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银行(601169)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全线走强!月月评估分红的华富中诚信红利(A/C:023746/023747)一键配置高股息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7-04 12:08
银行股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4日银行股早盘逆势走强,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涨超2%,多家上市银行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1]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板块延续稳健向上市场表现,主要受益于市场红利投资偏好以及银行基本面改善预期 [1] -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A/C:023746/023747)5月成立以来回报达1.06%,年化回报达6.99%,该指数早盘一度涨近1% [1] 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 银行板块具有经营业绩稳健、资产质量稳定、合理估值与适当分红政策等特点,构成高股息投资价值基础 [1] - 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4.01%,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青睐 [2] - 政策愈发重视投资者回报,分红制度不断完善,高股息央企投资逻辑愈发顺畅 [2] 红利价值指数特点 - 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从沪深市场中精选连续现金分红、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公司 [1] - 采用"一高四低"(高股息、低波动、低估值、低贝塔、低换手率)因子选股策略,兼顾高分红与低波动特性 [1] - 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设置月度评估分红机制,有望给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2]
A股午评:三大股指早盘震荡上行 银行板块冲高 多只银行股再创新高
快讯· 2025-07-04 11:3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 上证综指涨0.41% 深证成指涨0.05% 创业板指涨0.18% 北证50指数跌1.08%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8787亿元 超1400只个股上涨 [1] 行业板块 - 游戏 跨境支付 脑机接口 银行 电力 造纸板块涨幅居前 [1] - 固态电池 有色金属 海工装备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游戏股走强 巨人网络涨停 冰川网络涨超10% [1] - 银行板块震荡走高 浦发银行 北京银行 上海银行等多股创新高 [1] - 固态电池概念股多数下挫 信宇人 科恒股份 金龙羽跌幅居前 [1] - 海工装备板块集体调整 深水海纳 吉鑫科技 中科海讯领跌 [1]
不足巅峰期十分之一,直销银行走向尾声
北京商报· 2025-07-03 22:59
直销银行发展历程 - 2013年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首推直销银行服务模式,成为行业起点 [4] - 随后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跟进,巅峰时期全国数量超百家 [4] - 2024年仍在运营的直销银行App仅剩13家,规模不及巅峰期的十分之一 [1][6] 直销银行现状 - 功能与手机银行高度重叠,缺乏差异化竞争策略 [1][5] - 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App仅提供基础存款产品,理财板块缺失 [7] - 目前存续的13家直销银行均为地方中小银行,如湖南银行、自贡银行、廊坊银行等 [6] 直销银行运营数据 - 湖南银行直销银行"理财+"板块产品成立以来年化利率为4.82%,"存款+"产品利率最高1.6% [6] - 青岛农商行直销银行代销理财产品"宁银理财宁欣日日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85% [7] - 廊坊银行直销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4%、1.5%、1.8%、1.85% [7] - 百信银行2024年营业净收入46.26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滑23.74% [9] - 邮惠万家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31.52%;净亏损4.15亿元 [9] 直销银行转型方向 - 可能以手机银行特色模块形式存续,聚焦高收益存款、定制化理财等专属产品 [10] - 或转型为开放银行平台,通过API接口与第三方场景深度融合 [10] - 未来可与AI、元宇宙等技术结合,打造特色业务与运营模式 [11] 直销银行存在问题 - 初期仓促布局,缺乏清晰差异化竞争策略 [5] - 低估与手机银行的冲突,未明确功能边界 [5] - 采用"部门制"模式,缺乏独立决策权,产品迭代缓慢 [9] - 独立法人模式受限于牌照范围和风控要求,业务拓展受阻 [9]
3天,49股创新高!有何特点?
证券时报· 2025-07-03 22:5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7月3日收盘上涨0.18%,盘中触及3463.62点的阶段新高 [1] - 7月以来短短3个交易日已有49只股票创出历史新高,年内近600只股票创历史新高 [1][4] - 工业富联(市值超4600亿元)7月3日涨停,蓝思科技大涨逾11% [3] 创新高股票特征 - 市值分布:建设银行(19,903.41亿元)至华维设计(18.09亿元),覆盖万亿级至小微市值 [4][6][7][9] - 行业集中度:电子行业最多(8只),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各6只,医药生物/银行各5只 [9] - 银行业中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5只股票创新高,市场认为分红确定性是主因 [9] 年内数据统计 - 主板股票创新高数量最多(220只),创业板(160只)、北交所(154只)、科创板(63只) [11] - 机械设备行业年内创新高股票达105只,汽车(70只)、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计算机/医药生物紧随其后 [11] - 446只创新高股票一季度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占比近75% [11] 行业驱动因素 - 电子行业8家公司2024年营收均正增长,7家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景气度提升推动股价 [9] - 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等行业创新高股票数量居前,反映产业链需求旺盛 [9][11]
★AI激荡并购重组新浪潮 各方群策群力向"新"提质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并购重组助推科技新变局专题活动 - 上海证券报社主办并购重组助推科技新变局专题活动 主题为AI激荡并购重组新浪潮 上百位来自上市公司 中介机构 监管单位的嘉宾参与讨论 [1] -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承办活动 提出以AI赋能金融 以金融助推科技发展 共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将提供并购顾问 股权撮合 股权融资等金融服务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扩充产融生态圈 [1] 资本市场与并购重组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 导向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突出严监严管 强本强基 [1] - 并购重组是提升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发展质量的关键 可帮助上市公司升级传统产业 培育新兴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 [2]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可实现旧瓶装新酒 同时帮助科技企业完成证券化 [2] 并购政策与监管 - 专家讲解并购六条 强调需区分合理跨界与盲目跨界 结合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情况 交易性质 目的 标的资产质量判断风险 [2] - 监管对囤壳炒壳 玩概念 忽悠式重组 盲目跨界等交易从严监管 打击市场乱象 [2] - 交易各方应依法合规 严格遵守证券行业法律法规 律师需深度参与交易结构设计 尽调等环节 [4] 企业需求与银行服务 - 企业最渴望政策性支持 供需对接 市场开拓支持 多元金融支持 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支持 [2] - 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提出做人工智能驱动的金融媒婆 利用多种类型贷款协同产业资本与资源 [3] - 北京银行提供科技人才贷款 科技企业并购试点贷款 跨境并购贷款等多元化贷款 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642亿元 [3] 并购交易实践建议 - 上市公司在市场化并购中应根据标的行业特点灵活设计业绩承诺 估值方法等方案 [3] - 交易对价支付可采用分期支付 引入外部投资 并购贷款等方式减轻资金压力 [3] - 银行可协同投资并购基金 助力科创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等 解决企业难点痛点 [3]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6
利润分配方案 - 每股派发2024年度末期现金红利0.200元(含税)[2] - 2024年度末期利润分配以总股本21,142,984,272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28,596,854.40元[5] - 2024年度中期现金红利每股0.120元(含税),全年合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20元(含税),年度现金红利总额67.66亿元(含税)[5] 分派对象与实施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已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7] - ING BANK N.V.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10] 扣税说明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个月以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11]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18元[12]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18元,符合税收协定条件的可申请退税[13] - 其他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每股派发0.20元[13] 股东大会与实施日期 - 利润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会议日期为2025年5月21日[3] 联系方式 - 咨询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丙17号北京银行大厦,联系电话010-66223826[14]
北 京 银 行: 北 京 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4
证券代码:601169 证券简称:北 京 银 行 公告编号:2025-039 二、 分配方案 截至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本 次 派 发 的 2024 年 度 末 期 利 润 分 配 以 方 案 实 施 前 的 公 司 总 股 本 本行已派发 2024 年度中期现金红利每股 0.120 元(含税),连同本次末期现金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每股分配比例 A 股每股派发 2024 年度末期现金红利0.200元(含税)。 ? 相关日期 | 股份类别 | 股权登记日 | | 最后交易日 | 除权(息)日 | 现金红利发放日 | | --- | --- | --- | --- | --- | --- | | A股 | 2025/7/9 | - | 2025/7/10 | 2025/7/10 | | ? 差异化分红送转:否 一、 通过分配方案的股东大会届次和日期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 ...
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招行、交行进入前十
金融时报· 2025-07-02 20:45
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排名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连续第8年包揽榜单前四名 [1] - 2025年榜单前十名中,中资银行占据六席,包括招商银行(第8位)和交通银行(第9位) [1] - 前二十名中还有4家中资银行:邮储银行(第12位)、兴业银行(第14位)、中信银行(第18位)和浦发银行(第19位) [1] - 前五十名中新增5家中资银行:民生银行(第22位)、光大银行(第25位)、平安银行(第33位)、华夏银行(第47位)和北京银行(第49位),其中北京银行是唯一上榜城商行 [2] 中资银行表现分析 - 前二十名中资银行数量保持稳定,仅排名出现变化,显示头部效应凸显 [2] - 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背景下,大型银行展现出更强经营韧性 [2] - 中资大型银行通过资本补充落地,全球竞争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2] 未来发展方向 - 中资银行需从夯实资本、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入手提升综合实力 [3] - 应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宗旨意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 需要提升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3] - 通过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3] - 打造多样化专业化产品服务体系,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
北京银行(601169)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2025-07-02 18:00
证券代码:601169 证券简称:北京银行 公告编号:2025-039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每股分配比例 A 股每股派发 2024 年度末期现金红利0.200元(含税)。 相关日期 | 股份类别 | 股权登记日 | 最后交易日 | 除权(息)日 | 现金红利发放日 | | --- | --- | --- | --- | --- | | A股 | 2025/7/9 | - | 2025/7/10 | 2025/7/10 | 差异化分红送转:否 一、 通过分配方案的股东大会届次和日期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经公司2025 年 5 月 21 日的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二、 分配方案 截至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 3. 分配方案: 重要内容提示: 本 次 派 发 的 2024 年 度 末 期 利 润 分 配 以 方 案 实 施 前 的 公 ...
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出炉:四大行连续8年位居前四强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7:38
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连续8年稳居全球银行排行榜前四位 [1] -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分别位列第五、六、七位 [1] - 招商银行排名从第十位升至第八位 同比增长11.3% 成为前30强中增幅最高者 [1] - 交通银行位居第九位 美国富国银行从第八位跌至第十位 [1] 中资银行表现 - 6家中资银行进入榜单前十 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进入全球前二十强 排名分别为第12、14、18、19位 [1] - 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进入全球前五十强 排名分别为第22、25、33、47、49位 [2] - 北京银行排名上升两位 是唯一进入前五十的城商行 [2] - 宁波银行位居第72位 较上年提升8位 南京银行位居第86位 较上年提升5位 [2] 行业趋势 - 中资银行在全球1000强排名中呈现稳定以及占比持续扩大的趋势 [2] - 中资银行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2] - 英国《银行家》杂志自1970年开始发布该榜单 被视为衡量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权威标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