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东医疗(600055)
搜索文档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3:07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情况 - 股票期权授予登记完成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 [2] - 股票期权授予登记数量为960万份 [2] - 股票期权授予登记人数为85人 [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审批程序 - 2025年3月20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2] - 2025年3月20日公司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并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核查 [3] - 2025年3月28日至4月8日公司内部公示激励对象名单未收到异议 [3] - 2025年4月16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4] 股票期权授予具体安排 - 授予日为2025年5月21日 [6] - 行权价格为15.05元/份 [6] - 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A股普通股 [6]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 [7]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等待期分别为12个月、24个月、36个月 [7] 业绩考核要求 - 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共3个会计年度 [9] - 考核指标包括研发投入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 [9]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分为S、A、B、C、D五个等级 [10] 激励对象及分配情况 - 首次授予人数为85人 [10] - 激励对象包括公司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 [10] 股票期权登记完成情况 - 2025年5月30日完成股票期权登记手续 [11] - 登记情况与董事会审议结果一致 [11] 财务影响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股票期权公允价值 [12] - 股权激励费用将在等待期内分期摊销 [12]
万东医疗: 万东医疗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7:3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概述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工作,授予登记数量为960万份,覆盖85名激励对象 [1] - 激励计划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程序,并通过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1][2] - 激励对象名单经公示无异议,监事会出具核查意见 [2] 股票期权授予具体条款 - **有效期**:自首次授予日起最长不超过60个月 [5] - **等待期与行权期**:首次授予等待期分12/24/36个月三阶段,行权比例分别为40%/30%/30% [5] - **预留授予安排**:分两种情形,若在2025年三季报前授予则行权比例40%/30%/30%,若在三季报后授予则调整为50%/50% [5][6] 业绩考核要求 - **公司层面**:考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及研发投入率,以2024年营收S2024为基数,触发值为目标值85%(Yn=Ym×85%),目标值Ym=S2024或S2024×(1+62%) [6][7] - **个人层面**:根据绩效考核等级(S/A/B/C/D)确定可行权比例,S级100%可行权,D级不可行权 [7][8] - **行权条件**:未达标部分当期作废,不可递延 [6] 激励对象分配情况 - **高管分配**:董事兼总裁宋金松获授100万份(占比9.26%),其他3名高管各获20万份(各占1.85%) [8] - **核心骨干**:81名核心骨干共获800万份(74.07%),预留120万份(11.11%) [8] 财务影响 - 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公允价值,等待期内按会计准则分摊费用至成本/资本公积 [9] - 实际费用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9]
万东医疗(600055) - 万东医疗关于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
2025-05-30 16:47
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时间为5月30日[3][4] - 授予登记数量960万份,授予人数85人[4][7] - 授予日为5月21日,行权价格15.05元/份[7]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60个月,首次授予等待期为12、24、36个月[8] 行权比例 -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三个行权期行权比例分别为40%、30%、30%[8] - 预留股票期权在2025年三季报披露前授予,行权比例同首次授予[8] - 预留股票期权在2025年三季报披露后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比例为50%[8] 行权考核 - 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 - 2027年,2025年研发投入率要求≥18%[9] - 2026年和2027年研发投入率要求≥15%[9][10] - 以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基数,各考核年度有相应指标及行权比例[9][10]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S、A、B级可行权比例100%,C、D级为0[11] 人员获授情况 - 董事、总裁宋金松获授100万份,占拟授出全部权益9.26%,占股本0.14%[12] - 井晓权、黄家祥、欧云彬各获授20万份,各占1.85%,各占股本0.03%[12] - 核心骨干81人获授800万份,占74.07%,占股本1.14%[12] - 预留授予120万份,占11.11%,占股本0.17%[12] - 本次激励计划拟授出全部权益1080万份,占股本1.54%[12] 其他 - 公司以Black - Scholes模型计算股票期权公允价值[15]
万东医疗收盘上涨1.10%,滚动市盈率81.15倍,总市值129.1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40
公司基本面 - 5月29日收盘价18.37元,单日涨幅1.10%,总市值129.15亿元,滚动市盈率81.15倍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73亿元,同比增长21.00%,净利润3505.22万元,同比增长5.40%,销售毛利率37.75% [1] - 主营业务为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万东WDL广域深度学习平台"已在多家三甲医院投入临床,获2024年度"匠心技术奖" [1] - 机构持仓方面,8家机构合计持股36211.92万股,持股市值60.29亿元,其中基金5家 [1] 行业比较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64倍,中值36.36倍,公司81.15倍PE在行业中排名第101位 [1][2] - 公司市净率2.69倍,低于行业平均4.61倍但高于中值2.45倍 [2] - 总市值129.15亿元,高于行业平均106.85亿元和中值49.28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PE-55.85倍市值297.77亿元,天益医疗PE-1776.29倍市值22.64亿元 [2]
万东医疗重大人事变动 董事长胡自强提前两年离职
犀牛财经· 2025-05-28 14:44
人事变动 - 万东医疗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职务,辞职即日生效 [2] - 董事会选举美的集团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马赤兵为新任董事长,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 [2] - 这是美的集团2021年控股万东医疗以来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 [2] 业绩表现 - 2024年万东医疗营收同比增长23 26%至15 24亿元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 54%至1 57亿元 [5] - 毛利率下降至36 55% [5] - 被美的集团收购后的4年中,净利润有3年出现下滑 [5] - 2022年出现营收、净利双降 [5] 战略调整 - 美的集团近年加速推进医疗板块的"数智化转型" [5] - 新任董事长马赤兵是美的集团资深高管,任职超20年 [5] - 马赤兵2025年3月被任命为美的集团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5] - 主导成立美的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5] - 推动业务从"设备制造"向"生态构建"升级 [5] - 万东医疗将聚焦"AI+医疗"战略 [5] - 目标是成为全球医疗影像领域的"中国方案提供者" [5]
2025年中国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行业发展全景分析及未来前景研判:国产化率持续提升,未来三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8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8 09:38
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行业定义 - 数字化X射线诊断系统(DR)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影像采集和处理的医学影像技术,由X线摄影系统、数字影像采集板和图像获取控制工作站构成 [2] - DR检查具有快速(<10秒成像)、准确、辐射剂量低(比传统胶片降低30%-50%)等优势,适用于呼吸、消化、泌尿、骨骼等疾病的临床诊断 [2][3] - 相比CR和传统胶片X光,DR在成像速度、图像质量(高动态范围、低噪声)、长期成本(耗材成本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DR市场国产化率达68.78%,进口品牌份额持续下降,国产品牌竞争力显著增强 [1][5] - 东部地区DR采购占比增长,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下降,中部地区降幅尤为明显 [7] - 行业从"组装制造"向"核心部件自主+智能化增值服务"升级,未来三年国产化率有望突破80% [1][1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核心部件包括X射线发生器、数字化探测器、图像处理系统、AI辅助诊断等 [9] - 中游为DR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下游应用于医疗机构临床诊断、体检中心等领域 [9] - 政策推动县域医学影像设备配置升级,支持乡镇卫生院CT配置和AI辅助诊断技术应用 [12] 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联影医疗(市占率第一)、万东医疗(第二)、西门子医疗、迈瑞医疗等 [13][14] - 联影医疗2024年医学影像设备营收84.45亿元,毛利率7.05% [15] - 万东医疗2024年DR产量1365套(同比+46套),销量1401套(同比+129套) [17] 发展趋势 - "设备更新"政策将推动各级医院DR设备升级换代,2025年中高端市场迎来增长机遇 [1][19] - 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渗透,三级医院普及后逐步向一级医院推广 [19] - 政策支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推动医学影像资源共享中心建设 [12]
医学影像龙头万东医疗董事长辞职,美的系老将马赤兵接棒
国际金融报· 2025-05-23 21:05
人事变动 - 万东医疗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继任者马赤兵来自美的集团,曾任美的微清事业部总裁及欧洲区域总裁 [5] - 这是美的集团2021年控股万东医疗以来的第二次重大人事调整 [1] 业绩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5.24亿元,同比+23.26%,但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16.54% [5] - 毛利率下降5.52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73亿元,同比+21.0%,归母净利润3505万元,同比+5.4% [8] 战略调整 - 美的集团将"健康医疗"提升至六大业务板块之一 [6] - 马赤兵强调"AI+医疗"战略,目标成为全球医疗影像领域的"中国方案"提供者 [7] - 美的成立医疗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战略从"设备制造"转向"生态构建" [9] 技术突破 - 无液氦磁共振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设备生命周期成本降低40% [11] - 发布全球首个磁共振全链路AI智算平台"超能矩阵",成像速度提升50% [11] - 第三代无液氦磁共振设备微小病灶检出率翻倍 [11] 市场挑战 - DR产品出货量从1800套降至1272套,降幅近30% [9] - 高端市场面临联影医疗和西门子等巨头的竞争,3.0T磁共振尚未大规模装机 [11] - 行业受医疗反腐、集采降价、价格战等因素影响 [9] 全球化进展 - 无液氦磁共振进入20余国,海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12%提升至2024年28% [12]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2.33亿元,同比+68.36%,占主营业务收入16.32% [12] - 借助美的海外渠道拓展"一带一路"及非洲、南美市场 [12]
万东医疗换帅,美的收购四年后业绩起伏不定
新浪财经· 2025-05-22 16:14
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新任董事长为马赤兵 [1] - 马赤兵曾任美的集团微清事业部总裁及欧洲区域总裁 现任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3] - 美的集团自2021年入主后已派驻多位高管进入董事会 包括原CTO胡自强等 [4] 市场表现与股价 - 董事长变更公告次日股价开盘涨超3% 收盘涨0 93%至18 4元/股 市值129 36亿元 [1] - 公司回应称运营一切正常 [1]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首家医用X射线机上市企业 主营大型医学影像设备 [1] - 2023年DR/DRF设备居行业龙头 移动DR属第一梯队 DSA/MRI/CT/数字乳腺机属第二梯队 [1] - 2024年DR销量保持行业绝对第一 用户结构从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转移 [2] 产品战略与升级 - 2022年起布局高端全幅DR设备 2024年全线产品AI升级 推出全国首款全脊柱/全下肢成像设备 [2] - 产品升级因客户需求变化及竞品压力导致募投项目延期 三款延至2024年底 两款延至2026年底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医疗器械营收增长23 01%至15 24亿元 但营业成本增33 21% 毛利率下降4 92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1 57亿元同比降16 54% 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4]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 分别为1 83亿(-16 98%)/1 75亿(-4 27%)/1 89亿(+7 51%)/1 57亿(-16 54%) [4] 控股股东与治理结构 - 美的集团持股45 46% 2021年以29 09%股权入主 累计投资1 57亿股 [4]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 将职能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需股东大会审议 [3] - 美的医疗2025年升级为集团一级业务板块 [3] 行业环境 - 2021-2023年业绩波动主因疫情及政策导致影像设备市场下滑 [7] - 2024年利润下滑系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调整导致成本增长 [7]
万东医疗再换帅 新董事长今年3月刚出任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58
管理层变动 - 万东医疗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继任者马赤兵为美的集团资深高管,任职超20年,2024年3月刚被任命为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2][3] - 胡自强与马赤兵均来自美的集团,但专业背景不同:胡为机械工程博士,曾任职GE、三星;马无公开医疗行业经验 [3][4] 美的集团与万东医疗的协同 - 美的集团2021年收购万东医疗以拓展医疗业务,胡自强当时作为美的副总裁兼CTO接任董事长 [3] - 胡自强的全息技术研究方向(含X射线)曾引发对家电与医学影像技术协同的期待 [4] - 美的集团2024年3月成立美的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 [4]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5.24亿元,同比增23.26%,为近10年最大增幅 [6] - 核心产品销量增长显著:核磁同比增92.65%,CT增89.82%,DR和DSA均两位数增长 [6]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54%至1.57亿元,毛利率连续下降,营业成本增速(35.01%)超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 [6][7] 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执行"筑牢基础,站稳县域,进军高端"的国内战略及"重点布局+本土化"国际战略 [6] - 海外市场收入2.33亿元,同比增68.36%,但成本增108.38%,毛利率减少13.21个百分点 [7] - 产品结构向中高端突破导致成本攀升,2024年成本增速比收入增速高10多个百分点 [5][7]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5-22 07:49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第十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该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5][6][7] - 取消监事会后,监事会的职权将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84] - 公司章程修订内容包括将"股东大会"表述统一修订为"股东会",并删除第七章内容[85] 高管变动 - 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职务,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10] - 董事会选举马赤兵为新任董事长,马赤兵曾任美的集团微清事业部总裁和欧洲区域总裁,现任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12][42]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向85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96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15.05元/份[13][14][25] - 授予数量从原计划的1,080万份调整为960万份,激励对象从87名调整为85名,主要因2名激励对象离职[19][76] - 行权价格从15.18元/份调整为15.05元/份,系因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完成[20][76]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首次授予的等待期为12个月[23] - 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考核指标包括研发投入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26] - 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将影响可行权比例,分为S/A/B/C/D五个等级[27] 财务影响 - 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公允价值,标的股价为18.23元/股[36] - 预计激励成本将在2025-2028年分别摊销1,432.32万元、2,864.64万元、1,432.32万元和716.16万元[35] - 激励成本对经营业绩影响不大,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37] 审批程序 - 股权激励计划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程序,并获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授权[15][16] - 调整事项在公司股东大会对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无需再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78] - 法律顾问和独立财务顾问认为调整及授予事项符合相关规定[38][3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