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能建(601868)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调整一把手,“跨界”调任情况增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57
能源电力国央企人事调整 - 2025年6月集中调整多家能源电力国央企一把手,包括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大唐集团、中国航油等[2][3] -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辞职,由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职责[3][5] - 中国石化新任董事长侯启军来自中国石油,符合"三桶油"高管轮动惯例[5] - 中国海油首次任命非"三桶油"背景的张传江为董事长,其新能源经验或助力转型[6] - 大唐集团总经理李向良来自中国华能,中国航油总经理李炜来自中国石化分公司[6] - 国家能源集团和大唐集团董事长均为跨界调任,分别来自大唐集团和中粮集团[6] - 中核集团是唯一内部升任案例,由原总经理申彦锋接任董事长[8] 企业背景与经营情况 - 中国能建2024年营业收入4367.13亿元,总资产8690.05亿元,业务涵盖能源、基建等多领域[4] - 中国能建承建过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国家级重大项目[4] - 中国海油正在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发展海上风电[6] 行业动态与合作 - 能源电力国央企负责人频繁互访,中核集团与中国石油探讨深化合作[9] - 国家电投在青海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强调能源央企的规划重要性[9] - 行业面临"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9] 人事调整特点 - 绝大多数企业一把手为外部调任[6] - 跨界调动现象显著增多,涉及物流、粮食等领域高管转入能源电力行业[6][7] - 调整旨在应对能源转型挑战,部分任命侧重新能源领域经验[6][9]
中国能建易普力:智启未来 逐绿向新 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爆破及施工与智慧矿山一体化服务商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09
绿色发展 - 现场混装炸药生产流程比传统炸药更安全便捷,大幅减少包装、运输、储存成本,绿色属性突出[1] - 公司围绕消纳"煤代油"产品煤基费托蜡形成发明专利5项、团体标准1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1] - EXPL系列混装水胶炸药技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不依赖传统炸药外部热源,"碳足迹"与"水足迹"更优[1] - 公司积极探索融入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氨产业链,提升炸药原材料与产品环保水平[1] - 公司拥有新能源钻机、矿卡等65台套,助力打造国家级绿色矿山10个,参编绿色矿山建设团体标准5个[1] 数智赋能 - 公司业务拓展至煤田火区、海拔超5000米高原矿山等极端复杂场景,解决含硫矿山、火区爆破等技术难题[2] - "十四五"期间构建"1+N+X"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2] - 自主研发基于三维实景的智能爆破设计系统,实现地理信息自动采集、智能钻爆设计等全过程智能作业[2] - 建成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基础数据标准化、安全预警智能化[2] - 新疆承接的大型露天矿山已有10个通过中级智能化验收,推动矿山施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 行业地位 - 公司是我国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混装炸药产能占比领先的上市头部企业,现场混装炸药产能占比超过50%[3] - 2005年将现场混装炸药技术从水电行业引入矿山领域,推动该技术在大型矿山项目广泛应用[3] - 公司在露天煤矿爆破市场占比约13%、金属矿山占比超11%、建材类矿山占比近10%[3] 社会责任 - 3年来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超1500万元[4] - 推行"织密一个体系、传递一个理念"等举措,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同乡村全面振兴同频共振[4] - 派驻援藏干部、驻村工作队协助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等地发展,直播带货协助农产品销售[4] - 以专业优势支援洞庭湖抢险,爆破拆除危桥、援建乡村道路等[4]
4.05亿主力资金净流入,光热发电概念涨1.86%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7:04
光热发电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光热发电概念上涨1.8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 [1] - 板块内23股上涨,双良节能、凯盛新能涨停,盛德鑫泰、武进不锈、宝色股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00%、8.09%、5.95% [1] - 跌幅居前的有新风光、川润股份、航天晨光等,分别下跌3.16%、2.19%、1.90% [1] 资金流动情况 - 光热发电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05亿元 [1] - 1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1] - 双良节能主力资金净流入2.79亿元,凯盛新能、中国能建、武进不锈分别净流入4992.51万元、3512.50万元、3478.60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双良节能、西子洁能、凯盛新能资金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34.46%、16.51%、15.17% [2] - 盛德鑫泰、武进不锈、宝色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分别为6.33%、9.91%、4.81% [2][3] - 资金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川润股份(-3089.24万元)、航天晨光(-2030.59万元)、科远智慧(-1080.59万元) [3][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压缩空气储能(CAES)行业全景分析:起步晚但增长势头迅猛,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2 09:33
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定义及工作原理 - 压缩空气储能(CAES)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实现大容量、长时间电能储蓄的电力储能技术,分为非补燃式和补燃式两种类型 [2] - 工作原理包括压缩、储存、加热、膨胀、冷却五个流程,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高压气体发电 [2]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范围内压缩空气储能已成为继抽水蓄能后第二大适合GW级大规模电力储能的技术,美国阿拉莫斯项目储能容量达数百兆瓦时,德国在地下洞穴式技术应用领先 [4] - 中国专利数量从2016-2024年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597件峰值,截至2025年5月投运项目13个,累计装机近1000兆瓦 [5][7] - 2023年全球累计装机253MW,中国占比7%(15MW),2025年中国单项目规模已达300MW/1800MWh(湖北应城项目) [7][8] 行业产业链 - 上游涵盖空气压缩机、膨胀机、储气装置等设备制造 [9] - 中游为系统集成与工程建设,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领域,终端客户包括电站、电网公司及工商业用户 [9] 政策环境 - 国家能源局2023年9月明确要求发挥压缩空气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稳定作用 [14][16] - 2025年政策密集出台,包括《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实现高端化发展目标 [16] 竞争格局 - 行业技术门槛高,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储国能、中国能建、中国电建等央企及陕鼓动力等设备制造商 [17] - 中国能建实现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新能源营收1303亿元(占比37.55%),主导建设全球首套66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19][20] - 中国电建2024年营收6336.85亿元,2025年启动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 [22] 发展趋势 - 技术向600MW级单机功率跃升,系统效率突破70%(如肥城项目达72%) [8][20] - 5G、AI等技术推动网络控制升级,政策支持加速其在"双碳"目标下的规模化应用 [24]
武汉土拍,超百轮竞价、最高溢价率54.36%!
券商中国· 2025-07-01 09:58
武汉土地出让情况 - 武汉5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28.997亿元,其中3宗底价成交、2宗溢价成交 [2][6] - 江岸区地块吸引11家竞买人,绿城以6.645亿元竞得,楼面价27920元/㎡,溢价率54.36% [2][7] - 武昌区地块吸引5家竞买人,建发以12.202亿元竞得,楼面价16055元/㎡,溢价率22% [8] - 武汉建工和武汉城投联合体底价竞得2宗地,总价分别为5.55亿元(楼面价5405元/㎡)和2.64亿元(楼面价2815元/㎡) [8] - 汉阳控股集团底价竞得1宗地,总价1.96亿元,楼面价3500元/㎡ [8] 成都土地出让情况 - 成都金牛区宅地吸引8家房企竞拍,中能建以17.48亿元竞得,楼面价20200元/㎡,溢价率23.93% [3][10] - 地块规划建筑面积86527.3㎡,起始楼面价16300元/㎡,起始总价14.1亿元 [9] 天津土地出让情况 - 天津15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87.77亿元,其中14宗底价成交 [4][11] - 河西区地块由中海以7.4亿元竞得,楼面价21002元/㎡,溢价率11.45% [4][12] 广州土地出让情况 - 广州2宗涉宅用地均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24.96亿元 [5][13] - 白云区地块由广州地铁集团以21.83亿元竞得,楼面价19000元/㎡ [14] - 荔湾区地块由广州集迅房地产以3.13亿元竞得,楼面价30000元/㎡ [15]
大型建筑央企高层变动,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辞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30 21:37
公司高层变动 -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由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 [1] - 宋海良已按规定做好交接工作,辞任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活动 [2] - 宋海良2020年8月调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担任董事长,2022年8月当选为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2] - 宋海良新去向未公布,但市场消息显示其将出任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能建成立于2014年,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2]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21年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主营业务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市政、房建、房地产、建材、民爆、装备制造、资本(金融)等领域 [2] - 公司连续11年进入世界500强 [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完成新签合同额14,088.76亿元,同比增长9.75% [2] - 实现营业收入4,367.13亿元,同比增长7.56% [2] - 实现利润总额151.28亿元,同比增长7.97%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83.96亿元,同比增长5.13% [2] 高管背景 - 宋海良1965年出生,1987年开始职业生涯,曾在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担任多个职务 [3] - 曾担任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院长、董事长,2012年8月任上海振华重工董事长 [3] - 2012-2018年担任中交股份党委常委、副总裁 [3] - 2018年10月-2020年8月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3] 行业动态 - 中交集团管理层变动,"一把手""二把手"双双换人 [3] -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炳南出任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3] - 中交集团官网管理层信息暂不能打开,公司尚未正式公布高层变动情况 [3]
中国能建(601868)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变动的公告
2025-06-30 18:45
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因工作调动辞职,原定任期至2025年6月30日[3][4] - 宋海良离任后由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董事长等职责[4] - 公告于2025年7月1日发布[6] 影响与贡献 - 宋海良辞任不影响公司日常经营,与公司及董事无分歧[4][5] - 宋海良任职提出并践行战略,为公司作卓越贡献[5]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因工作调动辞职
快讯· 2025-06-30 18:24
公司人事变动 -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1] - 在选举产生新任董事长之前,由公司副董事长倪真代行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职责 [1] - 宋海良已确认与公司及其他董事之间无任何意见分歧,其辞任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活动 [1]
碳中和ETF基金(159885)多只成分股飘红,中国能建400MW风电项目获核准
新浪财经· 2025-06-26 11:16
指数表现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上涨0 07% 成分股恩捷股份上涨4 47% 大全能源上涨4 23% 贝特瑞上涨2 99% 通威股份上涨2 30% 新宙邦上涨1 46% [1] - 碳中和ETF基金(159885)上涨0 35% 冲击4连涨 最新价报0 58元 [1] 行业动态 - 中国能建鸡西多能互补能源基地400MW二期风电项目获批 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 节约标准煤33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76万吨 [1] - 1-4月国内风电新增并网20GW 同比+19% 海风开工项目规模超9GW 预计2025年陆风装机100GW 海风装机10GW [2] - 1-5月央国企风机招标规模50GW 同比+27% 预计2026年国内风电需求保持100GW以上 [2] 投资主线 - 看好风电行业三条主线:整机、两海(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零部件 [2] 指数构成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覆盖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及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与废物处理等领域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 79% 包括长江电力、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阳光电源、中国核电等 [3] ETF信息 - 碳中和ETF基金(159885)场外联接A:012754 联接C:012755 联接I:022797 [4]
探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解锁能源存储“新密码”
新华社· 2025-06-25 18:19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主体投资建设的"能储一号"为山东泰安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电站,采用"研投建营数"一体化模式建设 [1] - 一期项目为1台350兆瓦盐穴型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储能充电8小时,释能发电4小时(可扩容至6小时),年发电量达4.6亿度,相当于20多万家庭年用电量 [1] - 项目占地面积广阔,功能区域划分明确,涵盖储能设备区到控制中心等现代化设施 [1] 技术优势 - 350兆瓦单机功率可满足中小型城市持续供电5小时,被形象比喻为"巨型充电宝" [1] - 采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利用地下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空气压缩热量以热水、熔盐形式储存于地面储热罐 [2] - 用电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与储存热量驱动透平发电机组,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2] 行业价值 - 压气储能相比抽水蓄能具有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的优势,350兆瓦级可降低工程造价并提升转换效率 [2] - 项目带动传统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便于电网灵活性调配 [2] - 入选2023年山东省新型储能示范项目、2024年山东省重大项目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