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公司股票可能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
 2025-08-18 18:32
 合并进展 - 2025年2月18日股东大会通过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公司事项[1] - 已获中国证监会同意吸收合并注册批复[1]  终止上市 - 2025年8月14日提交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申请[1] - 8月18日收到上交所受理通知[2] - 上交所15个交易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补充材料不超30个交易日且不计入期限[2] - 若同意,股票5个交易日内摘牌,不进退市整理期[3]  换股安排 - 股票终止上市后中国船舶开始实施换股[3] - 换股股东股票按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股票[3]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申请的公告
 2025-08-18 18:30
根据本次交易方案,中国船舶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 A 股股票的 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 方,即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 A 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 有的中国重工股票。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 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 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9.7.1 条第一款第(六)项及其他 相关业务规则的规定,公司已于 2025 年 8 月 14 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 称"上交所")提交公司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并于 2025 年 8 月 18 日收到 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申请的 通知》(上证函〔2025〕2641 号)。根据该通知,上交所决定受理公司股票主动 终止上市的申请。 证券代码:601989 证券简称:中国重工 公告编号:临 2025-058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公司股票 终止上市申请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 ...
 中国重工:上交所受理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8-18 18:13
 公司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 公司于2025年8月14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1]   - 上交所于2025年8月18日受理公司申请并出具通知 [1]   - 公司将在上交所批准后刊登终止上市公告 [1]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818





 华宝证券· 2025-08-18 17:32
 新股发行及交易提示 - 申科股份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8月27日[1] - 抚顺特钢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 中国重工吸收合并公告发布于2025年8月15日[1] - 长城军工因严重异常波动发布公告[1] - 东芯股份公告发布于2025年8月16日[1]   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 - ST景谷公告发布于2025年8月16日[1] - *ST高鸿公告发布于2025年8月14日[3] - 839680 *ST广道可能终止上市[4] - 300900 广联航空可能暂停上市[6] - 835305 *ST云创公告发布于2025年7月11日[6]   债券及可转债信息 - 天润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19日[6] - 保利定转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6] - 天23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8月18日[6] - 药石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17日[6] - 东材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5日[6]   港股市场信息 - 香港宽频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8日至9月1日[7]
 中国两大国企最新举动,韩国美国高度关注
 环球时报· 2025-08-18 11:23
 中国两大国有造船企业合并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打造全球最大上市造船集团 新公司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20亿元人民币[1] - 合并后公司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应对美国举措引发的行业动荡[1][8]   韩美"MASGA"合作项目进展 - 韩国总统将视察韩华海洋集团美国造船厂 美国总统可能陪同 象征造船业在美韩关系中的重要性[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出席对美出口LNG运输船命名仪式 称项目为韩企开拓市场提供契机[2] - 韩国外长与美国驻韩使馆临时代办调研现代重工工厂 就深化造船合作展开讨论[2] - 现代重工与美国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与美国船企建立伙伴关系 参与商船建造及军舰业务[2] - 韩国造船行业将向美国海洋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 包括升级船厂 培训工人 支持海军维修工作[3]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大约有150家造船厂 所有造船厂都已满负荷运转[6] - 美国严重缺乏熟练造船工人 中国培养船舶设计人才的速度是美国的100倍甚至更多[6] - 重建美国造船能力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需要大量投资[4][6]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全球造船产能的50% 韩国和日本合计生产全球约40%的船舶[7] - 2025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 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1.7% 68.3%和64.9%[9] - 2025年上半年韩国新船订单份额从去年15%升至25.1% 主要因美国限制中资船舶使部分订单转向韩国[7][9]   韩国海外扩张战略 - 韩国寻求在菲律宾和越南投资造船厂扩大海外影响力[8] - 现代重工计划通过10年租赁方式重振菲律宾一家破产造船厂 2026年1月开始运营[8] - 现代重工在越南的合资企业计划额外投资1亿美元将造船产能提高50%[8]   政策与法律环境 - 美国国会已提出三项相关法案支持"MASGA"项目 但多数尚未进入实质审议[4] - 美国造船厂运营商和工会历来抵制外国企业参与 担心竞争和失业[4] - 美国计划从10月起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7]
 中国“两船合璧”牵动美韩造船业神经
 环球时报· 2025-08-18 10:57
 中国两大国有造船企业合并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打造全球最大上市造船集团 [1] - 合并后新公司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20亿元人民币 [1] - 合并将借助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应对美国新规带来的冲击 [1][7]   韩美"MASGA"项目进展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视察韩华海洋集团美国造船厂,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陪同 [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出席两艘对美出口LNG运输船命名仪式,视为"MASGA"项目标志性成果 [2] - HD现代重工与美国密歇根大学、首尔大学合作培养造船人才,并与美国船企建立伙伴关系 [2] - 韩国造船行业计划向美国海洋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 [3]   全球造船业格局 - 中国占全球造船产能50%,韩国和日本合计约40% [6] - 2025年1-6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51.7%、68.3%、64.9% [8] - 韩国新船订单份额从15%升至25.1%,部分因美国限制中资船舶 [6]   韩国海外布局 - HD现代重工计划通过10年租赁方式重振菲律宾一家破产造船厂,2026年1月开始运营 [7] - 越南造船公司宣布额外投资1亿美元,将造船产能提高50% [7]   美国造船业现状 - 美国约有150家造船厂,已满负荷运转 [5] - 美国严重缺乏熟练造船工人,中国培养人才速度是美国100倍以上 [5] - 重建美国造船能力面临技术、基础设施落后等挑战 [5]
 财经观察:中国“两船合璧”牵动美韩造船业神经
 环球时报· 2025-08-18 06:37
 中国两大国有造船企业合并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打造全球最大上市造船集团,合并后新公司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220亿元人民币[1]   - 合并后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应对美国多项举措引发的行业动荡[1]   - 合并后的公司已形成全球最大上市船企,保持领先地位[8]     美韩"MASGA"项目合作   - 韩国总统李在明将视察韩华海洋集团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造船厂,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陪同前往,象征造船业在美韩关系中的重要性[1]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正官出席两艘对美出口LNG运输船命名仪式,称"MASGA"有助于重振美国造船业并为韩企开拓市场[2]   - HD现代重工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和首尔大学合作培养造船人才,并与美国船企建立伙伴关系,参与商船联合建造及军舰业务[2]   - 韩国造船行业将向美国海洋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包括升级美国造船厂、培训美国工人、支持美国海军维修工作及本土联合生产船舶[3]     美国造船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造船业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落后,约有150家造船厂已满负荷运转,新建或升级造船厂需要大量投资[5]   - 美国严重缺乏熟练的造船工人,中国培养船舶设计人才的速度是美国100倍甚至更多[5]   - 美国国会提出三项法案支持"MASGA"项目,但除《商船盟友伙伴法》外,其余法案尚未进入实质审议[4]   - 美国造船厂运营商和工会抵制外国企业参与,担心竞争和失业[4]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占全球造船产能50%,韩国和日本合计占40%,美国远远落后于中国[6]   - 2025年1-6月,中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及手持订单量三大核心指标上占全球总量的51.7%、68.3%和64.9%[8]   - 美国计划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使韩国新船订单份额从15%升至25.1%,但中国仍能保持稳定市场份额[6][8]   - 韩国在菲律宾和越南投资造船厂,HD现代重工计划重振菲律宾一家破产造船厂并在越南追加1亿美元投资提高产能50%[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造船业凭借成本效率、弹性供应链和运力规模保持竞争优势[8]   - 韩国在LNG船、新能源船等高附加值细分船型可能局部重返第一,但整体超越中国门槛仍高[8]   - 美国试图通过"MASGA"项目抗衡中国在造船业的主导地位,但面临政治阻力和产业结构不匹配等制约因素[4][6]
 声呐产业招商清单:中国重工、中国海防、海兰信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8-16 15:15
 行业概述   - 声呐行业是现代海洋技术、军事航海和水下探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下之眼"功能,广泛应用于军事防御、海洋科研、资源开发、水下工程及渔业捕捞等领域 [1]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声呐技术发展,从"中国制造2025"到"十四五"规划均明确提出支持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 [1]   - 全球声呐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美国以40%市占率领先,中国以16%份额位居第二 [2]     市场格局   - 中国声呐行业呈现区域集聚特征,华北地区占比52%,华东地区占比35.29% [5]   - 2024年中国声呐市场规模达17亿元,连续五年保持增长 [17]   - 行业龙头企业中国重工2024年营业收入达554亿元,研发投入21.6亿元,均为行业最高 [14]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覆盖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与集成、下游应用三大环节 [3]   - 上游包括电子元件、传感器、特种材料等供应商,中游涉及声呐系统设计研发,下游涵盖军事反潜、海洋勘探等应用 [3]   - 青岛、上海等地已形成完整声呐产业链集群 [1]     重点企业   -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8.02亿元,主导研发"潜龙"系列AUV,2024年交付62艘国际领先船舶 [11][13][14]   - 中海达、海兰信在测扫声呐领域具有自主研发优势,中国海防和中国重工在声呐全系列产品中领先 [10]   - 行业上市公司包括广州中海达(注册资本7.44亿元)、北京海兰信(注册资本7.23亿元)等 [9]     技术发展   - 中国声呐技术从引进到自主创新,已开发出H/SJD-1型、SGG206、SGG311等多款产品 [15]   - 未来技术将向低频、大功率、大基阵方向发展,并与AI、大数据深度融合 [21]   - SLAM技术已应用于"潜龙"系列AUV,提升深海探测能力 [13]     未来趋势   - 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受海军现代化建设和民用领域需求增长驱动 [21]   - 智能化趋势明显,AI将提升目标识别能力和数据处理效率 [18][21]   - 军事反潜侦察和民用资源勘探将成为主要应用场景 [18]
 【财经】知名涂企有了更大靠山!全球最大上市造船巨头即将诞生
 搜狐财经· 2025-08-15 18:08
 交易概况 - 中国船舶通过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已获股东大会通过及证监会批复 中国重工将申请主动终止上市 [2] - 交易金额达1151.5亿元 系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合并后将缔造全球最大上市船舶制造公司 [4] - 停牌前中国船舶总市值1722亿元 中国重工总市值1163亿元 合并后新公司总资产超4000亿元 [4][6]   业务整合 - 中国船舶聚焦船舶海工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 业务涵盖造船(军民用)、修船、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 拥有江南造船等四家核心子公司 [3] - 中国重工主营舰船研发设计制造 产品包括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配套 拥有大连造船等现代化造船企业 [4] - 合并后新公司年收入规模突破1300亿元(中国船舶776.67亿元+中国重工545.03亿元) 将持续引领全球船舶工业发展 [6]   订单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合并新接订单2862.41万载重吨(中国船舶1272.46万+中国重工1589.95万) 在手订单5492.04万载重吨(中国船舶2461.07万+中国重工3030.97万) [5] - 两家公司合计占全球船舶市场份额近17% 合并后将成全球最大上市造船公司 [6]   特种业务亮点 - 中国重工旗下双瑞船舶涂料公司具军工背景 2024年船舶涂料销量21316吨 同比增长18.5% [8][9] - 船舶涂料销售收入3.886亿元 同比增长35.92% 平均单价从15898.92元/吨升至18232元/吨 [8][9] - 涂料业务生产量从2020年11623吨增长至2024年21379吨 连续五年保持增长 并拓展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 [9]   协同效应 - 整合后有利于发挥资源协同效应 抓住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机遇 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9] - 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国船舶集团(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2019年两集团联合重组奠定整合基础 [3]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815
 华宝证券· 2025-08-15 16:20
 新股发行及权益提示 - 中国船舶(600150)收购请求权申报期为2025年8月13日至8月15日[1] - 申科股份(002633)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8月27日[1] - ST凯利(300326)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8月15日[1] - 抚顺特钢(600399)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异常波动提示 - 北方长龙(301357)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ST德豪(002005)出现异常波动[3] - *ST奥维(002231)出现异常波动[3]   终止上市风险 - *ST苏吴(600200)可能终止上市[6] - *ST天茂(000627)可能终止上市[6] - *ST聆达(300125)可能终止上市[6] - *ST元成(603388)可能终止上市[6]   可转债相关 - 凯众股份(603037)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6] - 天23转债(118031)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为2025年8月18日[6] - 蓝帆转债(128108)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为2025年8月15日[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