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电气(600875)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电气(0107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17:3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03%至381.51亿元人民币[1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6%至376.24亿元人民币[17] -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38%至24.94亿元人民币[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91%至19.10亿元人民币[18] - 报告期营业总收入人民币381.51亿元,同比增长14.03%[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9.10亿元,同比增长12.91%[3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0%至381.51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达376.24亿元[144] - 净利润增长13.9%至20.6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0亿元[14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11%至0.60元/股[20] - 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11%至0.60元/股[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4%同比增加0.30个百分点[20] - 基本每股收益从0.54元增至0.60元,增幅11.1%[144]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45%,主要随销量增长而增长[40] - 研发费用人民币15.70亿元,同比增长16.45%[3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5%[41]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00.84%,主要因汇兑收益增长[38][40] - 营业总成本增长12.1%至352.98亿元,营业成本为318.06亿元[144]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16.5%至15.70亿元[144]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长人民币2.24亿元[42]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长人民币1.98亿元[42] - 信用减值损失恶化至-2.1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44] - 资产减值损失扩大至-4.57亿元,同比增长76.3%[14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3.69%至-5.56亿元人民币[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52.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8.38%[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5.56亿元,同比下降113.69%[39] - 合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7%[15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69.48亿元,同比增长16.7%[15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361.33亿元,同比增长42.2%[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63.26亿元,其中投资支付现金155.83亿元[15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8.81亿元,同比增长375.8%[1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63.42亿元,较期初增加38.39亿元[150]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17.40亿元,同比增长18.3%[153]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33.75亿元,同比增长1894.8%[153] - 母公司吸收投资收到现金41.16亿元[153] 业务线表现 - 可再生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90%至104.2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增长4.83个百分点[45][46]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21%至167.6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增长1.83个百分点[45][46] - 营业收入增长14.26%主要因清洁高效能源装备板块收入增长[40] - 新增订单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占37.59%,可再生能源装备占30.82%[32] 地区表现 - 境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1%至359.23亿元人民币[48] - 境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19%至22.28亿元人民币[4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收益为108,726,806.46元[22]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损失77,176,007.37元[22] - 债务重组收益35,587,852.63元[24] - 应付款项减值准备转回收益68,978,233.06元[2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194,677.11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损失3,558,628.56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26,728,904.51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收益103,426,387.15元[2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同比增长10.11%至1563.66亿元人民币[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9.29%至423.99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0.1%至1563.7亿元人民币(上年末1420.1亿元)[132][135] - 货币资金增长16.4%至312.6亿元人民币(上年末268.6亿元)[132] - 存货大幅增长25.8%至272.9亿元人民币(上年末216.9亿元)[132] - 应收账款增长11.9%至140.3亿元人民币(上年末125.5亿元)[132] - 合同负债保持高位达420.8亿元人民币(上年末406.7亿元)[135] - 长期借款激增58.5%至34.3亿元人民币(上年末21.7亿元)[1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9.3%至424.0亿元人民币(上年末387.9亿元)[135] - 少数股东权益下降30.9%至30.0亿元人民币(上年末43.5亿元)[135] - 在建工程增长19.1%至17.0亿元人民币(上年末14.3亿元)[132] - 短期借款维持稳定在7510.9万元人民币(上年末7508.0万元)[135] - 公司总资产从3857.1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330.78亿元人民币,增幅12.3%[138] - 货币资金从59.8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81.95亿元人民币,增幅37.1%[138] - 应收账款从8.01亿元人民币增至10.71亿元人民币,增长33.7%[138] - 其他应收款从4091.82万元人民币激增至8.12亿元人民币,增长1885%[138] - 长期股权投资从231.81亿元人民币增至257.92亿元人民币,增长11.3%[138] - 合同负债从54.12亿元人民币略降至53.09亿元人民币,减少1.9%[141] - 其他应付款从6.9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50亿元人民币,增长194.2%[141] - 资本公积从130.29亿元人民币增至168.72亿元人民币,增长29.5%[141] - 未分配利润从73.35亿元人民币增至74.97亿元人民币,增长2.2%[141] - 所有者权益从2519.40亿元人民币增至2947.29亿元人民币,增长17.0%[141] - 长期应收款大幅增长至1.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07%,同比增长429.51%[55] - 在建工程增至17.0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9%,同比增长19.13%[55] -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增至47.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05%,同比增长110.89%[57] - 应交税费降至5.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35%,同比减少30.64%[57] - 其他应付款增至29.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0%,同比增长83.93%[57] - 长期借款增至34.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0%,同比增长58.50%[59] - 资产负债率为70.96%,较年初上升1.34个百分点[60] 所有者权益和股本变动 -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显示2025年1-6月权益变化[155] - 股本从上年年末的3,117,499,457.00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3,390,360,326.00元,增长8.7%[156] - 资本公积从11,559,826,521.38元大幅增加至14,355,749,032.29元,增长24.2%[156] - 未分配利润由22,690,605,142.05元增长至23,234,085,776.73元,增加543,480,634.68元[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8,796,282,366.86元增至42,399,913,430.80元,增长9.3%[156] - 少数股东权益从4,345,965,765.77元减少至3,003,750,962.05元,下降30.9%[156] - 所有者权益总额由43,142,248,132.63元上升至45,403,664,392.85元,增长5.2%[15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882,630,976.75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882,630,976.75元[156] - 利润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1,366,315,211.38元,包括对股东的分配[156] - 专项储备增加17,883,036.37元,本期提取43,679,371.29元,使用25,796,334.92元[156] - 其他综合收益从-120,082,230.27元变为-147,247,099.58元,减少27,164,869.31元[156]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412.2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期末的414.61亿元人民币,增加2.41亿元人民币[15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从372.45亿元人民币增至374.28亿元人民币,增长1.83亿元人民币[159]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7.64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6.48亿元人民币[159] - 公司向所有者分配利润15.96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为14.81亿元人民币[15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51.9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94.73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2.79亿元人民币[162] - 母公司通过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41.17亿元人民币,其中普通股投入41.17亿元人民币[162]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5.29亿元人民币[162] - 母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13.66亿元人民币[162] - 母公司期末股本从31.17亿股增至33.90亿股,增加2.73亿股[162] - 母公司资本公积从130.29亿元人民币增至168.72亿元人民币,增长38.43亿元人民币[162] - 公司股本从上年年末的3,118,533,797.00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3,117,499,457.00元,减少1,034,340.00元[165] - 资本公积从13,035,855,440.82元减少至13,031,727,900.41元,减少4,127,540.41元[165] - 库存股从111,093,911.81元减少至105,932,031.40元,减少5,161,880.41元[165] - 其他综合收益为负38,353,562.28元[165] - 未分配利润从8,025,859,223.30元减少至7,731,857,928.26元,减少294,001,295.04元[16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5,694,664,747.27元减少至25,362,309,889.95元,减少332,354,857.32元[16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48,457,384.76元[165]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480,812,242.08元[165] 融资和投资活动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5.11元,共发行272,878,203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123,189,647.33元[90][91] - 发行扣除相关发行开支人民币6,624,284.32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116,565,363.01元,公司总股本由3,117,482,123股增加至3,390,360,326股[91] - 募集资金净额使用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人民币253,943万元,尚未使用人民币157,713.55万元[93] - 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东方电气集团持有的东方电机8.14%股权,投资总额人民币73,541.53万元,已全部使用[93] - 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东方电气集团持有的东方汽轮机8.70%股权,投资总额人民币113,340.78万元,已全部使用[93] - 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东方电气集团持有的东方锅炉4.55%股权,投资总额人民币48,646.05万元,已全部使用[93] - 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东方电气集团持有的东方重机5.63%股权,投资总额人民币17,122.89万元,已全部使用[93] - 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9.30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94] - 东方电气集团承诺东方汽轮机和东方电机采用收益法评估的投资性房地产在盈利补偿期内实际净收益之和将不低于资产评估报告载明的预测净收益额之和[88] - 东方电气集团承诺标的公司的技术类无形资产在盈利补偿期内实际收入分成额之和将不低于资产评估报告载明的预测收入分成额之和[8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王军高级副总裁持有A股25,000股占总股本0.00074%占类别股本0.00082%[72] - 李建华高级副总裁持有A股62,000股占总股本0.00183%占类别股本0.00203%[72] - 胡修奎副总裁持有A股65,000股占总股本0.00192%占类别股本0.00213%[72] - 但军副总裁持有A股30,000股占总股本0.00088%占类别股本0.00098%[72] - 梁朔监事持有A股8,000股占总股本0.00024%占类别股本0.00026%[72] - 公司总股份数由31.17亿股增至33.90亿股[99][100]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由24.18%升至30.29%[9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由75.82%降至69.71%[99] - 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2.73亿股A股,发行价每股15.11元[10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2,007户[106] - 限售股份期末总数达1,026,781,266股,较期初增加272,860,869股[103] - 控股股东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72,966,194股,占总股本52.29%,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786,993,731股[10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7,935,269股,占总股本9.97%,全部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07][114] -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新进持股128,655,835股,占总股本3.79%,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07] - 华建国际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新进持股111,131,700股,占总股本3.28%,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09]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72,878,203股,已于2025年4月14日完成登记托管[104] - 控股股东认购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104] - 其他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104]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流通股985,972,463股[114] - 广发基金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7,528,600股[120] - 控股股东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786,993,731股[122] -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28,655,835股[122] - 华建国际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11,131,700股[122] - 东方电气集团合计持有A股和H股权益1,773,824,994股,占总股本比例52.29%[125][127] - FIL Limited及其关联实体通过H股持有公司权益20,281,800股,占H股类别股本比例5.97%[125][127] - 公司总股本为3,390,360,326股,其中A股3,050,360,326股,H股340,000,000股[127] -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72,878,203股已于2025年4月14日完成登记托管[124] - 控股股东东方电气集团认购的限售股锁定期为18个月,其他发行对象锁定期为6个月[124] - 公司未发现前10名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情况[120]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为3,390,360,330股,注册资本为3,390,360,330元[168] 股息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末期股息派发每10股人民币4.03元含税总计现金分红人民币1,366,315,211.38元[74]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75] 公司治理和合规 - 2025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议未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及股东会议事规则两项议案[69] - 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81] - 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82] - 董事及监事在报告期内遵守《标准守则》证券交易规定[83] -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4] - 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合并至审计与审核委员会并更名[84] - 东方电气集团承诺股份锁定期内不减持A股股份[86] 员工和培训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8,511人[76]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打造“国之重器” 扛起“国之重任”
国家能源局· 2025-09-26 16:21
公司战略定位 - 作为能源装备制造国家队 聚焦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集团 [3] - 深入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为能源电力稳定供应提供装备支撑 [3][5] 传统能源领域成就 - 十四五以来发电设备总产量超2.2亿千瓦 连续18年产量居世界前列 [6] - 为白鹤滩水电站 华龙一号 四代快堆等国家示范项目提供核心设备 [6] - 完成4000万千瓦煤电机组节能改造 3000万千瓦供热改造 年节约标准煤70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750万吨 [6] - 推进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项目 发电热效率突破50% 年节约标准煤3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94.5万吨 [6] - 实现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试验成功 捕集效率超95% [6] 新能源领域突破 - 研制全球首台18兆瓦和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 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 [8] - 风电机组产量复合增长率达21.8% 参与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 [8] - 成立智慧光能公司 自主光伏组件上市销售 [8] - 为50兆瓦光热项目提供核心设备 年节约标准煤6.2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5.5万吨 [8] - 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投运标准化加氢站 海上风电制氢试点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8] - 参建世界最大煤电机组耦合熔盐储热项目 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50兆瓦时 [8] - 全球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机组并网 创造三项世界纪录 [9] 科技创新体系 -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5%以上 新增专利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12] - 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超41% 建成4个国家级和20个省部级研发平台 [12] - 设立海外及国内创新研究院 与清华浙大等机构深化合作 [12] - 成功研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 商业化运行超9000小时 [12] - 下线首台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 开展纯氢燃烧技术研发 [12] - 白鹤滩水电机组额定效率超99% 构建100%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代水电技术体系 [12]
气田采出水制氢研究项目签约
中国化工报· 2025-09-26 10:58
技术合作与突破 -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与中石油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签署"传质膜补水耦合电解采出水制氢技术"研究项目合同 [1] - 长庆油田每年产生气田采出水300多万吨 成分复杂且含多种污染物 传统处理方式成本高昂 [1] - 2023年10月双方已签署气田采出水定向处理电解制氢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合作协议 [1] 技术研发进展 - 2024年5月研究院成功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拓展至工业废水领域 [1] - 在内蒙古苏里格气田完成"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电解制氢现场试验" 稳定运行330小时 [1] - 实现多种油气田采出水无纯化直接电解制氢 攻克传统技术难点 经第三方认证达国内领先水平 [1] 项目重点与产业影响 - 新项目聚焦气田采出水规模化制氢放大试验 验证规模工况下技术稳定性与经济性 [1] - 项目成功将为氢能产业与油气田绿色低碳开发深度融合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1] - 提供"可再生能源消纳+废水利用+低碳转型"一体化解决方案 [1]
港股风电概念震荡走高 瑞风新能源涨超6%
证券时报· 2025-09-26 10:29
风电概念股表现 - 港股风电概念板块整体震荡走高 [1] - 瑞风新能源股价涨幅超过6% [1] - 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国高速传动及龙源电力等主要企业同步跟涨 [1]
风电股继续上涨 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均涨超4%
格隆汇· 2025-09-26 10:04
风电股市场表现 - 港股风电板块延续上涨态势 瑞风新能源涨近7% 中国高速传动涨6% 金风科技与东方电气均涨超4% 龙源电力涨2.5% 大唐新能源涨近2% 新天绿色能源及京能清洁能源跟涨[1] - 具体个股表现:瑞风新能源(00527)最新价0.800港元涨幅6.67% 中国高速传动(00658)最新价1.750港元涨幅6.06% 金风科技(02208)最新价13.370港元涨幅4.21% 东方电气(01072)最新价16.350港元涨幅4.01%[2] 行业政策动态 - 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推动能源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1] - 政策信号被市场视为电力行业环保化低碳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直接利好光伏及风电等新能源装备企业[1] 用电量数据支撑 - 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0% 继7月后再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系国内首次连续两月用电量超万亿 亦为全球首次[1]
港股异动丨风电股继续上涨 金风科技、东方电气均涨超4%
格隆汇· 2025-09-26 09:59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推动能源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1] - 政策信号为电力行业环保化、低碳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利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备企业[1] 用电量数据表现 - 8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0%[1] - 国内首次实现连续两个月用电量超万亿千瓦时 全球亦属首次[1] 港股风电板块股价表现 - 瑞风新能源涨6.67%至0.800港元 中国高速传动涨6.06%至1.750港元[1] - 金风科技涨4.21%至13.370港元 东方电气涨4.01%至16.350港元[1] - 龙源电力涨2.45%至7.930港元 大唐新能源涨1.91%至2.670港元[1] - 新天绿色能源涨0.24%至4.220港元 京能清洁能源涨0.42%至2.410港元[1]
港交所消息:9月22日,摩根士丹利持有的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H股淡仓比例从2.28%降至1.61%
新浪财经· 2025-09-25 18:07
持股变动 - 摩根士丹利持有东方电气H股淡仓比例从2.28%降至1.61% [1]
解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川酒领跑榜单,成都近4年增量拿下“双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7:0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40个巨型城市群聚集全球18%人口但贡献66%经济活动和85%技术创新 突显城市群核心价值[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西部代表 近五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不足6.3万亿元增至2024年8.7万亿元 五年连跨两个万亿台阶 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从6.3%提升至6.5%[1] - 成渝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与基础设施改善显著提升区域经济活力与效能[2] 成渝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排名 - 五粮液以3059.62亿元品牌价值位居榜首 泸州老窖以1076.68亿元位列第二 长安汽车以845.57亿元排名第三[2][3] - 品牌价值前十企业包括四川长虹(810.59亿元) 通威股份(348.40亿元) 东方电气(327.21亿元) 新希望(304.96亿元) 重药控股(281.23亿元) 重庆啤酒(275.39亿元) 智飞生物(210.20亿元)[3] - 从城市分布看 宜宾 重庆和成都的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位居前三[4] 城市维度品牌价值动态 - 成都近四年上榜企业数量从43家增至52家 增量达9家 同时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增量位居第一[4][5] - 重庆上榜企业数量从42家增至48家 增量6家 绵阳 德阳和自贡各有1家增量 其他城市保持稳定或零增长[5] - 泸州 乐山 内江 宜宾等城市上榜企业数量四年间无变化[5] 行业品牌价值格局与变迁 - 饮料行业品牌价值近四年增量1170.17亿元位列各行业第一 2025年汽车行业品牌价值突破千亿达1231.47亿元[6][8] - 装备行业上榜企业数量从7家增至15家 四年翻倍增长 覆盖电气装备 通用装备 航空航天与国防等多个领域[8][10][12] - 农业品牌价值出现明显下滑 主因通威股份主营业务从农业转向装备领域[6] 重点行业发展态势 - 饮料与汽车成为成渝地区千亿级品牌支柱产业 但均面临转型挑战:川酒需应对消费年轻化与健康化趋势 重庆汽车需应对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8] - 汽车产业核心发展课题在于国际化 企业需深入掌握海外市场特点 需求及政策以制定可行进入策略[8] - 装备行业增长反映成渝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向高科技升级 成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12] 行业数量结构变化 - 医药行业上榜企业从12家增至13家 化工从8家增至9家 公用事业从6家增至7家 均保持稳定增长[10] - 房地产行业上榜企业从9家锐减至4家 减少5家 有色金属从3家减至2家 食品行业从4家减至4家但期间波动[10] - 教育行业从1家增至4家 增量3家 建筑行业从2家增至4家 增量2家 电子 环保 日用品等行业均有1家增量[10]
东方电气(01072)股东将股票存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存仓市值10.78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8:25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9月24日将所持股票存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存仓市值达10.78亿港元 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比例20.00% [1] 配售完成情况 - 公司完成配售6800万股H股 配售股份数量相当于已发行H股总数约16.67% 占配售完成后总股本比例约1.97% [1] - 配售价格为每股15.92港元 成功配售予不少于6名承配人 [1]
东方电气(01072) - 海外监管公告 - 关於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4 22:47
股本结构 - 2025年9月24日完成配售68,000,000股新H股股份[8] - 总股本由3,390,360,326股增至3,458,360,326股[8] 控股股东持股 - 配售前持股1,772,966,194股,比例52.29%[6] - 配售后持股不变,比例降为51.27%[6][8] - 未参与认购,持股比例被动稀释超1%[6][8] 权益变动 - 不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化[6][9] - 未违反相关规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