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讯精密(002475)
icon
搜索文档
立讯精密(002475.SZ):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格隆汇APP· 2025-09-23 19:50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正常 [1] - 公司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公司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立讯精密:公司此前披露第三季度业绩预告 暂不存在应修正情况
格隆汇APP· 2025-09-23 19:28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且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股票交易情况 - 股票异常波动期间除公司股权激励对象自主行权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 [1] 业绩预告披露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且目前暂不存在应修正情况 [1] - 业绩预告数据为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或核算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
立讯精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9:1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4.24% [1] - 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该情形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 异常波动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未买卖公司股票 [1] 公司经营状况声明 - 公司经营状况正常且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股权激励对象在异常波动期间存在自主行权行为 [1]
立讯精密:目前的经营情况正常,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新浪财经· 2025-09-23 19:0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 [1] - 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股东与重大事项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潮汕女首富」接住Open AI大单
36氪· 2025-09-23 19:05
OpenAI合作与市场反应 - OpenAI与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量产 这是OpenAI首次涉足AI硬件且公司是其首个中国合作商[5]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涨停 报收60.95元/股 上涨10% 市值达4420亿元 同时歌尔股份因可能供应扬声器股价大涨7.73%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受提振[7] - OpenAI为布局硬件斥资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 并从苹果挖走超20名资深员工[11] 港股IPO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宣布赴港IPO计划募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 旨在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并拓宽融资渠道 已于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7] - 外销收入占总营收84.92% 达1057.26亿元 制造基地遍布中国、越南等全球多地 港股上市有助于海外业务拓展及吸引国际人才[18][19] - 公司客户涵盖三星、华为等国际品牌及奇瑞、理想等国内车企 但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78.5% 最大客户占比70.74%[17]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从2140.28亿元升至2687.95亿元 净利润从91.63亿元增至133.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16] - 消费电子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2-2024年贡献收入1796.67亿元至2240.94亿元 占比稳定在83%-85%[16] - 公司通过并购扩展业务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164.15亿元 其中直接融资380.92亿元 并购耗资超252亿元[21][31] 战略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从苹果代工厂转型为多领域供应商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通信、汽车、医疗 并与美国芯片企业PIMIC合作开发智能可穿戴产品[16] - 2021年提出"三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汽车、通信等多板块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汽车Tier1供应商[25][26] - 通过收购奇瑞股权、莱尼公司及闻泰科技资产包进入汽车线束和ODM领域 2022年与奇瑞组建合资公司开展整车组装[27][29]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基层员工成长为管理者 1998年创业时获郭台铭支持 成立香港立讯并承接富士康订单[38] - 公司2010年上市后业绩高速增长 营收10年增长逾60倍 利润增40倍 王来春以620亿元财富位列2024胡润百富榜第59位[38][39] - 王来春2024年税前报酬733.33万元 涨幅266.67% 2025年连续三年位居《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首[40][41]
立讯精密: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9-23 19:04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 [2] - 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2] 公司治理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2] - 公司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2]
立讯精密(002475) - 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2025-09-23 19:04
股价情况 - 公司股票2025年9月19 - 23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4.24%,属异常波动[3] 信息披露 - 前期披露信息无更正、补充,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4][5] 经营状况 - 目前经营正常,内外部环境未重大变化[4] 业绩预告 - 2025年8月26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暂无需修正[6]
机构今日买入立讯精密等21股,抛售波长光电1.95亿元
36氪· 2025-09-23 18:21
机构交易概况 - 9月23日龙虎榜显示40只个股出现机构交易 其中21只获净买入 19只遭净卖出 [1] 机构净买入个股 - 立讯精密获机构净买入3.73亿元 位列当日净买入榜首 [1] - 德明利获机构净买入3.62亿元 位列当日净买入第二位 [1] - 海博思创获机构净买入1.78亿元 位列当日净买入第三位 [1] 机构净卖出个股 - 波长光电遭机构净卖出1.95亿元 位列当日净卖出首位 [1] - 沃尔核材遭机构净卖出1.85亿元 位列当日净卖出第二位 [1] - 盈趣科技遭机构净卖出1.61亿元 位列当日净卖出第三位 [1]
36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8:10
机构评级概况 - 今日共发布38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涉及36只个股 [1] - 开立医疗和天士力关注度最高 均获得2次机构买入型评级 [1] - 20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 涉及北京人力、长源东谷等20只个股 [1] 目标价与上涨空间 - 6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 其中5股上涨空间超10% [1] - 东阳光上涨空间最高达45.56% 广发证券给予目标价35.88元 [1] - 申菱环境和立讯精密上涨空间分别为35.04%和32.12% [1] 个股市场表现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下跌0.32% 表现弱于沪指 [1] - 9只个股上涨 和而泰出现涨停 [1] - 中微公司、立讯精密、天士力涨幅居前 分别为9.12%、7.79%、3.06% [1] - 申菱环境、兄弟科技、广和通跌幅较大 分别为5.30%、4.74%、4.48% [1] 行业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 9只个股上榜机构买入评级榜 [2] - 电子行业有8只个股上榜 汽车行业有6只个股上榜 [2] 具体机构评级明细 - 中微公司获交银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280元 [2] - 兆易创新获华兴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226.50元 [2] - 立讯精密获国泰海通增持评级 目标价86.80元 [2] - 东阳光获广发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35.88元 [2] - 开立医疗获招商证券强烈推荐和中邮证券增持评级 [3] - 天士力获招商证券增持和开源证券买入评级 [3]
电子行业9月23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8:0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18%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5个行业上涨 银行和煤炭涨幅居前分别为1.52%和1.11% [1] - 社会服务和商贸零售跌幅居前分别为3.11%和2.90% [1]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整体下跌0.06%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200.43亿元 [1] - 行业467只个股中151只上涨 312只下跌 9只涨停 [1]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 - 125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15只净流入超亿元 [1] - 沃尔核材净流入11.48亿元居首 [1] - 长川科技和中微公司分别净流入5.69亿元和5.16亿元 [1] - 资金流入前20个股包括立昂微(2.89亿元)、佰维存储(2.51亿元)等 [1]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 - 64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1] - 立讯精密净流出19.68亿元居首 [2] - 中芯国际和工业富联分别净流出16.57亿元和11.55亿元 [2] - 资金流出前20个股包括胜宏科技(10.51亿元)、欧菲光(7.06亿元)等 [2] 消费电子ETF表现 - 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4] - 近五日上涨6.95% 市盈率50.39倍 [4] - 最新份额37.4亿份 增加2.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738.4万元 [4] - 估值分位78.23% [5]