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稀土(000831)
icon
搜索文档
25年来首次!美国稀土传出重磅消息,美财长兴高采烈宣布:将冲击中国稀土“王牌”?信号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11-11 18:42
美国稀土磁铁生产事件 - 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造出25年来第一块本土稀土磁铁,并宣称此举标志着“美国再次获得独立”,旨在结束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主导局面 [1] - 该事件被归功于特朗普总统今年1月签署的“国家紧急能源”命令,该行政令为美国稀土产业提供了土地优先使用权和监管豁免等特殊待遇 [1] - 美国高官扬言美国制造业将在2026年至2027年持续“腾飞” [1]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稀土产业短板明显,其唯一在开发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储量仅14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3%,且几乎全为应用范围较窄的轻稀土,严重缺乏对军工和高端电子至关重要的重稀土 [3] - 美国长期依赖中国的冶炼分离技术,在中方出台稀土管制前,美国开采的稀土矿需运至中国加工 [3] - 美国稀土产业面临严重人才断层,行业工程师平均年龄超过55岁,相关专业学生数量下降40%,人才缺口短期难以弥补 [3] 产业技术差距与成本问题 - 美国此次仅造出“一块”磁铁,距离商业化、规模化生产差距巨大 [3] - 中国目前占据全球8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和90%以上的磁体生产产能 [3] - 美国稀土产品若无政府天价补贴,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和成熟技术能以更合理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 [5] - 业内普遍认为美国要建立独立完整的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10年时间 [5] 事件的政治背景与产业规律 - 美国高调宣扬稀土磁铁“国产化”背后存在对军事产业链安全的焦虑以及中期选举前的政治算计 [1] - 当前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政府急需拿出“亮眼成果”稳住选民,稀土磁铁的“诞生”成为其宣传素材 [5] - 将产业发展绑定政治周期的做法难以持续,选举后产业能否获得持续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未知数 [5] - 稀土产业的竞争是长期、全方位的,并非靠政治口号就能赢得,应尊重产业规律并通过平等合作弥补短板 [7]
贝森特称美国2年摆脱中国稀土,有人狠打脸:不是天真,就是吹牛
搜狐财经· 2025-11-11 17:36
美国稀土自给目标与进展 - 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美国在25年来首次制造出第一批稀土磁铁,并设定目标在未来2年内实现稀土自给自足,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1][3] - 美国正通过新建稀土矿产加工中心(如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来推动稀土供应链独立 [3] - 美国前政府在全球范围(包括巴基斯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及中亚五国)积极寻求稀土矿产合作与供应,以降低对华依赖 [3][5] 行业专家对目标的质疑 - 行业专家(如欧亚集团主管)认为美国设定的2年目标不切实际,指出打造新稀土供应链耗时漫长,新矿场从探测到施工通常需要6年3个月至18年,平均为9年 [5] - 开发新稀土矿场面临漫长许可程序、极高资本投入风险以及筹资挑战,经常导致项目延误 [5] - 除中国外最大稀土生产商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美国得州的加工厂项目因污水管理、环保许可等问题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增加运营成本 [6] 稀土行业竞争与盈利挑战 - 即使美国成功建立新稀土供应链,也将面临中国稀土的价格优势竞争,难以在成本上与之抗衡 [8] - 历史上许多美国公司曾承诺投入稀土开发项目,但最终因盈利问题放弃,行业前景受价格竞争制约 [8] - 尽管当前美国稀土行业获得政府扶持,但未来价格竞争给行业盈利带来压力 [8]
中国稀土集团在深圳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
中国能源网· 2025-11-11 17:31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中稀(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磊,注册 资本3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 理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稀土集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中稀(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磊,注册 资本3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 理服务等。 ...
中国稀土集团成立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1-11 17:28
公司基本信息 - 中稀(深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11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磊,登记状态为存续 [1][2]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所属行业为资本市场服务 [2]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该公司由中国稀土集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为100% [2] - 中国稀土集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为最终控股股东 [2] -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对子公司中国稀土集团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认缴出资额为30000万元 [2] 经营范围与业务定位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1][2] - 公司业务活动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正式开展 [2]
中国稀土跌2.03%,成交额11.91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1-11 15:49
公司股价及交易表现 - 11月11日股价下跌2.03%,成交额11.91亿元,换手率2.33%,总市值507.0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占成交额0.15%,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21位(共24家),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5] - 近20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32.45亿元,近10日净流出12.21亿元,近5日净流出4.41亿元 [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深加工产品经营及贸易,以及稀土技术研发、咨询服务 [2] - 主导产品为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共沉物,80%以上产品纯度大于99.99%,高纯氧化镧、高纯氧化钇等部分产品纯度可达99.9999%以上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稀土氧化物63.51%,稀土金属及合金35.95%,其他0.35%,技术服务收入0.18% [8]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27.73% [8]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94.67%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 [9] 公司股权与控制 - 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国有企业 [3][4] - 公司为中字头股票,概念板块包括小金属、稀缺资源、稀土永磁、国资改革、中字头等 [2][4][8]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23.52万户,较上期增加8.37%,人均流通股4511股,较上期减少7.73% [8] 机构持仓与筹码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4.53亿元,占总成交额7.4% [6]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906.94万股,较上期增加946.69万股 [10]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079.60万股,较上期减少27.03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799.75万股为新进股东 [10] 技术面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54.35元,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 [7] - 股价靠近压力位47.94元 [7]
中国稀土11月10日获融资买入7675.93万元,融资余额22.1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1 12:06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0日公司股价下跌0.69%,成交额为11.7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7675.93万元,融资偿还额为9459.46万元,融资净买入为-1783.53万元 [1] - 截至11月10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2.3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2.1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28% [1] 融资融券情况 - 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1月10日融券偿还3.12万股,融券卖出1.62万股,卖出金额79.01万元 [1] - 融券余量33.18万股,融券余额1618.19万元,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公司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23.52万,较上期增加8.37% [2] - 人均流通股为4511股,较上期减少7.7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906.94万股,较上期增加946.69万股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079.60万股,较上期减少27.03万股 [3] - 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为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799.75万股 [3] - 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A为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03.53万股 [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27.73%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94.6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17日,上市于1998年9月11日,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1] - 主营业务为稀土冶炼分离及稀土技术研发及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稀土氧化物63.51%,稀土金属及合金35.95%,其他0.35%,技术服务收入0.18% [1]
中国稀土王牌并非天衣无缝,一旦被美国利用后果严重?
搜狐财经· 2025-11-11 01:05
行业核心动态 - 中美在稀土领域达成临时协议,中国同意一年内不收紧出口,美国将部分稀土关税从20%降至10% [1] - 中国此前对中重稀土和高端磁体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导致上海氧化镝报价一天跳涨12%,美国电动车生产受影响 [1] - 协议被视为缓刑,行业面临不确定性,国内厂商担忧筹码优势可能减弱 [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80%的稀土分离产能和90%的磁体产量 [3] - 产业优势集中在“分离+磁体”环节,控制反应釜和烧结炉等关键设备 [1] 产业链潜在脆弱性 - 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核心专利由日本信越、住友掌握,中国厂商需支付美元许可费,面临授权中断风险 [3] - 高真空烧结炉、喷射铣床等关键设备90%依赖德国、日本进口,存在备件断供风险 [3] - 中国一半以上重稀土精矿从缅甸克钦邦陆路进口,供应链易受地缘政治和制裁影响 [3] 市场与政策博弈影响 - 中国稀土出口量在6月创纪录飙升后,9月回落至去年同期70%,库存积压导致价格由涨转跌 [4] - 美国能源部将芒廷帕斯矿精炼补贴提高三倍,并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签署“重稀土快速通关”备忘录 [4] - 国内冶炼厂利润被拦腰斩断,部分中小磁体厂开始放无薪假 [4] 未来风险推演 - 若中国全面断供,可能引发美欧日“反向禁运”,包括日本冻结专利、德国断供设备、美国制裁缅甸矿源 [6] - 中国中重稀土储量虽大,但加速开采将导致环保成本和资源税翻倍 [6] - 协议后中国仅承诺维持出口,未取消许可证,美国关税降至47%但仍在半导体等领域加锁 [6] 行业格局演变趋势 - 中国磁体厂可能继续满负荷生产,但订单价格被压至成本线 [7] - 美国车企将第二、三供应商资质转向越南、印度新建分离厂 [7] - 缅甸矿产贸易结算货币可能从人民币转向迪拉姆和泰铢,供应链更复杂 [7]
中国稀土集团“两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会在深圳南山举行
南方都市报· 2025-11-10 17:23
会议概况 - 中国稀土集团在深圳举行"两创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会 [1] - 会议旨在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是集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举措 [1] - 会议有院士专家 政府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等200多人参会 [1][3] 公司战略与成果 - 中国稀土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新增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1] - 集团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制定 与重要伙伴开展深度合作 [1] - 会议集中开展了"五个一批"活动 包括战略合作 协同创新项目 科技创新成果发布 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平台 [2]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会议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创新平台揭牌 创新项目签约等活动 [2] - 活动携手重点院所 企业 高层次人才开展协同集成创新 共同构建稀土技术创新生态圈 [2] - 汇川技术 比亚迪等企业围绕永磁电机 稀土陶瓷 新能源汽车应用等作专题报告 [2] 区域发展与产业支持 - 深圳正发挥稀土"技术策源地"和"产业应用场景高地"作用 [2] - 深圳将依托科技计划五大专项 打造最优科创生态与一流人才环境 [2] - 与会专家探讨稀土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提升与稀土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 [2]
重视锂权益配置,电力短缺铝供给逻辑强化
长江证券· 2025-11-10 16: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此评级 [7]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是重视锂权益配置,并强调电力短缺问题强化了铝的供给逻辑 [1][4] - 锂行业至暗时刻已过,供需基本面改善趋势明确,2026年权益有望领先于商品走出底部 [2][5] - 对于工业金属,立足长远,铜铝继续看好,商品将逐步开启强势周期 [4] - 贵金属方面,维持增配,金价是波动并非趋势转折,去美元化央行购金是核心驱动 [4] 贵金属总结 - 短期展望衰退交易是驱动金价回升的核心动能,维持增配建议 [4] - 当前A股大部分黄金股估值具性价比,当期近20倍,远期15倍 [4] - 选股思路应从PE/当期产量业绩估值转向远期储量估值,关注禀赋重估 [4] - 建议关注公司包括招金矿业、赤峰黄金、山东黄金、山金国际、盛达资源 [4] 工业金属总结 - 本周工业金属价格整体回调,LME3月铜跌1.8%、铝跌0.9%,SHFE铜跌1.2%、铝涨1.5% [4] - 回调主因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及北美电力紧张引发冶炼铝、锌停产担忧 [2][4] - 基本面维度,铜铝库存分化,铜库存周环比+4.68%、年同比+25.01%,铝库存周环比-0.49%、年同比-13.31% [4] - 山东吨电解铝税前利润周环比+67元至4789元(创新高),吨氧化铝税前利润周环比-35元至-317元 [4] - 电解铝产能利用率98.21%,氧化铝产能利用率83.62% [4] - 铜铝商品将逐步开启强势周期,宏观层面全球后续宽松展望,微观层面供给频繁下调 [4] - 铜铝权益价值重估,逆全球化背景下价格中枢抬升,AI发展强势拉动电力需求 [4] - 铜标的关注洛阳钼业、紫金矿业、金诚信、藏格矿业等,铝标的关注中孚实业、宏创控股、天山铝业、云铝股份、神火股份等 [4] 能源金属与小金属总结 - 锂行业供给拐点与需求新周期来临,2026年终端增速大幅上修,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5] - 行业资本开支已于2024-2025年见顶,2026-2028年供给增速下滑成确定性趋势 [2][5] - 战略金属稀土、钨迎价值重估,稀土需求修复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5] - 钨价再启上涨,供给强势下长牛价格走势可期 [5] - 钴、镍方面,海外资源国政策控制供给,刚果金钴配额分配落地,折扣系数大幅上行,印尼暂停审批新冶炼厂许可证 [5] - 建议关注稀土-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磁材-金力永磁等,钨-厦门钨业/中钨高新,锂-天华新能/大中矿业/盛新锂能等,钴镍-华友钴业/伟明环保 [5] 市场表现总结 - 周内上证综指上涨1.08%,金属材料及矿业(长江)上涨0.43%,排名第19位(19/32),跑输上证综指0.65个百分点 [13][17] - 细分子行业中,基本有色金属板块上涨0.75%,能源金属板块上涨0.18%,贵金属板块下跌2.81%,稀土磁材板块下跌4.05% [13][17] - 海外龙头嘉能可(LSE)下跌1.88%,五矿资源(SEHK)下跌0.87% [13][16] 商品价格回顾总结 - 周内LME三月期铜下跌1.8%至10695美元/吨,期铝下跌0.9%至2862美元/吨 [23][25] - SHFE主力合约期铜下跌1.2%至8.59万元/吨,期铝上涨1.5%至2.16万元/吨 [23][25] - 锂产品价格下跌,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2.7%至80.25元/公斤,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维持78.25元/公斤 [24][26]
中国稀土11月7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融资余额22.3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0 12:50
股票交易与两融数据 - 11月7日公司股价上涨0.70%,成交额达16.0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6亿元,融资偿还1.15亿元,融资净买入97.25万元,融资余额为22.3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29%,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2.50亿元,融券余量34.68万股,融券余额1703.13万元,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23.52万,较上期增加8.37%,人均流通股4511股,较上期减少7.7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906.94万股,较上期增加946.69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079.60万股,较上期减少27.03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799.75万股为新进股东,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A持股603.53万股为新进股东 [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27.73% [2] - 2025年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94.6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稀土冶炼分离及稀土技术研发及服务,稀土氧化物收入占比63.51%,稀土金属及合金收入占比35.95% [1] - 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17日,于1998年9月11日上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