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银行(601169)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银行荣获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
新华网· 2025-10-20 15:30
活动与荣誉 - 公司受邀出席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 [1][3] - 公司作为唯一金融机构荣获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 [3] 版权金融服务战略 - 公司通过机制创新与平台联动持续探索版权金融服务新模式 [5] - 公司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知识产权推广应用的工作要求 [5] 版权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创新推出以著作权等核心知识产权为质押物的专属产品“智权贷”为小微企业提供千万元信贷资金支持 [6] - “智权贷”产品已在中关村分行、深圳分行、乌鲁木齐分行培育出多样的区域性子产品 [6] - 公司围绕电影产业链发布“电影+”版权质押贷聚焦以电影优质版权为核心的演出、动漫、衍生品等领域 [6] 平台合作与行业标准 - 公司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提供账户加支付组合金融服务并深度嵌入平台交易全流程 [7] - 公司助力深圳文交所成功上线国家级影视版权交易平台 [7] - 公司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数集团联合拟定两项关于文化数字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的国家标准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在版权领域持续深化多方联动、推动数据交互、拓宽应用场景、加强创新研发 [7] - 公司目标构建全流程、多层次的版权金融服务体系为我国版权事业注入新动能 [7]
区域银行高管互换那些事儿
36氪· 2025-10-20 10:59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中国多个主要城市出现区域性银行间高管互换现象 涉及成都、上海、北京三地 [1] - 同一地区万亿级别银行“一把手”或核心高管对调任职 可能成为银行业人事安排的新趋势 [1] 北京地区银行高管变动 - 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北京农商行三家万亿级银行组成战略联盟 高管流动频繁 [1] - 北京银行聘任来自北京农商行、拥有20年工作经历的毛文利为副行长 [1] - 华夏银行董事长杨书剑、首席信息官龚伟华、副行长唐一鸣均来自北京银行 [2][5][7] - 华夏银行前任行长关文杰于2024年调任北京农商行出任董事长 [2] 上海地区银行高管变动 - 上海农商行新任副董事长、行长汪明曾任上海银行副行长 其任职资格于10月9日获批 [8] - 上海农商行前任行长顾建忠于今年4月离任 后赴上海银行担任董事长 任职资格于8月1日获批 [10] - 顾建忠为“老上银” 1997年加入上海银行任职十余年 2019年1月进入上海农商行担任行长 [10][12] - 在顾建忠任内 上海农商行资产规模从2019年末的逾9300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1.48万亿元 [12] 成都地区银行高管变动 - 2025年8月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行同步进行“掌舵人”双向调整 [15] - 成都银行原董事长王晖调任成都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人选 黄建军接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15][17] - 王晖自2005年加入成都银行 2018年担任董事长并带领该行成功上市 [18] - 在王晖带领下 截至2024年末成都银行资产总额、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分别达到12500亿元、8800亿元、7400亿元 均为上市前的2.8倍、2.8倍、5倍 [20] - 黄建军为回归成都银行 早年历任该行多个职务 2020年赴任成都农商行后 带领该行资产规模从约5000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9837亿元 不良率压降至1.02% [22]
多家银行关停旗下App,银行App关闭潮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21
银行App关停现象概述 - 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银行关停旗下部分手机App,涉及信用卡App、直销银行App及生活类App [3] - 中国银行将"缤纷生活"App功能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北京农商银行、江西银行等也有关停并迁移信用卡App的举措 [3] -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业务已迁移至主手机银行 [3] - 2024年1至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注销备案公告中包括晋商银行"晋商直销银行"App、青海银行"青行直销"App等因停止服务而注销 [4] 银行App关停的驱动因素 - 早期数字化转型中,银行不同业务条线各自为政开发App,导致一家银行同时运营多个功能重叠的应用 [6] - 多App运营模式推高技术开发、服务器租赁、安全维护等运营成本,并造成管理低效和数据孤岛问题 [9] - 宏观经济环境趋紧,银行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承压,成本控制成为重点,需压缩非核心业务IT投入 [10] - 面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银行需整合资源打造"超级App"以提升竞争力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转向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App统一整合成为大势所趋 [12] - 未来银行核心App将向"金融+生活"综合服务平台演进,成为连接银行与客户的核心枢纽 [12] - 成功打造"超级App"的银行更易在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12]
银行研思录23:AH股银行资产质量评估(2025H1):基于“广义不良”和“超额拨备”的分析
招商证券· 2025-10-17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 [4] 报告核心观点 - 银行估值溢价通常源自中收和负债优势,而估值折价通常源自对资产质量的担忧 [2] - 客观评估银行资产质量状况是研究和投资银行的核心,报告通过构建“广义不良率”和“超额拨备利润倍数”两个指标,对56家AH股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进行更客观的评估和比较 [2][10] - 长期来看,银行估值水平与ROE中枢基本呈正相关,超额拨备回补对业绩的贡献最终将反映到估值提升上 [3] - 部分银行当前估值明显位于PB-超额拨备利润倍数回归线以上,建议积极关注 [3] 资产质量评估方法构建 - 构建“广义风险贷款率”指标,以MAX(逾期贷款额+重组贷款额,关注贷款额+不良贷款额)/总贷款额来表征,旨在拉平各家银行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 [14] - 构建“广义不良资产率”指标,计算公式为(广义风险贷款额 + 非信贷资产阶段三)/总生息资产,以更全面地反映银行表内信用风险 [7][14] - 从结果看,大行风险贷款率相对平稳,股份行略有波动,城农商行波动较大但已出现拐点;纳入非信贷资产后,股份行和城商行广义不良资产率相对偏高 [15] 超额拨备与业绩弹性分析 - 构建“超额拨备利润倍数”(超额拨备/归母净利润TTM)和“超额拨备净资产倍数”(超额拨备/归母净资产)来衡量银行业绩弹性空间 [7][27] - 优质区域行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强,超额拨备利润倍数普遍偏高,例如杭州银行2025H1该指标为213%,意味着其拨备隐含了2.1年的净利润 [7] - 大行中的农业银行和股份行中的招商银行,其超额拨备利润倍数高于可比同业 [7] 考虑不良资产回收率的敏感性分析 - 在基准情景(不良回收率为0)基础上,对非信贷资产不良和总广义不良资产进行了不同回收率(30%/50%/70%)的模拟测算 [7][28] - 在广义不良资产可回收率30%、50%、70%情形下,上市银行超额拨备利润倍数分别提升80、134、187个百分点 [7] - 高广义不良资产率的银行对不良回收率更加敏感,对于静态不良率偏高的银行,需高度关注其底层不良资产的分布和类型,高效处置回收可能带来较大利润回补空间 [7][28] 估值与投资机会分析 - 将银行当前PB、PE估值与广义不良资产率、超额拨备利润倍数对比发现,多家银行明显位于PB-超额拨备利润倍数回归线以上 [3] - 被提及值得关注的银行包括:资产质量原本相对优秀的无锡银行、苏州银行、张家港行、农业银行(H),以及估值相对偏低的泸州银行、贵州银行、徽商银行、北京银行、渝农商行(H股)等 [3]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行业覆盖股票家数为41只,总市值达11,097.4十亿元,占市场总规模的10.6% [4] - 行业指数在过去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绝对表现分别为1.5%、9.8%和17.4% [6]
城商行板块10月17日跌0.17%,上海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0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7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7日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17%,表现略强于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95%)和深证成指(下跌3.04%)[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在列出的20只个股中,6只上涨,14只下跌[1][2] 领涨个股表现 - 厦门银行领涨板块,收盘价为6.91元,涨幅为2.67%,成交量为33.59万手,成交额为2.30亿元[1] - 青岛银行涨幅为2.20%,收盘价为5.10元,成交量为62.17万手,成交额为3.16亿元[1] - 齐鲁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上涨0.98%和0.68%,成交额分别为4.46亿元和11.87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上海银行领跌板块,跌幅为1.04%,收盘价为9.49元,成交量为76.89万手,成交额为7.34亿元[2] - 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和贵阳银行跌幅分别为0.75%、0.70%和0.67%[2] - 北京银行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为244.90万手,成交额达14.11亿元,但股价下跌0.52%[2]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净流出金额为4.03亿元[2] - 游资资金和散户资金则呈现净流入状态,净流入金额分别为9539.4万元和3.08亿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苏州银行和齐鲁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426.90万元和2317.99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7.24%和5.19%[3] - 西安银行和青岛银行也录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617.32万元和288.39万元[3] - 重庆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达2717.45万元,主力净占比为-9.72%[3] - 贵阳银行和郑州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326.23万元和2303.93万元[3]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关注“资金属性”增强过程中的银行经营分化
开源证券· 2025-10-16 10:1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关注"资金属性"增强过程中的银行经营分化 [3][8] - 银行板块经历风格影响的调整后,股息率已经重新具备红利价值吸引力,H股性价比领先于A股 [9] - 投资建议布局存款财富化时代的客群优势银行 [9] 货币供应量(M1、M2)分析 - 9月M1同比增7.2%,增速较上月抬升1.2个百分点,受低基数影响的存款"活化"态势延续 [5] - 预计10月低基数效应过去后,M1增速大概率开始回落 [5] - 9月M2同比增8.4%,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5] - 9月非银存款负增1.06万亿元出现回落,或主要是理财季节性回表以及股市观望资金回流所致 [5] 社会融资规模(社融)分析 - 9月社融新增3.53万亿元,同比少增2297亿元,存量增速为8.7%,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6] - 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当月新增1.61万亿元,同比少增3662亿元 [6] - 9月新增政府债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少增3471亿元,政府债发行节奏错位或继续使社融增速下行 [6] - 9月新增未贴现银承3235亿元,同比多增1923亿元;新增信托及委托贷款344亿元,同比少增54亿元 [6] 人民币贷款分析 - 9月人民币贷款(金融数据口径)新增1.29万亿元,同比少增3000亿元,余额增速6.6%,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7] - 信贷总量受限于实体需求,增长放缓,结构上对公信贷仍有部分短贷冲量特征 [7] - 基于保护净息差、"反内卷"平滑规模等需要,大规模买票填充贷款额度的行为明显收束 [7] - 居民短贷9月新增1421亿元,在财政贴息政策落地后有所恢复 [7] - 居民中长贷9月新增2500亿元,同比实现正增,反映购房加杠杆需求略有好转 [7] - 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与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较上月基本持平 [7] 银行经营趋势与分化 - 2025年上半年除工商银行外其他国有行资金业务贡献度均提高,且零售条线的营收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普遍下降 [8][23] - 在传统存贷业务贡献度降低的阶段,银行的"资金属性"将继续增强,即负债端加重对同业及央行资金的依赖,资产端靠买债扩表 [8] - 这一过程中相对市场化、业务结构调整更快以及牌照更齐全的银行将占据优势 [8] 投资建议与受益标的 - 投资建议关注三条主线:资金属性、稳定红利及扩散逻辑、兼具强盈利确定性及客群优势 [9] - 资金属性主线受益标的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 [9] - 稳定红利及扩散逻辑主线受益标的包括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 [9] - 兼具强盈利确定性及客群优势主线受益标的包括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 [9]
成苏宁获选出任绿色动力董事长,曾兼任北京银行董事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23:10
公司人事变动 - 绿色动力于10月15日召开董事会,正式选举成苏宁担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并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2] - 新任董事长成苏宁为“80后”,出生于1984年,拥有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工商管理金融专业硕士学位[3] - 成苏宁在金融与城市功能投资领域拥有丰富管理经验,其职业履历显示,自2013年起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历任投资部项目主管、副总经理、部门经理等职,并于2023年2月至2025年2月担任金融服务业部部门经理[3] - 成苏宁自2018年10月至2023年5月兼任绿色动力董事,自2023年12月至2025年4月兼任北京银行董事,自2025年2月起任绿色动力总经理,2025年5月起任绿色动力董事并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3] - 此次人事变动源于原董事长乔德卫于今年4月13日因工作调动辞职,时隔约6个月后公司迎来新董事长[3] 公司业务概况 - 绿色动力是一家专注于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及环境综合治理的国有上市企业,成立于2000年3月29日,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4] - 公司是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循环经济与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也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内首家A+H股上市企业[4] - 公司业务模式覆盖垃圾收集、储运、焚烧、发电及供热等全产业链环节[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国内2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运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计37个,垃圾处理能力达4.03万吨/日,装机容量为857兆瓦[4] 公司财务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实现收入16.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77亿元[4] - 截至10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12元/股,总市值为99.21亿元[4]
北京退休人员办三代卡怎么选银行?官方解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5 18:15
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政策 - 北京市于9日起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五批集中换发工作 [3] - 离退休人员可通过市人社局官网或"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申领 [3] 银行选择标准 - 集中换发期间以2025年9月30日养老待遇代发银行作为换发合作银行 [3] - 新退休人员以办理退休时选择的养老待遇代发银行作为换发合作银行 [3] - 案例显示养老待遇代发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则应选择该行换发三代社保卡 [3] 银行服务变更机制 - 领取三代社保卡后如有更换服务银行需求可自行选择社保卡合作银行进行更换 [3]
谨防“涨停股专家”!10 万血汗钱险被骗,警银协作揭穿“杀猪盘”套路
环球老虎财经· 2025-10-15 17:48
事件概述 - 北京银行长沙曙光支行通过系统与人工研判结合 成功拦截一起客户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为客户避免10万元经济损失 [1][2][4][6] - 案件涉及诈骗分子以“炒股大师免费荐股”为诱饵 通过营造“精准预测”假象取得信任后 以“核心内幕需付费”为由索要10万元咨询服务费 [2] - 诈骗分子指导客户采取分多笔转账 使用线上支付平台 勿告知银行用途等方式以规避银行风控 [2] 银行风控措施与响应 - 北京银行反诈系统在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尝试转账时触发“保护性止付”机制 并伴有风险提示电话 [2] - 柜面工作人员凭借客户神情异常慌张 无法合理解释资金用途等迹象启动高度警觉 及时进行解释安抚并引导客户查找线索 [1][6] - 工作人员通过核实转账交易方单位名称 发现其无相关经营许可且涉多起服务合同纠纷 结合“高额咨询费”“保密要求”等特征判断为“杀猪盘”诈骗 [1] - 银行迅速启动“警银联动”机制 第一时间将线索推送公安机关并拨打反诈中心报警电话寻求协助 [1][6] 行业影响与社会认可 - 该案件被认定为警银协作堵截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 体现了金融机构在反诈防线中的关键作用 [4] - 属地反诈中心专程向北京银行长沙曙光支行送上表扬信 表彰其工作人员敏锐警觉 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 [4][6] - 表扬信中指出 该行为贯彻落实涉诈资金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现出高度的风险意识和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6] - 公司表示将始终秉持企业精神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筑牢金融反诈防线 [8]
城商行板块10月15日涨0.62%,重庆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城商行板块在10月15日整体上涨0.62%,领先个股为重庆银行,涨幅达1.72% [1] - 当日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3118.75点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10只个股上涨,3只个股下跌,2只个股收平 [1][2] 领涨个股表现 - 重庆银行领涨板块,收盘价10.07元,成交量45.59万手,成交额4.61亿元 [1] - 江苏银行涨幅1.31%,收盘价10.86元,成交量为板块最高,达217.00万手,成交额23.37亿元 [1] - 长沙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涨幅均超过1%,分别为1.08%、1.04%和1.04% [1] 下跌及平盘个股表现 - 苏州银行跌幅最大,为1.40%,收盘价8.45元,成交额4.69亿元 [2] - 齐鲁银行下跌0.99%,收盘价6.03元,成交额4.14亿元 [2] - 郑州银行和兰州银行股价无变动,杭州银行收盘价16.09元,当日收平 [2] 板块资金流向 - 城商行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金额为3.01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6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36亿元,抵消了部分主力资金流出 [2] - 齐鲁银行和宁波银行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分别为3824.30万元和3483.46万元 [3]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重庆银行虽领涨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191.67万元,而游资净流入达3952.24万元,占比8.57% [3] - 贵阳银行主力净流入708.09万元,占比3.64%,但游资净流出526.97万元 [3] - 北京银行主力净流出604.15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3546.99万元,占比2.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