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把脉”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期资产质量: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向好,零售贷款仍处风险暴露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35
资产质量整体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3] - 国有六大行中五家不良率下降:工商银行1.33%(降0.01pp)、建设银行1.33%(降0.01pp)、农业银行1.28%(降0.02pp)、中国银行1.24%(降0.01pp)、交通银行1.28%(降0.03pp)[2]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升0.02pp),仍为六大行最低 [2] - 股份制银行中4家不良率下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2家持平: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2家上升:民生银行1.48%(升0.01pp)、兴业银行1.08%(升0.01pp)[3] - 城商行与农商行变化显著:齐鲁银行不良率1.09%(降0.1pp)、重庆银行1.17%(降0.08pp)[3] - 优质银行资产质量突出:成都银行不良率0.66%为行业最低,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宁波银行0.76% [1] 拨备覆盖率变化 - 国有行拨备覆盖率249.16%(升1.16pp),农商行161.87%(升5.47pp)[4] - 股份行拨备覆盖率212.40%(降3.9pp),城商行185.53%(降2.55pp)[4] 贷款结构分化趋势 - 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零售贷款不良率普遍上升 [1][5] - 工商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1.47%(降0.11pp),个人贷款不良率1.35%(升0.2pp)[5] - 零售贷款中高风险品类:信用卡透支不良率3.75%(升0.25pp)、个人消费贷款2.51%(升0.12pp)[5]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但升幅达0.13pp [5] 零售贷款风险成因 - 零售贷款增长接近饱和导致增长乏力 [6] - 灵活就业人群增加影响借款人现金流稳定性 [6] - 部分行业环境变化导致从业人员收入受损 [6] - 对公贷款改善主因融资环境优化及现金流接续改善 [6] 房地产贷款风险演变 - 房地产与批发零售业仍为不良率高发行业 [7] - 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下降: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 [7]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21.32%(升14.15pp),贷款规模压降21亿元至98.25亿元 [7] - 工商银行、浦发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 [7] - 风险上升主因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及房企高杠杆模式难持续 [8]
上半年19家大中型银行按揭贷款扫描:“提前还房贷”现象缓解 14家房贷余额上升
新浪财经· 2025-09-04 21:58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变动趋势 - 2025年上半年19家主要上市银行中14家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较2023年同期14家减少的情况显著改善[1] - 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1078.3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3254.71亿元的降幅大幅收窄[3] - 10家股份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增加1534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增加384.36亿元为单家最高增幅[3] - 3家城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全部实现增长,合计增加159.54亿元[4] 主要银行具体贷款余额变动 - 四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均减少但降幅收窄:建设银行减少423.6亿元[2]、工商银行减少366.3亿元[2]、农业银行减少491.61亿元[2]、中国银行减少39.77亿元[2]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延续增长趋势:邮储银行增加213.16亿元[2]、交通银行增加29.79亿元[2] - 股份制银行表现分化:招商银行增加209.29亿元[2]、民生银行增加203.37亿元[2]、平安银行增加201.1亿元[2]、浦发银行增加175.74亿元[2]、光大银行增加137.54亿元[2] 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变化 - 14家披露数据的大中型银行中10家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3家下降,1家持平[1] - 国有大行不良率普遍上升:工商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86%[5]、建设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76%[5]、农业银行上升0.04个百分点至0.77%[5]、中国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74%[5] - 股份制银行出现分化:招商银行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46%[5][6]、兴业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0.54%[5][6]、平安银行下降0.19个百分点至0.28%[6] -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实现不良"双降":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2.29亿元[5]、兴业银行减少6.24亿元[5] 银行业务发展新动向 - 建设银行二手房贷款投放量同业第一,较2023年同期提升超20%[4] - 建设银行二手房贷款余额达1.89万亿元,位居同业首位[4] - 建设银行上半年贷款新增较2023年同期多增436亿元[4] - 银行业预计2025年房贷业务表现将优于2024年[4]
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这一行业受青睐
险资重仓持股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达619.19亿股,持股市值为6289.85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均较一季度末上升 [1][3]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最受青睐,持股数量280.30亿股,持股市值3018.83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均位居首位 [3][5] - 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持股数量位居前列 [1][6] - 前十大重仓股中六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3][4] 重点持仓个股 - 民生银行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数量73.52亿股,持股市值349.2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20.73% [4] - 浦发银行持股数量58.13亿股,持股市值806.86亿元,为持股市值最高的银行股 [4] - 中国联通持股数量31.90亿股,持股市值170.3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0.37% [4] - 京沪高铁持股数量31.54亿股,持股市值181.3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6.45% [4] 增持动向 - 二季度险资对中信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2亿股 [6] - 对苏州银行、中国建筑、华菱钢铁、洛阳钼业、四川路桥等个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亿股 [6] - 新进成为超14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对杭州银行、苏农银行、盈峰环境、江苏金租等个股加仓数量居前 [6] - 保险系私募鸿鹄基金二期新进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流通股东 [7] 投资策略取向 - 重仓持股行业的高股息特征较为明显,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 [5][7] - 多家险企通过举牌加仓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 [5] - 三季度将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结构,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2][8]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板块,契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诉求 [7][8]
20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8:3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1.25% [1] - 可交易A股中股价上涨2297只占比42.41% 下跌2990只占比55.21% [1] - 涨停44只 跌停48只 [1] 创新高个股特征 - 20只非次新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主板9只 创业板1只 [1] - 创新高个股集中于机械设备行业4只 汽车行业3只 电力设备行业2只 [1] - 创新高股今日平均上涨8.76% 涨停包括宏裕包材 天宏锂电 国光连锁 [1] - 创新高股平均股价34.16元 百元以上1只 50-100元2只 [1] - 股价最高为赛力斯148.30元上涨0.43% 其次宏裕包材62.93元 新泉股份58.98元 [1] 资金流向表现 - 创新高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18.37亿元 [2] - 主力净流入前三位:农业银行15.77亿元 新泉股份2.17亿元 邮储银行1.79亿元 [2] - 主力净流出前三位:会稽山1.06亿元 华纬科技3862.88万元 国光连锁3521.43万元 [2] 市值分布特征 - 创新高股平均A股总市值1700.98亿元 平均流通市值1579.01亿元 [2] - 总市值前三:农业银行24007.16亿元 邮储银行6405.26亿元 赛力斯2422.28亿元 [2] - 总市值后二:丰安股份15.19亿元 乐创技术19.71亿元 [2] - 流通市值前三:农业银行24007.16亿元 邮储银行4289.12亿元 赛力斯2239.01亿元 [2] 创新高频次表现 - 农业银行近一个月13次创新高 邮储银行12次 恒盛能源10次 宏裕包材8次 [2]
银行“龙头” 股价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16:55
大盘表现 - 上证指数跌1.25% 深证成指跌2.83% 创业板指跌4.25% [2] - 全市场成交额约2.58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862亿元 [2] 板块表现 - 大消费方向领涨 零售 食品加工制造 饮料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 国芳集团 安记食品 岭南控股多股涨停 [4] - 半导体 通讯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4] - 大金融板块中的银行 券商方向午后走强 [4] 银行板块 - 尾盘银行股拉升 农业银行涨超5% 邮储银行涨2.9% 双双创历史新高 中信银行涨2.17% 工商银行涨1.34% [4][5] - 农业银行A股总市值突破2.6万亿元 [4] - 42家上市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超2.9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合计超1.1万亿元 [7]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位居前五位 分别为4270.92亿元 3942.73亿元 3699.37亿元 3290.03亿元 1794.46亿元 [7] -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归母净利润位居前五位 分别为1681.03亿元 1620.76亿元 1395.10亿元 1175.91亿元 749.30亿元 [7] - 银行中报盈利企稳修复 息差预期走稳 投资收益贡献收入 资产质量形势稳定 [7] 券商板块 - 券商板块午后震荡走强 太平洋涨停 华林证券涨5.78% 国盛金控涨2.69% 国海证券涨2.28% [7][8][9] - 太平洋上半年营业收入6.15亿元 同比增长13.56% 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76.65% [9] - 42家A股上市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 权益市场向好推动自营业务增收 [10] - 券商指数修复不及大盘 大券商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 [10] 市场展望 - 资金将继续在科技成长与防御板块间寻求平衡 呈现显著结构性行情特征 短期市场或进入震荡整固期 [4] - 银行板块稳定的基本面格局夯实投资者配置信心 [7] - 券商经营进入强修复新阶段 看好业绩增长和估值修复的持续性 [10]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4日涨2.83%,农业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3.6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48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单日上涨2.83%,显著跑赢大盘,上证指数下跌1.25%,深证成指下跌2.83% [1] - 农业银行领涨板块,单日涨幅达5.17%,收盘价7.52元,成交961.63万手,成交额70.23亿元 [1] - 邮储银行涨幅2.9%,工商银行涨幅1.34%,中国银行涨幅1.26%,交通银行涨幅0.83%,建设银行涨幅0.77%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3.6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4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19亿元 [1]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入14.7亿元,占比20.93%,游资净流出6.73亿元,散户净流出7.97亿元 [2] -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入2.77亿元,邮储银行主力净流入2.47亿元,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入2.47亿元,交通银行主力净流入1.75亿元 [2] - 建设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4925.14万元,是板块中唯一主力资金流出的个股 [2] 个股成交情况 - 农业银行成交额70.23亿元居首,工商银行成交65.23亿元,中国银行成交36.05亿元 [1] - 邮储银行成交20.05亿元,交通银行成交19.96亿元,建设银行成交17.94亿元 [1] - 农业银行成交量961.63万手为板块最高,工商银行成交量876.01万手,中国银行成交量652.99万手 [1]
9月4日主题复盘 | 指数延续调整态势,大消费、造纸表现活跃,AI硬件全线大跌
选股宝· 2025-09-04 16:45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 创业板指领跌 科创50指数跌超6%[1] - 沪深京三市近3000股下跌 成交金额达2.58万亿元[1] - CPO等算力硬件股大跌 剑桥科技跌停 中际旭创跌超10%[1] - 芯片股集体重挫 寒武纪和海光信息跌超10%[1] 消费板块表现 - 零售和食品等消费股走高 国光连锁和安记食品等十余股涨停[1] - 安正时尚实现3连板 汇嘉时代和中源家居等多股涨停[4] - 浙江绍兴出台《2025年绍兴市提振消费政策》 包含15项提振消费措施[4]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突破176万张 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4%[4] - 财通证券认为消费政策系统性强且覆盖面广 对餐饮行业有直接刺激作用[5] - 光大证券表示内需政策是政府工作重点 下半年相关政策仍将延续[6] 造纸行业动态 - 景兴纸业实现2连板 松炀资源涨停 荣晟环保和大胜达等跟涨[7] - 玖龙纸业和山鹰国际等大型纸厂发布涨价函 宣布9月初上调产品价格[7] - 8月以来国内纸厂进行多轮涨价 原材料成本上涨是主要原因[7]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龙头纸企提价带动行业均价上涨 盈利有望改善[8] - 兴业证券认为纸价和浆价处于历史底部 行业或迎上行周期[8] 金融板块表现 - 券商和银行等金融股逆势活跃 太平洋涨停[1] -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创历史新高 涨幅分别达5.17%和2.9%[1][12] 其他活跃板块 - 苹果产业链局部活跃 统联精密涨幅达1.73%[9][12] - 储能板块表现活跃 海博器创涨幅达5.89%[9][12] - 固态电池板块受关注 宏裕包材涨幅达29.99%[11][12] - 机器人概念股东杰智能涨幅达2.15%[12]
邮储银行(01658) - 截至2025年8月31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6:30
FF301 增加 / 減少 (-) RMB 本月底結存 19,856,167,000 RMB 1 RMB 19,856,167,000 2. 股份分類 普通股 股份類別 A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否 證券代號 (如上市) 601658 說明 A股(上海證券交易所)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面值 法定/註冊股本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1. 股份分類 普通股 股份類別 H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是 證券代號 (如上市) 01658 說明 H股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面值 法定/註冊股本 上月底結存 19,856,167,000 RMB 1 RMB 19,856,167,000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4日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上月底結存 100,238,886,492 RMB 1 RMB 100,238,886,492 增加 / 減少 (-) 0 RMB 0 本月底結存 100,2 ...
国有大行私行业务加速扩张 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8万户
观察者网· 2025-09-04 15:59
核心观点 - 国有大型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 客户总规模达86.4万户 较年初净增8.34万户 增幅11% [1]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争夺高净值客户资源 [3] 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截至6月末私人银行客户数27.9万户 管理资产规模3.5万亿元 [1] - 持续扩容私行理财和保险产品货架 优化资产配置服务全流程体验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2.3万户 [3]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21.69万人 金融资产规模3.40万亿元 [1] - 在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5家 致力提供全场景定制化服务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1.8万户 [3]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客户26.55万人 客户金融资产3.18万亿元 [1] - 全面推进私行财富规划 资产配置 家族财富等专属金融服务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3.4万户 增量领跑国有大行 [3]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集团私人银行客户数10.26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8.94% 历史性突破10万户大关 [1] - 管理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3,888.7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0% [1] - 上半年新增私行客户0.84万户 [3]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2024年末私行客户数28.9万户 在国有大行中规模最大 [3] - 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 "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 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1] - 围绕科学家需求打造综合服务生态 加快科学家客群服务推广 [2] 邮储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富嘉客户规模达644.10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0.97% [3] - 鼎福客户(资产门槛600万元以上)规模达4.1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1.28% [3] 行业发展趋势 - 科学家群体中涌现众多高净值人群 银行布局科学家客群服务具有前瞻性 [2] - 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长 各大银行持续完善私人银行服务体系 [3]
六大行员工队伍,有新变化!
金融时报· 2025-09-04 15:57
六大行员工总数及结构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六大行在职员工总数(含劳务派遣)达182.6万人 [1] - 农业银行为员工规模最大银行 员工总数44.51万人 其中境外机构836人 综合化经营子公司及村镇银行7145人 [1] - 工商银行员工总数40.84万人 境内控股子公司10554人 境外机构15537人 [1] - 中国银行员工31.05万人 建设银行员工37.31万人 均超30万规模 [1] - 交通银行员工9.52万人(六大行最低) 邮储银行19.38万人(含合同制员工179282人及劳务派遣1449人) [2] 员工数量同比变化趋势 - 对比2023年末数据 六大行员工总数从185.29万人下降至182.6万人 减少约2.69万人 [2] - 2023年末具体基数:工商银行41.52万人 农业银行45.47万人 中国银行31.28万人 建设银行37.68万人 交通银行9.57万人 邮储银行19.76万人 [2] 金融科技人才结构性调整 - 六大行科技领域员工数量持续增长 2024年末科技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万人 [2] - 2026届校招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型人才 数智化人才需求迅速扩大 [2] - 金融科技对基础岗位形成替代效应 科技型人才占比逐渐提升 [1] 人力资源战略方向 - 多家银行强调加强基层员工培养 推动薪酬资源向基层倾斜 [2] - 工商银行明确优化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薪酬机制 加强资源向基层员工倾斜 [3] - 农业银行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县域青年英才选拔 倾斜配置县域薪酬资源 [3] 员工地域分布特征 -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在岗员工115,843人 占比26% 为所有地域中最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