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002475)

搜索文档
端云共振,AI周期下的消费电子还远没走完 | 国庆笔记
新浪财经· 2025-10-03 10:44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产业在端侧AI与云侧算力共振下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1] - 科技巨头密集推出创新产品与技术,共同推动产业链发展 [1][2] - 消费电子板块多数龙头公司半年报净利润实现净增长,部分增速超20% [4] - 建议通过ETF布局消费电子赛道,相关ETF产品年内涨幅显著 [6][7] 端侧AI创新产品 - Meta于9月18日发布三款眼镜产品,价格区间379-799美元,覆盖日常与专业运动场景 [2] - Meta Ray-Ban Display为首款搭载高分辨率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配备神经接口Meta Neural Band,支持约30字/分钟无声文字输入 [2] - OpenAI正在开发无显示屏智能音箱、眼镜、录音笔和可佩戴别针等端侧AI设备,首批预计2026年末或2027年初发布 [2] - 苹果iPhone 17系列预售火爆,京东平台标准版预约人数超370万 [3] - iPhone 17 Air以5.6mm厚度成为苹果史上最薄智能手机,全面转向eSIM设计 [3] - iPhone 17 Pro系列首次采用VC均热板散热系统,持续性能较前代提升40% [3] 产业链龙头技术突破 - 立讯精密展出云雀2代智能全彩AR眼镜、PVG单绿AR眼镜及智能家庭陪护机器人 [4] - 立讯技术推出CPC技术,通过将高速连接器与芯片基板直接集成,缩短信号传输路径,降低传输损耗 [4] - 立讯技术在CPO光互连领域形成技术壁垒,实现功耗降低30%、带宽密度提升50%以上 [4] - 消费电子板块市值前十公司中,除传音控股净利润下滑57.5%外,其余均实现净增长 [4] - 工业富联半年报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立讯精密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 [4] 云侧算力发展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首款采用自研HBM技术的昇腾950PR芯片 [4] - 华为自研HBM技术将突破传统内存带宽瓶颈,提升AI训练与推理效率 [5] - 基于昇腾950的新型超节点将成为全球最强超节点,超越英伟达预计2027年推出的NVL576系统 [5] - 英伟达与英特尔于9月18日宣布合作开发多代定制化数据中心和个人计算产品,英伟达将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 [5]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约80%投入云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已在AI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 [5] 产业链投资主线 - 消费电子零组件领域关注工业富联、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舜宇光学科技等龙头公司 [6] - 连接器及线束领域关注鼎通科技、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等技术领先企业 [7] - 面板产业链关注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等面板厂商及联得装备、精测电子等设备企业 [7] - CCL&PCB领域关注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科技等高端PCB厂商 [7] - 消费电子材料领域关注创新新材、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等材料企业 [7] ETF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今年以来涨幅57.84%,规模15.52亿元 [7] - 消费电子ETF(561600)今年以来涨幅54.32%,规模4.53亿元 [7] - 消费电子ETF(159732)今年以来涨幅45.71%,规模44.20亿元 [7] - 消费电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中,立讯精密持仓占比13.97%,胜宏科技占比7.61%,京东方A占比6.00% [8] - 规模最大的华夏消费电子ETF(159732)份额与股价同步上扬 [9]
西部研究月度金股报告系列(2025年10月):坚守主线还是准备切换?-20250930
西部证券· 2025-09-30 20:44
核心观点 - 美联储重启降息将加速全球资本从美国回流中国,外资倾向于增配中国具备出口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资产 [1] - 反内卷政策加码叠加全球再工业化,有望修复中国“出口优势”制造业的自由现金流并重塑其估值 [2] - 人民币汇率进入长期升值周期及跨境资本回流,将推动中国资产迎来系统性的“再通胀牛” [3] - A股牛市驱动力正从投资转向消费,市场风格将在四季度进行“高切次高”,并逐步向大众消费切换 [4][5] 宏观策略与市场展望 - 历史经验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对应美国经济压力加大,会加速全球资金回流中国,类似日韩经验,外资将重仓中国高端制造(如新能源、化工、医药)[1][13] - 自2019年起,财政补贴驱动的高端制造资本开支扩张夯实了出口优势,反内卷政策旨在“变现”制造业的财务回报,改善自由现金流 [2][14] - 中国净出口规模中枢上移将扭转人民币“套息套汇交易”,资本回流将打破“通缩-出口-通缩”负向螺旋,引发资产价格“再通胀” [3][15] - 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牛市驱动逻辑从“政策底→股市底→投资底→盈利底”转变为消费驱动,居民消费能力与企业ROE将受益于资本回流 [4][16] - 当前TMT板块公募持仓较为极致,四季度市场风格将“高切次高”,配置建议关注:逆全球化受益的“硬通货+硬科技”、外资加仓的优质制造业、以及中长期布局大众消费 [5][17] 2025年10月金股组合 - 组合涵盖11只个股,重点配置于有色(4只)、医药(2只)及高端制造相关板块 [6][11] - 具体包括:东方铁塔(化工)、华峰铝业(有色)、中国宏桥(有色)、洛阳钼业(有色)、东方钽业(有色)、欣旺达(电新)、贝达药业(医药)、益丰药房(医药商业)、佰奥智能(军工)、海康威视(计算机)、立讯精密(电子) [6][11] 重点公司投资逻辑 化工-东方铁塔 - 短期逻辑在于氯化钾及磷矿石价格上涨、新产能投产以及获取新的采矿权 [20] - 中长期逻辑在于钾磷产能持续增长驱动主业业绩,公司正探索铜和铝土等矿产资源 [21] - 农化周期景气上行,2028年前钾磷存在供给缺口,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23] 有色-华峰铝业 - 公司产品超80%用于汽车领域,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组件价值量翻倍 [27] - 中长期逻辑在于公司推进高端化、国际化及上下游一体化布局,产能具备增长潜力 [25][27] 有色-中国宏桥 - 公司拥有“铝电网一体化”和“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模式,上游铝土矿和氧化铝自给率达100%,电力自给率为51.49% [29][31] - 电解铝行业产能受限,景气度较高,公司具备高分红特性 [31] 有色-洛阳钼业 - 在新能源需求拉动下,铜周期景气上行,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32] - 公司进行铜、钴、金、钼、钨等多矿种全球布局,具备稀缺高成长性 [33] 有色-东方钽业 - 钽铌铍作为军工及高科技战略金属,下游应用(如AI、超导、核聚变)处于爆发前夕 [41] - 公司是领域内“排头兵”,募投项目产能释放将驱动业绩增长 [38][41] 电新-欣旺达 - 消费电池电芯自给率持续提升,预计从2024年的35%提升至2025年的40%以上,电芯净利率达15-20% [45] - 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4成提升至2025年的5成以上,客户结构持续丰富 [45] 医药-贝达药业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1亿元,同比增长15.37%,已有8款在售药品,其中4款纳入国家医保 [49] - 公司坚持国际化战略,首个自研CDK4/6抑制剂康美纳于2025年6月获批,眼科药物DURAVYU的III期临床进展顺利 [49] 医药商业-益丰药房 - 行业政策加速不合规小药房出清,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 [55] - 公司推进门店调改,增加非药销售额和单店净利润,精细化运营能力卓越 [55] 军工-佰奥智能 - 兵器集团“人机黑”专项推进,火工品自动化改造空间广阔 [59] - 公司布局AI高速线缆,已在越南建厂配套供应,算力场景突破在即 [59] 计算机-海康威视 - AI与硬件终端结合加速,端侧AI方案逐步落地 [61] - 公司海外业务进展顺利,国内精细化管理有望加速利润释放,并具备较高分红率 [61] 电子-立讯精密 - 短期受益于海外算力需求提升、AI大模型迭代及大客户创新周期 [62] - 中长期看,公司从传统3C制造转型AI硬件厂商,估值重塑刚开始,有望成为AI“软硬一体”生态核心受益者 [63][65]
股市牛人实战大赛丨9月30日十大热股榜出炉!十大买入金额股票:塞力斯居首位(名单)
新浪证券· 2025-09-30 15:58
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 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由新浪财经主办、银华基金独家合作,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和提升能力的平台[1] - 活动涉及超3000名专业投顾参与模拟组合PK,并设立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投资能力评比组别[1][5] - 股票组榜首收益率目标指向200%[1] 热门ETF投资动向 - 9月30日ETF买入榜显示半导体ETF备受青睐,占据榜单前列[2] 热门个股投资动向:买入次数榜 - 9月30日股票组十大买入次数最多个股包括华邦健康(sz002004)、赛力斯(sh601127)、锦浪科技(sz300763)[2] - 买入次数榜其他个股有三花智控(sz002050)、中际旭创(sz300308)、嘉泽新能(sh601619)、圣邦股份(sz300661)[2] - 买入次数榜还包括中芯国际(sh688981)、杭可科技(sh688006)、立讯精密(sz002475)[2] 热门个股投资动向:买入金额榜 - 9月30日股票组十大买入金额最高个股为赛力斯(sh601127),其次为三花智控(sz002050)和嘉泽新能(sh601619)[3] - 买入金额榜其他个股有锦浪科技(sz300763)、长川科技(sz300604)、灿芯股份(sh688691)、圣邦股份(sz300661)[3] - 买入金额榜还包括香农芯创(sz300475)、杭可科技(sh688006)、北京君正(sz30022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十大买入个股/ETF榜数据综合了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次数最多的10只标的[4] - 十大买入金额个股/ETF榜数据综合了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金额前10名的标的[4] - 模拟交易规则对单个投资标的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调仓次数等均有限制[5]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2.18万亿元,新易盛成交额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9-30 15:20
市场成交概况 - 沪深两市9月30日成交总额为2.1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约199.5亿元 [1] - 沪市成交额为9732.75亿元,深市成交额为1.21万亿元 [1] 个股成交排名 - 新易盛成交额居首,达到185.95亿元 [1] - 中际旭创成交额为162.48亿元,位列第二 [1] - 东方财富成交额为155.63亿元,位列第三 [1] - 阳光电源成交额为151.97亿元,位列第四 [1] - 立讯精密成交额为148.84亿元,位列第五 [1]
大模型、硬件厂商共进,2026年有望成为端侧AI大年
天风证券· 2025-09-29 20:3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12] 核心观点 - 大模型与硬件厂商协同发展 2026年有望成为端侧AI大年[1] - 端侧AI受益于政策支持、巨头新品创新及供应链表现超预期[1] - 云侧AI国产算力催化强劲 推理侧与存储产业链供需共进[7] AI端侧发展 - Meta智能眼镜销量超预期 全年出货量有望达400-500万副 同比翻倍增长[2][18] - Meta向高通加单20% AR1芯片全年提货量增至1200万+颗[2][18] - 政策推动AI终端创新 商务部等八部门提出加速人工智能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创新[3][20][22] -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推出京犀、他她它、JoyInside三大产品 覆盖物流、工业等超500仓库及超万家企业[3][23][26] - OpenAI计划2026年底至2027年初发布无屏智能音箱、眼镜等端侧AI新设备[4][29] - 立讯精密展示AR眼镜、CPO/CPC光连接方案 包括1.6T光模块等数据中心互连技术[4][30][36] - 苹果iPhone 17系列预售火热 发货需等待3-4周 供应链加单趋势明显[5][52] - 苹果产品全面升级 iPhone 17标准版首次支持120Hz ProMotion Air系列厚度仅5.6mm Pro系列采用VC均热板散热[5][46][48] - 苹果计划2026年进入折叠屏市场 或成新增长催化剂[5][51]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 投资50亿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6][73][74] AI云侧进展 - OpenAI推出ChatGPT Pulse 可基于聊天记录主动提供个性化更新[7][53] - 阿里云栖大会提出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为下一代计算机[8][56] - 阿里通义大模型7连发 Qwen3-Max性能跻身全球前三[8][57] - 阿里云AI算力增长超5倍 存力增长4倍多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15倍[8][58]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 拟募资80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7.02亿元超前三年总和 毛利率达69.14%[7][59][61]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路线图 2026年Q1推出首款自研HBM技术芯片950PR[9][63][65] - 华为发布灵衢互联协议 可构建超50万卡算力集群[9][71]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可转债 80%投入云基础设施建设[9][76] 产业链关注公司 - 消费电子零组件及组装建议关注工业富联、立讯精密、舜宇光学科技等20余家企业[10] - 材料、连接器、被动元件、面板、PCB及设备等细分领域多公司被列入关注名单[10]
聚焦AI算力,5G通信ETF(515050)盘中涨超2%,近5日获资金净流入超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2:26
市场表现 - 9月29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5G通信ETF(515050)低开高走 盘中一度涨超2% 截至10:08涨幅达1.77% 成交额1.6亿元[1] - 持仓股源杰科技、华工科技、东山精密、新易盛、领益智造等涨幅居前[1] - 近5日获资金净流入超3.6亿元 最新规模达95.77亿元[1] 产品结构 - 跟踪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 深度聚焦英伟达、苹果、华为产业链[1] - 光模块CPO概念股权重占比38% PCB电路板概念股权重占比14%[1] - 前十大持仓股为新易盛、中际旭创、立讯精密、工业富联、中兴通讯、兆易创新、沪电股份、天孚通信、歌尔股份、东山精密 权重合计62.27%[1] 行业前景 - AI处于快速发展期 未来算力与流量需求难以想象[1] - 5G全球领先 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 AI布局有望超预期[1] - 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千兆用户规模持续扩大[1] - 运营商盈利能力与现金流资产持续改善 资产价值优势凸显[1] - 运营商业绩持续增长或超预期 5G+AI"收获期"大有可为[1]
新变局,新周期,新粤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2:21
世界500强排名与粤商实力 - 在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粤商企业占据18个席位 [1] - 华为和比亚迪两家民营企业进入榜单前100强 [1] - 立讯精密以373.577亿美元营收拉动排名上升65位,升幅领跑 [1] - 截至2025年9月3日,广东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2000.19万户,占全国十分之一,总量稳居全国第一 [1] - 2025年前8个月,广东省新设经营主体212.69万户,其中新设“四新经济”企业41.46万户,占比37.92% [1] 政策环境与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正式施行,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 - 系列政策释放“公平竞争”信号,为广东省超900万户企业带来信心 [2][5] - 政策旨在破除市场壁垒,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为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3] - 广东省拥有超1900万户民营经济组织,并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密集释放积极信号 [4][5]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 2025年1—5月,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8] - 同期全省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2.47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416.98万套,同比增长分别为33%与8.2% [8] - 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四成,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8] - 优必选、库卡、众擎机器人、越疆科技等企业形成“智能江湖”,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多家汽车工厂实训 [7] -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积累超过600项知识产权和100项发明专利 [8] - 预测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规模化落地,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将形成超万亿产值 [8] 低空经济与生物医药产业 - 广东省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千亿元,汇聚超过1.5万家相关企业 [9] - 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和全国市场的54% [9] - 2024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约4486.63亿元,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962.52亿元 [9] - 广州已集聚6500多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位居全国前列 [9] 创新集群与研发投入 - 2025年“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首次位列全球第一 [9] - 大湾区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9] 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 -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启动后,大批生产要素涌入县城,粤商成为牵引要素流动的关键力量 [11] - 截至2024年底,全省1953家商会与1955个县镇村结对共建,带动51万会员企业助力该工程 [11] - 累计实施产业项目336个,投资金额350.7亿元,实施捐赠项目1292个,捐赠资金35.7亿元 [11] - 宏辉果蔬与南澳县后宅镇签订帮扶意向书,通过定点采购、终端销售帮助打通农产品全产业链 [11] - 温氏集团与超过45万户农户建立合作,2024年集团营收首次突破千亿 [12] - 大疆和极飞的农业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约96% [12]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战略 - 广东上市公司中超过六成选择“出海”,出海公司数量及境外业务收入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16] - 2024年,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4.6万家,其中民营企业12.3万家,增加13.2% [16]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5.8万亿元,增长15.2%,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3.6% [16] - 世能集团业务遍及15个国家和地区,在乌干达投资建设当地最大火力发电厂和电力设备产业园 [14] - 鹏辉能源通过建立海外办事处、生产基地及与当地企业合作等形式深化本地化运营 [15] - 鹏辉能源未来市场拓展以欧美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重心,同时在澳洲、非洲、拉美加强布局 [15]
国投证券:光学与AI选代助力智能眼镜 下一代智能终端加速普及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0:03
智能眼镜行业发展阶段 - 智能眼镜发展历经四阶段:2012年前为技术验证期 2012-2016年商业试水期 2017-2022年产品多样化期 2023年进入蓬勃发展期 [1] - 分类依据为光学显示系统:AI拍摄眼镜不涉及光显技术 VR眼镜完全隔绝现实 AR眼镜通过光学透视叠加虚拟信息 [1] 产品技术路线 - AI拍摄眼镜通过舍弃光学显示模块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 2024年Meta的Ray-Ban Meta销量占全球AI眼镜总销量98.68% [2] - AR观影眼镜采用Birdbath+Micro OLED方案 重量多在120g以内 定位便携式观影设备 [3] - AR全域眼镜采用光波导+Micro LED/Lcos技术 应用于户外导航和工业等虚实交互场景 [3] - VR眼镜采用Pancake+Fast LCD/硅基OLED方案 2025Q2销量126万台 同比增长6.7% [4] 产业链市场前景 - Micro OLED显示屏2030年预计出货量39956.6万块 销售额达679.3亿元人民币 [5] - 25Q1雷鸟创新占据AI/AR眼镜线上市场50%销量 PICO在国内VR市场占绝对优势 [5] - 下游渠道方面博士眼镜已铺设100余家智能专柜 [5] 核心受益环节 - 代工环节关注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 [7] - 光学环节关注舜宇光学科技、蓝特光学和欧菲光 [7] - 存储芯片环节关注佰维存储 [7] - SoC芯片环节关注恒玄科技、瑞芯微、泰凌微和炬芯科技 [7] - SiP环节关注环旭电子 [7] - 显示环节关注视涯科技、奥来德、京东方A和清越科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