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良节能(600481)
搜索文档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25 05:05
发行方案核心要素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9,199.00万元 [4][7][33]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562,131,413股 [4][31]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均以现金方式认购 [2][26][28]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29] - 发行对象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5][32] 募集资金投向 -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项目建设,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7][33][40] - 资金将投向节能降碳智能装备及绿电制氢智能装备相关项目 [10][21][22]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支持业务快速发展 [25]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节能降碳及绿电制氢氨醇技术发展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9][10][11] - 202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提供资金支持 [11][48] -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框架,推动绿色甲醇等燃料需求 [16] -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氢气年需求量将达13,030万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约20% [15] 公司战略与项目目的 - 项目建设世界级零碳智能装备平台,增强节能降碳及绿电制氢产能 [21][22] - 项目旨在攻克AEM制氢设备、材料及高温热泵等行业难点,占领研发高地 [23][24] - 推动公司从专业设备制造商向世界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型 [24][46] - 优化公司财务结构,支持业务快速发展并降低资产负债率 [25] 市场前景与机遇 - 全球高温工业热泵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约9.55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3.88亿美元 [50] -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到2032年有望激增至211.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3.2% [52] - 全球绿氢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34.63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393.1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1.49% [53] - 全国有2,543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碳排放占全国31%,园区降碳市场空间广阔 [13] 技术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研发的大温差溴化锂吸收式换热技术成功破解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输配瓶颈 [18] - 已推出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5000Nm³/h电解槽产品,为当前全球最大碱性电解槽单槽产氢规模 [20] - 空冷与液冷技术结合展现集成优势,允许根据气候和成本定制最优温控策略 [19] - 高温热泵技术可实现80-160℃中低温过程加热,是工业锅炉"电气化"替代的重要路径 [17]
双良节能(600481):25Q3业绩转正,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4 22:42
投资评级 - 对双良节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5][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迎来拐点,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业绩表现超市场预期 [5][8] - 内部降本增效叠加硅片价格回暖是业绩改善主因,2025Q3毛利率达20.43%,同比提升9.13个百分点 [8] - 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9亿元,投向零碳智能装备平台和先进制氢装备研发,氢能业务贡献未来成长性 [8] - 尽管因硅片价格波动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但考虑到光伏业务盈利回升及氢能业务潜力,维持买入评级,其估值水平(2026年PE 18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7倍) [8]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母净利润为-5.44亿元,但同比实现减亏 [5] - 单季度看,2025Q3实现营收16.88亿元,同比下降49.86%;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5] -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4亿元、6.35亿元、11.33亿元 [7][8] -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7.1%提升至2027年的16.3%;ROE预计从2025年的-11.5%改善至2027年的19.2% [7] 业务进展 - **节能节水装备**:溴冷机、换热器、空冷系统等业务稳步推进,中标京能涿州热电项目空冷系统,金额4.19亿元 [8] - **新能源装备**:重点拓展氢能,与闳扬新能源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合同,并中标印度ACME阿曼年产10万吨绿氨项目 [8] - **光伏产品**:硅片产能规模效应显现,与上游硅料厂及多家下游电池厂商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8] 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31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亿元 [8] - 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零碳智能装备平台(包括节能装备和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以及AEM制氢设备研发项目 [8]
账面资金高达43亿 却要募集13亿 这家老牌企业差不差钱?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22:33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2亿元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43.35亿元 [4] - 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44亿元 [4] -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5317.7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2022年末至2025年9月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49%、76.45%、82.77%及81.91% [5]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产品、节能节水装备及新能源装备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光伏产品贡献收入29.42亿元,占公司营收规模的67.05% [4] - 业绩变动主要系光伏产品受行业影响销售减少所致 [4] 氢能业务进展 - 公司自2018年布局氢能源领域,2022年正式进军氢能行业 [6] - 已研发出全球单台产氢规模最大的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 [6] - 2025年以来,公司氢能业务订单金额已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300% [6] - 上半年公司斩获中东阿曼ACME年产10万吨绿氨项目制氢设备订单,并与闳扬新能源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销售合同 [6] 资金具体投向 - 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4.93亿元 [5] - 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亿元 [5] - 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14亿元 [6]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3.85亿元 [6] 市场表现 - 10月24日,公司股价报收6.26元/股,降幅为3.69% [3]
账面资金高达43亿,却要募集13亿,这家老牌企业差不差钱?
IPO日报· 2025-10-24 18:17
融资计划与战略转型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2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4][6] - 此次融资决策被视为公司在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中向氢能战略转型的关键举措 [1][9]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43.35亿元 [1][4]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44亿元 [4] -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5317.7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68.49%上升至2025年9月末的81.91% [6]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是专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光伏产品、节能节水装备及新能源装备 [3] - 光伏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产品贡献收入29.42亿元,占公司营收规模的67.05% [4] 氢能业务发展 - 公司自2018年布局氢能源领域,2022年正式进军氢能行业,已研发出全球单台产氢规模最大的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 [9] - 2025年以来,公司氢能业务订单金额已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300% [9] - 上半年公司获得中东阿曼ACME年产10万吨绿氨项目制氢设备订单,并与闳扬新能源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销售合同 [9] 市场反应 - 10月24日,公司股价报收6.26元/股,当日降幅为3.69% [2]
双良节能一边亏损,一边“伸手要钱”
深圳商报· 2025-10-24 12: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5.44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6.88亿元,同比下降49.86%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7.79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2][3]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2.63% [3] -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光伏产品受行业影响销售减少 [2]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43.35亿元,较2024年末的60.81亿元有所减少 [6][7] - 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68.49%上升至2025年9月末的81.91%,整体呈上升趋势 [5] - 2022年至2023年,公司两年合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1.6亿元 [7] - 202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5.99亿元,占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39.87% [8] - 2022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5.61亿元,占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58.70% [8] 公司融资与投资计划 - 公司公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2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四大项目: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拟投入4.93亿元)、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拟投入2亿元)、研发项目(拟投入2.14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3.85亿元) [3][4] - 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为6.90亿元,包含高效空冷、液冷智能装备系统项目和中高温热泵及高效换热器装备项目 [4] - 公司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8] 公司治理与市场表现 - 公司控股股东为双良集团,实际控制人缪双大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45.93%股权 [9] - 2024年1月,公司因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审议及披露程序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口头警示 [10]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6.30元/股,下跌3.08%,总市值为118.05亿元 [11]
10月24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10-24 12:00
股东减持 - 沪硅产业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5494.35万股,占总股本2%,减持期间为2025年11月17日至2026年2月16日 [1] - 力芯微控股股东无锡亿晶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401.08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期间为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 [2] - 托普云农股东朱旭华及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3%公司股份,其中朱旭华减持不超过1%,资管计划减持全部持股2.3% [7] - 强邦新材股东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拟减持不超过237.6万股,占总股本1.49%,减持原因为资管计划持有人自身资金需求 [18] 重大合同与资本运作 - 双良节能及控股子公司签订海外空冷系统设备供货合同,总金额1.19亿美元,约占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的6.50% [3] - 双良节能终止2023年度定增事项,披露2025年度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2.92亿元,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5] 股权变动 - 成都路桥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宏义嘉华所持5299.70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7%)将被司法拍卖,该股东全部持股1.18亿股(占15.56%)均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15] 研发合作 - 华大基因全资子公司天津华大医检所拟与关联方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总经费1.2亿元,其中国拨经费2000万元,自筹1亿元,天津医检所将自筹投入5000万元承担应用端研究任务 [17] 财务表现:盈利增长 - 华伍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94亿元,同比增长16.55%,净利润4120.72万元,同比增长70.84%,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4.34%,净利润2431.63万元,同比增长4202.15% [8] - 崇德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0.25%,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9.68%,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48.04%,净利润3577.63万元,同比增长60.87% [10] - 新美星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70亿元,同比增长15.88%,净利润7949.26万元,同比增长191.95%,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18.43%,净利润3843.57万元,同比增长357.83% [11] - 万马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1.09亿元,同比增长8.36%,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61.57%,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长7.93%,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227.70% [14] - 皖仪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3.84%,净利润2576.2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32.59%,净利润2471.57万元,同比增长1033.18% [20] - 腾达科技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5.40亿元,同比增长15.07%,净利润6322.35万元,同比增长9.80%,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50亿元,同比增长14.37%,净利润2389.52万元,同比增长35.60% [22] - 丽臣实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80亿元,同比增长35.09%,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4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41.97%,净利润4543.41万元,同比增长90.85% [29] - 赛升药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下降4.41%,净利润5185.96万元,同比增长152.8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3.50%,净利润407.33万元,同比下降41.41% [31] 财务表现:亏损或盈利承压 - 三峡新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下降27.29%,净亏损5985.38万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下降25.56%,净亏损3286.09万元 [13] - 双良节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净亏损5.44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降49.86%,净利润5317.79万元,同比扭亏 [24] - 华大基因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降5.39%,净亏损2138.70万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净亏损2716.52万元 [26] - 潜能恒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8.26%,净亏损1818.87万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63.54%,净利润961.8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7] - 中泰化学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2.46亿元,同比下降5.55%,净亏损1.79亿元,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2.90亿元,同比增长0.26%,净利润1490.0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1]
双良节能:拟定增募资近13亿元近三成用于补流 前次募投项目未达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0:55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2亿元 [1]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4.93亿元)、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2亿元)、研发项目(2.13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3.85亿元,占总募集资金额的29.8% [1]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至2025年9月末分别为68.49%、76.45%、82.77%及81.91% [1] - 补充流动资金的投入比例较高,反映出公司对改善资金状况的需求 [1] 前次募投项目效益 - 公司2023年募投的"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20GW)"已于2023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项目效益未达预期,2025年1-9月期间亏损1.54亿元 [1] - 项目效益不佳主要受光伏产业链供需关系调整影响,硅料、硅片价格自2022年底起持续下行并波动,导致项目收入及盈利空间收窄 [1]
双良节能拟不超12.9亿定增 连亏1年连3季近3年募61亿
中国经济网· 2025-10-24 10:46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核心信息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9,199.00万元(约12.92亿元)[1][2]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1] -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562,131,413股[2][4]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四个项目: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建设项目(投入49,339.00万元)、年产700套绿电智能制氢装备建设(投入20,000.00万元)、研发项目(投入21,3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投入38,500.00万元)[2][3] - 以上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90,381.00万元,本次募集资金投入占比约为67.9%[3] 公司控制权影响 - 发行前,实际控制人缪双大合计控制公司45.93%股权[4] - 若按发行上限完成,公司总股本将增加至2,435,902,791股,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将稀释至35.33%,但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4] 近期融资历史与财务表现 - 公司终止了2023年度拟募资不超过256,000.00万元的定增计划[5] - 过往两次主要募资共计约60.88亿元,包括2023年发行26亿元可转债和2022年定向增发募资约34.80亿元[6][7][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降49.8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17.79万元,同比增长164.75%[8][9]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营业收入为60.76亿元,同比下降4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4亿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4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2.63%[8][9] - 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0.38亿元,同比下降4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4亿元[9]
早新闻|“十五五”主要目标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24 08:06
宏观政策与规划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及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重大进展[1] - 到2035年目标为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突出产业导向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3] - 国家外汇局鼓励在上海率先落地首创性、集成性探索政策,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级,稳步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4] 国际经贸关系 - 中美经贸磋商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双方将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磋商[1] - 欧盟在第19轮对俄制裁中首次列单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称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能源安全[2] 半导体与高科技产业 - 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声明荷兰总部免去张秋明副总裁职务的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其职务身份和职权保持不变[5][6] - 北京大学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首次实现精度可与数字计算媲美的模拟计算系统[7] - 新莱应材子公司拟20亿元投资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8] - 臻镭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98.09%[8] 公司业绩与资本动态 - 华工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92%,并筹划发行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8] - 生益电子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76%到519%[8] - 天能重工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59.03%[8] - 特一药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5.18%[8] - 拓维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52.03%[8] - 信达证券获证监会批复注册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8] - 双良节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92亿元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等项目[8] - 川发龙蟒子公司拟3.66亿元投建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项目[8] - 扬杰科技终止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8] - 奥拓电子拟终止智慧网点智能化集成能力提升项目[8] - 电投能源公司与独立董事韩放无法取得联系[8]
重磅发布会,今天上午举行;宇树科技完成更名,王兴兴任董事长……盘前重要消息一览
证券时报· 2025-10-24 07:37
新股申购 - 大明电子于10月24日申购,申购代码732376,发行价12.55元/股,申购上限0.95万股 [1]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向 - “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等,并规划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 - 中美经贸磋商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双方将就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磋商 [4] - 欧盟在第19轮对俄制裁中首次列单中国大型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并敦促欧方停止该行为 [5] - 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拟增加促进人工智能安全与发展的内容,并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处罚规定 [6] - 中央企业“十五五”规划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科学谋划规划,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6] - 9月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 [7] - 9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525.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 [7] - 土耳其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39.5%,为自7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 [7] 公司动态与业绩 - 安世中国声明荷兰总部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张秋明职务身份保持不变 [9] - 宇树科技完成更名,王兴兴任董事长 [10] - 华工科技正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1] - 精工钢构签约海外重大项目,金额约12.3亿元 [12] - 腾达建设联合中标4.69亿元重大工程项目 [13] - 新莱应材子公司拟20亿元投资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 [14] - 双良节能拟定增募资不超12.92亿元,用于零碳智能化制造工厂等项目 [15] - 友发集团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20.53% [16] - 北方导航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81.27% [17] - 生益电子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76%到519% [18] - 科林电气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05.48% [19] - 天能重工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59.03% [20] - 华绿生物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19.37% [21] - 特一药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5.18% [22] - 卓易信息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74.65% [23] 行业研究与投资机会 - 电动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将为锂电行业带来广阔增量空间,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有望受益 [25] - IT产业软硬件国产化趋势持续深入,鸿蒙、EDA等关键软件领域的进展值得重点关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