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庆机电(02722)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机电(0272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0 22:43
财务数据 - 2023年營業額约为人民幣8,058.5百萬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1.8%[2] - 2023年毛利约为人民幣1,539.6百萬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7.9%[2] - 2023年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幣303.6百萬元,微降约2.2%[2] - 2023年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幣0.08元[2] - 公司总负债和股东权益为17,486,084,156.96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57,466,182.44元[8] 业绩展望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核心主业表现突出[50] - 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五个重塑”工作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价值创造和高质量发展[52] - 预计2024年度将确认收入3,666,293,251.11元,2025年度将确认收入379,251,480.63元[32]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13.79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略有增长[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1.07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略有增长[6]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71.14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略有下降[7]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1.33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略有增长[7] 现金流量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763,617.81人民币元,较2022年的239,066,694.91人民币元有所下降[1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10,978.31万,较2022年有减少[14] 公司业务 - 公司有9个报告分部,包括发动机、通用机械、风电叶片、电线电缆、智能制造、数控机床、高压变压器、材料销售和金融服务分部[21] - 公司在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研发创新等方面持续优化,提高科技应用和核心竞争力[50] - 公司将在2024年以高质量发展回报股东、投资者和社会[62]
重庆机电(0272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10 17:20
贷款情况 - 2022年末,财务公司向本集团非上市成员公司发放的贷款金额为人民币950.8百万元[9] - 2022年末,保证贷款及抵押贷款总额分别占财务公司总贷款组合约52.04%和40.41%[10] - 2022年末,财务公司前五大客户获授的总贷款占财务公司总贷款规模约88.18%[13] - 2022年末,存续贷款到期日均在2年以内,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833.4百万元[14] - 2022年末,财务公司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为人民币24.4百万元[16]
重庆机电(0272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3 16: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碼为02722[1] - 公司董事包括张福倫先生、岳相軍先生、楊泉先生等[4]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任曉常先生、盧華威先生、靳景玉先生等[5] 业绩总结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营业额达到约人民币3,889.0百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0.9%[1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毛利达到约人民币732.7百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9.0%[11] - 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截至2023年6月30日达到约人民币181.9百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约3.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5元,与去年同期一致[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每股净资产约为人民币2.2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0%[14] 市场趋势 - 上半年国际国内形势回顾: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渐趋弱,全球经济波动较大,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16]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17] - 上半年,公司面临国际地缘政治冲击和市场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仍然取得了稳定增长[18] 发展策略 - 优化市场布局,增强市场敏感性,广拓新客户新市场,提升持续盈利能力[22] - 集团将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提高R&D占比,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3] - 集团将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汇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提高战略管理控制能力[23]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1,985,143,724.51人民币[119] - 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881,188,158.57人民币[119] - 公司的总资产为17,866,331,883.08人民币[11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7,577,462,331.90人民币[120]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190,932,628.89人民币[120] - 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8,097,936,922.29人民币[120]
重庆机电(0272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3 19:59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约达38.89亿元,同比上升约10.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达7.327亿元,同比上升约19.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达1.819亿元,同比上升约3.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5元,与去年同期一致[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净资产约为2.2元,同比上升1.0%[2]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为38.89亿元,2022年1 - 6月为35.06亿元[3] - 2023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为38.15亿元,2022年1 - 6月为34.95亿元[3] - 2023年1 - 6月净利润为2.028亿元,2022年1 - 6月为1.876亿元[4] - 2023年1 - 6月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1238.88万元,2022年1 - 6月为 - 2674.25万元[4] - 2023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为1.904亿元,2022年1 - 6月为1.608亿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7,866,331,883.0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217,824,908.47元增长3.77%[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1,985,143,724.5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296,414,469.07元增长6.09%[5] - 非流动资产合计5,881,188,158.5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21,410,439.40元下降0.68%[5] - 负债合计9,768,394,960.7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200,197,408.09元增长6.18%[6] - 股东权益合计8,097,936,922.29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017,627,500.38元增长1.00%[6] - 2023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为190,425,505.20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为181,907,404.18元[7] - 股东投入和减少资本共328,681.49元,其中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41,300.00元[7] - 利润分配中对股东的分配为110,539,204.62元[7] - 2023年1 - 6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5.25亿元,2022年同期为31.54亿元[9]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8.40亿元,2022年同期为37.35亿元[9]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8.17亿元,2022年同期为34.84亿元[9]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33.02万元,2022年同期为2.51亿元[9] - 2023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8亿元,2022年同期为4.09亿元[9] - 2023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3亿元,2022年同期为3.16亿元[10] - 2023年1 - 6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2022年同期为9284.37万元[10] - 2023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08亿元,2022年同期为8.88亿元[11] - 2023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2.95亿元,2022年同期为10.26亿元[11] - 2023年1 - 6月主营业务收入3,798,671,349.67元,成本3,126,221,013.08元;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422,313,295.55元,成本2,867,095,439.29元[39] - 2023年1 - 6月其他业务收入61,386,016.18元,成本25,803,279.20元;2022年其他业务收入56,851,627.73元,成本18,795,046.69元[39] - 2023年1 - 6月利息收入28,918,641.97元,成本4,103,914.75元;2022年利息收入27,124,251.13元,成本4,387,541.61元[39] - 2023年1 - 6月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75.47元,成本82,798.62元;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301.89元,成本89,753.28元[39] - 2023年1 - 6月其他收益合计2947.60万元,2022年同期为3559.65万元[43] - 2023年1 - 6月产生公允价值变动的金融资产为15.93万元,2022年同期为172.13万元[44] - 2023年1 - 6月投资收益合计1.82亿元,2022年同期为1.57亿元[45] - 2023年1 - 6月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为2395.35万元,2022年同期为1.17亿元[46] - 2023年1 - 6月所得税费用合计3592.97万元,2022年同期为4995.97万元[47][48]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合计25.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97亿元[49] - 2023年1 - 6月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847.79万元[52] - 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8%,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元/股[5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5%,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4元/股[5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计收入3889.0百万元,2022年为3506.3百万元;毛利732.7百万元,2022年为615.9百万元;业绩盈利236.4百万元,2022年为241.4百万元[55] - 上半年集团营业总额约3889.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0.9%,清洁能源装备板块营业额约3201.0百万元(占比约82.3%)上升约18.1%,高端智能制造板块营业额约655.0百万元(占比约16.9%)下降约12.9%,工业服务板块营业额约32.5百万元(占比约0.8%)下降约26.6%[61] - 上半年集团毛利约732.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6.8百万元,增幅约19.0%[62] - 上半年集团资产处置收益约24.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93.5百万元[63] - 上半年集团其他收益约29.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1百万元,减幅约17.1%[64] - 上半年销售及管理费用约420.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5百万元,增幅约1.8%,占销售额比率由去年同期约11.8%降至约10.8%[65] - 上半年营业利润约236.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百万元,降幅约2.1%[66] - 上半年净利息开支约25.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0百万元,增幅约62.9%[66] - 上半年集团投资收益约181.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9百万元,增幅约15.9%[67] - 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35.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1百万元[68] - 股东应占利润约1.8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50万元,增幅约3.1%,每股盈利约0.05元与去年同期一致[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中质押或受限制使用存款约5.562亿元,抵押品及质押品账面净值约2.136亿元,受限应收票据约8730万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共约25.78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1810万元或约0.7%[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资产总额约40.17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约6.34亿元[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额约30.34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约4.348亿元[7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178.66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约6.485亿元;负债总额约97.68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约5.682亿元[74][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58:1(2022年12月31日为1.51:1),负债比率为27.1%(2022年12月31日为26.7%)[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30.05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9850万元[77] - 本期间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1.199亿元,主要用于扩展厂房等,2022年同期约1.42亿元[7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雇员共8179人,2022年6月30日共7859人[82] 集团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清洁能源装备业务收入3201.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8.1%;毛利566.3百万元,增幅22.6%;业绩盈利98.6百万元,减幅13.7%[55][57] - 2023年上半年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收入655.0百万元,2022年为752.0百万元;毛利139.2百万元,2022年为129.8百万元;业绩亏损37.5百万元,2022年亏损30.2百万元[55] - 2023年上半年工业服务业业务收入32.5百万元,2022年为44.3百万元;毛利26.7百万元,2022年为23.8百万元;业绩盈利22.8百万元,2022年为19.7百万元[55] - 2023年上半年总部业绩盈利152.5百万元,2022年为137.7百万元[55] - 2023年上半年清洁能源装备板块风电叶片业务新增订单1396百万元;电线电缆业务获大客户订单超600百万元;工业泵业务除鳞泵系统订单超108百万元;工业风机业务订单20百万元,在化工、新能源等市场订单100百万元,同比增长52%;气体压缩机业务获订单19百万元;水力发电设备业务恢复性增长;重庆康明斯新客户订单超70百万元[57] - 2023年上半年清洁能源装备板块新获授权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58] - 合营企业重庆康明斯本期投资收益约157.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5.8%[58] - 清洁能源装备业务中,通用机械2023年收入1091.4百万元,2022年为1000.5百万元;风电叶片2023年收入1055.8百万元,2022年为682.3百万元;电线电缆2023年收入910.8百万元,2022年为915.2百万元;其他产品2023年收入143.0百万元,2022年为111.5百万元[55] - 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中,数控机床2023年收入353.7百万元,2022年为377.0百万元;智能制造2023年收入183.5百万元,2022年为264.4百万元;其他产品2023年收入117.8百万元,2022年为110.6百万元[55] - 高端智能装备板块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55.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降幅约12.9%,毛利约139.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4百万元,增幅约7.2%,业绩亏损约37.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亏约7.3百万元[59] 集团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及会计政策 - 集团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13][14] - 集团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6] - 集团营业周期为12个月,以此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7] - 集团记账本位币和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均为人民币[1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在合并日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收购日以公允价值计量[19] - 集团将所有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20] 集团收入确认政策 - 集团营业收入主要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利息收入、租赁合同收入等[22] - 集团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确认收入[22
重庆机电(0272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4 17:12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33.91 亿元[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8.11 亿元[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人民币 336.91 亿元[8] - 2022年末净资产为人民币 159.91 亿元[8] - 2022年收入为72.05亿元[13] - 2022年利润为3.20亿元[13]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为59.21亿元,流动资产为112.96亿元[13] - 2022年末净资產為80.18亿元[13] - 公司权益持有者分佔权益为75.58亿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营业额达约人民币7,205.4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微降约2.8%[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毛利達約人民幣1,426.6百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約4.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達約人民幣310.2百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4.6%[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盈利達約人民幣0.08元[14] - 2022年集團整體營業收入約人民幣7,205.4百萬元,同比減少約2.8%[92] - 2022年集團毛利約人民幣1,426.6百萬元,同比減少約4.1%,毛利率約19.8%[92] - 2022年其他收益約人民幣179.1百萬元,同比增加約81.5%[93,94] - 2022年資產處置收益約人民幣103.3百萬元,同比減少約33.3百萬元[95,98] - 2022年營業利潤約人民幣379.0百萬元,同比增加約12.8%[97,100] - 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約人民幣156.9百萬元,主要是因汽車行業調整、廠房搬遷帶來折舊攤銷成本增加等因素導致相關聯營和合營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03] - 所得稅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49.5百萬元,主要是經營業績提升引起當期所得稅費用增加以及遺延所得稅費用變動所致[104] - 股東應佔利潤約人民幣310.2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13.7百萬元,增幅約4.6%[106] - 公司可供分配給所有者的儲備約為人民幣2,771.5百萬元[108] - 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約人民幣2,597.0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418.1百萬元,增幅約19.2%[109] - 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總額約人民幣3,383.3百萬元,較上年末減少約人民幣83.8百萬元[113] - 應付賬款及其他應付款總額約人民幣2,599.5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292.7百萬元[114] - 公司資產總額約人民幣17,217.8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482.4百萬元[115] - 公司負債總額約人民幣9,200.2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人民幣278.5百萬元[116] - 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約人民幣3,835.5百萬元,較上年末減少約人民幣424.6百萬元[117]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比率為1.51:1,較2021年12月31日的1.65:1有所下降[119]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負債比率為26.7%,較2021年12月31日的27.0%略有下降[120]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為約人民幣2,907.2百萬元,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約人民幣11.3百萬元[121] - 公司一年內到期的借款為約人民幣1,556.1百萬元,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約人民幣628.4百萬元;一年以上到期的借款為約人民幣1,351.1百萬元,較2021年12月31日減少約人民幣617.1百萬元[122][123]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約人民幣533.5百萬元銀行存款受到質押或使用受限[124] - 公司部分銀行借款以土地使用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投資性房地產等資產作為抵押,於2022年12月31日抵押物的賬面淨值約為人民幣295.2百萬元[124] - 2022年度公司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190.1百萬元,主要用於廠房擴建、生產技術提升和設備升級[133]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與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相關的資本承諾約人民幣42.2百萬元[133]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裝備、汽車零部件、通用機械等業務[1] - 公司在重慶、武漢、成都等地設有生產基地[1] - 公司主要從事高端智能裝備、清潔能源裝備、工業服務等業務[10][11] - 公司擁有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重要子公司[10][11] - 公司在重慶、吉林、江蘇、甘肅等地設有多家生產基地[10][11] - 本集團持續聚焦清潔能源裝備、高端智能裝備兩大核心主業,積極拓展工業服務業[18] - 本集團在市場拓展、研發創新、品牌建設、內部管理、實施人才和多元化發展戰略等各方面取得突破[19] - 本集團提質創效,推動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19] - 本集團較好完成董事會下達的年度目標[19] - 清潔能源裝備板塊把握雙碳經濟加快推動、基礎項目建設增多等市場機遇[70] - 工業風機、工業泵、氣體壓縮機等業務實現較好增長[70] - 電線電纜業務克服不利影響,業務保持平穩[70] - 風電葉片業務受行業調整影響出現下滑[70] - 水力發電設備業務受疫情及行業調整影響,經營業績出現較大下滑[70] - 清潔能源裝備板塊整體營業收入達約人民幣5,652.4百萬元,同比下降約2.2%[70] - 清潔能源裝備經營分部的毛利下降約7.7%[72] - 清潔能源裝備經營分部的業績下降約10.2%[74] - 多項新產品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73] - 氣體壓縮機業務成功交付國內最高轉速、最大噸位的產品[73] - 重慶康明斯新基地已投入運營,研發及製造能力得到顯著提升[77] - 重慶康明斯加快新產品、新客戶拓展,成功推介QSK38成為1000kW高壓移動電源車首選產品[77] - 重慶康明斯成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優選供應商,並中標順豐物流人民幣50百萬元年度集採項目[77] - 移動電源車、油氣田電站,快遞物流行業均取得份額增長,緩解了傳統電力市場下降的影響[77] - 公司與中國康明斯就延續合資事項達成一致,將合資期限延長至2040年[77]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智能機床業務實現磨齒機訂單快速增長,帶動營業收入增長[78]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智能電子業務積極拓展客戶群體,加大增量項目開發,運行質量提升[78]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英國PTG公司受利率上升和能源價格上漲影響,經營成本大幅增加,業績下滑[78]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數控機床業務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增利,大幅減虧[80] - 公司高端智能裝備業務中,完成多項新產品研發和智能製造平台建設[81] - 2022年工業服務板塊營業收入達約人民幣91.5百萬元,同比增長約17.0%[86] - 工業服務板塊毛利約人民幣64.4百萬元,同比增加約人民幣2.1百萬元,增幅約3.4%[86] - 工業服務經營分部業績約人民幣37.2百萬元,較2021年同期虧損約人民幣69.2百萬元,增利減虧約人民幣106.4百萬元[87] - 工業賦能業務加大研發,打造多個平台並取得成效[87,88] - 2023年工業賦能業務將在多個領域實現突破,金融業務和集採業務將保持穩定增長[89,90] 研發及技術 - 公司持續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2022年研發投入為人民幣 6.85 亿元[8] - 公司積極推進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提升產品競爭力[1] - 公司擁有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名牌1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重慶市級技術中心16個、231項發明專利,持續保持研發投入[59] - 公司附屬公司獲批國家級科改示範企業、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入國家級和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62][64] - 公司附屬公司獲得多項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包括2項二等獎和1項三等獎[66] - 公司附屬公司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21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66] - 本集團全年研發費用累計投入約人民幣343百萬元,R&D佔比達4.76%[48] - 新增授權專利260項,含發明專利26項,通過市級及以上鑒定新產品20項[48] - 重慶水泵廠有限責任公司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8] 區域發展 - 公司受益於「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發展規劃,享有產業政策和稅收優惠[57] - 依託國家「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區域優勢,為公司帶來挖掘潛在市場的良好發展機遇[59] 企業管治 - 公司具有高效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制度體系,有高效運行與有效治理的良好企業管治及風控機制[60][61] - 公司擁有卓越領先的工業技術精英、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及國際化視野的管理隊伍,形成具有行業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和生態系統[60][61] - 公司附屬公司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入選全國質量標桿企業[65] - 公司附屬公司獲得中國專利獎優秀獎[65] 人才隊伍 - 本集團將繼續推動技術人才升級,優化薪酬與業績掛鈎的分配體系,加強安全培訓和防疫措施[136][137] - 張福倫先生自2020年6月起擔任本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曾在多家集團公司擔任管理職務[141][143] - 岳相軍先生自2023年1月起擔任本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曾在集團內多家子公司擔任管理職務[144][145] - 楊泉先生擁有20餘年的企業管理經驗[149] - 黃勇先生擁有20年以上的汽車行業經驗[152] - 楊泉先生曾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和高管職務[149] - 黃勇先生曾擔任多家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152] - 孫文廣先生具有
重庆机电(0272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2 21:25
财务数据概述 - 2022年营业额约72.054亿元,下降约2.8%[1] - 2022年毛利约14.266亿元,下降约4.1%[1] - 2022年股东应占利润约3.102亿元,增加约4.6%[1] - 2022年每股盈利约0.08元[1] - 2022年营业总收入72.0535243271亿元,2021年为74.1061352993亿元[2] - 2022年净利润3.2002476185亿元,2021年为3.1799254542亿元[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8元,与2021年持平[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12.9641446907亿元,2021年末为108.4971321392亿元[5]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59.2141043940亿元,2021年末为58.8567201759亿元[5] - 2022年末资产总计172.1782490847亿元,2021年末为167.3538523151亿元[5] - 2022年末流动负债合计74.61亿元,2021年末为65.90亿元[6] - 2022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7.39亿元,2021年末为23.32亿元[6] - 2022年末负债合计92.00亿元,2021年末为89.22亿元[6] - 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75.58亿元,2021年末为73.49亿元[7] - 2022年末少数股东权益4.59亿元,2021年末为4.65亿元[7] - 2022年末股东权益合计80.18亿元,2021年末为78.14亿元[7] - 2022年末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72.18亿元,2021年末为167.35亿元[7] - 2022年末应收账款及其它应收账款资产总额约338.33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约8.38亿元[122] - 2022年末应付账款及其它应付款总额约259.95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约29.27亿元[12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约1721.78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约48.24亿元;负债总额约920.02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约27.85亿元[125][126] - 2022年末流动资产净值约383.55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约42.46亿元[127] - 2022年末流动比率为1.51:1,较2021年末的1.65:1有所下降[128] - 2022年末负债比率为26.7%,较2021年末的27.0%略有下降[129] - 2022年末银行及其它借款总额约290.72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约1.13亿元[130] - 2022年末须一年内偿还借款约155.61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约62.84亿元;一年后偿还借款约135.11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约61.71亿元[132] 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8.7001217968亿元,2021年为72.2206927788亿元[1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6.3094548477亿元,2021年为68.3832361667亿元[1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906669491亿元,2021年为3.8374566121亿元[12]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9428468661亿元,2021年为9.8178586776亿元[12] - 2022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62.2266562531亿元,2021年为65.8434089789亿元[12] - 2022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5.7147958410亿元,2021年为47.4398713193亿元[12] - 2022年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2.8155496000亿元,2021年为2.9165309205亿元[12] - 2022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3.6060674115亿元,2021年为2.0298281294亿元[12] - 2022年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2.0450187216亿元,2021年为4.3939450444亿元[12] - 2022年收到的税费返还5288.470853万元,2021年为2399.380684万元[12]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56,036,710.56元,2021年为440,122,844.19元;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8,247,976.05元,2021年为541,663,023.57元[13]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42,709,314.08元,2021年为1,737,941,264.62元;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90,721,372.18元,2021年为2,154,144,965.14元;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8,012,058.10元,2021年为 -416,203,700.52元[13] - 2022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348,002.12元,2021年为 -8,079,132.99元[1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31,650,614.98元,2021年为501,125,851.27元;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60,065,586.94元,2021年末为1,828,414,971.96元[13] - 2022年经营业务净现金所得额约23.91亿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所得额约43.82亿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所用额约 -34.8亿元[121] 公司设立与股本情况 - 公司于2007年7月27日共同发起设立,设立时总股本为2,679,740,154元[14] - 2008年6月13日完成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H股)1,004,900,000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3,684,640,154元[15] - 截至年末,公司注册资本为3,684,640,154元,主要从事清洁能源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的制造、销售及服务[16]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有10个报告分部,分别为发动机、水力发电设备、电线电缆、通用机械、数控机床、高压变压器、材料销售、金融服务、工业泵和其他分部[21] - 公司报告分部根据不同产品或服务、或在不同地区经营的业务单元划分,独立管理各分部生产经营活动并评价业绩[20] - 公司本年对其他部分进行细分,将工业泵从其他部分区分出来[23] 业务收入与成本情况 - 对外交易收入为1758.55799571亿美元[23] - 主营业务成本为1769.49317894亿美元[23] - 营业利润为417.4875014亿美元[23] - 利息收入为219.228801亿美元[23] - 利息费用为360.98480622亿美元[23]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540.67185183亿美元[23] - 利润总额为89.965516亿美元[23] - 所得税费用为581.67420023亿美元[23] - 净利润为713.605232亿美元[23] - 主营业务本年收入7,030,915,794.08元,成本5,730,758,512.72元;上年收入7,254,832,676.39元,成本5,862,885,451.32元[26] - 其他业务本年收入107,184,377.63元,成本38,489,195.98元;上年收入88,160,664.87元,成本50,123,835.55元[26] - 利息本年收入67,246,411.95元,成本9,314,149.88元;上年收入67,604,470.05元,成本9,069,971.91元[26] - 手续费及佣金本年收入5,849.05元,成本224,296.45元;上年收入15,718.62元,成本218,167.83元[26] - 本年营业总收入7,205,352,432.71元,总成本5,778,786,155.03元;上年总收入7,410,613,529.93元,总成本5,922,297,426.61元[26] - 合同产生的总收入为72.05亿元,其中中国大陆收入70.18亿元,其他地区收入1.87亿元[27] - 设备销售合同收入50.29亿元,服务合同收入2.85亿元,材料销售合同收入18.92亿元[27] - 公司本年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对应收入金额为25.22亿元[32] 费用与收益情况 - 销售费用本年发生额为2.66亿元,上年为2.68亿元[34] - 管理费用本年发生额为5.95亿元,上年为6.02亿元[34] - 研发费用本年发生额为3.43亿元,上年为3.85亿元[35] - 财务费用本年发生额为0.57亿元,上年为0.89亿元[35] - 其他收益本年发生额为1.79亿元,上年为0.99亿元[36] - 投资收益本年发生额为2.30亿元,上年为3.87亿元[3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为0.16亿元,上年为 - 0.26亿元[36] - 信用减值损失本年合计为 -49,570,766.32元,上年为 -283,126,415.59元[37] - 资产减值损失本年合计为 -186,018,115.70元,上年为 -84,934,918.51元[37] - 资产处置收益本年为103,337,051.63元,上年为136,621,487.05元[37] - 营业外收入本年为12,253,844.26元,上年为16,504,022.84元[38] - 营业外支出本年为9,667,289.33元,上年为22,315,395.51元[38] - 所得税费用本年为61,556,998.60元,上年为12,148,917.17元[38] 资金相关情况 - 货币资金年末余额为2,596,998,658.56元,年初余额为2,178,851,965.55元[40] -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3,198,204,236.15元,年初余额为3,141,077,120.96元[43] - 应付票据年末余额为1,215,749,145.09元,年初余额为1,176,743,855.98元[46] -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为2,204,231,898.05元,年初余额为1,846,574,174.57元[47] - 2022年末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约259.7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约41.81亿元或19.2%[120] 利润相关情况 - 2022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1020316096亿元,较2021年的2.9651129059亿元有所增长[49] - 2022年末未分配利润为32.2047792219亿元,年初为30.4809000017亿元[49] - 2022年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8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3元/股[52] 公司发展目标与战略 - 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将大幅放缓,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存在极高不确定性[58] - 中国政府2023年将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等[59] - 集团2023年坚持稳进增效,创新提质,推动高质量发展[61] - 公司坚持稳进增效,加强战略合作,推进产品与市场结构优化,强化对标管理,优化HSE管理,抓实财务管控[62] - 公司立足创新提质,围绕清洁能源开展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链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开展技术攻关[64][65] - 公司优化整合资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风光资源开发,进行内部吸收合并,盘活存量资产[66] - 公司聚焦人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规划,突破人才队伍建设瓶颈,深化薪酬分配改革[67][68][69] - 公司强化风险防控,发挥风控联动等作用,落实法律审核,健全监督整改
重庆机电(0272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09-16 16:37
财务公司收益与贷款规模 - 财务公司2021年总收益为人民币67.62百万元,占集团综合收益约0.91%[1] - 2021年财务公司总贷款规模为人民币19.53亿元,贷款类型包括信用贷款、保证担保贷款及抵押贷款[1] 贷款组合与利率 - 2021年末,保证贷款及担保贷款总额分别占财务公司总贷款组合约62.89%及16.93%[2] - 2021年财务公司提供的贷款利率介乎3.3%至6.003%[2] 客户贷款集中度 - 2021年末,财务公司前五大客户获授的总贷款占财务公司总贷款规模约73.77%[2] 贷款减值准备与余额 - 2021年末,贷款减值准备余额为人民币48,869,823.05元,较2020年末增加人民币1,947,665.82元[3] - 2021年末贷款余额及应收利息较2020年末增加人民币77,906,632.88元[3] 信贷风险管理 - 财务公司信贷风险评估由审贷委员会负责,委员会由五名具有财务、风控合规、金融、法律背景的成员组成[4] - 截至目前,财务公司发行的所有贷款均可到期正常回收,并无逾期贷款[5]
重庆机电(0272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6: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2722,上市地点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20] - 公司财务年结日期为12月31日[2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福伦先生[15][1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重庆市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中段60号[18] - 公司网址为www.chinacqme.com[19] - 公司于2007年7月27日设立,设立时总股本为2,679,740,154元[154] - 2008年6月13日公司发行1,004,900,000股H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3,684,640,154元[1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3,684,640,154元[15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37家公司[158]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及相关政策 - 财务报表编制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64][166][172]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依据2006年2月15日及以后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等规定[159] - 公司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65]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以此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67][169]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下属子公司等根据经营环境决定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168][16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资产和负债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8][17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可辨认资产等在收购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按相关公允价值及费用之和计算,差额确认为商誉或计入营业外收入[172][173] - 财报涵盖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均以人民币元列示[176][182][18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合并当期期初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比较报表时调整上年相关项目[178][18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取得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报表,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调整子公司报表[179][180]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178][180] -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并冲减商誉[182] - 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至丧失控制权,若属一揽子交易,按一项处置交易处理,此前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投资损益[182] - 合并报表消除集团内重大内部余额、交易和未实现利润[184] - 子公司权益、净利润和综合收益中不属于公司的部分确认为少数股东权益并单独列示[184] - 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的未实现损益全额抵减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 - 子公司向公司或子公司间出售资产的未实现损益按比例在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间分配消除[184] - 财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86][196][198] - 集团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指库存现金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限不超3个月等的投资[188][190] - 外币交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189][191] - 外币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类项目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类除未分配利润外按业务发生时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收入与费用项目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193][195] - 集团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负债[197] - 金融资产按管理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97] - 满足特定条件的金融资产后续按摊余成本计量,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成本计入初始金额[200]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和库存现金、应收票据等,部分一年内到期的债务投资和长期应收款有不同列示方式[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约为35.06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2%[21]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为6.1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2.4%[2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为1.76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7.5%[22]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05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5%[22]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净资产约为2.13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上升2.5%[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约为人民币3,506.3百万元,同比下降约7.2%[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615.9百万元,同比下降约22.4%[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收入3506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78000万元下降约7.2%[5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总额约人民币3,506.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2%[6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人民币615.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177.6百万元,降幅约22.4%,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调3.4个百分点[67][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产处置收益约人民币117.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约人民币116.6百万元[69][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约人民币35.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7百万元,增幅约5%[71][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管理费用约人民币412.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人民币69.1百万元,降幅约14.3%,占销售额比率由去年同期约12.8%降至约11.8%[73][74]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约人民币35.0百万元,主要因“三包”费用和人工成本下降;管理费用同比减少约人民币34.1百万元,主要因人工成本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支付费用下降[73][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利润约2.4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680万元,增幅约46.7%[75] - 同期净利息开支约159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2770万元,减幅约63.5%[75] - 同期投资收益约1.56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280万元,降幅7.5%[76][77] - 同期所得税开支约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约3370万元[78] - 本期股东应占利润约1.7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800万元,增幅约27.5%;每股盈利从去年同期约0.04元升至约0.05元[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质押或受限制使用存款约4.747亿元,抵押品及质押品账面净值约2.203亿元,受限应收票据约9820万元[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25.09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3.308亿元,增幅约15.2%[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额约39.32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约4.654亿元[81][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额约24.88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约1.819亿元[83][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168.13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7820万元;流动资产约107.9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5870万元;非流动资产约60.22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1.369亿元[8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约168.13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约7820万元[8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约89.55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约3420万元[87][8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40.1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2.467亿元[8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59:1,2021年12月31日为1.65:1[89][9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为26.8%,2021年12月31日为27%[90][9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28.7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1790万元[9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约10.9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长约1.653亿元;须于一年后偿还的借款约17.8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1.832亿元[9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1.42亿元,2021年同期约5190万元[98][9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有负债[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2,509,710,790.0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78,851,965.55元有所增加[12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0,791,031,340.5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849,713,213.92元略有减少[126]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5,885,672,017.59元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6,022,554,383.86元[126] - 资产总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735,385,231.51元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16,813,585,724.40元[12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6,777,649,538.84元,高于2021年12月31日的6,589,630,777.73元[128]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2,332,031,844.30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2,178,282,142.97元[128] - 负债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8,921,662,622.03元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8,955,931,681.81元[128]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7,348,945,455.08元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7,393,797,013.79元[128] - 少数股东权益从2021年12月31日的464,777,154.40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463,857,028.80元[128] - 股东权益合计从2021年12月31日的7,813,722,609.48元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7,857,654,042.59元[1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3.5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2.71亿元增长0.89%[13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5.0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7.80亿元下降7.00%[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为34.9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7.35亿元下降6.42%[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为2.4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65亿元增长46.29%[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为2.3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70亿元增长39.64%[1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2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1亿元增长41.71%[1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4.7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90亿元下降12.97%[13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为1.57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70亿元下降7.54%[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为 - 1347.89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 - 8368.69万元大幅减少[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4995.97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629.44
重庆机电(0272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4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码为02722[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福伦先生[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重庆市北部新区黄山大道中段60号[13]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 - 1716号铺[13]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A座9层[14] - 公司香港法律法律顾问为赵凯珊律师行,中国法律法律顾问为北京市中伦(重庆)律师事务所[1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址在香港中环德辅道中61号华人银行大厦12楼1204 - 06室[15] - 公司网址为www.chinacqme.com[1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招商银行重庆上清寺支行,位于中国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62号中安国际大厦1楼[15] - 公司财务年结日期为12月31日[1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收入为9,292,602,除所得税前利润为5,284,318,所得税费用为468,472,本年度利润为366,019[17] - 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每股盈利基本为0.09元人民币[17]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745,841[17] - 公司流动资产为10,544,832,流动负债为7,083,411,流动资产净值为3,461,421[17]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029,276,净资产为7,177,987[17] - 公司权益持有者分占权益为6,777,724[17] - 公司非控制性权益为400,263[17] - 公司拟派末期股利为110,539[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营业额达约人民币7,410.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6.4%[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毛利达约人民币1,488.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3.2%[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达约人民币296.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62.0%[2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盈利达约人民币0.08元[20] - 2021年公司整体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6%[49][50][51] - 2021年公司整体百元产品销售收入质量损失额为0.55元,同比下降11%[52][53] - 2021年公司对标事项整体完成进度为90.8%,超额完成进度目标[52][53] - 2021年公司产品交付率较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客户满意度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52][53]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降低至53.3%,下降约1.7个百分点[54][56] - 2021年公司采取多项节约措施降本约8500万元,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54][56]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累计投入约3.851亿元,R&D占比达5.2%[55][57] - 2021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08项,含发明专利26项;开发重点新产品110个,通过市级鉴定新产品23个[55][57] - 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万元/人,完成年度目标[61][62] - 2021年公司总经营收入为74.106亿元,2020年为63.67亿元,同比增长约16.4%[70] - 2021年清洁能源装备业务经营收入约为57.816亿元,2020年为47.196亿元,同比增长约22.5%[70][71] - 2021年清洁能源装备业务毛利约为11.733亿元,2020年为9.697亿元,同比增长约21.0%[71] - 2021年清洁能源装备业务业绩约为2.283亿元,2020年为1.288亿元,同比增长约77.3%[73] - 2021年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中数控机床收入为7.185亿元,2020年为7.072亿元[70] - 2021年工业服务业务中贸易收入为470万元,2020年为4370万元[70] - 2021年工业服务业务中金融收入为6760万元,2020年为6080万元[70] - 2021年高端智能装备板块整体营业收入约15.485亿元,同比增长约0.8%[79][80] - 2021年高端智能装备经营分部毛利约2.504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0.369亿元,减幅约12.8%[80] - 2021年高端智能装备经营分部业绩亏损约1.3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亏约0.543亿元,增幅约64.9%[81] - 2021年工业服务板块营业收入约0.782亿元,同比降低约28.2%[86][88] - 2021年工业服务板块毛利约0.623亿元,同比增加约0.071亿元,增幅约12.9%[86][88] - 2021年工业服务板块因全额计提商社化工减值,经营业绩亏损约0.692亿元[86][88] - 2021年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约74.106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0.436亿元,增幅约16.4%,预计2022年平稳增长[90] - 2021年毛利约14.883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738亿元,增幅约13.2%,毛利率约为20.1%,与去年基本持平[91][92] - 2021年其它收益约9870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3690万元,减幅约27.2%[93][94] - 2021年资产处置收益约1.366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243亿元[95][98] - 2021年销售及管理费用约8.699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920万元,增幅约4.7%,占营业收入比率从13.0%降至11.7%[96][99] - 2021年营业利润约3.36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670万元,增幅约12.3%[97][100] - 2021年净利息开支约8920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3660万元,减幅约29.1%[101] - 2021年投资收益约3.866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640万元[102] - 2021年所得税费用约1210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3860万元,减幅约76.1%[103][104] - 2021年股东应占利润约2.965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135亿元,增幅约62.0%,每股盈利约0.08元,增幅约60%[10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给所有者的储备约为人民币2,643.2百万元[10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人民币2,178.9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人民币441.4百万元或约25.4%[110] - 本期集团经营业务净现金所得额约人民币383.7百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所得额约人民币541.7百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所用额约人民币 - 416.2百万元[111][11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约人民币3,467.10百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人民币255.70百万元[11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约人民币2,306.8百万元,较2020年变动不大[114][11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约人民币16,735.4百万元,较2020年增长约人民币111.2百万元[116][12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约人民币8,921.7百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人民币226.8百万元[117][12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65:1,2020年为1.51:1[119][12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27.0%,2020年为38.9%[122][12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人民币2,895.9百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人民币9.8百万元[124][1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中有质押或受限制使用存款约为人民币5.492亿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049亿元[12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抵押品及质押品的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2.822亿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7.816亿元[127] - 2021年度,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1.69亿元,2020年度约为人民币0.588亿元[1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与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相关的资本承诺约为人民币1.025亿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0.949亿元[1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雇员7692人,2020年12月31日为8233人[137][139] 公司子公司及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100%重庆顺昌通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和100%锡林浩特晨飞风电设备有限公司[18] - 公司共有53户子公司,其中二级子公司20户(全9控3参8),三级子公司27户(全12控8参7),四级子公司5户(全5控0参0),五级子公司1户(全1控0参0)[19]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2年全球经济将延续不均衡、不稳定的复苏态势,新冠疫情反复波动仍是影响因素[28][29] - 2022年地缘政治面临俄乌战争、国际制裁、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挑战[28][29] - 2022年国际货币政策收紧、美联储加息将制约全球经济复苏[28][29] - 面对三重挑战,中国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28][29] - 2022年公司将积极落实“十四五”规划,围绕“五围绕五抓”开展工作[33] - 抓经营管理方面,要紧跟国家战略找市场发力点,开展QCC活动降低质量损失,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34] - 加强创新驱动方面,要加大精准研发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围绕清洁能源开展产业布局等[35][37] - 强化资源整合方面,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推进风光能源领域投资,进行内部吸收合并,盘活闲置资产[36][38] - 优化人才结构方面,要推进“十四五”人才规划实施,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建设人才共享和人力资源信息一体化平台[39][41] - 强化风险防控方面,要关注投资、运营等方面风险,推进依法治企,强化监事会监督等[40][42] - 抓实公司治理方面,要优化法人治理体系,遵守监管要求,加强公司价值管理[43][44] - 2022年高端智能装备板块预计实现稳定增长[83][84] - 2022年工业服务板块预计保持稳定增长[88] 公司订单情况 - 公司中石化天然气项目获得约5500万元订单[46] - 公司智能机床业务获得约1.47亿元订单[47] - 2021年存量市场中工业泵、工业风机、智能电子、气体压缩机、智能机床业务分别实现订单约4200万元、1亿元、1亿元、5500万元、3.23亿元;增量市场中工业风机、工业泵、电线电缆及材料、智能电子、智能机床业务分别实现订单约4500万元、4700万元、超3000万元、6000万元、3500万元[49][50][51] - 2021年重庆康明斯抓住供电短缺机遇,在养殖和物流领域获近3亿元新订单[75] - 2021年下半年重庆康明斯获得新增订单近3亿元,带动经营业绩提升[76] 公司项目进展 - 重庆康明斯新高马力基地建设项目二期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产[58] - 公司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和工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59] - 重庆康明斯大马力新基地建设二期项目于8月底正式投产[60] 公司荣誉情况 - 公司拥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17个重庆市技术中心、219项发明专利[65] - 附属公司重庆鸽牌电瓷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0年度重庆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7] - 附属公司重庆工业赋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度重庆市首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67] - 附属公司重庆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入选市级“科改”示范专项[67] - 附属公司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等获市级数字化车间称号[67] - 附属公司重庆机床(集团)等分别获2020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68] - 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入选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排名第35[68]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2021年6月24日,公司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变更两名非执行董事,马爱军和蔡志滨获任第五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129][130][131][133][134] - 公司现任执行董事包括张福伦、陈平、杨泉,董事长为张福伦,总经理为陈平[141] - 公司现任非执行董事包括黄勇、马爱军、窦波、蔡志滨[141] - 公司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卢华威、任晓常、靳景玉、刘伟[141] - 张福伦52岁,2020年6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142][143] - 张福伦2021年4月起至今兼任克诺尔商用车辆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重庆机电(0272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10-04 17:17
集团福利计划类型及资金来源 - 集团退休金计划主要参与政府社会保险计划,属设定提存计划,资金来自日常流动资金,公司供款养老金金额为参考数额的16%[1] - 集团向接受内部退休安排职工提供内退福利,属设定受益计划,资金来自日常流动资金,各成员公司按内部政策决定供款标准[2] 福利计划折现率 - 2019 - 2020年折现率-原员工补充福利均为3.25%[3] - 2019 - 2020年折现率-新增人员补充福利均为2.50%[3] 福利费用及供款增长率 - 2019 - 2020年因工伤残人士护理费用全年增长率均为8.00%[3] - 2019 - 2020年因工受伤、患病及残疾社会保险供款全年增长率均为8.00%[3] - 2019 - 2020年新增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单位费全年增长率均为8.00%[4] - 2019 - 2020年部分新增人员每月生活费及住房公积金供款全年增长率均为5.00%[4] 集团设定受益计划情况 - 集团设定受益计划无计划资产,不存在重大盈余或短缺[4] 年报资料情况 - 除补充资料外,2020年年报所载全部资料维持不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