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银行(601169)
icon
搜索文档
证券代码:603858 证券简称:步长制药 公告编号:2025-163
担保事项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杨凌步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10,000万元人民币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用于其与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签订的《综合授信合同》[1][5] - 担保事项属于2025年度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通过的授权额度范围内,已履行内部决策程序[2][4]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三年[5][8] 担保协议具体内容 - 保证范围涵盖主债权本金、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全部债权[8] - 本次担保不存在反担保安排[9] - 担保期限覆盖分期债务的每期履行期届满后三年,且债权人有权要求就全部债务提前履行担保责任[8] 被担保人及额度管理 - 被担保人杨凌步长为公司全资子公司,经营稳定且具备债务偿还能力[10][11] - 2025年度公司总担保授权额度为69.2亿元人民币,其中对子公司担保额度按资产负债率分层管理:70%以上子公司额度362,000万元,70%以下子公司额度70,000万元[2] - 担保额度允许在控股子公司间内部调剂使用,但高负债率子公司仅能从同类子公司获得额度[2] 累计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提供担保总额254,030.79万元人民币,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4.86%[12] - 目前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12] 担保合理性分析 - 担保系为满足子公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有利于其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10]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具有有效控制力,担保风险可控且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11] - 担保事项不存在利益输送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11]
西藏东财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2:45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西藏东财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简称东财上证科创50ETF联接,分为A类份额(代码025027)和C类份额(代码025028)[13] - 基金类别为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存续期限为不定期[13] - 基金募集已于2025年5月13日获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5〕1013号文注册,发售期为2025年9月10日至2025年9月24日[1][13][27] - 基金管理人为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55][56] 募集规模与结构 - 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和认购费用),最低募集份额总额为2亿份[5][20] - 若认购累计有效申请份额总额超过80亿份,将采取全程比例确认方式控制规模,认购申请确认比例计算公式为80亿份除以有效认购申请份额总额[5] - 基金根据费用结构分为A类和C类份额,A类份额收取认购/申购费用,C类份额不收取认购/申购费用但计提销售服务费[13][15] 投资策略与范围 - 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实现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18] - 投资范围包括目标ETF基金份额、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备选成份股,并可少量投资于其他股票、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货币市场工具及金融衍生品等[19] - 基金可参与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投资范围涵盖存托凭证,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9][10][11] 认购方式与要求 - 投资者需开立基金账户和基金交易账户,个人投资者须本人亲自办理开户和认购手续[2] - 基金管理人直销柜台首次认购最低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追加认购最低10万元人民币;其他销售机构每次认购金额不低于1元人民币[4][23][49] - 认购采取全额缴款方式,资金未足额到账则认购无效,认购申请一经受理不可撤销[3][33] 销售渠道与机构 - 基金通过基金管理人直销柜台及其他销售机构公开发售,销售机构包括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3][24][26] - 基金管理人可根据情况变更或增减销售机构,投资者可通过公司网站或客户服务电话400-9210-107咨询最新销售机构名录[7][16] 费用结构 - A类基金份额认购费率按单笔认购金额分级计算,认购费用不列入基金财产,用于市场推广、销售及注册登记等费用[35][36] - C类基金份额不收取认购费用,但从基金资产中计提销售服务费[13][35] - 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市场情况调低认购费率开展促销活动,需履行相关监管部门手续[36] 募集结果处理 - 基金自发售之日起3个月内需满足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方可备案[28][53] - 若募集失败,基金管理人需在募集期限届满后30日内返还投资者已交纳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29][54] - 募集期间有效认购款项产生的利息将折算为基金份额归份额持有人所有,利息转份额以登记机构记录为准[5][34][52]
金工定期报告20250902:预期高股息组合跟踪
东吴证券· 2025-09-02 17:0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两阶段构建预期股息率指标,并结合反转与盈利因子进行辅助筛选,从沪深300成分股中优选股票构建高股息组合[5][10][16];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剔除停牌及涨停的沪深300成份股作为待选股票池[15]; (2) 剔除股票池中短期动量最高的20%股票(即21日累计涨幅最高的20%个股)[15]; (3) 剔除股票池中盈利下滑的个股(即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小于0的股票)[15]; (4) 在剩余股票池中,按预期股息率排序,选取预期股息率最高的30只个股等权构建组合[11]。 预期股息率构建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年报公告利润分配情况计算股息率[5][10]; 第二阶段:利用历史分红与基本面指标预测并计算股息率[5][10]。 2. 模型名称:红利择时框架模型;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合成多个宏观经济与市场情绪因子信号,对中证红利指数进行择时判断[2][25];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包含5个子信号,每个信号根据其指标状态输出看多(1)或看空(0)红利的信号,最终合成一个总的择时观点[25][28]。具体因子及规则如下: - 通胀因子:PPI同比(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流动性因子1:M2同比(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流动性因子2:M1-M2剪刀差(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利率因子: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低位),信号方向为+[28]。 - 市场情绪因子:红利股成交额占比(上/下行),信号方向为-[2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累计收益358.90%[13],累计超额收益107.44%[13],年化超额收益8.87%[13],超额收益滚动一年最大回撤12.26%[13],月度超额胜率60.19%[13] 2. 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2025年8月),月度收益5.69%[5][16],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4.80%[5][16],相对中证红利指数超额收益4.70%[5][1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预期股息率因子;因子构建思路:结合已公告的分红数据和基本面指标对未来分红进行预测,从而计算预期股息率[5][10][1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采用两阶段法计算。 第一阶段:对于已发布年报并公告利润分配方案的股票,直接根据其公告计算股息率。 计算公式为:$$股息率 = \frac{每股现金分红}{股价}$$[5][10] 第二阶段:对于尚未公告的股票,利用其历史分红数据(如分红比例、分红稳定性)和基本面指标(如盈利能力、现金流等)建立预测模型,估算其可能的分红,进而计算预期股息率[5][10]。 2. 因子名称:反转因子;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股票的短期反转效应,即过去短期涨幅过高的股票未来表现可能不佳[10][15][1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股票过去21日的累计涨幅,并以此作为因子值[15]。 3.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因子构建思路:筛选出盈利状况正在改善的股票,规避盈利下滑的风险[10][15][16];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使用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计算公式为:$$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 \frac{本期单季度净利润 - 上年同期单季度净利润}{|上年同期单季度净利润|}$$,并剔除该值小于0的股票[15]。 4. 因子名称: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因子;因子构建思路:通过监测红利主题股票的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变化来判断市场情绪[25][28];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红利板块股票的总成交额与市场总成交额的比值,并判断该比值的变化趋势(上行或下行)[2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反转因子,在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中用作剔除排名前20%的股票[15] 2. 盈利因子,在预期高股息组合模型中用作剔除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的股票[15] 3. 红利股成交额占比因子,2025年9月信号为1(看多)[25][28]
城商行板块9月2日涨1.65%,齐鲁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16:59
板块表现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上涨1.65%,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45%)和深证成指(下跌2.14%)[1] - 齐鲁银行以3.79%涨幅领涨板块,青岛银行(2.63%)和苏州银行(2.24%)涨幅居前[1] - 西安银行是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47%[2] 个股交易数据 - 江苏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7.55亿元,成交量162.40万手[1][2] - 宁波银行成交额15.10亿元,杭州银行成交额12.00亿元,北京银行成交额12.83亿元[1][2] - 重庆银行成交量最低仅13.85万手,成交额1.36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游资净流出2.03亿元,散户净流出1.38亿元[2] - 江苏银行主力净流入1.40亿元(占比8.0%),杭州银行主力净流入1.30亿元(占比10.84%)[3] - 重庆银行主力净流入1701.04万元(占比12.55%),厦门银行游资净流入1058.73万元(占比6.68%)[3]
城商行“一哥”易主,江苏银行超越北京银行成为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9-02 16:15
资产规模排名变化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总资产超越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 成为城商行新任榜首 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6.99% [3][6] - 北京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长期位居首位 但近三年被江苏银行快速追赶 双方资产差距从2020年末的0.56万亿元收窄至当前0.04万亿元 [6] - 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分别以3.47万亿元和3.29万亿元资产规模位列第三和第四 [9][12] 盈利能力比较 - 江苏银行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连续三年领先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 [3][7] - 北京银行同期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净利润150.53亿元 [7][9] - 部分第三梯队银行出现营收负增长 贵阳银行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 厦门银行营业收入26.89亿元同比下降7.02% [13] 资本充足率状况 - 江苏银行资本充足率12.36% 一级资本充足率11.1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9% 在上市银行中处于中下水平 [7] - 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13.06%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9% 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15.2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8] - 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14.6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8% 显著高于其他头部城商行 [8] 业务结构分析 - 江苏银行非信贷资产高速增长 衍生及金融投资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和同业资产增速分别为23.1% 37.8%和41.95% 高于发放贷款16.38%的增幅 [11]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 但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约22.72亿元 [11] - 多家城商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缩水 杭州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98亿元同比下降353.83% 成都银行下降471.55% 苏州银行下降365.62% [13] 行业分层格局 - 17家城商行形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江苏银行 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 资产规模均超3万亿元 [12] - 第二梯队包括南京银行2.9万亿元 杭州银行2.24万亿元 成都银行和长沙银行超万亿元 [9][12] - 第三梯队内部分化明显 重庆银行9833.65亿元同比增长22.01% 西安银行5390.99亿元同比增长21.07% 而兰州银行和厦门银行增速不足9% [12][13] 债券市场影响 - 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波动导致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普遍缩水 特别是一季度债券利率快速上行 [14] - 债券作为银行金融投资主要配置资产 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4] - 该现象为行业共性挑战 反映在多家银行中报业绩表现中 [13][14]
城商行“一哥”易主:江苏银行全面超越北京银行
观察者网· 2025-09-02 10:33
行业格局变化 - 城商行头部阵营竞争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局 江苏银行资产规模超越北京银行成为新领头羊 [1] - 17家A股上市城商行形成清晰三层梯队格局 第一梯队包括江苏银行 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 [5] - 未来城商行发展需转向小而美 专而精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5] 江苏银行表现 - 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16% 增速高于北京银行的12.53% [2] - 上半年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2] - 不良贷款率降至0.84% 拨备覆盖率331.02% 资产质量优于同业 [2] - 对公贷款余额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 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606亿元占比22.20% [3] - 零售AUM规模突破1.59万亿元 半年新增超1600亿元 零售存款余额94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25% [3] 北京银行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仅1.02% 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同比增长1.12% [2] - 不良贷款率1.30% 拨备覆盖率不足200% 资产质量相对较弱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仅0.81% 盈利能力几乎陷入停滞 [3] - 2023年6月因14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重罚4830万元 包括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等问题 [3] 发展驱动因素 - 江苏银行崛起得益于深耕长三角经济腹地 深化数字化转型和优化业务结构 [1] - 区域经济分化是深层原因 江苏银行依托长三角产业集群和制造业升级优势 [4] - 北京银行面临首都经济功能调整和传统增长模式挑战 转型成效尚需时间检验 [4]
“城商行一哥”易主!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08:14
资产规模 - 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1.16% 超过北京银行的4.75万亿元 北京银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12.53% [2] 盈利能力 - 江苏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448.64亿元 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 同比增长8.05% 北京银行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同比增长1.02% 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 [2] 资产质量 - 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从0.89%降至0.84% 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0%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2] 竞争优势 - 江苏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 人才队伍建设 区域经济优势利用和风险控制实现多维度提升 [3][4] - 江苏银行对公业务策略与长三角制造业升级形成良好互动 激励约束机制更有效 区域业务机遇更多 [4] 行业格局 - 资产规模变动反映城商行在区域经济分化与转型中的竞争新格局 [2] - 北京银行基本盘稳固但面临业绩增长乏力与资产质量压力 需制定新发展战略并加强风险管理 [4]
城商行“一哥”易主,江苏银行超越北京银行成为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9-01 20:30
资产规模与排名变化 - 江苏银行以4.79万亿元总资产超越北京银行4.75万亿元 成为城商行新任榜首[2][4] - 江苏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6.99% 北京银行同比增长20.33%[4][8] - 双方资产规模差距从2020年末0.56万亿元收窄至2024年上半年0.17万亿元 最终江苏银行反超0.04万亿元[4] 盈利能力比较 - 江苏银行2024年上半年营收448.64亿元 净利润202.38亿元 连续三年领先北京银行[5] - 北京银行同期营收362.18亿元 净利润150.53亿元[5][8] - 宁波银行营收371.60亿元 净利润147.72亿元 上海银行营收273.44亿元 净利润132.31亿元[8] 资本充足率状况 - 江苏银行资本充足率12.36% 一级资本充足率11.1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9% 处于上市银行中下水平[5] - 北京银行三项指标分别为13.06%/12.08%/8.59% 宁波银行为15.21%/10.75%/9.65%[6] - 上海银行资本充足率14.62% 一级资本充足率11.67%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8%[6] 业务结构与发展模式 - 江苏银行非信贷资产增速显著 衍生及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央行/同业资产增速分别达23.1%/37.8%/41.95% 高于贷款增速16.38%[9]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 但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22.72亿元[9] - 投资收益79.6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9] 行业分层格局 - 第一梯队:江苏银行4.79万亿元/北京银行4.75万亿元/宁波银行3.47万亿元/上海银行3.29万亿元[9] - 第二梯队:南京银行2.90万亿元/杭州银行2.24万亿元/成都银行1.37万亿元/长沙银行1.25万亿元[10] - 第三梯队内部分化显著 重庆银行9833.65亿元(增22.01%)/西安银行5390.99亿元(增21.07%) 而兰州银行5097.42亿元(增8.30%)/厦门银行4340.01亿元(增8.92%)增速不足9%[11] 盈利分化现象 - 贵阳银行营收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 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11] - 厦门银行营收26.89亿元同比下降7.02%[11] - 重庆银行营收76.59亿元 净利润31.90亿元 保持正增长[8] 债券市场波动影响 - 杭州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98亿元 同比下降353.83%[12] - 成都银行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收益同比下降471.55%[12] - 苏州银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同比下降365.62% 贵阳银行下降249.11%[12] - 债券利率上行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 成为行业共性挑战[12]
北京银行:持续加码科技金融 专精特新贷款余额1210亿元
新京报· 2025-09-01 19:5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346.08亿元 较年初新增703.29亿元 增速达19.31% [1] - 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达1210亿元 资产质量稳健 不良贷款率1.30% 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1] 特色金融发展 - 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均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 [1] - "五篇大文章"推进成效显著 重点领域信贷规模快速扩张 [1] 战略转型进展 - 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大风控 大资管 大协同等"新三大战役"取得显著进展 [1] - 风控智能化与协同效能持续提升 连续三年每年统筹20个重大科技项目 [1] - 科技底座持续夯实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北京银行如何破解净息差收窄困局?
经济观察网· 2025-09-01 18:53
行业净息差趋势 - 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 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调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市场流动性充裕等因素影响 [1] - 北京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同期的1.47%降至1.31% 降幅达0.16个百分点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 同比增长1.02% 归母净利润150.53亿元 同比增长1.12% [1]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22%至258.48亿元 [1] 负债端管理 -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压降0.37个百分点至1.72% [2] - 企业活期存款较年初增长11.39% 带动人民币公司存款成本较年初下降24个基点 [3] - 同业存放款项日均余额同比增长11.53% 平均成本率压降至1.89% 同比下降55个基点 [3] - 非保本理财规模同比增长15% 负债结构更趋合理 [3] 资产端优化 - 公司贷款(含贴现)1.6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29% [1]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346.08亿元 较年初增长703.29亿元 增速19.31% [4]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562.95亿元 较年初增长459.45亿元 增速21.84% [4] -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 贵金属交易量增长25.67% [4] 业务结构转型 - 零售业务AUM突破1.3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85亿元 增速达7.28% [1] - 个人贷款7,160.91亿元 较年初增长134.76亿元 余额排名持续位居城商行首位 [1] - 表内外资产管理规模达5.5万亿元 同比增长18.61% [4] - 托管业务规模突破2.76万亿元 行业排名提升一位 [4] 中间业务发展 - 机构理财代销规模354.76亿元 同比增长57.41% 创历史新高 [5] - 托管手续费收入2.44亿元 行业排名提升两位 公募基金托管收入同比增速8.17% [4] - 票据业务规模稳居城商行首位 贴现量较上年末增长9.89% [6] 战略定位与转型 - 公司推进"差异化 特色化"战略 聚焦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 [1] - 科技金融被置于"第一战略"地位 致力于成为"专精特新第一行" [7] - 公司从"规模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 杠杆率由上年末的7.08%微降至6.87% [6] - 一级资本净额增至3736.96亿元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扩大至5.44万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