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和新材(002254)
icon
搜索文档
泰和新材:氨纶运行依然承压,行业运行承压
国金证券· 2024-10-29 20:14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泰和新材"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三季度氨纶行业供给压力较大,产品价格有明显回落,行业内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1] - 三季度芳纶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一定竞争压力 [1] - 公司正在布局先进纺织、新能源材料、安全防护和信息技术、化工四大事业群,拓展产品和发展领域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0.43%;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45.75% [1] - 2022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47.01% [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为39.47、49.90、6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6、3.19、3.80亿元,EPS为0.26、0.37、0.44元 [2]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8 16:28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4 年第三季度报告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是 否 | --- | --- | --- | --- | |--------------------------------------------------------------------------------------------------------------------------------------------|---------------|-----------------------|----------| | | | | 单位:元 | | 项目 | 本报告期金额 | 年初至报告期期末 金额 | 说明 |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 分) | -2,500.00 | 2,430.73 |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 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 ...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年10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10 15:35
公司概况 -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四大事业群的公司 [2] - 四大事业群包括:先进纺织事业群、新能源事业群、安全防护与信息技术事业群、化工事业群 [2] -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了人们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和服务 [2] 业务发展 - 先进纺织事业群包括氨纶业务和绿色印染等,纺织行业市场规模大 [2] - 新能源事业群涉及锂电隔膜、电机绝缘材料、固态电池材料和氢能相关材料 [2][3] - 安全防护与信息技术事业群包括安全防护和信息技术应用 [2][3] - 化工事业群正在构建一体化生产能力 [2] 产能规划 - 公司间位和对位芳纶产能目前各1.6万吨,短期可能会稍微停产 [3] - 芳纶产值目前约24-25亿元,满产可达40-50亿元 [3] 经营情况 - 氨纶价格持续下跌,给公司经营带来压力 [3] - 公司正在改造装置,探讨各种应对措施 [3] 管理改革 - 公司正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包括跟投等制度 [4] - 公司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新的发展方向 [4]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9-24 18:44
氨纶业务现状 - 氨纶业务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整体行业不景气、公司自身产能和管理问题、新产线调试周期长等[2][3][4] - 公司氨纶产能总共约10万吨,今年实际开工约7-8万吨,根据需求情况决定是否全部开工[3] - 公司对氨纶行情的判断存在失误,未能及时减产和控制库存,导致库存较高[3] - 公司正在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氨纶业务的问题,但短期内难以见效[3] 芳纶业务现状 - 公司间位芳纶技术领先,在引领行业潮流,对位芳纶与行业头部企业差距较小[4][5][6] - 芳纶产能分布约为间位1.6万吨,对位1.6万吨,开工率分别约为80%和60%[4] - 芳纶行业整体需求增长有限,公司将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在价格方面不会主动降价抢占份额[5][6] - 公司正在加大芳纶涂覆隔膜的研发和产业化,预计今年底将新增几亿平方米的产能,未来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6][7][8] 其他业务 - 公司绿色印染技术正在不断优化,但与传统技术相比在产品性能上仍需提升[8] - 公司电池隔膜涂覆业务正在开拓客户,预计明年可能会有较大贡献[7][8] - 公司整体资本开支将尽量控制,以应对当前不利的市场环境[8]
泰和新材:2024年中报点评:Q2毛利率环比改善
中航证券· 2024-09-18 18: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的投资评级为"增持"[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和盈利情况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0.55%),实现归母净利1.17亿元(-45.4%),对应基本EPS为0.13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79.2%) [1] - 2024Q2公司实现营收9.9亿元(同比+6.1%,环比+2.0%)实现归母净利0.92亿元(同比+16.2%,环比+267%),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51.3%,环比+382%) [1] 毛利率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8.1%(-8.8pcts),其中氨纶业务毛利率下降12.6pcts,芳纶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2.4pcts [1] - 2024Q2整体毛利率环比提升了1.0pcts,在价格战之下公司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1] 产品价格和成本情况 - 氨纶行业尽管需求有一定复苏,但仍处于投产高峰,上游原材料PETMG价格进一步下滑,造成氨纶价格呈现单边下行趋势 [1] - 芳纶价格战激烈,公司间位芳纶产品价格下跌较大,但公司高端产品占比高、成本优势明显,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1] 产能投放情况 - 公司宁夏芳纶1.2万吨/年项目已完成投资进度88%,预计2024年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 公司正在建设芳纶涂覆3000平产线,预计未来几年隔膜市场将有较大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要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0.55%),实现归母净利1.17亿元(-45.4%),对应基本EPS为0.13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79.2%) [1] - 2024Q2公司实现营收9.9亿元(同比+6.1%,环比+2.0%)实现归母净利0.92亿元(同比+16.2%,环比+267%),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51.3%,环比+382%) [1] 行业及公司经营情况 - 氨纶行业尽管需求有一定复苏,但仍处于投产高峰,上游原材料PETMG价格进一步下滑,造成氨纶价格呈现单边下行趋势 [1] - 芳纶价格战激烈,公司间位芳纶产品价格下跌较大,但公司高端产品占比高、成本优势明显,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1] - 公司宁夏芳纶1.2万吨/年项目已完成投资进度88%,预计2024年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 公司正在建设芳纶涂覆3000平产线,预计未来几年隔膜市场将有较大增长 [3]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8.1%(-8.8pcts),其中氨纶业务毛利率下降12.6pcts,芳纶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2.4pcts [1] - 2024Q2整体毛利率环比提升了1.0pcts,在价格战之下公司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0.3%,主要系汇兑损益减少的同时,利息净收入减少,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35.6%,主要系递延所得税费用影响 [1] - 货币现金报告期内减少4.1%,主要系2023年收到非公开募集资金,民士达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收到募集资金所致 [1]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年9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9-18 08:08
业务发展情况 - 储能业务发展较快,已有客户签订千万平级合同,下游客户反馈较为积极[2] - 动力业务正在与头部客户密切接触,但尚未有正式订单,仍处于验证阶段[2] - 公司正在建设烟台的涂覆产线,投资规模相对较低[3][4] 产品技术情况 - 间位和对位芳纶产品并存,间位价格较低但效果略逊于对位[3] - 公司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接近,正在积极开拓国外市场[4] - 正在建设间苯二胺等原材料生产线,以提升自主供给能力[4][5] 原材料供给 - 间苯二胺生产线在宁夏建设,酰氯生产线也在宁夏重建[5] - 对苯二胺生产线也在规划中,但审批难度较大[5] 其他新业务 - 正在开发绿色印染和发光纤维等新产品,但今年暂未对利润产生贡献[5]
泰和新材:2024年半年报点评:氨纶业务短期承压,静待芳纶涂覆业务放量
华创证券· 2024-09-12 11: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10.00元/股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芳纶业务 - 芳纶板块营收11.10亿元,同比-6.86%,毛利率38.48%,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间位芳纶受化工园区推进缓慢和招标采购活动减少影响,防护需求有所减弱;工业过滤领域受下游行业影响需求持续乏力。对位芳纶方面,信息通信基建需求放缓,光缆领域需求下行。国际龙头供应恢复并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3] 氨纶业务 - 氨纶板块营收8.19亿元,同比+13.99%,毛利率-8.99%,同比下降12.64个百分点。上半年主要原料PTMEG价格持续下跌,氨纶市场价格呈现单边下行趋势,行业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公司氨纶价差均值为12553元/吨,同比下降3.7% [3] 新能源业务 - 公司SAFEBM®电池芳纶涂覆隔膜中试项目已建成投产,已通过多家电池客户的现场审核,在动力电池、户储电池等项目中取得进展,部分客户实现小批量订单。随着产能投放,预计未来几年内该业务将进入产能释放期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2/4.58/6.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34.0%/+31.6% [3][4] - 根据可比公司估值及历史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5x P/E,目标价10.00元/股 [3]
泰和新材:氨纶板块亏损拖累整体业绩,看好芳纶涂覆膜产业化进程
长城证券· 2024-08-27 17:02
报告评级 - 报告给出"买入"评级 [8] 报告核心观点 - 氨纶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亏损,公司整体业绩承压 [5][6][7] - 芳纶需求长期向好,公司产能优势凸显 [12] - 公司布局新能源领域,芳纶涂覆隔膜产业化进程加快 [1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收入分别为43.14/52.18/63.40亿元,同比增长9.9%/21.0%/21.5% [14]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1/4.27/6.10亿元,同比增长-6.6%/37.2%/43.0% [14] - 公司2024年8月2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2/16/11倍 [14]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年8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8-21 23:32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代码:002254 证券简称:泰和新材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4-033、034 | ---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特定对象调研 | □分析师会议 | | 类别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 | | □新闻发布会 | □路演活动 | □现场参观 □其他 华创证券 侯星宇 参与单位名称及 国泰君安资管 杨楠 人员姓名 时间 2024 年 8 月 21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 董事会秘书董旭海、董事会办公室人员 投资者:氨纶今年上半年价格压力比较大,下半年或未来的 价格趋势? 答:现在还看不清,总体来看现在新形势还不是太好,主要 是供需关系影响。 投资者:今年 9 月份没有明显的下游旺季? 答:是的。 投资者关系活动 投资者:现在有效产能大约多少? 主要内容介绍 答:建成产能大约 10 万吨,目前开工不满。 投资者:现在跟国内同行相比,氨纶的成本差距? 答:跟行业大部分企业差不多,跟个别规模大的企 ...
泰和新材交流纪要
-· 2024-08-19 22:57
公司和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行业概况 - 氨纶和芳纶行业销量增长均达到两位数,其中氨纶销量增长超过30%,芳纶增长约10%左右[1] - 氨纶行业整体扩产速度较快,近两年新增产能约20万吨[2] - 公司氨纶总产能约10万吨,其中烟台1.5-2万吨,宁夏8-9万吨[2] - 公司芳纶产能目前各1.6万吨,后续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扩产[2] 公司经营情况 氨纶业务 - 上半年公司氨纶板块亏损接近2亿元,主要原因包括: 1. 新工厂优化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品处理[2] 2. 氨纶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库存减值风险增加[2] - 公司氨纶产能利用情况: 1. 烟台1.5万吨产能基本满负荷运转[1] 2. 宁东7.5万吨产能仅有一半负荷,主要是为了避免销售压力和资金占用[1] - 公司暂时放缓宁东15万吨氨纶扩产计划,原因包括: 1. 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问题,很难实现差异化竞争[1] 2. 公司正在探索氨纶业务的新发展路径[1] 芳纶业务 - 公司芳纶涂覆隔膜业务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 1. 价格和成本情况未透露,但总体能赚到钱[3] 2. 现有3000万平米中试线产能,正在建设3亿平米的正式生产线[3] 3. 目前以间位芳纶为主,对位芳纶也有小规模生产[3] 4. 与星源材质合资成立子公司,主要目的是利用其海外渠道优势,以及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基膜采购成本[4] - 公司芳纶涂覆隔膜与传统PVDF+陶瓷隔膜相比: 1. 性能更优,但价格略高,目标是在性价比上有竞争力[4][5] 2. 未来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工艺优化等方式持续降低成本[5] 其他 - 公司氨纶产品以40D为主,占比约50%,还有30D以下的细纱和较粗的品种[4] - 公司宁夏工厂电价约4毛多一度,原材料采购渠道较为分散[5] - 公司之前计划自建PTMG项目,但现已停止,改为外部采购为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