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飞激光(688646)

搜索文档
ST逸飞(688646) -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7-22 16:31
股本结构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23790652股,发行后总股本为95162608股[2] - 发行后限售股77273278股占81.20%,无限售股17889330股占18.80%[2]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951626股占1.00%,2025年7月30日上市[3][7] - 民生投资承诺获配证券持有24个月,减持适用规定[6] - 保荐机构认为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符合要求[10][11]
16只科创板股今日大宗交易平台发生交易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0:29
科创板大宗交易概况 - 7月18日共有16只科创板股发生大宗交易,合计成交31笔,累计成交量483.67万股,成交额1.71亿元 [1] - 成交金额前三的公司为海天瑞声(3830万元)、光云科技(2491.62万元)、富创精密(2093.6万元) [1] - 大宗交易折价率居前的公司包括青云科技(折价19.48%)、微芯生物(17.25%)、光云科技(14.95%) [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当日科创50指数上涨0.19%,324只科创板股上涨(占比55.01%),发生大宗交易的个股平均涨幅2.55% [1] - 涨幅居前的个股为德马科技(14.74%)、青云科技(7.9%)、华盛锂电(7.22%),跌幅居前的为特宝生物(-1.58%)、灿芯股份(-1.34%) [1] - 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德马科技(5110.35万元)、华盛锂电(3328.4万元)、青云科技(3212.46万元)净流入居前 [2]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参与的成交共12笔,涉及6只个股,机构买入金额前三为海天瑞声(2770万元)、光云科技(1122.76万元)、青云科技(757.9万元) [2] - 微芯生物(净流出6692.82万元)、光云科技(1465.23万元)、灿芯股份(1352.7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 [2] 个股交易明细 - 海天瑞声成交9笔,成交量38.3万股,均价100元/股,折价14.75% [2] - 光云科技成交7笔,成交量172.43万股,均价14.45元/股,折价14.95% [2] - 富创精密成交2笔,成交量40万股,均价52.34元/股,折价0.49% [2] - 微芯生物成交1笔,成交量57万股,均价29.75元/股,折价17.25% [2]
ST逸飞: 逸飞激光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9:29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7月18日以现场方式召开 [1] - 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监事3人,由监事会主席王颖超召集并主持 [1] - 会议召集、召开和议案审议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决议合法有效 [1]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2] - 监事会认为募投项目延期是基于公司实际情况及战略规划的审慎决定,未违背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1] - 调整事项不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进行,未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损害股东利益 [1] - 相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定,有利于项目有效实施和长远发展 [1] 信息披露 -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51) [2]
ST逸飞: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8 19:2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3,790,652股,每股发行价46.80元,合计募集资金111,340.25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2,130.60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9,209.65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7月25日全部到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确认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存储余额为17,108.69万元,另有45,520.00万元用于现金管理未到期理财产品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23,794.26万元,占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的50.94% [1] - 主要项目包括逸飞激光锂电激光智造装备三期基地项目和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1] 募投项目延期情况及原因 - 公司将两个募投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原计划延期至2026年12月 [2] - 延期原因包括设计方案多次调整导致开工延迟,以及公司致力于打造零碳智慧工厂示范项目 [2] - 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尚需完成附属工程收尾、室内装修、设备采购调试等工作 [2] 募投项目必要性分析 - 锂电激光智造装备项目:预计2030年中国圆柱电池出货量超400GWh,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50.1%,大圆柱电池进入量产新阶段 [3] - 新能源电池技术发展带来锂电设备定制化与柔性化需求增长,行业竞争加剧 [4] - 精密激光焊接项目:符合国家智能化升级政策方向,可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6] 自有资金支付及置换安排 - 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或银行承兑汇票先行支付募投项目费用,后续从募集资金专户等额置换 [8] - 置换原因包括银行账户管理要求、税费缴纳便利性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 [9] - 置换操作流程包括财务部门定期统计、审批流程、台账管理等具体步骤 [10] 项目延期及置换影响 - 延期仅涉及进度变化,未改变实施主体、方式和资金用途,不会对项目造成实质性影响 [11] - 自有资金置换安排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11] 内部决策程序 - 公司已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保荐机构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 [12][13]
ST逸飞(688646) -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2025-07-18 18:46
业绩相关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3,790,652股,每股发行价46.80元,募集资金111,340.25万元,净额99,209.65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存储余额17,108.69万元,闲置理财未到期45,520.00万元[4][5] 项目投资 - 逸飞激光锂电激光智造装备三期基地项目投资总额27,237.56万元,累计投入10,116.06万元[6] - 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2,000.00万元,拟募投9,496.10万元,累计投入3,678.20万元[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募投10,000.00万元,累计投入10,000.00万元[6] 项目进度 - 逸飞激光锂电激光智造装备三期基地项目预定使用时间从2025年7月调整至2026年12月[7] - 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预定使用时间从2025年7月调整至2026年12月[7] 市场展望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圆柱电池出货量超400GWh,2023 - 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50.1%[13] - 2024年圆柱电池出货量增速突破100%[1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超60亿颗[13] 公司优势与策略 - 公司设备属智能制造装备,有先发优势,产线效率和良品率更高,技术和市场份额领先[15] - 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将依托公司多个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用合作[18] - 公司存在以自有资金等先行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再用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需求[20] 决策审议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及资金置换议案[24] - 监事会认为募投项目调整符合规定,有利于项目实施和公司发展,同意相关事项[25] - 保荐机构认为募投项目延期及资金置换事项履行了必要程序,无异议[26]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英文版)
2025-07-18 18:45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收为6.9207亿人民币,总资产为28.2262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为2433万人民币,纳税1873万人民币[59] - 2024年股票回购金额(不含交易费用)为8307万人民币,现金股息支付金额为4324万人民币[59] - 报告期内研发投资为9264万元人民币,研发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为13.39%[200]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占收入的13.39%,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43%[18] - 公司在圆柱电池设备领域积累超420项专利申请,含52项授权发明专利[18] - 圆柱全极耳电池自动生产线达到360ppm[40] - 圆柱无极耳电池自动装配线全球首发[40] - 有效发明专利为103项,知识产权持有量为633项[61] - 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为430人[200] 公司荣誉 - 公司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16]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0] - 公司被评为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40] - 公司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0] - 公司获得“2024锂电池设备杰出品牌”“2024新能源智能制造企业30强”等多个奖项和荣誉[74] - 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 市场扩张与并购 - 2024年公司收购New Cohesion扩大业务范围,收购其51%的股份推动业务深度整合[65][95] - 2025年4月,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全资子公司作为海外运营总部[100] 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 - 2024年推出一系列新产品[65] - 公司建立工程技术研究院,下设5大研发方向,设立23个专业实验室,配备超200套先进设备,提供119项分析测试项目[194] - 公司依托工程技术研究院建立“四链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形成“3 + 1”创新模式[196]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1月制定两化融合管理手册,报告期内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证书,启动数字化转型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认证标准化工作[153][179][181] - 公司构建“四链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新能源先进电池和激光产业领先技术产业化[79] - 公司通过“产业链龙头引领+平台支撑+生态共建”模式形成全链服务能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80] - 公司与WIIDI联合推出“激光应用与高端设备创新中心”,聚焦四个关键领域,首个标杆项目已正式启动[88] - 公司积极推进公共验证测试平台建设,成立武汉易智新城科技测试有限公司[89] - 公司与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新能源电池设备和激光应用技术创新[90] - 报告期内实现系统集成、高速飞行作业等技术的商业化[91] 公司治理 - 独立董事比例为33.33%[62] - 咨询/投诉解决率为100%,互动平台回复数为104条,投资者热线会话数为74次[62] - 召开3次股东大会(15项提案)、7次董事会会议(36项提案)和4次监事会会议(17项提案)[62] - 公司制定《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建立高效决策和监督机制[142] - 公司建立多元化投资者沟通平台,加强与投资者沟通[143] - 公司严格遵守利润分配政策,实施“提升质量、效率和注重回报”专项行动[144] 环境与社会责任 - 环境违规和处罚为0次,环境投资为1.18亿人民币,自消费光伏发电量为958.33MWh,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2)为1095.03tCO2e,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范围1+2)为0.016tCO2e/每1万人民币营收[61] - 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总培训时长8350.75小时,人均8.35小时[124] - 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新员工信息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考核通过率100%,零信息安全事故或违规[122][177] - 2个分布式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258.48千瓦,报告期内自耗光伏电量958329.29千瓦时,占总发电量77.53%[128] - 零税务违规,无对中小企业逾期付款情况[151]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中文版)
2025-07-18 18:45
业绩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为69,206.87万元[48] - 2024年资产总额为282,261.75万元[4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32.62万元[48] - 2024年纳税总额为1,872.51万元[48]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13.39%[15] - 2024年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43%[15] - 2024年回购股份支付金额(不含交易费用)为8,307.19万元[48] - 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为4,324.45万元[48] - 2024年环保投入为117.68万元[50] - 2024年光伏发电自用量为958.33兆瓦时[5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095.03吨二氧化碳当量[5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0.016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营收[50] 技术研发 - 圆柱电池装备相关专利累计申请42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2项[15] - 报告期内持有有效专利455件、发明专利103件,新增专利申请154件、授权84件[186] - 4月首推高速磁悬浮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生产线[55] - 6月新聚力推出半导体AMHS系统[55] - 报告期内开发新技术并推出光伏钙钛矿装备等新产品[174] 市场扩张与并购 - 2024年收购无锡新聚力拓展业务,完善国内多基地布局[54] - 公司完成对新聚力51%股权的战略并购[78] - 2025年推进华中智能制造基地三期项目建设[81] - 2025年4月在新加坡成立全资子公司作为海外运营总部[83] 未来展望 - 推进公共验证测试平台建设,注册成立武汉逸智信诚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开展检测业务[71] - 借助资本市场,通过投资等方式促进业务与资本深度融合[77] - 推动新能源电池等多领域激光焊接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业化应用[76] -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引,推进数智化发展战略[91] 创新平台建设 - 构建“研发创新 - 工程转化 - 分析测试”为一体的创新平台[20] - 新型创新平台建设有23个专业实验室,配套200余套先进设备,能实现119项分析测试项目[65] - 工程技术研究院旗下设立五大研发方向,建设23个专业实验室,配套200余套先进设备,提供119项分析测试项目[164] 其他新策略 - 建立健全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组成的ESG治理架构及管理体系[96] - 搭建由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组成的风险内控架构[122] - 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细则》《舆情管理制度》等制度文件[115][119] - 制定《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151] 员工与培训 - 安全培训覆盖率达100%[108][109] - 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总时长8350.75小时,人均8.35小时[108][109] - 内部质量培训开展80+场次,覆盖1,600+人次[199] - 外部质量培训组织逾8次,覆盖800+人次[199] 质量与管理 - 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非标行业认证覆盖率达100%[188] - 制定40份二级程序文件用于可视化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与流程关联[188] - 报告期内通过49项提善改案[196] - 镀铬件生锈发生率预测降低10%左右[196] - 精密检验仪器由0到1新增,检测精度由0.01mm提升至0.001mm[196] - 5家供应商能力评级由C级提升至B级[196] - 质量管理部员工证书普及率超40%[199] - 业务实操技能B级以上提升约30%[199]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关于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及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2025-07-18 18:45
业绩相关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3790652股,每股发行价46.80元,募集资金111340.25万元,净额99209.65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用账户存储余额17108.69万元,未到期理财产品45520.00万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3794.26万元[6] 市场数据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圆柱电池出货量超400GWh,2023 - 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50.1%[13] - 2024年圆柱电池出货量增速突破100%[1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46系列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超60亿颗[13] 未来展望 - 逸飞激光锂电激光智造装备三期基地项目和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7] - 募投项目延期仅涉及进度变化,未改变实施主体等,不会对项目实施和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不利影响[2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极耳电芯自动装配线等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提升公司产能和综合竞争力,项目具备投资必要性和可行性[16] - 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将落地新型创新平台,具备建设必要性[18] - 公司已搭建高质量技术研发平台,组建复合型研发团队,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1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存在以自有资金等先行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再用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实际需求[20] -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操作流程包括统计编制明细表、发起申请、登记台账等[21]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及资金置换议案,保荐机构发表无异议核查意见[25] - 监事会认为募投项目调整事项符合规定,有利于项目实施和公司发展,同意相关调整[26] - 保荐机构认为募投项目延期及资金置换事项履行了必要程序,符合相关规定,无异议[27]
ST逸飞(688646) - 逸飞激光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8 18:4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7月18日现场召开[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16日送达各位监事[2] - 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2] 审议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及资金置换议案[3]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公告信息 - 具体内容详见公告编号2025 - 051的公告[4] - 公告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4] - 公告日期为2025年7月19日[6]
圆桌讨论:电动自行车电池形态之争?圆柱/方形/软包?
起点锂电· 2025-07-11 19:26
行业活动概况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 主题聚焦"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吸引300+企业和600+高层参与 [1] - 论坛涵盖两轮车换电 锂电 钠电 高倍率 超快充 新材料 新工艺等前沿技术领域 [1] - 新国标电自电池技术专场圆桌讨论围绕电动自行车电池形态(圆柱/方形/软包)展开 由起点研究院SPIR副院长主持 台铃 创明新能源 逸飞激光 先导智能等企业高管参与 [1][3] 电池形态发展趋势 - 行业共识认为圆柱 方形 软包电池将在中长期并存 不同车型和应用场景决定形态选择 例如滑板车 简易电动自行车 电摩等差异需求 [3] - 铅酸电池仍占主流但锂电渗透率持续提升 电池形态选择核心取决于终端用户需求和市场导向 [3] - 大圆柱电池在创新结构和量产化方面进展较快 可能获得更快发展速度 但三种形态均有特定优势和应用空间 [6] 圆柱电池技术特性 - 传统电动摩托车主要采用18/21系列圆柱电池 以三元体系为主 兼顾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4] - 大圆柱电池在汽车领域应用三元体系 但两轮车更倾向磷酸铁锂体系以提升安全性 [4] - 圆柱电池在东南亚 非洲等恶劣工况市场具有优势 其封装结构能更好应对机械振动和撞击 [5] - 全极耳大圆柱电池量产工艺已实现突破 逸飞激光等企业完成规模化量产技术储备 [6] 企业技术布局 - 创明新能源指出圆柱电池平台可兼容钠电 锰铁锂 半固态等多元材料体系 [4] - 逸飞激光投资上亿元建设工程研究院 配备针刺 高低温 燃烧等测试设备 从研发阶段验证电池安全性 [7] - 先导智能在圆柱 方壳 软包三种技术路线全面布局 圆柱适合大规模低成本生产 方壳优化空间利用率 软包侧重轻便性和工业设计 [8][9] 产业链协作模式 - 装备企业如逸飞激光采取"往前半步"策略 与下游客户深度协同 通过测试数据迭代加速产品商业化落地 [7] - 先导智能定位为解决方案服务商 通过多路线技术储备帮助客户实现不同形态电池的产业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