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祺出行(09680)
icon
搜索文档
如祺出行启动“Robotaxi+”战略,5年覆盖100城
广州日报· 2025-07-23 11:25
战略规划 - 公司正式启动"Robotaxi+"战略,计划未来5年将Robotaxi运营覆盖至100个核心城市,构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 [2] - 推动10亿元级投资计划,建成覆盖100个核心城市的Robotaxi三级运维网络,形成可支撑每年10万辆Robotaxi线下运维的综合能力 [2] 平台升级 - 将原有2022年发布的开放性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升级为开放性"Robotaxi+"平台,继续面向行业所有符合本地监管标准的Robotaxi开放运营 [3] - 新平台将面向所有Robotaxi商业化参与方提供Robotaxi规模化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资产运营方案、运维方案等 [3] 市场前景 - 据高盛2025年5月研究报告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至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0亿美元,相比2025年增长近700倍 [4] - 超过25%的共享出行运力将由Robotaxi贡献,Robotaxi已成为出行服务领域高确定性趋势 [4] 公司定位 - 公司CEO表示出行服务的未来必然是Robotaxi,赛道已进入比拼落地能力阶段 [4] - 公司定位为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的破局者与领跑者 [4][7] 拓展计划 - 发布"星火计划",未来5年覆盖100个核心城市,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 [5] - 发布"星河计划",推动10亿元级投资计划,在100个核心城市建设Robotaxi三级运维网络,总量预计达1000个 [6] 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底,平台运营的Robotaxi运力超300辆,服务覆盖广州南沙、深圳宝安、南山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8] - 运营站点超4000个,自有车队安全运营超400万公里,广州南沙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80% [8] 商业化实践 - 2019年围绕平台开放、混合运营两大维度开展Robotaxi商业化运营实践 [7] - 2022年10月成为全球首个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 [7]
翻倍基上新!近一年涨幅翻倍的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35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震荡上行至3500点 科技成长板块弹性更大 [1] - 市场成交额维持在1.5万亿左右 显示活跃状态 [1] -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优于指数基金 涌现多只翻倍基金 [1] 翻倍基金筛选与表现 - 筛选标准为近1年业绩翻倍 剔除北交所主题基金和C类份额 [1]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33.08% 今年来45.19% [2]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近1年收益119.72% 今年来51.34% [2] - 诺安多策略混合A近1年收益111.87% 近3月27.12% [2]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近1年收益106.94% 今年来56.45% [2]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6.85% 单日涨幅7.02% [2][3] - 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6.19% 今年来91.36% [2]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4.47% 今年来89.57% [2] - 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A近1年收益103.02% 今年来39.88% [2]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发起A深度分析 - 单日净值大涨7.02% 因英伟达H20芯片出口利好带动持仓股上涨 [3] - 前五大持仓包括中际旭创(10.18%) 胜宏科技(5.96%) 天孚通信(5.47%) [3][4][5] - 二季度新增布局AI相关个股 聚焦AI基础设施/应用/国产产业链等五大方向 [5] - 基金经理看好中国AI发展潜力 关注基础模型/核心算法/先进芯片等领域 [5] 其他翻倍基金特点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基金经理有传统汽车行业背景 前十大持仓占比36.90% [6] - 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A重仓机器人产业 与鹏华碳中和/永赢先进制造等基金类似 [7] - 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专注港股创新药板块 今年表现突出 [7] - 诺安多策略混合采用微盘股量化策略 由孔宪政2023年接手后改造 [7]
投诉率居首!如祺出行被东莞交通运输局通报
齐鲁晚报· 2025-06-18 17:02
网约车行业投诉情况通报 - 2024年下半年东莞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共19家 日均订单量1万单以上的平台中如祺出行万单投诉量0.4居首 日均订单量500-1万单的平台中哈啰出行万单投诉量2.13最高 日均订单量500单以下的平台中小拉出行万单投诉量3.47最高 [1][2] - 乘客投诉主要类型为乱收费(预估价不符/取消订单收费/多收路桥费) 拒载 态度差 司机投诉主要类型为平台判责纠纷 收款异常(乘客未付款/无法添加路桥费) 派单机制不合理 [2][3] - 如祺出行 哈啰出行 小拉出行因总投诉率显著高于同业 未落实服务质量要求 在驾驶员管理 投诉处理等方面存在不足 被扣2024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50分 [1][4] 如祺出行公司概况 - 公司由广汽集团 腾讯等共同投资 2019年6月上线 业务涵盖网约车及Robotaxi服务 人工智能数据解决方案 高清地图技术 车队销售及维修支持 [6] - 2024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经历创始轮(估值10亿元) A轮(30.1亿元) B轮(53.6亿元)融资 2021-2023年总收入分别为10.14亿 13.68亿 21.6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46% [7] - 当前出行服务用户超2300万 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45% 排名第二 公司定位为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先行者 [6][7]
东莞通报网约车投诉 如祺出行哈啰出行小拉出行领先
中国经济网· 2025-06-16 14:44
网约车平台投诉情况 - 2024年下半年东莞市运营网约车平台共19家,按日均订单量分为三档:1万单以上、500-1万单、500单以下 [1] - 1万单以上平台中如祺出行投诉率最高(0.40件/万单),500-1万单档哈啰出行最高(2.13件/万单),500单以下档小拉出行最高(3.47件/万单)[1][2][3] - 乘客投诉主要类型:乱收费(预估价不符/取消订单收费/多收路桥费)、拒载、态度差 [3] - 驾驶员投诉主要类型:平台判责纠纷、收款异常(未及时付款/无法添加路桥费)、派单机制不合理 [5] 分订单量投诉排名 1万单以上平台 - 乘客投诉前三:如祺出行(0.34件/万单)、阳光出行(0.16件/万单)、T3出行(0.14件/万单)[4] - 驾驶员投诉前三:阳光出行(0.14件/万单)、T3出行(0.13件/万单)、喜行约车(0.13件/万单)[6] 500-1万单平台 - 乘客投诉前三:小拉出行(1.86件/万单)、斑马快跑(1.85件/万单)、J刻出行(1.45件/万单)[5] - 驾驶员投诉前三:携华出行(1.21件/万单)、腾飞出行(1.02件/万单)、小拉出行(1.61件/万单)[6][7] 500单以下平台 - 首汽约车、万顺叫车、如一出行、直哒车投诉率为0 [3][5][7] 平台管理问题 - 如祺出行、哈啰出行、小拉出行因总投诉率过高被扣50分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反映驾驶员管理及投诉处理机制不足 [7] - 行业要求平台加强驾驶员岗前培训(含扣款/扣分/封禁条款讲解)及在岗管理,首次判责需电话告知教育 [8] 网约车租赁公司投诉 - 2024年下半年涉及50家租赁公司投诉,主要纠纷类型:提前退车扣押金、车损赔偿、车况异常 [8] - 行业要求租赁公司规范合同条款,禁止不合理扣款/维修条款,严禁锁车/拖车等激化矛盾措施 [9][10]
港股如祺出行(09680.HK)跌近15%,现报8.88港元。
快讯· 2025-06-04 09:29
股价表现 - 港股如祺出行(09680 HK)股价下跌近15% [1] - 当前股价报8 88港元 [1]
【财闻联播】哈佛大学就禁止招收国际学生政策起诉特朗普政府!中国石化入股宁德时代
券商中国· 2025-05-23 23:16
宏观动态 - 央行和外汇局就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征求意见,提出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可外币或人民币调回,使用资本项目结算账户汇出入,人民币调回还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 [1] - 参与H股"全流通"的上市主体对境内股东分红款以人民币形式派发,企业募集资金境内使用和外汇风险管理更灵活,外币调回资金可自主结汇使用,上市主体可自主选择外汇风险管理途径 [1] - 1—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32家同比增长12.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0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9%,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40.6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312.5亿元人民币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967.1亿元人民币,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37%、86.2%、57.8%和4.9%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42.9%,日本、瑞士、英国、韩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4.2%、68.4%、54.6%、22.3%和12.3% [2] 政策法规 - 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 [3] - 管理办法明确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 [3] - 珠海市住建局发布住房"以旧换新"专项补贴申报指引,2025年5月6日至2026年5月5日期间按换购新房网签价格1%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3万元 [4] 金融机构 - 野村控股7名高管薪酬总额为46亿日元(约合3200万美元)较上一年增长3%,达十多年来最高水平,薪酬平均上涨18% [6] - 野村上一财年录得创纪录的3407亿日元利润,受益于全球证券交易反弹和成本控制改善 [6] - 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功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7]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跳水,上证指数跌0.94%,深证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1.18%,北证50跌1.35%,两市成交额约11555.89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约529亿元 [8] - 可控核聚变、CRO/CMO、原料药、芬太尼、减肥药等行业以及概念涨幅居前,港口、豆包大模型、电子身份证等行业以及概念跌幅居前 [8] - 恒生指数涨0.24%,恒生科技指数跌0.09%,恒瑞医药涨超25%,MIRXES-B涨近29%,富智康集团涨近23% [9][10] 公司动态 -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领投入股宁德时代,推动国内换电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1] - 金花股份董事长邢雅江因涉嫌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12] - 春秋航空7月2日起开通上海至越南河内航线每周执飞4班,未来考虑开通更多东南亚航线 [13] - 苹果推出"换购计划",换购新iPhone可享额外折抵优惠,iPhone 12或后续机型换购新iPhone预计可享1000元-5700元人民币的折抵优惠 [14]
如祺出行(096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4年7月10日在联交所主板首次上市及开始买卖[10] - 公司法定股本中普通股每股面值0.0005美元[10]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0]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23日[8] - 成都随享于2023年1月16日根据中国法律成立[6] - 宸祺汽车于2019年6月19日根据中国法律成立[6] - Chenqi BVI于2019年5月31日根据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注册成立[6] - 香港宸祺于2019年6月11日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6] - 泉州随享于2024年8月1日根据中国法律成立[10] - 招股章程发行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463426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161063千元增长[16][18][21] - 2024年公司毛损为人民币3540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0445千元减少[16][18][21]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人民币483453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93853千元减少[16][18]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564182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92794千元减少[16][18]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3.99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69元减少[16][18]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82322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47274千元增加[17][1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19632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75762千元增加[17][18]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62475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329284千元减少[17][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2463.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161.1百万元增加14.0%[24] - 2024年收入成本为人民币2498.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311.5百万元增加8.1%[28] - 2024年毛损为人民币35.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0.4百万元减少76.5%,毛损率由2023年的–7.0%改善至2024年的–1.4%[2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35.0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54.3百万元[32]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96.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18.9百万元减少10.4%[33] - 2024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41.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18.9百万元增加18.8%[3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信贷亏损为人民币10.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百万元增加375.4%[36] - 2023年和2024年因向投资者发行的其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变动分别亏损3180万元和860万元[40] - 2024年净亏损5.642亿元,较2023年的6.928亿元减少18.6%[41]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578亿元,较2023年的5.412亿元减少15.4%[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66亿元,2023年为6.129亿元[4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5.299亿元,较2023年的5.831亿元减少[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借款为2300万元,2023年为2700万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总额为1590万元,较2023年的4190万元减少[48] - 流动比率由2023年的33.3%增加至2024年的455.8%,资产负债率由2023年的254.9%减少至2024年的19.8%[49] - 2024年资本开支由2023年的4170万元减少至730万元,资本承担由2023年的780万元减少至90万元[5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2425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为2070千港元,已确认资产所产生的风险净额为844495千港元[64] - 假设其他风险变量不变,2024年12月31日港元汇率增加1%,公司年内亏损及累计亏损即时变动为 - 8445千人民币;汇率减少1%,变动为8445千人民币[65] 公司业务运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注册乘客为3450万名,较2023年的2380万名增加[19] - 2024年公司订单量为11300万单,较2023年的9770万单增加[19][21] - 2024年出行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199.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814.1百万元增加21.2%,主要因网约车服务收入增加,网约车订单量由2023年的97.3百万单增至2024年的112.9百万单[27] - 2024年技术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7.3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6.5百万元增加2.7%[27] - 2024年车队销售及维修收入为人民币237.2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20.4百万元减少26.0%,主要因车辆销售收入减少[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出行服务平台注册乘客有3450万名[172] - 2023年和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135亿元和8920万元,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5.3%及3.6%[172] - 2023年和2024年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658亿元和2.047亿元,分别占各期总收入的12.3%及8.3%[172] - 2023年和2024年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2.79亿元和6870万元,分别占各期采购总额的10.9%及2.3%[173] - 2023年和2024年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4.802亿元和2.688亿元,分别占各期采购总额的18.8%及9.1%[173] 公司风险相关 - 公司面临信贷、流动资金、利率及货币风险[57] - 公司信贷风险主要来自贸易应收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58] - 公司个别经营实体负责本身现金管理,借款超预定授权水平需获董事会批准[59]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来自按浮动利率计息的银行存款[60] - 公司货币风险主要来自以与交易相关业务功能货币以外货币计值的交易或已确认的货币资产及负债[6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蒋华先生52岁,为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于汽车行业有逾27年经验[66] - 高锐先生45岁,为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于汽车行业有逾24年经验[68] - 梁伟强43岁,2023年8月8日获委任为董事,8月14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汽车工程经验逾18年[71] - 钟翔平49岁,2019年4月3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3年8月14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智能网联行业经验逾20年[73] - 柏卉36岁,2023年8月8日获委任为董事,8月14日调任非执行董事,投资管理经验约10年[75] - 张君毅47岁,2023年8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6月28日生效[77] - 张森泉48岁,2023年8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6月28日生效[81] - 张君毅自2024年8月起任商汤集团附属公司首席财务官,自2021年7月起任奥纬企业管理咨询董事合伙人兼汽车业务主管[78] - 张森泉自2022年3月起任诺德(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总监,自2018年5月至2024年7月任中瑞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82] - 张森泉自2024年1月起任浙江同源康医药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0年12月起任稻草熊娱乐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张森泉于1999年7月取得复旦大学投资经济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12月获认可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84] - 柏卉于2023年8月14日成为活跃的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的特许资格持有人[76] - 李贸祥43岁,2023年8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6月28日起生效[85] - HAN Feng43岁,自2019年12月起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88] - 孙雷40岁,为公司副总裁,负责监督集团投资、融资、战略及财务管理[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君毅先生辞任建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2]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提呈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的企业管治报告[93]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95]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五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期间及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99]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确认其独立性,公司认为彼等各为独立人士[100]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及提名三个董事委员会并授予其职责[102]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共举行两次会议[107] - 蒋华、高锐等7位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钟翔平、柏卉出席率为50%[108]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函,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109][110] - 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占当时董事人数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各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10]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长为高锐,首席执行官为蒋华[112] - 全体董事于2023年8月或2024年4月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115] - 自上市日期起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按企业管治守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为A和B[115]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117] - 2024年12月31日,审计委员会由张森泉、张君毅、李贸祥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森泉为主席[118] - 董事会会议应每年至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至少提前14天通知董事,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寄发[106]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审计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负责外聘审计师相关事宜、财务报告审查等工作[120] - 审计委员会成员张森泉、张君毅、李贸祥出席会议率均为100%[121] - 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高锐、张君毅、李贸祥三名成员组成,张君毅为主席[122]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薪酬及绩效管理制度[123] - 薪酬委员会成员张君毅、高锐、李贸祥出席会议率均为100%[125] - 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高锐、张君毅、李贸祥三名成员组成,高锐为主席[126]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及组成[128] - 提名委员会成员高锐、张君毅、李贸祥出席会议率均为100%[129]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组成无变动[132] - 自上市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审阅多项企业管治相关内容[133] - 公司上市时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4年董事均遵守规定[144] - 董事会负责制定和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措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发现重大缺陷[145] - 公司制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会计政策,包括会计手册等[146] - 公司制定雇员手册及行为守则,为雇员提供培训和举报渠道[147]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13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由薪酬委员会定期检讨[138] 公司其他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66%,女性34%[136] - 董事年龄范围在36岁至52岁,有两名女性董事[135]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李女士和钟先生于2024年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42] - 报告期内,250 - 300万港元薪酬组有1人,300 - 350万港元薪酬组有1人,450 - 500万港元薪酬组有1人,600 - 650万港元薪酬组有1人[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外聘审计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费用为2900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费用为2580千元人民币,总计5480千元人民币[152]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附带权利可在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的已发行股份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要求召开[156] - 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提呈议案,需持有附带权利
如祺出行盘中最低价触及9.81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金融界· 2025-04-25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 截至4月25日收盘如祺出行股价下跌创近一年新低且资金净流出 公司是领先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业务多元发展良好获广泛认可 [1][2][3]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5日收盘如祺出行报9.81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下跌1.9% 当日盘中最低价触及9.810港元创近一年新低 [1] 资金流向 - 4月25日主力流入5.398万港元 流出5.404万港元 净流出0.01万港元 [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行业领先的出行科技与服务公司 致力于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出行科技解决方案及服务体系 [3] - 公司业务包括出行服务、技术服务和生态服务 [3] - 公司由广汽集团和腾讯联合发起创立 后引入小马智行作为战略股东 [3] 业务优势 - 公司具备整合汽车和出行服务行业丰富资源的独特优势 有不同行业背景股东丰富市场洞察力及见解 [3] - 公司采用涟漪模式扩展网络 可降低市场渗透及客户获取成本 实现可持续及高效增长 [3] - 公司在大湾区用户渗透率超30% 市占率排名第二 交通运输部订单合规率14次名列第一 [3] 技术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AI算法模型 开放性Robotaxi运营科技平台和自动驾驶数据解决方案 [3] - 公司自有AI感知算法基础模型在驾驶数据集中的AI预标注召回率和准确率均达95%以上 [3] - 2020 - 2023年6月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10.7%、11.5%、7.7%、7.9%及6.3% [3] 经营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 出行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达2160万名 [3] - 出行服务收入2020 - 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为76.8% 2023年同期较2022年同期增加 [3] - 总收入2020 - 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为84.0% 2023年同期较2022年同期增加 [3] 行业地位与荣誉 - 2022年10月公司为全球首个推出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商业化混合运营的出行平台 [3] - 2022 - 2023年公司获多项荣誉 并在制定广州Robotaxi商业化政策与标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
如祺出行与高域科技合作 共同推动低空出行服务商业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19:35
文章核心观点 出行服务赛道从地面向空中延伸,如祺出行与高域科技合作推动低空出行服务商业化落地,在国家战略和地方政策利好下,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多家车企布局飞行汽车领域,广汽集团打通从地面到空中的布局蓝图 [1][2][3] 行业情况 - 低空出行以1000米或3000米以下空域为依托,涉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涵盖空中通勤、旅游等领域,是低空经济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1]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再次指出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超30个省(区、市)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部署 [1] - 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2] - 飞行汽车核心零部件与新能源汽车重叠度达70%-80%,多家车企已宣布进入该领域 [2] - 飞行汽车预计与汽车等搭配以立体出行服务走向“大众普惠”,共享出行、订阅服务、租赁服务将成主要商业模式 [2] - 飞行汽车发展早期,企业或通过加快大规模商业化服务占领市场,量产及Robotaxi运营能力或成核心竞争力 [4] 公司情况 - 如祺出行与高域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低空出行服务商业化落地及创新发展,如祺出行将出行服务拓展至低空出行场景,成首家布局飞行汽车运营的出行服务平台 [1] - 如祺出行是广汽集团旗下智慧出行平台,在Robotaxi领域活跃,截至2025年2月运营超300辆,大湾区覆盖3000余站点,自有车队安全运营里程超200万公里,广州南沙订单量累计超4万单 [3] - 高域科技是广汽集团2024年孵化的飞行汽车公司,已发布两款产品,计划2025年启动适航认证并布局产线启动预订 [3] - 2024年12月广汽集团宣布搭建Robo - AirTaxi端到端低空立体出行体系,规划2027年实现全链条立体智慧出行服务 [3]
如祺出行(09680)联手高域科技战略合作 探索“飞行汽车+Robotaxi“智慧交通新场景
智通财经网· 2025-04-11 18:17
文章核心观点 如祺出行关联并表实体与高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立体出行展开合作,推动低空出行服务商业化落地及创新发展,拓展出行服务边界 [1] 合作双方情况 - 如祺出行关联并表实体为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2021年进入Robotaxi市场 [1] - 高域于2024年12月成立,主要从事飞行汽车整机及其生态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已发布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产品GOVY AirJet,GOVY AirCar已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 [2] 合作内容 - 共同编制低空立体出行服务的商业模式与运营规范白皮书 [1] - 推进飞行汽车与Robotaxi出行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 [1] - 围绕低空立体出行的“云管端”“通导监”等大数据技术展开联合研究 [1] 合作意义 - 以智慧出行平台运营经验和优势,加快飞行汽车融入出行服务生态,实现从产品到服务无缝对接,为用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智慧立体出行方式 [1] - 推动低空出行服务商业化落地及创新发展 [1] - 拓展出行服务边界,探索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低空出行服务运营场景,打造立体化智慧出行平台 [1] 低空出行相关情况 - 低空出行以1000米或3000米以下空域为依托,涉及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多个方面,涵盖空中通勤、旅游等多个领域,是低空经济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