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铁股份(000976)
搜索文档
杜绝“一退了之”!这家公司,退市后被罚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23 17:53
泰禾集团信息披露违规处罚 - 公司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被福建证监局处以合计1740万元罚款[1] - 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期间发生13起诉讼累计标的额96.74亿元 占2020年净资产48.21% 其中12起单笔超5000万元[2] - 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发生10起诉讼累计标的额61.91亿元 占2021年净资产41.84% 其中9起单笔超5000万元[2] - 公司迟至2023年5月仅披露1起诉讼 其余22起至2025年2月才陆续披露完毕[2] - 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均未披露上述诉讼事项[2] 监管部门执法动态 - 华铁股份因信披违规被广东证监局拟处罚超2400万元 涉及公司及13名当事人[1] - 2024年证监会已查处64家退市公司违法行为 对44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合计罚款12亿元[3] - 对实际控制人 董事长 财务总监等关键少数处罚全覆盖 对63人采取3年及以上证券市场禁入措施[3] - 已处罚的44家退市公司中28家因财务造假被罚 7家因资金占用被罚 9家因未按期披露重点事项被罚[3] - 目前仍有20家退市公司的稽查处罚程序正在推进中[3] 退市监管政策导向 - 新国九条提出健全退市过程中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 要求相关责任方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4]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明确退市公司投资者可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提起民事赔偿诉讼[4] - 监管部门持续强化自律监管 行政处罚 刑事追责 民事赔偿等全方位立体式追责机制[4] - 充分发挥投保机构作用 运用代表人诉讼 先行赔付 专业调解等方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5]
多家退市公司连遭重罚!“退市≠安全上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15:05
监管处罚动态 - 华铁股份累计罚款达5565万元 实控人宣瑞国被罚95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 财务总监张璇被罚250万元并禁入5年 [2] - 泰禾集团因隐瞒13起重大诉讼被罚600万元 [2] - 2024年证监会已对44家退市公司开出12亿元罚单 63名高管被终身禁入市场 [2] - 约20家退市公司稽查处罚程序仍在推进中 [2] 三罚联动机制 - 行政处罚方面 财务造假与资金占用退市公司遭大额罚款 [2] - 刑事追责方面 2024年以来33家退市公司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锦州港高管被批捕 康得新原董事长获刑15年 [2] - 民事赔偿方面 太安堂案通过代位诉讼追缴5.72亿元股东占款 成为全国首例"零成本"全额追回案例 [2] 监管政策导向 - 退市不免责机制全面实施 无论公司是否退市均对侵害投资者权益行为一追到底 [3] - 监管层通过行政处罚、刑事追责和民事赔偿三方面形成全方位围剿违法者态势 [2][3]
两天两家退市公司被罚 监管部门推动立体追责 杜绝“一退了之”
证券日报· 2025-08-23 00:04
监管执法动态 - 华铁股份和泰禾集团两家退市公司于8月21日及22日先后收到行政处罚公告 [1] -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坚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一追到底"的监管态度 [2] - 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查处64家退市公司违法行为 对44家作出行政处罚 合计罚款12亿元 案均处罚金额2731万元 [6] 华铁股份违规详情 - 公司因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于2024年8月27日摘牌退市 [3] - 涉及未披露大额资金占用和财务造假问题 2024年5月被广东证监局处罚2620万元 实际控制人遭终身市场禁入 [3] - 退市后因未披露2023年年报被罚300万元 时任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分别被罚150万元和80万元 [3] - 2025年8月21日再收罚单 涉及三项违法行为:未披露关联交易11亿元 虚增存货6亿元 多计货币资金5200万元和6981.97万元 [4] - 广东证监局拟对公司及高管处以2415万元罚款 并对财务总监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4] 退市监管政策导向 - 监管部门强调"退市不免责"原则 构建"有错必纠"的市场生态 [4] - 44家被处罚退市公司中28家因财务造假被罚 7家因资金占用被罚 9家因未按期披露重点事项被罚 [6]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明确退市公司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7] - 新"国九条"要求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 [8] 投资者保护机制 - 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支持诉讼等制度强化投资者保护 [9] - 泽达易盛案中7195名投资者获2.85亿元全额赔偿 紫晶存储案中1.7万投资者获赔10.86亿元 [9] - 太安堂资金占用案通过代位诉讼追回5.72亿元资金本息 [9] - 巴安水务、世茂股份、美尚生态等退市公司涉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正在审理中 [9][10] 立体化追责体系 - 2024年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33家退市公司涉嫌犯罪线索 [10] - 美尚生态被移送公安机关 康得新原董事长被判15年有期徒刑 博天环境实控人被逮捕 锦州港相关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0] - 刑事追责与行政、民事追责协同构建"三位一体"惩戒体系 [10][11] - 刑事程序有助于锁定可供民事赔偿的资产 为投资者挽回损失创造条件 [11]
罚款2415万元!退市不免责,公司及多名高管遭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0:05
公司处罚与违规行为 - 广东证监局拟对华铁股份及相关人员合计处以2415万元罚款 [1] - 公司涉及三项违法行为:2023年半年报未披露关联交易约11亿元、2023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虚增存货6亿元、2023年半年报/三季报多计货币资金5000万元/7000万元 [5] - 实际控制人宣瑞国被处以950万元罚款(含直接责任罚款35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罚款600万元) [5] - 时任财务总监张璇被处以250万元罚款并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5] - 其他9名相关人员被处以50-80万元不等罚款 [6] 公司退市与历史处罚 - 公司股票于2024年8月27日因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1元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3] - 2024年5月曾因未披露资金占用及财务造假被罚款2620万元 [7] - 实际控制人宣瑞国此前已被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7] - 2024年12月5日因未披露2023年年报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总收入5.95亿元,同比下降64.13% [4] - 2023年净利润5602万元,同比下降81.87% [4] - 毛利率37.70%,净利率9.42% [4] - 总市值6.54亿元,资产负债率46.65% [4] 监管态度与后续影响 - 证监会强化立体追责,退市后仍追究违法责任 [3] - 投资者可通过民事赔偿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7] - 公司股票于2024年11月1日退至新三板挂牌,简称变更为"R通达1" [4]
罚款2415万元!退市不免责,公司及多名高管遭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9:55
公司处罚与监管动态 - 广东证监局拟对华铁股份及相关人员合计处以2415万元罚款 针对新发生的三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2] - 三项违法行为包括:2023年半年报未披露关联交易约11亿元、2023年多期财报虚增存货6亿元、多计货币资金5000万至7000万元 [8] - 实际控制人宣瑞国被处以950万元罚款(含直接责任罚款350万元及实际控制人罚款600万元) 财务总监张璇被罚250万元并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 [8][10] 公司退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于2024年8月27日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5] - 2023年财务数据显示:总收入5.95亿元(同比-64.13%)、净利润5602万元(同比-81.87%)、毛利率37.70%、净利率9.42% [6] - 公司股票于2024年11月1日退至新三板退市板块挂牌 简称变更为"R通达1" [7] 历史处罚与追责情况 - 2024年5月公司因未披露资金占用及财务造假被罚2620万元 宣瑞国遭终身市场禁入 [12] - 2024年12月因未披露2023年年报被处以300万元罚款 宣瑞国和张璇分别被罚150万元和80万元 [12] - 证监会强化立体追责 投资者可通过民事赔偿诉讼维护权益 [12]
8月15日A股投资避雷针︱航天宏图:尚存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为1677.54万元;美信科技:股东润科投资拟减持不超3%股份





格隆汇· 2025-08-15 08:34
股东减持 - 中自科技股东银鞍岭英计划减持不超过3.00%股份 [1] - 博实结股东博添益和惠添益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热景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长青计划减持不超过100万股 [1] - 美信科技股东润科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盟科药业股东盟科香港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1] - 祥源新材多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924%股份 [1] - 百普赛斯股东上海百普赛斯和上海百普嘉乐计划减持不超过2.74%股份 [1] - 君实生物股东上海檀英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股份 [1] - 海南华铁股东胡丹锋计划减持不超过4422.95万股 [1] - 麦澜德股东陈江宁计划减持不超过25.98万股 [1] - 中岩大地股东易山计划减持不超过3.00%股份 [1] - 天地数码股东李卓娅计划减持不超过95.18万股 [1] 公司财务与融资 - 航天宏图存在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1677.54万元 [1] - 豫光金铅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签署终止协议 [1]
中证1000工业指数报5875.7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道通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8-06 16:35
指数表现 - 中证1000工业指数报5875.73点 呈现低开高走态势 [1] - 近一个月上涨7.59% 近三个月上涨14.31% 年初至今上涨13.33% [2]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2] - 十大权重股包括惠城环保(1.21%)、内蒙一机(0.94%)、航天彩虹(0.92%)等 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9.09% [2] - 深交所持仓占比54.98% 上交所占比45.02% [2] 行业分布 - 机械制造行业占比最高达31.95% [2] - 电力设备占比28.24% 为第二大权重行业 [2] - 交通运输占比11.90% 航空航天与国防占比10.45% [2] - 环保(6.09%)、建筑装饰(5.77%)、商业服务与用品(5.29%)占比较为均衡 [2] - 电子行业占比最低 仅0.30%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3] - 中证1000指数调整时行业指数同步调整 样本公司行业变更时相应调整指数成分 [3]
AMAC租赁商务指数下跌0.32%,前十大权重包含省广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7-29 23:33
指数表现 - AMAC租赁商务指数下跌0.32%报3186.16点 成交额213.02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5.51% 近三个月上涨12.42% 年至今上涨12.57% [1] - 指数基日为2009年1月1日 基点1000点 [1]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35%:分众传媒14.13% 中国中免11.99% 小商品城11.19% 利欧股份4.73% 蓝色光标4.39% 海南华铁3.42% 建发股份3.37% 渤海租赁2.99% 省广集团2.54% 厦门国贸1.8% [1] - 深交所持仓占比58.17% 上交所占比41.83%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42.88% 通信服务占比38.31% 可选消费占比15.69% [2] - 房地产占比1.81% 信息技术占比1.32% [2]
主力资金监控:电新行业净流出超94亿
快讯· 2025-07-23 14:24
主力资金流向概况 - 主力资金整体呈现板块分化 证券、非银金融、计算机获净流入 电新行业、机械设备、国防军工遭大幅净流出[1] - 电新行业单日净流出94.39亿元 净流出率达6.67% 为所有板块中净流出规模最高[1][2] - 国防军工板块净流出49.84亿元 净流出率8.84% 为所有板块中净流出率最高[1][2] 资金净流入板块排名 - 证券板块净流入49.09亿元 净流入率6.77% 居所有板块首位[2] - 非银金融板块净流入42.94亿元 净流入率4.37% 排名第二[2] - 计算机板块净流入13.71亿元 净流入率1.04% 排名第三[2] - 银行板块净流入6.43亿元 净流入率1.99% 排名第四[2] - 美容护理板块净流入2.86亿元 净流入率4.02% 排名第五[2] 资金净流出板块排名 - 机械设备板块净流出70.84亿元 净流出率5.04% 净流出规模仅次于电新行业[2] - 基础化工板块净流出43.65亿元 净流出率4.83%[2] - 建筑工程板块净流出38.78亿元 净流出率8.12%[2] 个股资金净流入前十 - 东方财富获主力资金净买入11.58亿元 净流入率7.01% 居个股首位[1][3] - 中信证券净流入6.85亿元 净流入率10.57% 排名第二[3] - N山大净流入6.43亿元 净流入率高达32.02% 排名第三[1][3] - 国盛金控净流入6.24亿元 净流入率21.79%[1][3] - 农业银行净流入5.73亿元 净流入率17.13% 为前十中唯一银行股[3] 个股资金净流出前十 - 海南华铁遭净卖出7.91亿元 净流出率15.86% 为个股中净流出最高[1][4] - 长城军工净流出6.57亿元 净流出率24.25% 净流出率居前列[4] - 华电新能净流出6.21亿元 净流出率11.36%[1][4] - 国电南瑞净流出6.08亿元 净流出率16.84%[1][4] - 大唐发电净流出5.91亿元 净流出率18.06%[4]
主力资金监控:计算机板块净流出超88亿
快讯· 2025-07-22 14:26
板块资金流向 - 煤炭采选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2.11亿元 净流入率达8.74% [1][2] - 食品饮料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70亿元 净流入率为4.87% [1][2] - 电力设备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40亿元 净流入率为2.80% [1][2] - 计算机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88.88亿元 净流出率达6.76% [1][3] - 电子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51.71亿元 净流出率为3.10% [1][3] - 机械设备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49.95亿元 净流出率为3.13% [1][3] 个股资金流入 - 长城军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8.52亿元 净流入率18.40% 位列个股首位 [1][4] - 特变电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14亿元 净流入率10.48% [1][4] - 贵州茅台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86亿元 净流入率10.47% [1][4] - 歌尔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75亿元 净流入率11.93% [1][4] 个股资金流出 - 海螺水泥遭主力资金净卖出8.05亿元 净流出率13.39% 位列个股首位 [1][5] - 卧龙电驱遭主力资金净流出7.87亿元 净流出率11.65% [1][5] - 北方稀土遭主力资金净流出7.82亿元 净流出率8.21% [1][5] - 建设工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6.31亿元 净流出率14.9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