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伊份(603777)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粽子里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转型需过品控“生死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0:50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购买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1] -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 [1] - 涉事产品已封存,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查到相关批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 [1] -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2315平台,公司累计收到超400起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投诉 [2] - 消费者投诉案例包括在软糖中发现毛发、在月饼中吃出塑料等 [2] 代工模式问题 - 事件将聚光灯打向公司的代工模式及相关产品、运营、品控和管理问题 [1] - 公司产品覆盖13大核心品类,其中OEM商品1500余款 [1] - 代工模式能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生产线、提升规模,但带来食品安全与品控管理方面的"漏洞"及风险 [1] - 生产环节依赖外部厂商,企业对原材料把控、生产流程监督等方面的难度加大 [1] 经营业绩下滑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7526.7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31.94% [2] - 量贩零食、零食折扣店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大量新品牌快速崛起,门店迅速扩张并抢占市场份额 [2] - 新兴业态凭借低价、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灵活的选址策略,给传统零食企业带来强烈冲击 [2] 转型与改进方向 - 公司首要任务是强化食品安全与品控风险管理,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 - 需要重新审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流程,加强对代工厂的筛选、监督与考核 [3] - 建立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问责机制 [3] - 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路径,在业务多元化、产品服务创新和渠道布局等方面全面发力 [3]
消费舆警指数|来伊份粽子异物事件暴露“代工之殇”,食品企业如何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5:40
舆情事件概述 - 江苏消费者苏女士5月10日发视频称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带血创可贴 涉事产品委托单位为上海来伊份 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 生产地址位于浙江嘉兴秀洲区 [2] - 消费者已拨打12315反映情况 并要求来伊份官方明确回应 [2] 企业应对措施 -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 积极与消费者沟通 确保健康与权益保障 [5] - 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 消费者可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5] - 强调生产工序设专职检验岗 对员工创可贴使用有识别追溯流程 [5] - 承诺后续公布调查结果 加强供应商生产 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5] 舆情响应表现 - 5月12日通过官网 抖音 上市公司公告首次回应 5月13日官网二次回应 总裁公开排查供应链问题 [6] - 回应主动及时 在及时性 回应直接度 渠道选择等维度达标 但信息完整性不足 [5][6] - 综合评分59/100 舆情管理及响应13/20 舆情回应26/35 事件处理17/30 品牌影响3/15 [3] 舆情暴露问题 - 未披露事件排查结果 企业整改措施 内控短板等关键信息 [6] - 未联合代工厂公布生产链路证据 未反思监管漏洞 代工链条安全性受质疑 [7] - 消费者关注代工厂违规操作可能性及公司监管缺陷 但企业未充分回应 [7] 行业观察视角 - 消费企业舆情应对需平衡声誉维护与公开透明 及时响应是评分关键因素 [5][6] - 舆情评价体系侧重信息公开 回应完整性 及时性等维度 [5]
刚刚,来伊份再次回应“带血创可贴”事件→
新华网财经· 2025-05-13 14:35
事件概述 - 5月10日江苏宿迁苏女士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5] - 5月12日公司公告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全面下架相关批次产品[6] - 5月13日公司官网发布处理说明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出不合格产品[1] 公司应对措施 - 对相关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处理[1] - 全力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工作[1] - 与消费者达成和解以消除公众质疑[1] - 消费者可前往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6]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28%[6] - 直营门店1485家较2023年减少425家[6] - 加盟门店1600家较2023年减少175家[6] - 2024年营业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6] 公司背景 - 1999年创立于上海[6] - 旗下拥有嗨吃无骨、伊天益袋等近千款零食[6] - 官网显示全国门店数量超过3600家[6]
全面下架、补偿!来伊份最新回应“粽子事件”
新浪财经· 2025-05-12 15:33
食品安全事件 - 来伊份蜜枣粽中被消费者投诉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 [1] - 涉事产品生产批次为2025年4月2日 代工方为五芳斋 [2] - 公司已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并承诺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 公司承诺承担消费者因食用问题产品产生的医疗费用 [3] 企业应对措施 - 来伊份成立专项小组调查事件 但尚未取得涉事实物 [7] - 五芳斋表示正在配合来伊份和政府部门的调查 [7] - 公司表示若确认为生产控制问题将追究责任人责任 [7]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公众对节令食品安全担忧 登上热搜榜首 [2] - 来伊份线上旗舰店全面下架粽子类产品 线下同步撤柜 [2]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大量产品依赖代工生产 [9] - 网络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近千条投诉 多涉及食品异物和变质问题 [9] 代工模式挑战 - 事件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管理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9] - 业内人士认为代工模式增加质量控制难度 [9] - 行业建议企业应加强对代工厂的监督和管理 [9]
来伊份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创可贴”:全面下架
证券时报· 2025-05-12 12:26
公司公告回应 - 公司针对蜜枣粽产品舆情发布公告 表示管理层高度重视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全面核查 [1] - 公司强调产品品质与消费者体验是重中之重 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与相关消费者积极沟通 [3] - 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已全面下架 消费者可前往就近门店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3] 事件背景 - 5月10日江苏消费者发布视频投诉 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3] - 消费者在视频中明确展示异物特征 并要求公司官方给出明确回应 [3] - 根据消费者视频确认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 [4] 公司后续措施 - 公司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并承诺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生产 产品运输 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 [3] - 公司表示将从严落实源头防控措施 确保食品安全措施有效执行 [3] - 公司重申恪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3]
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称产品以OEM代工为主 凸显管理漏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1:56
公司回应与处理措施 - 公司针对蜜枣粽舆情发布公告,已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并与相关消费者沟通[1] - 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提供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1] - 公司详细说明生产管理流程,包括创可贴使用规范、金属探测识别和追溯机制[1] - 承诺加强供应商生产、运输、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1] 事件背景与供应链情况 - 事件源于消费者投诉在粽子中发现带血创可贴,已向12315反映[2] - 涉事产品为"高粽"系列,委托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 - 公司产品基本采用OEM委托生产模式,2024年报显示1500余款OEM商品[2][4] - 五芳斋表示仍在核实事实暂未回应[2] 行业模式与质量控制 - 公司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研发到供应商生产全方位品质保证[3] - 专家指出质量问题关键在质量内控体系而非代工模式本身[3]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1094条投诉,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和会员卡问题[3] - 2012年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影响IPO进程[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4] - 归母净利润亏损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04亿元同比下降13.91%[4] - 发展战略聚焦连锁业态,计划拓展生活店、仓储会员店等新模式[4] 市场反应 - 5月12日股价低开,午盘报13.21元跌幅0.23%[5]
来伊份回应粽子异物事件:全链路调查启动 代工模式与品控问题再受关注
新浪证券· 2025-05-12 11:07
事件回应与处理 - 公司针对消费者投诉"粽子中吃出带血创可贴"事件发布公告,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并提供退换货及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1] - 公司成立专项小组核查事件,强调粽子加工环节设有专职检验人员,员工接触食品需遵守健康规范,非直接接触环节使用可追溯专用创可贴 [2] 事件发酵与舆论影响 - 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显示蜜枣粽内混有片状异物并附着深色物质,引发公众对食品生产卫生的强烈质疑 [2] - 事件将公司代工模式下的品控管理问题推向舆论中心 [1] 代工模式与品控问题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大量产品依赖代工生产,网络投诉平台近千条投诉涉及食品异物和保质期内变质问题 [3] - 分析人士指出产品质量问题源于对代工厂商审核不严,代工厂数量增加和产品线快速扩张导致品控疏漏风险加剧 [3] - 公司历史上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包括2012年毒蜜饯事件和2018年多次监管通报 [3] 财务表现与转型挑战 - 2024年公司营收33 7亿元同比减少15 25%,净亏损7526 76万元,由2023年盈利5704 54万元转为亏损 [4] - 营收下滑主因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及低效门店调整,2024年底门店总数3085家同比减少16 28%,加盟门店占比提升至52% [4] - 公司称加盟模式扩张是向"连锁管理服务+供应链平台型企业"转型的标志,但外界担忧加盟占比提升可能削弱终端品控能力 [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零食行业普遍采用OEM模式以快速扩张品类,但面临品牌声誉与质量管控的双重挑战 [4] - 尽管公司强调"全链路调查",代工链条的复杂性仍令消费者对其透明度存疑 [4]
来伊份就蜜枣粽异物一事发布情况说明 已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0:48
针对此次消费者陈述的异物,来伊份工作人员现已看到产品,但尚未拿到实物。公司表示,将在取得实 物后作进一步分析判断,并查明原因。如确为生产过程控制问题,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不断提升 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来伊份已对本批次(2025年04月02日)蜜枣粽产品进行了下架处理,消费者也可选择就近门店进 行退换货,并可得到相同金额的额外补偿。 来伊份表示,公司一直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理性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欢迎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界 参观考察公司合作工厂,帮助与支持公司不断进步成长。 来伊份表示,公司始终将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放在首位,已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展开调查。公司积极尝试 多种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认真听取消费者的反馈和诉求,对其表示深切的关怀与歉意。同时,公司 承诺,若消费者因食用存有异物的蜜枣粽而出现身体问题,由此产生的检查、治疗费用,公司将全额承 担。 公司强调,粽子的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对于生产中员工使用创可贴的管 理,工厂设有专人专岗对车间人员检查伤口异常情况,如发现伤口明确规定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 接触的相关环节,其余非直接接触环节如需要会有专岗人员发放工厂专用的蓝色 ...
来伊份再次回应粽子吃出“带血异物”:已下架该批次产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5-12 09:06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并下架涉事产品[2] - 涉事批次为2025年04月02日生产的蜜枣粽 公司承诺承担相关医疗费用并提供退换货及额外补偿[2] - 公司公告称生产环节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对创可贴使用有严格管理流程 专用创可贴可通过金属探测识别[2] - 2024年7月消费者投诉在陈皮杨梅中吃出石头 经工商局调解后获赔1000元[6][7] - 2024年8月消费者投诉腰果发霉 公司表示已安排人员沟通排查[9]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9.77亿元 同比下降9.25%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下降44.09%[1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2.10亿元 同比下降16.52% 毛利率38.81%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15] 公司背景 - 公司由施永雷和郁瑞芬夫妇2001年在上海创立 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14]
中美会谈达成重要共识,今日将发布联合声明!苹果降价超1000元!来伊份粽子被指现带血异物!宁德时代将赴港上市!汇源果汁严正声明!
新浪财经· 2025-05-12 08:58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3] - 双方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将于5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 [2][3] - 会谈为弥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基础 中方愿与美方拉长合作清单 推动经贸关系新发展 [3] 苹果调价 - 苹果首次在周六宣布调价 iPhone 16 Pro Max所有版本降价160美元(约1313元人民币) [5] - 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降价176美元(约1445元人民币) 其他版本降价160美元 [5] - 调价可能为即将到来的"6·18"大促做准备 活动将于5月13日开始 [7] 来伊份食品安全事件 - 消费者投诉来伊份粽子中吃出带血创可贴 问题产品系5月7日线下购买 [8][11] - 公司回应已启动内部排查 但尚未公布具体调查结果 [11]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宁德时代计划于2025年5月12日-15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1.18亿股H股 [15] - 发售价不高于263港元 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307.18亿港元 [15][16] - 90%募集资金将用于匈牙利项目第一、二期建设 10%用于营运资金 [16] 汇源果汁资本动态 - 汇源果汁发布声明驳斥网络谣言 强调自2022年重整后经营持续改善 [18][20] - 此前国中水务收购计划因股权冻结终止 但公司获"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认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