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601169)

搜索文档
科技金融有何布局?如何展望全年息差走势?北京银行管理层回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5 20:43
公司战略与科技金融发展 - 公司坚持科技边界决定发展边界 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银行[1] - 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46亿元 较年初增长703亿元 增速19%[1] -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6万家 较年初增长近6000户[1] - 将升级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提升知识产权评价能力 带动产品服务及风险管理创新升级[1] - 以投行驱动方法提升服务能效 探索通过增信或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加大对科技企业和VC/PE发行科创债的支持力度[1] 息差管理与负债成本控制 - 上半年商业银行息差水平1.42% 较年初下降10个基点 环比下降1个基点[2] - 城商行净息差1.37% 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 环比持平[2] - 公司负债成本率1.72% 同比下降37个基点 负债成本管控取得良好效果[2] - 下半年市场利率预计延续下行态势 资产收益仍面临较大压力[2] - 公司将巩固负债成本优势 优化资产端配置结构 加大贷款投放并拓宽资产运用[2]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同比增长1.02%[4]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4]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 同比增长1.47%[4] - 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53%[4] - 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2.39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18%[4] - 负债总额4.3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2.94%[4] - 吸收存款本金2.6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39%[4]
北京银行戴炜:用好投资人的每一分钱 未来追求更高的ROE回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0:17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同比增长1.02%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 [2] - 资产收益率0.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4% [2] 风险管理 -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 收益前置风险后置 [2] - 加大现有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加强新增不良资产问责力度 [2] - 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 [2] 客户服务 - 拥有30多万公司客户和3000多万零售客户 [2] - 将客户财富保值增值作为经营第一目标 而非仅关注自身盈利 [2] - 致力于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2] 员工发展 - 重视员工作为传递服务创造价值的主要力量 [2] - 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和干事创业氛围 [2] 战略方向 - 追求更高的ROE回报 [2] - 致力于用好投资人的每一分钱 [2]
上市银行1H25业绩总结:营收利润边际改善,看好板块配置价值有限
东兴证券· 2025-09-05 17: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4]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1H25营收利润边际改善 主要得益于二季度债市回暖及非息收入改善 [4][5] - 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 [4][37] - 资产质量整体平稳 但零售业务不良压力上升 [4] - 对公贷款为信贷投放主力 零售贷款增长疲弱 [4][1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优质区域银行 [4] 业绩概览 - 1H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1.0% 归母净利润同比+0.8% 环比1Q25分别回升2.8pct和2pct [4][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中收同比+3.1% 净利息收入同比-1.3% [5] - 国有行营收同比+1.9% 净利润同比-0.1% 环比改善显著 [10] - 城商行盈利增速领先 营收同比+5.3% 净利润同比+7.0% [10] 资产端表现 - 1H25末生息资产同比+9.7% 环比提升2.1pct [4][11] - 贷款同比+8.0% 金融投资同比+14.9% 同业资产同比+17.0% [11] - 城商行贷款增速领先(同比+12.9%) 股份行偏弱(同比+3.8%) [11] - 新增对公贷款占比85% 主要投向基建(39%)和制造业(16%) [14][19] - 零售贷款同比+4.3% 新增个贷仅占12% [14] 负债端表现 - 1H25末存款同比+8.3% 环比提升2.1pct [20][23] - 国有行存款同比+7.7% 股份行同比+8.6% 城商行同比+13.3% [23][24] - 存款定期化趋势缓和 1H25日均定期存款占比63% [27][29] - 个人定期存款贡献主要增量 占新增存款75% [29] 净息差分析 - 1H25净息差1.33% 同比-13bp 降幅较1H24收窄 [4][37] - 2Q25单季净息差1.34% 环比下降3bp [37] - 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45bp 计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降34bp [37] -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45%/1.32%/1.44% [38] 非息收入与资产质量 - 中收增速转正(同比+3.1%) 国有行改善明显(同比+4.7%) [4][10]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8% 环比改善13.9pct [4] - 不良率平稳 但关注、逾期及不良生成率上升 零售业务压力显著 [4] - 拨备覆盖率平稳 拨贷比环比下降 [4] 投资建议 - 短期看好优质中小行及低估值股份行 [4] - 中长期看好国有大行及区域龙头银行 [4] - 高股息和业绩稳定性凸显配置价值 [4]
一镜到底看“科创街区”,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7:12
政策环境与市场背景 - 科技金融被定位为"五篇大文章"之首 成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 [6] - 多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明确科技金融发展路径 [4][6] - 国家鼓励银行开发匹配中小企业特点的跨境融资产品 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水平 [22][23][24] 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 全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 [7][13] -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0%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80% [29] - 截至2025年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11] 银行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 针对初创企业推出"科创e贷"信用贷款产品 重点关注企业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 [7][8][11] - 为成长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领航e贷" 累计放款超1300亿元 [15][17] - 推出"英才贷"人才专项贷款 累计服务各领域人才2.4万户 放款近16亿元 [18][19] - 为成熟期企业提供银团贷款、并购融资及科创票据等资本市场融资服务 [25][26] 银行服务成效与数据 - 北京银行2020年以来通过"首贷"支持企业超2万户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6万家 [11][15] - 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从2022年1607.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4346.1亿元 [15][36] - 服务北京地区82%创业板企业、74%科创板及北交所上市企业、75%新三板创新层企业 [30] 综合服务生态建设 - 构建"1+18+N"专营组织体系 深耕十大赛道行业客户 [32] - 建立与VC/PE机构合作机制 推出"联合跟贷"产品铺设股债双轮融资路径 [12] - 与北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 联合举办上市辅导活动 [30] - 推出跨境金融服务方案 包括汇率避险专区和外汇便利化服务 [25]
城商行板块9月5日跌0.37%,重庆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8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16:56
板块表现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下跌0.37% 跑输大盘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4% 深证成指上涨3.89% [1] - 重庆银行领跌板块 跌幅达1.34% 北京银行下跌1.14% 厦门银行下跌1.07% [1][2] - 宁波银行逆势上涨1.74% 成为板块中涨幅最大个股 青岛银行上涨0.95% [1] 个股交易情况 - 江苏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3.70亿元 北京银行成交额8.18亿元 上海银行成交额7.46亿元 [2] - 宁波银行成交量36.53万手 郑州银行成交量84.73万手 北京银行成交量135.06万手 [1][2] - 杭州银行微跌0.06% 南京银行下跌0.45% 成都银行下跌0.55%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87亿元 显示机构资金撤离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1.4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41亿元 显示零售资金逢低介入 [2] - 资金流向呈现分化态势 主力与散户资金方向相反 [2]
一镜到底看“科创街区”,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6:39
政策支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政策文件,推动科技金融发展[4]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明确科技金融发展路径[5][6] -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6] 企业发展规模 - 全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8] - 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15] 银行业务数据 - 北京银行2020年至今通过"首贷"支持企业超2万户[11] - 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6万家,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16] - 北京银行"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300亿元[16] - 北京银行"英才贷"累计放款近16亿元,服务各领域人才超2.4万户[22] -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从2021年1607.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4346.1亿元,服务企业数从8万家增长至5.5万家[42] - 北京银行服务北京82%的创业板上市企业、74%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75%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34] 金融产品创新 - 北京银行推出"科创e贷"重点关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情况[10] - 针对初创期企业推出线上化信用类融资产品"科创贷",并与VC/PE机构合作推出"联创贷"[13] - 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18] - 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银团贷款、并购融资及科创票据等资本市场融资服务[30] - 推出"英才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构建"人—家—企"一体化服务体系[22] - 推出十项跨境金融服务举措,包括汇率避险专区和"科企汇"外汇便利化方案[29] 市场建设 -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34] - 北京银行与北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联合举办"走进北交所"系列活动[34] - 北京银行构建"1+18+N"专营组织体系,深耕"十大赛道"行业客户[40] - 针对腾飞期企业提供"投行+商行+租赁+保险"一体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41]
城商行排名生变,北京银行高管调整应对挑战
观察者网· 2025-09-05 15:19
核心观点 - 江苏银行在资产规模、业绩增速和市值等多项指标上全面超越北京银行 正式成为城商行新龙头 [1] 资产规模 - 截至6月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16% [1] - 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53% [1] - 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资产规模达31483.29亿元 占全行近七成 [2] 业绩表现 - 江苏银行上半年总营收448.64亿元 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 同比增长8.05% [1] - 北京银行营收362.18亿元 同比仅增长1.02% 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 [1] 人事调整 - 北京银行8月以来新聘任柳阳获批董事会秘书任职资格 明立松获批首席信息官任职资格 [1] - 7月就任副行长的毛文利已兼任北银金租党委书记 [1] - 北京银行北京分行赵苏娅 孙毅任副行长 上海分行徐骏任副行长获核准 [2] - 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李化拟任北银金租副总裁 [2] 区域战略 - 北京银行提出在长三角再造一个北京银行 [2] -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贷款较年初增速达10.66% 营业收入占比达11.42% [2] - 北京银行在北京市场纯贷款规模排第三 仅次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 [2] 子公司情况 - 北银金租总资产667.86亿元 净资产84.45亿元 上半年净利润2.69亿元 [2] - 北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 是国内首家城商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注册资本415,119.31万元 [2]
陕西金融监管局核准刘雷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
金投网· 2025-09-05 12:06
人事任命 - 北京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刘雷任职资格获陕西金融监管局核准 [1] - 刘雷需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 否则批复失效 [1] - 北京银行需督促刘雷持续学习金融法规并树立风险合规意识 [1]
A股银行股普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跌超2%
格隆汇APP· 2025-09-05 10:52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普遍下跌 邮储银行和中信银行跌幅均超过2%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和浦发银行跌幅均超过1% [1] - 邮储银行股价下跌2.03% 总市值7518亿 年初至今涨幅15.63% [2] - 中信银行股价下跌2.00% 总市值4374亿 年初至今涨幅14.78% [2] - 中国银行股价下跌1.60% 总市值17818亿 年初至今涨幅4.84% [2] - 农业银行股价下跌1.46% 总市值25934亿 年初至今涨幅45.00% [2] - 光大银行股价下跌1.33% 总市值2186亿 年初至今涨幅0.09% [2] - 建设银行股价下跌1.30% 总市值23753亿 年初至今涨幅8.15% [2] - 浦发银行股价下跌1.02% 总市值4157亿 年初至今涨幅36.48% [2] 其他银行股表现 - 江阴银行股价下跌1.43% 总市值119亿 年初至今涨幅16.30% [2] - 华夏银行股价下跌1.34% 总市值1170亿 年初至今跌幅3.52% [2] - 无锡银行股价下跌1.34% 总市值129亿 年初至今涨幅3.14% [2] - 沪农商行股价下跌1.25% 总市值840亿 年初至今涨幅4.30% [2] - 常熟银行股价下跌1.18% 总市值249亿 年初至今涨幅12.58% [2] - 北京银行股价下跌1.14% 总市值1281亿 年初至今涨幅3.40% [2] - 苏农银行股价下跌1.14% 总市值105亿 年初至今涨幅11.56% [2] - 瑞丰银行股价下跌1.08% 总市值107亿 年初至今涨幅1.00% [2] - 上海银行股价下跌1.05% 总市值1336亿 年初至今涨幅4.90% [2] - 重庆银行股价下跌1.03% 总市值335亿 年初至今涨幅8.16% [2] - 紫金银行股价下跌1.02% 总市值107亿 年初至今涨幅5.79% [2]
揭秘银行薪酬:24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月薪超3万,高管降薪成趋势
第一财经· 2025-09-05 06:49
银行板块市值与薪酬概况 - 银行板块A股市值在2025年9月4日重回11.31万亿元 反超电子板块 成为A股第一大板块 [1] - 42家A股上市银行约260万名员工的薪酬数据披露 上半年银行业人均月薪3.02万元 同比微增1300元 扭转去年上半年人均降薪5300元的趋势 [1][2] - 薪酬数据通过合并报表公式计算 公式为"期工资总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 再结合去年末员工总数得出 [2][3] 银行薪酬梯队分布 - 股份行与东部城商行以超4.5万元的月薪稳居第一梯队 招商银行人均月薪5.05万元最高 南京银行4.82万元紧随其后 [1][2] - 国有大行为第二梯队 人均月薪范围2.5万元至3万元 中国银行2.82万元 交通银行2.75万元 工商银行2.63万元 建设银行2.62万元 农业银行2.52万元 邮储银行2.49万元 [3] - 偏远地区城农商行为第三梯队 人均月薪低于2.5万元 例如郑州银行2.47万元 西安银行2.28万元 [4] 薪酬统计与实际感受差异 - 统计薪酬与员工实际感受存在差距 因上半年发放年终奖金使平均薪酬较高 且薪酬包包括福利待遇及缴税 合并报表统计包含银行子公司 [4] - 同一岗位员工薪酬差异放大 KPI压力增大 贷款和存款指标双向承压影响薪酬 例如广东某银行客户经理提成收入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近两成 连续两年下滑 [4] 管理层薪酬变化趋势 - 银行高管降薪成为新趋势 33家A股上市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同比下降 占比达78.5% 最高降幅82.4% [1][5] - 具体案例包括光大银行高管年度薪酬总额从2023年2394.3万元降至2024年983.4万元 降幅58.9% 长沙银行从1411.1万元降至248.5万元 降幅82.4% 招商银行行长薪酬从345.32万元降至296万元 降幅14.23% [5] 薪酬结构改革方向 - 银行通过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 强化县域薪酬配置等方式优化分配结构 薪酬改革从"控高"走向"提低"与"风险约束"并重 [1][6] - 农业银行倾斜配置县域薪酬资源 工商银行加强薪酬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 招商银行遵循"价值引领、工效挂钩、风险约束"原则 [6] - 反向讨薪机制持续落地 例如招商银行在2022年追索扣回绩效薪酬5824万元 2023年4329万元 两年合计超1亿元 郑州银行建立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7] 行业薪酬代表性说明 - 上市银行薪酬水平不代表银行业整体 中国有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上市银行仅是少数 大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较弱 人均薪酬远落后于上市银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