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和新材(002254)
icon
搜索文档
泰和新材(002254)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2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19.03亿元,同比下降2.48%[2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8%至19.03亿元[6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8%至19.03亿元,从19.52亿元减少[1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4.10万元,同比下降77.5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1.44万元,同比下降95.70%[21]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76.92%[21] - 稀释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78.57%[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37%,同比下降1.29个百分点[21] - 净利润同比下降86.59%至1138万元,从8487万元减少[15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7.58%至2634万元,从1.17亿元减少[15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6.92%至0.03元,从0.13元减少[160] - 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下降52.0%[16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83%至1.19亿元[6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83%至1.19亿元,从1.08亿元增加[158]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440.10%至2677万元[64] - 所得税费用为1630万元,同比下降25.5%[164] 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亿元,同比下降716.3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暴跌716.36%至-4.04亿元[6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激增459.94%至9.47亿元[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04亿元,同比转负[1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8亿元,同比改善58.5%[16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47亿元,同比增长460.0%[16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1.41亿元,同比下降21.5%[167]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26.18亿元,同比增长67.0%[168] - 支付职工现金2.49亿元,同比下降13.0%[167]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87亿元,同比转负[170] 各业务线表现 - 安防与信息及新能源产品收入增长5.36%至11.70亿元[67] - 先进纺织品收入下降12.59%至7.18亿元[67] - 毛利率17.76%的化学纤维产品占收入比重99.18%[66][68] - 氨纶业务受供过于求影响价格持续低迷,宁夏宁东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1.61亿元[92] - 芳纶业务受需求走弱与竞争加剧影响,泰和芳纶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3533.19万元[93] - 公司对位芳纶存量业务销量同比增长超30%[51] - 公司2023年推出生物基芳纶和再生芳纶,并实现千万平级芳纶涂覆生产线稳定运转[51]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地区收入增长6.62%至4.18亿元[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氨纶行业下半年预计新增10万吨产能[39] - 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产能应对价格波动风险[96] - 芳纶涂覆隔膜产业化项目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投料试车[56] - 宁夏防护用对位芳纶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87] - 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项目因需求下行和价格下滑未达预期收益[87]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0.8%[27] - 国内氨纶产能达143万吨较2024年底增加7.6万吨[29] - 氨纶价格年初至今跌幅在5%以内[31] - PTMEG年产能达151.1万吨较2024年末增长11.8%[36] - 氨纶行业2025年上半年仍供过于求,价格低位波动拖累业绩[96] - 芳纶行业供需格局变化,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96] - 全球芳纶名义产能约16-18万吨,需求约12-14万吨,公司芳纶产能3.2万吨居全球第三位[48] - 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52] - 芳纶隔膜电解液吸收速度比传统隔膜快3倍,吸收量高25%[55] - 芳纶隔膜破膜温度达400℃以上,抗锂枝晶穿刺时间延长3倍以上[55] - 全球芳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5%-10%区间[51] - 芳纶主要原料酰氯及二胺2025年价格总体平稳[50] - 芳纶纸生产企业民士达2007年实现国内产业化生产,技术逐步缩小与国外差距[5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3354.74万元[23]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7.28万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62.66万元[2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9.21万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损失137.96万元[2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22.4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82%,同比上升1.65个百分点[70]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24.1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5.92%,同比上升4.45个百分点[71] - 在建工程增长至20.5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3.55%,同比上升1.84个百分点[71] - 应收账款增至5.4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57%,同比上升0.92个百分点[71] - 存货降至13.2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8.72%,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71] - 固定资产降至54.3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5.78%,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7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2.49亿元,较期初19.65亿元增长14.5%[1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86亿元,较期初0.15亿元增长1138.1%[14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41亿元,较期初3.95亿元增长37.1%[149] - 存货期末余额13.23亿元,较期初14.46亿元下降8.5%[15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4.15亿元,较期初17.11亿元增长41.2%[151]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0.56亿元,较期初17.47亿元增长17.7%[15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54.30亿元,较期初57.33亿元下降5.3%[150]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16.19亿元,较期初15.49亿元增长4.6%[151]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6.63%至113.95亿元,从106.86亿元增加[154]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67.67%至14.36亿元,从8.56亿元增加[154] - 合同负债显著下降92.66%至2575万元,从3.51亿元减少[154] 募集资金使用与项目投资 - 报告期投资额7.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4%[7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86亿元人民币,期内新增投资1.85亿元人民币[73] - 募集资金余额41.08亿元人民币,累计使用比例86.99%[79][81] - 资产受限总额17.70亿元人民币,含货币资金3.87亿元及固定资产7.91亿元等[75] - 宁夏泰和芳纶1.2万吨/年防护用对位芳纶项目投资额124,815千元,累计投入110,777.92千元,进度88.75%[85] - 公司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产业化项目投资额50,953千元,累计投入43,650.8千元,进度85.67%[85] - 公司功能化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投资额45,000千元,累计投入29,520.26千元,进度65.6%[85] - 公司应急救援用高性能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投资额29,551.33千元,累计投入14,372.13千元,进度48.63%[8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额47,443.93千元,累计投入47,469.94千元,进度100.05%[85] - 节余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426.54千元[85]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投资额297,763.26千元,累计投入259,028.44千元[85] - 公司功能化间位芳纶项目实现效益9,588.12千元,达到预计效益21,930.26千元的43.73%[85] - 公司应急救援用高性能间位芳纶项目实现效益7,457.43千元,达到预计效益25,970.64千元的28.72%[85] - 高伸长低模量对位芳纶项目实现效益1,051.99千元,达到预计效益11,078.47千元的9.5%[85]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80,262.85万元[87] - 银行票据支付募投项目置换金额累计超7亿元(含4,866.43万元/8,428.77万元等多笔)[87] - 两个间位芳纶项目节余募集资金30,865.09万元(含利息)[89] - 间位芳纶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40,516.69万元[89] - 待支付合同尾款及质保金约3,807.31万元[89] - 完成销户账户余额转入一般户4,265,375.46元[89] - 未使用募集资金以协定存款方式存放于专户[89] - 通过信用证支付募投项目款项的议案已审议通过[89] 子公司表现 - 民士达公司营业收入为2.37亿元,营业利润为7303.08万元,净利润为6194.58万元[92] - 宁夏宁东公司营业收入为6.82亿元,净亏损为1.61亿元[92] - 泰和芳纶公司营业收入为3.65亿元,净亏损为3533.19万元[92][93] - 烟台泰和兴公司营业收入为1.08亿元,营业利润为2815.29万元,净利润为2421.12万元[92] 关联交易与担保 - 与万华化学集团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为16,715.7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10.29%[115] - 与万华化学集团管廊租赁关联交易金额为321.03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0.20%[115] - 2025年度获批日常关联交易总额度为50,350万元,实际发生17,036.76万元未超额度[115] - 对子公司宁夏宁东公司担保额度100,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累计55,791.26万元[119][121] - 对子公司泰和芳纶公司担保额度30,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12,584.00万元[121] - 对子公司宁夏化学公司担保额度40,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14,407.19万元[121] - 对子公司销售公司担保额度100,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44,598.77万元[12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29,421.85万元[12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127,381.30万元[121]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315,000万元[121]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317,800万元[123] - 报告期内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29,421.85万元[123]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127,381.3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17.99%[123] - 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债务担保余额100,390.11万元[123] 股权激励与股份变动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881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2年12月6日上市[105] - 预留111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3年8月17日上市[105] - 2024年3月回购注销25万股限制性股票[105] - 2024年10月回购注销50万股限制性股票[106] - 2024年12月6日为325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702.56万股限制性股票[106] - 2025年2月回购注销34.92万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5年7月回购注销573.26万股限制性股票[107] - 2025年8月18日为65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37.76万股限制性股票[107] - 股份总数因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减少349,200股至862,945,783股[129][131] - 每股净资产由8.21元增至8.22元/股[132]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32,139,038股(占总股本3.72%)[129][134] - 其他股权激励人员持股减少295,200股至9,419,200股[134] - 有限售条件股份总额44,505,063股(占总股本5.16%)[129][134]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732,600股[135] - 公司377,600股限制性股票于2025年8月18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13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8,737户[137] - 第一大股东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8.44%,持股数量为159,134,515股[137] - 第二大股东烟台裕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3.85%,持股数量为119,552,623股[137] - 第三大股东烟台国泰诚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5%,持股数量为29,758,446股[137] - 公司回购专户持股数量为8,824,123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02%[139] - 高管姜茂忠期末持股数量为396,000股,较期初减少54,000股[142] - 高管姜茂忠被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期末为396,000股,较期初减少54,000股[142]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股份16,511,209股,金额16,219.33万元[124] 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868,839,526.83元,较期初减少约0.5%[172][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082,240,527.45元,较期初减少约0.1%[172][175] - 少数股东权益为786,598,999.38元,较期初减少约4.0%[172][17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1,186,366.99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26,149,929.73元[172] - 利润分配总额61,113,083.00元,包括对所有者分配42,706,083.00元[174] - 股本减少5,732,600.00元至857,213,183.00元,降幅约0.7%[172][175] - 资本公积减少35,182,009.83元至3,990,423,208.95元,降幅约0.9%[172][175] - 库存股减少50,241,400.00元至151,420,013.07元,降幅约24.9%[172][175]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91,051.81元至2,617,007.55元,降幅约6.8%[172][175] - 未分配利润减少16,365,101.46元至1,939,397,026.15元,降幅约0.8%[172][175]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0,691,689,518.50元[17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74,714,766.16元[179] - 本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570,514,780.00元[17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479,537,907.50元[179] - 母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356,538,242.87元[185]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1,483,879,253.40元[185] - 母公司本期股份支付减少资本50,241,400.00元[185] - 母公司本期对股东分配利润42,706,083.00元[185]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降至7,885,384,965.98元[181] - 母公司本期所有者权益净增加115,901,503.98元[185]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人民币74.724亿元[187] - 公司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人民币70.556亿元[191]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3.088亿元[191] - 公司本期对所有者分配利润为人民币2.571亿元[191] - 公司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8.422亿元[193] - 公司本期期末资本公积为人民币41.983亿元[193] - 公司本期期末股本为人民币8.638亿元[193] - 公司本期其他综合收益为人民币2.76亿元[193] 其他重要事项 - 收到税费返还同比增长95.21%至7062万元[65]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1.74亿元,较期初7.93亿元增长48.1%
泰和新材(002254)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20:00
会议决议 - 2025年8月22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1][2][6] 信息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等报告于2025年8月26日披露[1][4][7] 人员变动 - 邱召明当选战略委员会委员,徐立新不再担任[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8票同意收购烟台泰达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6]
2025年中国氨纶纤维‌行业产业链、行业产能、供需格局、市场价格、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行业供需维持紧平衡格局,氨纶市场价格持续低位震荡运行[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08:55
氨纶纤维行业概述 - 氨纶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合成纤维 学名聚氨酯弹性纤维 具有高弹性 伸长率可达500%-800% 回弹性超过95% 同时具备轻量化 耐磨 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2] - 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 医疗用品和工业领域 通过与棉 涤纶等纤维混纺改善织物弹性和舒适性 [2] - 分子结构以聚氨酯为基材 采用嵌段共聚工艺形成软段-硬段微观结构 分别赋予弹性和强度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核心原材料为PTMEG和MDI 其中PTMEG占比高达80% [4] - 中游产能高度集中 华峰化学 晓星氨纶等头部企业CR5产能占比近80% 通过技改扩建和智能制造提升效率 [4] - 下游应用以纺织服装为主占比76% 运动服饰 内衣等细分需求快速增长 医疗卫材和汽车内饰等新兴领域推动差别化氨纶占比提升至30% [4][6] 下游应用市场 - 纺织服装占据超70%市场份额 运动服饰 内衣及休闲服受益消费升级与功能化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6] - 产业用纺织品占比约17% 老龄化推动医疗卫材需求激增 预计2025年医疗领域氨纶消费量突破5万吨 [6] - 汽车内饰 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对高弹性 耐候性纤维需求快速攀升 推动行业向抗菌 温感 可降解等功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6] 行业发展现状 - 2020-2024年产能从95万吨增至138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9.78% 2025年底总产能预计突破144万吨 [10] - 2020-2024年产量从69.71万吨增至105.84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11.0% 消费量从71.73万吨增至102.69万吨 年均增速9.4% [12] - 2025年上半年产量55.42万吨 消费量52.63万吨 市场呈现温和过剩格局 [12] 价格走势 - 2024年氨纶价格维持在23700-29300元/吨区间 年内累计下跌19.11% [14] - 2025年价格先扬后抑 1-3月阶段性回升 4-7月受原料价格走弱及贸易摩擦影响在23000-24200元/吨低位震荡 [14] - 当前市场特征为成本支撑不足 供需矛盾突出 需求端疲软制约价格上行空间 [14] 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头部集中格局 CR3市占率达57% 华峰化学 晓星氨纶 新乡化纤凭借规模化产能和全产业链布局主导市场 [16] - 第二梯队企业如诸暨华海 泰和新材通过区域市场深耕或细分领域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 [16] - 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与环保约束 逐步向生物基 再生氨纶等绿色赛道转型 [16] 企业产能布局 - 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干法纺丝工艺 基地集中在浙江 山东 河南等传统化工产业集聚区 [18] - 华峰化学产能325千吨 晓星氨纶237千吨 新乡化纤220千吨 诸暨华海160千吨 泰和新材90千吨 [19] - 行业呈现向西部转移趋势 如晓星和泰和在宁夏宁东布局 头部企业通过扩产和技术升级巩固优势 [18] 行业发展趋势 - 产能扩张趋缓 2024年新增产能13.5万吨 2025年预计新增6万吨 增速显著下降 CR5市场份额已达75% [20][21] - 需求端保持7%以上年均增速 运动服饰CAGR 12.26% 防晒服CAGR 9.98% 差异化产品占比将提升至30% [22] - 绿色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成为重点 熔融纺丝技术推广 生物基氨纶和再生氨纶研发加速 头部企业推进数字化生产提升效率 [23]
氨纶:落后产能出清进行时,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2 09:56
氨纶需求增长 - 2024年氨纶表观消费量达102.69万吨,2020-2024年复合增速9.21%,显著高于涤纶等主流化纤 [1][2] - 2024年76%氨纶用于服装生产,2023-2024年服装鞋帽纺织品类销售额持续增长,2025年1-6月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10% [1][2] - 瑜伽服、防晒服等功能性单品推动渗透率提升,2024年氨纶出口量7.88万吨,同比增长13.23% [2] 行业产能过剩现状 - 2024年氨纶新增产能13.5万吨,产能同比增速10.88%,连续三年超10%,名义产能持续高于表观消费量 [3] - 行业利润长期为负,截至2025年8月13日平均毛利润-5,217元/吨,连续亏损超两年 [3] - 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开工率同比下降,尾部企业出现现金流紧张 [3] 产能出清进展 - 泰光产业关闭常熟2.8万吨产能,晓星氨纶逐步关停嘉兴5.44万吨产能 [3] - 运行超20年装置产能占比13.17%,若出清或技改将缓解供应压力 [5] 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 华峰化学、新乡化纤2024年单位完全成本分别为22,406元/吨和25,263元/吨,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成本29,711元/吨 [5] - 行业景气低迷背景下,两家企业仍保持13.66%和0.30%的毛利率 [5] - 龙头企业凭借成本控制能力有望在供需格局改善中率先受益 [4][5]
泰和新材:截至2025年8月20日持有公司股票的账户共有41000多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1 20:40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公司股东账户总数超过41,000户 [1]
行业深度报告:氨纶:落后产能出清进行时,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开源证券· 2025-08-21 17:02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需求端 - 氨纶下游76%用于服装生产,2024年表观消费量达102.69万吨,2020-2024年复合增速9.21%,显著高于涤纶等主流化纤[5] - 2025年1-6月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10%,瑜伽服、防晒服等潮流单品推动需求增长[5][14] - 2024年氨纶出口量7.88万吨(同比+13.23%),出口成为重要需求支撑[5] - 氨纶在化纤产量占比从2022年持续提升至2024年的1.41%,显示渗透率提高[13][15] 供给端 - 2024年新增产能13.5万吨(同比+10.88%),连续三年增速超10%,产能利用率仅78.62%(同比-6.24pcts)[6][24] - 行业平均毛利润-5,217元/吨,连续亏损超两年,库存达17.5万吨(历史高位)[6][24] - 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11.1万吨(增速放缓至8.07%),CR5达79.53%[33][34] - 晓星氨纶5.44万吨产能关停,泰光产业2.8万吨产能退出,显示落后产能出清加速[6][33] 竞争格局 - 华峰化学单位成本22,406元/吨,较行业均值29,711元/吨低24.6%,2024年保持13.66%毛利率[7][39] - 20年以上老旧装置占比13.17%(18.3万吨),若出清将缓解供应压力[7][44]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标的:华峰化学(2024年氨纶产能35.5万吨,成本优势显著)[7][34] - 受益标的:新乡化纤(22万吨产能)、泰和新材(10万吨产能)[7][45] 数据图表摘要 - 图3:2025H1纺服零售额同比+3.10% [19] - 表1:氨纶消费量增速(9.21%)远超涤纶长丝(7.51%)[21] - 图9:2022-2024年产能增速均超10% [31] - 图12:龙头企业单位成本较行业均值低15-25% [47]
泰和新材:暂未了解杜邦有向中国企业出售相关业务的意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20:12
公司业务动态 - 泰和新材暂未了解杜邦有向中国企业出售相关业务的意向 [1] 行业历史参照 - 建议参照杜邦2004年出售莱卡后氨纶行业的发展历程评估行业前景 [1]
泰和新材:选举邱召明为职工代表董事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9:41
公司治理变动 - 泰和新材于8月20日晚间公告选举邱召明为第十一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泰和新材(002254) - 关于改选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2025-08-20 16:45
人事变动 - 2025年8月20日选举邱召明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2] - 徐立新不再担任公司职工代表董事,原定2026年4月11日离任[2] 新董事信息 - 邱召明1980年7月出生,有公司及从政履历[6] - 邱召明2025年7月至今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等职[6] - 邱召明不存在不得担任董事相关情形[7]
泰和新材:改选职工代表董事,邱召明接任徐立新
新浪财经· 2025-08-20 16:38
公司治理变更 - 邱召明当选第十一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任期至2026年4月11日 [1] - 徐立新卸任职工代表董事职务 保留高级顾问职位 [1] - 徐立新副董事长及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自动终止 [1] 人事变动细节 - 原定离任时间为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日 [1] - 徐立新任职期间被认可作出重大贡献 [1] - 董事会运作及公司经营不受本次变更影响 [1] 合规性说明 - 第十一届董事会兼任及职工代表董事人数符合规定要求 [1] - 邱召明任职资格经审核符合所有法定条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