反内卷"趋势 快递企业普遍"增量不增收" 但市值仍普遍增长[1] 快递企业市值表现 - 申通快递市值涨幅达64.3% 总市值253亿元 上半年营收250.25亿元同比增长16.02% 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3.73%[3] - 极兔速递市值涨幅55.95% 总市值772亿元超越京东物流 上半年总收入55亿美元同比增长13.1% 经调整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3] - 顺丰控股稳居市值榜首 市值2102亿元增长4.67% 上半年营收1468.58亿元同比增长9.26% 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长19.37%[6] - 中通快递市值下降4.23%至1031亿元 上半年营收227.23亿元同比增长9.8% 净利润39.32亿元同比下降2.6%[6] 物流科技公司表现 - 东杰智能市值涨幅289.04%达121亿元 位居物流科技公司之首 实控人变更为韩永光[9] - 中邮科技市值涨幅149.46%达79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2187.41%[9] - 兰剑智能市值涨幅86.84%达36.1亿元 上半年新增订单15亿元同比增长96% 在手订单20.6亿元同比增长56.89%[9] 其他物流细分领域 - 满帮集团市值涨幅23.93%达974亿元 位居物流总榜第三[12] - 顺丰同城市值涨幅52.21%达117亿元 闪送市值下跌63.3%至15亿元[12] - 安能物流市值上涨15.64%至96亿元 维天运通和快狗打车市值分别下跌10.26%和16.92%[12] 行业经营状况 - 全国快递业务量上半年完成956.4亿件 同比增长19.3%[7] - 通达系单票收入集体下跌 圆通2.19元(-6.55%) 申通2元(-4.3%) 中通1.15元(-6.2%) 韵达1.92元(-7.7%)[7] - 毛利率普遍走低 圆通8.28% 申通4.89% 中通24.8% 韵达6.4% 多家公司毛利率创近三年新低[8] - 广东浙江等地启动调价 单件调价幅度0.3-0.7元 设定1.4元/单底线价[7] 未来展望 - 电商"双11"大促临近 快递旺季将至 物流科技持续被瞩目[2] - 在促消费政策下 快递业务量和收入还将增加 "反内卷"行动将带来利润修复效果[8] - 物流行业各个板块在接下来4个月录得正收益机会较大[12]
恒指季检结果下周一生效 新晋成份股有望迎来资金追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05 18:48
指数调整与成分股变动 - 恒生指数成分股数量由85只增加至88只 新纳入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 [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分股数量维持50只 泡泡玛特被纳入 [2] - 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数量由502只增加至504只 新纳入中国食品 恒瑞医药 剔除冠城钟表珠宝 思派健康 [2] 资金流动影响 - 追踪恒生指数 ETF规模约312.4亿美元 国企指数约70.3亿美元 恒生科技指数约308.8亿美元 [2] - 被动资金预计在9月5日尾盘集中调仓 可能导致成交量急剧放大和价格波动 [2][3] - 高盛预计消费者零售 软件与服务及汽车股将见最多被动资金流入 达3亿至7.8亿美元 [4] 个股资金流向预测 - 高盛预测地平线机器人 泡泡玛特 比亚迪股份 美团 小米及阿里巴巴将录最多被动净买入 达1.85亿至6.1亿美元 [4] - 新纳入个股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有望在调仓窗口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2][3] 指数市值与估值变化 - 恒生指数市值升至2.09万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1.6% 预测市盈率由11.3倍升至11.4倍 [3] - 国企指数市值升至1.42万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1.1% 预测市盈率由10.7倍升至10.8倍 [3] - 恒生科技指数市值升至4800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9% 预测市盈率由17.6倍升至18倍 [3] 企业盈利预测调整 - 恒生指数每股盈利增长预测由5.4%调整至5.7% 国企指数由6.3%调整至6.6% [3] - 恒生科技指数每股盈利增长预测由17.5%调整至16.8% [3] 成分股行业代表性 - 中国电信作为电信行业龙头 在5G建设及云计算领域持续发力 [5] - 京东物流代表新经济物流板块 体现对高成长性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注 [5] - 泡泡玛特作为潮玩文化代表企业 成为新消费板块的重要代表 [5] 南向资金与市场前景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印证内地资金对港股投资价值的认可 [3] - 港股市场被视为全球价值洼地 低估值提供较好安全边际和配置机会 [3]
“深感自豪、骄傲!”多名京东物流快递员受邀登上九三阅兵观礼台
新华网· 2025-09-05 17:10
公司荣誉与员工成就 - 京东物流7名快递员代表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礼[1] - 快递员魏团结获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及202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累计配送快递超30万件且保持0投诉记录[3] - 快递员臧继全获2023年北京市"最美快递员"及202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 曾因业绩卓越获公司汽车奖励[3][5] 员工服务表现与行业贡献 - 魏团结与超100位社区老人建立深厚关系 体现快递行业社区服务价值[3] - 冯玉滨曾服役8年 获2023年北京市最美快递员 强调部队与快递服务的责任连续性[6] - 宋学文实现14年配送服务"无差评""零投诉" 展现行业极高服务标准[8] 多元化员工背景与特殊成就 - 栾玉帅获北京马拉松业余组冠军 被称为"跑得最快的快递员"[8] - 00后快递员闫贺参与北京门头沟区抗洪救灾 代表年轻员工社会责任担当[8][10] - 李豪从快递员晋升为站长 获北京市首届"最美快递员" 体现职业发展路径[8] 行业形象与社会价值 - 快递员被定义为"美好生活的传递者" 代表千万劳动者群体形象[3] - 公司通过助农增收行动和民生配送服务 提升行业社会价值认知[9] - 快递行业成为新时代奋斗者与时代共振的缩影[9]
京东物流(026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16: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达到人民币985.32亿元,同比增长14.1%[8][1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达到人民币33.39亿元,同比增长7.1%[8][11] - 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9.59亿元,同比增长15.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85.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44][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9.59亿元人民币[44] - 期间净利润从26亿元增至30亿元,同比增长15.4%[5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从31.18亿元增至33.39亿元[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29.5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66]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4.1%至985.32亿元人民币[138] - 期间利润增长15.3%至29.59亿元人民币[138] - 期间利润为29.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1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5.8亿元人民币[144] - 总收入同比增长14.1%至985.3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长19.9%至501.07亿元人民币[158] - 归母净利润增长13.9%至257.97亿元人民币[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2%,从779亿元增至897亿元[52] - 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同比增长17.1%,从299亿元增至350亿元[52] - 外包成本同比增长19.2%,从285亿元增至340亿元[5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的人力资源总支出达957亿元人民币[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薪酬福利开支总额达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0%[84]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总额为1.7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373亿元人民币下降28.1%[178] - 限制性股份单位开支为2.01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29亿元人民币增长10.0%[178] 一体化供应链业务表现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人民币501亿元,同比增长19.9%[1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人民币176亿元,同比增长14.7%[1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73,713名,同比增长14.5%[12]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单客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23.9万元[12] - 2025年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到人民币501亿元,同比增长19.9%[16]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人民币176亿元,同比增长14.7%[16]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达73,713名,同比增长14.5%[16]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单客户平均收入为人民币23.9万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为501.0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0.9%[46] - 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9.9%,从418亿元增至501亿元[47] - 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从64,379名增至73,713名,同比增长14.5%[47] - 单客户平均收入从238,967元微增至239,399元[47] 其他客户收入表现 - 其他客户收入达人民币484亿元,同比增长8.7%[22] - 其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8.7%,从445亿元增至484亿元[47] - 其他客户收入增长8.7%至484.25亿元人民币[158] 物流及基础设施能力 - 公司经营超过1,600个仓库及超过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15] - 海外仓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21] - 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3400万平方米,覆盖1600多个自营仓库及2000多个云仓[31] - 自营运输车辆近6万辆,上半年新增新能源车近4000台[32] - 自有全货机10架,新开通深圳-曼谷、成都-仰光等国际货运航线[32] - 合作航空货运航线超2000条,铁路路线超700条[32][33] - 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在30个城市运营45个[31] - 全国十余省投入数百台无人车进行常态化运营[28] - 快运业务规模(含德邦及跨越速运)位居全国领先地位[26] - 公司拥有超55万名自有配送等操作人员,运营超1.9万个配送站及网点[34] - 公司拥有超200个大件及重货仓库和分拣中心,总管理面积超500万平方米[36] - 公司使用约1800个京东帮旗下大件物品配送及安装站[36] - 公司运营约60个冷链仓库,运营面积约40万平方米[37] - 公司运营超50个药品和医疗器械专用仓库,运营面积超50万平方米[37] - 公司拥有超130个保税、直邮及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超130万平方米,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38] 研发及技术投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超过4,700名专业研发人员[15] - 已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超5000项,其中自动化及无人技术专利超3000项[28] 新业务及国际扩张 - 2025年第二季度起招募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15] - 在沙特推出自营快递品牌JoyExpress并启动配送业务[20] 现金流及资本结构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65.687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3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1.1%[76]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3.24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金融资产[73]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7.594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偿还借款[75] - 公司现金资源总额为443亿元人民币[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5.69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25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7.59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18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6.72亿元人民币[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借款所得款项为32.27亿元人民币[1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偿还借款为44.79亿元人民币[147] 收购及投资活动 - 公司已完成收购跨越速运36.43%股权的第一期交割,总对价不超过64.84亿元人民币[77] - 公司以现金对价8.417亿元人民币额外收购德邦物流约6.62%的股本权益[177] - 公司以现金对价23.142亿元人民币收购跨越速运约16.43%的股本权益[177] 资产及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189.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78.68亿元增长0.9%[141][1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58.12亿元下降32.9%[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大幅增至185.23亿元,较期初109.9亿元增长68.5%[141] - 贸易应收款项增至175.91亿元,较期初157.45亿元增长11.7%[141] - 总负债增至598.23亿元,较期初549.01亿元增长9.0%[143] - 借款总额为59.7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2.26亿元,长期借款37.51亿元[143] - 使用权资产为174.93亿元,租赁负债为177.02亿元[141][14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38.34亿元,较期初553.20亿元减少2.7%[143] - 未偿还借款金额为60亿元人民币[88] - 已抵押受限制现金达3.941亿元人民币[86] - 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7,228.2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5,976.4百万元,降幅17.3%[194] - 借款利率区间为1.8%至2.7%,较2024年末的1.1%至2.9%有所上升[194]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京东集团提供的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415,62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2,460,440千元人民币,增长22.9%[200] - 京东科技购买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上半年的1,077,89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415,376千元人民币,增长124.1%[200] - 公司从京东集团获得的服务及股份支付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8,57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366,415千元人民币,增长17.9%[200] - 向京东安联提供的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00,56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97,554千元人民币,增长48.4%[200] - 向万物新生集团提供的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3,43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0,405千元人民币,增长42.5%[200] - 从京东科技获得的服务从2024年上半年的382,54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4,849千元人民币,增长11.1%[200] - 京东科技收取的保理费从2024年上半年的7,49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145千元人民币,增长88.7%[200] - 应收关联方贸易款项从2,953,825千元大幅增至5,893,990千元,增长99%[173] 股权激励及股份变动 - 报告期内新发行28,819,193股用于股权激励,占已发行股本加权平均数0.43%[10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648,081,772股[1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101,671,308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新授予奖励股份28,819,193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已归属奖励股份17,609,831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注销奖励股份100,299股[109] - 报告期间公司失效奖励股份6,380,552股[109] - 2025年4月1日授予奖励股份21,463,600股,公允价值为每股12.76港元[109] - 2025年1月1日授予奖励股份7,355,593股,公允价值为每股12.80港元[109] - 2024年4月1日授予的未归属奖励股份经调整后为19,429,549股[112] - 2024年10月1日授予的未归属奖励股份经调整后为15,600,448股[112] - 2023年4月1日授予的未归属奖励股份经调整后为9,746,939股[112] - 报告期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总计327.6288万股[113] - 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下5,691,130份购股权获行使,行使日加权平均股价为每股12.64港元[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与服务挂钩的购股权数量为86,364,907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01美元[184] - 可行使购股权数量从2024年底的39,401,765份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846,970份[184] - 与绩效挂钩的购股权数量从2024年初的1,295,683份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09,782份,降幅达45.2%[185] - 可行使购股权数目为689,782份,较2024年12月31日的685,411份增加4,371份[185] - 限制性股份单位数量从2024年初的76,908,011份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685,398份,增幅达40.0%[187] - 已授出限制性股份单位公允价值加权平均为12.77港元[1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份单位数量为1,087,360份,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19.31美元[180] 股东结构及控制权 - 董事长刘强东持有公司64.55%股份(4,291,457,805股)[90] - 刘强东实益拥有345,605,330股普通股,占总投票权72.2%[95] - 刘强东通过Max Smart Limited持有305,630,780股B类普通股及22,974,550股A类普通股[95] - 刘强东有购股权可于2025年6月30日后获17,000,000股A类普通股[95] - 刘强东于京东健康拥有权益2,184,655,829股,占比68.27%[96] - Jingdong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持有4,192,271,100股,占比63.06%[98] - TCT (BVI) Limited作为受托人持有503,735,073股,占比7.58%[98] - 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有16,290,038股B类普通股用于员工激励[95] - 刘强东通过JD.com控制京东健康2,149,253,732股股份[96]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为人民币88.66亿元,同比增长4.5%[8] - 期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人民币94.76亿元,同比增长2.1%[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率从3.6%降至3.4%[6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EBITDA为94.755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9.6%[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62.781亿元人民币[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亏损为1.72亿元人民币[1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08亿元人民币[144] - 其他收入净额大幅增长219.8%至90.33亿元人民币,主要受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7.46百万)及外汇收益(118.16百万)驱动[159] - 财务收入下降4.8%至6.86亿元人民币[160] - 财务成本下降15.4%至4.3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减少[161] - 所得税开支增长5.5%至3.40亿元人民币[163] - 每股基本收益为0.41元人民币[138] - 每股基本收益增长13.9%至0.41元人民币[165] - 非控股权益损益为3.87亿元,较去年同期2.85亿元增长35.9%[140] - 非控制性权益应占期间综合收益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84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3.874亿元人民币,增长36.0%[177] - 非控制性权益总额从2025年初的76.4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6月底的52.52亿元人民币,减少23.95亿元人民币(-31.3%)[177] 运营及员工数据 - 公司自营运营员工(含全职外卖骑手)超66万名[15] - 公司员工总数686,909人,其中运营职能占比96.4%(662,240人)[83] - 运营职能员工数662,240人,占全员比例96.4%[83] - 研发人员4,785人,占全员比例0.7%[83] - 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12,845人,占全员比例1.9%[83] - 一般及行政人员7,039人,占全员比例1.0%[83]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229.4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金额为人民币35.31亿元[115][116] - 配售及认购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69.24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金额为人民币3.5亿元[117][118][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4.97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16.44亿元[116] - 开发先进技术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4.38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15.75亿元[116] - 扩展解决方案广度与深度已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0元,尚未使用人民币0.99亿元[116] - 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求已使用人民币1.22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2.13亿元[116] - 配售及认购资金用于一般公司用途部分已使用人民币3.12亿元,尚未使用人民币3.5亿元[119] 金融资产及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95,80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550,495千元,增长560%[168] - 理财产品投资大幅增加,非流动部分从0增至7,256,271千元,流动部分从9,694,394千元增至10,658,440千元[168] - 理财产品预计收益率范围为1.6%至4.9%,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至4.4%有所变化[172]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理财投资非流动部分从4,331,553千元减至1,518,095千元,下降65%[174]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理财投资固定年回报率范围为2.2%至6.0%,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至6.0%略有变化[174] 应收及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744,86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590,963千元,增长12%[17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8,568,
港股概念追踪 | 恒指季检结果下周一生效 新晋成份股有望迎来资金追捧(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1:10
指数调整概况 - 恒生指数公司季检结果于9月5日收市后实施 9月8日生效 成份股数目由85只增加至88只 新纳入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 泡泡玛特 [1] - 泡泡玛特同时被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成份股数量维持50只不变 [1] - 恒生综合指数新纳入中国食品 恒瑞医药等 剔除冠城钟表珠宝 思派健康等 成份股数目由502只增加至504只 [1] 资金流动影响 - 指数调整牵动被动资金调仓 追踪恒生指数 国企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规模分别约为312.4亿 70.3亿和308.8亿美元 [2] - 被动资金通常在生效日前一个交易日(9月5日)尾盘集中调仓 可能导致成交量急剧放大和价格波动 新纳入个股有望获得增量资金青睐 [2] - 高盛预计消费者零售 软件与服务及汽车股将见最多被动资金流入 达3亿至7.8亿美元 [3] 市值与估值变化 - 高盛估算恒指 国企及恒生科技指数市值分别升至2.09万亿 1.42万亿及4800亿美元 较变更前升1.6% 1.1%及9% [3] - 预测市盈率分别由11.3倍 10.7倍及17.6倍升至11.4倍 10.8倍及18倍 [3] - 每股盈利增长预测分别由5.4% 6.3%及17.5%调整至5.7% 6.6%及16.8% [3] 重点个股分析 - 中国电信作为电信行业龙头 在5G建设及云计算领域持续发力 反映出传统产业龙头在指数中的重要地位 [4] - 京东物流代表新经济物流板块 体现指数对高成长性及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关注 [4] - 泡泡玛特作为潮玩文化代表企业 市值和流动性显著提升 成为新消费板块的重要代表 [1][4] 行业板块表现 - 高盛预期地平线机器人 泡泡玛特 比亚迪股份 美团 小米集团及阿里巴巴录最多被动净买入 达1.85亿至6.1亿美元 [3] - 比亚迪股份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业务覆盖乘用车 商用车 电池 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4] - 美团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 业务涵盖餐饮外卖 到店 酒店及旅游等200多个品类 [4] 市场整体展望 - 港股市场被视为"全球价值洼地" 低估值为投资者提供较好安全边际和配置机会 [2]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印证内地资金对港股投资价值的认可 [2] - 指数调整或进一步提振市场对相关板块及个股的信心 [2]
京东物流(0261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6:31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00万美元,股份40亿股,面值0.000025美元[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66.48081772亿股,本月增695万股,月底结存66.55031772亿股[2] 股权激励与期权情况 - 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上月底期权8591.9441万股,本月减161.8474万股,月底结存8430.0967万股[3]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期权计划月底可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6.09160767亿股[3] 资金与股份发行情况 - 本月行使首次公开发售前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期权所得资金12406.9美元[3] - 2025年8月15日按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发行695万新股份[5]
云南金融监管局同意撤销泰康人寿云南昆明寻甸营销服务部
金投网· 2025-09-02 12:07
公司经营调整 - 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寻甸营销服务部获监管批准撤销 [1] - 该营销服务部需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并在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 [1] - 公司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撤销后的后续手续 [1]
中国物流、快递包裹与电子商务_7 月数据凸显 “反内卷” 举措对价格和市场动态的利好,京东物流纳入指数
2025-09-01 00:2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行业** * 中国物流、快递包裹与电子商务行业 [2] **公司** * 顺丰控股 (SF Express / SF Holding) [2][3][12][13][14][21][42] * 京东物流 (JD Logistics, JDL) [2][3][4][10][21][42] * 中通快递 (ZTO Express) [3][13][21][42] * 满帮集团 (Full Truck Alliance, YMM) [3][16][17][18][42] * 其他通达系公司:圆通速递 (YTO) [13][14][21][42]、申通快递 (STO) [13][14][19][21][42]、韵达控股 (Yunda) [13][14][21][42] * 京东集团 (JD.com) [3][4] * 其他提及公司:泡泡玛特 (Pop Mart) [2][10]、中国电信 (China Telecom) [2][10]、极兔速递 (J&T) [13][21][4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监管与价格趋势** * 中国的反内卷努力对物流行业的定价和市场动态产生积极影响 [2][8][9] * 平均售价(ASP)下降幅度收窄 7月ASP同比下降5% 较6月的-6%和3-5月的-7-8%有所改善 [10] * 7月快递行业收入同比增长9% 达到1210亿元人民币 [10] * 国家邮政局(SPB)和地方政府的干预是推动因素 广东、浙江和北京等地区强调服务质量和包裹定价 [2][9][10][11] * 政府自2025年7月起通过实施《价格法》和利用大数据进行监管执法来应对过度竞争问题 [2][10] **业务量与市场份额** * 7月包裹量保持强劲增长趋势 同比增长15% 达164亿件 [10] * 城际包裹量达147亿件 同比增长16% 占总量的90% 同城包裹量增长8% 达14亿件 占总量8% [10] * 顺丰成为关键赢家 7月包裹量同比激增34% 连续第四个月增长超30% 是其战略进军低价电商包裹细分市场的结果 [2][13] * 顺丰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达到8.4% [14] * 通达系表现分化 圆通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至15.8% 申通份额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13.3% 韵达份额损失0.9个百分点至13.2% [14] **公司特定战略与表现** * 京东物流对京东外卖业务的执行至关重要 管理着全国全职骑手队伍 [3][4][10] * 京东物流意外被纳入恒生指数(HSI) 预计将带来7100万港元的被动资金流入 相当于9月5日收盘时3倍的日均交易量(ADV) 旨在改善流动性和提振投资者信心 [2][3][10] * 中通快递强调理性定价和反内卷策略 专注于服务质量和盈利能力 [3][13] * 满帮集团2Q25收入增长17% 超出11-13%的指引 但下调FY25收入指引至117-119亿元人民币 较此前指引下调约5% 主要因货运经纪业务下滑和信贷解决方案费率上限 [16][17] **电子商务与零售销售** * 7月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3.5% 显著高于6月的8.5% [17] * 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增长8.3% 线上渗透率达24.8% [17] * 家电销售保持强劲 同比增长29% 通讯设备销售增长15% 但食品销售增长因快速商务市场的激烈价格竞争而大幅放缓至低于10% [17] **投资观点与评级** * 对顺丰、京东物流和中通维持增持(Overweight)评级 对满帮维持中性(Neutral)评级 反映风险/回报平衡的观点 [3][17][18] * 股价表现方面 申通在过去一个月中表现最佳 股价上涨21% 跑赢恒生中国指数(HSCI)17个百分点 年初至今申通和极兔股价分别上涨81%和76% 表现领先 [19][21] --- 其他重要内容 **数据来源与单位** * 行业数据主要引用国家邮政局(SPB)和国家统计局(NBS) [10][17][27][32] * 货币单位主要为人民币(Rmb) 涉及港股时使用港元(HK$) [10][42] **风险提示** * 报告包含一般性免责声明 指出J.P.摩根可能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往来 从而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投资者应将此报告仅作为投资决策的单一因素 [6][42] * 满帮集团面临监管变化带来的挑战 [3][17][18]
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安得智联IPO能复制京东物流的故事吗?
搜狐财经· 2025-08-31 00:39
公司背景与上市动态 - 安得智联于8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公司源自美的集团内部物流体系 年营收超180亿元[1][5] - 公司定位为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商 专注于家电、家居、快消等领域的端到端履约服务[11] - 业务模式包括生产精益物流、线上线下一盘货、To B/C一体化及送装一体化服务[3]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41.7亿元 2024年增长至186.6亿元 两年复合增长率约14.7%[27] - 净利润从2022年2.15亿元提升至2024年3.8亿元 增幅约76.7%[27] - 毛利率稳定在7.3%左右 净利率约2%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正[27] - 送装一体业务毛利率达14.8% 显著高于一盘货业务(6.7%)和生产物流业务(6.9%)[26]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52% 其中美的集团独占41.1%[13] - 公司需降低客户集中度 目标是将美的依赖度从40%降至30%以下[29] 核心竞争优势 - 自研ALT数字中台支持订单协同、运力调度和仓网优化 已覆盖21个子行业履约数据[20] - 送装一体服务形成差异化壁垒 延伸至家电配送后的安装调试及旧机回收环节[22][23] - 全国仓网布局以自营仓库为主 运力采用外包模式[8] 战略方向与行业定位 - 发展路径从制造企业物流部转向市场化物流企业 类比京东物流从服务京东集团到服务全社会的转型[8][16] - 需突破三大关键点:降低客户集中度、对外输出系统能力、建立社会化品牌[32][34] - 区别于京东物流的电商基因 公司更侧重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度履约服务[8][11] 行业意义 - 若上市成功 将成为链主系物流企业(如TCL通盈、格力慧远等)资本独立的首个参照样本[32] - 合同物流行业存在两种上市模式:互联网流量孵化型(如京东物流)与制造企业衍生型[4]
京东物流无人车在深圳“加速”,日均配送量跃居第一梯队
中金在线· 2025-08-31 00:35
公司运营与技术进展 - 公司在深圳部署第六代智能配送车 集成高精度定位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等十大核心技术 实现可规模化部署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 [3] - 无人车具备160公里超长续航 支持全天候连续作业8小时以上 多模态融合通用障碍物检测保证雨天正常运行 [3] - 无人车跑行效率提升近70% 运营成本下降23% 目前主要覆盖坪山区与龙岗区 [3] - 通过末端配送短驳模式 与无人车配合的配送员无需频繁往返站点 获得更多揽收时间和收入 [3] 市场规模与区域拓展 - 深圳功能型无人车上路总量突破800辆 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 公司无人车规模位居市场前列 [3] - 日均配送单量稳居深圳市场第一梯队 成为重构超大城市末端物流网络的核心力量 [3] - 在罗湖区政府支持下新开通金河田营业部和清水河营业部配送路线 成为首批获得罗湖区路权的企业 [5] - 正探索无人车与地铁联动接驳的新模式 拓展使用场景可能性 [5] 技术应用与社会影响 - 无人车形成雁阵式有序运行模式 能从容应对人车混行的复杂交通环境 [1][3] - 市民对无人车接受度显著提升 从半年前零星遇见发展为每日可见的道路新成员 [1][7] - 流动的红色无人车以每天数百公里轨迹 在深圳街道编织智慧物流新图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