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石化(600688)
icon
搜索文档
炼化及贸易板块9月15日涨0.42%,岳阳兴长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16:49
板块表现 - 炼化及贸易板块9月15日整体上涨0.42%,领先个股为岳阳兴长(涨3.39%)和上海石化(涨1.81%)[1] - 上证指数当日下跌0.26%至3860.5点,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板块表现优于大盘[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呈现分化态势[1][2] 个股涨跌 - 岳阳兴长领涨板块,收盘价17.98元,成交量12.01万手,成交额2.14亿元[1] - 中国石油涨幅0.92%,成交额13.52亿元为板块最高,成交量154.57万手[1] - 博汇股份跌幅最大达2.75%,桐昆股份跌2.11%,宝莫股份跌1.98%[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8亿元,游资净流入6904.06万元,散户净流入5944.91万元[2] - 中国石油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5亿元(占比10.69%),但遭游资净流出6333.77万元[3] - 广汇能源主力净流入4100.17万元(占比11.5%),岳阳兴长主力净流入2901.69万元(占比13.54%)[3] 成交活跃度 - 中国石油成交额13.52亿元居首,广汇能源成交额3.57亿元次之[1] - 上海石化成交量96.48万手为板块最高,中国石油成交量154.57万手居次[1] - 恒逸石化成交量13.20万手,桐昆股份成交量24.19万手,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2]
2025年1-7月中国石油焦产量为1828.2万吨 累计下降4.4%
产业信息网· 2025-09-07 08:39
石油焦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石油焦产量265万吨 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1-7月累计产量1828.2万吨 累计同比下降4.4% [1] 相关上市企业 - 涉及石油焦产业链企业包括华锦股份 远兴能源 上海石化 华西能源 万华化学 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新奥股份 中油资本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行业报告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1]
研判2025!中国连续油管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油气勘探力度加大,连续油管行业规模达到43.4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4 09:16
连续油管行业概述 - 连续油管是一种由低碳合金钢制成的挠性管材 具有出色的挠性和连续性 可替代常规油管执行多种作业任务[3] - 主要特点包括高强度 能承受高达70MPa的压力 高塑性以应对反复弯曲疲劳 以及耐腐蚀性以适应恶劣井下环境[3] - 作业设备由滚筒 注入头 操作室 动力组和井控装置组成 具备带压作业和连续起下功能 具有体积紧凑 作业周期短和成本低廉优势[4] 行业发展历程 - 全球连续油管技术始于1962年 最初用于油井冲砂洗井作业 后扩展到修井 钻井 完井 测井等领域 90年代迎来飞速发展[6] - 中国于1977年引进首台连续油管作业机 在四川油田进行试验应用 1977-1999年共引进18套设备[7] - 2009年中国成功试生产出亚洲第一根CT80级连续油管 实现国产化突破 2011年后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产品出口中东 东南亚和欧洲等地[7] 行业市场规模与需求驱动 - 2024年中国连续油管行业市场规模达43.42亿元 同比增长3.1%[10] - 全球能源需求持续上升 尤其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推动油气勘探开采力度加大[10] - 页岩油气 深海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成为主流 连续油管因高效灵活优势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广泛应用[10] - 中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 从2017年19150.6万吨增至2024年21282.3万吨 2025年1-7月产量达12660.2万吨 同比增长1.30%[9]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高强度低合金钢和特种合金材料生产[8] - 中游为连续油管生产制造[8] - 下游应用于油气田修井 钻井 完井 测井等作业[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Schlumberger Halliburton和Baker Hughes合计占据约60%市场份额[10] - 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 胜利油田高原连续油管 河北恒安泰油管 信达科创 杰森能源技术等[10] - 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方面仍有不足 但部分产品已实现国产替代[10] 主要企业动态 - 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唯一专业化制管企业 产业布局覆盖五大区域 2025年4月自主研发9100米大口径连续油管 在川渝地区创下7460米作业深度纪录[11] - 信达科创生产液压控制管 连续油管等产品 提供变壁厚 智能 耐腐蚀 调质型连续油管 产品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11] 行业发展趋势 - 高钢级连续油管成为发展方向 以适应深井超深井作业需求 中国最深井已达10910米[13] - 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通过光纤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决策 优化油气输送效率[14] - 应用领域拓展至地热开发 2023年宝石钢管开发出中国首盘地热用非金属隔热连续管 应用于长庆油田[15]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338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470,472,000 | RMB | | 1 RMB | | 3,470,472,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RMB | | | | 本月底結存 | | | 3,470,472,000 | RMB | | 1 RMB | | 3,470,472,000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
碳纤维行业走出低谷?半年报透露积极信号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行业整体表现 - 碳纤维行业上半年整体释放积极信号 多数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 显示行业回暖迹象[1] - 行业复苏得益于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推进 大小丝束协同发展 产业链日趋完善[1] - 下游需求快速释放 高附加值航空航天市场稳步扩张 低空经济加速崛起[1] - 新能源领域风电用碳纤维需求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碳纤维结构件和碳陶制动盘渗透[1] - 光伏行业N型硅片占主导 碳/碳热场市场前景可观[1] - 行业复苏带动产业链上游装备制造企业业务增多[1] 企业财务数据 - 中简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2] - 中复神鹰上半年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3] - 中复神鹰现有产能2.9万吨 在建产能3.1万吨[3] - 吉林化纤上半年营业收入26.35亿元 同比增加48.39% 碳纤维产品收入4.43亿元 同比上升368.31%[3] - 光威复材上半年营业收入12.01亿元 同期增长3.87% 碳纤维板块销售收入6.36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6.85%[4] - 光威复材新能源板块碳梁业务销售收入3.69亿元 同比增长47.95%[4] - 中航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7.47亿元 同比增长7.87%[4] - 上海石化上半年集团营业额395.00亿元 同比下降9.17%[4] - 精工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 同比增长10.31% 碳纤维装备业务营业收入6.29亿元 占比59.31%[4] - 金博股份上半年营收4.11亿元 同比增长19.69%[4] - 博云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 同比增长30.98% 归母净利润846.17万元 同比增长266.37%[5] - 博云新材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营业收入1.31亿元 占比37.40%[5] - 楚江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288.03亿元 同比增长16.0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48.83%[6] 技术发展与产能布局 - 中简科技开发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 ZT7系列在空天领域稳定批量应用 ZT8拓展使用场景 ZT9H性能表现和质量稳定性高[2] - 中复神鹰突破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核心技术[3] - 中复神鹰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 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3] - 中复神鹰新能源领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 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3] - 吉林化纤表示大丝束碳纤维有望在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以及民间体育休闲领域大幅增长[3] - 上海石化将加快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布局项目 着力拓展大丝束在风电叶片、无人机、汽车等领域规模销售[4] - 精工科技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4] - 精工科技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发布 智能化水平提升25%至35%[4] - 子公司天鸟高新是C919碳刹车预制体的唯一供应商[6] - 子公司顶立科技专业从事特种材料及特种热工装备研制[6] 应用领域拓展 - 低空经济以eVTOL为代表加速崛起 碳纤维企业积极布局合作[1] - C919量产带动刹车系统交付量翻倍[5] - 碳纤维行业处于技术进步与应用拓展并行的发展阶段[6]
超高性能纤维行业分析框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附74页PPT)
材料汇· 2025-08-29 21:38
高性能纤维行业政策支持 - 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2015年《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2017年《"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改委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明确将其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和轻质高强新材料重点发展 [3][6] 碳纤维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超高强度,抗拉强度达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仅为钢的1/4,铝合金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耐超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下可达2000℃,耐低温在-180℃仍保持弹性,耐酸、防油、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 [8] - 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力学性能优异,如T300拉伸强度3530MPa,T700S达4900MPa,T1000G达6370MPa,T1100G达7000MPa,高模型M55J模量达540GPa [9] - 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不可替代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 [10] 碳纤维分类与生产工艺 - 按原丝种类分为PAN基(占90%以上)、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按丝束规格分为小丝束(<24K)和大丝束(≥24K),小丝束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用于基础工业和民用领域 [10][11] - 原丝制备工艺按溶剂分DMSO、DMAC、NaSCN等,按聚合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按纺丝工艺分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可实现高速纺丝,原丝表面平整光滑,强度较高 [11][21][30] - 碳纤维生产流程包括从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PAN原丝,再经预氧化、碳化(1000-3000℃)得到碳纤维,最后经表面处理制成织物、预浸料或复合材料 [17][19][23] 全球碳纤维供需格局 - 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17.2万吨,同比增长20.76%,中国产能6.34万吨占比31%,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产能地区,东丽+卓尔泰克产能5.75万吨居首,吉林化纤1.6万吨、赫氏1.6万吨紧随其后 [37][39] - 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1.8万吨,同比增长10.4%,风电叶片领域需求3.3万吨占比28%,体育休闲1.85万吨占比16%,航空航天1.65万吨占比14%,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需求增长显著 [52][56] -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62,379吨,同比增长27.7%,进口量33,129吨占比53.1%,国产供应29,250吨占比46.9%,风电叶片需求22,500吨占比36%,体育休闲17,500吨占比28% [58][64] 中国碳纤维产能扩张 - 2021年中国碳纤维产能6.34万吨,同比增长75.14%,吉林化纤产能1.6万吨居首,中复神鹰1.15万吨次之,预计2023年产能达15.3万吨,2025年达26.0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6% [44][45][46] - 原丝产能2020年4.96万吨,预计2025年达54.86万吨,复合增长率56%,吉林碳谷为原丝龙头,产能全国首位,其他企业原丝多配套自用 [48][49][50] - 丙烯腈作为原丝主要原材料,2021年中国产能315.9万吨,产量261万吨,利用率超80%,2021年起出口量21.0万吨超过进口量20.4万吨,2022-2024年新建产能164万吨占现有产能51.9% [29][31][34] 碳纤维应用领域分析 - 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3.3万吨,中国需求22,500吨,占比全球66.7%,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9.3万吨 [52][64][71] - 压力容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1万吨,主要受益于氢气瓶应用,预计2025年达2.19万吨,IV型储氢瓶较III型成本低7%-11%,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增长 [56][83] - 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65万吨,主要使用3K、6K、12K小丝束,预计2025年需求2.63万吨,体育休闲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85万吨,中国需求17,500吨占比94.8% [56][64][88] - 汽车轻量化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9,600吨,预计2025年达1.8万吨,碳纤维减重效果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56][94] 碳纤维生产工艺进展 - 拉挤工艺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VESTAS采用拉挤梁片标准件组装工艺,提高纤维体积含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99][101] - 真空灌注工艺生产复合材料部件,空隙率低,表面质量好,适合中等批量生产,但材料浪费较大,不适合大批量 [103][105] - 预浸料生产工艺分热熔法和溶剂法,热熔法树脂含量控制容易,无溶剂残留,但树脂粘度高易导致纤维变形,溶剂法成本低但溶剂残留影响强度 [93][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更耐磨,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性能为工程塑料最高,比聚碳酸酯高3-5倍,拉伸强度3-3.5GPa,模量100-125GPa [106] - UHMWPE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吸水率最低仅0.01%,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可达-269℃,应用于人工关节、润滑材料、防护装备等领域 [106][107]
【盘中播报】14只个股突破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41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871.31点 处于年线上方但日内下跌0.32% [1] - A股总成交额达12408.94亿元 [1] 个股突破年线情况 - 14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 其中TCL智家乖离率最高达3.84% [1] - 创意信息乖离率为3.46% 换手率达10.88% [1] - 伟明环保乖离率为2.42% 最新价19.98元较年线19.51元上涨3.31% [1] 低乖离率个股特征 - 湖南裕能乖离率仅0.24% 但当日涨幅达4.15%且换手率为4.72% [1] - 银邦股份乖离率0.23% 为榜单最低 最新价11.83元较年线11.80元微涨0.94% [1] - 上海石化乖离率0.24% 最新价2.94元较年线2.93元上涨0.34% [1]
上海石化上半年净利润暴跌1755% 高端转型阵痛加剧
犀牛财经· 2025-08-25 21:2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95.23亿元同比下降9.21% [2][3] - 归母净利润亏损4.62亿元同比暴跌1755% [2][3] - 扣非净利润亏损4.39亿元同比下降816.70%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79亿元同比增长127.78% [3][4] 业务板块表现 - 炼油产品营收268.57亿元同比下降12.96% 因销量降6.72%及销售价格下降 [4] - 化工产品营收85.36亿元同比下降3.41% 受市场环境影响 [4] - 石油化工贸易业务营收38.60亿元同比增长22.65% 因增产增销石油焦和液化气 [4] 生产运营数据 - 主体商品总产量557.68万吨同比减少4.35% [4] - 累计加工原油632.49万吨同比减少4.93% [4] - 成品油产量同比减少6.81% 其中柴油降13.56% 航空煤油降8.62% [4] 资产与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9.59亿元较上年末7.02亿元激增179.27% 主因应收成品油销售款增加 [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243.0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94% [3] - 总资产419.7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9% [3] 战略转型与项目建设 - 推进老旧装置专项隐患整治 整改完成率达98.8% 计划年内全部完成 [5] - 全面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总体设计审查 热电机组清洁改造工程进入土建施工 [5] - 启动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建设项目和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上海基地项目 [5] 产品创新与产业合作 - 加大化工新产品研发力度 优化合成材料牌号 增产高附加值产品 [5] - 加快110KV超高压电缆料开发 拓展发泡料、医用料等新产品自销业务 [5] - 坚持"炼油向化工转、化工向材料转、材料向高端转"发展思路 [6]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国际原油价格宽幅震荡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行业竞争激烈 [3]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挤压存量市场需求 化工市场处于景气周期低谷 [5] - 贸易摩擦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冲击 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较多 [3]
瑞银: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目标价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2 11:59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跌9% [1] - 上半年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3.72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资产减值亏损4.17亿元人民币 [1] 产能建设与业务发展 - 公司下半年将继续推进碳纤维产能建设 [1] 行业环境展望 - 内地提炼及化工行业反内卷推进 石化行业经营环境将见改善 [1]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瑞银下调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至2100万元人民币 [1] - 下调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2%至18% [1] - 目标价由1.93港元降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瑞银:降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目标价至1.8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1:5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9% [1] - 上半年净亏损4.62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3.72亿元人民币 主要因资产减值损失4.17亿元人民币 [1] 公司运营规划 - 下半年继续推进碳纤维产能建设 [1] 行业环境展望 - 内地提炼及化工行业反内卷推进 [1] - 石化行业经营环境将见改善 [1] 机构预测调整 - 瑞银下调公司2024年盈利预测至2100万元人民币 [1] - 下调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2%至18% [1] - 目标价由1.93港元降至1.89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