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03300)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玻璃绝缘子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企业分析和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41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3 09:55
玻璃绝缘子行业概述 - 绝缘子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起到电气绝缘和机械支撑的双重作用,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和复合材料等 [3] - 玻璃绝缘子以钢化玻璃为绝缘介质,具有零值自破、寿命长、耐恶劣条件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 [5] - 玻璃绝缘子由钢化玻璃本体、钢帽、钢脚等部件组成,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压制、钢化等多个环节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玻璃绝缘子市场规模达26.41亿元,同比增长2.56%,主要受益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电网、新能源发展 [1][15]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98521亿千瓦时(2020年为75110亿千瓦时),2025年1-5月用电量同比增长3.4%,推动电网建设需求 [9] - 2024年电网基建投资额达6083亿元(2020年为4699亿元),2025年1-5月投资额同比上涨19.80%,特高压建设加速拉动需求 [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等,其中石英砂(SiO2)是玻璃制造的基础原料 [11] - 中游为玻璃绝缘子生产制造,下游应用包括特高压电网、城乡电网改造、铁路电气化等 [11] - 2024年行业产量达28.25万吨,同比增长1.22%,企业扩产应对需求增长 [17]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分散,主要企业包括电力设备厂商、专业绝缘子制造商和小型企业 [19] - 浙江金利华电气2024年玻璃绝缘子出货量258.90万片(2023年为182.43万片),均价上涨超20%,业务收入同比增78.04%至2.15亿元 [20] - 南京电气为全球最大钢化玻璃绝缘子生产基地,产品覆盖40~830kN强度等级,远销70多个国家 [2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推动电力传输系统建设,新兴市场工业化加速进一步扩大需求 [24] - "双碳"目标下,行业将向绿色低碳转型,注重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 [24] - 国际化趋势明显,企业需加强国际合作提升竞争力 [24]
证券代码:603300 证券简称:海南华铁 公告编号:2025-05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3 07:07
回购股份提议及审批 - 公司董事、总经理胡丹锋于2025年2月7日提议回购股份,相关函件于2月8日披露 [2] - 2025年5月13日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全票通过回购议案(9票同意),符合公司章程第二十六条关于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规定 [2] - 回购方案经董事会批准后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具体内容详见5月28日披露的回购报告书 [2]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开始实施股份回购 [3] - 公司按月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本次公告系根据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要求发布 [3] 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回购 [4] - 承诺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规定推进事项并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4]
2025年中国玻璃打印机行业功能、产业链结构、市场规模、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随着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玻璃打印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加深[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30 09:28
玻璃打印机行业概述 - 玻璃打印机是一种可直接在玻璃上打印彩色图案的喷墨设备,支持全彩图像一次成型,无需制版、晒版和重复套色,具有防水、防晒、耐磨损、不褪色等特点 [3] - 核心功能包括多材质喷印、电脑直接调色、单件起印、批量印刷、高清彩印、个性化定制等,操作简便且成本低 [4] - 相比传统打印机,玻璃打印机在材质适用性(玻璃/水晶等)、色彩表现(照片级精度)、起印量(单件起印)、环保性(无废版)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传统打印机在大批量标准化印刷中仍具成本优势 [5] 市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中国玻璃打印机市场规模约为2.51亿元,较2022年峰值有所回落,主要受宏观经济波动、终端预算缩减及消费降级影响 [1][13] - 行业技术优势显著,突破传统印刷限制,成为高端装饰、电子产品、建筑玻璃等领域的理想替代方案 [1][13]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玻璃基材、油墨等,核心部件涵盖打印喷头、伺服电机、控制芯片等;中游为设备制造;下游应用于建筑装饰、家居定制、广告、汽车工业及工艺品等领域 [7] - 钢材作为关键原材料,2024年中国产量达14亿吨(2017-2024年CAGR 4.2%),2025年一季度产量6.06亿吨(同比+5.2%),特种钢材发展将推动设备精密化 [9] - 工艺品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626.97亿元,玻璃打印机通过高精度喷墨替代传统蚀刻工艺,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 [10] 竞争格局与企业分析 - 行业呈现"技术驱动、珠三角聚集"特点,深圳为核心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如龙润彩印、东方龙科主导中高端市场,基汇实业、祥裕数码专注细分领域创新 [15][16] - 深圳市龙润彩印:国内万能打印机先行者,产品覆盖A4至A0全系列机型,高温玻璃彩釉打印机应用于建筑、汽车玻璃等领域 [18] - 深圳市东方龙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打LK-2530高温玻璃UV平板打印机,支持2-8喷头、720*800DPI精度及100kg/m承重 [20][21]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AI算法优化打印路径,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视觉系统自动匹配参数,融入工业4.0体系 [22] - 绿色化:推广水性UV墨水、模块化设计及闭环清洗系统,降低能耗与排放 [23] - 个性化:高精度喷头与3D建模技术结合,满足艺术玻璃、智能调光玻璃等高端定制需求 [24]
突发利好!603300,股价“狂飙”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2:27
合作交流 - 蚂蚁数科与海南华铁就全资产上链技术、稳定币应用及RWA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交流,探讨区块链技术嵌入算力设备生命周期管理[3] - 海南华铁希望将算力作为基础资产通过RWA通证化提升流动性并拓展海外融资渠道[3] - 蚂蚁数科邀请海南华铁参与编写RWA标准字段库,以降低技术整合成本并提升资产流通效率[3] 技术布局 - 海南华铁与蚂蚁数科合作构建以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赋能体系[5] - 2022年公司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资产上链,完成现实资产向数字资产转化[5] - 2023年联合网商银行与蚂蚁链发布首个基于数字人民币的产业数字化协作案例[5] 业务发展 - 海南华铁积极布局算力业务,算力设备上链的RWA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6] - 2024年5月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布局智算中心建设[6]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7] 战略规划 - 公司依托数智科技事业部推动数据、模型及算力三要素融合发展,全面拥抱AI产业链[8] - 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企业,公司加速布局"一带一路"及全球市场,探索稳定币跨境支付等新赛道[6] - 2023年9月公司新签订算力服务合同金额累计达20.18亿元[6]
研判2025!中国玻璃钢渔船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渔船更新改造已迫在眉睫,玻璃钢渔船成为行业新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7 10:04
玻璃钢渔船行业概述 - 玻璃钢渔船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制造,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性,通过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等基体提升性能 [3] - 全球渔业发达国家玻璃钢渔船占比达80%-90%,而中国目前仅占2%,木质渔船仍为主流但50%已严重老化 [1][14] - 玻璃钢渔船采用整体成型工艺,表面光滑使航速提升0.5-1节,横摇周期缩短2-3秒,抗风能力显著增强 [3] 经济与性能优势 - 节能表现突出:导热系数仅为钢材1%,节冰率20%-40%,同马力下节油率10%-15% [4] - 使用寿命达50年(钢质船10-15年),30米渔船年均维修费仅为钢质船1/10 [4][5] - 压载重心更低,起浮性和回复能力优于钢质船,适合恶劣海况作业 [3] 行业发展历程 - 1974年天津建成首艘玻璃钢渔船,80年代因技术/材料限制发展受阻 [7][8] - "九五"期间国家启动研发项目,"十五"期间给予20%造船补助但2004年事故导致停滞 [7][8] - 2018年自主设计的大洋性金枪鱼延绳钓船投产,标志技术突破 [7][8] 产业链与上游供应 - 上游原材料:液态合成树脂(2024年产量1.2亿吨,CAGR4.35%)、玻璃纤维(2024年产量756万吨) [8][10][12] - 中游制造企业分为国有(主导)、军工和民营三类,代表厂商包括江龙船艇、中复西港等 [16][17][19] - 下游应用于海洋捕捞、养殖、科研等领域,辽宁等沿海省份已出台政策推动老旧渔船更新 [1][14] 市场现状与政策驱动 - 2025年中国玻璃钢渔船数量预计达1.2万艘(+20%),辽宁省2024年10月发布设备更新政策 [1][14] - 相关上市公司涵盖材料/制造环节:中国巨石(玻璃纤维)、江龙船艇(船艇制造)等 [1] - 江龙船艇2025年Q1营收1.5亿元(-58%),亏损261.83万元,主营公务/旅游/特种船艇 [17] 未来趋势 - 需求增长:海洋经济开发带动渔业/旅游/工程领域应用,成本优势加速替代木质船 [21] - 智能化:集成导航/健康监测系统,自动化成型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2] - 绿色化:采用可回收材料、太阳能/风能辅助动力,降低碳排放 [23][24]
2025-2031全球及中国玻璃钢扶手和护栏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动向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5 14:44
玻璃钢扶手和护栏市场概述 - 行业涵盖固定式护栏、模块化护栏、非导电护栏、耐腐蚀护栏及其他产品类型 [2]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化工厂、污水处理设施、发电厂、码头、食品加工厂等10类场景 [2] - 行业发展受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双重影响,存在特定进入壁垒 [2] 全球供需现状 - 2020-2031年全球产能、产量及需求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产能利用率同步提升 [2] - 中国产能及产量占全球比重显著,市场需求量同步增长 [2][3] - 全球市场收入规模2020-2031年复合增长率显著,价格呈现明确上升趋势 [3]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欧洲、亚太为三大核心市场,销售收入占比最高 [3] - 亚太地区(含中国、日本、东南亚)销量增速领先全球 [3] - 拉美及中东非洲市场收入规模较小但保持稳定增长 [3] 竞争格局 - 全球头部厂商包括Armco、Hesco、Fibergrate等,Top 5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4] - 中国市场厂商收入排名显示本土企业与国际厂商并存 [4] - 行业集中度较高,第一梯队厂商商业化日期较早且产品线完整 [4] 产品与应用分析 - 固定式护栏和耐腐蚀护栏为主流产品类型,占据收入主要份额 [5] - 化工厂和发电厂应用场景贡献超40%的全球销量 [6] - 模块化护栏在食品加工厂和人行道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 [5][6] 产业链与趋势 - 上游原料供应稳定,下游客户集中在工业及基础设施领域 [8] - 非导电技术迭代和轻量化设计成为行业主要创新方向 [7] - 亚太地区产能扩张推动全球供应链重构 [3][8]
科思创首秀中国玻璃展:不断扩大应用于安全玻璃的特殊薄膜产品线
搜狐网· 2025-05-24 08:40
行业趋势 - 现代安全玻璃应用对性能、耐久性和防护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1] - 特种用途车辆、高安全性设施等领域对多层安全玻璃的需求增长[1][3] 公司创新 - 科思创通过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技术提升多层安全玻璃的抗冲击性能,防止碎片飞溅[3] - 薄膜的韧性和延展性可定制,满足不同防护等级需求[3] - 公司将在2025中国玻璃展展示最新扩展的产品系列[1] 产品线扩展 - Platilon® A4500:专为车辆和屏幕的曲面或非对称玻璃设计,提供柔软性和复杂形状层压效果[5] - Platilon® X2260:高硬度、高模量胶膜,适用于高速车辆、极端气候及特种用途车辆[5] - Platilon® ES2592:边缘密封胶带,防止水分渗入,延长夹层玻璃寿命[5] 市场定位 - 科思创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结合高性能薄膜和边缘密封胶带,满足防弹等高安全标准需求[5] - 公司依托上海亚太创新中心提供本地技术支持,专注高速铁路、高安全性建筑等行业[5] -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生产商,服务交通、建筑、电子电气等领域[5]
海南华铁(603300):全面拥抱AI 智算订单有望逐步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5-04 16:28
战略转型与产业布局 - 公司积极转向新质生产力产业,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租赁行业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 [1] - 2024年7月海南控股完成并购,助力公司战略布局AI产业,重点投入算力租赁和低空经济领域 [1] - 公司计划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于新质生产力,拓展新的成长空间 [1] 智算业务发展 - 2024年5月公司发布智算中心建设公告,创新裸金属算力服务模式,正式布局算力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2] - 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采购硬件设备,部署至智算中心后提供裸金属、虚拟化等算力服务 [2] - 成立数智科技事业部,由前华为AI专家席明贤担任负责人,预计带来市场渠道和合作资源加速业务发展 [2] 算力业务进展 - 算力服务合同金额从2024年11月的24.7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5年3月的66.7亿元 [3] - 合同周期为3-5年,截至2025年4月累计交付智算设备超11亿元,其中3-4月交付近5亿元 [3] - 算力设备寿命约5年,假设合同平均周期4年,收入将逐步释放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0亿元、12.19亿元、13.50亿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0倍、17.41倍、15.71倍 [5]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6]
中国玻璃(033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7.37612亿元,2023年为53.07924亿元[1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54.26667亿元,2023年为50.08413亿元[10]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5.28032亿元,2023年为1.63106亿元[10]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05942亿元,2023年为5.50624亿元[10]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9.63976亿元,2023年为4.87408亿元[10]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53.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7.38亿元,增幅约为8%,主要因年平均售价下降5%及销量增加14%[33] - 集团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50.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4.27亿元,涨幅约为8%,玻璃产品单位成本下降约7%[37]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的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11亿元,毛利率由2023年的5.6%下降至2024年的5.4%[38]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89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1.33亿元[39] - 集团2024年行政费用3.89亿元,较2023年的3.94亿元减少1%[41] - 集团2024年融资成本为4.74亿元,较2023年的3.90亿元提高21%[43] - 集团2024年亏损约为9.64亿元,较2023年亏损4.87亿元,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45] - 集团流动资产从2023年的33.3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7.61亿元,增幅约为13%,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94.34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05.61亿元,涨幅约为12%,非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33.02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27.78亿元,降幅约为16%[46][47][48] - 集团玻璃产品平均单位售价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无色玻璃国内销售单价下降15%,排除贬值影响,尼日利亚附属公司以奈拉计量的销售单价较去年同期上涨78%[36] - 集团设计及安装相关服务分部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无色玻璃收入22.19亿元,占比38.7%,较2023年下降21.3%;有色玻璃收入9.71亿元,占比16.9%,较2023年增长60.8%;镀膜玻璃收入10.15亿元,占比17.7%,较2023年增长23.2%;节能及新能源玻璃收入11.61亿元,占比20.2%,较2023年增长65.0%;设计及安装相关服务收入3.72亿元,占比6.5%,较2023年增长4.2%[34] - 2024年除无色玻璃外其他业务分部收入占比61.3%,较2023年的46.9%增加14.4个百分点[35] - 2024年公司玻璃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其中节能及新能源玻璃销量增加50%,镀膜玻璃销量增加30%,有色玻璃销量增加79%,无色玻璃产品销量增加42%[35] - 2024年公司累计生产各类玻璃6842万重箱,较去年同期上涨约29%,销量5924万重箱,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4%[17] - 2024年公司玻璃综合平均售价为人民币91元/重箱,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17] - 公司拥有浮法玻璃生产线16条,日熔化量达8600吨,2024年12月31日实际运行12条[16] - 公司拥有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2条、离线低辐射(“Low - E”)镀膜玻璃生产线3条、太阳能反射镜生产线5条及一家玻璃装备及技术供应商[16] - 公司自研“全氧燃烧工艺”光热超白玻璃达标量产,成为国内唯一打通光热原片与反射镜加工链条企业[12] - 2024年公司玉门基地光熱超白浮法玻璃达标量产,4毫米玻璃产品透射率达90.91%,反射镜反射率达94.70%[19] - “CNG黑玻”2024年7月正式投产后成年度创利明星产品[194]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尼日利亚、意大利公司经营业绩瞩目,埃及新能源项目正式开工建设[12] - 2024年尼日利亚基地毛利率约40%,盈利能力远超国内同业水平[22] - 2024年哈萨克斯坦基地建设的中亚首条离线Low - E加工生产线下半年正式投产[22] - 2024年公司在埃及启动建设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11月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2] - 2024年江苏雇员1130人,流失率51.9%;山东944人,流失率10.6%;甘肃687人,流失率6.4%;陕西331人,流失率28.4%;内蒙古285人,流失率18.6%;福建290人,流失率14.5%;尼日利亚313人,流失率35.1%;哈萨克斯坦368人,流失率38.9%;意大利90人,流失率12.2%;其他地区151人,流失率7.9%[162] - 2024年二氧化硫各基地排放量:宿迁11.0吨、东台56.5吨、威海78.3吨、临沂6.6吨、陕西9.9吨、乌海51.8吨、龙岩30.2吨、玉门108.7吨[183] - 2024年氮氧化物各基地排放量:宿迁71.9吨、东台228.5吨、威海263.7吨、临沂69.7吨、陕西174.8吨、乌海176.8吨、龙岩17.7吨、玉门166.7吨[183] - 2024年颗粒物各基地排放量:宿迁1.9吨、东台8.3吨、威海6.1吨、临沂2.6吨、陕西3.8吨、乌海14.2吨、龙岩4.9吨、玉门12.2吨[183] - 宿迁基地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25177tCO₂,东台基地为251828tCO₂,威海基地为478572tCO₂,临沂基地为134155tCO₂,陕西基地为135084tCO₂,乌海基地为198821tCO₂,龙岩基地为140485tCO₂,玉门基地为266041tCO₂[1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加快推进埃及新能源玻璃项目建设,确保生产线顺利投产运营[28] - 2025年公司将聚焦节能建筑深加工、汽车镀膜玻璃、光热反射镜及TCO镀膜四大核心领域[30] - 2025年预计中国纯碱市场价格延续“供强需弱”,石英砂等矿物原料市场价格稳中趋弱[26] - 2025年预计中国天然气供应增量放缓,政府或推进城镇管道燃气规模化整合,维持市场价格低波动性[26] - 2025年预计中国石油焦市场价格或出现小幅震荡上行[26] - 公司将构建数智运营管控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融合以及管理高效集成[2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完成玻璃制造与设备供应产业布局[16]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降本增效”“差异化”经营策略[19][23] - 2024年6月海外附属公司Orda Glass收到污染排放违规罚款通知,公司认为无合理依据拒绝接受,结果不确定未计提拨备[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暂无相关计划[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4589位,较2023年的约4774位减少,因淘汰低盈利生产线[55]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2023年亦为零[56][63] - 公司交易及货币资产以多种货币计算,净资、溢利及股息可能受汇率波动影响,截至2024年底未对冲[57] - 本年度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13%,采购额26%来自五大供应商,最大供应商占8%[58] - 2024年度公司慈善等捐款约73400元,2023年为80000元[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836218258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5港元,年内无变动[68] - 公司细则无强制按比例向现有股东提呈新股的优先购买权规定,报告刊发时股东未通过相关决议[69] - 2024年12月31日,吕国先生持有公司15,442,096股普通股,占比0.84%[79] - 2024年12月31日,赵令欢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公司272,926,000股普通股,占比14.86%[79] - 2024年12月31日,New Glory Fund L.P.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272,926,000股普通股,占比14.86%[82] - 2024年12月31日,蚌埠华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272,926,000股普通股,占比14.86%[82]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凯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56,424,621股普通股,占比8.52%[82] - 2024年12月31日,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及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416,424,621股普通股,占比22.68%[82]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416,424,621股普通股,占比22.68%[82] - 2024年12月31日,交通银行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公司152,000,000股普通股,占比8.28%[82] - 2024年12月31日,施丹红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146,710,000股普通股,占比7.99%[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36,218,258股[81][84] - New Glory Management Limited由蚌埠华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United Strength Upward Limited各拥有50% [84] - Hony Managing Partners Limited由Exponential Fortune Group Limited全资拥有,Hony Group Management Limited由Hony Managing Partners Limited拥有80% [84] - 公司于2016年2月19日采纳购股计划,截至目前无购股已获授出、行使、被注销或已失效[85] - 购股计划下可能授出的购股涉及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过2016年2月19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81,014,705股)的10%,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的9.86% [88] - 购股行使期限不得超过自建议日期起计10年,购股计划有效期为自生效日起计10年[88] - 董事会于2011年12月12日批准采纳公司股份奖励计划,该计划与购股计划一并运作[90] - 股份奖励计划的获选雇员可以为集团任何雇员或公司任何董事,若为公司董事需先获薪酬委员会批准[90] - 股份奖励计划目的是肯定雇员贡献、吸引人才推动集团发展[91]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采纳日期起10周年或董事会提前终止日期[91] - 获选雇员不得于奖励股份权益归属日期起1年内转让或出售超50%的奖励股份[92] - 若授出奖励股份后已授出奖励股份总面值超公司已发行股本10%,不应再授出[93] - 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36,218,258股,奖励股份上限为183,621,825股[93] - 获选雇员可获授奖励股份最大总面值不得超授出时公司已发行股本2%[93] - 股份奖励计划原定于2021年12月12日届满,后延至2031年12月12日[93] - 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无未归属奖励未行使[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股份根据计划授予或归属[94] - 吕国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有30余年玻璃行业企业管理经验[96] - 彭先生曾在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出任国际玻璃协会主席,2016年获国际玻璃协会主席终身成就奖[101] - 赵令欢先生62岁,2005年1月加入集团,目前为弘毅投资董事长等职[101] - 张劲舒先生43岁,2018年8月28日加入集团,现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国际合作部)副总经理[103] - 张佰恒先生63岁,2005年1月加入集团,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04] - 陈华晨先生46岁,2012年12月27日加入集团,为特许金融分析师[105] - 蓝海青女士58岁,2024年12月31日加入集团,拥有逾30年多行业经验[106] - 叶志会先生54岁,1994年7月加入集团,2008年获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进步类一等奖,2017年获国家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二等奖[108] - 蔡国先生52岁,1995年加入集团,具有二十余年从业经历及十余年驻外工作经历[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未订立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披露的关连交易[110] - 原燃材料采购框架协议服务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2023 - 2025年度上限分别为12.4亿元、12亿元、12亿元,2024年采购总金额约1.8042亿元[111][112] - 2021年产品供应框架协议2021年10月12日 - 2021年12月31日、2022年、2023年、2024年1
海南华铁(603300)2024年及1Q25业绩点评:高空车主业稳健成长 算力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4-23 08:33
文章核心观点 海南华铁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符合预期,高空作业平台业务增长、算力设备服务贡献收入,一季度利润修复,各业务板块发展态势良好,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1][4]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下降24.5%;1Q25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1.7% [1] - 2024年高空作业平台业务、建筑支护设备收入分别为39.4亿、11.3亿元,同比+26.9%、 - 13.7%,算力设备服务贡献收入0.12亿元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3.2%,同比下降3.34%,高空作业平台毛利率44.4%,同比下降1.21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7%、3.3%、12.0%、1.7%,分别同比+1.74、 - 0.70、+1.06、 - 0.15pct [1] 高空作业平台业务情况 - 24年末各类设备保有量达16.8万台,较23年新增4.7万台,高空作业平台增量占市场销量比例超54%,市占率27.9%,同比提升4.8pct [2] - 轻资产模式下管理规模达3.8万台,较年初增长84.6% [2] - 2024年出租率为81.67%,同比下降3.64pct [2] 渠道与业务拓展情况 - 2024年末线下网点总数达370个,较23年末新增96个,轻资产模式下城投华铁网点达25个,在韩国华城市设门店,期末韩国门店设备保有量近600台 [3] - 2024年线上业务渠道获取有效订单量3.03万单,创收1.7亿元,同比增长29% [3] - 24年重点探索以叉车、载重无人机为主的多品类运营策略,年末叉车保有量近1000台,出租率由年初8%提升至84%,多个载重无人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3] 算力租赁业务情况 - 24年5月拓展裸金属算力服务模式,布局算力业务;截至25年3月末,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资产交付超9亿元 [4] - 预计25年下半年订单交付加速,为营收增长提供支撑 [4] 投资分析意见 - 预计25 - 27年华铁应急归母净利润8.4亿元、9.9亿元、11.2亿元,同比+39%、+18%、+13% [4] - 当前收盘价对应25 - 27年动态PE为25.3x、21.5x、19.0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