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002466)

搜索文档
能源金属板块9月4日跌0.94%,盛屯矿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50
板块整体表现 - 能源金属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94% [1] - 上证指数下跌1.25%至3765.88点,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3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2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694.59万元 [2] 个股涨跌情况 - 盛新锂能领涨3.69%至17.40元,成交额9.30亿元 [1] - 赣锋锂业上涨1.30%至40.55元,成交额35.39亿元 [1] - 天齐锂业上涨1.28%至42.66元,成交额27.50亿元 [1] - 盛屯矿业领跌(未列具体跌幅) [1] - 藏格矿业下跌3.24%至53.53元,成交额8.64亿元 [1][2] - 腾远钴业下跌2.22%至67.37元,成交额7.17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赣锋锂业主力净流入2.92亿元(占比8.25%),游资净流出1.37亿元(占比-3.89%) [3] - 天齐锂业主力净流入1.86亿元(占比6.78%),游资净流出1.35亿元(占比-4.92%) [3] - 华友钴业主力净流入7295.98万元(占比1.54%),游资净流出8587.40万元(占比-1.81%) [3] - 盛新锂能主力净流入6682.10万元(占比7.19%),游资净流出1769.89万元(占比-1.90%) [3] - 腾远钴业主力净流出5517.86万元(占比-7.70%),游资净流入424.28万元(占比0.59%) [3]
天齐锂业(002466):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实现明显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9-04 14:45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48.33亿元,同比下降24.71%,归母净利润8441.06万元,同比增长101.62%,扣非净利润132.00万元,同比增长100.03% [1] - 2025年Q2实现营收22.48亿元,同比下降41.35%,环比下降12.99%,归母净利润-1986.40万元,较上季度转亏 [1] - 2025年H1毛利率为39.73%,同比下降12.08个百分点,Q2毛利率为34.46%,环比下降9.86个百分点,主要受碳酸锂及锂辉石价格下跌影响 [2] - 2025年H1期间费用率为0.48%,同比下降8.0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2.68亿元,主要因汇兑损益由正转负 [2] - Q2净利率为32.44%,环比上升2.16个百分点,费用率下降对冲毛利率下降影响 [2] 锂价与行业供需 - 2025年Q2碳酸锂均价6.53万元/吨,环比下降13.92%,锂辉石(CIF)均价713.6美元/吨,环比下跌14.5% [2] - 2025年7月以来碳酸锂现货价格明显抬升,主要因国内锂资源供应扰动增加,包括藏格矿业盐湖停产(设计产能1万吨/年)和宁德时代江西云母矿停产 [3] -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维持高增速,供给扰动导致下半年国内碳酸锂社会库存大概率连续去化,预计价格中枢维持在8万元/吨左右 [3] - 2025年三季度澳矿(CIF)价格由7月初625美元/吨上涨至8月下旬900美元以上 [6]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目前已建成锂精矿产能162万吨/年,格林布什CGP3项目规划产能52万吨/年,预计2025年12月生产首批产品,届时总产能将达214万吨/年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已建成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江苏新建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生产碳酸锂)已于2025年7月30日竣工进入试车阶段 [4] - 重庆铜梁正在建设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扩建项目,全部项目投产后全球综合锂化工产品产能合计达12.26万吨/年 [4][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7.91亿元、28.27亿元、35.53亿元,对应EPS为1.09元、1.72元、2.16元 [6] - 2025-2027年预期BPS分别为26.62元、28.34元、29.50元,2025年Wind一致预期PB均值为1.53倍 [6] - 给予公司2025年1.8倍PB,A/H目标价47.92元/44.18港元(前值31.94元/24.26港元),近3个月A/H平均溢价率19.2% [6]
有色ETF基金(159880)上涨近1%,美联储强降息预期推动有色金属走强
搜狐财经· 2025-09-04 09:57
市场表现 - 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上涨0.80%至2025年9月4日09:33 [1] - 成分股云南锗业上涨3.71% 赣锋锂业上涨3.60% 华友钴业上涨2.88% 中矿资源上涨2.83% 铂科新材上涨2.74% [1] - 有色ETF基金上涨0.86% 最新价报1.52元 [1] 行业驱动因素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化推动有色板块走高 [1] - 钴/铜/稀土等品种集体走强 [1] -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9月降息概率较大 美元走弱预期增强铜/黄金金融属性 [1] 业绩与价格趋势 - 2025H1多数有色金属价格较强势 上半年业绩较好 [1] - 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强化板块内多数公司业绩 [1] -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推动重要金属价格抬头 [1] 指数构成 - 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选取50只规模与流动性突出的证券 [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紫金矿业/北方稀土/洛阳钼业/华友钴业/中国铝业/山东黄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金黄金/云铝股份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5% [2] 产品信息 - 有色ETF基金(159880)紧密跟踪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 [1] - 场外联接A:021296 联接C:021297 联接I:022886 [3]
能源金属研究方法论
2025-09-03 22:46
锂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锂和钴金属行业 涵盖上游资源开采、中下游加工及应用环节[2] * 提及公司包括上游资源商赣锋锂业[2][5]、天齐锂业[2][5]、SQM[7]、海南矿业[6]、洛阳钼业[17] 中游加工商华友钴业[23] 以及雅化集团[14][23]、中矿资源[14][23]等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锂资源供给格局 * 全球锂资源集中于澳大利亚、南美(智利、阿根廷)和中国 澳大利亚锂辉石由外资主导经营 中资通过股权投资参与[1][2][5] * 非洲锂矿由中资主导开发 自2022年起大规模开采并成为重要供给来源 改变了市场对其矿权合法性及成本效益的质疑[1][2][4][5] * 阿根廷盐湖提锂项目分散 实际投产公司较少(如赣锋锂业) 高海拔增加开采难度[1][7] * 智利主要依赖SQM运营的萨拉迪阿达加玛项目 产能达24万吨碳酸锂当量 短期内无明确扩产计划[1][7] 中国锂供给情况 * 中国70%的锂供给依赖海外[1][8] * 国内供给主要来自江西、四川和青海 江西面临采矿证定义变更问题(如“锂瓷土矿”变更为“锡坑”) 部分矿山(如简下窝)因此停产 预计2026年初复产[1][8] * 四川扩产缓慢(三大基地供给全球不足5%) 受民族文化和高海拔冬歇期影响较大[1][9] * 青海和西藏未来增量集中于西藏 如藏格玛米措盐湖和紫金拉果措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1][9] * 新疆大红柳滩锂辉石矿预计2025年可提供3-4万吨碳酸锂当量 已基本建成投产设施[1][10] 锂行业成本与生产技术 * 矿石提锂分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粘土四种类型 透锂长石需碳酸锂价格稳定在9万元以上才能盈利 粘土矿生产工艺尚未成熟[4] * 非洲锂矿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逐渐进入成本曲线中间区域 盐湖提锂仍具成本优势[1][4][6] * 马里锂矿开采正常进行 海南矿业正获取出矿许可 整体生产未受重大影响[1][6] * 射江锂矿产品主要供应中国电池体系 进入欧美供应链可能面临验证风险[11] 锂需求与行业前景 * 锂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电池应用占比达90%[3][12] * 固态电池、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将推动需求增长 预计2025年需求年复合增速超20%[3][12] * 2026或2027年需求增速可能因固态电池商业化未完全普及而短暂下滑 2028至2030年有望再次回升至20%以上[3][12] * 未来三年供给增速约15% 低于需求增速 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 2026年可能仍过剩但幅度缩小[13] 锂价格走势与投资策略 * 碳酸锂价格已触及阶段性底部 不排除2026年再次探底(底部接近5.5万元)的可能性 但最坏时期已过[3][14][22] * 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50%的机会 2025年下半年走势预计为先强后弱 三季度较强年底走弱 大部分时间将在6.5万至8.5万元/吨之间波动[14][21] * 建议投资者从长期视角出发布局 股价通常先于商品价格变动[14] * 推荐配置具有其他业务增长潜力和扩量弹性的公司 如中矿资源、赣锋锂业、雅化集团[14][23] 钴行业分析 * 钴行业上游为钴矿 中游加工分为电池类(三元材料)和非电池类(硬质合金、电钴等)[15] * 钴并不稀缺 供给高度集中 刚果金占全球供给量75%以上 印尼占比约10%且未来预计提升至15%-20%[16][17] * 钴是铜矿和镍矿的副产品 每生产6吨铜或10吨镍可产1吨钴 2024年主要供给增量来自洛阳钼业(全球最大钴供应商)和印尼镍矿企业[17] * 钴回收供应链较为成熟 但目前原生材料仍占主导(超90%) 预计2028年后回收比例将逐渐提升[18] * 三元电池需求增速慢于磷酸铁锂电池 加剧了钴行业过剩格局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可能有助于提高钴需求[19] * 刚果金政府政策是核心变量 其于2025年2月禁止中间品出口导致钴价从16万元/吨涨至26万元/吨 市场关注9月22日是否恢复出口 若延期禁令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今年四季度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20][22] * 在纯粹钴业务方面 仅华友钴业确定性最高(在印尼享受量价齐升逻辑)[23] 其他重要内容 * 碳酸锂是锂行业研究的核心指标 其价格是重要参考 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价格与之联动并可相互转化[2] * 假设碳酸锂价格维持在65,000至75,000元之间 将对存量供给产生抑制作用[13]
天齐锂业:艰难的一个季度
2025-09-03 21:2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天齐锂业 (Tianqi Lithium, 002466 SZ) 锂行业[1]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8400万人民币 暗示第二季度基本盈亏平衡 为负1900万人民币[1] * 剔除外汇收益后 第二季度亏损应约为2.8亿人民币 表明锂行业动态进一步恶化[1] * 上半年自由现金流勉强达到收支平衡 为1000万人民币 其中营运现金流为18亿人民币 资本支出为18亿人民币[3] * 上半年净负债率为20% 高于2023年底的16%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15%[3] * 上半年锂辉石和锂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4%和26%[2] * 锂辉石是上半年盈利的主要贡献者 占总毛利的67% 而2024年为53%[2] **市场与运营** * 第二季度锂辉石和碳酸锂价格均环比下降约13%[1] * 近期锂价反弹 锂和锂辉石的平均售价自季度以来已分别反弹15%和11%[1] * 公司可能重启代加工流程 这可能有助于其锂辉石库存的去库存化并增加销量[1] * 转换过程的利润微薄[2] * 其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抵御了市场风暴[2] **估值与评级** * 花旗给予卖出评级 目标价为26.26人民币 预期股价回报为负40.3%[4] * 天齐锂业A/H股目前分别交易于2025年预期市净率的1.6倍和1.4倍[3] * 目标价基于2025年预期市净率1.0倍 较2021年以来的历史平均水平低约1.2个标准差 以反映当前市场状况[11]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可能导致股价超越目标价的上行风险包括 强于预期的锂离子电池需求 以及政府宣布整顿锂行业的供应改革政策[12] **历史与预期财务数据** * 2023年实际净利润为72.97亿人民币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4.446人民币 每股收益增长为负71.3%[6] * 2024年预期净利润为负79.05亿人民币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负4.816人民币[6] * 2025年预期净利润为12亿人民币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0.731人民币 每股收益增长为115.2%[6] * 2026年预期净利润为24.52亿人民币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494人民币 每股收益增长为104.2%[6] * 2027年预期净利润为28.04亿人民币 稀释后每股收益为1.709人民币 每股收益增长为14.4%[6]
押注固态电池,天齐锂业要撕下“资源商”旧标签
新京报· 2025-09-03 18: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71% [2] -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8441.06万元 但扣非净利润仅132万元 [2] - 锂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7-8万元/吨区间徘徊 较2022年高点下跌超80% [2]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从"锂资源供应商"转向"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 [3] - 重点布局固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体系 [1][3] - 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锂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性竞争 行业协会呼吁加强自律 [4] - 政策层面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市场格局 [4] - 需与电池厂、整车厂建立协同研发关系 重塑客户关系 [4] 经营应对措施 - 通过长协订单与期货工具结合稳定经营 [2] - 持续挖掘新能源材料与下一代电池技术合作潜力 [2] - 聚焦电动汽车及储能应用领域 [2] 管理层与组织能力 - 新任董事长蒋安琪推动理念创新 [3] - 需建立适应快速技术迭代的研发体系与组织架构 [3] -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5]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天齐锂业成本优势显著,锂盐盈利将进一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03 17:4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增长101.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2亿元 同比下滑98.5% 环比下滑119%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调整为4.5/8.6/14.4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6%/93%/67% [1] 业务运营 - 化学级三号工厂预计年底完工 [1] - 锂盐端2025年销量预计与去年同期持平 [1] - 奎纳纳项目有望持续减亏 [1] 投资与收益 - 上半年SQM贡献稳定投资收益 [1] - 下半年随着销量增加 投资收益有望显著提升 [1] 市场环境 - 上半年矿价下跌 公司成本优势显著 [1] - 当前锂价仍位于底部区间 [1] 估值与评级 - 当前市盈率对应114倍/59倍/35倍 [1] - 公司资源禀赋优异 锂盐盈利将进一步改善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扭亏为盈背后:低谷见韧性,天齐锂业的周期解法
新财富· 2025-09-03 16: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441.06万元 同比大增101.62% 成功扭亏为盈 在全球锂行业普遍承压背景下表现亮眼 [1][2] - 公司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定价周期优化、权益联营修复和汇兑费用贡献等系统性优势 [4][8] - 公司坚持"有序扩产"战略 以全球优质资源为依托 扩产紧扣核心资源优势并多层次对接下游需求 [11][15] - 公司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取得突破 启动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 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 [19][20][22] - 锂电行业下游需求乐观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双曲线需求提供持续增长支撑 [24][28][30][3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41.06万元 同比增长101.62%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20亿元 资产负债率31.44% 为在建项目提供资金缓冲 [8] - 重要联营企业SQM上半年净利润约2.26亿美元 相较去年同期约6.56亿美元净亏损明显改善 [8] 成本结构与定价机制 - 精矿成本定价周期缩短 从季度定价改为逐月定价 使锂精矿价格更贴合市场实际 [4] - 化学级锂精矿定价参考四家主流报价机构上一个月最新报价平均价 且享有股东折扣 [6] - 随着新购锂精矿入库和库存消化 生产成本中耗用的化学级锂精矿成本基本贴近最新采购价格 [4]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已建成锂精矿产能162万吨/年 中期规划产能约214万吨/年 [11] - 锂化工产品已建成产能9.16万吨/年 规划产能约12.26万吨/年 [11] - 化学级锂精矿三号工厂预计2025年12月生产出第一批产品 [11] - 江苏张家港3万吨/年氢氧化锂项目已竣工进入试车阶段 可灵活切换生产碳酸锂或氢氧化锂 [11][13] - 重庆铜梁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扩建项目有序建设 [11] 研发创新与技术突破 - 拥有授权专利286件 创新实验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 筹备成立香港研发中心 [17]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渣中钽铌回收、盐湖提锂效率提升、金属锂负极与硫化锂固态电解质产业化 [19] - 启动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 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关键原料 [20] - 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达150.7亿美元 2025-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56.6% [20] 下游需求分析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 同比增长28.5% [24] - 动力电池出货量1051.2GWh 同比增长21.5% 储能电池出货量369.8GWh 同比增长64.9% [2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渗透率提升至44.3% [28]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910万辆 同比增长28% [28]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86.7GWh 同比增长54% [30] 行业政策环境 - 中央财经委会议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 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9] - 政策拉动多晶硅、焦煤、碳酸锂等大宗商品价格强势反弹 [9] - 行业向去低效、去同质化方向发展 提升集中度和质量 [9]
押注固态电池 天齐锂业要撕下“资源商”旧标签
新京报· 2025-09-03 14:0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71% [2] -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8441.06万元 但扣非净利润仅132万元 [2] - 锂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7-8万元/吨区间徘徊 较2022年高点下跌超80% [2]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提出从"锂资源供应商"转型为"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 [3] - 重点布局固态电池及半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体系 [1][3] - 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 [1] 行业环境状况 - 锂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性竞争 行业协会发布健康发展倡议书 [4] - 政策层面开始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4] - 行业洗牌进行中 头部企业具备资源和技术优势 [4] 经营应对措施 - 通过长协订单与期货工具结合稳定经营 减轻价格波动冲击 [2] - 持续挖掘新能源价值链战略布局机遇 聚焦电动汽车及储能应用 [2] - 需建立与电池厂、整车厂的前端协同研发关系 [4] 管理层变革 - 2024年4月蒋安琪接任董事长 带领团队秉持全新发展理念 [3] - 转型要求核心能力从资源获取转向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3] - 需要建立适应快速技术迭代的研发体系与组织架构 [3]
透视半年报丨押注固态电池,天齐锂业要撕下“资源商”旧标签
贝壳财经· 2025-09-03 14:0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滑但净利润扭亏 正在进行从锂资源供应商向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转型 重点布局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 [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71% [2] - 净利润实现8441.06万元扭亏为盈 但扣非净利润仅132万元 [2]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多数时间处于7-8万元/吨区间 较2022年高点下跌超80% [2] 战略转型 - 公司提出从"锂资源供应商"转型为"新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 [5] - 重点支持固态电池 半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体系发展 [5] - 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 完成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产业化筹备 [1] - 将持续挖掘新能源材料与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合作潜力 [3] 行业环境 - 锂行业正陷入"内卷"泥潭 行业洗牌进行中 [1]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倡议书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6] - 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6] - 行业政策有助于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优化市场格局 [6] 经营策略 - 通过长协订单 期货工具结合的方式稳定经营 减轻价格波动冲击 [4] - 持续推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新材料产品 打造面向未来的产品矩阵 [6] - 需要与电池厂 整车厂建立更深入 更前端的协同研发关系 [6] 管理层 - 蒋安琪于2024年4月接任董事长 带领团队秉持全新发展理念 [5] - 公司传统基因是重资产 周期性投资 需建立适应快速技术迭代的研发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