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从果链到OpenAI硬件商:5000亿立讯精密的并购进阶之路
36氪· 2025-09-24 07:32
核心观点 - 立讯精密与OpenAI签署协议 成为其消费级AI硬件组装合作伙伴 产品预计2026年末至2027年初上市 [2][3] - 公司通过系列战略并购实现从连接器代工厂到全球精密制造巨头的转型 形成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格局 [2][9][10] - 近两个交易日股价显著上涨 市值逼近5000亿元 [2] 业务合作 - 负责至少一款OpenAI消费级AI硬件组装 设备具备环境感知与新型人机交互功能 [3] - 产品矩阵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眼镜、数字录音笔及可穿戴徽章等"伴侣型"设备 [3] - 合作基于公司精密制造能力、全球化产能布局及产业链整合实力 [3] 财务表现 - 2011年营收从10.11亿元增至25.56亿元 同比增长152.89% [4] - 2017年营收突破228.26亿元 同比增长65.86% [6] - 2021年营收超1500亿元 苹果业务占比达70% [8] - 2025年营收预计突破3000亿元 [10] 并购发展历程 消费电子领域 - 2010年以1.68亿元收购博硕科技75%股权 切入消费电子线缆领域 [4] - 2011年收购昆山联滔电子60%股权 获得苹果iPad连接线订单 [4] - 2014年全资控股昆山联滔 成为苹果连接线核心供应商 [5] - 2015年以8亿元投资美律实业 布局声学业务 [6] - 2016年收购苏州美特51%股权 切入苹果声学组件供应链 [6] - 2017年通过子公司收购惠州美律和上海美律各51%股权 完善声学产能 [7] - 2020年以33亿元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 进入iPhone代工领域 [7] - 2020年以22亿港元收购高伟电子45%股权 切入摄像头模组封装 [7] - 2021年以60亿元收购日铠电脑50.013%股权 切入iPhone金属中框业务 [8] 汽车电子领域 - 2022年与奇瑞集团战略合作 获得汽车研发设计和量产平台 [9] - 2022年子公司收购汇聚科技74.67%股权 丰富工业互联产品线 [9] - 2025年收购闻泰科技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 强化ODM/OEM能力 [9]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完成对莱尼集团股权交割 获得汽车线束技术及全球化生产网络 [10] - 构建中国+东南亚+欧美三角供应链体系 含越南Apple Watch工厂及规划中墨西哥工厂 [10] 战略转型 - 从依附富士康的代工厂发展为苹果核心供应商 毛利率从10%-20%提升至2014年23.28% [4][6] - 通过"技术并购-订单获取-规模增长"模式实现垂直整合 从组件供应商转型整机组装商 [6][7] - 计划将汽车业务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目标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顶级供应商 [9]
立讯精密单日成交363亿登顶A股 被传牵手OpenAI市值冲至4765亿
长江商报· 2025-09-24 07:19
股价与市值表现 - 9月23日公司股价达67.05元/股创历史新高 收盘价65.70元/股 单日涨幅7.79% [1][3] - 当日成交额363.50亿元 居A股榜首 较第二名中际旭创(232.80亿元)高130.70亿元 [1][3][4] - 市值达4765亿元 股价自2025年4月23日31.53元/股低位上涨超一倍 [3] OpenAI合作传闻 - 据报与OpenAI签署协议 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包括无屏智能音箱、眼镜及可穿戴胸针等产品 [2][5] - 合作可能与苹果前设计总监Jony Ive相关 OpenAI从苹果挖角超20名硬件工程师 [6][7] - 首批设备计划于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3-2024年研发投入均超80亿元(81.89亿元/85.56亿元)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35亿元 同比增长8.86% [2][8] - 研发费用30%投入底层材料、工艺及制程等前沿技术 目标未来20年30%产品进入全球行业无人区 [9] - 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发明专利7164件 [10] 财务业绩增长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两位数增长(91.63亿元/109.53亿元/133.66亿元 同比增29.60%/19.53%/22.03%) [2][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 营业收入1245.03亿元 同比增长20.18% [2][10]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8.90亿–113.44亿元 同比增长20%–25% [10] 核心竞争优势 - 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领域经验丰富 覆盖机光声电全领域 具备可穿戴设备组装与大规模量产能力 [6] - 苹果核心供应商 参与iPhone Pro系列等高端机型生产 并通过收购拓展至汽车电子与通信设备领域 [8] - 供应链管理及工程实现能力受巨头认可 与奇瑞合作布局汽车电子 收购汇聚科技进入通信设备 [8]
OpenAI做硬件的伙伴 为何锚定“果链双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7:15
OpenAI AI硬件合作 - OpenAI与立讯精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目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 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首批产品[1] - OpenAI计划开发智能眼镜 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徽章等伴侣型设备 深度整合AI模型实现环境感知和新型人机交互[1] - OpenAI同时与歌尔股份接触 歌尔可能供应扬声器零组件 其MEMS硅麦器件可能用于硬件设计方案[2] 供应链企业影响 - 立讯精密股价创65.12元历史新高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达51.6%[1] - 歌尔股份9月22日股价收涨7.73% 但9月23日下跌2.82%回吐部分涨幅[2] - 花旗分析师指出OpenAI开发边缘设备将推动苹果供应链中的中国硬件企业发展 蓝思科技 瑞声科技等企业也将受益[2] OpenAI硬件战略布局 - OpenAI从苹果招募20多名消费硬件员工 包括多位效力超10年的核心人才[2] - 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Jony Ive创立的io Products公司[2] - 与Jony Ive合作开发的新形态AI硬件将在越南组装 预计2027年量产 设备近似iPod shuffle 配备相机与麦克风但无显示功能[3] 硬件发展历程 - OpenAI CEO奥特曼曾投资前苹果团队创立的Humane并提供模型支持[3] - Humane在2023年11月发布无屏可穿戴设备AI Pin 但因续航发热问题及699美元高价导致口碑失利 最终以1.16亿美元被惠普收购[4] - 华泰证券认为硬件是OpenAI核心AI订阅加开源端侧生态布局的重要环节[4] 智能硬件市场前景 - Omdia预测2025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突破2亿台 智能音频设备出货量超5亿台[8] - 智能眼镜品类在2025年被视为关键起点 2030年有望实现千万级出货[8] - IDC认为智能眼镜和机器人是最具潜力与颠覆性价值的两类AI硬件产品[8] 市场竞争格局 - 智能眼镜市场涵盖互联网厂商 大型智能硬件厂商 科技创新厂商和传统眼镜厂商四类玩家[9] - 互联网厂商具有大模型和软件生态优势 硬件厂商拥有设计经验与渠道体系 科技创新厂商专注解决方案 传统厂商具备光学设计与零售渠道优势[9] - 深圳Plaud AI宣布硬件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 年营收超1.8亿美元 自称仅次于Ray-Ban Meta位居全球第二[7] 产业链技术准备 - 立讯精密与美国边缘AI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基于先进AI芯片技术的新一代可穿戴产品[9] - 歌尔股份的声学 微电子 光学等精密零组件被应用于AI相关的语音交互 传感 光学显示等智能终端功能[10] - 歌尔股份在智能眼镜和高端TWS耳机方案领域技术成熟 是智能硬件领域重要供应商[11]
29家上市公司率先预告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证券日报· 2025-09-24 00:35
核心观点 - 29家上市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其中6家预计净利润超1亿元人民币 技术积淀与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展现强劲韧性 产业呈现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的结构性转变 增长路径呈现"消费筑基、科技引领"双轮驱动特征 [1] 业绩表现 - 立讯精密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08.9亿至113.4亿元人民币 位列29家公司首位 [2] - 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产业成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 [1] -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与数字化改造跃升高附加值环节 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1] 企业战略 - 立讯精密以"智能制造升级"和"底层技术创新"为双轮驱动 提升全产业链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能力 [2] - 立讯精密加速多元化业务战略布局 加大AI智能终端 光电高速互联产品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领域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 [2] 行业驱动因素 - 硬科技企业业绩向好受益于政策 市场和技术多重力量共同作用 [2] - 消费升级与数字中国建设催生庞大内需市场 5G基建与智能汽车等场景加速落地 [2] - 资本市场改革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关键助力 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市场落地的跨越 [2] - 企业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 加速技术迭代并提升品牌溢价 [2]
立讯精密: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22:13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19日、9月22日、9月2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4.24% [1] - 该情况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公司信息披露状况 - 截至公告日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1] - 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1]
立讯精密登顶A股吸金榜+成交榜!多重利好催化,电子ETF(515260)轰出1.27亿元成交,放量突破上市高点!
新浪基金· 2025-09-23 20:07
电子ETF市场表现 - 电子ETF(515260)场内价格早盘涨超1%刷新上市高点后回调微跌0.43% 全天成交额1.27亿元环比激增81% [1] - 近5日累计吸金2.69亿元反映资金积极进场抢筹 [1] 半导体领域领涨个股 - 沪硅产业领涨超11% 中微公司涨逾9% 盛美上海涨5.16% 拓荆科技涨4.83% 华海清科涨4.33% [3] - 中微公司总市值1753亿元成交额76.53亿元 沪硅产业总市值653亿元成交额31.11亿元 [3] 消费电子领域表现 - 立讯精密涨超7% 传音控股涨逾3% [3] - 立讯精密成交额363.54亿元登顶A股成交榜 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7.23亿元居吸金榜首位 [3] 半导体行业催化因素 -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并提供数据中心芯片 算力国产化替代紧迫性提升 [3] 消费电子行业利好 - 可穿戴设备迎政策利好 国家体育总局推动运动促进健康发展指导意见 [4] - 端侧AI芯片与多模态技术推动设备向全域智能体跃迁 [4] 苹果产业链动态 - iPhone17系列销售火爆 韦德布什将苹果目标价从270美元上调至310美元 [5]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5] - 电子ETF中苹果产业链个股权重占比达43.34% [5] 行业前景与布局 - 电子ETF覆盖半导体与苹果产业链 重仓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等热门产业 [6] - 果链换机潮仍是行业重心 AI端侧落地节奏加强 苹果手机销量有望超预期 [5]
“果链之王”冲刺A+H 女掌门身价暴涨
扬子晚报网· 2025-09-23 19:56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9月23日立讯精密股价以67.05元高开 收盘涨幅达7.79% 最新市值为4764.57亿元 [1] OpenAI合作与硬件布局 - OpenAI与立讯精密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消费级AI硬件设备 该设备处于原型阶段 设计为口袋大小便携形态 搭载上下文感知系统并整合ChatGPT大语言模型 [1] - 立讯精密成为OpenAI首个AI硬件项目的中国合作商 [1] - OpenAI硬件布局早有端倪 2024年5月以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 [2] - 2024年以来OpenAI从苹果聘用超过20名硬件工程师 [2] 苹果供应链地位与业务范围 - 立讯精密是苹果AirPods核心代工厂 iPhone第二大代工厂 以及Vision Pro头显主要供应商 [2] - 自2011年与苹果合作以来 代工业务覆盖iPhone AirPods Apple Watch等产品线 [2] - 公司被称为"果链一哥" 掌门人王来春被誉为"代工女王" [2] 智能硬件与AI领域布局 - 立讯精密已布局智能硬件领域 成为AI眼镜等前沿设备主要供应商 [2] - 公司与美国边缘AI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产品 [2] 资本市场动向 - 2024年8月立讯精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冲刺A+H股上市 旨在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海外业务拓展 新技术研发及全球产能布局 [2]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AI大模型浪潮为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 立讯精密成为全球AI终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力量 [3] - 中国制造业出海范式转变 从依赖低成本优势转向依赖顶尖工程实现能力 供应链网络和协同创新生态 [3] 公司发展历程 - 立讯精密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 创始人王来春从流水线工人起步 以代工厂白手起家 [1] - 公司崛起体现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价值 [1]
立讯精密(002475.SZ):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格隆汇APP· 2025-09-23 19:50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正常 [1] - 公司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公司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立讯精密:公司此前披露第三季度业绩预告 暂不存在应修正情况
格隆汇APP· 2025-09-23 19:2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且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股票交易情况 - 股票异常波动期间除公司股权激励对象自主行权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 [1] 业绩预告披露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且目前暂不存在应修正情况 [1] - 业绩预告数据为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或核算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立讯精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9:1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4.24%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该情形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 异常波动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未买卖公司股票 [1] 公司经营状况声明 - 公司经营状况正常且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股权激励对象在异常波动期间存在自主行权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