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钢铁(600022)
icon
搜索文档
钢铁行业资金流出榜:包钢股份等5股净流出资金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7:2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15日上涨1.22% [2] - 申万行业中29个行业上涨,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首为2.72%,汽车行业涨幅为2.37% [2] - 钢铁行业下跌0.21%,石油石化行业下跌0.14%,钢铁行业位居跌幅榜首位 [2] 行业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8.53亿元 [2] - 1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38.45亿元,日涨幅2.08% [2] - 电力设备行业资金净流入17.04亿元,日涨幅2.72% [2] - 1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43.53亿元 [2] -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净流出23.50亿元,通信、基础化工、钢铁等行业亦有较多资金净流出 [2] 钢铁行业个股表现 - 钢铁行业所属44只个股中,35只上涨,7只下跌 [3] - 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4.00亿元 [3]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24只,其中6只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3] - 马钢股份资金净流入居首达6318.76万元 [3] - 宝钢股份资金净流入5594.49万元,八一钢铁资金净流入1340.35万元 [3][4] 钢铁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个股有5只 [3] - 包钢股份资金净流出居首达15.12亿元,今日下跌4.81% [3] - 凌钢股份资金净流出1968.55万元,重庆钢铁资金净流出1883.32万元 [3]
普钢板块10月15日涨0.07%,武进不锈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4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27
普钢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5日普钢板块整体微涨0.07%,领涨股为武进不锈,涨幅达7.85%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3118.75点 [1] - 板块内多数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八一钢铁(3.25%)、司钢股份(3.20%)和新钢股份(1.69%) [1] 个股交易数据 - 武进不锈成交量为77.57万手,成交额为9.11亿元,为当日板块成交额较高的个股之一 [1] - 包钢股份成交量最大,达3463.43万手,成交额高达96.92亿元,但股价下跌4.81% [2] - 宝钢股份成交额为7.08亿元,股价微涨0.42% [2] 板块资金流向 - 普钢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4.46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3.95亿元和10.51亿元 [2] - 马钢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6252.76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1.30% [3] - 宝钢股份和八一钢铁分别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875.13万元和2295.96万元 [3] - 部分个股如首钢股份、南钢股份的游资呈现净流出,分别为1656.08万元和1252.77万元 [3]
破局与进阶 山东省属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10-15 11:40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国资国企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绿色转型和战略性重组,实现了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其发展路径为中国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2][3][28] 技术创新与市场突围 - 山钢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投入37.67亿元研发经费,成功突破500兆帕高强风电钢关键技术,获得600多项国内外专利,实现25%的省材效果,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 [4][5] - 潍柴动力柴油机热效率在5年内四次刷新世界纪录,从50.23%提升至53.09%,搭载该技术的重型卡车每年可节省柴油约1.2万升,为车主节省约9万多元运营成本 [6] - 山东省将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权重从12.5%提升至33%,研发费用最高按2倍视同利润加回,“十四五”期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从255.7亿元增至514.8亿元,年均增速达20% [7]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拓展 - 山东重工2025年1-7月出口收入同比增长5.1%,重卡出口占全国行业总量62%,轻卡出口同比增长79%,在亚太、中东非洲、美洲、欧洲等区域市场同比增长34%至47%不等 [10][11] - 华鲁集团DMF、甲胺等化工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25个医药产品实现市场领跑 山东能源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 山东海洋运力达1700万载重吨,乙烷运力全球第一 [13] - 25户省属企业入选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链主”,2025年上半年省属企业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24.6%,投资占比达22.4%,分别高出全国地方国资平均水平6.4和2.6个百分点 [13][14] 基础设施重塑与行业标杆 - 山东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3047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山东铁投主导建设项目占比约50% 潍烟高铁开通后,济南东站至莱州行程从大半天压缩至70分钟 [16][17] - 山东高速集团运营高速公路里程增至9070公里,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2024年以388.20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01位,较上年提升11位 [17]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达4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二,5年间连跨6个亿吨台阶 覆盖357条航线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绿色低碳转型 - 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量超13亿千瓦时,可满足80万户家庭用电,相当于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3万吨、碳排放约110万吨 [21] - 山东高速建成我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兆瓦,年发电3300万度,实现全路段零碳运营并创造绿色经济效益 [22] - 山东省目标到2027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6亿千瓦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左右 [23] 战略性重组与资源整合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山东国惠与山东发展、山东国投与山东人才、鲁粮集团与山东种业3组6户企业集团层面重组,同步完成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254次 [23][26][28] - 重组后的山东省农业集团实现“种储协同”,提升全省农业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山东环保集团整合全省优质环保资源,定位为四大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5][26] - 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十强”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有效提升省属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24][26]
A股三季报预告超八成预喜,鲁股韧性凸显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8:31
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4日,A股市场已有72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相关报告,预喜企业占比达84%,其中18家略增、4家扭亏、41家预增 [2] - 22家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超5亿元,新华保险以320.54亿元净利润居首,同比增长45%-65%,立讯精密净利润111.17亿元,同比增长20%-25% [2] - 22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翻倍,5家增速超300%,楚江新材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亿元-3.8亿元,同比增幅2057.62%-2242.56% [3] 行业与板块亮点 - 半导体行业迎来爆发式复苏,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存储芯片以20%的增速领跑 [3] - 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亿-8.77亿元,同比猛增131.39%-145.3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暴涨180.67%至215.75% [3] - 扬杰科技预计净利润9.37亿-10.04亿元,同比增长40%-50%,增长动力来自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强劲需求 [3] - 高盈利公司覆盖新能源、金融、消费电子等关键赛道,如盐湖股份(45亿元)、越秀资本(30.08亿元)、领益智造(20.05亿元)等净利润均超20亿元 [2] 区域与公司个案分析 - 鲁股表现突出,金岭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47.09% [4] - 金岭矿业业绩增长得益于主产品铁精粉销量增加、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及副产品铜精粉量价齐升 [4] - 山东钢铁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实现扭亏为盈,吨钢降本60元以上,购销差价提升超过200元/吨,半年报毛利率提升至6.02%,增加4.15个百分点 [4]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当前市场进入"政策 + 业绩"布局窗口期,业绩成为筛选标的核心标准 [5] - 前海开源基金指出三季度科技板块行情扩散,但内部已现分化,有业绩支撑的企业持续走强 [5] - 万联证券与中信建投看好游戏板块,认为行业版号常态化发放,供给端持续释放,行业修复节奏推进,建议关注有产品储备、研发能力的头部厂商 [5][6]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受益于产业链复苏的港股科技、AI算力需求驱动的国产算力、高端制造领域的机器人与电池,以及消费复苏下的大众消费龙头 [6]
山东钢铁跌2.40%,成交额2.4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01.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4: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2.40%,报收1.63元/股,总市值174.39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2.41亿元,换手率为1.3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01.67万元,其中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2.41%,近5个交易日、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上涨9.40%、7.95%和12.41% [2]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钢材、钢坯等钢铁产品,主要收入构成为卷材21.58%、板材20.74%、型材12.93%等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06亿元,同比减少18.60%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1252.5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1.2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7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2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72万户,较上期减少2.66% [2] - 人均流通股为51628股,较上期增加2.7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3972.25万股,较上期增加1053.68万股 [3] - 国泰中证钢铁ETF(51521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A股平均股价13.64元 31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6:34
A股整体市场概况 - 截至10月13日收盘,沪指报收3889.50点,A股平均股价为13.64元 [1] - 高价股及低价股数量在A股市场总体占比相对较少 [1] 低价股整体特征 - 股价低于2元的个股共有31只,最低的是紫天退,收盘价为0.33元 [1] - 股价低于2元个股中,ST股共有14只,占比为45.16% [1] - 在上述低价股中,今日上涨的有5只,下跌的有24只 [1] 代表性低价股表现 - 涨幅居前的个股为山东钢铁上涨2.45%、重庆钢铁上涨1.28%、永泰能源上涨1.16%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为紫天退下跌13.16%、*ST元成下跌4.85%、金隅集团下跌2.67% [1][2] 低价股行业分布 - 低价股覆盖多个行业,包括房地产、钢铁、建筑装饰、交通运输、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等 [1][2] - 房地产行业代表性公司有*ST金科、荣盛发展、盈新发展、绿地控股等 [1][2] - 钢铁行业代表性公司有重庆钢铁、山东钢铁、酒钢宏兴 [1]
最高超1600%,41家业绩预喜公司名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08:00
市场整体表现 - 在A股三大指数回调的背景下,三季报预增概念板块(886106.TI)逆势大涨3.44% [1] - 截至10月11日上午,已有4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41家业绩预喜,占比超九成 [1] - 在业绩预喜公司中,有17家净利润增速上限超过100% [1] 高增长公司案例 - 英联股份(002846.SZ)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450万至3750万元,同比增长1531.13%至1672.97%,暂居“预增王” [1] - 广东明珠(600382.SH)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15亿至2.63亿元,同比增长858.45%至1071.44% [2] - 利民股份(002734.SZ)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84亿至3.94亿元,同比增长649.71%至669.25% [3] 高利润额公司 - 立讯精密(002475.SZ)预计归母净利润约108.9亿元至113.44亿元,是已公布预告公司中唯一超百亿的公司,同比增长20%至25% [2] 扭亏为盈公司 - 山东钢铁(600022.SH)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4亿元左右,上年同期为亏损14.5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行业分布特征 - 基础化工、电子、汽车等领域成为业绩预增“高发区” [3] - 基础化工行业尤为突出,7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业绩预增上限超过100% [3] 代表性高增长公司列表 - 净利润增速上限超过200%的公司包括:北方稀土(287.34%)、兄弟科技(253.42%)、永和股份(225.25%)、广大特材(213.92%)等 [4] - 净利润增速上限在100%至200%之间的公司包括:东阳光(199.88%)、川金诺(180.66%)、金力永磁(179.00%)、长川科技(145.38%)等 [4]
业绩“冰火两重天”!来看这些钢企的“增长秘籍”
期货日报· 2025-10-12 07:59
行业整体表现 - 钢铁行业在整体下行背景下出现复苏迹象,供需矛盾有所缓和,钢材出口继续强劲增长,行业盈利能力整体回升 [1] - 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9%,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26% [6] - 36家上市钢企合计净利润为115.02亿元,其中26家实现盈利,但多数企业营收同比下滑,呈现“利润修复、营收疲软”的分化局面 [7] 企业盈利改善驱动因素 - 利润改善主要源于成本降低与风险管理共同作用,原料降价幅度远大于成品钢材价格的跌幅,为盈利改善创造了条件 [5][6][7] - 焦煤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焦炭等炉料价格走低,压低了吨钢成本 [6] - 部分企业通过调整产品及区域定位,并优化内部产品研发和管理结构,提升了盈利能力 [8] 代表性公司业绩 - 山东钢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6.3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1.9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40亿元,同比增长约15.91亿元 [1] - 宝钢股份、中信特钢、华菱钢铁三家合计占据行业超80%的利润,呈现利润端头部集中的特点 [6] - 柳钢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579.54%至3.68亿元,广大特材净利润同比增长332.67%至1.85亿元,方大特钢净利润同比增长148.75%至4.05亿元 [2][8] - 本钢板材上半年亏损13.99亿元,是上市钢企中亏损最多的企业,钒钛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245.15%,亏损达1.99亿元 [9] 产品结构与成本优化 - 华菱钢铁等企业的汽车钢、电工钢等高附加值钢材占比提高,其溢价能力对冲了普钢价格下跌的影响 [6] - 柳钢股份将70%的产能转移至防城港基地,原料及产品运输成本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并新开发出10个高附加值新产品,品种钢创效20050万元 [8] - 广大特材受益于新能源电力行业改革,风电、光伏行业抢装潮,并积极拓展工业齿轮、矿山机械齿轮、机器人等领域,订单饱满 [8] 风险管理与套期保值 - 利用期货工具避险和降本增效是钢企的共同选择,套期保值对企业业绩的核心价值在于“稳预期、控波动、守利润” [5][11][12] - 部分企业针对原燃料预期采购和钢材产品计划销售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10] - 海外业务拓展较快的企业以汇率风险管控为重点,通过远期结售汇等工具锁定目标汇率,降低汇率波动影响 [10] - 套期保值可稳定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占比超60%),平滑外汇波动影响(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5.8%),增强业绩可预测性 [12]
最高超1600%,41家业绩预喜公司名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22:05
文章核心观点 - 在A股市场震荡调整期间,业绩预增股表现强劲,成为市场“避风港”,三季报预增概念板块单日大涨3.44% [1] - 截至10月11日上午,已有4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41家业绩预喜,占比超九成,显示整体盈利向好 [2] - 业绩预增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电子、汽车等行业,其中17家净利润增速上限超过100%,高增长特征突出 [2][3] 已披露业绩预告公司整体情况 - 41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喜,预喜比例超过90% [2] - 17家公司净利润增速上限超过100%,英联股份以1672.97%的增幅暂居“预增王” [2] - 立讯精密预计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至113.44亿元,是目前已公布预告公司中唯一净利润超百亿的企业 [3]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450万至3750万元,同比增长1531.13%至1672.97%,增长主要来自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板块智能化产线效率提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 [2] - 广东明珠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15亿至2.63亿元,同比增长858.45%至1071.44%,业绩增长主要因全资子公司明珠矿业扩帮工程新增矿石产出及技术改造提升铁精粉产量 [2] - 利民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3.84亿至3.94亿元,同比增长649.71%至669.25%,受益于产品销量和价格上涨及投资收益增加 [3] - 山东钢铁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4亿元左右,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14.51亿元,业绩提升主要因深化变革、降本增效,吨钢降本超60元,购销差价提升200元/吨以上 [3] 行业分布特征 - 基础化工、电子、汽车等领域成为预增“高发区” [3] - 基础化工行业7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业绩预增上限超过100%,包括利民股份、兄弟科技、永和股份等 [3] - 电子行业多家公司预增幅度显著,如长川科技预增131.39%至145.38%,有研新材预增101.00%至127.00% [4]
山东钢铁预计前三季度同比扭亏
证券日报· 2025-10-10 23:48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约6.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0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96亿元和15.9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有望成为2023年以来最佳单季度表现 [1] 业绩驱动因素:管理变革 - 公司推行“产品经营+模拟经营”体系变革,聚焦管理变革、降本增效、创新经营、优化结构等举措 [1] - “产品经营”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定位产品目标客户群体,针对性进行研发和生产 [2] - “模拟经营”将内部生产环节或业务部门模拟为独立经济实体,激发内部活力和创造力 [2] - 该体系让生产线模拟成独立法人以降低成本,销售端按边际利润排序接单,溢价单优先排产 [2] 管理变革成效 - 公司通过抓实三级成本管控体系,实现吨钢降本60元以上 [2] - 公司严控各类费用支出,大力压缩固定成本与期间费用 [2] - 公司在产品经营领域实现购销差价较去年提升200元/吨以上 [2] 具体业务举措 - 采购端推动原料采购、辅料备件采购及自主招标采购三大业务板块协同降本,达成采购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3] - 销售端创新期货套期保值和“门到门”服务模式,终端用户与高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3] - 产品端持续加码高端产品布局,开发出耐海洋腐蚀结构钢、高表面质量汽车大梁钢等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3] 行业环境变化 - 成本端铁矿石、焦煤等主要原材料价格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落,显著缓解成本压力,提升行业整体利润率空间 [3] - 需求端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新能源装备、高端制造等结构性需求上升,推动中厚板、电工钢等高端钢材需求回暖 [3] - 国家政策助推行业集中度提升,供需关系边际改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