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603517)
搜索文档
20年全国布局万店 绝味鸭脖依靠供应链打造品牌护城河
全景网· 2025-09-24 13:25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公司从2005年长沙街边小店发展至2025年全国门店超万家 完成20年餐饮连锁品牌进阶突破 [1] 供应链体系核心优势 - 供应链以中央工厂 冷链物流 数字调度为核心底盘 支撑标准化产品输出与高速门店复制 [1] - 全国设立21个中央工厂 覆盖383个地级市和443个县镇 形成300-500公里半径生产供应体系 [3] - 拥有2000多台冷链物流车辆 通过智能温控维持4℃低温环境 实现当日生产当日配送 [4] 品质控制与生产工艺 - 采用4℃恒温冷柜和50%湿度标准 从采购到加工全程冷链保鲜 每批原材料经过二次校验 [2] - 生产环节包含39道复杂工序 由经验丰富师傅把控 实现每日鲜卤高品质输出 [3] - 工厂引入前沿AI技术 进一步把控产品质量并提升运营效率 [3] 配送与销售网络 - 冷链配送确保产品清晨9点前送达门店 24小时内进入销售环节 保留卤味原汁原味 [4] -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应对路况 实现覆盖全国的高效响应配送体系 [4] 未来战略方向 - 供应链全链条建设进入深水区 从源头工厂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实现高效协同 [4] - 在保持鲜辣口感领先优势基础上 持续突破供应体系建设 打造国民餐饮基业 [4]
603517,连续2日跌停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18
股票交易异常 - 公司股票于9月24日开盘后跌停 报价13.77元/股[2] - 公司股票于9月23日复牌首日遭遇一字跌停[2] - 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2] 行政处罚与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3] - 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3]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3]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各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3]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3] - 涉事高管被处以总计450万元罚款[3] 风险警示实施 - 公司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3] - 公司股票自9月22日停牌一天 于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3] 加盟业务模式 - 实行加盟制度的连锁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和收取管理费用[3] - 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是这类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3] 财务表现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4]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4] - 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原因是内销量下降[4]
603517,连续2日跌停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15
股票表现与风险警示 - ST绝味于9月24日开盘跌停 股价报13 77元/股 复牌首日9月23日同样遭遇一字跌停[3] - 公司股票因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 8 1条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4][7]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对应年度占比分别为5 48% 3 79% 2 20% 2 39% 1 64%[7]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同时对涉事高管处以总计450万元罚款[7] 经营业绩与收入结构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 2亿元 同比下降15 57% 归母净利润1 75亿元 同比下降40 71%[8] - 加盟制度连锁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及收取管理费用 装修业务收入是此类企业的重要收入组成部分[8]
绝味食品连续2日跌停 因少计营收被“ST” 还被罚85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57
股价表现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于9月24日开盘跌停 报13.77元/股 受ST个股5%涨跌停板限制 [2] - 复牌首日9月23日遭遇一字跌停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2][6] - 风险警示触发原因为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情形 [6] 行政处罚与财务影响 - 公司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6] -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涉事高管被处以总计450万元罚款 [6] - 处罚直接导致公司股票自9月22日停牌一天 次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6] 经营模式与收入结构 - 加盟制度连锁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及收取管理费用 [6] - 装修业务收入是此类公司收入来源之一 本次被查出的问题涉及该业务 [6]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 [6] -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 [6]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内销量下降 [6]
绝味食品连续2日跌停,因少计营收被“ST”,还被罚850万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4 12:49
股价表现与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于9月24日开盘后跌停 报13.77元/股 实行5%涨跌停板制度[1] - 9月23日复牌首日遭遇一字跌停 同日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1][3]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因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3]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嫌2017年至2021年期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3] - 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3] - 少计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3] - 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 涉事高管总计罚款450万元[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4] -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4] - 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原因为内销量下降[4] 行业经营模式 - 加盟制度连锁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及收取管理费用[4] - 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是此类企业的常见收入来源之一[4]
绝味食品五年少计营收超7亿元被ST
新浪科技· 2025-09-23 22:29
公司财务违规 - 绝味食品因五年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1] - 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已由湖南证监局调查完毕[1] - 2017年至2021年五年期间少计营业收入合计达7.24亿元[1]
绝味食品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发生了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1:09
股价表现 - ST绝味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 收盘报14.4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6元 跌幅4.98% [1][2] - 公司总市值为87.81亿元 量比为0.06 换手率为0.12% 成交额为1081.1万元 [1][2] - 公司股票于9月22日停牌一日 并于9月23日起被实施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 [1][6] 财务违规事件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3]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3] - 证监会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6] - 对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对财务总监彭才刚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6]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 同比减少15.57% [7]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减少40.71% [7] 公司背景 - 绝味食品总部位于湖南长沙 主营休闲卤制食品生产和销售以及连锁加盟体系运营管理 [6] - 公司为国内现代化休闲卤制食品连锁企业领先品牌 于2017年3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6]
连锁门店AI Agent应用分野:究竟相信人,还是相信算法?
36氪· 2025-09-23 19:30
AI在零售连锁行业的应用现状 - AI技术广泛应用于门店运营多个环节 包括基于180天历史数据和12项实时指标的客流预测与自动排班 全渠道运营效率提升39% [1] - 通过多模态技术模拟用户交互 提炼金牌销售工作方法 实现"人脑蒸馏"式经验传承 [4] - AI智能体在PK赛中快速学习人工策略 从目标拆解到策略复盘实现闭环优化 最终取得完胜 [6] 企业应用AI的两种战略路径 - 激进派主张AI作为决策大脑 员工只需执行指令 认为所有岗位均可通过SOP和职能分析打造超级员工Agent [2][4] - 保守派坚持AI仅适用于标准化流程 复杂决策需由人类完成 强调人工服务能带来40%额外销售额 [9][11] - 分歧本质是管理哲学差异:相信算法完美决策或相信人类情感价值创造能力 [2][11] 行业特性与AI适配度 - 连锁行业依赖SOP标准化流程 但年流失率20%导致万人规模企业年进出四五千人 AI可加速新员工培训 [5] - 店长工作涵盖运营/人员/库存等6大复杂模块 AI已在营销推送和自动订货等结构化领域实现初级决策 [6] - 食品安全监督等场景通过多模态视觉识别替代人工巡检 使1名员工监管30家门店成为可能 [12] 技术实施挑战与数据基础 - 数据不全和流程模糊构成"数字负债" 需先完成数据治理才能有效部署AI系统 [16] - 线下场景参数复杂度超越当前技术承载能力 人类经验仍不可或缺 [13] - 员工抵触情绪形成悖论:AI需经验数据喂养但可能取代数据提供者 需强调效率提升而非替代 [12] 人力成本与行业演进趋势 - 餐饮服务员月薪集中于1500-2500元 日均工时超10小时且平均在职周期仅6-8个月 [16] - 未来人力将成为昂贵生产资料 只有高端门店保留人工服务 新一代消费者将习惯机器人服务 [18] - 当前关键需找到人机协同临界点 平衡效率提升与服务质量 [17]
「藏富」5年,绝味食品突遭ST
36氪· 2025-09-23 19:12
公司财务违规事件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被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 [1][3]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约7.24亿元 [4] - 公司被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被罚款200万元 其他高管分别被处以150万元和100万元罚款 [5] 股票交易变更 - 绝味食品股票自2025年9月22日起停牌 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实施后公司A股简称由"绝味食品"变更为"ST绝味" 证券代码603517保持不变 [1][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滑15.57% 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减少40.71% [7] - 2024年全年营收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 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创上市新低 [7] - 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至2025年9月的10838家 净减少超5000家门店 [8] 行业竞争环境 - 卤味行业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厮杀阶段 头部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导致行业毛利率承压 [10] - 紫燕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同行加速布局 通过降价促销和新品迭代抢占市场份额 [10] - 健康消费理念兴起导致年轻消费者对传统高盐高油卤味偏好度下降 转向健康零食 [10] 监管政策背景 - 2023年修订版《退市新规》将财务造假列为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监管层对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态度 [13] - ST普利2021-2022年虚假记载营业收入10.3亿元占两年营收总额31.08% 虚假利润总额6.95亿元占比76.72% [12] - ST康美因财务舞弊退市 成为A股财务造假退市第一案 投资者通过集体诉讼获赔超24亿元 [12]
ST绝味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16:28
股价表现 - 9月23日复牌首日股价一字跌停 收盘报14.49元 下跌4.98% 总市值87.81亿元 [1] 财务违规细节 - 因连续五年财务信披违规被停牌一日 违规涉及2017年至2021年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未确认 [3] - 2017年少计营业收入占当年披露营收5.48% 2018年占3.79% 2019年占2.20% 2020年占2.39% 2021年占1.64% [3] - 公司各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3] 监管处罚 - 湖南监管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5] - 对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 [5] - 对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5] - 对时任董秘彭刚毅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5] 行业影响 - 此次处罚对企业的商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5] - 对团队信心 供应商信心 加盟商信心都造成了较大打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